崔玉濤談寶寶輔食??集中整理了,希望對各位寶媽有幫助??

崔玉濤談寶寶輔食??集中整理了,希望對各位寶媽有幫助??

何時開始添加輔食,怎麼知道寶寶是否符合添加輔食的條件,抓準時機給他添加輔食呢?

1、對大人吃飯感興趣;

2、餵奶形成規律,餵奶間隔大約4小時;母乳餵養每天8-10次,人工餵養每天超過1000毫升仍然會哭鬧著說餓肚子;

3、頻繁出現咬奶頭或奶嘴現象;流口水多了;

4、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低體重兒達到6公斤,給足奶量體重仍不長。

5、少許幫助可以坐起來。

嬰兒滿4至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其主要含義是滿4至6個月為輔食嘗試階段,此間孩子出現或懷疑任何輔食不耐受問題都應立即暫停。比如:嘔吐、腹瀉、出疹子、拒食等。一般3至7天後再添加,再遇到同樣問題應考慮對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三個月,比如雞蛋等,以免造成嚴重損傷,如過敏。

希望嬰兒順利接受輔食要注意幾點:①一定要在滿四至六個月開始添加;②只許給嬰兒喂自己的輔食,不能嘗大人食物,哪怕是菜湯也不行;③在大人進餐中或餐後喂輔食,因大人進餐過程可增加嬰兒食慾;④先吃輔食,再餵奶,使孩子一次吃飽;⑤輔食餵養中大人嚼食物,教嬰兒學咀嚼。

添加輔食一定要與嬰幼兒接受度相吻合。嬰幼兒是否已對大人吃飯產生關注,比如:大人吃飯時孩子開始眼神固定,並出現吞咽、流口水等。達到這樣發育狀況,可開始加泥糊食品,繼續觀察吞咽、消化和吸收情況,及是否有過敏等不良反應。輔食由少到多,由簡到雜的過程,依嬰兒接受而變化。

[含鐵米粉應為首選輔食]

1.為何要推薦嬰兒營養米粉做為首選輔食?嬰兒營養米粉的營養配比相對均衡,非常容易調製成均勻糊狀,調製量任意選擇,隨時選用,而且味道淡接近母乳或配方粉。待嬰兒順利接受米粉後,再逐漸將菜泥、蛋黃泥、肉泥混入米粉內,進行混合食物餵養,避免出現"挑食"。

2.最早的輔食種類應該是嬰兒營養米粉;輔食的數量要循序漸進地增多;輔食餵養次數為每天兩次;輔食餵養時間為兩次餵奶前,而不是兩次餵奶之間,最好還要在大人吃飯後或吃飯同時進行;輔食添加後觀察嬰兒是否出現消化問題、過敏問題等進行效果評估。

3.待嬰兒能夠接受營養米粉後,可將菜泥混入米粉。根據嬰兒接收情況,逐漸增加輔食種類和數量。孩子的接受度是增加輔食和種類的基礎,不是家長的意願。每頓輔食都應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素。嬰兒米粉可以滿足上述要求,僅僅蛋黃、菜泥是不可以的。

4.即使孩子特別喜歡吃輔食,家長仍然不要忘記一歲半之前,「奶」是主食。一歲之內的嬰兒在充足母乳或至少800毫升配方奶的基礎上,添加輔食;一歲半之前也要接受至少600毫升奶。

5.很多家長糾結餵奶期間的嬰兒是否應該額外添加水。不論母乳餵養,還是配方粉餵養都是液體餵養,從理論上將不需額外加水。但孩子的日常活動不同,可能會造成水分丟失過多,比如大汗後。所以建議尿色發黃時,可適當添加額外水。注意:服用維生素的孩子可能尿色發黃,不屬添加水的範疇。

[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1.當輔食還不能作為一頓飯時,要先給孩子喂輔食,緊跟著喝奶。這樣可以使孩子一次吃飽。因此不會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少量多餐不僅可以影響孩子進食的興趣,還會影響消化的效果。換一種方式說,添加輔食後,孩子的進食時間和次數都不應該有明顯改變。所不同的是兩次餵奶前有輔食的先期食入。

2.之所以建議輔食要在餵奶前食用,是因為持續保持孩子的饑飽感覺。兩次餵奶間給孩子添加輔食,此時孩子還未飢餓,對輔食興趣不大;進食後也未必吃飽;下次吃奶時又還未飢餓,造成對奶的興趣降低。周而復始,孩子失去了「飢」和「飽」的感覺。進食興趣降低,胃腸功能下降。

3.對於嬰兒營養米粉,還是建議用水沖調。由於營養米粉來自西方,所以很多衝調建議是依據西方人的生活習慣而言。西餐多含奶油,所以他們建議可用奶粉沖調米粉。對於中餐的餵養習慣,還是建議用水沖調米粉,然後逐漸添加菜泥、肉泥、蛋黃等。逐漸向正常的中餐靠近。

4.我通常建議8個月後再給嬰兒加蛋黃,一歲後添蛋清。我推薦第一輔食是嬰兒配方米粉,因其中強化嬰兒所需營養素,包括鐵、鈣等。對配方米粉適應後,可逐漸添加菜泥(綠色葉狀菜、根莖狀菜)、肉泥、蛋黃等。蛋黃與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交替添加即可。沒必要每天必須添加一個蛋黃。#崔玉濤談餵養#

5.由於母乳和配方粉都是液體食物,水份佔80-90%,因此正常餵養下,無需添加水。配方粉餵養為定量餵養,在孩子出汗等增加時,會有缺水可能;而母乳餵養為非定量餵養,出汗多等情況,可以通過多吃幾口奶解決補水問題。添加輔食後,應該增加水入量,可以根據嬰兒排尿的顏色,適當補充水份

6.僅蛋黃或雞蛋羹作為一次輔食,並不科學。雞蛋中富含蛋白質,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但嬰幼兒最易從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一次飲食中僅是雞蛋,人體會將部分蛋白質轉換成能量,既浪費了蛋白質該發揮的促進生長的作用,又增加了體內代謝負擔。若雞蛋與米粉、粥等同服,會增加蛋白質的利用率。

7.孩子每次到底應該喝多少奶或吃多少輔食?只有孩子自己才能知道。如果每次都能將為其準備的奶喝完或輔食吃完,同時沒有嘔吐、腹瀉等不適表現,家長就可以逐漸給孩子增加奶量或輔食量。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狀況非常重要。家長千萬不要以其他孩子的進食狀況作為自己孩子進食的標準。

8.觀察嬰兒是否能接受某種輔食需要至少三天。所以給嬰兒添加輔食要一種一種添加。這樣即可獲得嬰兒可接受的食譜。如果幾種新食物同時添加,一旦孩子出現不耐受現象,家長很難一下子發現原因。

9.如果添加輔食期間孩子出現嘔吐、腹瀉或便秘、可疑過敏現象,家長應先停止給嬰兒餵養輔食,觀察癥狀是否可以緩解,同時向醫生、有經驗父母請教,尋找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10.不要給1歲以內嬰兒的輔食主動添加鹽或糖。雖然,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米粉不是鹹味,但不意味著沒有鈉和氯離子,只不過不是食鹽(氯化鈉)而已。過早給孩子加食鹽,致使鈉攝入過多,增加今後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早期加糖增加出現齲齒的風險。

11.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是能量物質。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少吃米粉,也不能少吃蔬菜和鈣水。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進食非常多,而且胃口也好,為何不長體重?仔細詢問得知,每次一碗飯內,米粉只有1-2小勺,蔬菜佔至少一半,另外還有雞蛋或肉。結果進食中產生能量的成分不足,所以出現生長緩慢。

12.一歲之內的孩子還沒出磨牙,對食物形狀要求較高。豆腐、果凍等看似非常軟的食物,但韌性較大。若孩子吞咽不好,這些食物很可能如同膠布一樣粘附於喉部,造成窒息。臨床中我們遇到過因餵食豆腐、果凍造成窒息的例子。再有,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豆腐的營養沒有特別之處,不一定非要食用。

13.一歲以後的嬰幼兒可以開始嘗試幾乎所有沒有過敏的食物了,但要注意兩點:①添加新食物要循序漸進。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至少3天確定有無腹瀉、便秘、過敏等不耐受現象。②食物性狀與接受度密切相關。對於沒有過敏的嬰幼兒來說,沒有不能接受的食物,只有不能接受的性狀。

[輔食菜泥的做法]

1.做菜泥之前,將整根的菜葉放入滾開的水中數秒鐘,待綠色菜葉變成深綠色,且稍變軟,即可取出做出菜泥。如果將菜先剁成菜泥再放入滾開水中焯,菜中的很多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就會流失於水中,降低了蔬菜的營養價值。做菜粥時,應將菜泥製備好,待粥要熟的時再放入粥。

2.為何要將菜泥與米粉等混合後再喂嬰兒?由於米粉、米粥的味道,與菜泥的味道差異較大。如果分別餵養嬰兒,就如同給孩子出選擇題一樣,刺激孩子做出選擇。有些嬰兒就會選擇菜泥,而不喜歡米粉,或相反。這樣容易造成挑食。以後,再加肉泥、蛋黃等一樣,都要與米粉等混合後餵養嬰兒。

3.如何在家製作菜泥?如果選擇根莖狀蔬菜,可將土豆、南瓜、紅薯、胡蘿蔔蒸熟後,去皮,再製成泥糊狀。泥糊狀菜泥加入米粉、米粥內餵養嬰兒。注意:在蒸胡蘿蔔前,應將胡蘿蔔切成大塊,並用少許油熱烹一下,再蒸熟。過油的胡蘿蔔泥中的胡蘿蔔素利於嬰兒吸收。

4.如何在家自製菜泥?如果是青菜,可將青菜葉直接置於滾開水內數秒鐘,待變軟並呈深綠色後取出,剁成菜泥加入米粉、米粥等中即可餵養嬰兒。青菜葉直接放入滾開水中,可通過沸水濾掉附著於菜葉上的化肥、農藥等殘留物;還可將菜加熱利於嬰兒消化吸收。注意必須將菜葉整根放入沸水內。

[崔醫生不建議給嬰兒吃菜水和果汁]

1.煮的菜水和果水的營養遠遠低於果汁、果泥和蔬菜泥。但是,我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喝果汁。不論煮的果水或菜水,以及果汁都有味道。孩子一旦接受了這樣的味道,往往就不喜歡或拒絕喝白水。喝白水的習慣可有助於清潔口腔,預防今後齲齒髮生,還不容易出現厭奶等現象。果泥和菜泥應是最佳選擇。

2.不建議給孩子喝菜水和果汁,並不意味不能給孩子喂菜泥和果泥。當嬰兒能接受營養米粉後就可把菜泥與米粉混合給孩子餵養。果泥可在進食間加餐餵養。初期選擇味道稍淡的水果,以免刺激味覺過度,出現對奶和米粉的興趣下降或不接受。

3.家長為何給孩子喝煮的水果水或菜水?如果出於中醫角度上的調理或治療,我沒有發言權;如果出於營養角度,這種方式不科學。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這是大家熟知的常識。煮沸過程中,大量維生素會受到破壞,大大減低蔬菜和水果的營養價值。果汁和果泥或蔬菜泥的營養價值卻非常高。

4.有些家長過早給喝胡蘿蔔煮的水。除母乳和嬰兒配方粉以外的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或成分都屬輔食。開始添加輔食時間應是生後滿4-6個月。再有,煮的胡蘿蔔水中水溶性維生素(B和C)幾乎都被破壞,即使胡蘿蔔素在沒有過油的前提下也很難吸收,這種水除了色素和一些糖分外,沒啥營養。

5.我不推薦給孩子喝菜水喝果汁。原因:1、經過水煮的菜水中除了色素,幾乎沒有營養。因水煮過程幾乎破壞了蔬菜中的維生素;2、果汁味道好,會使孩子厭惡/拒絕白水,當出牙後,因拒絕白水,很難做到口腔清理,對牙齒不利;3、果汁和菜水的介入,會是孩子不喜歡味道清淡的米粉,甚至奶粉。

嬰兒營養(含輔食添加)常見問題

嬰兒第一輔食不再是雞蛋黃?

富含鐵的雞蛋黃成為最佳選擇,其實是過去的說法。現在比較容易易於孩子吸收,且富含鐵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營養米粉。由於,雞蛋黃中除了含鐵外,還含有一些大分子蛋白質,會導致孩子吸收消化上出現問題,比如便秘等。再者,蛋黃的味道平平,形狀乾澀,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孩子不愛吃雞蛋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與雞蛋黃相比,水果或蔬菜泥的味道和形狀都容易被孩子接受。蛋黃已經不再是嬰兒第一輔食了,目前的嬰兒營養米粉才是。因為其中所含營養成分比蛋黃強,而可能出現過敏、便秘等不良反應的機會卻比蛋黃小的多。即使這樣,我們也建議孩子滿4-6個月才需添加輔食。

是否添加米湯和粥?

米湯和粥的營養非常有限,最好添加嬰兒營養米粉。米湯會影響嬰兒吃奶。

如何添加果水/汁/泥、菜水/汁/泥?

果汁含有很好的營養,但是喝慣果汁的孩子很難接受白水,這樣不利於口腔的清潔。建議孩子滿4個月後添加果泥。將果汁換為果泥,鼓勵孩子喝白水。誘導孩子喝水,可沒有「饑渴療法」。利用一切機會給孩子喝白水就可以了。(鮮榨的蘋果水有些濃,應該加些水才好。鮮榨的胡蘿蔔水沒有什麼營養。因為胡蘿蔔素需要通過油質作為媒介才可吸收。建議:將胡蘿蔔切成大塊,在熱油中適當煸炒,再放入蒸鍋內蒸成泥狀。作為輔食的一部分餵給孩子。)

果泥在兩餐之間添加。果泥最好不要與輔食混合,在兩餐之間餵養。水果泥應該在兩餐之間添加。選擇的水果味道不要太重,以免造成孩子對味覺的依賴,出現厭奶和米粉。4個月的孩子可以吃果泥。

菜水的營養價值甚微,主要是蔬菜的色素。我不認為有必要添加。同樣添加輔食後可考慮添加菜泥。

孩子何時可以添加鹽?

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是1歲以後。即使那時,也只是極少量。對於寶寶對輔食不感興趣,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應該主要是大人的錯誤所致。比如:早期開始添加果汁;大人吃飯時給孩子嘗一些成人食品;給孩子頻繁吃保健品或不必要的藥物(鈣劑、蛋白粉、牛初乳等等)。這樣可以誘導孩子的味覺過早發育,造成孩子出現對配方奶或常規輔食(米粉等)不感興趣。建議家長還是從平常餵養和生活中做起,不要過早給孩子添加鹽等調味品。鹽攝入過早、過多都會誘發孩子今後成人期出現高血壓等疾病。

輔食的添加會加重腸絞痛嗎?

孩子是否存在腸絞痛,與添加輔食沒有關係。輔食的添加不會加重腸絞痛。

有濕疹(過敏)的孩子輔食添加註意什麼?

1歲之內的孩子,特別是目前已有濕疹的孩子不應添加牛奶和相關食品;雞蛋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花生等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的食物。

濕疹的孩子要晚些(至少8個月)開始嘗試蛋黃。如果蛋黃不耐受,就要堅決停掉。黃豆漿不能給1歲以內的孩子喝,這樣可能會加重過敏——濕疹。

孩子的輔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種,這樣有助於濕疹的控制。

輔食添加時出現腹瀉?

剛開始加蔬菜時特別容易出現拉肚子。家長可以稍停1-2周再加。最好先給孩子加菜葉做成的菜泥,待孩子適應後再慢慢加起。現在,可以給孩子服媽咪愛+思密達止瀉。

孩子不專心吃奶?

吃奶時,媽媽在做什麼?是否媽媽的舉措,比如說話等干擾了孩子專心吃奶。總之,孩子吃奶時,媽媽不要話太多,應該也在吃東西,或咀嚼東西。通過行為教育孩子現在應該是吃飯。

寶寶如何戒夜奶?

家長最主要的任務是給孩子養成比較規律的餵養。飲食過程不僅是營養素的提供,同時也是行為(飲食行為)的訓練過程。已4個月的寶寶應該能夠養成每3-4小時一次的餵養習慣。夜間最長無餵養睡眠可達5小時。

給寶寶戒夜奶要從7-8個月開始。我的做法是將奶逐漸變稀,量變少,使孩子對夜奶失去興趣,就非常容易戒除了。夜間能堅持5-7個小時,應該就非常好了。不必特意進行什麼訓練。逐漸將餵奶時間調整到晚間和清晨。

微量元素檢查是否必要?

我非常反對給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查,特別是末梢血(指血或耳垂)檢測。因為末梢血採集過程中,針刺得創面很小,擠壓手指采血時,會有很多組織液混入其中,造成微量元素稀釋性變低。

所以我非常反對末梢血檢查微量元素。再有,孩子生長發育正常,為何要檢查微量元素。單獨補充幾種微量元素到底有多大作用?因為人體需要多種營養素的組合,只補充幾種反而容易減少其它營養素的吸收。比如:補充鈣,可減少嬰兒胃腸道對同樣的二價陽離子鋅、鐵、銅、鎂等元素的吸收,也許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孩子貧血與否,不應僅僅看化驗報告。化驗取血是否通過手指?手指取血特別容易造成血液稀釋,因為手指取血時通過擠壓造成組織液混入血液。如果孩子現在生長發育正常,生活節奏比較規律,孩子清醒後情緒良好的話,就應認為孩子是健康的。

孩子出汗多與孩子生長代謝旺盛有關,家長不要特別焦急。

胃食道返流

乾嘔就是胃食道返流的現象。返流是由於已進入胃內的食物或半消化狀食物又經過食道返流或試圖返流入口腔。孩子會將返流回口腔的食物殘渣儘可能又咽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時孩子在非餵養狀態下會偶爾出現吞咽的動作。而未返流回口腔的食物殘渣也會刺激食道,造成孩子出現噁心。

對於沒有添加輔食的嬰兒,由於只是液體食物,所以非常容易出現胃食道返流或嘔吐;但已添加輔食的孩子就不太會出現胃食道真正的返流了,代之的就是乾嘔等現象。孩子的飲食過雜或食量過多,以及玩耍時吞咽空氣較多都可出現乾嘔現象。吃些促進胃腸蠕動或助消化的藥物:比如媽咪愛、乳酶生等都有助於緩解乾嘔現象。

胃食道返流現象在孩子8-12月期間會逐漸好轉。為了避免返流,可在奶中加上少許米粉,將奶變稠。再有可以使用二甲基硅油。每次10滴,每天3次,餵奶前使用,也會獲得一定效果。

孩子鼻內總是分泌物較多,其實就是由於胃食道返流所致。家長可用浸滿橄欖油的面棍清理鼻腔,能夠幫孩子排出鼻內分泌物。

飢餓:最好的開胃藥

等到孩子真正餓時才喂他,並讓他逐漸養成正常進食的規律和習慣。

由於孩子已經對吃飯興緻不足,開始實施飢餓療法時,孩子即使已經餓了,也不會專心地堅持到吃飽,往往吃到半飽時就開始玩了。這時,家長要注意控制吃飯的時間,一般20~30分鐘後就要停止餵養。等下次吃飯時間到了,再給他吃。

當然,很可能孩子還沒到下次吃飯時間就已經餓了,鬧著要吃的。這時家長千萬不能心軟,要想盡辦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玩喜歡的玩具,做喜歡的遊戲,甚至可以帶孩子外出。這段時間可以給孩子喝些水,但是絕不能給他任何東西吃。等到下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再給孩子喂飯。幾次後,孩子就會明白吃飯的真正含義——不吃飽就會餓著。

有一點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能用「誰讓你平時不好好吃飯,就讓你餓著!」這類的話刺激孩子。家長應該作出「裝傻」、「同情」或「無奈」的舉動,假裝幫孩子到處找吃的,或找錢準備出去給他買食物,當然,最終肯定沒有找到任何能吃的東西,也沒有找到錢去買食物。這樣就不會使孩子心裡產生對「飢餓療法」的抵觸情緒。

飢餓的刺激能促使孩子明白吃飽的含義,不僅可以改變孩子對吃飯的興趣,保證他每次吃到足夠的量,保障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且還會養成他集中注意力做事的習慣。

關於斷奶

說到不要拿食物氣孩子,崔醫生又順便講到斷奶——同樣的道理,對於非常依賴母乳的孩子,如果要斷奶,最好的辦法是媽媽離開家三天,不要讓孩子看到媽媽。不要媽媽拿著奶瓶喂孩子喝奶,卻不給孩子母乳,這樣做就是在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看,飯就在這呢,偏不給你吃!」孩子會非常生氣,更加拒絕吃奶瓶的。

輔食為什麼不能加在奶中通過奶瓶餵養?

輔食添加不僅僅是營養素的補充,還是一種新的餵養方式——用勺餵養的開始。對孩子是一種新的刺激,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孩子用勺進食時,可以刺激孩子「集中」能力的成熟。

再有,將輔食與奶混合,可以造成營養素密度太大,不利於營養素的吸收。

孩子有些拉肚子,建議添加嬰兒營養米粉,也就是純米粉。不要添加蔬菜或水果類的米粉。

#寶寶輔食食譜#寶寶吃輔食必備款餐具#寶寶輔食添加全攻略


推薦閱讀:

【瓦哩寶貝】母乳混合餵養10大問題集(上)
寶寶三歲前上幼兒園好不好?
怎麼緩解嬰兒濕疹
毛線編織寶寶鞋展 | 編織人生論壇
寶寶手工布鞋鞋樣圖紙(兩款)

TAG:寶寶 | 整理 | 希望 | 集中 | 寶媽 | 輔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