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旭日旗的浮沉和軍國主義的幽魂

日本旭日旗的浮沉和軍國主義的幽魂最新文章人民網 [微博

人民網最新消息 9月4日 12:30#提醒#【網購中秋月餅警惕釣魚陷阱[話筒]】時近中秋,月餅銷售戰從實體店延伸到互聯網,大量送禮饋贈需求,催生了網購的「假日效應」。然而以低價為誘餌的網路詐騙也隨之抬頭,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專家預計,以售賣月餅、酒類等節令禮品為誘餌的釣魚網站數量將大幅增加。詳見下圖。@崑山市公安局正儀所更多] 馮瑋2013-09-03 08:30

[導讀]儘管其圖案有所變化,但「旭日旗」的本質未變。

7月28日,韓國首爾東亞杯足球賽日韓賽事現場,有日本球迷打出旭日旗,激起韓國球迷憤怒,併當即以「不肯認錯的民族沒有未來」的巨幅標語進行抗議。對此,《產經新聞》載文稱,日本政府表示,「旭日旗和日之丸(日章旗)並列,都是日本的象徵。」某在日媒體援引《產經新聞》報道,以「日本將認定旭日旗為國旗」為題發出報道,並強調「旭日旗是舊日本軍軍旗,是軍國主義象徵」。此報道經中國央媒和主流媒體轉載或轉播迅速擴散,引起中國社會強烈反響。

依我判斷,這是媒體涉日報道的又一次「誤讀」。因為,依常識,櫻花和富士山等均是「日本的象徵」,若等於「國旗」,是否可能?依法律,「認定為國旗」涉及《國旗國歌相關法》,需經國會參眾兩院討論並獲多數通過,絕非內閣成員可信口決定;依歷史,當今日本自衛隊使用的旭日旗,若理解為「軍國主義象徵」,那麼2008年6月24日,飄揚著旭日旗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漣」號驅逐艦駛入南海艦隊湛江基地訪問,當作何理解?

但是,這則「誤讀」相關信息的報道,實則傳遞了一種並非無緣無故的擔憂。

旭日旗的母體:日之丸

日本國旗日之丸的正式名稱為「日章旗」。「章」意為「標記」。「日章旗」即「作為太陽標記的旗幟」。日本信奉神道,而神道最重要的神是被視為皇室祖先(皇祖神)的天照大神,是太陽的神格化。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日章旗藏於山梨縣鹽山市的雲峰寺,由平安時代後期後冷泉天皇(1025年—1068年)賜予武將源義光。旭日旗由日本國旗「日之丸」(日章旗)衍生,具有「皇室血緣」。

據日本「經典中的經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盤余彥是天照大神後裔,通過「東征」而奠定基業。此後,日本天皇「萬世一系」,日之丸自公元8世紀時開始使用,稱「天皇旗」。12世紀源賴朝和平清盛互爭雄長的「源平爭亂」後,武士常在軍扇上畫一太陽圖案。15至16世紀,太陽旗被廣泛用作軍徽。在迄今留存的描繪戰爭場面的屏風畫,有清晰顯示。

1575年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聯軍對武田勝賴的長篠之戰,各戰國武將即懸掛日章旗,以示「吾乃國家真正的霸主」。1600年「決定天下之戰」的「關原之戰」屏風畫,也有同樣顯示。

日之丸在國際場合的正式使用,和中英鴉片戰爭直接相關。那場「東方泱泱大國敗於西方夷虜」的戰爭,極大震撼了薩摩藩(今鹿兒島縣)藩主島津齊彬,他即刻大量引進西方工業技術,創建了一個包括造船、冶煉、紡織、軍工等在內的工廠群,史稱「集成館事業」。島津齊彬於1853年底建成了日本第一艘西洋式三桅蒸汽船「昇平丸」。翌年,島津齊彬將此船呈獻給幕府。「昇平丸」隨之改名「昌平丸」。1858年7月,日本和美、荷、俄、英、法等五國先後簽署了「修好通商條約」(史稱「安政五國條約」),日本正式開國。日之丸被用作日本商船標誌。「丸」在日語中可以表示「船」。「日之丸」最初如「昌平丸」所示,是日本商船的標誌。

1870年,明治政府頒布了太政官布告第57號《商船規則》,明令日本商船懸掛日之丸並規定了旗幟規格。日之丸遂成為「日本的象徵」,之後逐漸被視為「日本國旗」,儘管當時並非法定國旗。

1999年3月2日,日本自民黨欲對「日之丸」和國歌「君之代」採取立法措施,但因各在野黨反對或持謹慎態度而未能如願。日本國內民眾也對此持不同意見。《朝日新聞》1999年6月30日公布的民調數據顯示,贊成以「日之丸」和「君之代」為國旗國歌的分別為58%和47%,反對的為35%和39%。之後,自民黨以法案不寫「有義務尊重」這一規定為條件緩和公明黨內的反對意見,獲得了公明黨在審議「國旗國歌相關法案」時的「合作」。日本國會眾參兩院全體會議先後表決通過了該法案, 8月13日正式公布實施,「日之丸」和「君之代」遂成為法定國旗和國歌。

作為軍國主義象徵的陸軍旗

旭日旗由日之丸衍化而成。1870年,明治政府頒布「太政官布告」,將中間為一太陽,周邊因天皇家族族徽為16瓣菊花而有16道血紅光芒線,宛如旭日東升的旗幟定為「陸軍御國旗」。

1874年1月23日,日本明治天皇向近衛師團步兵第1、第2聯隊親授軍旗。自此,凡日軍新編成的步兵和騎兵聯隊,必由天皇親授軍旗。所以該旗也稱「聯隊旗」。由於「聯隊旗」由天皇親授,所以是日本軍國主義精神的最高物化形式。按規定,若軍旗因各種原因不復存在,則撤銷建制。因此,每支部隊必挑選一名最優秀的軍官擔任旗手,並專設一個軍旗護衛隊保護。二戰期間,日軍戰鬥條令規定,當面臨全軍覆沒危險時,必須焚燒軍旗,以免落入敵手。其規程是由最高長官親自將軍旗放入焚燒台點火燃燒。此時,全體官兵向軍旗致敬,直至軍旗化為灰燼。

軍旗在當時被視為軍隊靈魂。原關東軍士兵、日本作家五味川純平在其《諾門罕》一書中寫道:「聽說第64聯隊等被殲後,關東軍和第6軍最擔心的不是山縣武光聯隊長等人死沒死、怎麼死的,他們最擔心的是軍旗是不是完全燒掉、有沒有落入敵手。」在中國雲南戰場,日軍就燒毀了兩面軍旗。在松山戰役,日軍第113聯隊拉孟守備隊被困松山,聯隊長松井秀治多次發電要求該部在危急關頭燒毀軍旗,守備隊正副隊長金光惠次郎和真鍋邦人也多次複電彙報軍旗處理情況。最後,兩人將旗燒毀,並將天皇菊花紋族徽的金屬旗冠深埋。在騰衝戰役,中國軍隊攻勢凌厲,日軍第148聯隊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被炸死。為了不讓聯隊旗被繳獲,聯隊副官桑弘大尉奉命將軍旗燒毀。

二戰時,日本陸軍聯隊旗共444面。目前僅存的,是由聯隊長後藤四郎中佐通過一個叫「神道天行居」的右翼宗教組織隱匿下來的步兵第321聯隊旗。目前,這面聯隊旗被保存於東京靖國神社「游就館」。

戰後,隨著「皇軍」繳械投降,聯隊旗亦壽終正寢。1972年,根據防衛廳訓令第3號,日本陸上自衛隊開始採用以八條旭日和周圍有金邊的旭日旗為隊旗。需要強調的是,儘管其圖案有所變化,但「旭日旗」的本質未變。

舊帝國海軍旗的「起死回生」

1889年,日本政府頒布《海軍旗章條例》,規定海軍旗為長方形,圖案為白底色上印有紅色太陽和16條光芒,32個方向點象徵艦船的羅盤。海軍旗和陸軍旗略有不同的是,前者太陽偏左,後者太陽居中。

二戰後,根據《日本國憲法》第九條「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日本軍隊解體,帝國海軍旗亦被廢止。

1951年9月「舊金山和約」簽署後,翌年4月26日,日本建立了海上警備隊,以一面三色旗暫代「海軍旗」,同時有獎募集海軍旗圖案。最後,歐洲風格畫家小川傳四郎設計的方案被採用。他設計的圖案為長方形,白底色上有7條深藍色橫線,中間為一朵櫻花,花為紅瓣、白蕊。

1952年7月31日,隨著《保安廳法》頒布和保安廳建立,海上警備隊改為海上保安隊。1954年3月,日本國會審議通過了《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防衛廳和「以防衛直接侵略和間接侵略為主要任務,必要時維持公共秩序」陸海空自衛隊隨之建立。同年7月,防衛廳長官決定對海軍艦旗做全面修改。曾任海軍大臣的原日本首相米內光政請其親屬、畫家米內穗豐設計草圖。結果,與其說是「設計」,毋寧說是「翻版」。因為,米內穗豐所設計的圖案與舊日本海軍旗完全一樣。按他說法:「舊海軍旗非常出色地應用了黃金分割率,使其形狀、日章大小和位置、光線的配置恰到好處,無論哪個圖案也不能與之相比。」但是,此說法不僅無法獲得共識,而且遭到譴責。但是,首相吉田茂在聽取了防衛廳長官木村篤太郎的報告後表示:「在世界上,舊日本海軍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日本軍艦無論駛向何處,人們一眼便可認出。況且,舊海軍艦旗可以使海上自衛隊繼承舊海軍的優良傳統,誓死保衛島國日本。」 經吉田茂裁決,日本海上自衛隊恢復使用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旗幟。

縱覽旭日旗的沉浮,似不難得出結論,稱「日本將認定旭日旗為國旗」的報道,顯然是錯誤的。但是,對日本擴充軍備的警惕,卻並非錯誤。今年8月15日,又有日本右翼分子身著「皇軍」軍服,手持旭日旗在靖國神社「耀武揚威」。這些除了說明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無法作其他解讀。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TAG:日本 | 軍國主義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