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十一):宋、遼、金士人畫 -----2

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十一):宋、遼、金士人畫

  11、李公麟(1049—1106)北宋畫家,字伯時,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登進士第,曾歷任南康長恆尉,泗州錄事參軍,哲宗元祐年間進入中央,先後任中書門下刪定官、御史台檢法和朝奉郎等。李公麟登仕之際,正是北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之時,但他與新黨的王安石和舊黨的蘇軾、王詵、米芾等都有較密切的交往。他為王安石畫過《定林蕭散圖》,也創作了描繪王詵、蘇軾等等聚會的著名的《西園雅集圖》。他為人淡泊自守,「仕官居京十年不游權貴之門」、「從仕三十餘年,未嘗一日忘山林」,並未捲入黨爭的漩渦,因此一生也較為平坦。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辭歸於家鄉龍眠山莊,自號龍眠居士。

  李公麟精於文學,善鑒別古器物,尤精書畫。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畫家中的卓越代表。其繪畫題材的廣闊是歷代文人畫家少有的。舉諸道釋人物、鞍馬、宮室、山水、花鳥無所不能,尤精於。尤工人物和畫馬。畫人物「能分別狀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廟館閣、山林草野、閭閻藏獲、台輿皂隸,至於動作態度、顰伸俯仰、大小美惡……尊卑貴賤,咸有區別」其代表作《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圖》(又稱《免胄圖》)表現唐朝名將郭子儀在回紇侵擾中以單騎退兵的歷史故事,塑造了在鋪天蓋地箭拔弩張的回紇兵陣前,從容鎮定身著儒服的郭子儀形象。這種不戰而屈敵之兵,是中華民族傳統軍事思想的精髓。《歸去來辭圖》描繪陶淵明「臨清流而賦詩」的意態,表現出為人的高潔操守,也是詩人自我志向的寫照;畫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意,則著重突出這位憂國憂民詩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患情懷,他和《聖賢圖》(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今存石刻本)一樣,皆滲透著宋代文人畫的精神寄託和情感趨歸。他還畫過《昭君出塞》、《蔡琰還漢》、《李廣射胡兒馬》等歷史人物畫,反映了他對宋、遼、西夏緊張對峙下對民族命運的關切,也體現了宋代繪畫的時代特色。李公麟還擅長宗教人物畫,他的《維摩詰像》那種「隱几忘言之狀,清羸示病之容」,體現的是那種淡泊、寧靜,正是人格獨立、才華深潛的宋代士大夫形象寫照,成為古代士人畫的楷模。其《華嚴經變相圖》的豐富構圖,《觀自在菩薩像》等,皆注重注重內心的刻劃,體現了他傑出的藝術才華。

  李公麟尤擅畫馬,蘇軾稱讚他:「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其代表作《五馬圖》,描繪皇家駟監和左騏驥院的五匹駿馬,由五位奚官或圉人牽引,駿馬或靜止或緩步徐行,一舉一動,都能感到戰馬的神駿,用筆簡潔傳神。奚官或圉人的不同民族身分和神情上也表現的洗鍊精確而細緻。宋代繪畫,強調深入生活,細緻觀察,李公麟更是如此。他在畫馬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來自深入生活和細緻觀察。他多次畫過畫騏驥院的御馬,「每過太僕廨舍」,對御馬「必終日縱觀。至不暇與客語」。他又注重吸取前人之長而加以創造,據文獻記載,他還曾臨摹過韓干《天馬圖》,韋偃的《牧放圖》「集眾所善以為已有。更自立意,專為一家。若不蹈襲前人,而實陽法其要」。

  李公麟還十分注意繪畫的立意、構圖和布局,對作品主題的挖掘和內容的表現有深刻的見解:「大抵公麟以立意為先,布置緣飾為次」(《宣和畫譜》)。其晚年代表作《龍眠山莊圖》以長卷形式描繪莊園十六處,構圖布局各有側重,各不相同,又皆突出山石林泉之美和主客間悠然自在,滲透著畫家對林泉高致的嚮往。李公麟還發展了白描手法,「掃除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采動人」。用富有表現力的線描構成樸素優美的藝術形象,顯露出單純洗鍊、樸素自然的藝術效果。白描成為獨具一格的傳統繪畫樣式的形成和提高,李公麟有著重大貢獻。

  李公麟存世之作有《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免胄圖》、《維摩詰像》、《十六小馬圖》、《龍眠山莊圖》、《輞川圖》、《九歌圖》、《洛神賦圖》、《草堂圖》、《蓮社圖》、《明皇演樂圖》、《農節圖》、《西園雅集圖》、《明皇醉歸圖》、《維摩演教圖》、《汴橋會盟圖》、《白描羅漢圖》、《海會圖》、《百馬圖》等。

  五馬圖 紙本墨筆,縱29.3厘米,橫225厘米,無名款。《五馬圖》為其傳世佳作,後人推其為宋畫中之第一。該卷系職貢類題材,作一人一馬狀。圖以白描的手法畫了五匹西域進貢給北宋朝廷的駿馬,各由一名奚官牽引。五匹馬依次為:鳳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滿川花,皆為雄馬,均是西域的貢品,分屬宋廷的左騏驥院和左天駟監。而五位奚官則前三人為西域裝束,後兩人為漢人。其形象和裝束,姿態各異,無一雷同:有飽經風霜、謹小慎微者;有年輕氣盛、執韁闊步者;有身穿官服、氣度驕橫者。五人的面部刻畫很簡單,但結構異常準確,狀貌極其生動,鬚眉之間,不但可視其年齡、身份、民族,甚至從表情可以窺其內心。

  馬的造型因品種而異,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別,但極其溫順,顯得馴養有素。雖只是白描勾畫,卻非常具有質感。從馬的輪廓,似乎感覺得到其內在的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後,又似乎能感覺到其皮毛、斑紋。

  在藝術上的獨創首先體現在純熟的白描技法上,他把盛行於唐代吳道子時代的「白畫」發展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畫種–白描,該幅就是確立這一畫種的標誌。雖不著彩色,仍可使觀者從剛柔、粗細、濃淡、長短、快慢的線條變化中感受到富有彈性的肌膚、鬆軟的皮毛、筆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質感。單是描繪衣服的褶紋就有「十八描」之稱。畫家在白描的基礎上又微施淡墨渲染,輔佐了線描的表現力,使藝術效果更為完善,線條更如「行雲流水」,飄逸而行止如意,體現了文人畫注重簡約、儒雅和淡泊的審美觀。自此之後,幾乎所有的白描人馬畫無不源出於李公麟的白描藝術。

  該幅無作者名款,共分5段,前4段均有北宋黃庭堅的箋記,每匹馬後有宋黃庭堅題字,謂馬之年齡、進貢時間、馬名、收於何廄等,後紙有黃氏跋語,稱為李伯時(公麟)所作。另有北宋、南宋初的曾紆跋,言及黃庭堅題於元祐五年(1090)。幅上兩處有乾隆帝的題文,鈐有清「樂壽堂鑒藏寶」等印20方。該畫二戰以前藏於私家,戰後失蹤,現有珂羅版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李公麟《五馬圖》卷一

李公麟《五馬圖》卷二

  免胄圖 紙本,墨筆白描,縱32.3厘米,橫223.8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又名《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圖》,落款「臣李公麟進」,《石渠寶笈續編》著錄。此卷描繪唐代名將郭子儀說服回紇大破吐蕃一事。關於這一著名戰事,《舊唐書》有詳細記載。唐太宗廣德二年(764),回紇、土蕃西域諸國數十萬大軍,入侵長安,郭子儀奉命率軍鎮守涇陽,由於雙方兵力懸殊,郭子儀決定親赴敵營,希望說服回紇將領退兵,郭子儀是大唐名將,頗受蕃將敬重,當郭子儀脫去戎裝,單騎來到回紇陣前,回紇統帥葯葛羅一見,心悅誠服,下馬跪迎,雙方言和,葯葛羅立即退兵,並發誓不再侵唐。

  《免胄圖》卷所繪即為郭子儀率數十騎免胄(徒手不著盔甲)見回紇首領大酋,大酋舍兵下馬拜見的情景。圖卷左側是郭子儀所率部將兵騎,儀容鎮定,佇立於側。右側是入侵關中的回紇兵騎,陣營龐大而惶惶無措。回紇大酋著戎裝,攜副將滾鞍落馬,正單膝跪地作欽服之狀,拜見免胄著燕服的郭子儀。郭神情雍穆誠懇,俯身援手以禮相見,體現出從容大度的一代名將風範。

李公麟《免胄圖》

  龍眠山莊圖 紙本、水墨畫,縱28.9cm,橫364.6cm。又名《山莊圖》,據說是李公麟晚年歸隱後之作,現存者為摹本,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李公麟在哲宗元符三年(1100)因病辭歸於家鄉後,在龍眠山築龍眠山莊,自號龍眠居士,終日或嘯卧、或行吟、或坐禪其間。

  此圖仿王維的《輞川圖》描繪龍眠山莊一帶發真塢、薌茅館、瓔珞岩、墨禪堂、雨花岩等景點的美景和人物活動。畫面自西而東凡數里,岩諤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於此。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人物活動與場景,表達李公麟對其隱居之地的眷念和讚美。乾隆在題跋指出這件《山莊圖》摹本並不完整,對照蘇轍為龍眠山莊所作的詠景詩可知,至少缺了五個場景。分散於各地的《山莊圖》紙、絹摹本,場景雖有連續或為詩文分隔等不同,但可據之約略拼湊出原作全貌。

  圖卷一開始以籬笆圍繞的屋舍表示發真塢、薌茅館,採用鳥瞰式的角度、宛若藏寶地圖般地標註著這些地方的相對位置,並帶領觀者進入李公麟個人的理想隱居之處。《山莊圖》講究布局,除了主要景點之外,許多畫面的小角落也都細膩地安排了有趣的空間與人物活動。如「瓔珞岩」、「墨禪堂」、「雨花岩」等處,乍看不過是三個文士靜坐的洞窟,在洞窟上沿還可以看到一隻遞茶的小手,而岩洞後方,也另有兩位交談的僮僕露出臉來,以此表達岩洞後方可以通到山徑之中。懸崖上正攀爬在樹上的小僮,似乎想要搖動樹上的花朵,落在三位文士身上;李公麟利用這兩個分景的組合,暗示「雨花岩」得名的緣由,同時雙腳泡在水裡的文士,也傳達著悠閑與高士濯足的旨趣。同時「瓔珞岩」、「墨禪堂」、「雨花岩」等景點的命名,也可以看到畫家的禪宗旨歸,這都充分顯示了文人畫的寄寓和旨趣。所以蘇軾在觀畫後《題李伯時山莊圖後》曾高度評價其畫的內在含蘊和表達技巧是「有道有藝」說:「居士之在山也,不留於一物,故其神與萬物交,其智與百工通。雖然,有道有藝,有道而不藝,則物雖形於心,不形於手。吾嘗見居士作華嚴相,皆以意造,而與佛合。佛菩薩言之,居士畫之,若出一人,況自畫其所見者乎?」。蘇轍則寫下二十首絕句,逐一詠歌畫面上的「建德館」、「瓔珞岩」、「華嚴堂」等二十個景點。也強調畫家面的內蘊和畫家的旨歸,如「此心初無住,每與物皆禪。如何一丸墨,舒捲化山川」(《墨禪堂》);「佛口如瀾翻,初無一正定。畫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華岩堂》)。於此可看出李公麟的這幅山水畫在北宋詩文大家眼中的價值。

李公麟《龍眠山居圖》(局部)

  12、郭熙(1023—1085後)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孟縣東)人。熙寧(1068-1077)間為圖畫院藝學,後任翰林待詔直長。神宗對他的畫非常欣賞,「受眷被知,評在天下第一」以致在宮中作畫「不知其數」。當時的紫宸殿、化成殿、睿思殿,到處都有他畫的屏風或壁畫。

  郭熙是北宋優秀山水畫家及繪畫理論家。工畫山水,併兼長影塑。山水取法李成,又融合范寬、董源之長並多有創新:畫山石多用「捲雲」或「鬼臉」皴,畫樹枝如蟹爪下垂,松葉如鑽針;畫山則聳拔盤迴,水源多作高遠。有畫「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的習慣。《格古要論》將郭熙所作山水技法和風格總結為:「山聳拔盤迴,水源高遠,多鬼面石、亂雲皴、鷹爪樹,松葉攢針,雜葉夾筆、單筆相半,人物以尖筆帶點鑿,絕佳」。畫技上筆勢雄健,水墨明潔。其早期風格較工巧,晚年落筆益壯,常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奪岫絕壑,表現峰巒秀拔、雲煙變幻之景,千狀百態,而且重視氣韻與意境的創造。他現存的《早春圖》、《窠石平遠圖》、《幽谷圖》等都可以看出其「稍取李成之法」,「然後多所自得」(《宣和畫譜》)的清新畫格,有「獨步一時」之譽。其《早春圖》細緻地畫出冬去春來大地復甦的細微變化,《幽谷圖》深山中的寒泉和老健的枯樹,均給人以強烈印象。郭熙主張深入真山實水作觀察體驗為創作的前提。在深入實際體察時,他採用了對比的觀察方法,從中體會到「西北之山多渾厚」,「其山多堆阜,盤礴而連延,不斷於千里之外,介丘有頂而迤邐,拔萃於四逵之野」。《窠石平遠圖》中的窠石和遠山正體現了這些「然後多所自得」的特徵。畫的是北方的深秋。從對比觀察中,他畫後人將其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均為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為當時畫院畫家楊士賢、顧亮、陳椿、胡舜臣、朱銳等所師法。

  郭熙也是著名的繪畫理論家,其《林泉高致》是宋代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理論中的傑作,將在後面的「繪畫理論」部分加以重點介紹。郭熙創作活躍期,正是北宋山水畫尤其是文人水墨山水發展鼎盛期,為他的繪畫理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實踐。郭熙也是著名的繪畫鑒賞家,有較強的鑒賞眼力,曾受命鑒定過宮中的秘藏。

  存世作品有《早春》、《關山春雪》、《窠石平遠》、《幽谷》等圖。所著畫論,由其子思纂集為《林泉高致》等。

  早春圖 圖軸、絹本、設色,縱158.3厘米,橫108.1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以全景式高遠、平遠、深遠相結合之構圖,表現初春時北方高山大壑的雄偉氣勢。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後銜接中景扭動的山石,隔著雲霧,兩座山峰在遠景突起,居中矗立,下臨深淵,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左側平坡逶迤,令人覺得既深且遠。畫面給人們一種早春即將來臨的感受:冬去春來,大地復甦,山間浮動著淡淡的霧氣,傳出春的信息;山間泉水淙淙而下,匯入河谷,橋路樓觀掩映于山崖叢樹間;水邊、山間活動的人們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構圖上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軸線上,遠處山峰聳拔,氣勢雄偉;近處圓崗層疊,山石突兀,山又「多正面,折落有勢」;山間泉水淙淙而下,匯入河谷,橋路樓觀掩映于山崖叢樹間。細微處有呼應,大開合處相顧盼,氣勢渾融,為觀者營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郭熙長於作大幅,善於表現高遠、深遠、平遠空間和四時朝暮的變化,其構圖奇變、畫面內容之豐富的特點,在此幅畫中尤可得見。技法上以粗闊扭曲的線條,描繪山石輪廓,再用乾濕濃淡不同的墨色,層層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紋理,因為形狀像捲曲的雲塊,所以稱為「捲雲皴」;山石間的林木,或直或欹,或疏或密,姿態各異。樹榦用筆靈活,樹多蟲枝,枝條上多有像鷹爪、蟹爪之類的小枝,稱為「蟹爪枝」,是承襲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整幅畫用筆勁健、精練,筆法生動多變,用墨清潤秀雅,氣格幽靜清曠而又渾厚。

  《早春圖》該畫有著明確的紀年,畫面左側題有:「早春,壬子年郭熙筆。」下有「郭熙筆」長方朱文印—方。鈐蓋作者印章,這在北宋的畫中是很少見的。

郭熙《早春圖》

  窠石平遠圖 絹本、立軸、縱120.8厘米,橫167.7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面描繪的是北方深秋田野清幽遼闊的景色。作品中近景為寒林秋樹窠石清溪,遠方山巒隱隱可見,作品的上部空曠,展現出一派秋高氣爽的優美風光。畫面近景,溪水清淺,岸邊岩石裸露,石上雜樹一叢,枝幹蟠曲,有的葉落殆盡,有的畫出老葉,用淡墨渲染。遠處,寒煙蒼翠,荒原莽莽,群山橫列如屏障,天空清曠無塵,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郭熙在其繪畫理論專著《林泉高致》中,曾談到對秋山的感受:「秋山明凈而如妝」,「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窠石平遠圖》正體現作家對秋山的感受,畫中沒有蕭瑟的秋意和悲涼。從構圖的氣勢,用筆的利爽來看,給人以肅穆、莊重、清神的美感。特別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鮮,不激不怒,且清且淺,與歷歷的窠石相聯繫,給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覺。這一深秋景色富於神韻,是一般畫家難以察覺和表現得出的。

  郭熙又曾將中國山水畫取景構圖概括為高遠、深遠、平遠,所謂「三遠」。《窠石平遠圖》畫幅左側有款「窠石平遠」四字,標明此圖採用的是「平遠」法。關於「平遠」郭熙曾解釋說:「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畫中取景,視平線在下部約三分之一處,平視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過中景而望遠景,層次分明,表現出縱深的空間距離,畫面雖著墨不多,但境界闊大,氣勢雄壯,用筆硬勁而秀俊,全圖情景交融,出神入畫,顯示出畫家的晚年爐火純青的藝術造詣。

  在郭熙的山水畫理論中,主張深入真山實水作觀察體驗為創作的前提。畫中的窠石和遠山體現作者在實際觀察中所領悟的「西北之山多渾厚」,「其山多堆阜,盤礴而連延,不斷於千里之外,介丘有頂而迤邐,拔萃於四逵之野」這些地域形體特徵。樹石畫法與郭熙《早春圖》相似,但細部描畫較簡略。窠石用捲雲皴,以表現北方山水的渾厚和盤礴,這也是郭熙山水的典型技法與風格。

  畫幅左側有款「窠石平遠」四字及「元豐戊年(1078)郭熙畫」。鈐「郭熙印章」一方。有「敕賜臨濟壹宗之印」等印記十一方和半印一方。據此知為郭熙晚年傑作,也是欣賞他的畫作和理解他的美術理論的絕佳作品。

郭熙《窠石平遠圖》

  13、惠崇(965—1017),福建建陽人,-作淮南人。北宋畫家,僧人。善詩,北宋初年,有僧侶9人,以詩著名,他們是:建陽惠崇、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簡長、貴城惟鳳、江南宇昭、峨眉懷古,其中惠崇尤多佳句,為九僧之首。他有《摘句圖》一百聯,為人傳誦。《訪楊雲卿淮上別墅》可為五律代表。他的五言詩作,佳句頗多,如:「照水千尋迥,棲煙一點明」(《詠池露》);「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訪楊雲卿淮上別墅》);「河冰堅度馬,塞雪密藏雕」(《塞上》);「繁霜衣上積,殘月馬前低。」(《早行》)「禽寒時動竹,露重忽翻荷」(《楊秘監池上》)等。其(《詠池露》)還有一段詩壇佳話:據李頎《古今詩話》,宰相寇準請惠崇到自家花園賽詩,抓閹分題。惠崇拈得「池上鷺月」詩題,於是繞行池徑,默默地苦心思索,忽然用兩指指向天空,微笑地說:「已得之,已得之,此詩功在明字,凡五押之不倒,今得之」,這就是「照水千尋迥,棲煙一點明」兩佳句。詩人用「照水」來喻「明」,由「明」而反襯「照水」之遠,明中見遠;「棲煙」蘊含著「遠」,卻是透明的。他把光與色有機的調和在了一起,給人以清新脫俗的美感。

  惠崇亦工畫水禽,尤擅繪水鄉景色,點綴鵝雁鷺鷥,他擅長畫精巧、富詩情的小景畫,尤其擅長表現秋天的景色。他所描繪的江南,無論是「煙雨蘆雁」還是「秋水坡塘」,都能引發許多文人雅士的共鳴,人稱「惠崇小景」。技法上注重運用透視的繪畫技藝,把秀麗山川,藝術地取入畫中,自成一格,脫俗不凡。他所作《秋浦雙鴛圖》,前景繪蘆葦敗荷,中景畫鴛鴦一雙棲於岸上,遠景為岸際天空,全景給人一種秋天虛曠瀟洒氣氛,具有詩的意境,情景交融,灑落生姿。故他的畫品,博得不少文人詩客的讚譽:王安石有詩讚曰:「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年吾最許」;蘇軾有《惠崇春江曉景》詩題其畫,詩云:「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人兼書法家黃庭堅對惠崇小景亦備加稱許:「惠崇筆下開生面,萬里晴波向落暉。梅影橫斜人不見,鴛鴦相對浴紅 。」

  惠崇的畫作,對後世影響深遠。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稱讚其山水小景說:其「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汀遠渚、瀟洒虛曠之象,人所難到也」。明董其昌題惠崇《溪山春曉圖》,將惠崇與巨然並論,稱其二人畫作「皆畫家之神品也」。

  惠崇的畫作,流傳至今的不多,有《沙汀煙樹圖》,《溪山春曉圖》《秋浦雙鴛圖》等。

  沙汀煙樹圖 絹本、設色,縱24厘米,橫24.5厘米,原被清室收藏。辛亥革命後,溥儀以賞賜的名義,讓其弟溥傑將此圖攜出宮,後此畫輾轉入藏東北博物館,即今遼寧省博物館。此圖描繪了江南水鄉初春之景:春江水暖,潺潺流淌,引得許多水鳥嬉戲其中。畫面左側,水面之上,有兩隻水鳥比翼雙飛,煞是動人。河岸邊有水草搖曳,浮萍微動。兩岸之上,沙汀平鋪,綠樹成蔭。近處岸上,楊柳正吐新綠,枝繁葉茂,生機無限。對岸叢樹茂密,煙靄籠罩,若隱若現,撲朔迷離。此圖雖然描繪的是初春時萬物復甦的情景,但空曠清逸、煙嵐迷濛的畫境不免讓人頓生傷春之感。

惠崇《沙汀煙樹圖》

  秋浦雙鴛圖 冊紙,淺設色,縱27.4厘米x,寬26 .4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面描繪著初秋時分,河岸邊的閑情野趣。一對小水鴨(原誤題為鴛鴦)在河岸旁駐足停息,轉頸梳理毛羽,氣氛安寧清靜。畫家以枯萎的荷葉、蘆葦點出「秋」的季節,淡雅的設色更為這件畫作增添了清冷的秋意。小水鴨的羽毛用細筆點簇而成,將羽毛的蓬鬆感表露無遺。而用墨筆勾勒的蘆葦與草葉輪廓,更與以沒骨法細膩點簇的荷葉,形成了勁拔、秀潤的對比。

  此圖虛實相映成趣,畫風清新之外,也帶幾分詩情,雖然難以肯定為惠崇真跡,但仍不失為一幅耐人細心品味的宋代小品佳作。

惠崇《秋浦雙鴛圖》

  14、文同(1018—1079)字與可,世稱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北)人,出生於「儒服不仕」家庭,仁宗皇祐元年(1049)登進士第,初任邛州(四川邛崍縣)軍事判官,又調大邑(今屬重慶)政事。神宗元豐元年(1078)任湖州太守,病死於赴任途中,故亦號文湖州。文同能詩人、兼擅書法,與表兄弟蘇軾之間常有書信唱和。又擅繪畫,同蘇軾一起皆是宋代文人畫的創立者,以善畫墨竹聞名。他在《詠竹》中讚美竹子「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得志遂茂而不驕,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獨立不懼」,把竹視為自我人格的張揚和寫照。他偏愛畫扭曲的紆竹,因為這種變形而又頑強向上的紆竹更符合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徵。據蘇軾《文與可篔簹谷畫偃竹記》,他還擅畫「偃竹」,以此來抒發人生遭際上的感慨。他曾對蘇軾表露過此類創作意圖:「吾乃學道未至,意有所不適而無以遣之,故一發於墨竹」,可見畫竹是他渲泄情感,遣發胸懷的手段。蘇軾論其畫竹「根莖節葉,牙角鏤脈,千變萬化,末始相襲,而各當其處,合於天造,厭於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也是肯定其創新精神和寄興寓志的內涵。技法上運用書法用筆,自然圓渾,墨色偏淡,節與節之間雖斷離而有連屬意。畫小枝行筆疾速,柔和而婉順,枝與枝間橫斜曲直、顧盼有情。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稱為「湖州派」 ,把五代以來興起的墨竹推向新水平。

  畫竹必須先愛竹,愛竹必先由觀竹而起,觀竹則必須親自養竹,這就是宋人的繪畫觀,文同即是如此:他愛竹,認為「竹如我,我如竹」,他將自己的住所命名為「墨君堂」、「竹塢」,並在居處遍植竹林,經常以竹為伍,細心觀察竹的不同形態,觀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變化,做到蘇軾所稱讚的「畫竹先有成竹於胸」(《文與可篔簹谷畫偃竹記》)。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也認為「有成竹於胸中,則筆墨與物俱化」,只有通過觀竹、愛竹,對竹的充分理解,執筆時才能不期而然地將胸中之竹納入毫端,這正是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

  文同的「湖州竹派」與同時的米芾的「雲山畫派」在宋代乃至中國繪畫史上都有過重大影響。墨竹在唐代就有,王維畫竹即負盛名,又有蕭悅畫竹,白居易為之題詩。五代畫竹者更多,黃荃、李夫人、程凝、李坡皆善畫竹。但後人評論墨竹畫,無不以文同為首選。米芾的《畫史》、《宣和畫譜》、郭若虛《圖畫聞見志》,元代畫竹名家李衍的《竹譜》,皆視文同為宋代文人畫的開創者尤其是墨竹的第一人。

  墨竹圖 雙拼絹本、墨筆 縱131.6厘米 橫105.4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全圖呈「∽」形構圖,吳鎮在《墨竹譜》中將這種構圖稱之謂「俯而仰」。此圖竹竿曲屈而勁挺,似竹生於懸崖而掙扎向上的動態。《宣和畫譜》認為「竹本以直為上,修篁高勁,架雪凌霜,始有取也」,此種彎曲的竹子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文同卻偏愛畫這種變形而又頑強向上的紆竹,因為這更符合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徵,將此作為自我人格的張揚和寫照。全圖,竿、節、枝、葉,筆筆相應,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文同非凡的筆墨功力和對竹的深刻的理解。竹葉更是筆筆有生意,逆順往來,揮灑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處理上更富有創造性,濃淡相間。以濃墨寫竹葉的正面,以淡墨表現竹葉的背面,使全圖更覺墨彩繽紛和有豐富的層次。史傳文氏之竹「濃墨為面,濃墨為背」,於此可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稱讚文同墨竹:「富瀟洒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可動,不筍而成者也」,此圖亦可見此一斑。

  本幅無款,有「靜閑口室」、「文同與可」二印。詩塘有明人王直及陳質題詩。

文同《墨竹圖》

  15、王詵(約1048—1104),字晉卿,居開封。太原(今屬山西)人。北宋畫家。出身貴族,妻為英宗之女蜀國公主,官駙馬都尉。家有寶繪堂,收藏法書名畫,常與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交往甚密,趙佶未做皇帝時也與他有很深的交情。政治上屬於蘇軾、司馬光等所謂舊黨,王安石變法期間因受蘇軾牽連一度遭貶逐。

  王詵善詩詞、書法,也是繼承郭熙之後,具有幽美抒情風格的重要山水畫家,尤工畫山水。他遍遊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好寫江上雲山、幽行寒林與平遠風景。技法上參用李思訓和李成兩家法規,用李成皴法之外又引入了金碧山水的某些設色法。在李成的清逸中融入了李思訓的華麗,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貌,人們稱其畫風「清潤可愛」。又兼寫墨竹,學文同。他的山水著重表現情境,如「煙江遠壑」,「柳暖漁浦、桃溪葦村」等,「皆詞人墨卿難狀之景」(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其傳世之作《漁村小雪圖》用水墨描繪初冬雪霽的漁村郊野,在描繪陽光空氣、遠江空闊及和平寧靜的氣氛渲染上頗為成功。《煙江疊嶂》把山景與江景對襯加以描繪,抒寫作者胸懷,構思造意上受到當時和後世的稱讚。《瀛山圖》為青綠著色,寫夢中所見仙山,追求典雅的裝飾風格。 存世作品有《煙江疊嶂》、《漁春小雪》、《瀛山圖》等圖。

  漁村小雪圖 手卷、絹本、設色,縱44.4厘米 ,橫219.7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本幅圖寫雪後漁村的清幽景象:漁民正在水中拉網,岸頭寒林蟠曲,隱士正興緻勃勃地踏雪郊遊。其中漁民的勞作和整個畫面的陰冷荒寒氣氛形成對比對比,令人玩味。畫面後段為一片林木虯曲,雜樹以水墨點綴而成,松針用筆尖銳,重鉤,可以見出李成的影響。畫家在水墨山水中適當融入了金碧重彩設色,以泥金及蛤粉勾染山嶺樹杪,表現出雪後陽光閃耀的效果,顯得十分和諧。此圖行筆尖勁清散,在刻畫物態上十分精細自然,工中帶寫;用墨則明潤秀雅,華滋淳厚,注重氣氛的烘染。至於用色則更富創見,不僅在繪天山坳處用墨青作了處理,托出山嶺坡岸的積雪,又在崖巔、樹頂上用哈粉漬染,表現積雪在陽光下燦爛奪目的景象。顯示出王詵的獨特藝術風貌。

  此圖創作於王詵被貶之後,更反映出作者在迭遭政治打擊後嚮往山林隱逸的情致。卷尾上有乾隆皇帝依蘇東坡題《煙江疊嶂圖》韻之七言詩,稱此圖開卷「已覺冷風拂面浦,又如濕氣生銀田」。可見這幅畫的氣氛表現得非常到家,所以王石谷才將它作為枕中秘寶而收藏。   

王詵《漁春小雪圖》(局部)

  16、米芾(1051-1107)北宋書畫家。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屬山西),遷襄陽(今屬湖北),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徽宗時召為書畫學博士,曾官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因舉止顛狂,又有「米顛」之稱。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行、草書得力於王獻之,用筆俊邁,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評,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米芾為宋代文人畫代表人物。所作山水,從董源演變而來,突破了勾廓加皴的傳統技法,天真爛漫,不求工細,自謂「信筆作之,多以煙雲掩映樹石,意似便已」。技法上多以水墨橫點,人稱「米點皴」,而其山水面貌多雲煙變滅之景,在中國山水畫中別具一格。畫史上稱「米家山」、「米氏雲山」,並有「米派」之稱。現存的《春山瑞松圖》、《溪山雨霽圖》、《遠岫晴雲圖》等,均系出後人摹本。其書畫理論著作有《畫史》、《書史》。

  春山瑞松圖 立軸、紙本、設色,縱62.5厘米,橫44厘,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描繪的是雲霧掩映的山林景色。圖中白雲滿谷,遠山聳立雲端,近處古松數株隱顯於霧氣中。松下有亭,空無一人。山巒青綠暈染,再加「米點」(亦稱「落茄被」),松樹筆法細緻、嚴密。用淡墨、淡色表現霧中樹木、十分成功,作品描寫的中心不是山峰林木,而是山中浮動的雲霧。通過雲霧表現春山的濕潤、靜謐和松樹的矯健挺拔。畫中山石樹木的造型秀雅溫和,松樹姿態婉然,山石以「米點皴法」,青翠柔麗,使景物開闊、平靜而凄迷,顯示出春日潤濕而有生趣的意境。在中國傳統山水畫發展中,米芾獨樹一幟。畫風被稱為「米家山水」、「米氏雲山」,其技法被稱為「米點」。此圖即是明證:圖中突破了過去運用線條表現峰巒、雲水、樹木的傳統方法,把王維以來的「水墨瀉染」、王洽的「潑墨」、董源的「淡墨輕嵐」及其點子皴,根據多雨迷漾變幻無常的江南自然景色,加以融會貫通,創為以橫點為主,畫煙雲變化,雨霽煙消的山水。

  不能確證為米芾所作,有可能為宋人仿作。畫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為後人所加。

米芾《春山瑞松圖》

  17、趙令穰 北宋畫家。字大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人。生卒年不詳,宋太祖趙匡胤五世孫。官至光州防禦使﹑崇信軍觀察留後,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榮國公」。 趙令穰幼時即愛書畫﹐富於文學修養﹐家藏有晉唐以來法書名畫。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一代文人時相往來。趙佶(宋徽宗)為端王時亦與他交遊﹐切磋畫藝。

  趙令穰為宋代文人畫代表作家之一。幼好繪畫,雅有美才,慕王維、李思訓、畢宏、韋偃的畫名,訪求作品,刻意臨摹,為時不久,便能逼真。擅畫設色平遠小幅,寫陂湖、水村、煙林、鳧雁,風格清麗,很好地表達出靜謐、優雅的意境。因身處皇族之列,遊蹤不能出京郊五百里,故不能為高山大嶺,所畫題材多局限於兩京(開封、洛陽)郊外景物,故每成一圖,蘇軾見之便嘲謂:「此必朝陵(朝拜皇陵)一番回矣!」又工畫雪景,類王維,兼能墨竹、禽鳥。嘗學蘇軾作小山叢竹,在士大夫中頗受稱譽。黃庭堅題其所畫蘆雁云:「揮毫不作小池塘﹐蘆荻江村落雁行。雖有珠簾巢翡翠﹐不忘煙雨罩鴛鴦」。《畫繼》稱其多小軸,當時人也常常稱其作品為「小景」。黃庭堅又題其小景畫:「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年來頻作江湖夢﹐對此身疑在故山」。其江村集雁﹑湖上飛鷗等山水禽鳥畫,意境荒遠,富有詩意,在宋代山水畫中別具一格。生平傳略見於《畫繼》、《宣和畫譜》等。存世作品有《湖庄清夏圖》(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江村秋曉圖》(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春江煙雨圖》、《橘黃橙綠圖》等。

  弟令松,字永年,神宗、哲宗兩朝(1068-1100)官右武衛將軍、隰州團練使,善畫花竹、水墨蔬果,亦善山水。

  湖庄清夏圖 長卷、絹本、設色,縱19.1厘米,橫161.3厘米,現藏(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此圖作於哲宗元符三年(1100)。圖中描繪清幽的郊野景色,綠樹板橋,鳧鳥嬉水﹐湖庄臨夏﹐意境頗為優美。畫風工緻,筆墨柔潤,表現湖邊柳岸幽居的情趣,塘中荷葉田田,岸邊煙樹迷離,清幽靜謐,景色宜人。畫面所呈現的深遠和平遠基調,開創了新的畫風。畫家對現實的觀感很敏,也很有詩情,故能將自然景物捕捉後以典雅之筆畫出。

  卷尾題有「元符庚辰大年筆」,鈐有「大年圖」印,另一印模糊不清。拖尾有蔡昂、呂顓、王鳳靈,董其昌諸人題跋,畫上鈐有清內府鑒藏印。《石渠寶笈初編》。其中董其昌曾對此畫六次題跋,將趙令穰和王銑作比較,評價頗高:「趙與王晉卿皆脫去院體,以李咸熙、王摩詰為主。然晉卿尚有畦徑,不若大年之超迭絕塵也。」此畫由黃君璧舊藏,後流於海外。

趙令穰《湖庄清夏圖》(局部)

  18、趙士雷,生卒年不詳,字公震,北宋畫家。宋宗室,曾任襄州觀察使等職。擅畫湖塘小景,又作花竹荒寒之中,幽情雅趣溢於筆端。善畫湖塘小景,馳譽於時,師法惠崇,作雁鶩鷗鷺、溪塘汀渚有詩人思致,至其絕勝佳處,往往形容之所不及。又作花竹,多在於風雪荒寒之中,洗盡綺紈之習,故幽情雅趣,落筆高超。李錞(希聲)曾跋其《四季山水圖》卷:「九江應共五湖連,尺素能開萬里天;山杏野桃零落處,分明寒食繞風前」(春);「繁陰雜樹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欲喚扁舟渡雲錦,平鋪明錦是荷花」(夏);「春鉏寂寞繞疏叢,霜後雲生浦漵風;此處年年報秋色,只應衰柳與丹楓」(秋);「剪水飛花細舞風,斷蘆洲外水連空;剡處幾曲知名處,何似今朝眼界中」(冬)。《宣和畫譜》著錄御府所藏其作品有《春岸初花圖》、《桃溪鷗鷺圖》等51件。傳世作品有《湘鄉小景圖》。

  湘鄉小景圖 絹本,設色,縱43.2厘米,橫233.5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本幅以橫卷形式圖寫夏季池塘邊的動人景色。高松垂柳,池水明凈,野鳧、鴛鴦、白鷺在池中飛鳴游嬉,頗為悠然自得。畫卷融花鳥與山水為一體,境界優美,具有濃郁的詩意。

  此畫系宣和御府藏畫前隔水黃綾上有宋徽宗趙佶「宗室士雷湘鄉小景」瘦金書題籤。

趙士雷《湘鄉小景圖》(局部)

  19、李公年 生卒年不詳,北宋後期畫家。嘗為江浙提點刑獄公事,是一位文人身分的山水畫家。《宣和畫譜》謂其「運筆立意,風格不下前輩,寫四時之圖,繪春為桃源,夏為欲雨,秋為歸棹,冬為松雪,而所布置者,甚有山水雲煙餘思。」他善於在山水畫中圖繪四時朝暮,抒寫富有詩意的景趣。作長江日出,疎林晚照,真若物像出沒於空曠有無之間。

  山水圖 立軸、絹本、淡設色, 縱130厘米,橫48.4厘米。現藏(美)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

  本圖以立幅形式圖寫北方冬日荒野清曠蕭索的景象。畫幅上端山巒在浮雲中層層疊起,山腳隱於漠漠暮靄之中,寒溪曲折自遠而近,灘岸布置崖岡枯木,通幅用淡墨圖寫,景物出沒於空曠有無之間,明潤秀雅,較李郭山水更為虛靈簡遠。此圖是他傳世的唯一的畫跡。

李公年《山水圖》

  20、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在位25年,是歷史上昏庸無能的皇帝,在位期間任用蔡京等「六賊」,使國家積貧積弱;又設立「花石綱」, 大規模興建宮觀園囿;還迷信道教,造壽山艮岳,自封為道君皇帝。對人民搜刮無度,因而激起宋江、方臘等農民起義;對女真與西夏的侵掠則屈辱求和,最後醞成「靖康之變」。汴京陷落被洗劫一空,本人及其子趙恆被俘、最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但宋徽宗也是位傑出的畫家和書法家。書法上的「瘦金體」,在中國書法史獨立一格。在位期間重視和大力發展畫院,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推動了宮廷美術的繁榮。趙佶本人也善畫。其畫風呈現兩種格調:一是承續黃派傳統,精工富麗,如他臨張萱的《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以及他自創或是出自畫院畫家之手而由趙佶題籤的代筆的《瑞鶴圖》、《英蓉錦雞圖》、《祥龍石圖》、《杏花鸚鵡圖》、《聽琴圖》等,這些作品充分表現艷麗富貴情調,藝術造型上生動逼真、精密不苟,色彩濃艷華貴,情調上不免帶有柔媚成分,對畫院畫家影響很深;二是用水墨渲染的技法,不太注意色彩,崇尚清淡的筆墨情趣。如其名作《柳鴨蘆雁圖》和純用水墨表現的《斗鸚鵡圖》,以及近似王希孟等風格的山水畫《雪江歸棹》等。他的藝術成就最高的是花鳥畫。他畫鳥,用生漆點睛,高出紙素,幾欲活動。現存的作品,如《臘梅山禽》和《杏花鸚鵡》,均用筆精鍊準確,其臘梅、萱草和杏花,形象生動。

  雪江歸棹圖 長卷、絹本、墨筆,縱30.3厘米,橫190.8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以長卷形式表現雪後郊野的江山景色。開卷平遠空曠,中段以後景物漸趨繁密,層巒疊嶂前後交錯,江河坡岸隱現其間點綴著樓觀、村舍、橋樑、棧道及人物活動,用筆細勁似草草若不經意而又妙合法度。畫卷左上方有趙佶瘦金書題「雪江歸棹圖」,卷末有「宣和殿制」及「天下一人」草押。

趙佶《雪江歸棹圖》

  杏花鸚鵡 絹本,設色,縱53.3厘米,橫125.1厘米。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圖繪折枝杏花兩枝,枝頭棲五色鸚鵡一隻,用筆細勁工緻,設色濃麗,與《蠟梅山禽圖》相類,是一種精巧典雅的風格。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數一數二的代表作。宋徽宗最擅長寫生書法,此圖精心描繪鸚鵡的側身姿態,棲止於盛開的杏花枝頭,顯得心滿意足,無憂無慮。徽宗此種畫法,與南宋花鳥畫不同之處在於他無意憑仗誇張性的構圖,或刻意製造畫面的裝飾性與動態來取勝,而是不假造作,純任天真,如實畫出杏花,鸚鵡自然具有的神姿風采。這張畫屬於重彩,重彩畫畫成濃重是方便的,但畫得很清靈、透明是不容易的。這張畫的顏色設計很調和,技巧上厚薄把握得很好。在墨的底子上用石綠,因石綠為礦物質顏料,畫上容易出現粉氣,但它沒有這種粉氣。(指鸚鵡背部)這一塊很淡很薄,筆法顯得很生動。樹枝的勾線很結實,用筆富有變化。下筆較重,微露釘頭,從上往下勾,如果筆法一樣是很死板的,但太不相類又不能成為貫通的一枝,而此畫樹桿中的釘子頭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很隨意,有一種自然變化之妙在其中。

  此圖因有徽宗趙佶的親筆題詞,歷來繫於徽宗名下,但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實出當時畫院職業畫家之手,體現了徽宗時畫院花鳥畫創作的水平。畫幅的右側有趙佶瘦金書詩序並詩,其形式與《祥龍石圖》相近似,有的學者進而推測此作當為《宣和睿覽冊》中之一種。畫上鈐有元文宗「天曆之寶」印,清戴明說、宋犖藏印及清乾隆、嘉慶內府鑒藏印。

宋徽宗《杏花鸚鵡圖》 21、梁師閔 一作士閔,字循德,河南開封人,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以資蔭補綴右曹,官左武大夫、忠州刺史、提點西京崇福宮。能詩,工畫,長於花竹翎毛、湖天小景。其畫精緻謹嚴,清潤幽淡。多取法江南畫派,用筆精審,精緻而不疏,謹嚴而不放,重取法度,多就規矩繩墨,故少瑕類。但也缺乏創造性,沒有達到時代高峰。

  論者謂其原因是:「蓋出於所命,而未出於胸次之所得,出於規模,未出於規模之所拘者也。大抵拘者猶可以放,至其放則不可拘矣,蓋師閔之畫,於此方興而未艾,欲至於放焉。」畫跡有《柳溪新霽圖》《蘆汀密雪圖》,著錄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蘆汀密雪圖》。

  蘆汀密雪圖 長卷、絹本、設色,縱26.5厘米,橫145.8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描繪江南湖山雪景,畫中湖岸汀渚,黃蘆叢生,水中禽泳,飛雪籠罩,氣象蕭疏,江天寥廓,鴛鴦游宿其中,境界靜謐清幽。款署「蘆汀密雪,臣梁師閔畫」。另有有宋徽宗書「梁師閔蘆汀密雪」七字題籤。

梁師閔《蘆汀密雪圖》(局部)

  22、王希孟 生卒年不詳,北宋末年畫家。原為畫學生徒,後被召入禁中文書庫,得徽宗親自指授,畫藝大進,惜英年早逝。其生平畫史失載,《千里江山圖》是他唯一的傳世作品。後有蔡京跋文云:「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是有關王希孟的唯一資料。

  千里江山圖 長卷、絹本、青綠,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為高頭大卷,長達三丈,畫中遠山近水,氣勢開闊,村舍集市,漁艇客舟,橋樑水車和林木飛禽等,均筆墨工緻,位置得宜。全卷青綠重設色,表現了山河的秀麗。畫中景物豐富,布置嚴整有序,青山冉冉,碧水澄鮮,寺觀村舍,橋亭舟楫,歷歷俱備,刻畫精微自然,毫無繁冗瑣碎之感。全幅以大青綠設色,山石間用墨色皴染,天水亦用色彩表現。全圖既壯闊雄渾而又細膩精到,不愧是青綠山水畫中的一幅巨制傑作。

  該圖無款識。清初梁清標籤題為王希孟作。卷後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鈐「緝熙殿寶」、「乾隆御覽之寶」等印二十八方。經宋代蔡京、內府,元代溥光,清內府等收藏,《石渠寶笈初編》等著錄。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23、江參 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字貫道,衢(今浙江衢縣)人,一說南徐(今江蘇省鎮江市轄丹徒)人。居湖州(今浙江吳興)霅川。形貌清癯,平生特嗜香茶,和當時葉夢得(1077-1148)陳與義(1090-1138)、程俱(1078-1144)等眾多文人學者交往甚多。終身飄泊,曾居三衢(今浙江常山縣),治園築館,園館取《楚辭》之言名曰「崇蘭」。

  曾被高宗趙構召見,委臨安府治,不意竟得暴病而卒,人惋惜其「未盡其才」。長於山水,師董源、巨然、而豪放過之。並參以「范郭」畫法,創「泥里拔釘皴」,自成一家。又善以水墨寫江山平遠、湖天清曠之景,筆墨細潤。也工畫墨牛。存世作品有泉石圖五幅、《千里江山圖》等。江參在當時影響很大,有所謂「即今海內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貫道」之譽。

  千里江山圖 絹本,墨筆,縱46.3厘米,橫546.5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畫中林木蔥蘢,山峰重疊,時而溪水,時而幽谷,景色連綿,有一條曲折的小路貫穿其間。江參用硬筆勾畫石頭的輪廓,頗有力度,又十分注重水分的運用,並借鑒了米芾水墨雲山的技法,使得畫面具有江南水鄉的格調。整幅畫面「遠山叢叢,遠樹蒙蒙,咫尺萬里,江行其中。短長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峙,彼瀑彼洪。晴嵐乍豁,煙靄蔥蘢,或斷或續,且淡且濃」,是一幅筆墨渾厚、意境深遠、博大宏深之傑作。畫上有元代柯九思題:「江參,字貫道,千里江山圖真跡」;又有清乾隆帝御題,梁詩正、汪由敦、嵇璜、董邦達和詩,卷後有宋人及明董其昌等題跋。

江參《千里江山圖》

  24、劉松年(約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於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別名「暗門」,故其俗稱又為「暗門劉」。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入為御前畫院學生,宋光宗紹熙年間(約1190—1194)為畫院待詔,宋寧宗時(1195—1224)因進獻《耕織圖》,得到獎賞,賜予金帶。擅畫人物、山水,師張訓禮(本名張敦禮),而名聲蓋師,被譽為畫院人中「絕品」。風格清麗嚴謹,著色妍麗典雅,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

  劉松年作品題材廣泛,有反映社會不平的,如《風雪運糧圖》;有擁護抗金,反對投降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的,如《便橋會盟圖》,希望南宋統治者效法唐太宗戰勝強敵突厥;還繪有《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抗金偉績。但作為宮廷畫家,主要是描繪士大夫的悠閑生活。擅長青綠著色山水和界畫,人物與山水結合,是其主要特點。《四景山水》描繪臨安(杭州)郊外貴族別墅的四時風光,筆法嚴謹,用筆細密,代表劉松年一派的典型風貌。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於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峰眉黛落齊紈。」所作屋宇,界畫工整。兼精人物,所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

  傳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圖》、《天女獻花圖》、《羅漢圖》、《醉僧圖》、《雪山行旅圖、《中興四將圖》、《西湖春曉圖》、《秋窗讀易圖》、《秋林縱牧圖》、《瑤池獻壽》圖等。其中《秋窗讀易圖》閉扇、絹本、設色,縱26厘米,橫26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中兩株松樹高聳挺拔,四周枝葉繁茂,遠山如帶,林中房舍隱現,山石用斧劈皴和淡水墨渲染相結合,畫面貌較之李唐山水為秀潤。《四景山水圖》捲軸、絹本、設色, 縱41.3厘米, 橫6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分四幅繪春、夏、秋、冬四景,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士大夫閑適的生活。 全卷畫風精巧,彩繪清潤,季節渲染十分得體,筆墨蒼逸勁健。其中界畫屋宇絲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潤過之。《秋林縱牧圖》立軸、絹本、設色,縱96.3厘米,橫46.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繪金色秋林,二位牧童放羊的情景。上端兩棵大樹,根深葉茂,秋景中有紅葉和青紅葉,畫法用干筆皴擦點染,整幅畫面金碧輝煌。全圖筆法精工,形象生動,具有豐收喜悅之氣。《瑤池獻壽圖》立軸、絹本、設色,縱198.7厘米,橫109.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了仙山樓閣的神仙世界,是當時上層社會的做壽喜慶場面。人物的用筆細勁暢利,神態生動。畫山石以剛硬的線條勾寫形體,加斧劈皴,用淡墨橫抹,顯得濃厚的線條突出。圖中的松樹也較為突出,松針先以墨筆疏疏畫出,再以草綠色間點、復勾。全畫構圖飽滿而豐富,人物與樹石穿插自然,充滿著幽靜雅趣。《羅漢圖立軸》絹本、設色,縱117厘米,橫55.8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幅《羅漢圖》是十六羅漢之一。構圖嚴謹,筆法精妙,形象生動,藝術水平較高。其中人物衣紋用鐵線描,筆筆中鋒。面部及肌肉用線條勾出,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樹石多用中鋒之筆勾劃輪廓,然後用干筆皴擦點染。技葉疏密得體,筆法爽朗勁健,層次鮮明,工而不板,十分完美。時人稱其畫為「院人中絕品也」。

  劉松年也善文學,著有文史筆記著有《溪亭客話》。

  中興四將圖 絹本、設色,縱26厘米,橫90.6厘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圖繪南宋四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全身立像,比例準確,姿態自然,衣飾線描勁健流美。人物刻畫,或威武或莊重,或深沉或平靜,不同形象各具個性特點。侍者的年齡和相貌各異,但都身姿挺健,表情恭謹而機敏,頗有軍士風範。

  此卷為南宋人物肖像畫中的佳作。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題,已擦去。現存清代乾隆帝墨筆楷書重題,依次是「劉鄜王光世」、「韓蘄王世忠」、「張循王俊」、「岳鄂王飛」。張、岳像之間上部有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御題七言律詩一首。幅末「劉松年畫」偽款被擦去,餘痕可見。拖尾有明人俞貞木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所題長跋一則。本幅及拖尾有項元汴、項德新父子鈐印十餘方,乾隆八璽鈐全,又嘉慶、宣統印璽。

劉松年《中興四將圖》

  醉僧圖 絹本、設色,縱95.8厘米,橫47.8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醉僧圖》畫一枝虯曲古松;一葫蘆掛於枝杈。青藤纏繞樹身,松下坡石旁坐一僧,坐於石凳之上、解衣盤礴、乘興揮毫者,想必是「草聖」懷素,此時他所乘之興應與身後松枝上高掛的酒葫蘆有關,似為正酣的酒興也。懷素頭呈微仰之勢,似不經意地提筆揮毫,頗有「信手拈來皆文章,下筆不惑皆妙墨」之神采。他微微翹起的右腳,好像正在輕輕擺動,將他那放浪形骸的性格特徵更加明顯。中間筆法勁秀的衣紋線條,轉折有力而肯定,不但極準確地刻畫出人物外形,更形象地表現出懷素外表狂放,內心堅貞、高潔的性情。右邊一童子面對懷素持卷肅立,神情專註於其行筆之處。懷素左邊,一童子左手持硯、右手握墨,似墨剛研畢,正仔細審視是否正好可用。

  坡石醒目處款書「嘉定庚午(1210)劉松年畫」八字,可知是劉松年創作成熟期之作。畫面右上方有人題七絕一首:「人人送酒不曾沽,每日松間掛一壺。草聖欲來狂便發,真堪畫作醉僧圖。」無印記。左下方有清弘曆(乾隆)題句。

劉松年《醉僧圖》

  25、趙伯駒 生年不詳,約卒於公元1173年,兩宋之交畫家。字千里,趙令穰之子、趙伯驌之兄。高宗趙構朝官浙東兵馬鈐轄。工畫山水、花果、翎毛,筆法秀勁工緻,布景周密,著色清麗富有變化,尤長金碧山水。遠師李思訓父子,筆法纖細,直如牛毛,極細麗巧整的風致。為南宋畫院新的標幟。宋高宗極其愛重,曾命他畫集英殿屏風,賞賜很厚。其青綠山水在唐代李思訓父子大青綠畫法的基礎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畫家的一些畫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綠山水的濃艷輝煌的裝飾性,代之以筆墨秀勁工緻,著色清麗雅緻。既「精工之極,又有士氣」,介乎於院體畫和文人畫之間的青綠山水畫。故能於青綠山水的復興浪潮中別開生面。 趙伯駒 南宋畫家。字千里,宋宗室。高宗時(1127-1162),官浙東兵馬鈐轄。擅畫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訓父子,筆法秀勁工緻,布景周密,著色清麗,改變唐人濃郁之風。兼工花果、禽鳥、竹石,並精人物。畫跡《江山秋色圖》、《仙山樓閣圖》、《岳陽樓圖》、《溪山晚照圖》、《山閣納涼圖》、《滕王閣圖》等。  

  江山秋色圖 手卷、絹本、設色,縱56.6厘米,橫323.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中所繪顯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綿密,層巒疊嶂,僅在卷之前部有一條長河曲折蜿蜒而遠逝,後卷但見崇山峻岭,錯落連綿而如龍脈,起伏顧盼,開合揖讓,虛實相生,盤桓而上。構圖上崇山峻岭圍繞著一條主線展開,而每一座山峰,也自有其曲折盤桓的脈絡,因而能錯綜複雜而不亂。現代繪畫流行局部取景,似乎傳統的全景山水已經老朽,但是我們試用框架在全景山水圖中取一局部,就能發現即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北宋後期青綠重彩山水畫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傳為趙伯駒所畫北宋後期青綠重彩山水畫復興,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兩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另一件就是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兩者都展示了北宋全景山水之宏偉,山勢巍峨盤桓,分別精心點綴了樓閣、村舍、舟橋、長廊,以及忙碌於其間的眾人,使畫面洋溢著生命的氣息,但兩者在表現手法上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千里江山圖》以簡潔的墨線勾、皴,薄施赭色後,用石綠、石青反覆罩染,多達八九層,並在畫絹的反面用青綠色襯染,故其青綠石色厚重沉穩,歷千年而依然靚麗;《江山秋色圖》則勾、皴更為精細工緻,並用墨青色層層烘染,山石土坡普罩赭石色,一幅水墨淡彩山水畫已經成形,然後僅在山岩之凸處薄罩石青,土坡之表面薄罩石綠,水面則先以較濃的墨青烘染而後薄罩石青,並在人物、房屋、小樹的局部點綴白粉或硃砂,整體色澤不似《千里江山圖》那麼濃郁,但清新典雅而富有變化。卷中山重水複,間以竹林喬木,樓觀屋宇,山莊茅舍,及騾綱行旅等人物活動,畫風精密不苟,設色艷麗和諧,章法嚴謹,造型準確生動,更多地體現出宮廷畫院藝術特色。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卷》

  26、趙伯驌(1124-1182),字希遠,趙伯駒之弟。曾任和州防禦使,並出使金國,以文藝從侍高宗左右。善畫山水、人物、花鳥。繪畫上與兄趙伯駒齊名,風格亦相似,均為南宋「青綠巧整」的山水畫家。《松隱集》里說:「趙希公及共兄千里,博涉書史,皆妙于丹青,以蕭散高邁之氣,見於毫素」。二趙(伯駒、伯驌)青綠山水形成南宋院體畫派之一格,影響甚大。趙伯駒兄弟以水墨為重,以青綠為輔的畫法,似乎比較適合文人畫家之理念,自此代有傳人,不斷演繹革新,形成「小青綠山水」體系,沿襲至今,成為山水畫的水墨、淺絳、青綠三大形式之一。明代文徵明曾贊云:「藝林中有千里,如山中有崑崙。」董其昌雖將其貶入「北宗」,但也不能不稱其「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存世作品有《萬松金闕圖》等。

  萬松金闕圖 絹本、青綠設色,縱27.7厘米,橫13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春山茂林、蒼松白雲,山巔微露,瓊樓金闕,煙波浩渺,旭日東升,景色分外清麗。此圖雖為工整的青綠山水畫法,但畫卷充滿了渾厚潤滋的氣息。開卷作海天杳渺,月明霞青,高松數株挺拔而立,群鶴翔集。坡岸延伸,海中的礁石嶙峋黝黑,海浪平緩起伏。坡岸上綠草成茵,圍繞松樹有一片桃林,紅花點點相映其問。山石用皴筆為之,渾厚凝重,透視感強。松樹表現豐富多彩,用筆較粗疏,濃淡皴染差異不大。次遠層次的松林, 以苔點點出樹冠形,罩以墨綠色, 顯出樹形即止。 白雲畫法和整幅風格一致,濃密團厚不透明,邊緣清晰。 由此可見, 畫家的構思、筆法是經過反覆推敲而畫成的。

趙伯驌《萬松金闕圖》

  27、米友仁(1074—1153)兩宋之交畫家。 一名伊仁,字元暉,小字寅哥、鰲兒,晚年自號懶拙老人。米芾長子,人稱「小米」。黃庭堅戲稱其為「虎兒」,贈以古印並詩:「我有元暉古印章,…….教字元暉繼阿章」。早年即以擅書畫知名,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應選入掌書學。南渡後官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善行書,高宗曾命其鑒定法書。其山水畫發展了米芾技法,「略變其尊人所為,成一家法」。用水墨橫點,連點成片之法寫煙巒氣象,構成「煙雲變滅,林泉幽壑,生意無窮」的畫面,強調「借物寫心」,崇尚「平淡天真」,看似草草而成,實則法度森嚴,自稱「墨戲」,對後世的「文人畫」中的筆墨放縱有影響。存世畫跡有《瀟湘奇觀》、《雲山得意》、《大姚村圖》、《遠岫晴雲》等圖。

  遠岫晴雲圖 立軸、紙本、水墨,縱24.7厘米,橫28.6厘米,現藏(日)大阪市立美術館。

  此圖畫雲山煙樹,有一條溪流潺潺流過。作者以濕潤的筆墨點染雲山樹石,表現煙雲變幻、山色朦朧的動人景象,「米氏雲山」的特色展示得淋漓盡致。但與米友仁另一代表作《瀟湘奇觀圖》在技法上稍有不同,山頭有勾皴、帶染,無點,但仍是不求細節上的相似。有款「元暉戲作」4字,上方另有橫紙又自題「紹興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來赴朝參,居臨安七寶山戲作小卷,付與廩收口」。高宗紹興甲寅為1134年,米友仁時年48歲。圖上還有題籤:「宋米元暉雲山真跡,衡陽曾氏寶藏,茶陵譚澤閩敬題。」圖軸上還有謝淞州、郭頤、郭琦數跋。

米友仁《遠岫晴雲圖》

  瀟湘奇觀圖 長卷、繭紙本,縱19.8厘米,橫289.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是米友仁山水畫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在自識中寫道:「先公居鎮江四十年….作庵於城之東,高岡上以海岳命名,卷乃庵上所見山….餘生平熟瀟湘奇觀,每於登臨佳勝處,則複寫其真趣」由此可知此「瀟湘奇觀」並非湘江山水的再現,而是借鎮江山水抒發對瀟湘景色的懷念。圖繪江上雪山、雲霧變幻的奇境。畫面峰巒起伏,雲霧出沒,層林被飄渺的煙靄籠罩。長幅畫卷的起端圖便是濃雲翻卷,遠山坡腳隱約可見,隨著雲氣的遊動變化,山形逐漸顯露,重迭起伏地展開,遠處峰巒終於出現在團團白雲中。中段主峰聳起,宛如鎮江一帶尖峰起伏之狀。林木疏密,表現遠近與層次,此段山水清晰,顯露了真實。但末段一轉,山色又隱入淡遠之間,處處體現造化生機。該圖中作者用沒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來的雙勾法,,山石和樹木都用水墨點成,渾然一體,全然不覺線條及皴擦的痕迹,給人一種樹為「無根樹」的自然美形象,刷新了山水畫的形象和表現方式。這更讓觀者明白,原來「奇觀」之「奇」,在於奇景、奇情、奇境,而更在於心源和手法之奇!

  後幅有米友仁上述的自識,並有薛義、董其昌等十四家題記。

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28、張擇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兩宋之交畫家。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徽宗時在翰林圖畫院任職。專工界畫宮室,善畫風俗畫,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等。所繪《清明上河圖》卷,描繪當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真實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另有《金明池爭標圖》,亦是表現都市社會生活,描繪汴梁城西金明池在清明時節進行龍舟比賽的盛況,原作已不傳。在北宋風俗畫中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清明上河圖 長卷、絹本、淡設色,縱24.8cm,橫528cm。縱19.8厘米,橫289.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圖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畫家以周密的觀察力為基礎,對北宋汴梁城的城門和大街,對門外汴河上的繁華景象,作了忠實而詳盡的描寫。畫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種商業活動、手工業活動、河上的漕運活動、各類人的遊覽活動等。除了酒樓、藥鋪等大型店鋪外,還有香鋪、弓店,處於十字路口小茶鋪或酒鋪,還有門前掛著「解」字招牌的當鋪,做車輪的木匠,賣刀剪的鐵匠,有賣花的、算命的以及各種攤販等牟均可一一辨認,街道上活動著各種人群,官員騎馬,侍者前呼後擁,在人叢中穿過;有的婦女們則坐了小轎。在如此熙熙攘攘之間,有人挑擔,有人駕車,車子的樣式也不盡相同。河上有人使船,有人遊逛,有的在門口憑欄眺窒。這熱鬧的光景,畫家安排得有條有理,雜而不亂,引人入勝,古都風貌,再現眼中。構圖上,有總有分,有主有次,有細有粗,有緊張有松馳;以村郊、河道、城市為主,逐漸鋪開,很有層次,村郊是引子,比較簡略。進到河邊時,便著力描寫船舶貨運,直到拱橋,形成了第一個高潮。橋上橋下,船上船邊,人們手忙腳亂,喧呼嘈雜,十分緊張,過後漸漸轉遠,結束了中心最重要的一段。從酒樓和橋起,大街直通城內,各種車輛。店鋪、各色人等,一步擠一步,一處緊一處,形成第二個高潮。從進城到第二條街,畫卷終止。

  《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在北宋覆亡後創作的,作為懷念故國一種民族情感的表達,這也是宋、元畫家樂於描繪的題材,在當時引起極大反響,有許多臨摹本,一兩黃金一卷。這件國寶的發現也頗富傳奇性,是書畫鑒定家楊仁愷於1950年的冬天,在東北局文化部一間臨時庫房裡偶爾發現的。1952年,《清明上河圖》送交東北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前身),在這件作品的卷首,現在還留存著「東北博物館珍藏之印」。1953年,國家文物局把這件國寶借調到北京,從此落戶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29、揚無咎(1097~1171)兩宋之交畫家,字補之,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自稱為草玄(揚雄)後裔,故其書姓為「揚」而不是通常的「楊」。清江(今屬江西)人。後寄居豫章(今南昌)。揚無咎清高自守,生性耿介,不慕榮利,不俯仰時好。年輕時曾將自己的梅花圖進獻於徽宗皇帝,卻被斥之為「村梅」。他就像柳永自書「奉旨填詞」一樣,乾脆在自己的畫上題以「奉敕村梅」,表達一種士大夫的傲岸和對不苟合流俗的藝術追求。大約正是因為梅花「傲骨凌霜」與其人格有相似之處,故其愛梅、畫梅並有 「孤標雅韻「之風。

  揚無咎詩、書、畫兼長,劉克莊曾誇獎他詩書畫皆精絕:「藝之至者不兩能,善畫者不必妙詞翰,有詞翰者類不工畫,……揚補之,其墨梅擅天下,身後寸紙千金,所制梅詞柳梢青十闕,不減花間、香奩,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詞畫既妙,而行書姿媚精絕」。揚無咎是南宋初年著名詞人,今存《逃禪詞》1卷,170餘首,《四庫全書總目》稱其「詞格殊工,在南宋之初不忝作」。雖多為獻壽詞,且喜作情語,但在應酬、頌揚的同時,也能迸發慷慨激昂之聲,如「當中興護我邊陲,重使四方安堵」(《二郎神·清源生辰》),併流露出對於當時「朝家息馬休兵,享逸樂,嬉遊太平」(《柳梢青·步觀察生辰》)的不滿。也有些詠物抒情詞作如《水龍吟·木樨》、《水調歌頭·次向薌林韻》等,抒發了「衣敝貂裘」、「青雲失意」的人生感嘆。風格頗受柳永詞風的影響,抒情委婉,風流清麗,常雜以俗言俚語。「詩筆清新,無一點俗氣」(《洞天清祿集》)。書法方面,揚無咎宗法唐代書法大家歐陽詢(率更),筆勢勁利。他曾在自己所藏的《邕禪師塔銘》帖上題字:「予於率更為人室上足」。據說,當時江西的碑碣多為揚無咎所書,足見其書法成就之高。他的小字書法尤其清勁可愛。

  揚無咎擅長花鳥,其水墨梅竹、松石、水仙筆法清淡野逸,尤擅畫巨幅,枝幹蒼老如鐵石,其葩芬芳,敷如玉雪,豫章人視如拱璧,當時就有「得補之一幅梅,價不下百千匹」之說。嘗游臨江始作折枝梅於樂工矮壁,為時人稱賞。揚無咎的墨梅在畫史上影響尤其深遠,在當時也已經聲名遠播,有。其成功,與他善於觀察生活和善於學習、創新關係極大:年輕時,揚無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數間屋」的老梅樹,蒼皮蘚斑,繁花如簇。他經常去對著梅樹臨畫寫生,大得梅花真趣。北宋時,有一位以畫墨梅著名的畫僧叫仲仁,他居住在衡州(今湖南衡陽)華光寺,因此又稱花光和尚。據吳元素《松齋梅譜》稱「墨梅自華光始」後來,仲仁清江慧力寺,揚無咎經常前去拜望,仲仁的墨梅畫法給了揚無咎極大的啟發,在技法上又改華光的墨暈花瓣為墨筆圈線,「變黑為白」,更能表現梅花淡色疏香、清氣逼人的特性:「補之所作後益超出,格韻尤高」, 「華光一派,流傳至南宋揚補之,始極其致」。(徐沁《明畫錄》)

  揚無咎的墨梅在我國繪畫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歷代仿效他的人很多。南宋花鳥畫家趙孟堅,揚無咎的從子季衡、外甥湯正仲、湯叔用等都是他的傳徒。後代的花鳥名家王冕、徐禹功等都是他的嫡系。

  傳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圖》卷及《雪梅圖》卷。《雪梅圖》卷首有揚補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南宋海野老農題詩並識,現兩畫藏故宮博物院;另有《墨梅圖》紈扇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四梅花圖 圖卷,紙本,水墨,縱:37.2cm,橫:358.8cm。《四梅花圖》又叫《四清圖》,作於畫家晚年69歲之時,是揚無咎最著名的傳世之作。此畫一共四段,分別為:未開、欲開、盛開、將殘,描繪梅花從含苞到初綻、怒放、最後凋零的全過程。四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獨立的內容和章法。從畫中自「跋」中可知是應一位摯友范端伯之請:「要余畫梅四枝,一未開,一欲開,一盛開,一將殘,均各賦詞一首」。 這個獨特的命題激發了畫家的興緻,使畫家在創作中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其「未開」一段,在疏枝斜幹上突出描繪了花苞的聚五攢三,以少勝多;「欲開」一段則在枝幹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數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蘊;「盛開」,則極寫其雨浴脂濃,煙籠玉暖之致;「將殘」,則墮溷飄零,偃蹇自嗟。即使留在枝上的殘梅,也是蕊托外露,已無一瓣可尋!四段梅花圖,將梅花的盛衰過程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經過仔細的揣摩觀察,是無法具備如此準確傳神的表現力的。

  技法上《四梅花圖》,花朵兼以雙勾和沒骨結合,用筆圓潤不設色;枝幹不用雙勾,以運墨中的自然枯、濕變化,表現老乾新枝的差異。全卷純用水墨,不施任何色彩,但注意了濃、淡、干、濕、焦的變化,畫面給人以斑斕之感。構圖上,四幅圖都以疏朗自然取勝,瘦枝冷蕊,清氣逼人,寫出梅花真魂。而每幅枝幹的穿插取勢不同,枝梢的趨向也不同,顯示出畫家嫻熟的藝術技巧和高妙的構圖能力《四梅花圖》更杰特之處還在於它集中展現了藝術家的詩、書、畫三絕,畫幅上四首寄調《柳梢青》的詞作,將梅花自開至謝的過程比作美人從少女到遲暮的一生,暗寓一種隱情,引發觀者無限的情思和感懷。既表達了畫家對梅花品格的感受,又扣緊畫意,詞風婉約清麗;又以他廣受稱道的清勁小楷,錄下這自譜的四首梅花詞,還題上一段作畫緣起的自述,書法筆勢勁利,得歐陽詢真髓。這種在畫作上留下大段題畫文字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繪畫中,是十分罕見的,無疑是一種章法和觀念上的創新。

  此卷曾經《鐵網珊瑚》、《清河書畫舫》、《珊瑚網書畫跋》、《過雲樓書畫記》、《式古堂書畫匯考》、《大觀錄》等著錄。嘉慶初年為陸謹庭所得,專門築「四梅花閣」以藏之。後流落於外邦,被程楨義用「番錢三百枚」購回,當時傳為藝林盛事。又有元吳鎮,明沈周、文徵明、項元汴等人收藏印記,前後多達三百餘方,是揚無咎一件流傳有緒的名跡。

揚無咎《四梅花圖》(局部)
推薦閱讀:

歐陽修簡介
明朝歷史常識與重大歷史事件簡介
【詩者聯盟.1873期】成員簡介之一
阿日扎龍稱法王簡介
黃帝簡介

TAG:中國 | 繪畫 | 古代 | 士人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