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著的《道德經》,對後來形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家學派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老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天地萬物產生、轉化、發展的根源與動力,也是必須遵循的規律。「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萬物生子有,有生於無」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為「道」向著跟他相的方面變化、運動,反本歸根是」道」的運動形式,柔弱是「道」的作用。老子用以解釋大幹世界的這種普遍的辯證觀點,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也是指導太極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欲發先蓄」的核心理念一一反向修鍊的法則。
所謂修鍊與鍛煉不同。鍛煉是指」通過體育運動使身體強壯」(《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6月版),而修鍊又稱修持、修道、修真、養生等,是道家養生術之專用術語,指「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對精神與肉體進行自我控制,達到掌握和控制自我精、氣、形的目的,亦即自我心意動能、肢體功能和知識水準、思維方法都要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吳新德《佛家、道家、儒家》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9月版)。
所謂「反向修鍊」是指習練太極拳的入手方法和手段,與其要達到的終極目標有著相反的關係,並且只有身體力行,經過欲快先慢、欲剛先柔、欲動先靜、欲沉先松、欲直先屈、欲緊湊先開展、欲制人先從人、欲神明先虛靜等反向入手修鍊,才有可能達到其終極目標。
太極反向人手修鍊的理念是建立在老子「柔以勝剛,弱以勝強」、「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欲將弱之,必故強之……欲將奪之,必故予之」的反向思維思想之上的,並因此引發了太極拳「有前即有後,有左既有右,有上即有下」的形體對拉拔長「無過不及」的運動規律和「欲開先合,欲合先開」、「屈中求直,蓄而後發」、「捨己從人」等技式機制,「內以養生,外以禦敵」的太極拳,把這種反向修鍊的機制與養生和技擊功能融為一體。由此推想太極拳所講究的快慢相間、輕沉兼備、剛柔相濟、化而後發等內涵,是要求習練者必須能從思想上把握好快與慢、輕與沉、剛與柔、化與發等之間的」無過不及」的尺度,不可偏於一方,要經過長時間辛苦的修鍊,讓慢、輕、柔、化向著它們各自相反的方向發展和轉化,生髮出快、重、沉、剛、發之功能。
老子「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恆也」,闡明了世界萬物都是相互比較而存在,在相互對立中顯現和轉,在相互對立中依存、和諧,在相互對立中區分與統一,是自然界永恆的法則。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拳之快慢、輕重、鬆緊、剛柔、化發在量質上並沒有絕對區分,也是在相互對立,相互比較中才有各自屬性的顯現。依據以上的觀點,我們再來討論太極拳是否也要求快、求剛、求重、求緊?由於篇幅的原因,這裡僅就快慢與剛柔的關係略談拙識如下:
從王宗岳「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太極拳十大要論)、(用武要言))、武禹襄><><論太極推手>等前賢論述即可知道,太極拳也十分注重出手、進身、發力的速度要快,並非一味地求慢。陳氏太極拳快慢相間剛柔相濟的風格、楊式太極拳演練速度不遜於長拳的「小架套路」,都是有力的印證。
初習太極拳之所以要慢練入手,完全是因為只有輕柔圓緩地慢練,才有利於精神與形體的放鬆,才能有足夠的時間仔細地感悟、判斷自己的體勢及運轉的過程、虛實的轉換和內外相合是否正確規範、合度有序,簡言之,就是心、氣、形的運用是否合乎太極拳的規矩。只有歷經長時間的正確慢練,才能強化心意主宰的功能,培育內氣的充盈與運行,求得形體的鬆柔與沉穩,最終實現心意引導內氣而駕馭形體的內外合一的功夫。這種功夫的實質是自身心理功能反覆影響形體形成的牢固條件反射與運動力定型。
慢練又是求得下盤沉穩、搖身活潑、上肢輕靈的不二法門,而它的指導思想即老子的「至虛極,守靜篤,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當經過長時間的慢練,肢體形成了牢固的動作形態,運動的態勢形成了固定的運轉軌跡,意、氣、形高度地和諧統一後,運動的速度就應由慢而轉快。這裡說的快,是必須依託於慢練時所形成的各種肢體形態和運動軌跡的快。只有如此,慢與快才能相互和諧地統一起來。正是以上原因,陳式太極拳的嫡傳陳復元總結出:「練太極拳有三層功夫:第一步,學時宜慢,慢不可獃滯;第二步,習而後快,快不可錯亂;第三步,快後復慢,是謂柔,柔久剛自在其中,是為剛柔相濟」。這就是明示後輩,剛柔相濟的柔是由慢而快、快而復慢反覆錘鍊的結果;一味地求慢、求柔是修鍊不出生剛之柔、剛柔相濟之柔的。
由松求柔是太極拳修鍊的要旨之一,是老子的「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致堅「、」見常曰明,守弱曰強」思想在太極拳拳法、拳理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也因此引發出太極拳的「貴柔」、「守靜」。武禹襄」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
放鬆,還要求組成人體的所有有形物質「能嬰兒呼」地回歸到先天的鬆柔狀態。
然而,太極拳的「心靜體松」必須依靠圓緩輕柔的螺旋運動修鍊而得,旨在能讓更多的肌群加入運動中來,以增強肌肉、肌腱纖維的彈性,拉開大小關節的縫隙,增加韌帶的柔韌性,達到「渾身柔軟若無骨」的理想境界。
對肢體鬆柔的內涵,隨習練者習練的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各有不同的理解和體悟,主要是包括了松靜、鬆開、鬆柔和松沉等幾個遞進的境界。也就是說,心靜以求慢,慢而求松,松而求柔,柔而求沉;能鬆柔則能沉穩,能沉穩則運轉輕靈地由柔而生剛。由柔生剛的實質是心意作用下的肢體運動的速度由慢而快的突變所導致的生理功能的變化,也是心、氣、形縝密協調合一的體現;武術界視為」意到氣到,氣到力到」,亦即物理學中的動量。從這個意義上講,慢是修鍊鬆軟,去掉先天拙力的必經之路,快是積柔成剛的外在表現;沒有肌肉、肌腱纖維伸張與收縮的快速突變,就沒有「剛勁」的形成。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鬆柔是剛的基礎剛是鬆柔快速突變的結果;所謂「剛柔相濟」的外在表現是形體運動的「快慢相間」。所以,對一代太極宗師陳長興「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耳」的理解應該是:一味地求慢,一味地求柔,或盲目地求快、求剛都有悖「積柔成剛」之法理,而從思維意識上通過運動速度的快慢變化謀求柔與剛的和諧轉化,才符合陰陽之用的習武原則。
老子用「故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揭示了世界萬物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太極拳的虛實轉變、剛柔轉化也是在「損有餘而益不足」的過程中完成的。初學太極拳者,肢體堅硬有餘而鬆軟不足,先天拙力有餘而柔勁不足,所以要經過慢練以達損僵硬而益鬆柔。經過長時間求慢的習練後,心能虛靜,肢體也能鬆柔,又易形成鬆柔有餘而剛勁不足,於是就要進入由鬆柔轉化堅剛的修鍊,以期達到「能剛能柔,剛柔相濟」,「能快能慢,快慢相間」的目的,以合陰陽互生,陰陽互濟,陰陽合度法理。
現在有些人因缺乏用傳統哲學的辯證觀認識和理解太極拳的拳法、拳理,以至從思想認識上進入了只要慢與柔至極,就會「自然」地「轉化」到快與剛的誤區。卻不知快與慢、剛與柔的轉化不僅要一個「久而久之」的轉換過程,還必須在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上付出一定的代價。這裡所講的「久而久之」與「付出」,就是時間加辛苦和正確手段的」轉化」修鍊。為了轉化,一代宗師楊健侯「因父督促甚嚴,終日苦練,長感不堪忍受……」{顧留馨《太極拳術》);為了轉化,一代宗師陳照奎「一起床出去跑五十米……一口氣練十趟拳。然後再做一小時的單式練習」(妥木斯《憶陳照奎老師談拳》);為了這種轉化,「按吳圖南先生的要求,每個定勢要保持六個呼吸……非一般習練者所能」(於志鈞《太極推手修鍊》)。宗師們為了轉化,膏晷相續朝習暮練,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代價,因而功夫爐火純青,並為後輩樹立了反向修鍊的典範。
不求轉化,一味求慢、求柔,以圖「自然」練出快與剛的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是犯了「躐等」的錯誤;而不求轉化,盲目求快、求剛,以圖能快能慢、能剛能柔的想法又犯了「不速求速則傷氣,無力努力則傷血」的「急就」錯誤。只有尋太極拳規矩」按步就序,循序漸進」,由」慢到十分」的」慢以審敵」而求「快到十分」的「急如閃電」;由「極柔軟」的「柔化勁」而求松、活、彈、抖的「極堅剛」的「剛落點」,才能反向修鍊出太極拳的真功夫。
以上,筆者僅就快與慢、剛與柔的關係談了反向修鍊的一己拙識。其實,太極拳的反向修鍊遠不僅此,諸如有形的形體運動,必須以無形的心意的虛靜和內氣的順遂為主宰:上肢的輕靈必修以下肢底盤的沉穩為根基;欲求制人,必先克服主觀的盲動,才能隨人而變的「因敵變化示神奇」等等,這些都是老子」有生於無」、「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大成若缺,其用不蔽,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贏如絀,大辯如訥」的反向思維觀點在太極拳的修鍊中的具體應用。由此,筆者以為,太極拳的修鍊過程同邏輯電路(編者註:「邏輯電路」,即以二進位為原理、實現數字信號邏輯運算和操作的電路。最基本的有「與門電路」、「或門電路」、「非門電路」。「與非門」亦是一種基本邏輯電路,是「與門」和「非門」的疊加)中「與門」電路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與門」電路只有在輸入端的所有輸入信號都滿足條件時,電路才會有輸出信號。而太極拳修鍊,只有當入手練習的心境、氣順、形柔都合乎拳理時,才能修鍊出其終極功夫;從反向修鍊的角度看,太極拳又是一個「與非門」電路,那就是「與非門」的所有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在相位上有著相反的關係;而太極拳是由慢、均、松、柔入手修鍊,可達快、變、沉、剛的功夫。
所以,研習太極拳必須要有反向思維的觀念,並用傳統文化的理念和傳統哲理的思維方式,「心、氣、形」三要素並舉地去探求它的博大精深,才能使它真正地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不致使」修鍊太極拳是繼承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成為空談。
推薦閱讀:
※** 道·太極·書法※皇太極死後,豪格作為皇長子為什麼沒有取得帝位※練太極拳常見病——膝病※張三丰太極拳譜※太極拳之六大流派
TAG:太極拳 | 修鍊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