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人格的驅動力

本能(instincts)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它是推動行為發生以及決定行為方向的驅動力。弗洛伊德用德語「trieb」來表述這一概念,最恰當的翻譯就是「驅動力或衝動」(Bettelheim,1984)。本能是一種能量,一種被轉化的生理能量,將身體的需要與心中的慾望聯結起來。

本能的刺激(如餓與渴)是內在的。當身體內的需要,如飢餓,被喚起後,就會產生生理喚醒或活力狀態。大腦會把這一身體能量轉化為慾望,這種慾望——生理需要的心理表徵,正是激發個體以滿足這種需要的方式去行動的本能或驅動力。例如,一個飢餓的人,會通過尋找食物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本能不是身體狀態,相反,是被轉化為一種心理狀態、一種慾望的身體需要。

當身體處於一種需要狀態時,個體會體驗到緊張感或壓力感。本能的目的就是滿足需要以減少緊張感。弗洛伊德認為個體被激勵去修復和維持一種身體平衡狀態,以使機體免於緊張感,因此他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一種自我平衡取向。

弗洛伊德認為,個體總會體驗到一定程度的本能緊張感,而且必須不斷地採取行動來減少這種緊張感。個體不可能像逃避外部環境中的某種厭惡刺激一樣,來逃避生理需要所帶來的壓力。這意味著本能一直影響著個體的行為,在一個需要周期內會導致需要減少。

個體會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例如,性衝動可以通過異性戀性行為、同性戀性行為或者自主性性行為得以滿足,同時也可以被導入其他類型的活動之中。弗洛伊德認為,心理能量可以被替代物所替代,而這種替代對於決定個體的人格則是頭等重要的。雖然本能是人類行為獨有的能量資源,但它產生的能量可以投入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去。這有助於解釋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行為的多樣性。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所表現出的所有興趣、偏好和態度,都是用於滿足本能需要的原始物體的能量替代。

本能的類型

弗洛伊德將本能分為兩類: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s)通過尋求對食物、水、空氣和性需要的滿足來實現個體和種群的生存。生的本能指向生長發育。生的本能所表徵的心理能量就是力比多(libido)。力比多可以依附於或投入客體上,弗洛伊德將這一概念稱為灌注(cathexis)。例如,你喜歡你的室友,弗洛伊德就會說你的力比多灌注於他身上。

弗洛伊德認為對人格最為重要的生的本能就是性,他對性的定義是廣義的。性不僅僅是指性愛,包含了幾乎所有的令人愉悅的行為與思想。他對已有的性的概念進行了擴大與延伸。

這一延伸具有雙重含義。首先,使性慾從與生殖器的緊密聯繫中分離出來,並被視為一種更為綜合的身體機能,將快樂作為目標,之後才是繁衍的目的。其次,將所有隻要是親切友好的衝動都包含在性衝動中,可以用一個十分模糊的單詞「愛」來表示(Freud,1925,p.38)。

弗洛伊德將性視為個體的首要動機。性慾來自身體的性感區域:口唇、肛門和性器官。他認為人類主要是尋求快樂的動物,他的人格理論大部分都是圍繞壓抑或抑制性慾望的需要進行。

與生的本能相反,弗洛伊德假定存在破壞性或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s)。他從生物學角度陳述了一個明顯的事實:所有的生物都會衰弱或死亡,返回到最初的無生命狀態,他認為人類具有一種無意識的死亡慾望。死的本能的一個成分就是攻擊性驅力(aggressive drive),指的是將死亡的慾望轉向其他客體而非自身。攻擊性驅力迫使我們去破壞、征服和殺戮。弗洛伊德將攻擊看作人性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就像性一樣。

弗洛伊德晚年建立的死的本能的概念,是其個人經歷的反映。他忍受著生理和心理的虛弱,癌症更加惡化,而且他親眼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他的一個女兒年僅26歲就去世了,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所有這些事件都深深影響著他,所以,死亡和攻擊成為他理論中最主要的主題。晚年時期弗洛伊德害怕自己的死亡,並對質疑他的觀點並離開了他的精神分析圈子的同事和追隨者表現出敵意、怨恨和攻擊。

人們對死的本能的概念的接受度非常有限,即使是弗洛伊德最忠實的追隨者。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寫道,這一概念應該被「扔進歷史的垃圾箱」(Sulloway,1979,p.394)。另一名精神分析學家提出,如果弗洛伊德是一名天才,那麼死的本能的提出就是天才也有諸事不順的一天的實例(Eissler,1971)。

人格的層次

在弗洛伊德最初的概念中將人格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弗洛伊德對意識的定義和日常生活中的含義一致,包含個體在任一時刻所覺知到的感覺和經驗。當你在閱讀某個詞語時,你會意識到這些詞語所代表的含義,比如對筆帶給你的感覺、某一頁書的內容、試圖捕捉到的思想以及遠處在狂吠的狗。

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是人格中非常有限的一面,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個體的思想、感覺和記憶只有一小部分會停留在意識層面。他將人們的心理比作冰山,意識就是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僅僅是冰山的一個頂尖。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更為重要的是潛意識,它是水面以下無法看見的更大的一部分。這也是精神分析理論所關注的核心。水面以下巨大、黑暗的深淵裡充斥著各種本能,這些慾望指導著個體的行為。潛意識中包含了所有行為背後最主要的驅動力,而且也是這些我們看不見也無法控制的力量的儲存庫。

處在這兩個層次之間的就是前意識。它是記憶、知覺與思想的儲藏室,雖然個體當時無法意識到它們,但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們召喚到意識當中。例如,如果你的思想偏離了正在看的書,開始回想一位朋友或者你昨天晚上做了什麼,你就會把相關的材料從前意識中喚起而進入到意識層面。我們經常會發現,注意在對事件此刻的體驗與前意識中的記憶之間來迴轉移。

以上摘自《人格心理學:全面、科學的人性思考(原書第10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7


推薦閱讀:

你見過最率真的人是怎樣的?
為什麼脾氣大的人反而很多人願意順從他?
學佛人也會有人格面具與陰影嗎?學佛人能認識到自己的人格面具與陰影嗎?兩者和世間八風八法有關係嗎?
到底怎樣才算一個具有獨立、完整人格的人?
見過大世面的女人格外美

TAG:人格 | 動力 | 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