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唯識
張尚德老師講述
黃高證記錄
序
「唯識」是佛法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唯」是形容詞,「識」是名詞。在中文的意義中,「唯」是唯一,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但在唯識學的意義中,「唯」是「遮」義,就是舍掉、超越、轉變的意思。舍掉、超越、轉變什麼呢?舍掉、超越、轉變「識」。「識」在唯識中的意義是「了別」,「了」就是了掉和明了,「別」就是分別。「了」有各種不同的「了」,「別」有各種不同的「別」。總括起來,就是「了別」。
「唯識」不是「唯識學」,「唯識學」也者,對上述相關的唯識內容,單個的、集體的或者是片面的、普遍的種種內容,在唯識上加以解釋,叫做「唯識學」。
「唯識宗」是釋迦牟尼佛涅盤九百年後,世親菩薩著作《唯識三十頌》,以及後來有唯識學十大論師,再經中國玄奘大師將印度十種唯識學派揉合在一起,著《成唯識論》,他的弟子窺基繼之而作《成唯識論述記》。上述歷史發展,就構成所謂「唯識宗」。
以上說來,根本無從知道唯識究竟在說什麼,其實一句話就說完了:
眾生存在的起始、成長、過程、轉變與輪迴,以及與客觀世界的關係,和如何超越這些,叫做唯識。
因此,它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古印度解釋這套唯識系統的有六經(解深密經、華嚴經、密嚴經、楞伽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最後二經未譯成漢文。)和十一論(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攝大乘論、辯中邊論、分別瑜伽論、唯識二十論、十地經論、集量論、觀所緣緣論)。
唯識系統當然離不開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種種,不過其後是由世親的著作發其端,其最重要的著作便是《唯識三十頌》。傳統大體劃分,唯識有: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茲分別敘述如下:
五法
唯識系統把一切存在歸納為「五法」:名、相、分別、正智、如如。
「名」就是由意識和人的活動所產生的種種語言、符號、記述,甚至像現在的計算器語言,任何溝通之種種,都可視為在「名」的範疇中。
「相」就是各類客觀現象,包括把自己的主觀化為客觀的對象去作理解,產生的種種現象。
「分別」就是認知、意欲等等的分別作用與功能,這包括邏輯、辯證思惟以及歸納實驗和綜合的冥思觀想,都屬於分別作用。
「正智」:一切能成就羅漢、辟支佛、菩薩和佛的見地與修持,就叫「正智」。三十七菩提道品即是正智。
「如如」則是「法爾如是」,為本覺、或佛的性狀與境界,也就是形而上本身。它和涅盤、真如、實相等等為同一意謂。
三自性
三自性分為徧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一)徧計所執性:
「徧計所執性」者,就是把一切的存在,加以妄情計度,執著為實有,死死緊抓不放,就叫作「徧計所執性」。
(二)依他起性:
一切的存在,必有其條件與因緣,否則不可能存在。種種的條件與因緣,互為依存而存在,叫做「依他起」。凡夫的存在是依他起,佛也是歸到正智如如和依他起的歷劫修行,才成佛。
(三)圓成實性:
「圓成實性」者,意謂圓滿成就之真實性。在唯識學系統中,有時把無為法稱作圓成實性;有時也將圓成實性稱作真如,即要轉識成智方稱其為「真如」。不過,在性宗的「真如緣起」中,並不承契法相唯識宗的「賴耶緣起」。
對應於三自性來說,又有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
(一)相無性:
相無性,並非否定相之存在,而是言其存在乃幻化之「假」有。亦即主觀和客觀存在之無本質性,它是相對於徧計所執來說的。眾生的徧計所執,以妄心執著假我假法所顯之相,其實本非實有,即無性也,故謂之相無性。
(二)生無性:
「生無性」者,一切的生起,緣起緣滅,沒有本質性。「生無性」是相對於依他起性來說的。依他起是指一切存在為因緣和合而生,此因緣所生法並無實性,所以說「生無性」,且因緣也無實性。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重點是要超越生滅法。
(三)勝義無性:
「勝義無性」是相對於「圓成實性」來說的,所稱「圓成實性」,意謂將徧計所執與依他起性轉過來,化為絕對的智慧。再往上一推,不住圓成實,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這是大菩薩和佛的成就境界,叫做「勝義無性」。
八識
(一)什麼是八識
唯識系統旨在說明我們凡夫的存在是虛假不實的。我們的存在,被心理的貪瞋痴,和內外地、水、火、風四大的物理化學性糾結在一起,構成了假我。這個假我是可經驗的,並不是不存在或沒有,只是這個「有」一直是變化的,同時它在不同式樣的轉化中,使得我們存在的種種身心狀態,無一不在煩惱中,所以把它叫做幻有或假有。
唯識把造成假有轉化的心理動能,分成八個部分:
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我們主觀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客觀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兩者和合在一起就叫做六識(前五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是意識)。前五識和第六識都是抓,而最抓的是第七末那識,也叫做情執。活著時抓,死後還是抓,不管過去現在未來,自己死死抓住自己不放。抓什麼呢?抓自己本來存在的動力。存在動力的根本原因,佛法將其叫做第八阿賴耶識,就是阿陀那識,也叫做種子識。唯識的阿賴耶識,不光是講我們人,也包括一切眾生和器世界在裡面。它的本能性、根源性就是投胎。
釋迦牟尼佛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意思是說: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好深好細,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對沒有智慧的人講這個。以免他們死死的抓住阿賴耶識,以為有個我。
讓我們死死抓住阿賴耶識的,就是末那識。唯識在解釋阿賴耶識和末那識的區別時,說阿賴耶識是「無覆無記」,末那識是「有覆無記」。就是說阿賴耶識沒有覆蓋,敞開來干,誰也阻擋不了。而末那識是自己遮蓋自己,不是敞開乾的。就是自己永遠抓自己,這是一種深度的自我戀。「無記」是沒有善惡。也就是說,我們原始存在---第八識和第七識---本來不在善惡中,有了活動才起善惡。
(二)八識的差異性
我們種子識發生作用的時候,並沒有分別心,只是朦朧一片的。當第八識起用以後,投胎了,在六道輪迴中變異,才產生其他識的分別作用。所以第八識是恆而非審,也就是一直是朦朧胡塗的,沒有思量的作用。有一極重要的問題:在自己未成為眾生之前,自己的識究竟在哪裡呢?鳩摩羅什大弟子僧肇的「肇論」,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
第七識抓著第八識往外走,所以它是「恆審」思量,恆審第八識,永遠在那邊打量,永遠抓第八識,間接命令前六識,以非我為我也。
第六識雖可以思量,但有時悶絕、有時睡眠,相對於第七識而言,它是審而非恆。
前五識作用隨外境生滅而斷斷續續,又無法思量,所以是「非審非恆」。
(三)八識的共通性
八個識都有「五徧行」:作意、觸、受、想、思。五徧行是八個識存在的主觀性所產生,其作用周遍一切時空。在六道輪迴中,當然有其變易的差異性。
「作意」,就是無明開始起作用,特別是盲目意志的無明虛妄衝動要投胎了,這種投胎是自己作不了主的。菩薩和佛當然也有作意,那是轉識成智後,超越凡夫意識與意念的作意。
「觸」是我們一旦存在,於作意發動後,即產生與主觀(內因、內相)和客觀(外因、外相)的接觸。唯識學說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即包含「觸」的意義在內。
「受」是在無明投胎髮動後的第三個階段,在母胎中開始成長,是從「觸」以後,對母體產生一種朦朧而不自覺的覺受。細分之,有苦受、樂受、舍受等。
「想」是在五徧行中的第四重,屬於比較粗糙的一面,只是較粗的感知作用。在「想」以後接著「思」。「思」是在五徧行中的第五重,感覺和認知的作用,開始比「想」要細緻也。
三能變
「能變」意指一切的存在、一切的相轉都是依識而變化與顯現的。前面所講的「八識」,依其功能可歸納為「三能變」,分別是異熟、思量、了別境識。
「異熟」是說我們存在的生命種子,即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以種種的式樣與內涵,在不同的時間與綿延的空間中而存在的。可以說「異熟」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展現,有異地、異時、不同因緣而熟等等。例如凡夫的六道輪迴、羅漢的了「段食」的分段生死、菩薩的了變易生死,都可以從異熟做解釋。如《八識規矩頌》說:「金剛道後異熟空。」
「思量」是指第七末那識。末那識主要是恆審思量第八阿賴耶識,以第七識的見分,抓第八識的見分為第七識的相分,將之執以為我為法,此即我法二執之根本也。
「了別境識」是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對內外境的了別。但當眼睛看事物,它可以視而不見,必須要與第六意識俱時生起現行,才知看到什麼。耳、鼻、舌、身識,也是如此。
四分
唯識學把認知功能與種種內涵現象的關係,分為四個範疇,就是「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下面解釋四分:
一、 相分:就是指主觀所知、所緣而生起或本來有的一切現象。從擴大的意義來說,一切存在,即「法爾如是」,皆為相分。不過,唯識學是偏重從主觀內在的認識對象來說相分的。研究唯識學者,稍一不知或不慎,就極易陷入主觀無知的唯心論。
二、 見分:就是主觀的能知、能緣功能。見分能知相分,雖知相分,卻不能自知自己的見分。但我們另一層的認識力有知「見分」之功能,此名自證分。
三、 自證分:自證分為相分、見分所依。自證分能緣、能證到自己的見分,也可以跳到前面緣相分。自證分如何被證知之呢?此需將認識往前一推,稱之為「證自證分」。
四、 證自證分:證自證分能緣自證分,更深一層的證到自己的認識力,用哲學的話來講,叫做超驗的統攝力,能統攝自證分。
然而即使證知四分,仍非悟道,要再往前推,證知「是諸法空相」,然後「是諸法空相」也舍,再往前修果位,從羅漢、辟支佛、菩薩五十二位,最後成佛,方是大悟。
二無我
人要解決自己的煩惱障和所知障,非「轉識成智」不可。就是遮掉分別心,斷煩惱障證到人無我,斷所知障證到法無我。
人無我有二個條件:一是色身證到空性。二是要打掉自己的種種習氣----貪、瞋、痴、慢、疑、惡見,成就小乘果位,然後發大心,歸到慈悲喜舍。
要達到法無我,需在面對和相應著一切人事物中,知其為空相。即證到諸法空相。再者,要通達聖智而同體大悲,且在無分別中有分別、有分別中無分別,永遠無私的度眾。在無功用行中,徧知、徧用一切法,又超越一切法,如此才能真無法、無我。
藏識的「三藏」與轉識成智
「阿賴耶識」又叫「藏識」,它具有三重意義:
1. 能藏:阿賴耶識具有能藏一切種子的功能。
2. 所藏:由染污法熏習而藏在種子中,法界一切種種在種子中構成所藏,舍藏要到八地菩薩才成。
3. 執藏:第七識末那識緊緊抓住阿賴耶識,意想其為內在的自我。
此三種「藏」是眾生本來所具有的雜染。此所以文殊菩薩在《華嚴經》「四聖諦品」中將此說為「罪」。不過,人是有能力克服和超越這種雜染和罪的,徹底超越雜染和罪,無盡的智慧與高貴便立即現前,這就叫做「轉識成智」(眼、耳、鼻、舌、身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
唯識無境
自古以來,絕大多數研究、相信佛法或唯識者,往往將《成唯識論》所稱的「唯識無境」,錯解成沒有客觀世界,以致落入徹底虛妄的自我唯心主義中。
實際說來,「唯識無境」也者,是相對於佛或大菩薩所成就的境界來說的。大菩薩可以隨之契悟「唯識無境」,但並不是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
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句與「唯識無境」相關的話:
「心能轉物,則同如來。」
意思是說:成佛和成大菩薩以後,入常樂我凈的常寂光中,契應著一切,又超越一切。並不是指:可以把地球化為黃金、將銹銅爛鐵化為金剛鑽也。
2012年五月二十三日講於浙江雪竇山資聖禪寺
推薦閱讀:
※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第二(4)
※三自性與三無性
※唯識與修證
※悲憤而後有學--歐陽竟無文集 第一編《佛學通論》唯識抉擇談
※大乘百法明門論(3)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