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9}-{1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9}

法會聖眾第一

這個會集本的好處是每一個字都是原譯本裡面的。夏蓮居士自己沒有更改一個字,比以往三家會集本要殊勝得多。梅光義老居士稱此本為九本里最好的本。是值得我們信賴、依教奉行的。諸位以後看過九中本子,就能夠知道它的好處。

佛經的體例都有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夏蓮居士會集本經,將經文分為四十八章,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渡眾生之意。每一章他都標一個題目第一章「法會聖眾」。本經序分,佔了三章。不象其他經典,序文多半是很簡短的。前面兩章是通序,第三章是別序。第四章才是正宗分。先講通序第一部分。

通序講的是六中成就。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是處成就,「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是眾成就。六種成就具足,就象開會記錄一樣。第一是信成就。」「信」是入佛門的第一個條件。不信就沒有辦法入佛門了。可見信非常重要。佛教的信和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的信是人們信主,信耶穌,不信不行的,一定要信,沒有理由。佛法講信,是給你講道理。因為你不信,就不肯來學。信這個佛法好,對自己有利益,才肯發心來學習。這個信是有條件,什麼條件呢?釋迦牟尼是個好人,不是個壞人,不會騙人。不會騙人的人我們就可以相信他了。佛陀教我們不妄語,五戒里就有不妄語。佛當然不會打妄語,何況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真即不假、實則不虛、如即恰如其分、不妄語即不說假話、不誑語既不不過分、不誇張。因此我們要相信他。「如是」是指這部經。佛在當年講經說法並沒有把它寫成講義,經典是怎麼來的呢?釋迦牟尼滅度後,弟子們發心把它記錄下來,這不簡單啊!佛說法四十九年,說那麼多法、誰有能力事後把它記錄下來呢?佛弟子當中,有一位阿難尊者,經中經常提到他。他記憶力非常好。他的頭腦差不多象我們現在的錄音機一樣,聽過一遍,永遠不會忘記。佛滅度之後,同學們推舉他,希望他把佛陀四十九年所講的經重複一遍,在他復講時,大家就做筆記,記錄下來,這樣就成為經典了。經典是阿難尊者結集的。因此在結集文前面加了「如是我聞」。「如是」指這部經典。「我聞」是阿難自稱,是我親自聽佛所說的,不是傳聞,決定靠得住。那麼阿難有沒有把佛的話記錯呢?這是我們很關心的事情。如果他老人家記錯了,我們也就冤枉了,好在結集經典時規矩非常嚴格。同學五百羅漢,參加這個大會。差不多這些羅漢,當時都曾經在座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阿難把佛講的經重複說一遍。這五百人給我們做證明。如果阿難復講,有一句話錯了,這五百人只要有一個人提出意見。「阿難尊者,這一句話我們好像沒有聽佛這麼說的!」那這句話就要刪掉,不能記下來。不象現在,多數通過就可以。必須所有人承認才能記錄下來,經典錯一字一句都不能通過。

六種成就是釋迦牟尼佛交代囑咐的,佛滅度時,阿難尊者只證初果,見惑雖然斷了,思惑沒斷,貪、嗔、痴、慢沒斷,很富於感情。釋迦牟尼佛滅度了,他在旁邊痛哭流涕。佛走了,捨不得。一哭,心就亂了,阿樓陀尊者告訴他「你是佛的侍者!佛的傳人,佛現在要走了,你還不趕快請教佛的開導,怎麼可以在此哭哭啼啼呢?阿難說:」我現在很悲哀「,心都亂掉了,問什麼呢?阿樓陀就教他,問四個問題:佛在的時候,佛是我們的老師;佛不在了,我們以什麼為師呢?第二,佛在時,我們和佛一起住,佛到哪裡,我們跟到哪裡;佛不在了,我們依誰住?第三,惡比丘(同學中有些頑皮搗蛋),佛在世,佛教誡他;佛不在世時,我們誰管得了呢?第四,將來結集經典,經典開頭怎麼寫。阿難趕緊請教釋迦牟尼佛。佛告訴他:第一:依誡為師。能遵守佛的戒律就等於佛在世;第二:依四念處住。三十七道品第一科即四念處。第三:對惡性比丘默擯。即孔子所說:敬而遠之。第四:「如是我聞」佛在什麼地方與哪些在一起。所有經典開頭的六種成就就是遵照釋迦牟尼佛的囑咐而寫的。

「一時」,為什麼不把年月日寫出來呢?阿難頭腦這麼好。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講的,他一定記得,為什麼籠統說這個「一時」?我初學佛,看佛經。對「一時」很不服氣。我認為阿難尊者太馬虎了,應當把年月日都寫出來。古人解釋說,當時印度沒統一(到現在也沒統一)的小國家很多,每一個地方用的曆法不相同,所以記載很不方便,解釋太勉強了,曆法不同沒關係,寫出來,我們可以考證嘛!到後來念得多了才明白。「一時」比記載年月日高明。因為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真實的。佛講話時活活潑潑,如記載年月日時,那時間已經過去了,過去我們沒緣分。天台宗智者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位高僧。他出生在隋朝,圓寂在唐朝。天台宗是他建立的,他老人家當年念《法華經》,念到《藥王菩薩本事品》入了定,定中到印度靈鷲山去了,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在那裡聽了一坐,回來出了定,告訴別人。「一時」妙在這裡》「一」即是定。一切妄念都沒有了,叫一心不亂。你什麼時候修到一心,釋迦牟尼佛講經法會統統沒有散,時光倒流,你可以參加,這個妙啊!學佛沒有別的,就學這個「一」。禪宗說得好,「識得一,萬事畢」,你要真正明白了「一」,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華嚴》講一真法界,《維摩》講不二法門,不二即一。凈土則講一心不亂。可見一的意思很深,非常之妙。如果就凈土講,三資糧具足,即三個條件具足,這就是「一時」。《彌陀經》講「信、願、行」。對此法門深信不疑,真正發心,願生西方,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不斷,即能與本師、阿彌陀佛、一切諸佛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佛是教主,說法王。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靈鷲山聖跡還在。許多重要的經典,《法華經》就是在這個地方說的。「與大比丘萬二千人俱。」這一句大家要注意,在許許多多經典上,佛的聽眾是「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說明這個法會因緣殊勝,聽眾特多。從這裡看,本經與《法華經》相同,一乘圓教。下面是讚歎大比丘的德行。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讚歎雖然兩句話,但意思非常之深,「一切」指前面講的一萬二千人。如廣義說,還有菩薩眾,人天大眾,他方來的菩薩、天、人眾。「大聖」不是普通的比丘。普通比丘是小乘,小乘縱然證得啊;阿羅漢,也叫小聖。「菩薩摩訶薩」才是大聖。什麼樣的菩薩稱摩訶薩呢?經上講,三聖是菩薩,十聖才是摩訶薩,從初地到等覺十一個位置,稱十一地,稱之為大聖。由此可知,這些人都是大菩薩來示現的,不是真正的比丘,也不是真正的阿羅漢。就好像唱戲,扮演這個角色,實際上比這地位高太多了,智慧神通都已經通達無礙了。這是略贊。下面列出幾位上首。列上首有表法的意思在裡頭。五種原本里舉列上首人數很多。夏蓮居居士會集時省略了很多。編的非常之好,他的的確確把表法的精要掌握住了。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佛,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大家佛經看了很多,有沒有一開頭,寫上尊者憍陳如的?沒見過,此地不僅有,而且擺在第一個,用意非常之深。憍陳如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在鹿野苑度王比丘,第一個證阿羅漢的。所以他是佛證果弟子里的第一個弟子。這個人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歌利王(詳細的故事在《涅盤經》),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菩薩道,修忍辱波羅密,做忍辱仙人,歌利是梵語,翻為暴君。他用力把忍辱仙人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凌遲處死。忍辱仙人發了一個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釋迦牟尼佛說話算話,沒有妄語,果然第一個度他,他代表第一得度。把他作為上首大眾第一,就是告訴我們,這是佛所講一切經里度眾生的第一經。依照這部經修行,你就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第一個得度成佛的弟子。在《華嚴經》上沒有憍陳如。換句話說《華嚴經》不是第一得度成佛的經典。

第二三是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很多經上有他們。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目犍連代表神通第一。佛知道,芸芸眾生,哪一個不想求智慧,那一個不想學神通。你要學智慧,要到佛門裡來學;你要學神通,還是要到佛門來學。在告訴諸位,神通智慧要到佛經里學,離開了經典,就不太可靠了,佛法從釋迦牟尼佛起,一代一代傳到今天,現在是末法時期。傳久了變質了,這是常識。尤其是被妖魔鬼怪利用了變成假佛教了,當年釋尊在世時,魔王波旬看到釋迦牟尼佛度了不少人,心裡不舒服,他也來見佛,請佛趕快入般涅槃:「你度那麼多人了,可以入般涅槃。」佛很慈悲,就答應他。魔王告訴佛:「等你滅度之後,我要破壞你的佛法》」佛笑笑說:「佛法是真理,真理決定不能破壞」。魔王說:「到你末法時期,我派我的魔子魔孫出家,都披上袈裟,做你的佛門弟子,來破壞佛法》」佛一句話不說,流眼淚了。所謂「譬如獅子蟲,還食獅子肉。」《楞嚴經》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麼多魔子魔孫出家了,披上袈裟,都拿著佛經來說佛法,所說的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修學的標準: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所說的法是經典上有依據的,我們可以相信,如果所說的,經典上沒有依據,我們不必相信。今天很多人學佛是依人不依法,不相信經典,相信法師所說的,這是違背聖教。第二依義不依語。語是言語,記錄文字。要依據經典上所講的道理,不必依經執著文字。了義和不了義是有比較的。譬如今天我們所講的五乘佛法。最下面是人乘,秀這個法,來生得人身,不會失人乘,人乘和天乘比,則為不了義;天乘比阿羅漢、聲聞、那天是不了義;阿羅漢比菩薩,阿羅漢則是不了義,菩薩是了義;菩薩比佛,菩薩即不了義,佛是了義,了義與不了義有很多層次,究竟了義就是這部經。怎麼曉得是究竟了義呢?因為憍陳如在此地。他代表第一得度、第一成佛。依照這部經典,你一生一定可以往生不退成佛。第四依智不依識。佛大概曉得末法時期眾生感情很重。智是理智,識是感情。要依理智不依感情。現在多少人是憑感情學佛。依四依法,雖在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走錯路。所以我勸諸位,要想學智慧、神通,到經典里來學,不要找人學。找人學恐怕會上當、被欺騙。依照經典學,決定不會錯。

第四五位:尊者迦葉,尊者阿難。摩訶迦葉是禪宗初祖。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把禪宗傳給摩訶迦葉他代表禪宗。達摩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阿難記憶力最好,代表教下,這意思很顯然,無論宗門還是教下,皆以凈土為歸宿。所以《禪門日誦》,晚課念《阿彌陀經》,念佛號迴向。禪宗大德臨終都念佛求生凈土。除禪宗之外其餘九宗都是教下。所以夏蓮居居士指出這五個人,非常之圓滿,顯示了《無量壽經》凈土法門的重要性。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0}

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在前面講到「萬二千人」跟諸位提示過,本經不異於《法華經》,和《法華經》同一個地方講說,同樣多的聽眾。在此看到普賢和文殊,又聯想到本經無異於《法華經》《法華經》裡面這兩位菩薩也是上首。普賢是《華嚴》長子,文殊是《華嚴》殊男。不僅代表《華嚴》精華、精髓。同時有更深的意思,普賢代表凈土語密宗是一不是二。密宗第一祖師是普賢王如來。密宗由龍樹菩薩開鐵塔,見到金剛薩錘,金剛薩錘是普賢菩薩化身。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密宗最後的歸宿也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凈土。文殊菩薩代表禪宗,說明禪凈不二。兩位菩薩代表禪、凈、密一而三、三而一,殊途同歸。三個法門,同一方向,同一目標,但難易不相同。禪宗根基難的。要上上根人才能學,中下根人沒分。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法,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才等到一個學生:慧可。只有他有資格受法。你們有慧可這種天賦嗎?六祖大師法緣最殊勝,跟他學的幾萬人,真正學成了的,有四十三人,他老人家在漕溪傳禪宗三十七年,空前絕後。禪相當難,一定要自己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至少還要破一品無明,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如果象現在,思想亂七八糟,哪有資格學禪呢?口頭禪我也會說,我說得不那些人還好。不管用。密宗跟鬼神非常接近。密宗念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號,如果你自己心不凈,把鬼神找來了,他瞧不起你,就會捉弄你,這麻煩就大了。如果你心地真正清凈,他尊敬你,給你護法。所以,我在中國、在外國看到過許多密宗的,很好的年輕人,受的教育程度也不錯,很多大學畢業,得到博士學位的也有。學一兩年證果了:神經病。到神經醫院,西醫一看,精神分裂,瘋狂了。非常之可憐。不認真學,玩玩沒關係,認真的學非常危險。尤其現在學密,用神通,用奇奇怪怪的事情來作號召,放光、離地三尺有沒有呢?真有,你仔細想想,有什麼好處?何況這些小小的神通,妖魔鬼怪都有,不足為奇。佛教最容易被妖魔鬼怪利用的兩個宗派就是密宗和禪宗。現在很多學密的人和我交談,我首先問他,你學的是佛密還是魔密、妖密、鬼密?佛密佔得太少了,鳳毛麟角。如果上了妖魔鬼怪的當,那真是後悔莫及啊!還是要注意。

教下不容易滲透,要依據經典。妖魔鬼怪不會講經說法,如會就成佛菩薩了。他不用正規的來教導,搞些邪門歪道來騙人、誘惑人,這是佛與魔不難辨別之處。

如果諸位真正深入這部經典,真正通達經意,你對於佛教各宗各派經意都能體會,都能夠覺悟。然後才真正明白了念佛的殊勝,這一句佛號是無上甚深的禪定。最高的禪定不要打坐。面壁打坐是幼兒園初學的禪定。真正的禪定《六祖壇經》說: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大家知道,六祖在黃梅五祖那裡開悟是用《金剛經》印心的。他老人家給禪定的定義是從《金剛經》上來的。《金剛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行住坐卧都是禪。這是最高級的禪定。我們念佛人,手拿念珠,站著阿彌陀佛,坐著阿彌陀佛,躺著阿彌陀佛,你看不就是最高的禪定嗎?念佛人修的是首楞嚴大定。《楞嚴經》大勢至菩薩秀楞嚴大定的方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阿彌陀佛是無上神咒,是密中之密。《華嚴》會,龍樹菩薩都沒有緣分參加。《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包括等覺菩薩在內,還要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句阿彌陀佛豈不是密中之密、神咒之中的神咒、無上神咒?

當來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在本經不僅表法,而且是當機者。釋迦牟尼佛把這個法門囑咐給彌勒菩薩,要他護持。所以彌勒菩薩以後成佛,一定講凈土三經,一定勸他的學生們念佛求生凈土。有一些人發心想修彌勒凈土,親近彌勒菩薩,這是好事情,彌勒菩薩在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彌勒內院。可惜,要想到他那裡去,要修唯心識定。彌勒菩薩視為識專家。唯識宗是他傳下來的。唯識最主要的一部書《瑜伽師地論》就是彌勒菩薩造的。此地演培老法師專修彌勒凈土。唯心識定修成了,才能往生彌勒凈土。可是唯心識定非常難修,決不是普通人能夠修得成功的。想親近他,有一條近路,不修唯心識定也能親近他。他天天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上課,西方極樂世界裡大學唯識教授是彌勒菩薩。如果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馬上就和他見面了,而且和他平等。你說彌勒菩薩我到你內院參觀。「歡迎」手一拉就去了。西方凈土容易去,彌勒凈土不容易去。只要到西方,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的凈土你都到。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

「賢劫中一切菩薩」,賢劫即我們現在的大劫,有一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彌勒是第五尊。往後有九百九十五尊佛,現在還是菩薩,即指這些菩薩。這一切菩薩都在會,我們就曉得,賢劫千佛,沒有一尊不弘揚凈土。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由此可以肯定這部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必修、必弘、必定宣講。這經真正是一切諸佛度生成佛的第一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最好的就是這部。如果一生只學一部經,我一定學這部經。不要別的,總而言之,這些上首菩薩大德們,都是代表一句萬德洪名,就是阿彌陀佛稱性的大智大德,也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確確實實是一切諸佛度生的第一法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1}

德尊普賢第二

第二章是第一章的延續,還是序分。這章所講表法的意義尤其殊勝。你看這部經,與普賢菩薩關係這麼深,即與《華嚴》深,與密宗深。的確是密中之密。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正士是菩薩的別號。大士也是菩薩之稱。賢護等十六位都是在家菩薩。前面文殊、普賢、彌勒都是出家人。在家菩薩地位到底怎樣呢?都是等覺菩薩,和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平等。一看:在家的多、出家的少。這說明這個法門度生以在家為主,出家人是附帶的。大家不要以為念佛,出家才會上品往生,在家沒份了。那你正好想錯了。「十六」是表法,非數目。《華嚴》以十代表圓滿。密宗十六代表圓滿。所以處處表凈土法門與密宗關係的密切。學密的人一定要念這部經,才真正透徹了解密宗的奧秘。如果對這部經不能信解,他的密宗是靠不住的,黃念祖老居士給本經註解。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諾那活佛的傳人。可他老人家晚年不傳密了。他說,現代的人已經沒有學密的根基了,即使學密,有三部經也一定要讀:1.《無量壽經》;2.《彌陀經要解》;3.《普賢菩薩行願品》。學密的人如不讀這三部經,不可能有成就。這出自金剛上師之口。十六位菩薩明顯告訴我們,學佛不一定出家,在家一樣成佛。近代佛教修行人裡面在家的成就比出家的人多,在家人比出家人成就高。在家女眾勝過男眾。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在家的很多,出家的沒看到過。晚清出家的炎虛老法師是坐著走的,但他生了很長時期的病。在家居士坐著走的,他不生病,曉得那一天走,說走就走了。原因在哪裡呢?從前出家人身心清凈,所以成就比在家人高。現在出家人的身心沒有在家的清凈。在家幾個人啊?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算上僕人,你每天操心十幾個人。出家人廟越建越大,沒幾年,徒子徒孫好幾百,信徒好幾千人,操不完的心,管不完的事。哪裡有時候修行。我出家學佛抱「三不管」的態度:1不管人、2不管事、3不管錢,落得自在。請我做會長,我說掛空名可以,我不管事。一管事就要操心,對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把握。往生凈土才是真正大事,其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重要,所以我將來成就不會輸給你們。

十六位菩薩大部分是他方世界裡來的,賢護當年出現在印度,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他方世界來的這些菩薩含義很深,顯示十方一切諸佛弘揚這個法門,聽說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都來看看道場。這部經不僅僅釋迦牟尼佛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都在宣揚。賢護表如來善護念諸菩薩。《金剛經》上說「善付囑諸菩薩」佛常常念菩薩、保護菩薩。「善思惟菩薩」,正知明了,你能選擇這個法門,是絕對正確的智慧。如不是正確的智慧,這麼多法門你怎麼會選擇凈土法門呢?選擇凈土法門不容易啊!《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要多,因緣要有,你才選擇這個法門。我學佛這麼多年,對這個法門半信半疑。一直到我講《華嚴》十七年才相信這個法門,好不容易啊!你們這些同修,我一給你們說即相信了,你們的善根超過我太多了。我對自己非常慶幸很多在教下的法師一生都不能相信,真正可惜啊!佛的聖教經典太多了,古人稱之為教王。我把它比喻作迷宮。一進去,要想鑽出來不容易。會被這些經迷住。教理涉及越多,對這個法門越難相信。一個凡夫,一品煩惱也沒有斷,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這還勉強可以相信;以往生就和等覺菩薩平起平坐,這不能相信,一切經上都沒有這種說法。所以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玄奘翻為:「極難信法」。諸位能相信,是大善根,大福德因緣,絕不是偶然的。「慧辯才菩薩」辯才即四無礙辯才,特別能夠宣揚佛法,善說此經,這個經講得他人能相信,靠智辯才。「觀無住菩薩」,觀無住即《金剛經》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此而建立的名號,其意非常之好。「神通華菩薩」代表行權方便,大開方便之門,廣度眾生。「光英菩薩」光是光明,英是精華。光明裡的精華。光明英發。「寶幢菩薩」;幢是高顯之意。代表殊勝。如果不是最殊勝的智慧,聽了這個法門很難信受。「智上菩薩」,無上妙慧。菩薩名號中用智慧的佔得最多。說明這個法門非大智慧不能信受奉行。「寂根菩薩」表六根清凈,本宗修學的根本。「信慧菩薩」表能信此法。「願慧菩薩」,由信發願。不發願往生,雖然清凈信心,我們這一生同樣空過了。這個法門信願行,為修學的宗旨。「香象菩薩」代表願力無邊。象的力氣很大。「寶英菩薩」代表願海萬德莊嚴。「中住菩薩」代表安住中道。一句阿彌陀佛即是中道義諦。「制行菩薩」代表持戒念佛。「解脫菩薩」代表斷除一切煩惱.

賢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這句不僅僅是說前十六位在家的法身大士,實在是無量壽會裡所有一切的聽眾。如果再把這個意思擴大,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凡是發願求生西方凈土的眾生,上從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每一個人都要修普賢大勢之德。普賢大勢之德即《華嚴經》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每一位也知道重要,雖然念,沒去照做。這不行。念了要照做。念佛的人一定要修普賢十願。

到場顧名思義,沒有道只有場。從前寺院叢林的確都有他的家風、道風、學風、所以能成就眾生。這和辦學校一樣,學校總有幾個科目很出色,世界第一,這個學校值得大家讚歎。過去五台山的學風是《華嚴經》,標榜的是《華嚴經》,等於是華嚴大學。天下有志學《華嚴經》的人都到五台山去。道風指修行。五台山修的是法界觀,這是當年清涼大師獨立的學風、道風、。天台山修智者大師領導的學風是《法華經》,特別提倡《法華》。天下有志學《法華經》的人都到天台山來。天台山如《法華經》的專科大學。它的道風是三止三觀。我們凈宗學會也有特色。學風:凈土五經,是修學的理論依據;道風:依五經里的教訓,提出綱領,即《觀無量壽經》所講的(1)三福。學佛不能沒有福報。《彌陀經》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2)六和敬,這也是修福,其次是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五個科目。有經典的依據,有修行的方法,這樣才能成就眾生。絕對不是盲修瞎練。今天學佛的人很多,不能成就的人都是亂修亂學。我們提倡專修專學。十大願王非常之重要,古德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放在凈土三經的後面,編成凈土五經。凈土的大德對《行願品》非常重視。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學佛修行。修正行為,從禮敬修起。不但佛法如此,孔老夫子教學也是從禮敬修起。《禮記》第一句話「曲里曰,無不敬。」無不敬就是一切恭敬。孔老夫子和釋迦牟尼佛從沒有見過面,沒交換過意見,沒會談過一次,教學的方法卻一樣。這就是中國人所講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諸佛就是一切的意思。佛在《華嚴經》《圓覺經》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看到十大願王,你見到佛會拜佛,看到人就沒有禮貌了,你沒有修這條。因為你對一切眾生沒有恭敬。對一切眾生應象對待佛一樣的恭敬,這才叫普賢願王。普賢法門是平等、清凈法,如果我們對一切眾生起差別心,對佛菩薩恭敬,對人不恭敬,對壞人更不恭敬,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定要用平等心、清凈心、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為什麼包括人、事、物呢?《華嚴經》上說:「桌子善知識,椅子善知識,香爐善知識,蠟台善知識。」沒有一樣不是善知識,所以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即眾生,無情即物質,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佛性和法性是一個性,無二無別。所以情與無情都能成佛,都是佛,沒有一樣不是佛。可見這條不容易修啊?絕對不是說修十大願王我每天在佛面前磕三個頭,普賢菩薩前磕三個頭就做到了。那是天大的笑話,完全錯會了意思。為什麼要修禮敬呢?佛與眾生的差別,是佛的自性開發了,自性的智慧功德完全顯露了;眾生自性大門關著,寶庫大門沒打開,寶藏出不來,如果把智慧德能的寶藏之門打開呢?禮敬是開我們心地法門寶藏的一把鑰匙。佛不勉強我們恭敬。恭敬不是對別人的好處,是對自己有好處,是打開自己性德寶藏的法門。孔老夫子也用這個鑰匙打開這個寶庫之門。恭敬,對自己太重要了。對別人倒沒有大關係。恭敬他,他不能破迷開悟,寶藏的大門打不開,而我們的開了。不懂這個道理前,對人不恭敬,恭敬也是表面上的,而且是有等級有差別的,值得恭敬,我恭敬他,不值得恭敬,我瞧不起他。自己學佛,為什麼經看不懂,智慧沒開嘛!智慧為什麼沒開?沒有鑰匙。鑰匙就是禮敬。佛法修學在中國,用四大菩薩表法。中國有四大名山。一定要知道四大菩薩表法的含義。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大菩薩代表修學的四地。我們怎樣才能入佛門?從地藏菩薩學起。地是大地,藏是寶藏,象金礦、銀礦,就是地下埋著的。我們知道地下有金礦了,想辦法開採。一開採,國家就富有了。地是心地,寶藏是智慧德能。《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此即心裡的寶藏。《地藏經》教我們方法「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孝敬就是開發我們心地寶藏的鑰匙。沒有一個佛菩薩不孝順父母、不恭敬師長的。學佛的人不曉得孝順父母,奉事師長,必定不得其門而入,你說你有什麼修行,一定是假的。你說,你一打坐可以離地三尺,可以放很多光,可以入定好幾天不起來,那是妖魔鬼怪騙人!如果你孝親尊師,那有可能是真的,那我真的佩服你了。念佛要一心不亂,功夫成片,往生絕對有把握,要從孝敬修起,這是告訴你從哪裡下手。第一:要學地藏菩薩。第二:學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把孝順父母推廣到一切眾生。我要孝順一切眾生的父母,我要尊敬一切眾生的師長。你就變成觀世音菩薩了。觀音、地藏都有三部經。第三:學文殊菩薩的智慧。大慈大悲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你的慈悲才是清凈平等的。感情慈悲不清凈,不平等,不能與心相應。

最後一階段把孝敬、慈悲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那就是普賢菩薩代表十敬十行。

依照這個方法修學,菩薩即加持你、保佑你。從前不知道孝敬、慈悲、理智、應用於生活,現在都知道了,這是佛菩薩保佑我們。我們在佛法里所求的就是這些東西。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2}

佛法教育非常之殊勝。寺院是學校,而且是佛教的博物館。這個學校非常之美。一進入佛堂,即見佛菩薩的形象。佛菩薩形象都是表法的。正規道場,一進山門,第一是天王殿,供養的是彌勒菩薩、四大天王。這是入佛門上的第一課。彌勒菩薩坐在門當中。面對門外,老遠就看到他了。他代表敬。笑面迎人,很有禮貌,不是板著面孔生氣,他歡迎你進來,彌勒菩薩在中國塑成布袋和尚形象。他肚皮很大,代表能包容,生平等心,呈喜悅相。怎樣才入佛門呢?心要平等,有肚量、能包容、要歡喜,對任何人有禮貌,以歡喜心清凈心待人接物。他坐在那裡是給我們說法上課的。四大天王是護法神,不是護道場,是護我們。護你身心健康、家庭興旺、事業順利。東方天王,手拿琵琶,叫持國天王。教我們負責盡職。我們在家庭、在社會上有責任,我們要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工作做好,南方天王拿寶劍,叫增長天王。劍代表智慧。增長即進步,天天進步,日新又新。不求進步。這是錯誤的。智慧要進步,技術要進步,能力要進步,你的生活水平也要進步,西方天王手拿龍(蛇),叫廣目天王。北方天王手拿傘,叫多聞天王。他們教我們修行方法,多看多聽。博學多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的智慧德能才會增長,才能改進我們的事業,改進生活、改進社會。像塑在這裡,是給我們說法、上課的。現在很多人迷惑顛倒,在那裡燒香拜佛許願:「菩薩你保佑我平安。」菩薩又聽不到,他怎麼能保佑呢?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依此而行,那菩薩真保佑你。同修們一定要曉得,佛教裡面沒有迷信。佛菩薩塑在這裡,時刻提醒大家,我們要想想自己的行為和他表的意思一樣不一樣。不一樣趕緊改正過來,這叫修行。修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我們每天對它禮拜,是禮敬諸佛的之意。為什麼?我感激他,如它不提醒我,我忘掉了。我對形像感謝,當然對人更感謝。恭敬之心即能發揚光大。這是性德顯露,開發自性。至於給佛像開光,我今天講的就是給彌勒菩薩、四大天王開光。諸位對開光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開光是佛像造好後的啟用典禮。一定要把供養佛像真正意義說出來,利用佛菩薩形象,開發我們的自性光明,而不是人替佛菩薩開光,如果人能替佛菩薩開光,開了就靈,不靈就不開,那拜我好了,何必拜佛菩薩呢?我比它還行嗎!這是罪過,大錯特錯。譬如一見彌勒菩薩,我們就不生氣。應該學他肚皮大能包容,是他開我們的光,別的親戚朋友到你家裡去,看你供佛像,你能說一遍道理給他聽,他聽了佩服,尊敬你,他家也供起,供養佛菩薩的功德很大,一定要曉得。最重要的一個意義是禮敬諸佛。時刻提醒我們對一切人、一切物清凈平等恭敬,這比什麼都重要。

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見了一切眾生,都要恭恭敬敬頂禮三拜嗎?經上又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見了桌椅板凳是不是要給他磕頭三拜呢?如果這樣學佛,就變成佛獃子。佛法在世間是活活潑潑的。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禮節是隨著每一個朝代、每個國家民族而不相同的,佛法是中道第一義,所以不要執著於形式。我們見到佛菩薩用跪拜的禮節,因為這種禮節屬於修行的法門,否則的話,是可以改變的。從前老百姓見到皇帝要三跪九叩頭。現在見到總統三鞠躬。見到佛也可以改成三鞠躬。我們提倡在佛面前跪著禮拜有兩個用意,一、是修行,有人專修禮拜的法門,一天拜三千次佛。佛法所修覺、正、凈。禮拜修清凈心。拜佛時,心裡沒有妄念,至誠恭敬。身體動作要按照規則,五體投地,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得很正確。這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身體是機器,如經常不動,就會出毛病。禮拜是最好的運動。因此有人一天拜一百、三百、三千拜。現代富貴人毛病很多,因為顛倒了。身體很舒服不動,心則胡思亂想。心要清凈,他偏偏凈不下來。學佛的同修。拜佛的確拜得越多越好。二、是要做給別人看的。學佛的人象唱戲,表演給別人看。希望沒有學佛的人,沒有接觸佛教的人,看到你對佛像這麼恭敬,他心裡有所感動,「你為什麼對佛像這麼恭敬?」他向你請教。你可以藉機把佛法解釋給他聽,誘導他入佛門。我們見人就不必了,隨俗,但內心一定要至誠恭敬,對佛對一切眾生沒有差別。

對事的恭敬,則要保持整齊清潔。這樣做即是禮敬。經書讀時恭恭敬敬地翻開,讀完後合起來,規規矩矩放好,不要隨便亂丟。對任何事物都要又恭敬心。做事要認真負責,盡心儘力把事情做圓滿。這是對事的恭敬。

第二願:稱讚如來。如來和諸佛意義相同,即一切皆稱讚。但稱讚是有標準的:如來。《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由此可知,如來並不一定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如來。如來就有本有的德能。覺、正、凈不是外面來的。如果人們的思想言語、行為與覺、正、凈相應,就值得讚歎了,即是正知正語正行。假如與覺、正、凈相違背,那就不能讚歎了,否則讚歎迷惑顛倒。中國人最喜歡讀的是《金剛經》,經里一會兒說如來,一會兒說佛。佛是從形象上說,如來是從本性上說,如來比諸佛意思更深一層。稱讚是智慧之行。沒有智慧,這一願很不容易修。因為要見如來才會稱讚,見不到如來,你就會稱讚錯了。諸位仔細從覺、正、凈三個標準去深思,這一願你才能修起來。

第三願:廣修供養。有兩個意思:自利、利他;斷除我們的慳貪煩惱。這是煩惱的根本。菩薩行們六波羅密第一就是布施。布施度慳貪。慳吝,自己有的捨不得給別人,捨不得布施;自己沒有希望能夠得到的。能夠廣修供養,煩惱就可以逐漸淡薄了,最後把這個煩惱斷除。此煩惱一斷除,所有的煩惱都斷除了。因為它是根,象樹一樣,樹根要是爛掉了,樹葉當然隨著倒下。利他:利益眾生。譬如說,諸位同修在此地建立道場,是大家布施奉獻的。有這個道場才能請法師大德講經說法,許許多多眾生在這裡聽經開悟,得到佛法真是利益,這是你布施供養對一切眾生的真實利益,廣修供養也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往往造業。假如你供養一個外道。供養一個不如法的道場,這個道場建立,天天在造業,你將來也跟著倒霉。他為什麼能造這麼大的業?你幫助他的嘛!他墮地獄,你也得跟著去,免不掉你啊!你們常聽說供養法師功德很大,在我看來未必。甚至於供養法師不是功德很大,而是罪過很大。為什麼呢?法師身上沒有錢,他就乖乖地天天念經,天天拜佛,好好地修行。錢一多了就胡思亂想。多少好法師被你們供養壞了。所以你們供養法師是消滅佛法。滅佛法的果報,將來墮在阿鼻地獄。一般寺院不請我講經,因為我一講,他們都得不到供養了。請我講經的都是居士道場。

道場有道才有福,如沒有道、沒有正法,則不但沒有福反而受其害。尤其道場不能送給出家人。他發心出家了,你現在買個家給他,又把他給枷住了,這罪非常之重。你看佛陀在世以及過去世,出家人沒有家,寺院叫十方道場。只要是出家人這裡有廟,我到這裡掛單,不可以拒絕的。所謂「鐵打的常住,流水僧」。那種道場的建立、捐獻,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現在許多道場是屬於私人的。你和他有交情,也許可以住幾天;沒交情,甚至一餐飯都不供給你。這是出家人走了末路。仔細去追究原因,都是你們在家信徒供養過了份;把房子、地捐給個人了。過去富貴大長者很多,把寺院捐給整個佛教,不是捐給某個人的。因此道場的建立是屬於地方的,向學校一樣,大家發心來辦的。出家人在裡面做主持,好象當校長,當教職員,是我們聘請來的,這地方不是他的,他在這裡一定是規規矩矩的,老老實實的修行用功,講經說法,利益大眾。他如果教得不好,我們聽得不滿意,就解聘,不讓他住。如果是他自己的地方,那無所謂,「我天天睡大覺你也管不了我。」我自己講經三十年了,沒有廟,也沒有地方。我現在住的小房子適宜個居士供養的,產權是他的,不是我的。哪一天我不住了,他收回去,道場是公家的。因此我普遍勸同修們,你們要廣修供養,印經、放生、布施醫藥。貧困有病的老年人,我們多多的幫助他。我沒有勸人建廟、建道場,所以我講經三十年也沒有道場。大概這也是報應。不過古人常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沒有道場就無事了。所以清閑自在。有了道場柴米油鹽什麼事情都來了,那很麻煩。想想還是沒有道場的人有福報。我認為我在這個世間第一有福,因為我什麼事情也沒有。身心無事,難得。沒事才是真正的福報。當然喜歡有事的人,大家好好努力去做;不喜歡做事的人好好地念佛,求生西方,早成佛道,這功德也就無量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3}

第四願:懺悔業障。我們每個人都有業障。如果沒有業障,那你早就成佛了。你未成佛,那必定有業障。造作有善有惡。造作善,結善果;造作惡,結惡果。有了業一定有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真理。我們每一個人絕對不只這一生,必有過去。既然有過去,當然就有未來。我們學佛的同修都相信三世因果,這是事實。由此可知,我們生生世世,無始劫來,累積到今天,不知有多少業。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所造的業若有形象、有體積,那怕在小,象微塵一樣細小,盡虛空也容納不下。我們造的業太多了。所以人生一世樣樣不如意。不如意就有障礙。人一定要覺悟,不再怨天尤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說那人對我不好,那你和他過去是惡緣,你造的是惡業。真正覺悟的人不怨天不怨人,只問自己有沒有做錯、想錯、看錯,不問外境。這樣修持功夫才會得力。功夫得力業障才懺悔得了。樣樣都是別人不對,自己總是對的,這是業障上增業障,天天拜梁黃懺也消不了。懺悔業障最低限度是改過自新。懺悔文念念業障消除不了。懺悔文念了,好好想一想;哪些地方做對了。哪些地方做錯了,哪些地方要更改過來的,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業障懺除。佛家沒有迷信。這條修行完全是從內心省悟、自覺,才能真正做到。如果說別人能代替我們懺悔,請幾個法師,給我們拜幾天懺,業障就能消除了,那請佛菩薩大慈大悲,應當天天為我們拜懺才對啊!他不替我們拜懺,那叫什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我們頭腦要清楚,不要被人騙,被人迷惑了。請幾個人給你念念經,是替你修一點福報。他本不念經,我給他錢,他在這裡念兩個鐘點的經,是我叫他念的。福報就這麼大,但業障沒有懺悔掉。

第五願:隨喜功德。這一願消除我們煩惱中最大的煩惱:嫉妒。世間人嫉妒煩惱與生俱來。小朋友一兩歲就有嫉妒心。他看到你把糖給另外一個小朋友,就不高興了,就有瞋恨、嫉妒。我們看到別人好,要生歡喜心,希望大家一切都好,都能超過我。這樣社會才能夠安定、幸福、繁榮。如果想別人都不如我。那很可憐。更進一步,我們還能盡心儘力幫助他,促成他的好事。普賢行願的偉大之處是以平等、清凈、慈悲之心,於一切眾生之類,沒有界限、沒有分別。我們的標準就是善惡。對這個社會、對於一切眾生有利益的就是善,有違害的就是惡。因此,連宗教都不能分別。別說他是基督教徒,我不應該幫他。基督教只要有善的,我們一樣幫助他。我們只辯邪正,沒有其他界限,這一點美國比東方要好得多。東方宗教界線劃得很嚴,都對立了。在美國弘法,有很多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來聽經。聽出興趣了。我有時還特別給他們舉行座談會,做深入的研究探討。他們都非常歡喜。我們彼此能互相幫助。佛法在哪裡弘揚,他們在哪裡讚歎。學佛的同修,心量更應拓開。經上常講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大概在二十多年前,台灣大專生學佛的風氣剛開,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佛法。台中慈光圖書館第一個舉辦大專佛學講座,辦得非常成功。有一年,台大的幾位學生,帶了美國籍的牧師來。他任台灣基督教辦的東海大學教授。這位教授牧師一見面就自我介紹身份,說他到台灣才四個月,以前住香港道峰山。道峰山是基督教叢林,他說,我雖然在道峰山住了兩年,但沒有做破壞佛教的工作。聽他一聲明,我馬上說「你們基督教道峰山叢林辦得非常好,我們佛教很歡喜」他一聽呆了。他們供養從大陸逃到香港,生活沒有著落的出家人。裡面有佛像佛堂,他不來干涉你,他只來救濟。慢慢的,人有感情:你看佛教不理我們,基督教來照顧我們,到最後信基督教了。很多法師在道峰山還俗了。他的目的是勸出家人還俗。信基督教。他問我為什麼?我說佛教在中國近兩千年,出家人良萎不齊,有許多渣子,我們沒有辦法清除。你們道峰山把我們的垃圾清除掉了,對你們的功德非常感激。我相信他把我的話馬上傳到道峰山去了。「啊,我們失敗了!」我們如果罵他一頓,他真辦成功了。但我說的是真話,道心堅固的人什麼樣的誘惑都不會動搖。小小的誘惑就動了心的。當然是垃圾。實際上告訴他,真正的精英,一個也沒辦法動。你那樣做對你們沒好處,對我們有好處,勸他好好反省,少造一點業。所以要學隨喜功德。有智慧,有善巧方便,修隨喜功德能夠成就無量功德。

第六願:請轉法輪。這非常重要。轉法輪即講經說法。講經說法為什麼叫轉法輪呢?佛教自古以來用法輪做標誌的最多。輪相是圓滿的。佛法講中道,空有不二。什麼能代表空有不二?在一切法裡面,只有圓。圓就是輪。圓即空有不二。圓有圓心,心是空的有沒有呢?確實有;能不能看到呢?看不到。圓代表佛性、法性。但相是有的,即外面的圓周、輪。相是動的,心是靜的、清靜的。所以園代表空有不二,性相一如。因此以法輪喻佛說法,即把佛所覺悟得道理,從他的心裏面,透過他的言語,傳達給我們幫助我們覺悟。佛法在世間最大功德就是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自從示現成佛之後,就開始講經,一直講到入滅,整整講了四十九年,三百餘會。佛法以講經說法為第一目標。象近代做法會這些,在經上沒聽說過,你們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何時與人打過一次禪七?沒有。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說法。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佛門裡的法會,就是講經說法的法會,,教育的法會。跟當年孔老夫子在世沒有兩樣,傳道,解惑、教學嘛!

建道場的目的就是請法師大德來講解佛法。讓大家有機會來學習佛法。佛法是智慧之法,佛學是智慧之學。雖然如此,在技術上我們如果用得不當,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反而受了佛法的害處。這一點不可不知。我們請法師大德來教我們,必定要與我們所修法門相應,才有幫助,我們的道業才能成就。如果請來的法師大德講的和我們所修學的不相應,反而破壞我們自己的修學,那就錯了。請法師一定請專科的。修凈土的道場,請法師大德,一定給我們講凈土的經論,勉勵策進我們在凈土的修學上的精進,這才對。如果請禪宗的大德,教我們打坐,那就錯了。為什麼?法門不相同。找一個密宗的法師給我們灌頂,教我們持咒,那更糟了。不是說他們那法門不好,而是我們不是學那個法門的。法門只有學一個才能成就,不能學多。多了,精力分散了。所以聽經、請轉法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請的法師多了,密、凈、禪都請到了,聽到了,腦子就糊塗了。不曉得哪個好。每一個法師都說:「我這個法門好!別的法門比不上我!」我過去參加過很多大專夏令營講座,也曾經辦過佛學院。好在時間不長,我覺悟了。現在我不敢辦了。為什麼呢?干這些事不但沒有好處、反造罪業。說實話,不是在教導學生,是在污染學生。佛學院那麼多人講,每個人講一個門路,講一個方法,學生聽了無所適從。以後想想,台灣的大專講座值得稱讚的是台中李老師所辦的。李老師辦的講座,裡面開的六門功課,請了五個老師來教,除他自己之外,其餘四個是他的學生。他設的六門功課同一方向,同一個宗旨,同一個目標,學生聽了很受用,從此哪個佛學院請我,我都不敢去講。我自己也辦大專講座,我一個人教,一天上六堂課。我們請了法師大德,一定要與我們的道風、學風相配合。這樣對我們有絕對的利益。台北有兩個道場我在那裡掛名負責。我不管人、事、錢,只管一樁事情:請法師到我道場講經,一定要經我同意。我不同意,任何人不得來這裡講經。這麼多年,我們的同修都在一心一意修凈土,如果搞一個其他法門的法師來,把同修信心動搖了,去學其他的法門,那我們對不起人家。所以這是一定要堅持的。但決定不能破壞別人的道場。例如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認識了聖一法師。我很尊敬他,佩服他。他是參禪的,有一個禪堂,有四十多位出家、在家的行者每天坐香。他是我看到真正學禪的大善知識,非常了不起。他請我到禪堂講開示,我講什麼呢?我勸那些人都念佛?說念佛比參禪好,那不等於罵人!他邀請我,我就從《六祖壇經》里選一段,講禪。我雖然沒有功夫,但口頭禪還是可以的。決定讚歎,勸他們努力,跟隨聖一法師修學。使他們增長對聖一法師的信心。這是我幫助他的道場,這是應當要做的。這也是禮貌。去年演培老法師給我安排了兩次講演。演公老和尚是修彌勒凈土的。我到那裡,對西方凈土一個字都沒提,專門讚歎彌勒凈土。他老人家在此地二十五年,那麼多信徒都跟他修彌勒凈土。我如果說彌勒凈土不好,西方凈土好,那怎麼也說不過去。他們那邊修什麼,我們去特別讚歎他,是那裡的同修對那個法門的信心更深、更堅固,他就有成就啊!所以人家請我去講,我們要事先打聽,他那裡學什麼修什麼,絕對不能破壞別人的道場。假如他這個道場,沒有專修專學,那可以介紹自己的法門。現代有一些年輕的講經大德不懂禮貌,不顧別人的修學,往往破壞別人的信心,使學佛人聽了之後無所適從,這是很大的罪過。

第七願:請佛住世。這一願很重要。但這也是緣分,可遇不可求。我當年在李老師麾下學佛,有一次李老師問我們這些學生的志願,象孔老夫子說的,請學生各言其志。我對老師說,我只希望將來能夠到處講經說法。他聽了之後笑笑,說:「你倒輕鬆。」接著告訴我,這個做法不能成就眾生。我問為什麼?他說釋迦牟尼佛以後,你何時看到或者聽到有人聽一部經就開悟證果的。我一想,的確沒有。他又告訴我:不能亂跑。一定要在一個地方住上幾十年,這個地方的人才能成就,要長期熏習熏修。他告訴我,自古以來,祖師大德都在一個道場住幾十年。想想果然沒錯。清涼大師在五台山講《華嚴經》五十遍。我算了一下,一年講一遍:五十遍至少五十年。他老人家住清涼山五十年不下山。李老在台中一住四十年,沒離開台中蓮社,所以有那麼多人成就。有的人也許問,你既然明白了為什麼還亂跑呢?我剛才不是告訴你,我沒有道場啊!只好到處結法緣,給佛教做一點宣傳工作,如果有一個道場,我也不願意跑,一定會住下來,很多道場要我去常住,但場有了,沒有人跟我學。最重要的還是沒有人跟我學。但我在每一個地方講經,確實都有一些人增長了信心,信心能不能長久呢?那就靠不住了。所謂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差不多每一個道場我每年去一次,時間短的五天,一個星期,今年到你們這裡是最長的,一個月。我每年要去的道場有十幾個。還有一些不得已被拉去的。總共有二十多個地方。一個地方住十二三天,一年就過去了。所以人家問我住在哪裡,我說真的不知道。找我也找不到。這樣做是不得已,不是這樣做完全對。完全對是要住在一個地方。台灣煮雲法師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請我講經,在奉山佛教蓮社。我前後在那裡講過三年。我曾經和他老人家商量過,我說這裡建一個凈土道場,我們倆人合作,不出山門。你領導大家念佛,我專門講凈土經典。我們每天講經兩個小時,念佛六個小時。一天有八個小時的課誦,不間斷,這個道場十年二十年一定要變成凈土宗的祖庭。他聽了之後很歡喜。第二天他走了。這事情沒能達成願望。可見因緣很難得。佛雖然不在了。如果遇到真正的祖師大德,有修有學,我們請他常住在這裡,長期教導我們,才會有成就,這是一定的道理。一年偶爾聽這麼一次,不管用的。聽的時候好象很受感動,三天以後都忘掉了。這是我講的客氣一點。有的人聽了,出了大門就忘掉了。李老師以前辦大專講座,暑假期間聽他教誨四個星期的學生確實變了。但學生到電影院看兩個小時電影馬上復原了。可見社會誘惑的力量多大。所以如不是長期的熏習,要成就實在不可能的。一部經聽了,就能成就,那個人決定是佛菩薩再來,不是凡人。因此請佛住世就很重要。此地道場建立非常之好。那麼我勸同修們多多留意有修有學的大德,不一定出家,在家人也一樣,請他來做主持,長期領導我們。我們依靠他學佛。現在中國大陸黃念祖老居士,今年七十七歲,他的修學,在我學佛三十七年中,還沒看到第二個。他的成就超過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這個老人現在退休了。如果能請他到此地來,是新加坡人之福啊!

第八願:常隨佛學,第九願:恆順眾生,這兩願是上求下化,屬於迴向。最後普皆迴向是總迴向。前面兩願非常之重要。我們學佛要以佛做標準,跟佛學。佛不在世了,依靠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法身,尤其是這部經。能夠把這部經典所講的道理、方法、教訓身體力行,都能做到,等於和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天天在一起。除學佛之外,我們要面對社會的現實。在現實社會裡我們如何處事待人接物,如何過我們現前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恆順眾生,日子過下去才沒有障礙。順的裡面要有智慧,不是感情的順,而是理智的順。要與大家和睦相處。佛教重視和,要修六和敬:見和同解,即達成共識,即抗戰期間政府提出的口號: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國家至上,民族至上。見解相同,國家絕對不會滅亡,在大災難也會平平穩穩的度過去。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父子兄弟姐妹和合,家庭一定興旺。公司、行號、團體、國家都一樣。要做到這一條,一定要恆順眾生,委曲求全,放棄成見。我去年到北京,看清朝的皇宮,看後非常感動。皇帝最主要的建築是三個大殿,我們說金鸞殿。抬頭一看大殿匾額《太和殿》、第二大殿《中和殿》、第三個大殿是《寶和殿》,三殿都沒離開「和」。清朝建立政權,能夠延續二百九十多年。靠「和」統治國家。清朝皇帝非常聰明,建立政權之後,用什麼統一見解呢?就用這部經。皇宮裡,從皇帝到文武百官,大家都念《無量壽經》。大家都學佛,以佛為思想、見解、行為的標準。這個經的序言裡面。梅光義居士說得很清楚。在萬和殿,規定用以定時間集合大眾讀《無量壽經》。這真是超人的智慧,用《無量壽經》來治國。你們一家念這個經,家庭一定吉祥如意。你們公司老闆員工念這個經,公司一定發達、發財。普賢大勢之德簡單介紹到此。

「具足無量行願」普賢十大願,是大願的綱領。第一願如果展開,無量無邊。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超不出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一切諸佛菩薩在因地所發大願的大成。「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是安穩。

「十方眾生,往生不退成佛,」這是諸佛起真實的無量功德。這些菩薩都能安住如來功德法中,可見他們絕大多數一定是已經往生凈土,從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而來的。如果不是從西方極樂世界回頭來,就不能說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了。前面十六正士。乃至於文殊普賢彌勒就不必說了。與會的一萬二千人,大多數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倒駕慈航,到這裡幫助釋迦牟尼佛接引眾生。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4}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臧,究竟彼岸。

這三句完全包容了凈土法門,「游步十方,行權方便」指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人。也許諸位要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幾時才能回來呢?你和阿彌陀佛見面,磕三個頭,告訴阿彌陀佛,「我現在到娑婆世界度眾生」。阿彌陀佛點點頭:「好,你去吧!」就行了,多快啊!阿彌陀佛沒說你到此一定要住多少年,一定要證到什麼果位才可以回去。你喜歡什麼時候去,你就什麼時候去。西方極樂世界真是民主自由,一切隨心所欲。聽經,在阿彌陀佛面前要規規矩矩,隨便就沒有禮貌了。阿彌陀佛點點頭:「你可以到其他的地方聽。」你喜歡鳥,阿彌陀佛就變一隻鳥來給你講經,那就自在了,躺著聽都可以。看佛多慈悲。只要你喜歡聽經、學佛,你覺得什麼樣方便,他就給你什麼方便,決定不強迫你,決定不妨礙你,十大願望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做到圓滿。所以普賢菩薩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否則十大願王不能做到究竟圓滿。

「入佛法臧」佛的法藏可說很深,簡單的講是「一乘果海」,諸佛如來果地所證即佛法藏,具體說,這部經就是佛法藏與「一乘果海」沒有抵觸。藕益大師說本經是「《華嚴》奧臧,《法華》密髓」。中國佛教沒有不尊重《法華》《華嚴》的,稱這兩部經是經中之王,一乘了義。沒有一部經能超出這兩經,是中國每一派祖師大德所公認。蓮池大師把《彌陀經》、《無量壽經》讚歎到了極處。他這些話沒有過分呢?如果大家仔細去研究,他說得恰如其分。《華嚴經》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部經從頭到尾,字字句句講的都是西方極樂世界。《法華經》在《藥王菩薩本願品》里佛明白教誡我們念佛求生凈土,何況在梵文本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後面有六首偈,沒有譯成中文,勸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民國初年,呂碧成居室曾翻譯出來過。入佛法臧就是把《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教訓我們都得到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生活、行為。能百分之百的做到,決定上品上生;如果能做到百分之九十,可以中品中生;依次類推。最低是做到二成,保證你往生,可見這部經的重要性。

「究竟彼岸」以本經宗旨解釋,即念佛成佛。《觀經》開頭講的三福,即一切諸佛凈業正因,第三條即菩薩福,菩薩修。第一句「發菩提心」,第二句「深信因果」,我從前念到此句很懷疑,因為第一講人天福報,第二講聲聞緣覺,第三講菩薩。深信因果給人天乘人講就可以了,為什麼給菩薩講?難道菩薩還不信因果嗎?以後才知道,菩薩因果和我們通常講的不同,佛是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確實很多菩薩不知道。菩薩如知這個因果,他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了,也不必修三大阿僧祇劫。佛真是非常慈悲,給我們這些緣熟的眾生一語道破了。「究竟彼岸」就是念佛成佛。

下面這些菩薩的權德,即實修。這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菩薩。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二乘,沒有天人。我們世界有十法界,有佛、菩薩、聲聞、緣覺、六道眾生。西方是一法世界,純一菩薩世界。一切諸佛剎土都是十法界。這裡菩薩哪怕是下品下生的,和阿彌陀佛見了面,即可到其他世界度眾生,回來度眾生的方式很多,最殊勝的是示現成佛,象釋迦牟尼佛。《普門品》說:「願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普門品》講三十二應身是所有的歸納,代表無量無邊。現身度眾生以什麼法門為主呢?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當然是以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法門為主。如果眾生一時不能接受,就講別的,其它法門都是輔助的。說老實話,連釋迦牟尼佛示現也不例外。他雖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真正主要的就是這部經。其他縱然《華嚴》《法華》都不是主要的。到第三章看到本經的發起,就知道了。

舍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佛先示現在兜率內院做補處菩薩。降王宮在八相成道裡面,佛一定以王子的身份來世間,不會出現在其他人家裡。這對以後教化有很大方便。世間人就是求功名富貴。他不求,有了也不要。這告訴你,學佛比做國王還好!還要殊勝,不然為什麼舍了王位。此句為托胎出生。「棄位出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這就是十大願王里的恆順眾生,世間所有榮華富貴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佛決定不會捨棄,佛教我們求真實的,永遠可以得到的、不會失掉的。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是,現在還沒死,所以還要拚命求。現在人把求財富作為第一願。在美國遇到一個同修,說去年年底到香港看他表兄弟。表兄弟在做股票,有一個收音機什麼的東西隨時帶在身上。每兩分鐘播一次股票的消息,他全心全意聽,二十四小時不斷,吃飯也聽。兩年賺了不少錢。他問我念佛怎樣才能一心不亂。我告訴他,向你表兄弟那樣就到一心不亂了。他求錯了,如果他用這個專註的心專門念佛求生凈土,他決定上品上生。現在世界被股票搞瘋狂了,象走火入魔一樣。實在講,我們每天晚上都死一次。睡著了,哪一樣東西是你的,人家把你的身體抬走了也不知道。睡著了和死沒有兩樣。每天死一次,還不夠嗎?古人常說「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依照這個經典修學,西方極樂世界是永恆的。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的就是無量壽。那裡在好,如果壽命短,享受不到,那又有什麼用處。只要無量壽,那一切所得才是真實的。「你剛才說了,每天睡一覺,小死一番,西方極樂世界睡一覺不也是小死一番嗎?」我告訴諸位同修,西方極樂世界人是不睡覺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晝夜,是光明的世界,不需要日月星辰,每一個人身上放光,所有一切物質放光,大地放光。那個世界人永不昏沉。睡眠是障礙,五蘊之一。財色名食睡,五蘊即五蓋,蓋覆住我們的本性。色界天人沒有睡眠了,有禪定,不需飲食,以禪悅為食。娑婆世界高層次的凡夫都不要睡眠,飲食,何況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人不要飲食和睡眠,所以用功不間斷,得大自在。不象我們用功累了睡一覺,中斷了。所以他們成就非常之快。「以定慧力,降伏魔怨,」魔就是折磨障礙,多半講我們內心的煩惱。煩惱魔,五陰魔,生死魔,使我們道業上不能精進、延續。怨是冤家,外面的人找麻煩。我想讀經,他偏不讓;我想念佛,他看到我討厭,找我麻煩。這既是怨家。對自己內心要用定,對外境要用慧,比如在家只有你一人學佛,看到念佛就罵你,誹謗你。你不願他造業,你用智慧。你在家看看報紙,家裡人不會反對你罵你。你看報紙每一個字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要和家裡人作對,要和家裡人和睦相處。他反對,我們用巧妙方法一樣學了。到將來自己成就了,表演給他看,他就相信了。

香港何士禮將軍的母親往生表演了一下,開了一個往生大會。她一家兒子媳婦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老太太是念佛的。兒子媳婦孝順,各修各的。老人預知時至,把親戚朋友邀來,送她老人家往生。她告訴兒子媳婦,「我們家庭裡面是宗教自由,你們信基督教,我一生沒妨礙你們過。但今天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我們母子一場,你總得念幾聲佛號送我往生,」這一生最後一個要求,兒子媳婦也同意了。大家來後,她老人家在床上盤腿一坐,在大家念佛聲中往生了不到十五分鐘,兒子媳婦看在眼裡。從此基督教不學了,老實念佛。最後她把一家人都度了。這是智慧,現身說法。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在八相成道的第六相,成佛道。怎樣才能成佛道呢?經上給我們開示很簡單,即得微妙法。微妙法就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相、徹底通達明了。證得無上菩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5}

下面是請轉法輪。這一項,在本經說的很多。八相成道以轉法輪為主。佛出現於世就是給我們講經說法的。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翟污垢,顯明清白。

佛法是師道,它與一般宗教不同。師徒之間都非常尊重,尊師重道,學生跟老師學,要求學,老師不拉人,不象其他宗教到外面拉信徒。要想學佛,要求學佛。求學的心非常真誠,才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因此一定要有人去祈請,請法。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了,我們凡夫不知道,不會去祈請。如果沒有人祈請,佛就立刻入涅盤走了。他不會宣傳:「我會說法,我來給你們說法,好不好啊?」如果這樣,佛法就不尊貴了。天人有很多種,這裡說是凈居天人,在第四禪天,稱五不還天。四禪有九天。其中五種為修道之人居住之處。傳說小乘三果聖人住在五不還天,釋尊示現成佛他們知道,於是他們紛紛下來請佛住世,講經說法。「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世間」包括我們凡夫的世間,有情世間,也包括了聲聞、緣覺、菩薩。學佛法就能破除我們的煩惱,我們煩惱很多業障很重,不知怎樣斷煩惱、消業障。佛正是為這樁事情出現於世,來幫助我們,煩惱斷了,業障消除即成佛。佛與九法界眾生不相同即在此。縱然到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就是他們的煩惱業障。九界眾生只有煩惱輕重、業障深淺不一楊。「壞諸欲塹」欲即五欲,財色名食睡。佛常在經上告訴我們五欲是地獄五條根,貪愛之心是輪迴根本。如佛不為我們說出,我們都以為貪愛五欲六塵是應當的。每個人都這樣的嘛!古人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業不移不生極樂。」欲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求一心不亂。「洗翟污垢,顯明清白。」「污垢」指煩惱習氣。清白是自性光明。用禪宗術語即「迥脫塵根,靈光獨耀」,凈土門即「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到都攝六根,心身的污垢洗得乾乾淨淨了,性德完全顯露。這些都是佛教給我們的重要綱領。

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調即調和調順。眾生的煩惱習氣非常重,伏住身心煩惱習氣,令其轉變,即是調眾生。調眾生最重要的方法是宣妙理——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特別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宇宙的關係,涉及到現在過去未來,如果我們都明白了,就心安理得了。安即達到和平、安和樂利。這句即《法華經》講的:「開示悟入」佛為我們開示,我們聽了之後要覺悟,要相應。悟了之後,我們的想法看法馬上就轉過來了,即是「入」,雖然悟了,但境界轉不過來,那還是不行,得不到受用。悟是理解,入是修行。

「貯功德,示福田。」佛要我們貯的不是財務(財務是假的,一樣也帶不去。)是功德。《普賢行願品》說臨終時什麼都帶不去,惟有十大願王能帶的去。常常在你面前引導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功德帶得去的。功是功夫,德是收穫。一分功夫一分收穫。因此功德別人沒法代做,只有自己做。別人的功德你是享受不到的。具體說,功德即是戒定慧三德。持戒得定,戒才是功德。戒持得再好,沒有得定,那戒只是福德,不是功德,是人天福報。所以功德能斷煩惱,出三界,了生死。福德只是三善道的果報,甚至在三惡道里也有很大的福報。在佛門裡修布施供養,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包括福德,福德不包括功德。

戒定慧最簡單,最重要的修學方法是讀誦經典,執持佛號,三學具足。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經時心無妄念,即是諸惡莫作;經典,尤其是《無量壽經》,是十方一切諸佛共同讚揚的,是善中之善,是眾善奉行。念經時從頭到尾,字字分明,句句清楚,沒念錯漏、顛倒,即是修慧。但諸位同修要知道,念經時不想經是什麼意思,否則破壞了三學;心不清凈打妄想,無戒;心動了,定沒了;起執著,慧沒了。和一般讀書不一樣。念佛號也是三學圓滿,是最普通,最方便,也是最殊勝的修學方法。「福田」嚴格地說,讀經、執持名號是無上的福田。一般說。福田有三種:一、孝順父母,為恩田;二、敬三寶,為凈田;我們純凈之心由三寶啟發出來;三、周濟貧困之人,為悲田。我們看到貧苦病患,應生慈悲心去幫助他。孝父母、敬三寶、周濟一切貧困為三福田,我們應當隨緣儘力而種福田。

以諸法葯救療三苦。升灌頂階,受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

佛所說一切法,一切經,就如同葯一樣。專治眾生的毛病、煩惱、習氣、生死輪迴,這些苦痛除了佛法,沒有方法能對治,即使其他宗教,也是治標不治本,可得一時安慰,過了一時,毛病又複發了,不究竟,不能根治。高級宗教,能幫助人們升天,長壽,但不能永生,忉利天一天是人間一百年。我們中國講玉皇大帝,一般宗教講的上帝就是忉利天王。從那天上看人間,人好可憐,壽命一天,有人還不到一天,真是朝生暮死。他們的壽命是一千歲,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但壽命盡了,還是要死。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十九年在忉利天是一個月。在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壽盡了還要輪迴。唯佛法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所得才是名符其實的永生。三苦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即六道輪迴之苦。

「升灌頂階」:生是提升,灌頂是把我們從凡夫提升到大菩薩的地位。灌頂的意義是諸佛如來大慈悲心護念。教我們成佛,頂:如來證的果位是最高的,沒有在上了。絕不是拿水在頭上灌一下就成了佛、菩薩了。如果這麼簡單就能成佛,釋迦牟尼佛何必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拿一盤水給我們大家灌灌不就行了?諸位同修要知道,平時灑楊枝凈水是表法的。看到這樣子,就是想到諸佛如來大慈大悲護念我們。希望我們早日成佛。我們自己一定依教奉行。否則佛雖然有這個願望,也沒辦法把我們拉上去。「授菩提記」就是告訴你在什麼時候、什麼世界成佛,成佛名號、狀況如何。佛會詳細給你說明。「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阿闍黎即是老師。梵文章為軌老師。他的言行可作為我們的模範。孔老夫子說:「人之大患,好為人師。」人有一個大毛病,喜歡當人家的老師。佛是不得已,為教菩薩,才做老師,不是好為人師,言詞當中,非常謙虛,非常真誠。做老師不簡單,要做我們的榜樣。

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

這是他做老師的條件。這四句話非常深廣,《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普賢行願品》四十卷,即此四句。相應,淺言,與佛的教誨相應,深講,與自己的心性相應,是真正相應。「無邊諸行」我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言說。都能與心性相應。明白說,能與這部經上講的相應,即是「成熟菩薩,無邊善根。」菩薩根熟了,快要成佛了。我們在座的同修,有不少根熟了。如果根沒熟,你這一生決定遇不到這部經。這部經講當生成佛的法門,不是教你成阿羅漢、菩薩的。你能依這部經修持。這一生決定成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往生的。經後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福報高,臨終時,預知時至。臨終時明明白白,告訴朋友,佛來接我了,我跟他走了。福報差的,也很清楚,但體力不夠,佛來接引他,他想告訴大家,但說話沒聲音,只見他嘴巴在動。還是活著走的。這是不死的法門,大家要知道。依這個法門修,秀多久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我告訴諸位同修,你要是認真修學,努力修學,一般三年就能成功。如果你一聽:「三年就要死了?不修這個法門了。」可知,你學佛是假,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口是心非。不過我告訴你,真正念佛成就了,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走都可以,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明朝皎光法師念佛,感應到佛來接引他。他向阿彌陀佛請假,說《楞嚴經》註解自古以來,我看了都不滿意,我向你老人家請幾年假,註解《楞嚴經》。阿彌陀佛點點頭走了。他留下來註解《楞嚴經》,在註解的序言里寫得清清楚楚。諸位同修應當努力,尤其現在世界災難很多。我們自己有把握了,大災大難來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想去就去。心裡動了一個念頭,阿彌陀佛就來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6}

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這句話要特別注意,你才能體會這個法門的殊勝。弘揚凈土的菩薩,修學凈土的人,絕對不是一尊佛在護念你。你要選擇凈土法門,一切諸佛,都歡喜,都給你道賀。恭喜你快要成佛了,這是第一好事,第一善事,你修其他任何一個法門,一生成不了佛。唯獨這個法門一生真正成圓教無上佛果。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這一節講妙智呈現。即文殊菩薩的智慧,成就普賢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建立在真實智慧的基礎上的。這些人都尊修普賢大勢之德,都是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到他方世界接引眾生的,他們的能力神通不可思議,象觀世音菩薩能三十二應身,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也有這個能力,和文書、普賢、觀音、勢至差不多。這種能力不是靠自己修來的。靠自己修至少要三大阿僧祇劫。是啊彌陀佛加持給他的。所以能很快倒駕慈航。這是非常殊勝的奇特境界。

「譬善幻師」象我們世界的魔術師,「現眾異相」顯三十二相,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雖然他能變現種種身,種種相,「實無可得」不是真實的。因此菩薩真正是遊戲人間,即相離相。《心經》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諸法實相。我們凡夫認一切相為真,在形象里分別執著,所以才起惑造業受報。菩薩所現相,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現相是利益眾生、接引眾生,幫助根熟的眾生當生成佛。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

這是菩薩的真實德能。「 通諸法性」是自證無上菩提,明心見性。通,通達,無有障礙。「達眾生相」對六道眾生的因緣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面一句,菩薩說法不違真理,契理;後一句契機。契理契機。和佛所說,沒有兩樣。

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供養諸佛」是身教,「開導群生」是言教。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要給我們做個樣子看。如果他對諸佛不禮敬不供養,叫我們禮敬供養,我們不能接受,也不會相信。所以他做給我們看。「化現其身,猶如電光」電光即閃電,比喻有作用,但不住,不執著。三輪體空,不執於相。這樣教導眾生,真正得大自在。沒有執著、沒有煩惱,作而不著,不著而作。因此他不會有疲倦。疲倦是因為執著我有身體,做了好多工作,應該疲倦了,馬上就疲倦了。如果工作很興奮很快樂。把時間忘記了。你就不會覺得疲倦。疲倦是心分別所產生的。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纏縛簡單說是煩惱。見是見解;魔見,一切錯誤的見解、思想。佛菩薩為我們說法,破除我們錯誤的知見,是我們的見解、思想、行為同佛菩薩一樣。聲聞是小乘。辟支佛是中乘。如果用大小乘說,兩者都是小乘。小乘雖然也相當殊勝,但佛在大乘經上說,當時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外道只有九十五種,第九十六種即是聲聞、辟支佛,在一切外道中他最殊勝。但他沒有明心見性,只斷見思煩惱,沒有破塵沙無明,依舊是心外求法,只破我執。是門內的外道。菩薩遠遠超過了小乘。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說得很清楚。佛當年在世,舍利弗、目犍連都示現聲聞,不是真的聲聞,象唱戲,扮演小角色,實是佛菩薩再來。舍利弗是東方青龍佛化身。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佛與佛真正合作。世間人做不到,有分別執著。無論誰作主角都擁護、團結、合作。佛法才能興旺。從這裡看到,僧團是一團和睦。空,性空;無相,相是假的;無願,於一切法無妄想取著。《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空無相、無願」叫大空三昧,小乘大乘都講,但境界不同。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註解》里講的很詳細。

「善立方便」善巧方法。佛給我們說八萬四千法門。中國把整個佛法分為十個宗。十宗又有派,即是善立方便,是我們學習容易多了。凈土宗只依據三部經。後來祖師大德們增加了兩種,為五經。第四種是清朝魏源居士加進去的,幾《普賢行願品》,晚近印光大師把《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所有一切宗派中,凈土經典最少,最容易修學,成就最高,最不可思議。到此,經文講的都是請轉法輪(八相成道之第七相)最後兩句即第八相:入涅盤。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經文簡單,意思非常豐富。成佛了,還有生死?中下根性的人著相,看到釋迦牟尼佛滅度了,上跟人離相,知道釋迦牟尼佛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上根是大菩薩,「覓生死涅盤俱不可得」。為什麼表演般涅盤呢?有一類眾生。不用這個方法不會覺悟,不會認真學佛,也不會得到結果。佛在世,天天見到佛,好像無所謂,也不稀奇。佛一走就緊張。一棒打醒了。許多人因此得度。可知,八相都是利益眾生,沒有一相不是利益眾生而示現的。

下面敘說菩薩德用無邊。德用有自利之德和利他之德。先說自利。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

這是菩薩自己證得的。無聲無滅即涅磐。小乘在第四果證得,但是偏執涅磐,不究竟。大乘菩薩所證涅磐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涅磐」究竟、真實、圓滿。生死涅磐兩邊不住,就是無生無滅三摩地。三摩地為繁文,意為正受,正常的受用,正當的受用。陀羅尼意為總持,即一切諸法的綱領。他掌握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綱領,說法自在。總一切法,持一切法。

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這一句又和《華嚴經》有密切的聯繫。古人稱本經為中本《華嚴》是有依據的。這些菩薩們隨時都能悟入華嚴三昧(一真法界),唯識自心。於自心完全明了通達,即華嚴三昧。一般解釋華嚴三昧是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即理論、歸趣。對這個理論、歸趣真正通達明了,而且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與這個境界完全相應,這才叫莊嚴佛國,華嚴境界。一心修得叫三昧。這個三昧是莊嚴法身,莊嚴妙明真心。一切法都是心變現出來的。佛在大乘經里常說「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性即體,一切諸法的本體即真如本性。唯識講「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受。」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隨時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百千是多,無量無邊三昧都得到了。三昧是定。定有無量無邊。修定是含糊的說法。每個人都有定。在境界里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叫三昧。我們眼見色,在一切色塵里不起心動念執著。眼根在色塵里得到三昧了;耳根在音塵上有了三昧。境界無量無邊,三昧也就無量無邊了。比如有的人不要錢,看到人家有再多的錢也不起心,即在錢上得定。但他好名,在名里沒有定了,給他一頂高帽戴,他歡喜開心得不得了,定沒有了。諸位想想,你們在哪些境界里得了定哪些境界里沒有得定。可能在大乘佛法里沒有得定。也許有人說在大乘佛法里得了定「他不想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深禪定是性定,一得一切得,是自性本定。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17}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

如果你真正入華嚴境界,得無量三昧,住深禪定,你就決定見到一切諸佛了。因為前面三句要是得到,你自己就成佛了。成佛了就可以看到大地眾生同成佛道。看到每一個眾生都是佛。《華嚴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眾生看眾生都是眾生,看佛菩薩也是眾生。所以要問問自己到什麼境界了。你看到一切人都是好人,你自己也就是好人!看到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好,那自己心不好,自己不是好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佛法修學過程中,看自己的境界,不要問別人,別人會騙你。你一問,人家就知道:傻瓜。我在洛杉磯講經,其中有五個居士,密宗上師給他們灌頂授記,說他們已經開悟了。他們高興得不得了,自認為是開悟了,貢高我慢。他們來聽我講經。聽完來問我:「法師,我們有沒有開悟?」我老實告訴他,你沒有開悟。他生氣了。我告訴他:「我沒有開悟,你來問我,你當然沒有開悟!」給他說真話他生氣,騙騙他,他還高興。可憐可憐!修行如不能轉境界,那一點成績都沒有,等於讀書交白卷。古人常說:「聽教要在收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一定要有所改變,標準是佛的教訓。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

象如來一樣,應化他方。這裡如果含糊念過去,那很可惜,你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殊勝還是無法體會。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能在一剎那,遍游一切佛土。我們娑婆世界的菩薩不能這樣。一尊佛有一尊佛的教區。每一尊佛的教區是一個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不會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會到東方藥師佛土去。他的菩薩也在這個範圍內活動。象學校校長,只管自己學校之內,不能管別的學校。西方極樂世界的教區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都是阿彌陀佛的教區。為什麼?一切諸佛都講《彌陀經》、《無量壽經》,勸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一切諸佛在十方剎土作阿彌陀佛的代理人,代阿彌陀佛招生,把學生招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學生有資格遍游諸佛國土。至此為菩薩自利之德。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善說經要、諸法,和佛沒有兩樣,此處又是一真法界,無比殊勝。「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度眾生,語言很重要。對一切眾生的語言都能明白,沒有語言障礙,以無礙辯才,宣說無上甚深妙法。開示眾生,顯示如來本性。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與之相比。「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是真實,實實在在,這些菩薩心裡只念一件事情:普度眾生。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

隨緣而不攀援。佛門常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凡夫是隨緣隨變。順境歡喜,逆境痛苦。心不能做主,為外景轉。佛家最低講八風吹不動。這不是很高的成就,是最起碼的本領。人家讚歎我不動心歡喜;人家毀謗我罵我,我不生氣。隨緣隨變即造業,輪迴六道。阿羅漢是不變不隨緣,不度化眾生。菩薩是隨緣不變。諸佛是不變隨緣。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庶類即是一切眾生。成佛之後和眾生往來,往往不能用佛的身份。用佛的身份,眾生害怕,不敢見他。他降低自己,成菩薩身份作不請之友。以前沒招學生的,學生慕名而向老師求學。老師不去找學生。菩薩是我們的同學。你不肯學佛,他把佛法送到你家裡來,勸你學佛。老師如這樣,師道尊嚴就沒有了。學生把老師的德能到處宣傳,讓人知道,受感動,就會來求學。但學生招生也只是把老師智慧德能的好處介紹給別人,別人來不來學,是他自己的事情,絕對不能拉他來。勉強來沒有尊重心,學不到東西。印光大師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沒有恭敬心來聽兩個小時是受兩個小時的罪,得不到利益。如果你不把佛法好處介紹給他,那你對不起他。佛法里有許多偈贊,不是唱給佛聽的。贊的內容都是佛的智慧德能,是唱給沒學佛的人聽的,讓他聽:「原來佛有這麼大的功德智慧,那我們應當親近他。」主要讓他來學佛。這方法多溫和美善。這是一門非常高深的教學,一定要讓人自動來學,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唱偈贊要字正腔圓,讓人聽出內容。如果聽半天,沒聽出一個字,意義就是掉了。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法即佛法,藏,倉庫。一切佛法藏在裡面,即是甚深法藏。本經而言即是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知道此的人不多。何以知道?《華嚴經》被公認是經中之王,講到最後是一句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精髓即是「阿彌陀佛」。佛種性即是說我們。簡單說,是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佛事菩提心果。能發菩提心。即護佛種性。是菩提心。《大乘起信論》說:「真心、深心、發願迴向心。」藕益大師說:「誠心誠意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無上菩提心。」這容易明白。諸位同修如果仔細研究大乘經論,即知這講得千真萬確,一點不錯,因為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即圓成佛道,這心不就是成佛的心嗎?這個心的果報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因此,「護佛種性」就是一心受持六字洪名,在日常生活中,要與菩薩六度相應十百分之百的護持自性佛的種性,你這一生決定成佛,不但自己護持,也要幫助別人,教別人護持。「常使不絕。」

興大悲,愍有情。

興大悲,發大慈悲之心,憐憫一切有情眾生。眾生在大的富貴都可憐。因為壽命到了馬上就六道輪迴,眼前富貴不過是借給他看幾年,沒有一樣能帶去的。根本通達佛法,對世間富貴決定不會羨慕。求富貴真是得不償失,你用多少心機得到了,又要想盡一切辦法保持。心沒有一天能清凈安定,苦不堪言。你能看破這一點,你才知道人生可憐。「知足常樂」,知足真富貴,黃金美鈔不要是真富貴。

演慈辨,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

以大慈大悲為他演講,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實的義理,讓他破迷開悟。「法眼」是智慧之眼。杜塞惡道,從今天以後斷惡修善,將來必定得善報。善中之善,第一之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惡道」在此指六道,不單三善道,聲聞緣覺也是惡道,大乘菩薩和凈土比,還是惡道,因為雖能成佛,但最少要三大阿僧祇劫,《華嚴經》講無量大劫,不是一生成佛。惟一至上之門,至上之道,就是念佛求生凈土,任何一個法門都比不上。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真正同達了,全都選擇這個法門。無著菩薩、天親菩薩、龍樹菩薩、智者大師、永明延壽禪師,一切通達後,一心念佛,求生凈土就不可思議。下下根人除非不信,否則和上上智人成就一樣。我們今天什麼也不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信願持名,我們依據的理論、方法完全相同。十方如來之下,大菩薩都用這個方法往生,真不可思議,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些往生的大菩薩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修了多少阿僧祇劫,吃盡苦頭才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們這些人怎麼一下就來了?」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這是菩薩心,一定要學的。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自他不二。要培養這種情操、心量。這個心量是本來有的,是諸佛菩薩的心量。學佛,第一要有諸佛菩薩的心量。心量小不能成就。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表福慧兩種莊嚴和如來果地沒有兩樣。第一是自德生,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無量劫所修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就是佛力加持。所以這個法門是二力法門,其他法門要靠自己,佛菩薩沒有辦法把功德轉給你。這事情您聽了會奇怪,為什麼其他佛不可以,阿彌陀佛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好象投胎,一下子大富大貴了。像一個獨生子,父母所有一切都是他的,他不費功夫就得到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象做阿彌陀佛的兒子一樣,讚歎與會大眾到此告一段落。

下面是說明與會大眾還有其餘聽眾。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這是總結同行大士。前面列的幾個人只不過是代表而已。像這樣的等覺菩薩非常之多,無量、無邊。這麼多人靈鷲山容納得下嗎?諸位要知道,菩薩們有神通。維摩詰居士丈室,只有一丈。房間里放十萬個大師子座,那麼多菩薩圍繞著聽他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十方世界的菩薩們都來聽。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清信士即優婆塞,在家男居士;在家女居士五百人。有欲界天人。欲界天有六層天、四天王天。

欲界天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往上有色界、四禪十八天。再往上,為無色四層天。「諸天」統指二十八層天。梵眾指四禪以上天人。這些人數也相當多,都來參加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清凈國土的大法會,到這裡,序分的通序講完了。

推薦閱讀:

中國男女平等時機未到
社會分層與不平等周報 week 1:什麼是不平等?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性別與社會 周報(二):我們怎麼胡扯?
如果你有個弟弟和被打的順豐小哥一個年齡

TAG:平等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