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東林寺第二屆蓮宗助念培訓班開學典禮暨首日課程

2017年11月18日,廬山東林寺第二屆蓮宗助念培訓班開學典禮在青蓮念佛堂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眾多學員濟濟一堂,開始了為期五天的培訓。

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安徽巢湖六度寺住持入川法師,東林寺首座本通法師、監院興琳法師、弘法教育部負責人德首法師、教務處負責人會同法師、大知客慧顒法師和東林寺凈土苑西堂昌法法師出席了開學典禮。儀式由東林寺助念團團長慧悅法師主持。

上午8時,學員觀看了「助念培訓宣傳片」和《已是蓮邦彼岸人——德亮法師往生紀實》視頻。觀看結束後,開學典禮正式開始。全體人員起立,合唱《三寶歌》。

隨後,入川法師開示:生命在臨終需要關懷,要想得到臨終安樂,就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讓生命回歸本源的不生不滅;而喚醒在生死苦海沉淪的眾生,需要有識之士用佛法智慧來傳播,讓眾生藉助善緣而受益。

接著,其他法師和學員代表分別發言。

典禮最後,大安法師圍繞當今社會急需臨終關懷,和凈土法門在臨終關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做了簡明扼要的開示:當今醫學界採取各種方法延續病者生命,卻很難緩解他的痛苦,尤其解決不了他下一期的生命問題,這個問題應當引起社會和醫學界的思考;佛教臨終關懷就是要協助病者解決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作為一名臨終助念者,我們要把名號法義通過助念心態和操作過程給病者有效顯現出來,給眾生往生以真實利益。

下午14時,德首法師作了《認知死亡勿失正見》的專題講座,帶學員認識死亡和投生的過程,避免一些不正確的知見和行為,內容涉及臨命終、最後一念、中陰以及中陰投生的情況。

依據《瑜伽師地論》中的記載,法師為學員講解了死亡的三類情況——壽盡死、福盡死、命未盡橫死(未舍不平等死),特別對《藥師經》中提到的導致壽量未盡而死的九種因緣做了詳細闡述。

然後法師講解了死心的三個階段,可分為粗想、細想、正命終。在粗想階段,心識還比較明白,六識正常,但隨著四大的分解,時間的推移漸漸暗鈍,待眼耳鼻舌身五識不起作用了,只剩下一個「意識」就進入細想位,不起善惡了,就是一個無記心了。而到了正命終位,六識則已全部離去,只剩一個第八識。所以法師建議學員助念最好從粗想開始,因為病者心意識比較清醒,有利於與其溝通,令提起正念。

粗想中又可分善心死、不善心死、無記心死三種,在臨命終的時候,這三種心會引導我們到善道或者惡道去。一個既行善又造惡的人,生前對什麼法串習的多,這個法的業力就強大,就會令心緣著這個法流注,其他的就全部忘掉了,這是「隨強憶念」。

若人臨命終能回想起自己所造作的善法,或者有人在旁邊提醒憶念功德善法,諸如做過慈善、護生、賑災濟貧、參加過佛七、受過菩薩戒等等功德,善法在心裡思維、活動,心就變成善的了。這都是在粗想階段決定了,進入細想階段,這個想法就不變了……

最後法師對中陰身的形成原因、形狀大小、飲食、壽命、投胎等方面做了詳細講解,告訴學員,即使助念對象進入中陰身狀態,也可採取合理助念措施,最大程度利益亡人。

當晚18時30分,大安法師為學員講解了《阿彌陀佛攝生三願》。法師首先介紹了選擇此次課題的緣起:阿彌陀佛攝受眾生往生三願屬於臨終助念根本依據,離開彌陀願力,一切助念都是空的,所以了解彌陀本願尤其重要。

大安法師圍繞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展開講述,尤其對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內涵做了深入解釋:事相上要相信有阿彌陀佛、極樂凈土存在,不間雜懷疑;理上要相信佛力、法力、自力三種力量。「欲生我國」就是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樣才能得到大安樂;「乃至十念」是指平時要上至盡形壽、下至十念念佛。十念通平時也通臨終,尤其臨終遇善知識勸念佛號,以信願的心稱念十聲乃至一聲佛號都可帶業往生,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助念十分重要,是臨終眾生能否接上阿彌陀佛接引願力的重要法緣。

大安法師對第十九願發菩提心及修諸功德、臨終接引、中陰身等內容做了講解,對蕅益大師的判言「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和善導大師詮析的菩提心的內涵也都做了深入分析。

法師開示:信願念佛之人臨命終時是蒙佛菩薩圍繞其前,放光注照,接引往生極樂凈土的,往生是靠佛的願力成就的,因此不可聽信一些人「有能力將病者送到極樂世界」的錯誤言論。

法師對第二十願「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等內容做了闡述,重點對「植眾德本」做了深入講解。強調發起厭離娑婆之心,需要具備一些般若空性智慧,否則厭離心很難生起,進一步就不想念佛,遇到生病就貪生怕死,而怕死是往生最大障礙,所以一定要放下身見我執。

最後大安法師希望學員能做「無盡燈法傳者」,將所學助念教理運用到臨終病者身上,點亮臨終人的信心慧燈,並寄語願與現場學員蓮池海會相聚!

晚20時30分,講課結束,學員回寮養息。


推薦閱讀:

憾留廬山 暖留心間
凈宗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
廬山秀峰日記
望廬山瀑布水
廬山蓮宗寶鑒念佛正因卷第四

TAG:山東 | 培訓 | 課程 | 開學 | 培訓班 | 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