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 (3)

昃二、他所引(分六科)

辰一、敬尊長

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

現在的文是解釋攝善法戒。攝善法戒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引攝。引攝這句話就是自己努力地創造,叫引攝。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所引,就是自己靠自己努力成就的善法,這一段已經說過了,就是「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于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這是自所引。現在第二段是他所引,分六科,第一科是敬尊長。

「如是時時」,這位受菩薩戒的人,他怎麼樣學習攝善法戒呢?就是時時地「於諸尊長」,精勤地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對於尊長有這樣恭敬的行為。「即於尊長勤修習敬事」,前面說是合掌、起迎、問訊、禮拜這件事,就是對於尊長勤修恭敬的事,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

看這個《披尋記》:

「於諸尊長等者:年德俱尊,是為尊長」,他年紀也很大了,他的品德也很高尚,所以「俱尊」,「是為尊長」。「言合掌者:謂於尊長招延及奉請時」,「招延」就是有所請,請他,叫作招延。「及奉請時」,以及奉請的時候。「奉請」也就是「招延」,就是恭敬地請他到什麼地方,這些事情。「言起迎者:謂彼來時」,就是尊長來的時候要起迎。「問訊者:謂問病苦及安樂時」,問他的身體健康的情況。「禮拜者:謂有求請頂禮足」的時候,這是對於尊長恭敬的事情。

辰二、侍疾病

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

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前面對於尊長這是恭敬,下面這個就是悲愍的意思。

看這個《披尋記》:

「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者:欲拔彼苦,是名悲愍」,就是對於這個有病的人要有這樣的動機,就是想要除掉他的苦惱,你有這樣的心情那就叫作「悲愍」。「作意視察,名之為瞻」,瞻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作意視察」,就是自己的心裏面發動起來去看護他,去看他病的情況,那叫作「瞻」。「為作供事;是名為侍」,為他作這些供給他的事情,那麼叫作「侍」。「於此二種無有慢緩」,對於作意視察也好、為作供事也好,這兩件事為他服務的時候,心裏面沒有慢緩。這個「慢」,或者是輕慢,輕視、緩慢;他不是這樣子,所以叫作「殷重」。奉施醫藥,名之為叫做「供給」。那麼這是看護病人。下面第三科稱妙說。

辰三、稱妙說

於諸妙說,施以善哉。

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

看《披尋記》:

「於諸妙說施以善哉者:謂於世間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或出世間、苦論、集論、滅論、道論、無倒宣說,是名妙說」,先解釋這個妙說。「於諸妙說施以善哉者:謂於世間施論」,這個善法分二種:一個是世間的善法,一個是出世間的善法。世間的善法就是「施論」,有同情心能夠布施能作這種善事,這樣的法語叫「施論」。「戒論」,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作這些惡事,那麼叫作戒論。「生天之論」,你這樣子做,你不作惡事而能作善事,你能夠施、戒。施、戒也可能再來人間,也可能生到天上去,那麼這叫生天之論。「或出世間」,前面這個施、戒屬於世間,下面是出世間,就是超越了世間的事。是什麼論呢?「苦論」,說世間是苦;「集論」,苦的原因就是由集來的;「滅論」,滅除苦集之論;「道論」,就是能從苦集中解脫出來的方法就是道論、戒定慧。「無倒宣說,是名妙說」,你對於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宣說的沒有錯誤,那就叫作妙說。「聖所稱讚,故名善哉」,你說的很正確,沒有錯誤,是聖人所讚歎的,所以叫作善哉。這是「於諸妙說施以善哉」,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下面第四科贊有德。

辰四、贊有德

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

就是在佛法里不斷地栽培善根,他有了成就的人,這樣的人你能夠誠心地讚歎他好,那麼叫作真誠的讚美。這個「補特伽羅」翻作中國話是數取趣,數數地得果報;得到了果報以後又棄捨了,棄捨以後又得果報,這叫作數取趣。就是眾生在生死里輪迴的這種人,叫補特伽羅。

《披尋記》:

「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者:功德有五」,有五種功德。「謂信、戒、聞、舍、慧」,就是這五種。對於佛法有信心,這是一種功德。這個對佛法有信心,這個信的確還是有深淺的不同。比如說我相信坐禪將來會有大的成就,那麼我就歡喜坐禪,那麼這就是信心。如果你有懈怠,不願意坐禪,這表示你的信心不足,這是信。主要的意思就是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你相信世間的因果,你不敢作惡事;相信出世間的因果,就是精進地修學聖道,就表示你是有信心。這個戒,前面信是內心的事情,戒就是有了行動,就是不敢做惡事,那就是戒。聞,就是學習佛法。當然這個信它應該是有聞,由聞而有信;你學習了佛法,你對於佛法經過長時期的學習在思想裡面醞釀,最後肯定了佛法是真理,那麼才有信心的。所以信這個地方一定也是具足聞,信這個地方也是具足戒的。這個舍,舍這裡邊當然是你自己的財富,你肯布施救濟苦難的人,這也是舍。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能去掉自己的懈怠、去掉自己的煩惱,也叫作舍。那麼這是由聞思而來的善法。這個慧,就是修止觀了,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慧就是屬於修慧了。前面的文裡邊應該有思,這個地方就是要修止觀。那麼加起來這是五種功德,這五種功德這個在家居士,或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常反省自己我在佛法裡邊有什麼成就,你不妨就用這五條來觀察自己,我的信心怎麼樣?我的戒怎麼樣?我的聞,就是學習佛法,一個是舍、一個是慧。這五種功德我具足了多少?當然也有深淺的不同。

「於此隨一功德具足者前」,對於此信戒聞舍慧,隨那一種功德你具足了。「前」,在這個具足了功德的這一個人的前面。「稱實讚揚」,那與事實相合,不是說謊話。他真實有這樣的功德,你就這樣的讚歎,叫作稱實讚揚。「令生歡喜」,使令他生歡喜心,那麼這就是一個功德,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這個眾生貪瞋痴都是很多的,他能在佛法裡邊,有小小的信戒聞舍慧就值得讚歎。當然這個凡夫未得聖道,他還有其他的污點,但那個不管。就是有這樣的功德你就讚歎,不要貶斥他,要讚歎他,使令他生歡喜心,那麼他就會逐漸逐漸地進步了。「心無諂誑」,你讚歎他的時候,是用真誠的心讚歎的,不是有諂曲、說謊話,不要說謊話。「是名真誠讚美」,這是第四科贊有德。下面是第五科樂福業,好樂福業。

辰五、樂福業

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凈信心發言隨喜。

這個福業是誰作的呢?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一切的福業」,這個業是因、福是果。就是能得到可愛的果報的行為,這是指因說的。「以勝意樂起凈信心發言隨喜」,「以勝意樂」就是很強大的歡喜心,下邊有解釋這個勝意樂。「起凈信心」,對於那個眾生他作了很多的福業,你能夠對這件事有清凈的信心,這是你內心裏面的事情。現在不只是內心裏面歡喜,還要「發言隨喜」,發表出來言論讚歎這件事,生歡喜心。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這個是隨喜。

看這個《披尋記》:

「於十方界至發言隨喜者:謂於十方無量世界中無量諸有情眾略有六十二種差別可得」,佛法說十方世界的虛空是無量無邊的,無量無邊的虛空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眾生的業力所造,所以有世界就是有眾生、有眾生就是有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初開始的時候是沒有眾生,世界要破壞的時候也沒有眾生;就是世界在正常的時候,可以有人在那裡生存的時候,這個世界是有眾生的。十方無量的世界裡有無量無邊的諸有情眾。「有情眾略有六十二種差別」,有六十二種差別,這在本論第二卷十八頁說到有這六十二種眾生的名字,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眾生可得,「是名一切有情」。

「若世出世施戒修三所成福,是名一切福業」,這現在解釋什麼叫作福業。「若世出世」,就是世間上的施戒修、出世間的施戒修,這個布施是福業,持戒也是福業,修學禪定也是福業。這個沒有出離心、沒有無上菩提心,只是有一個好心腸而已,那就是世間上的施戒修。若是有了出離心、有了無上菩提心,他所修的施戒修那就是出世間的福業,這就是動機。當然有這樣的動機,發表出來這樣的行動,也是有所不同。你若是讀《阿含經》、你若讀《般若經》,那麼這兩類人所修的施戒修也是不一樣。「是名一切福業」,這包括世、出世間的福業。

「增上意樂,名勝意樂」,這個勝意樂怎麼講呢?就是增上意樂,就是有大力量的心愿、歡喜心。這個「意樂」是內心裏面的歡喜心,歡喜心裏面也包括多少意思的。現在說勝意樂,就是有力量的歡喜心,下面再詳細解釋。

「此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通得此名」,這個佛教徒有凡有聖的差別,在凡夫地的時候叫作勝解行地;到了初歡喜地以後乃至到第十地,那這都是聖人。那麼凡夫來到佛法裡邊來生歡喜心,他就繼續不斷地學習,也繼續不斷地修行。所以他在佛法裡面的解、在佛法裡面的行,都是逐漸逐漸的增長達到有力量,有了力量叫勝解行。乃至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的菩薩。「通得此名」,這些人完全都會有這樣的名字,叫作勝意樂。

「此復云何?」前面這一行文是簡單的解釋,這裡邊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這下面回答這個問題。

「謂由凈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前面那一行是略說,這底下詳細說了。「謂由凈信為先」,說是這個勝解行地在凡夫的時候沒得聖道,他的大智慧沒有成就,他的功德裡邊是以凈信為先,就是對於佛法有清凈的信心,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功德。當然這裡面也是包括聞思修的智慧。那麼這個時候在佛法裡面成就了勝解,這叫作凈信為先。

「擇法為先」,就是從得無生法忍以後,那他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這些功德裡邊以擇法為最重要的,那就是般若的智慧,這是無漏的智慧。當然其中也還是聞思修,有殊勝的功德。

「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這個凡夫的勝解也好,聖人的勝解也好,他所勝解的是什麼呢?就是「於諸佛法」,就是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對阿彌陀佛的佛法,乃至當來彌勒佛的佛法、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所有勝解」,他在內心裏面成就了有力量的信解。「印解決定」,印這個字就是相信的意思,比如說這個人蓋上了他的圖章了。表示這個人可信。這個信到什麼程度呢?沒有猶豫,就是決定;他的內心裏面是肯定而沒有猶豫。「是名菩薩增上意樂」,這是菩薩有強大力量的歡喜心。在佛法裡邊有信、也有慧,有種種功德的,「是名菩薩增上意樂」。

「由是此說,起凈信心,菩薩於彼一切有情一切福業,凈信勝解決定能感增上生果,隨其所應慶慰隨喜設慰意語及慶悅語。或復稱揚贊述,是名發言隨喜」,這前面把這個勝意樂、增上意樂作這樣解釋,是名菩薩的增上意樂。

「由是此說」,由於意樂的內容是這樣的道理、這樣的情形,所以這裡面說「起凈信心」、發心隨喜,說這個話。這個起凈信心,就是有增上意樂的意思。「菩薩於彼一切有情一切福業,凈信勝解決定」,就是有清凈的信心,他作的一切福業勝解決定。「能感增上生果」,將來能夠招感最殊勝的果報,你現在作這樣的福業,將來能得到果報,能感增上生果。「隨其所應慶慰隨喜」,隨他所作的福業的程度,你能夠慶慰、能夠隨喜。怎麼叫作慶慰隨喜呢?就是「設慰意語」,你用語言文字叫作設,用這個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慰」,慶慰,對他慶慰,你說出來對他歡喜的話,說出來令他安慰的話。「及慶悅語」,及令他內心裏面喜悅的話。「或復稱揚贊述」,或者是除了慶慰隨喜之外,你又能夠稱揚讚歎他,「是名發言隨喜」,這是這樣意思。這個聖人因為是過來人,那個情形當然是不同;這個有問題就是在凡夫的時候,凡夫嫉妒障礙是很強的,別人作了功德的時候,總是要貶斥他,這時候心裡才高興。現在告訴我們不要這樣子,要發言隨喜,不要嫉妒障礙。

辰六、忍違犯

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

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這是第六科忍違犯。對於他人、對於眾生所作的一切違犯的罪過的事情,或者是來觸惱這個菩薩,菩薩「思擇安忍」,用智慧去觀察,對這件事不動心,要這樣子作。

看這個《披尋記》:

「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者:於他所作身語意業若打若罵」,對於眾生所作的身業的過失、語業、意業的過失,什麼過失呢?或者對於菩薩若打,打菩薩、或者是罵菩薩。「若瞋若弄」,或者是憤怒。「弄」,就是輕弄、輕毀菩薩。「若訶」,訶斥菩薩。「乃至能令發憤諸所餘事」,乃至能令菩薩發出憤怒,令你憤怒來觸惱你,叫你憤怒。「諸所餘事」,或者其他種種的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是名一切違犯」,這叫作違犯。

「能正思擇唯行唯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那麼遇見這些事情的時候,這個受了菩薩戒、學習攝善法戒的菩薩,遇見了這一類的眾生來觸惱菩薩的時候。「能正思擇」,菩薩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心裏面能思惟觀察。觀察什麼?「唯行」,就是這些境界都是剎那剎那變化的,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唯行,這個「行」或者說是心行,都是心的分別。眾生作這樣的虛妄分別,「若打若罵若瞋若弄若訶,乃至能令發憤」,眾生在這裡虛妄分別,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叫作行。「唯法」,唯是因緣生法,都是因緣生法。

「此中都無我及有情」,這裡面沒有我。這個「有情」,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別;只是個有情而已,此中沒有一個真實性的我可得。「命者」,眾生的生命體就是色受想行識組合起來而不分離。比如說色法與心法分離,這個眾生就死掉了。只是這麼一個組合的生命者,其中也沒有真實的我。「生者」,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他可能會作善,可能會作惡,這裡沒有真實性,說為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這裡面沒有真實的我,沒有真實的有情,沒有真實的命者、生者,是那個能罵的、能瞋的、能打的、能弄的、能訶責的,這樣觀察我不可得。「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就是沒有真實的我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的人。觀察所罵的我也不可得,能罵的人也不可得。「是名修習隨順唯法之想」,這就是唯獨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法在變動而已,修習隨順唯法之想。

「如是或復修習宿生親善想」,前面是修無我觀,這個菩薩遇見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修無我觀。「如是或復修習宿生親善想」,或者是再修另外一種法門,就是這些違犯的這些眾生,前一生可能是你的兄弟姊妹、好朋友,也可能是父母,所以是作親善想。「無常想」,這些事情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苦想」,眾生都在苦裡邊生存,我怎麼可能再去報復令他苦惱呢?「攝受想」,雖然他來罵我、打我、毀辱我、輕視我,但是我應該和他作好朋友,來教化他,這叫攝受想。「由是五想,於諸違犯悉能堪忍」,由前面這個無我想、親善想、無常想、苦想、攝受想,由這五種觀想「於諸違犯悉能堪忍」,對這些違犯菩薩的事情,心裡都能受得了、能忍得住,違犯悉能堪忍。「於堪忍時無變異意」,堪忍的時候一直能堪忍,不會忽然間不堪忍了,不會這樣子。「無雜染心」,心裡不動瞋心,一切貪瞋痴心都不動,故名叫做安忍,這個思擇安忍是這樣意思。這也是攝善法戒。

昃三、勝所引 3

辰一、迴向菩提

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這是第三科勝所引。前面是兩科,一個是自所引,一個他所引。現在說是殊勝,勝所引,更殊勝的因緣能夠守護這個攝善法戒,分三科,第一科是迴向菩提。

「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這位受了菩薩戒的菩薩,用自己的身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語已作、未作的善根,意已作、未作一切的善根。這個身語意已經造作了一切的善法,還有沒造作的一切善法,也就是信戒聞舍慧這些善法。

「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用這個善根「迴向」無上菩提。這個「迴向」我是講過了,我想現在再講一下!這個「向」,什麼是「向」呢?就是你的目的。譬如說原來我們的目的,我們沒有相信佛法的時候,我們的目的就是想要榮華富貴,就是這個。都是想別人利益我,就是這個目的。現在相信了佛法的時候,我們這樣的志願要迴轉一下,迴轉就是迴向,迴轉我們的意願。我們原來的意願,我們做種種功德的時候,就是希望得人天的福報、世間的榮華富貴。現在呢?世間的榮華富貴都是苦惱的事情,我迴轉了我以前的意願,我現在建立了一個新的方向,我要得無上菩提,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已作未作的一切善根,我願意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就是迴向。我原來的意思,你們要利益我,是這樣的意願,現在我要利益他人,回己向他、回因向果,還有一個回事向理,無上正等菩提,就是願得無上菩提。

這個阿羅漢小乘佛教學者,他所作的功德都是願得聖道,願得涅槃;現在大乘佛教的學者,是願得無上菩提,想要得佛智慧,廣度眾生齊成佛道。這個意願是超越了小乘佛教的學者,所以這叫做迴向菩提。這是勝所引,就是創造一個殊勝的功德!

看這個《披尋記》:

「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至正等菩提者:此中善根謂信等五」,已作未作的善根,是什麼善根呢?就是信戒聞舍慧這些善根。因為初開始所成就的善根,應該是淺薄的。由於你不斷地學習佛法,你不斷地修止觀,你的定力、你的信戒聞舍慧也逐漸逐漸地增上,逐漸逐漸地由淺而深、由小而大了,所以也是不同的。所以「此中善根謂信等五及三無漏」,這三無漏就是無漏地戒定慧。

「於無漏中未知當知根:名為未作」,在無漏的…未知當知根也是無漏。這個在小乘佛法的說一切有部,譬如說這個修學四念處,經由暖、頂、忍、世第一到初果的時候,初果的時候要經過十六剎那,到第十六剎那才得初果。前邊十五剎那的時候,還沒得初果。所以初果所成就的信戒聞舍慧的善根,還不具足,要到十六剎那的時候才具足。所以這個時候你所成就的那個善根,是屬於未知當知根。你還沒知道,但是將來會知道,就是要到了十六剎的時候,那個信戒聞舍慧就具足了初果須陀洹的功德了。所以沒到十六剎那的時候,前十五剎那都還是不具足,所以叫未知當知根。這個善根,這個信戒聞舍慧,或者是信進念定慧,也有這麼說,「名為未作」,就是功德還不具足,所以叫做「未作」。

「無漏種子未生現行故」,因為這個時候,初果所具足的功德沒能圓滿地現行,還是屬於種子的階段,所以無漏種子未生現行故。「已知根以來,名為已作」,到十六剎那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知道了,這個時候初果的功德具足了,就是見到真諦理了,就是「已知根以來,名為已作」。「彼無漏種已現行故」,那個人所修學的聖道、成就無漏地聖道,現在已經現行了,就是無漏的智慧出現了。在這個第十五心以前,這無漏的智慧還沒有完全成就,成就了多少,但是還沒有完全成就。所以這上面說「彼無漏種已現行故」,就是第十六心以後。

「菩薩最初發起正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既發心已為依為住,以身語意積集諸善;所有未作已作一切善根,皆為趣證無上菩提資糧」,這下面再繼續解釋。「菩薩最初發起正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起正願,初開始的時候不是佛教徒,對於佛教沒有信心。但是他接觸了,有好朋友的引導來到佛教裡面來,繼續不斷地學習佛法,慢慢他發無上菩提心了。所以菩薩最初發起正願,就是勝解行地,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他發起正願。這個什麼叫做正願呢?「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就是發這個願!他為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就無上菩提做什麼呢?「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能為有情做無量無邊的義利,使令他們成就世出世間的善法,最後得成三乘聖道。他有這樣地願,那就叫做正願。這個正願這個「正」這個字,就是良善的意思、美好的意思,所以叫做正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沒有成佛以前,雖然也能度化眾生,但是有所不足,你的定也不足、智慧也不足,若得無上菩提的時候,這時候才圓滿,所以「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

「既發心已,為依為住」,這個菩提心為依止、為住處,這個「為依」,發了無上菩提心以後,你做種種功德就是以這個菩提願做依止。這個「住」是什麼意思?是不失掉的意思,安住不動,不失掉的意思。「以身語意積集諸善」,這個以最初發的無上菩提願,為依為住,然後由自己的身語意三業,積集眾多的善法,以身語意積集諸善。「所有未作已作一切善根,皆為趣證無上菩提資糧」,這時候所做的,發了無上菩提心做種種善法,當然有的善法已經做了,有的善法還沒有做,所以有的是未做、有的是已做。這一切的善根皆為趣證無上菩提的資糧,都是向前進叫做「趣」。那麼向前進,進到那裡呢?是證無上菩提,那就是得無上菩提道了。「皆為趣證無上菩提資糧」,資糧就是因,得無上菩提是果;以前所栽培地一切善根是因,所以叫做「資糧」。

「若能遠離貪著諸有貪著資財,心下劣性:是名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這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以身語意積集種種的諸善根,這是修學善法欲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若能遠離貪著,遠離一切染污地事情,成就清凈地功德,遠離一切雜染的罪過,是屬於這兩方面。現在這是說「若能遠離貪著」,雖然成就無量功德,也是有因也有果,在因果上都沒有染著心,所以叫做遠離貪著。「若能遠離貪著諸有貪著資財,心下劣性」,什麼貪著啊?就是對於世間的「欲有、色有、無色有」諸有,對諸有貪著,貪著「資財」,所貪著裡邊實在就是欲,欲裡邊現在說出來是資財,就是財富。「心下劣性」,對於資財有貪著心,那個心是屬於下劣的,不值得尊貴,「是名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由與初發正願無有棄背,得名迴向故」,由於你能這樣子做,你就對這個初開始發的無上菩提正願沒有棄背、沒有棄捨,沒有背棄這個「無上菩提願」。「得名迴向故」,這叫做「迴向」。

時時發起種種正願。

前面是說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這是迴向。這下面「時時發起種種正願」,這位菩薩他時時的要發起各式各樣地正願的。

看這《披尋記》:

「時時發起種種正願者:菩薩正願,略有五種」,正願有五種的不同。「一、發心愿」,這個發心呢,就是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二、受生願」,這個受生是什麼呢?就是發願往生可度化眾生的地方去,在可以度化眾生的地方受生,這叫做「受生願」。這個如果是到無色界去、到色界去,你能夠有可度化的眾生,那麼當然你往生到那裡去。但是這個事情呢,就是人間天上、欲界天,人間這個地方,多數這地方有可度化的眾生。若是你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不一定有可化的眾生。因為那些眾生有邪知邪見,他認為他就是佛了,你不能度化他的。所以有些菩薩,願意度化眾生的時候,多數是在人間、在欲界天,而不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所以若能遠離貪著諸有貪著資財,心下劣性:是名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由與初發正願無有棄背,得名迴向。時時發起種種正願者:菩薩正願,略有五種。一是發心愿,二是受生願,就是要到這個地方去受生,才有眾生可度。

「三、所行願」,就是菩薩生到什麼地方去,要時常地要行六波羅蜜普度眾生的,所以叫做所行願。二是受生願,三是所行願,四是正願,五是大願。這個「正願」,就是菩薩生到一切地方去的時候,要攝受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就叫正願。前邊這個所行願,就是願於一切境界修無量無邊的殊勝善法,那應該就是六波羅蜜了。而這個攝受無量無邊的功德來利益眾生,這叫做正願。「五、大願」,這個大願就是從正願裡邊發出來,有各式各樣地正願,這叫大願。這個一共有十種願,這個大願一共有十種的。「如菩薩所修正願中釋」,在那裡解釋。「(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頁)」,在那裡有解釋這個大願,這個五種願和這個大願的差別。「此說菩薩既發心已,於時時中發所余願:是名發起種種正願」,那麼這也是攝善法戒。

辰二、供養三寶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這個發願這件事,實在還是很重要地。就是你要做…用我們自己容易明白的話來說,就是你不斷地要給自己做一個計劃。你在這三個月內、或者是你在三年之內、或是在十年之內,你要做一個計劃,我要做什麼事情。譬如我們看佛在世的比丘,他在結夏安居的三個月內,就得四禪八定了;或者是他在三個月內得初果了。那麼你也不妨就發這個願:我在三個月內,我能夠得到四禪八定,你也可以發這個願。也可以發願我在三個月內得聖道,我在五年內我要把《瑜伽師地論》把它通達了、貫通了,也可以。我在五年內、或在十年內,我要通達唯識學派這些經論,或者是中觀學派的經論,你都可以做一個計劃,那都叫做發願。當然這個願就是各別地,一樣一樣地願。說我現在忽然間失掉了正念,影響了我的止觀,那不妨我就發願,我在一個星期內,我要改變我的過失,那麼這也是一個願。你發了願的時候,那麼你就是在這個時間之內,你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功,所以發願也有很多好處。如果完全不發願,要等別人搖鈴了我再上課,搖鈴了我才去靜坐,那你這個人可以名為,可以說是一個懈怠人了。就是你沒有這樣一個有規律的生活了!現在這是供養三寶。「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還要做這件事,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前面是迴向菩提,現在是供養三寶。

看這個《披尋記》: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者:謂由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或法僧所,隨其所應奉施末尼、真珠、琉璃」,這個六種意樂在《攝大乘論》上有提到,就是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一共有六種。在《攝大乘論》第二卷第二十五頁有詳細地解釋。「由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就是在佛的地方、或是在法的地方、或是僧的地方。這個僧的地方,這個法就是佛說的十二分教,把涅槃也應該包括在一起。僧,也就是一切聖僧。小乘佛教就是這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乘佛教就是十地菩薩,這是「僧」;當然這都是指聖僧說的。「隨其所應奉施末尼」,那隨自己的因緣,你能供養他「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硨磲、瑪瑙、琥珀、金銀、赤珠、右旋」,就是排列,向右旋的排列,有很多的珍寶。「如是等寶,或復奉施末尼、環釧、寶璩、印等諸莊嚴具」,或者是這樣的供養。「乃至奉施種種寶鈴、或散珍奇、或纏寶縷而為供養」,或者是這樣供養。「是名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佛菩薩有無量無邊的福德,都是由修集來的。這第三科修諸善品。

辰三、修諸善品

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

看這個《披尋記》:

「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者:此中善品:謂定所攝諸品類法」,這個善品指這個禪定所屬的這一類善法,叫做「善品」。「此復云何?」這又是什麼呢?究竟說是定所攝的善品才算善法,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即於護養定資糧處,乃至修作意處所攝諸法差別」,「即於護養」,護就是保護,養是長養。這個所「護養」的是什麼呢?「定資糧處」,就是能得定的因緣,就是資糧。這個定資糧處究竟是什麼呢?前面在聲聞地我們已學習過,就是安住凈戒,安住凈戒就是要持戒清凈。第二呢,就是要修這根律儀,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遠離過失,安住凈戒、修根律儀。第三個呢,就是修悎寤瑜伽,這個於食知量是吃飯的問題,悎寤瑜伽要少睡覺,下面有解釋。第五個就是正知而住,這都是屬於定資糧。得定的因緣,你在這五方面多注意,你就容易得定。乃至修作意的地方所攝諸法的差別,在聲聞地中廣釋其相。在聲聞地裡面說到是有七種作意,在前邊在〈十一卷〉那裡邊有說到四十種作意,就是三摩呬多那裡面說到四十種作意。這些所攝諸法的差別,在聲聞地中廣釋其相 (陵本三十卷五頁),這都是屬於定地所攝地善法。

「定地唯善,彼所攝法得善品名」,定地純是善法,因為沒有欲了。我們只是一天看看經,或是念念佛這樣子,拜個佛,這個善法是屬於散亂的善法。散亂的善法也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容易退!就是我不去拜佛了,我不念佛了,乃至到我不信佛了,這是不堅固的善法。若是得了定,就不容易退下來,得了定以後就不容易退,你成就的善根不容易失掉的。所以定地的善法是超過了散亂的善法,這是定地唯善。因為沒有欲的過失!「彼所攝法得善品名」,彼定所屬的善法,得善品的名,是屬於善這一類。

「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得了定以後,他那個內心裏面特別地勇猛,和沒得定完全不同。「堪能攝受無量善法」,他有能力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善法,得了定以後,所以堪能攝受無量善法:是名叫做「精進」。這個精進就是「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這可見若得了定以後容易精進、不懈怠!「長時無間修加行故」,為什麼那個時候叫做「精進」呢?因為他長時間地不間斷修學聖道。所以我們在沒得定的時候,我們身體有病就要告假,你受不了。但是得了定的人,他不受這個障礙,就是有病的時候他不障礙,他照樣還是能修,所以「定」是很重要的,「是名精進」。「長時無間修加行故:是名恆常」,這個恆常是這樣意思。「心無怯弱無退屈故:是名勇猛」,這個心它不怯弱,它不怕困難,有困難時他不怕。「無退屈故」,雖然有困難他不後退,他還是能衝過去的,排除萬難,最後勝利了:「是名勇猛」。

「修,謂得修,謂於善品獲得自在成就故」,這個修啊,這裡邊說有兩種修:一個得修,一個習修。什麼叫做得修呢?「謂於善品獲得自在」,就是你所作的善品,你成就了以後,自在成就,成就地很自在。不是那麼好像又知道、又不知道地,不是那樣子!譬如說是得了禪定了,你能隨意自在地出定、住定,入、住、出都是自在的,那就叫做「得修」。說是入定比較容易,出定很困難,那就是有問題。這上面說「得修」是這樣意思!「習,謂習修,謂於善品皆現修習故」,那麼叫做「習修」;就是數數地這樣子修,叫做「習修」。這修得非常自在,叫做「得修」。「此如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七卷二頁)」,在那裡面。

盈二、護持

於身語意,住不放逸。

這是第二科,叫做護持。前面是所攝,分三科:一個自所引、一個他所引、勝所引。現在第二科是「護持」。「於身語意住不放逸」,對於身語意…

看這《披尋記》:

「於身語意住不放逸者:修習諸善,防護不善」,就是自己的身口意,常做一切善法,防護不善的生起,使令罪過的事情不生起:那叫做「防護」。「於身語意住」,名「不放逸」,這不放逸是這樣意思,就是多廣修善法,不作惡事,叫做「不放逸」。「此有五支所攝不放逸行」,這個地方,一共分五部份,叫做不放逸。如下面自釋,自有解釋。「安止其心,故名為住」,這個住不放逸這個「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你的心安住在不放逸這裡,就叫做「住」。

於諸學處,正念正知。

看這《披尋記》:

「於諸學處正念正知者:謂所聽聞菩薩素呾纜藏及以解釋,是諸菩薩學處體性」,謂所聽聞的,就是所學習的這個大乘佛法的素呾纜藏,素呾纜就是「經」,翻中國話就是「經藏」。經律論三藏,現在這裡說「經藏」。「及以解釋」,及以解釋「經藏」的這些參考書。「是諸菩薩學處體性」,這些經是菩薩所學的地方,內容就是這個。

「於此修學所集成念,令無忘失」,你學習佛法所成就的正念,於此修學所集成的正念,「令無忘失」,不要使令你的正念失掉了。這個念就是不失掉的意思,明記不忘叫做「念」。所學所集成的正念不失掉,叫「正念」。「由念任持知無顛倒」,由於你有正念的攝持,一切功德不失掉,所以你就會知道你心裏面現在是沒有顛倒心的。就是學習了經論,也得到了智慧,由智慧令心不顛倒。你能知無顛倒,那就是「正知」。

「能令菩薩審諦思惟」,學習經論了,你得到正念正知的時候,你的內心裏面就會審諦思惟,能認真地去思惟這個道理。「此是菩薩正所應作」,審諦思惟什麼相貌呢?就是「此是菩薩正所應作」,這件事是菩薩所應該做的好事。這個「正」是善良的意思!「此非菩薩正所應作」,這件事不是菩薩所應所作的正事,是錯誤的、是有過失的,你就會這樣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乃至成辦正所作業:是名正念正知」,正念正知是這樣意思!「正念」是不失掉善法,「正知」是知道內心裏面這個時候是顛倒、是不顛倒。如果是顛倒,馬上回歸到不顛倒的境界,那就叫做「正知」。用「正念正知」來保護自己的功德不失掉:所以叫做「護持」。

正行防守,密護根門。

這裡把這一段講完。

《披尋記》:

這個「正行防守,密護根門者」,這句話怎麼講呢?「謂於眼根律儀乃至意根律儀能正修行,不墮雜染」,就是我們的眼根遇見色境的時候,耳根遇見聲境的時候,乃至意根遇見一切法的時候。「能正修行」,這時候你能夠修行善法。「不墮雜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根和六識不墮落到污染的地方去:是名叫做「正行」。「正行」就是「善行」,「正」這個字有善良的意思。

「若於眼根乃至意根能善防護,不取相好:是名防守」,我們的六根能夠防護、保護自己,不取相好,前面有解釋。前五識不取「相」,是第六識不取「好」,這個「好」是微細了一點,這個「相」是個大概的情形。我們的這個心取「相好」的時候,就會有貪瞋痴的煩惱出來。現在不取「相好」,心裏面就沒有污染,那麼這就是保護內心的清凈:是名防守。

「當知此中正行,謂於不應策發所識法中。防守,謂於應所策發所識法中」,我們若知道這裡面說到「正行」是什麼意思呢?「謂於不應策發所識法中」,這個「策發」就是推動的意思、發動的意思,發動自己的心在「所識法中」活動。現在說「謂於不應策發所識法中」,不應該在這個「所識法中」發動自己的心去虛妄分別,你不要發動自己的心去虛妄分別:那叫做「正行」。「防守」是什麼意思呢?「謂於應所策發所識法中」,就是你的第六識所認識的一切法,你應該推動你的心去觀察思惟「所識法」所認識的境界,應該去發動,那就叫做「防守」;那就是善法了!「由不策發及應策發,皆能令心不起雜染」,使令自己的心不染污。「如是總名密護根門」,這就叫做「密護根門」。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污染。這個六根是個「門」,就是從這裡能得到很多的消息,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情況,由眼耳鼻舌身意的「門」,我們就知道了外面的事情,就入來很多的事情,很多的消息,所以叫做「門」。「此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三卷三頁)」。這裡邊說到的「攝善法戒」,說得比較詳細。我們一般說諸惡莫作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是「攝善法戒」。究竟什麼是善法呢?這裡面說得很詳細。


推薦閱讀:

瑜伽入門體式!成為難度達人和十足軟妹子,這五個動作做起來!
平衡不好是大事?這幾個瑜伽體式你一定要多練!
瑜伽老師的用意你能體會到幾分?
蕙蘭瑜伽是個怎樣的組織?
阿斯湯伽瑜伽拜日式A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