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本】哈爾濱的洋教堂 (上)

哈爾濱的洋教堂(上)

文/松江龍華

哈爾濱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同時它的戰略地位也十分重要,向東可到達鴨綠江、朝鮮半島、瞭望日本;向北可抵黑龍江、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北亞;向西與內蒙、外蒙毗鄰;向南可深入中國的腹地。成為陸路、水路的交通樞紐。因此歷史上受到各列強的覬覦。19世紀末,隨著中東鐵路的鋪設,西方文明也隨著滾滾的車輪延伸到哈爾濱的境內。宗教是歐洲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基本上做到「人到了哪裡,教堂就必須修到哪裡」以穩定軍心。因此歐洲人從20世紀前後在哈爾濱大興土木,修建教堂。也就是在那時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各種宗教建築林立,催生了這座「教堂之城」。哈爾濱教堂最多的時候大約有50多座,現在僅存15座。他們建築風格融合了歐洲的主流建築風格: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風格、土耳其風格。哈爾濱就像是一個長廊,展出了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人們的宗教建築以及宗教儀式。現在一些現存的可以拍到,那些損毀了的也只有從網路上尋覓了,成了人們永久的回憶。公元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也侵入了哈爾濱。沙俄為了穩定遠離家鄉士兵的軍心,於1907年破土動工建造聖·索菲亞教堂,當年一座全木結構的教堂落成,用作該步兵師的隨軍教堂。1923年9月27日,聖索非亞教堂舉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禮,經過長達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麗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築精品竣工落成。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道里區透籠街、地段街、兆麟街與石頭道街之間,是原俄國遠東地區現存最大的東正教教堂,通高53.35米,佔地面積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的磚石結構教堂建於1932年。文革後,教堂「混跡」於透籠商貿圈,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被當地的商家作為免費的倉庫,並在其周圍建築了樓房,予以遮擋。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聖·索菲亞教堂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現為哈爾濱建築博物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對教堂按原設計進行了全面整修,對教堂周圍的新建樓房予以拆除,使教堂徹底暴露在視野之中,光大了這一重點保護建築的藝術風貌,並在教堂四周闢建了7000平方米的廣場。

1997年6月,被修復一新的教堂作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向公眾開放。聖·索菲亞教堂以它恢宏氣勢矗立於哈爾濱,成為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如今它作為建築藝術博物館,它已成為哈爾濱一處獨特的景觀,是市民和國內外遊人欣賞建築藝術和休閑娛樂的好場所。

聖·索菲亞教堂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教堂的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上冠巨大飽滿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翼大小不同的帳篷頂,形成主從式的布局,四個樓之間有樓梯相連,前後左右有四個門出入。正門頂部為鐘樓,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並用,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

  巍峨壯美的聖索菲亞教堂,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同時,它又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

位於哈爾濱南崗區的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匯處(南崗區士課街47號)的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原聖阿列克謝教堂(東正教),現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天主教)現為哈爾濱天主教愛國會。這座教堂已經伴隨著哈爾濱這座城市走過了很多的歲月。雖然每天都會有好多人從這裡經過,也有很多人在這裡的休閑廣場散步,但更多的人對於它的歷史並不了解。   

  聖尼古拉大教堂原本設在哈爾濱的制高點,大直街和紅軍街的交匯點上,是哈爾濱史上最大的教堂。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間,被一夜搗毀,成了哈爾濱永遠的痛。

如今為了填補空白,在聖尼古拉大教堂的原址上,建起了這個玻璃建築,該建築似碉堡非碉堡,似花壇而非花壇,不倫不類。

松江龍華2012.7.15哈。


推薦閱讀:

你所認識的民間中醫高手有什麼絕技?
如何避免感染禽流感?
《春節自救指南》外傳
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打鼾
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TAG:健康 | 哈爾濱 | 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