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的情人節,你還相信愛情嗎?

春節後的情人節,你還相信愛情嗎? 2016-02-15 00:03:40 來源: 紅網 0 條評論 【摘要】 剛剛過去的春節,租女友、逼婚與上海女被農家菜嚇跑三幅圖景組成的當下男女青年婚戀百態圖比年夜飯、比春晚更叫人回味無窮。我個人覺得,無論是逼婚與反逼婚,還是「上海女逃離」事件,過多的解讀只會放大個案的效應,掩蓋了社會常態,也會讓人情冷暖變得冷冰冰的。

剛剛過去的春節,租女友、逼婚與上海女被農家菜嚇跑三幅圖景組成的當下男女青年婚戀百態圖比年夜飯、比春晚更叫人回味無窮。假期結束,情人節來臨,逼婚與反逼婚、租個女友回家過年的話題仍然縈繞耳畔,上海女被江西農家飯菜嚇跑事件餘熱仍在,在各種赤裸裸的現實面前,不知道還有多少年輕人,特別是那些被一次又一次逼婚的青年男女,特別是那個受到驚嚇的上海富家女和那個受到深深傷害的江西鳳凰男是否還相信愛情?

現實中來自父母的逼婚可能只是茶餘飯後的一句提醒和關愛——老大不小了該找個女(男)朋友了——這樣的提醒絕大多數適齡男女青年都應該遇到過,按理來說應當包含在父母對子女關愛之中。倘若放在一般的人情關係里,一句提醒能與「逼婚」聯繫在一起嗎?在過去,父母的「逼婚」會演變成為婚姻包辦,甚至是強娶強嫁,但是今天,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子女的婚戀問題上已經非常開明:子女的幸福要靠他們自己去尋找,「逼婚」至多演變為替子女相親,子女不急父母急,在婚戀問題上就顯得比子女還上心。

不知道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究竟有多少人租女友回家過年了?即使真有,那也應該只是極少數。在我看來,「租女友」無非只是一些婚戀公司在春節期間推出的一種「節日相親套餐」罷了。這些年,婚戀公司策劃組織的「萬人相親會」「租個女友回家過年」等活動讓男女比例失衡等背景下原本我們對男女青年婚戀狀況的猜想變得更加具體,展示得更加嚴峻,也正是這樣的活動激起了男女青年及父母對婚戀的焦慮感,在父母與子女雙方都焦慮的情況下,原本只是一句提醒與關愛的過問在子女與外界看來就有了「逼婚」的意味。

可憐天下父母心,將父母對子女婚戀情況的過問稱之為「逼婚」,不僅是對父母心的誤讀,更是拿人情倫理做文章、做消費點,讓婚戀關係更加朝著市場化方向發展。婚戀公司需要來自父母的「逼婚」為其存在的合理性做正名,成為其拓展市場的最合理的噱頭。

「逼婚」是普遍現象說得過去,「上海女逃離」事件無非只是一個個案。我有一個有趣的假想:倘若那個上海女是男友「租回去」的,不知道還有沒有逃離的那一幕發生?面對著挑戰者感官與心理底線的尷尬場景,由於協議的約束,租來的女友肯定不會做出逃離的舉動,反而可能會有誇讚菜肴可口的表現,此外,需要處處裝得很滿意的樣子,男方父母自然會對女孩留下不錯的印象,春節過後,男方父母可能就真要「逼婚」了。但是在自由戀愛關係里,該女子選擇了逃離,往日父母的「逼婚」「逼帶回家」卻成為了愛情破滅的直接原因。如此,愛情的世界裡,且不諷刺。

倘若我們非要把父母的「逼婚」當作「洪水猛獸」,那麼「上海女逃離」是否可以作為反逼婚的最好例子:你看鳳凰男與孔雀女「不逼之戀」尚且經受不住一頓飯的考驗,「逼婚」之下的戀情又怎麼能經受得住考驗呢?

我個人覺得,無論是逼婚與反逼婚,還是「上海女逃離」事件,過多的解讀只會放大個案的效應,掩蓋了社會常態,也會讓人情冷暖變得冷冰冰的。過度的解讀,「逼婚」只會妖魔化了父母,「上海女逃離」也只會妖魔化了那些生長在都市的富家女,被妖魔化的鏡像之下:父母成天逼著子女找對象,甚至不找對象不要回家,親情關係受到了婚戀的綁架;自由戀愛的男女受到赤裸裸物質的考驗,一頓農家飯嚇跑了未來兒媳。倘若把人情關係里的常態肆意放大,把一個個案當作全社會的真相,只會讓原本就對父母嘮叨有些反感的子女更加叛逆,讓原本就膽怯的鳳凰男們在愛情面前更加顯得自卑,也會讓原本就脆弱的社會神經綳得更緊,更會讓諸如租女友這樣的變態市場更加的猖獗。倘若那樣,那麼,愛情真就已死。

文/段春榮


推薦閱讀:

我不想過情人節
女人比男人更需要情人 Qzone精彩由你而來
一個永遠的情人
做了已婚男人的情人?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TAG:愛情 | 春節 | 情人 | 相信 | 情人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