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大移民潮: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
《闖關東》劇照
喜歡看電視的讀者,對「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這些名詞一定不陌生,以此為名的幾部電視劇,都曾經熱播。這些電視劇的歷史背景,便是中國歷史上三次最著名的移民運動。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移民現象非常普遍,而且時有發生,已經成為現代人尋根和領會地方文化的金鑰匙。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恢複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了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於是「走西口」、「闖關東」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規模的移民浪潮。
走西口:晉陝百姓大量進入內蒙「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這首膾炙人口的民歌《走西口》,在山西幾乎人人會唱。據記載,清光緒年間,晉北地區出現了嚴重自然災害,晉北人不得不到「口外」即蒙古地區謀生。這場移民潮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影響深遠。
西口,即殺虎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西北部,現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風景名勝區。而「走西口」則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晉、陝等地老百姓湧入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寶庫。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造成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災」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遷徙,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
史載,「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尤甚,鹼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一遇荒歉,流離不堪。」在土地貧瘠、氣候寒冷、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里,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離鄉北上口外蒙古,艱苦創業,開發了內蒙古地區。更重要的是,他們給處於落後游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使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改變。
《走西口》劇照
伴隨著「走西口」,口外蒙古地區由傳統單一的游牧社會演變為牧耕並舉的多元化社會。在這一演變過程中,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絕大多數,因而當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晉文化特色,也可以說是晉文化在這一地區的擴展。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它們的認同感。「走西口」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內地的交流,進一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闖關東:山東百姓的苦難開拓史清統治者曾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19世紀初,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闖」入東北討生活,這便是「闖關東」的由來。至1840年,東北人口突破300萬,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清末,沙俄侵略東北,1860年,官府在東北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
民國年間(1912-1949),「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成立前夕達到近4000萬人。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到792萬,可以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
闖關東,是一段悲壯的歷史,是一次移民壯舉。闖關東,存在特定的路線和背景。「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推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少婦,老母喚其子女,前後相望。由奉天至吉林,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
下南洋:以中原和兩廣人士為主明末清初,大批不願臣服清朝的漢族人紛紛移民東南亞,稱為「下南洋」。這場移民運動持續了數百年,奠定了如今東南亞國家的人口格局。
南洋,主要包括當今東盟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廣義的南洋還包含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不過,中國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
華人歷史上幾次規模較大的「下南洋」,其起因、年代和大體情況如下:1、西漢末年,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2、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一批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支那;3、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4、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5、明末清初,大量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余部及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餘人、戰船50餘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今泰國),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
一般來說,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末年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中國人下南洋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
《下南洋》劇照
據1935年中國太平洋學會對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調查顯示,因「經濟壓迫」而出洋者佔69.95%。那個時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也有在家鄉故土呆不下去的人;最後,勞力需求也是華人下南洋的原因。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正處於加速開發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
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就頒布過一個特別通告:給移民足夠的免費土地種植,政府提供臨時住屋安置移民,免費供給大米和食鹽一年,提供交通運輸工具,建立警察局保護華人安全,華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撈越等。這樣的政策對於中國國內流離失所、喪失土地的無業流民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
本文根據河南商報、德州晚報整理
推薦閱讀:
※nanyang.com 南洋網
※南洋楹
※中華南洋兩情濃——娘惹菜
※有哪些介紹明清海禁政策的書?
※蘭芳共和國的羅芳伯的故事有人了解嗎?他是怎麼建立起蘭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