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精髓-大佛頂首楞嚴經-重中之重『如來藏一心三藏』

當蓮講師 / 講稿 / 出自《楞嚴經》第四卷 /2013.02.02 /【原文】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這段往下,佛開始正式切入楞嚴經中心思想這個最主要的精華部分,即開示「如來藏妙真如性」,在楞嚴經里被說為『真真如性』,即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一心三藏。佛首先開示的是三個如來藏中的空如來藏,空如來藏就是無相之實相,即阿彌陀佛的「阿」,如來的「如」。色:指色塵,色相,色法。空:指虛空。富樓那啊,你認為色相就是有,認為虛空之相就是空,把有與空用凡夫的心態來對待著理解為二者相互障礙,這是背離如來藏性啊!與如來藏不能融入為一體啊!也叫背覺合塵。我們還以橡皮手套充滿氣來比喻,比如大拇指是我,食指是觀音菩薩,中指是桌子,無名指是雨,小拇指是土塊,五個指頭表十法界無量有形有相千變萬化的萬法,以五指頭代表無量指頭來表法說明。這個充滿氣的橡皮手套往內看,裡面有空氣是清凈通達的,這就是表我們的空如來藏,無形無相如如不動,雖然眼見不到但心能知道它存在,五指與手掌是一個本體一個藏性,手掌上的各個指頭:觀音菩薩也好,桌子也好,土塊等這一切的萬法皆是空如來藏變現出來的。凡夫不明白,只會往外面看,不會迴光返照內觀,所以攀緣外面的塵境,認為只有這一個指頭是自己,這是我,那是你,自私其小,只承認這個「小我」,把整個法界這個大我丟了,執著外塵,捨棄內覺,這叫背覺合塵,丟了西瓜撿芝麻。不懂得手指當下就是手掌,即:有當下就是空,空當下就是有,自己把本來的無礙變成了有礙,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了,執相昧性,自相障礙。而我們的空如來藏隨時自在變現為虛空,變現為山,河,大地,變現為風,雲,雨,霧,變現為貓,狗,蘋果,房子等一切萬法,隨時周遍法界它無所障礙。我們修行就是要放下小我,破我執,懂了自己與十法界萬法的關係,與萬法圓融為一體,自己把自己化成一體,所以沒有障礙,破了我執破除了煩惱習氣的人,你打他一下咬他一口,他不痛, 他在哪都自在。這裡說明一下,虛空也是有形相的,是空相,空相也是一種有相,空相是與有形有相的色法對比而顯出它是空相的。比如茶杯放在空氣里,如果沒有茶杯相的對比,你就不知道虛空是什麼樣。【原文】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於是呢,風吹動,天空澄清,太陽光明亮,有雲呢就暗下來,這些都是空如來藏的無礙自在的變現,都是它。迷悶:指執相,纏相,纏住了自己的心。背覺:指心不向內看,昧性。合塵:指心只想向外塵境界攀緣搞名聞利養。佛在這裡用分別法次第開示,幫我們開悟。眾生看不到裡面四通八達,就是覺,就是空如來藏,心一直向外用。他背覺的話他也是佛也是覺,只不過沒有佛的妙用而已。背覺與不背覺,不影響妙用功德的多與少,妙用功德那是我們本具的。他自己不願意合覺,與其他人無關,他自己不願意合覺他也沒有離開這個覺,如同這個手指離不開這個手掌。因此,他沒有真正的背覺,他合塵的當下就是覺,凡夫也在覺中,只不過他的覺悟是藏在了迷中了,迷失了並沒有丟失。因為他不合覺所以叫如來藏,佛也叫如來藏,佛與凡夫都叫做如來藏,諸佛往內看都合了覺了,就成佛了。凡夫若覺了就出藏而成為如來,叫如來出藏,這時才能與佛一樣有妙用。就比方說金礦裡面有金子,金子可以比做覺,金子是本有的,你煉不煉它,它都是金子,但你不煉它真金不能現前。所以,你不合覺,你雖是佛但是個藏在如來藏中的佛,自己與自己捉迷藏,合覺了就出藏成為如來佛。故:因緣果報。發:顯現。塵:身苦,要隨業力去輪迴。勞:心苦,時時在迷惑顛倒之中心很累。因為眾生執著一切為了自己,因此有妄想,煩惱纏繞。身心同時在受報,有人有貪愛享受的心,天天想方設法搞錢財,有了錢還要再增加錢財,心沒有止境,一邊想著這些錢怎麼去用來享樂,一邊還要防止別人來算計。還有的人本來沒有錢,身體還有病,很痛苦,加上兒女也不管,又氣又恨,種種的情況等。眾生在愛恨情仇中煩惱重重,各有各 的執著,妄想,分別,因而就有萬事萬象及世間百態。【原文】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妙明:指有形相的,如現在這個肉身,如山河大地,這個世間就是個妙明相。現在明白如來藏這個道理了,我就可以我這個肉身也行,以這個山河大地也行,在相就見性,對有相的生說不生,對有相的滅說不滅,不生也不滅,就是合覺了,在有形在相的當下就見到那個無形無相的空如來藏。即有即空。在相見性。也可以用拳頭變現為手掌打比方,眼見到手掌,心能見到拳頭,拳頭雖無相心知道它存在,拳頭變成手掌時,拳頭沒有滅,而手掌也沒有生。合:為什麼可以合,因為這是我們的自在變化的智慧妙用,說為空不空如來藏,也是我們本具的,後面會講到這個空不空如來藏。我們明白了有形有相的當下就是無形無相的這個心。以世間相(有形有相的萬法)合空如來藏,叫事無礙法界。【原文】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這裡還是用次第三藏來進行說明的。妙覺明:指無形無相的空如來藏。這裡方便把空如來藏說為真心。而如來藏中這個無形無相的空如來藏當下也即是一切有形有相的不空如來藏。這個不空如來藏就是指一切有形相的萬法萬象。圓照:指圓滿圓融圓通,在性即相,空如來藏當下就是不空如來藏,遍布整個的十方法界,都是它。無形無相的空如來藏當下變現為有形有相的花啊,草啊,風啊等不空如來藏,這叫理無礙法界。【原文】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於是,這個如來藏中,一即是無量,可以觀照那個橡皮充氣手套,一個觀音菩薩就是無量的桌子。無量即是一,無量的泥土塊就是一個我。不管現出多少有相的東西出來都是我們一個真心所現,是一個本體不能分割,要變現出什麼是隨我們的同分妄見與別業妄見隨緣變現。這就是真心本來面目,無多無少,無上無下,無好無壞。。。小中能現大, 如芥子包虛空。芥子:芥菜的種子,體積微小,來比喻極小之物。這麼小的東西與那麼大的虛空都是一個真心變現 的,是一個東西,因此這個包是方便說,沒有誰包誰,現的形不同,其性是一個。同理,大中也能現小。這裡的現是 方便說,大小是一個東西,沒有誰現誰,大就是小,小就是大。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互無障礙,理不礙事,事不礙 理, 這叫理事無礙法界。【原文】不動道場,遍十方界。 你一念就可以把家裡的房間想起來,把北京,上海,月亮想起來,身體沒有動,心念一動,在見道位就可以觀照到。我們明白如來藏後,知道法界里沒有哪一樣東西不是哪一樣東西,這時知道肉身也是你的心,心身不二。這個心念不 管它想到哪跑到哪,都是在心的範圍內,沒有跑到心外去,不是你自己心裡的東西你也不能想起來,這就是心外無 法,法外無心,即是不動而至,不動道場。你能一念想起太陽,為何不動而至?因為太陽就是你。我們現在由於有煩 惱習氣未除盡,所以心能想起北京,眼卻看不到北京,身體也到不了北京,這是習氣障礙的我們。我們修行就是要達 到身心解脫,等習氣除掉後成為究竟佛,本來的自在妙用自然現前,到哪我們都是一念就到,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障 礙。不動道場可以理解為離一切相,無形相的。遍十方界可以理解為即一切法。遍可以理解為自在妙用:空不空如來 藏。【原文】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這裡佛還是在用次第三藏做引導,因為不這樣說不可能讓人悟到究竟義。身:法身,指無形無相的空如來藏,這是方 便的次第引導說為無形無相的,究竟義上說為法身,化身,報身這三身當下一個念。法身:空如來藏,化身:不空如 來藏,報身:空不空如來藏。十方:指化身。含:指報身,即妙用。這三身當下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三身一念。打個 比方說明這三身,比如「行善斷惡」,善與惡就是化身功德,行與斷是報身功德,行什麼斷什麼及怎麼樣去行怎麼樣 去斷是法身功德。【原文】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毛端:指身上一根毫毛的一個尖端,如微塵,來比喻小到這種程度,毛端還表正報表有情。寶王剎:指國土,表依報表無情。正報雖然小,卻能現依報的最大。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寶王剎是以銀河係為單位比喻為無量無窮的十方 法界。一個毫毛的尖端這麼小的單位能當下現出無量無窮的十方法界的全貌出來,這是在講我們這個真心本來面目,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毛端為能現,寶王剎為所現,能現與所現為一。現寶王剎的現是方便說,毛端即是寶王剎,不 存在誰現出誰。轉大法輪:表教化眾生。可以在這麼小的微塵國土裡教化無窮盡的法界的眾生。其實只要是我們能想 出來的就一定有,這叫有其理必有其事,為何能想出來?因為真心裡本來就有。如果真心裡沒有,你怎樣想也想不出 來的,這叫有其事必有其理。也就是說沒有你想不出來的。【原文】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滅塵:證得涅槃。合覺:方便說為開了一定境界的智慧,此處經文所指為究竟義上的合覺,就是進入大光明藏。滅塵合覺有多種層次,對小乘人而言,解除了六道的輪迴解除了煩惱身就是滅塵合覺。對禪宗的人而言,證入無餘依涅槃,認為證了空性就算滅塵合覺。對於圓教的菩薩在有餘依涅槃的當下(即還有肉身的時候)就可以達到,圓教菩薩明白了塵就是自己,就通達了塵就等於滅塵合覺。圓教菩薩的滅塵合覺還可以現無住大涅槃,就是同時現出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另外,每個人對法理理解的程度(即見道位上見道的深淺),修行中放下的煩惱習氣以及心能轉變環境的程度不同也叫滅塵合覺,就看我們如何用心,滅了多少煩惱合了多少佛知佛見。滅的這個塵是滅而不滅的,因為塵也是自己啊!能有一個塵能被滅的話,你自己就不存在了,無量的佛也全完蛋。這就如同充氣的橡皮手套你滅掉一個手指,用針扎破它的當下整個手套破了,來比喻整個法界也不存在。因此不在於你怎麼破塵破煩惱,在於你明白煩惱的當下是什麼,把煩惱轉為菩提,轉識成智。這裡經文講到了涅槃,我們把幾種涅槃給大家理順一下思路,涅槃以下五種:1.自性清凈涅槃:也叫性凈涅槃。指一切的眾生當下就是涅槃,皆住一真法界,隨拈一物當下即是法身真藏,一個樹葉,一片雲,當下無非一心三藏。一切眾生過去示涅槃,現在示涅槃,將來示涅槃,任何一法隨手取來,皆是我們的本來面目。2.有餘依涅槃:比如佛當年19歲出家31歲成道,成道後餘下這個肉團身來講法49年。3.無餘依涅槃:佛80歲入滅,回歸大光明藏,這時沒有了肉身佛住世。4.偏空涅槃:指小乘人中乘人證入空性。5.無住大涅槃:即一心三藏,不住有,不住空,不住中,現有,現空,現中。滅與合就是在修證,這時故有自性的妙用成就了。有如金礦中的金子,提煉了,真金現前了。這裡的修證是指微調自心,其凈其意,叫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表三身功德。妙覺明性就是妙覺妙明妙性。妙覺:表法身表空如來藏。妙明:表化身表不空如來藏。妙性:表報身表空不空如來藏。修行人能滅塵合覺,最終成究竟佛,故能得到自性的妙用,成就三身功德。【原文】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這裡佛在描述我們這個如來藏。本:根本,我們的真心是本有,本來就是這樣子,法爾如是。真心不知從哪裡來的,從哪裡也來不了,無所從來無所 從去,也不到哪裡去,就這麼存在。真心也不從他有,他自來就有,真心一向就有不是後來才有。真心在時間上沒有 起點,不知道他是何時才有的,真心在時間上也沒有結束,也沒有中間。 妙:真心無來龍去脈,妙性只能意會不可言喻。 圓:指圓融圓滿圓通。圓融:真心裡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圓滿: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無量時間,東南西北上下十方 無量空間,十法界森羅萬象千變萬化一切萬法,無非一個念。真心不舍一人,一法,不缺一絲一毫叫圓滿。圓通:一 即是無量,無量即是一,法法無礙。三斤酒就是一千米,一個揚州就是五個茶杯,六就是零。2+2=4中對的,2+2=10 也是對的。真心沒有是與非,對與錯,好與壞,長與短的區別,皆為一個心念變現。 非:沒有。如來藏本來面目非是六根之見性、虛空、地大、水大、風大、火大這些相。七大指地水火風空見識,此處 經文以五大代替全部七大來觀照。【原文】非眼非耳鼻舌身意。如來藏本來面目非是眼,耳,鼻,舌,身,意這些相,即沒有六根組成的肉團身。【原文】非色非聲香味觸法。 這是講如來藏本來面目非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些相,非六塵。【原文】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本來面目非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這是楞嚴經前面講過的十八界,六根對六塵生出六種意識心,3×6=18界。本來面目沒有這些一絲一毫的現相,真正體現出空如來藏的一塵不染。【原文】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就是非明,非無明,非無明盡。本來面目非是十二種因緣裡面的任何一相,把緣覺人修的十二因緣法門否掉了。十二 因緣法門最後修成辟支佛果位,十二因緣主要講人如何在三世因果里輪轉的,從12個因緣說明如何造業的:無明, 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因無明才有行,因有行才有識,因有識才有名色,因有名色 才有六入,因有六入才有觸,因有觸才有受,因有受才有愛,因有愛才有取,因有取才有有,因有有才有生,因有生 才有老死。緣覺人從其中任意一個因緣做突破口打開就可以證果位。 非明:沒有這些智慧相。沒有智慧相本身也是一種有相。非明與無明相對,無明是妄動了一個念,有念就是有動,有 動即有形相,因此無明也有相。真心本來面目連一個念都沒有,一塵不染,他不需要形成他就知道。無明盡:十二因 緣證果了叫無明盡。既然真心本來面目把十二因緣因地法都否了,自然也沒有無明盡這個十二因緣的果地法。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這裡把十二個因緣第一個因緣前面加一個非就行了,非無明,非行,非識......非老死 盡。老死盡就是無明盡。一個一個都否定掉了。【原文】非苦非集非滅非道。 苦集滅道是四聖諦法門,也叫聲聞法,按苦集滅道修最後成為阿羅漢。本來面目非是苦集滅道中任意一相,這句經文把聲聞法也否了。苦集滅道的苦可從三苦做觀照: 1.苦苦:如沒有吃的穿的就是一種苦,又得了重病,苦上加苦。2.壞苦:快樂的當下即是苦,如成天看電視電影高興的同時,近視眼,脊椎病也向你走來。 3.行苦:今生雖有短暫的所謂的快樂,但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第七識不由分說把生前所造的善惡業保存到第八識 里等到這一期生命結束時,第七識再決定這個人的去處。 苦集滅道的集:就是找到造成苦的原因在哪。 苦集滅道的道:知道了原因,再不去做就行了。小乘在這裡講了37個助道品。苦集滅道的滅:破粗重的惑業(即見思煩惱),破分段生死出六道輪迴,證阿羅漢寂滅的那種涅槃,偏空涅槃的一 種。【原文】非智非得。這一句是承上啟下的。智:包括代表了六道凡夫的那種世智辯聰的智慧,天道,小乘阿羅漢,辟支佛等在內的這些果位的證悟,都叫智。非智就是承上文的,上面講的這些智慧,本來面目非是這些智慧相。非得就是啟下文的,本來面 目也不是下面要講的這些從菩薩果位到如來果位的智慧相。【原文】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本來面目也非是這些菩薩修行的法門,這裡是分述這些法門: 檀那:布施。布施分為三類: 1.財布施:①外財布施:以金錢物質供養三寶供養眾生。②內財布施:以智慧能力供養三寶供養眾生。如維護寺院的 官網,論壇等網路道場,給寺院打掃衛生,布置講經的會場接待等。 2.法布施:講經,聽經聞法,印經書,刻光碟,組織法會,法布施為布施中之最。 3.無畏布施:不殺生吃素,在眾生身心感到恐懼害怕時幫他們消除恐懼使眾生身心得安樂。 屍羅:持戒。概括說為三聚凈戒: 1.律儀戒:止惡。如三皈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八關齋戒,菩薩戒等。2.饒益有情戒:行善。多行有益於眾生的事,幫助眾生排憂解難。 3.善法戒:這是根本大戒,是心戒,一戒一切戒。這裡的善不是好人好事,而是指無我方為善,有我即是惡。就是 指一心三藏如來藏的道理,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受持了心戒。 現在的寺院一般只受持的是律儀戒,根本不懂得根本大戒的受持。 毗梨耶:精進。分兩種:一種是方便菩提心的精進,有的人發心也很大,不顧一切的,用生命也要來供養三寶。能得 一些人天福報,但是來講與成佛無關。一種是真實菩提心的精進,這是在明心見性的基礎之上,不以得大福報為目的,得的是大果位,在得大果位的功德中含有大福報。 羼提:忍辱。忍辱分為以下幾類: 1.生忍:也叫凡夫的忍,硬生生的去忍,忍到一定限度可能要爆發了,對身體極有害。 2.還債忍:知道別人對自己不好是因自己的業報,自己以還債的心忍。 3.恩忍:觀照了害我的人皆我的父母兒女,是自己沒照顧好他們,以感恩的心忍。 4.師忍:把對方當成老師,老師出考題,自己考不及格了不能怪老師出的題難,也不能恨老師,因為他讓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與弱點。 5.空忍:以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的心態忍,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 6.智忍:以想辦法去教化對方的心態忍,不得不忍。 禪那:禪定。禪定分為以下幾類: 1.凡夫禪:四禪八定,四禪天的四定加上四空天的四定,一共八個。 2.外道禪:成神,成鬼,成仙等的一種定。 3.出世間禪:阿羅漢,辟支佛等小乘人的定。 4.出世間通教禪:指禪宗的定,觀靜,極難成就。 5.出世間上上禪:即首楞嚴大定,法華三昧,也叫自性本定。必須通過明白一心三藏來達到。 般剌若:又叫般若,就是智慧。用智慧來修禪。智慧有無量的層次,總分藏,通,別,圓,四個次第的智慧。波羅蜜多:譯成漢語叫到彼岸,指小乘以上的修行法門。有阿羅漢辟支佛到的彼岸,有通教,別教菩薩到的彼岸,一 直到圓教菩薩的彼岸。 【原文】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凈。 怛闥阿竭:是個印度語,如來的意思。阿羅訶:應供。三耶三菩:正遍知。以這三個佛的名號代替佛的十個名號來觀 照。常樂我凈:為涅槃四德。常:不生不滅,知萬法為一念所變現。樂:自在解脫。我:十法界沒有一樣不是我,圓 滿。凈:沒有是非好壞之分,凈與穢都是凈,這才是真凈,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沒有分別對待的心。如是一直到佛,如來果地覺,證涅槃的方法以及涅槃的功德,都非是本來面目的相。全部否定。【原文】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綜上所述,因上面所述的三世十方法界無量有形有相的萬法都不是真心本來面目的相,包括諸佛,佛的32相好,大涅槃,常樂我凈四德等等,統統否定,非到了這種程度,即:離一切相。這就是如來藏中的空如來藏,他就是這樣的。(這以別教次第來表述的)元:非一切的相不叫什麼都沒有了,因此這不是非,應叫元。明:非一切的相也不是成了外道的那種斷滅空了,他隨時可以顯現有形相的萬法,只不過他沒有顯現而已,叫明。元明:這種狀況之下,才叫真空,具有一切有形相的萬法的性具功德。妙:他現在這個一相不著,一塵不染的無形無相的當下就是一切的有形有相的萬法,心能見到心裡知道。他現在沒有現出有形的萬法,他就這樣存在,說大無邊大,說小無窮小,大小都沒有邊際,無量分之一的那個小當下就是那個無 量無邊的大。無大無小,無內無外,無上無下,無前無後......元明心妙:這個空如來藏中十法界萬法明明朗朗在心裡,說為寂而常照。以上講的是一非一切非,就是三個如來藏中的空如來藏。下面講的是一即一切即,就是三個如來藏中的不空如來藏。接上面的經文繼續:【原文】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 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 凈。 這一段開示的就是不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就是無不相之實相,即阿彌陀佛的「彌陀」,如來的「來」。上面講空如來藏時所離的一切相,這時全部是不空如來藏顯現的對象。十法界一切的有形有相無一不被不空如來藏顯現。觀照前面講的充氣的橡皮手套,十法界就相當於這個手套,法界顯現的書本,河流,鳥,虛空,張三,李四,蘋果,魔鬼,神仙......無非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隨緣變現,就如這個手套可以變成剪子相,變成鎚子相一樣,想變什麼就變什麼出來,完全是自心取自心,都是這個手套自己的事,都是我們自己的心的事情,沒有跑到法界的外面,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既然都是自己變現的,書本也是我變的,張三也是我變的,魔鬼也是我變的,由此得知:書本就是張三,張三也是魔鬼,魔鬼就是鳥......等量代換。那麼這段經文,所述上面這些都是我們心變現的,那麼地大就是火大就是眼根就是聲音就是釋迦牟尼佛就是布施就是苦就是集就是滅就是大涅槃.....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現在你能理解為什麼鳩摩羅什大師吃鋼釘與吃風一樣,為什麼成佛後吃老鼠藥與喝甘露水是一樣的不會死。就是這些佛菩薩已明白了這個成佛的要害,明白如來藏一心三藏法理了,明白的當下就明心見性。【原文】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綜上所述,因不空如來藏當下就是這三世十方世出世間一切有形相的萬法,統統都是,不漏一人一法一絲一毫,即:即一切法。這就是如來藏中的不空如來藏,他就是這樣的。(這以別教次第來表述的) 上面是元明心妙,這裡倒過來了,叫妙明心元。妙明心元:這個有形有相的不空如來藏,當下就是那個無形無相的空 如來藏啊!說為照而常寂。到這裡不空如來藏也講完了,下面是講第三個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 接上面的經文繼續:【原文】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這兩小句就是講空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就是無相無不相之實相,即阿彌陀佛的「阿彌陀」,如來的「如來」。你說離了吧,他沒有離,你說即了吧,他也沒有即。這就是空不空如來藏。他是對即說離,對離說即,即離即即。 離即:空。離非:有。空有不二。離:有雙遮雙照的意思,怎麼叫雙遮雙照?他離了空,離了有,叫雙遮;離開空當下照到有,離開有當下照到空,叫雙照。 也可以用拳頭變手掌來打比方:拳頭代表空如來藏,手掌代表不空如來藏。拳頭展開變現為手掌了,離了拳頭這個空 了,變出來手掌這個有了,這手掌生沒生?沒有,因為手掌當下就是拳頭,你講手掌生的話手掌當下還能變回拳頭。 那麼拳頭滅沒滅?也沒有,拳頭當下就是手掌,你講拳頭滅的話,那麼拳頭應再也變不出來手掌才對,可以事實不是這樣,我們想變還能變。空不空如來藏,離了生也離了滅,在生時顯滅,在滅時顯生,離了生與滅,叫雙遮;離開生 時當下照到滅,離開滅時當下又照到生,叫雙照。在生時顯滅,在滅時顯生,在真時顯妄,在妄時顯真。 對空說非空,對有說非有,即遮即照。從空現有,知道空當下就是十法界一切有形相的萬有叫明心,也叫遮空照有; 從有現空,知道萬有當下就是十法界一切無形無相的空叫見性,也叫遮有照空。 所以有與空也好,真與妄也好,生與滅也好,都是本來面目的東西,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知道他們的關係就行 了,就可以運用好他們,而不在於去破這個妄,不在於破有相去見那個空相,你把有相破了,那麼如來藏妙真如性就 沒有了,你破你自己做什麼啊!!再說,你把有相破掉了,那空相你要不要破?你把空相破掉了是不是還是有相啊?空相破掉就是妙有啊!不需要你破相去見性,我們在相就可以見性。有相與空相是相對比較而說的,怎麼叫相對比較 而說的?就是說如果沒有有相,你也不知道你那個空相是空相,你沒有對比怎麼知道那就是空相呢?所以那時你連空 相也不知道是什麼樣子了,那有相來了你也分辨不出來那是有相,你在這個境地時就是有相與空相全不知道了,那還 能成就嗎?不能啊。要記住,有相也需要有空相做為比較才能知道那個是有相。有相與空相是平等的,都是你真心的 顯現,你的真心是非空非有,現空現有,即空即有。在相見性就行,千萬不可以自以為是,認為破相見性能成佛啊。 是即非即:就是指:是即是非即,或理解為是即也不是即。一切俱非:如。一切俱即:來。《楞嚴經》里開示的如來藏一心三藏就是以上這些內容。就是整個《楞嚴經》的主題,《楞嚴經》就是為了闡述這個 真理,從正反兩面一步步把大家推導到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在《楞嚴經》中,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被勉強稱為: 「真真如性」,其實我們的本來面目只能心領神會,唯智乃知。不要執著文字相,文字相是用來顯真的,所以你要讀 懂,才能領悟。建議大家課後要好好的把印廣法師的《過五關斬六將證菩提》再細讀上至少十遍以上,必大有收穫。過五關如有師兄想學習《楞嚴經》的,可以加入群。《楞嚴經》為正法的代表,是大乘了義經典,只要世間還有一個人能講出《楞嚴經》真實義正法就不會滅亡,因此本群初衷:讓大家都來學《楞嚴經》傳《楞嚴經》講《楞嚴經》,讓《楞嚴經》如來藏真實義遍及天下,妖魔鬼怪無處藏身,更多的人出來講《楞嚴經》開闢末法時期的楞嚴新潮。QQ群221697531為什麼修行人必學開悟的楞嚴經?1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沒有人講《楞嚴經》真實義就是末法現前。所有的佛子必須拿出力量,流血流汗來擁護這部《楞嚴經》。2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逐漸而滅。」因為該經所講的道理太真實啦!僅其中50陰魔境界,好像照妖鏡,使旁門外道原形畢露,無法遁形,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種種方法來破壞。來消滅《楞嚴經》。3最重要的一點,自古以來有開悟的《楞嚴經》,學佛人不學楞嚴等於把自己的法身慧命交於了外道。想繞過《楞嚴經》達到開悟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楞嚴經》中文殊菩薩一再強調的。學《楞嚴經》須知:《楞嚴經》也叫《大佛頂首楞嚴經》,原名《妙法蓮華王》。此經與《大乘妙法蓮華經》是一部經。《大乘妙法蓮華經》是從正面直接的將如來藏法理開示大眾,令眾生入佛知見,而《楞嚴經》是從正反兩方面對《法華經》如來藏真實義來展開詳解,以步步推論來得出《法華經》最終真實義的過程。《楞嚴經》採用的是邊破邊立的方法來闡述如來藏妙真如性的實相,即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楞嚴經》法理曲折,在此經隨處可見的是前一段為立一個觀點,後一段這一觀點即又被佛破掉了,在破的同時把真正的觀點昭然大眾,將如來藏妙真如性展示給當機眾,因此必要注意,講經法師講一半《楞嚴經》即是邪法,而大家聽一半也是無法全聽懂此中真實義的。因此我們要注意兩點:一是講經老師要不時的提醒哪一段是佛故意立的錯觀點終要後邊要破掉的,以免大眾有所迷惑,難以轉彎。二是大家要連續聽完,這樣才能全部破除疑惑。這也是對大家的法身慧命的高度負責,這兩點做到了,我們以恭敬的心態去諦聽,必然心能入道,必然開悟,這是我們可以保證的,這也是自古以來這部開悟的《楞嚴經》的法力,必然能達到的效果。此經是正法的代表不可小視,它是十方法界一切佛的心血凝聚,更是如來密因,首楞嚴如來大定,學懂此經即是生生世世為大菩薩再來!教化眾生,饒益法界。功德無量。末學真誠告之,合十,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如來藏心與修定
如來藏人人本有,各各獨具
如來藏的開示
談錫永:如來藏體性與觀修(1)
楞伽如來藏章講義

TAG:楞嚴經 | 如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