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手太極功

(一)簡便、易學,利於初學者入門太極拳愛好者,欲進太極運動這個門,往往一看動作多,記不住,便望而卻步。「六手太極功」則動作簡單,共六節,也可以說僅6個動作,而且這六個動作還可獨立存在,初學者可同時練六節,也可只選練其中一二節,有半天時間即可學會三手,甚至掌握整套六手功。「六手太極功」均左右對稱,鍛煉部位更為全面,科學性較強。該功不像太極拳需講究攻防,需保持半蹲位,而是放鬆自然,可以有起有伏,使腿部肌肉有放鬆之時,難度小。一句話,更便於普及,有更為廣泛的適應性。(二)不受場地、年齡、體質的限制,可作為「家庭體育」的重要內容。隨著競爭的激烈,人們工作節奏加快,有些人則難以專門抽出時間到體育場所去鍛煉。而「六手太極功」恰恰能夠解決這——矛盾。門前、屋後有塊平地即可,還可以在家裡晾台或客廳里演習,有兩平方米地方即可,即「拳打卧牛之地」。體育已逐步走人家庭,猶如醫療正走向家庭,出現「家庭醫療」一樣,也正出現「家庭體育」,夫妻共練、父子合練、母女齊練,其樂融融,還利於家庭成員感情的交流。不同年齡均可練,老少皆宜。不同體質的人均可練,如前所述,架式可起可伏,也可高可低,練習次數可多可少,時間可長可短。整套「六手太極功」練畢僅需七八分鐘(按每手練3組計算)。若只練其中二三手,則三四分鐘即夠。看電視、聊天或寫作、辦公之餘,練上幾手,可達調節身心、心曠神怡之效,若能持之以恆,定能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三)松、柔、圓、緩,是一種極好的積極性休息。隨著人們工作強度的加大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精神緊張度也必然增加,而精神緊張的持續,勢必導致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產生有害反應,導致「心因性」疾病的增加。如頭痛、胃痛、胃腸功能紊亂、睡眠障礙、神經官能症、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症、厭食症、潰瘍病、內分泌紊亂、便秘及厭世心理等。而這種與心理有關的疾病,單靠藥物治療,效果甚微。另據醫學界的統計,在人類疾病中約有7凹。左右病症與心理失調有關。而演練「六手太極功」強調松、柔、圓、緩這4個字,這種松靜、細柔、圓活、緩慢的低強度活動,恰好是對緊張情緒的一種很好的調節,在動靜、快慢、張弛之間起平衡作用、緩衝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六手太極功」更適合於常伏案工作的腦力工作者,他們常在「坐」「卧」的狀態下工作,而我國《內經》中講「久坐傷肉」「久卧傷氣」「久視傷神」。如果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做做「六手太極功」,肯定有益於健康。如前所述,該功特點為松、柔、圓、緩,屬於非強度運動或稱低強度運動,而正是這種「動」符合人們養生的需要。漢代名醫華陀說過:「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能生。猶如戶樞,終勿朽也。」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也說:「體欲常勞,勞勿過極。」這樣的「小勞」能「百達氣暢,氣血長養,精神內生,經絡運動,外邪難襲」。據科學家分析,劇烈運動最易造成無氧代謝,而無氧代謝則有損於健康和長壽。因過激運動,有損心臟,並使大腦、肝、腎和胃腸等臟器處於缺氧狀態。而「六手太極功」屬有氧代謝,屬於「小勞」的活動,能促進「經絡運動」,利於健康長壽。演練「六手太極功」還可配上音樂。優美、輕鬆、悅耳的樂曲,配上自然和諧的動作,充滿柔情詩意,可以改善情緒,可使病患者脫離病理狀態,產生快樂自信的心境,從而對「心因性」病起到心理疏導與輔助治療的作用。(四)以意導氣,形神共養,以追求內外合一,形神合一和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六手太極功」,一開始就注意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太極拳還要注重攻防原則,不可能每個動作都做到拳勢呼吸),隨著動作的一張一弛、一緊一松,呼吸也緊密配合,一呼一吸與其合拍,基本上應做到起吸落呼、開吸合呼、屈吸伸呼,呼吸順暢。 在動作規範和熟練之後,就要注重與呼吸的配合,而這呼吸又要在意念的引導下進行,這裡所說的「氣」,不單是指在胸腔里進行的吐故納新之氣,而是指人體內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意念活動,把受之於父母的先天之元氣,和得之於後天的水谷精微之氣、呼吸之氣和取之於天地的宗氣,融合于丹田(小腹部),宗氣滋養著元氣,元氣催動著宗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促進真氣源源不斷地產生、充盈。練功中,我們常有手指處溫熱感或蟻走感、麻脹感,這便是「得氣」的表現。說明在意念的引導下,加以深長勻細呼吸的推動,真氣在經絡通道中運行,微血管舒張,血液循環增強,符合祖國醫學「意到則氣到,氣到則血行,血行則病不生」的觀點。同時,吸氣氣貼背,呼氣氣貫腹,做到貫通任、督二脈,加以「氣沉丹田」,使下實上虛。這正是與老年人上實下虛,氣血上浮而形成頭重腳輕是相對抗的,也正是與衰老相對抗。演練六手太極功,連綿圓緩的動作,配以深長勻細的呼吸,意動勢隨,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古今養生家都十分注重養神,認為神是一切生命存亡之根本。正如祖國醫學所闡明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也。」還認為:「靜能神藏,躁則消亡。」「六手太極功」正要求靜中存動,雖動猶靜。在靜中意守專一,以達到形神共養的目的。通過意守、氣斂、神舒,則可凈化精神,凈化大腦,以追求內外合一、形神合一和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這不僅能促使人體自身的和諧,而且也能促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提高健康水平。(五)循經取穴,練周天功;強調臂旋,疏通氣血。祖國醫學認為,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指縱行的幹線;絡有羅網之意,乃經的分支。因此,經絡是溝通表裡上下、聯繫臟腑器官的獨特系統。如果經絡阻隔,氣滯血淤,則百病由此生也。我國中醫和針灸醫師,則分別通過中藥或銀針、艾條來疏通病者的經絡,這叫「藥物歸經」或「針灸歸經」。而「六手太極功」則通過循經取穴,循經而動,來疏通經絡,防病治病。這稱之為「練功歸」。 所謂周天功,又叫大小周天。在天人相應學說中,想像人體內也有一個小天地,練功時調息後,舌頂上顎,則接通了任、督二脈。練小周天,練功時熱流感由會陰穴起循背部督脈上行至頭頂百會穴,然後沿胸腹部任脈下行人下丹田(氣海穴)。督脈為陽脈之總督,任脈為陰脈之承任,所以打通任、督兩脈至關重要,通了任督脈,其他各脈都可隨之而通。「任督通,百脈通。」六手功第一手「托按手」一開始就旨在通小周天;然後接著下按旋腕時,意貫腳底湧泉穴,旨在打通大周天。第六手「歸元手」也是明顯地在於打通任督二脈,最後將新鮮氧氣和采大自然日精月華歸於下丹田,滋養全身。 此外,「六手太極功」似行雲流水、春蠶吐絲的動作,配以深長勻細、綿綿若存的運氣,打通任督二脈,實際上起到對心、腦血管系統很好的調節作用,而且對胸腹腔諸器官也起到有節律的「按摩」作用,促進心腎相交,滋養著五臟六腑。 該功第二節「開合手」、第三節「送球手」、第五節「雲鶴手」及第六節「歸元手」中,都有勞宮相對的動作。勞宮穴位於掌心中指指根處,即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意守勞宮,可使身體遠端的小動脈舒張,血液循環阻力減小,貫徹「阻者通之」「淤者導之」的治療原則,從而防治高血壓病。該功各節都有意守丹田的要求,下丹田在臍下1.5寸氣海穴附近,氣海為生「氣」之源,也就是人身真氣的發源地。意念集中於此,便猶如將種子撒在地里一樣,逐漸生根、開花、結果,也符合中醫學關於「氣聚則神存,氣散則神去」之道理。「六手太極功」中有很多旋轉臂部的動作,實踐經驗和科學研究均證明,旋轉性動作對身體作用較大,這與洗臉時擰毛巾,比單純壓擠毛巾更容易流出水的道理一樣。兩臂旋轉纏繞,加強了對手三陰經和三陽經的刺激,平衡其陰陽,暢通氣血,消積化淤,改善心、肺、大腸、小腸、心包、三焦等臟腑的功能。總的來說,「六手太極功」具備健身、修身、娛身和醫身等全面的功效,不僅是當今,而且也是未來全面信息時代的人們自我保健和陶冶情操的需要。「六手太極功」還有助於走出亞健康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六手太極功第一手托按手 預備式:雙腳併攏,自然站立 1.左腳開立 2.兩臂前舉 3.屈膝按掌 4.翻掌托舉 5.下按旋腕 第二手開合手 1.開立式 2.小開手 3.小合手 4.大開手 5.大合手 6.還原「開立式」 第三手送球手 1.開立式 2.左虛步翻掌 3.左捧球前送 4.後坐收手 5.右丁步抱球 6.右虛步翻掌 7.右捧球前送 8.後坐收手 9.左丁步抱球 10.還原「開立式」 第四手捋鬚手 1.開立式 2.左弓步伸掌 3.後坐右捋鬚 4.後坐左捋鬚 5.右弓步雙捋鬚 6.後坐左捋鬚 7.後坐右捋鬚 8.左弓步雙捋鬚 9. 跟步轉胯 10.右弓步伸掌11.後坐左捋鬚12.後坐右捋鬚 13.左弓 步雙捋鬚 14.後坐右捋鬚15.後坐左捋鬚16.右弓步雙捋鬚 17.還 原「開立式」 第五手雲鶴手 1.開立式 2.左右雲手 3.右丁步合手 4.左獨立展臂 5.右丁步合手 6.左右雲手 7.左丁步合手 8.右獨立展臂 9.還原「開立式」 第六手歸元手 1.開立式 2.兩臂斜前舉 3.旋臂翻掌 4.側舉上托 5.合掌落按 6.疊掌摩腹 7.還原「開立式」 8.收勢
推薦閱讀:

太極跑,下坡跑的技巧!
攔擦衣(陳式太極拳)實戰講座--孫國璽
劉煥軍 武當太極斷環掌
太極拳要訣匯總
陳鑫太極拳拳理精粹摘編(三)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