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風
在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形成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美德,培育和發展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美德同良好家風的建設,必將進一步促進社會道德建設的良性運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向前發展。
家風同社會風氣有著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關係。家風一方面要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同時,它又能反過來對社會風氣的形成、變化,發揮強有力的作用。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助於良好家風的形成。在社會風氣不好的情況下,如果能重視家風的建設,那麼,良好的家風也能有利於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
一個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一般來說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尊老愛幼的風尚、孝敬父母的風尚、勤儉持家的風尚、誠實守信的風尚、勤奮好學的風尚。
在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形成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美德,培育和發展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美德同良好家風的建設,必將進一步促進社會道德建設的良性運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向前發展。
一般來說,人們的道德生活,分為家庭領域、職業領域和社會領域三個方面。與此相對應,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也分為三個大的方面,即職業生活中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共生活中的社會公德和家庭生活中的家庭美德。社會道德生活三大領域中的三種不同道德要求,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它們都有著自己不可代替的作用。
家庭美德的建設,能夠更好地促進家庭每個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為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打下堅實的基礎。建設家庭美德,就是要在家庭中大力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重視家庭美德,對形成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我國政府制定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提出,要把建立平等、文明、和諧、穩定的家庭作為一項主要目標。它要求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在家庭內部、鄰里之間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係。這些要求,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家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建設中,「家風」建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
一般來說,「家風」是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所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家風是一個家庭所長期培育和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一經形成,就能不斷地繼承發展,並有著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前後相繼、陶冶家庭成員性情的作用。正如社會風氣是社會道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一樣,家風是一個家庭成員的道德水平的體現。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
家風同社會風氣有著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關係。家風一方面要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同時,它又能反過來對社會風氣的形成、變化,發揮強有力的作用。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助於良好家風的形成。在社會風氣不好的情況下,如果能重視家風的建設,那麼,良好的家風也能夠對社會上的污濁空氣起到很好的凈化作用,有利於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
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重視血緣關係的民族,家庭倫理和家風問題,歷來受到社會和思想家們的重視。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大量家教、家訓、家范、家規以及治家格言中所論述的內容,都與家庭倫理和家風有密切的關係;或者說,它們都是從不同的方面,反映著家庭倫理和家風的內容。在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是在良好的家風培育中成長起來的。中華民族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重視家風的民族之一。在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台以來,許許多多革命家庭所形成的良好家風,為培育社會主義的新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總結、繼承和發揚這些革命家風的優良傳統,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江澤民同志在同中國婦女八大代表座談時提出,在當前,要努力樹立和保持良好的家風。他說,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使老人們受到充分的敬重,使子女們得到全面的教育,家家家風好,就一定會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他又說,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人的進步的影響是終身難忘的,而母親對子女的影響尤為重大,往往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確實,形成一個好的家風,不論是對子女的教育和發展來說,還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來說,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我們要努力形成新時期的「新家風」。這個「新家風」應當是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樹立這樣的「新家風」,一定能夠更好地凈化我們的社會風氣,推動我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更加迅速地發展。
從我國優良的傳統道德和古代的家訓和家風中,特別是從許許多多的革命家風中,結合我們現代社會生活和家庭美德的要求,我們可以認識到,一個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家風,一般來說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尊老愛幼的風尚。尊重老人,是中國傳統家庭美德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古代的夏、商、周開始,直到新中國成立,尊老和敬老,一直是中華民族所重視的一種道德風尚。孟子就一再提倡要使「七十者衣帛、食肉」,要使「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中國古代的《禮記》還規定:「九十者,天子欲有所問,則就其室,以珍從」等。這就是說,如果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要向九十歲的老人請教問題,必須要親臨其家,還要帶上時鮮珍品作為禮物。在傳統家庭美德中,不但對老人尊敬,而且在「長」和「幼」之間,也有先後的次序。《禮記·曲禮上》中說:「年長以倍,則父輩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這就是說,比自己年長一倍的人就應當像對待自己的父輩一樣來對待;比自己年長十歲的人,就應當像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來對待;比自己年長五歲的人,在同他一起並行時,一定要跟隨在他的後面。按照這樣的要求,在家庭中,不僅要孝敬父母,還要尊敬兄長;在社會上,不僅要尊敬老人,還要尊敬所有比自己年齡大的人。當然,在尊老的同時,也要強調愛幼。愛幼就是要正確地關心、愛護和教育子女,要愛子有道,反對寵愛、溺愛和放縱失教。在當前的新時代,批判地繼承中國的這一優良道德傳統,提倡新的尊老愛幼的美德,仍然有重要的意義。
(二)孝敬父母的風尚。中國傳統道德和家風,特別重視對父母的孝敬。從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在從兒童、少年到青年的很長時期內,是在父母的撫養、教育和關懷下成長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純真的。在很多情況下,父母為了關心和照顧自己的子女,往往要作出很大的犧牲。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思想家們認為,孝敬自己的父母,也是子女的一種起碼的義務和責任,是一個人有沒有「道德良心」的重要體現。如果一個人對撫養、關心、教育他的父母都沒有「愛心」,又怎麼能希望他去愛別人、愛人民、愛國家、愛社會呢?中國的思想家們強調,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出發點,離開了對父母的孝敬,也就不可能有什麼道德。孔子以及後世的儒家,對「孝」作了極其詳細的闡述。「孝」,不但是贍養,而且要「敬」;不但要養體,而且要「養心」,等等。宋明以後的儒家,把「孝」變成了「愚孝」是錯誤的。但正確地理解孝敬父母的內容和要求,形成新的「孝敬父母」的風尚,對於我們的社會,仍然是必要的。我們今天提倡要孝敬父母,決不是要回到家長制的等級關係中,而是要提倡一種文明、平等的新關係。如果父母的言行是錯誤的,是不符合我國社會的法律和道德的要求的,子女不但不能順從,而且應當提出自己的正確意見,來加以糾正。
(三)勤儉持家的風尚。一般來說,能不能勤儉持家,是一個家庭能否保持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關鍵。一個經濟上貧困的家庭,如果能夠勤儉持家,就能夠逐漸由貧困轉入富裕;一個經濟上比較富裕的家庭,只有厲行勤儉持家的家風,才能較長時期保持長盛不衰。「勤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勤勞,就是要勤勤懇懇、熱愛勞動,不但把勞動看作是謀生的方式和獲得財富的手段,而且把勞動視為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以勤勞為光榮;另一個是儉樸,即不奢侈、不浪費、不揮霍、不鋪張,不貪圖安逸、不追求享樂,即便經濟上非常富裕,也仍然以儉樸為榮。勤儉不是一種管理家庭的方法,而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品質,這兩個方面是相互為用和相輔相成的。歷史經驗證明,一個家庭如果不能養成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家風,子女就必然奢侈浪費,不但不能培養出有作為的子女,而且一個家庭也會很快地走向衰落。
(四)誠實守信的風尚。誠實是一個人的立身處世的根本,也是家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家庭教育中,應當特別注意培養子女從小樹立誠實守信的品德。如果沒有良好的家風的培育和陶冶,一個學會了說謊和欺騙的兒童,長大了以後,就很難成為一個能夠誠實守信的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視「誠信」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家庭也是一樣。在中國古代的家風中,流傳著「曾父烹豚,以教誠信」的故事,充分說明誠信在家風中的重要意義。從一定意義上說,有了誠信的家風,就能夠培養和陶冶具有誠信品德的人才。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也是每一個人都應當遵守的一個基本原則。如果不遵守誠實守信這一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偽劣假冒和坑蒙拐騙就會盛行,市場經濟也就無法正常運轉。因而,誠實守信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公德;強調誠實守信的家風的培育,能夠對社會公德發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於全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
(五)勤奮好學的風尚。「勵志勉學」、「詩禮傳家」,是中國家風中的一個更重要的要求。它不但在知識分子的家庭中,在廣大勞動人民的家庭中,「識書知禮」也成為人們所追求的一個高尚目標。「孟母三遷,斷機教子」,就是說的孟軻的母親如何多次搬家,並因為他中斷了學習而割斷了織機的故事。一個養成了勤奮好學家風的家庭,就能使所有的家庭成員,將一切可能利用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對知識的追求上,就能使每一個人在勤奮好學中不斷得到提高。在家風中,「勤奮好學」,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一是學習有關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知識。在中國傳統道德的家風中,尤其重視道德品質的陶冶,認為在子女幼小時,及時地加強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家長自身的言傳身教為示範,在家庭生活的潛移默化中,陶冶兒童的性情,塑造兒童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個良好的家風的形成,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一個人在幼小時的教育,對他的影響最深,其效果也最好。我們之所以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也就是這個道理。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多的實例,如孟軻、曾參、陶淵明等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都是在良好的家風中培養的。
當然,能不能形成良好的家風,家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在建設良好的家風中,必須對家長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的家長要自覺地擔負起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的責任。要努力培養新的家風所需要的氛圍,把建設良好的家風同培養子女成才和改善社會風氣緊緊地聯繫起來。
推薦閱讀:
※道家風水挨星訣的用法
※你的生肖決定了你家風水!很不可思議!
※居家風水十八煞丨這些煞氣,你家有嗎?
※居家風水之財神擺位
※家風家訓家教(黨曉凡)
TAG: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