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重讀三藩之亂:一場生與死的較量

在清朝統治中國第二十九年,以吳三桂為首的南方三個藩王發動了一場席捲半個中國、歷時8年的大叛亂。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為何要在這一年選擇與清廷公開決裂,不滿20歲的康熙皇帝為何要與62歲的老將吳三桂為敵,是什麼又讓這場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重讀三藩之亂,讓我們體味300年多年前那場生與死的較量。【隨手轉發專題至: 】清初封降將 三藩始形成清朝初年的三藩,指的是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支投清勢力所轄的藩鎮。三藩之養成,是清朝利用明朝降將平定及鎮守南方的結果。清廷入關之後,因八旗兵力不足,為了對付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將充當前驅,從事招撫及武力鎮壓。在明朝降將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為王。當時清朝八旗基本都在北方,保衛京師及駐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多由各藩鎮奪。吳三桂駐雲南,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福建,這樣便形成了三藩。三藩在所鎮守的省份權力甚大,遠超過當地地方官員,並可掌控當地軍隊、稅賦等。在三藩之中,尤屬吳三桂的勢力最大。三藩各擁重兵,久據數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領,綠營兵各六七千,丁口各兩萬;平西王所屬兵力五十三佐領,綠營兵一萬二千,丁口數萬。吳三桂功高兵強,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而三藩的部將門生王輔臣為陝西提督,李本深為貴州提督,吳之茂為四川總兵,另外還有數十人為總兵,三藩勢力幾及全國之半。【詳細】割據分天下 康熙削三藩三藩位極人臣,坐鎮地方後又大肆搜刮,權勢、地位、財富一應具有,何以還要鋌而走險、悍然起兵反清呢?這和康熙皇帝的「撤藩」有關。三藩權勢傾天,天下俱知,但起初還只是擁兵自重,並無反叛之意。不過地方權力過重是歷代中央王朝所不能容忍的。康熙皇帝親政以後,國內外形勢十分嚴峻,清政府的權力還不能行使全國,康熙雖早有撤藩之意,卻也不敢貿然採取行動。康熙十二年三月,尚可喜首先主動提出撤藩、要求歸老遼東後,吳、耿兩藩迫於形勢,也主動上疏撤藩。康熙認為撤藩的機會來了,召集大臣討論此事,只有戶部尚書米思翰(福康安曾祖父)、刑部尚書莫洛主撤,明珠贊同,多數廷臣都不支持。康熙沒有認真對待大多數人的意見,堅持說:「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於是康熙下令撤藩,下令他們撤還山海關外。吳三桂、耿精忠請求撤藩,本來是迫於形勢,並非本意。吳三桂原本希望朝廷慰留,如明代沐英世守雲南之先例。及撤藩令下,遂大失所望,暗中部署兵馬,禁遏郵傳,只許入而不許出,並勾結他省舊部,又與耿精忠聯絡應和,準備起兵。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吳三桂殺雲南巡撫朱國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順從的官員,發布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佯稱擁立「先皇三太子」,興明討清,蓄髮,易衣冠,傳檄遠近,致書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舊將吏,並移會台灣鄭經,邀約響應。三藩之亂由此生。【詳細】八年生死戰 三藩終平定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起兵反清,戰火迅速蔓延到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等地。吳三桂兵出三貴,連克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長沙。而平叛的清朝軍隊則雲集荊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攖其鋒。孫延齡叛於廣西,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四川,耿精忠叛於福建,台灣鄭經渡海進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提督王輔臣又叛於寧羌,擊殺清陝西經略莫洛。隨後尚之信又叛於廣東。一時間四方震動,人心動搖。清朝軍隊東征西討,狼狽不堪。當叛亂進行到第三個年頭,形勢開始朝著清軍有利的方向發展。台灣鄭經和耿精忠爭搶福建漳、泉、興、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敵,倉促撤兵請降。尚之信也相繼投降。孫延齡又被吳世璠殺於桂林。各地叛亂逐漸平息後,清軍開始集中兵力對付叛亂主力——吳三桂的軍隊。清軍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岳州,吳三桂聚眾固守。雙方在軍事上進入相持階段。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叛軍開始瓦解。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攻陷。不過由於馬寶、胡國柱等叛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滿洲將帥仍多遷延,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起義終告平定。【詳細】

歷史人物

康熙康熙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詳細]

吳三桂吳梅村一句「慟哭三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似乎為吳三桂的抉擇動因定下了永恆的基調。事實是否真如此?[詳細]

相關專題

古代酷吏的起伏人生

小調查1.三藩之亂戰爭能否避免?不能避免,平西王自立為王三藩威脅康熙親政,非除不可。可以避免,康熙應該學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不好說。2.你覺得這個專題怎麼樣?不錯一般很差
推薦閱讀:

《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TAG:生與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