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支教」的英國校長:如果中國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會非常失望!

5位中國教師,在英國一所綜合學校內嘗試中國式課堂模式,這部由BBC製作的紀錄片,從預告片開始,就引起了中英兩國的廣泛討論。「英國熊孩子逼瘋中國老師」,很多媒體在談到這部紀錄片時,如是概括髮生衝突的雙方。但這個紀錄片真的應該當做一場鬧劇來看嗎?關於學校教育,我一直相信一點:沒有故意教不好的老師,也沒有故意不學的學生,只是當老師對學生的設定和學生對自己的設定錯位,並且雙方都不妥協的時候,問題才會被引爆。

文/吳微 吳雨霏 編輯/吳慧雯 圖片來源/BBC

視頻 | 《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


英國BBC紀錄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第一集

全長58分40秒,請在WIFI環境下打開8月4日晚上9點鐘BBC TWO電視台首播《Are Our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引起了巨大反響。紀錄片主創在Liphook的Bohunt學校進行了一項實驗,讓50名9年級的同學接受5名中國老師完全不同方式的管教。

4周內,參與實驗的英國學生每天穿著統一的制服,7:00就開始上課,12小時上課時間中有兩餐時間休息。晚自習、打掃課室、集體早操、每周的升旗儀式——中國普通中學生的日常活動,他們一樣不落通通嘗試。

該紀錄片系列的第二集則將一周後8月11日播放,屆時觀眾將會看到1個月後的實驗結果——中國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和Bohunt學校英式教學法教出來的學生到底誰會在考試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且不論在英國反響如何(估計是驚呆了),這部紀錄片的預告片剛一在國內發布,就引起軒然大波。

兩種教育的碰撞、衝突,對國內看客而言,是戳中心窩的無窮吐槽點:5位中國教師在英國課堂推行的中國式紀律、板書、灌輸式單向教學法、嚴肅安靜的大課堂,還有整齊的早操動作,課間的眼保健操等等,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親身經歷;英國學生的抗拒和直接質疑,以及被冠以「熊孩子」的種種行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既暗合了我們自己內心的反叛情緒,又讓對中國式課堂習以為常的我們好奇不已:「實驗」繼續下去,發生碰撞的兩方要如何收場。

這部紀錄片目前只發布出第一集,然而已經有了上百萬級頻次的觀看和傳播,但我們真的能將之當做一部「喜劇」或「鬧劇」來分享、談論嗎?這恐怕也不是BBC策劃這部紀錄片的初衷。

在第一集中,一些轉瞬而逝的畫面對我而言是很多難言的複雜意味,比如在辦公室抹淚的中國老師,比如被挫敗情緒擊潰、猛推課桌的英國男生。關於學校教育,我一直相信一點:沒有故意教不好的老師,也沒有故意不學的學生,只是當老師對學生的設定和學生對自己的設定錯位,並且雙方都不妥協的時候,問題才會被引爆。

在紀錄片第一集的開頭,中方老師說:「英國青少年在國際競爭中持續落後,我們(中國)學生的學術成就比你們領先三年。」

而紀錄片的主場,Bohunt學校校長則說:「如果中國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會非常失望!」

當中式教育遭遇英國學生,讓我們看看一起有哪些針鋒相對的「對決」:

互動教學法VS單向教學法

15歲的Rosie Lunskey是參與實驗的一名普通英國學生。這個實驗的內容完全超出了她的想像,她在感想中寫道:「我之前以為(整個過程)和一般的學校差不多,可能只是多一些作業,課堂上更安靜些罷了。」

但是現實卻讓她無所適從。她習慣了英國開放式的教育,喜歡在課堂上大膽發表觀點,也喜歡通過小組合作中提升能力,增長知識。但整個實驗中,她「每天就像機器人一樣跟著設定好的程序走就是了」,不僅無法對老師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質疑,只能快速地記筆記,聽老師講課,而且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一方面來自於老師的要求與期待,「感覺上我們必須一直是最優秀的,如果你不努力成為班上的尖子就什麼都不是了,只有考試分數最重要。」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課堂上的困惑與不解,特別是科學課,在老師洋洋洒洒地講了一節課後,如果被當堂提問跟主題有關的內容的時候,她就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明白,這讓她非常緊張。Rosie說,「在我還沒有自己弄明白,不能那麼快地理解一個新內容的時候,就被問倒了。」

Rosie說:「中國老師認為學生就像防彈海綿一樣能夠吸收一切知識,無視自己其實很累很無聊的事實就好。」

這段學習經歷還是給Rosie留下了好印象,她說:「但是,這也有好的方面,我喜歡學功夫扇,製作中餐,這是從畢達哥拉斯定理和英語語法中轉移注意力的最佳方式。我會永遠記得我曾經嘗試過中國式教育——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思的一個月之一。」

當嚴肅紀律VS活潑學生

參與實驗的中國老師們遭遇到的最大麻煩就是管理課堂紀律,他們認為英國孩子缺乏紀律性和上進心。紀錄片里老師們採取了很多傳統中國課堂的懲罰方式,比如罰站,談話等等方式期望獲得像在中國課堂上的權威,但是卻效果不佳。

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的Li Aiyun是英語老師,她說:「當我分發下作業的時候,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專註在他們的作業上。」但是當她走進課室的時候,一些學生在說話,一些學生在吃東西,還有些學生在化妝,「我得控制著自己不發火。」

而之前西安教科學的老師Yang Yun則說:「在中國我們根本不需要課堂管理的技巧,因為每個人都已經很自然地養成了紀律,在家庭、在社會中養成紀律性。」

老師們還得出這樣的結論:「英國良好的福利系統消磨了學生們的上進心。」教中文的Wei Zhao認為削減福利系統會讓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如果英國政府減少福利迫使人們工作,他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情況」。

「他們不用工作都可以拿到錢,所以他們不擔心,」Wei Zhao說,「但是在中國,孩子們不努力就得不到,所以他們知道『我要努力學習,我要努力賺錢養活我的家庭。』」

除了紀律,老師們還遇到了別的麻煩。數學老師Simon Zou採取了中國非常普遍的數學教學方式教授畢達哥拉斯定理——讓學生自己設立命題,然後證明並且應用它們。但是很多學生卻對他說,他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學會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知道怎麼去用就可以了。雖然後來他越來越熟悉英國學生的學習習慣,但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教學方式。

當以學生為中心vs以老師為中心

Bohunt校長Neil Strowger曾經到過上海,也驚嘆於在龐大的班級里學生們「令人難以置信地投入學習,有著完美的行為表現」。

他承認英國學生們的紀律確實沒有中國學生好,在課堂上,英國學生們無視老師,旁若無人地說話,不聽從老師得教導。但是他認為中國的教育方式與英國的青少年文化與價值觀不符,他還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主動向老師提問,希望尊重學生的觀點。他不認為「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會是最好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是Bohunt 中學的核心競爭力之源。

他說:「我相信大多數孩子還是不能理解課堂的內容,而且覺得很無聊——這就是內容性教學和理解性教學的不同。」

Strowger校長雖然不喜歡中國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是他對集體早操情有獨鍾,認為這是中國學校最好的部分,還設想讓全校1600多名學生一起來操場做早操。


推薦閱讀:

校長挨罵和教授罵人:誰是北京大學的恥辱?(補充)
北大校長,我對你感到理解和遺憾
這些校長開學講話超燃:就算成績平平,你也要自信綻放在花季!
校長邵逸夫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讀書了,請這樣回答!北大校長強烈推薦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 英國 | 方法 | 支教 | 失望 | 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