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二)

童年的經歷影響孩子一生

1.?為什麼有的人和父母的關係處得很僵?

2.? 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

一位朋友和我聊天,她對自己的個性很不滿意,說自己沒有主見、沒有個性、自卑,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主,一旦發生點事便急得六神無主、不知所措。有一次老公外出,家裡的下水道堵了,她急得不得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說她這種性格源於童年時父母對她的不當教育。父母對她總是否定,掛在口頭的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能幹呀,再看看你」這種類似的話,把她的信心摧毀得一乾二淨。由於成績不太好,總被父母關在家裡做作業,不準外出。她根本不能獲得基本的人身自由,若是犯一點點過錯就會被父母罵得一無是處。

童年的經歷對人的影響是終身的。朋友自卑的性格就源於父母對她的精神摧殘,父母一次次的否定和羞辱把她的自信一點點吞噬,父母的霸權做法讓她失去了自我,所以成年後她毫無主見、遇事慌張。

我們身邊很多人身上有種種心理缺陷,其原因都可以追溯至童年。

有兄弟倆,是我兒時的小夥伴。弟弟聰明活潑,從小備受寵愛。兄弟倆白天由奶奶照看,奶奶對弟弟格外寵愛一些,有好吃的東西會偷偷拿給弟弟吃,哥哥吃不到。弟弟很頑劣,喜歡打人、往別人臉上吐痰、喊別人外號,奶奶覺得孫子還小,這些頑劣行為很可愛,不但不制止,反而哈哈大笑。弟弟兩歲多的時候,媽媽買了一個西瓜,分成很多塊,全家人每人一塊。弟弟很快吃完自己那塊,飛快地搶走媽媽的那一塊,躲到一邊吃去了。媽媽以為弟弟還小,什麼都不懂,並沒往心裡去,也沒有對弟弟說什麼。

後來,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兩塊糖,弟弟和哥哥每人一塊,弟弟吃完後必定搶哥哥那塊,為了這樣的事情,他和哥哥經常打架。大人們總是要哥哥讓著弟弟,理由是哥哥大,弟弟小。這時,弟弟搶得更心安理得了,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處處顯露,出門看見零食必定吵著要買,不管家裡家徒四壁的情況;吃的玩的都要強搶獨佔,從不和別人分享;想要某物或想做某事必得如願以償,否則就賴地打滾、大哭大鬧,不達目的不罷休;特別懶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不幹。而哥哥和弟弟截然相反,懂得體恤父母,出門從來不讓媽媽買吃的玩的,常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某天,媽媽出門走親戚,因為路遠不能帶孩子去,兩歲多的弟弟非要跟著去,媽媽走出很遠了,他哭著追了出去。哥哥看見弟弟追著媽媽走,心裡著急,擔心弟弟有什麼閃失,就在後面追弟弟。追出去約兩里地,哥哥沒能追到弟弟,只好回家了。哥哥很擔心弟弟的安危,就坐在大門口等著,直到鄰居把弟弟帶回來才放心地回屋。

一晃30年過去,哥哥事業小有成就並有了幸福的家庭,承擔起贍養一大家子的重擔。弟弟好高騖遠,總是換工作,每次都不超過1個月;責任感缺失,有了孩子後,他煙照抽、酒照喝、檳榔照嚼、麻將照打,孩子的奶粉卻沒錢買;不反思自己,總抱怨別人,經常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的父母有錢,對自己不夠好,埋怨哥哥幫助自己不夠,埋怨老婆太愛嘮叨。熟悉兄弟倆的親戚朋友都會慨嘆: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怎麼會有如此天壤之別!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得真是不錯,從兩歲多的弟弟身上不就可以看到他30年後的樣子嗎?小時不懂分享,不顧別人,只顧自己,長大後也是如此,孩子的奶粉錢都無法保障的情況下,他照樣吃喝玩樂;小時不體恤家裡,不顧家窮要買吃的玩的,長大後上不贍養父母,下不撫養孩子,毫無責任感;小時任性,要怎樣就怎樣,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長大後依然任性,工作稍不如意就換,生活中稍不如意就發脾氣哥哥則剛好相反。

同一個家庭,同樣的生活環境,兄弟倆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我分析主要是大人(尤其是奶奶)對他們不同的態度所致。如果

奶奶一視同仁,不偷偷拿糖果給弟弟,而是兄弟倆分享;如果在弟弟頑劣的時候能告訴他這樣不對,讓弟弟能明辨是非;如果在弟弟搶西瓜、搶糖果的時候及時引導,讓他懂得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如果在弟弟吵著要買這買那時,大人能拒絕並引導孩子懂得適度,懂得體諒家裡的困難;如果從小讓弟弟承擔一些應該他承擔的事情如果以上都實現,弟弟的人生應該會是另一番景象。搶一片西瓜、一粒糖果,會讓孩子學會自私;自己的事情不會自己做,要靠父母,會讓孩子責任感缺失,沒有擔當;任性地要這要那,父母每每都滿足,孩子會因為來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不體諒父母,變得冷漠自私。「教育無小事」,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教育不當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仔細觀察周邊的成人,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成人的心智、人格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有的冷漠、有的膽怯、有的懦弱、有的自卑、有的懶惰自私、有的毫無責任感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經歷。很多患有人格障礙和神經症的人,其主要病因是幼年時家庭的不當教養方式,譬如父母粗暴、家庭不睦、放縱溺愛、過分苛求等。

我一位親戚的15歲的女兒,和父母鬧得很僵。她寧願住在親戚家,也不願待在自己家。這個孩子從小寄養在親戚家,對父母很冷漠。而且她的父母經常吵架,家裡常年充滿硝煙。剛開始的時候她感到很害怕,後來逐漸變得麻木,最後心裡充滿仇恨!有一次我問她:「如果你失去了爸爸或媽媽,你會是怎樣的感受?」她冷漠地說:「無所謂,沒什麼感覺。」她和父母分別1個多月,再次見到父母時,對父母不理不睬,為此她媽媽傷透了心。這個孩子的冷漠就是孩子在幼年受到心理創傷導致的,她長期寄養在親戚家,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沒能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所以她對父母沒什麼感情,就算「父母死了」她也無所謂。她之所以寧可流落在親戚家,也不願意回去,也是因家庭不和讓她感到厭惡和仇恨,一心想逃離這個沒有溫暖的家。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物質生活非常關注,但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卻不太在意,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而有的家長非常熱衷於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知識的灌輸,對孩子的情感、心理等方面關注不夠,對孩子遇到的變換,如搬家、上幼兒園、變換帶養人等,很少有家長會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有的家長甚至長期把孩子扔給老人或保姆,有的家長雖然天天和孩子住在一起,但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極少,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著,上班的時候孩子還沒醒來。有的家長雖然偶爾陪陪孩子,但是並不懂得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更多的家長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孩子相處,育兒過程中出現很多困惑和苦惱。有一位「女強人」媽媽曾經給我留言:「4歲的兒子很孤僻,不和其他孩子接觸。我覺得很失敗,偌大一家公司我能管理好,而對一個4歲的小人兒我卻束手無策!」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很多人犧牲掉陪伴孩子的時間,辛辛苦苦拼事業,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但是當他們事業成功後,卻發現已經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重點提示:

「教育無小事」,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教育不當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物質生活非常關注,但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卻不太在意,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父母一次次的否定和羞辱會一點點吞噬孩子的自信,父母的霸權讓孩子失去自我,所以成年後孩子毫無主見、遇事慌張;自己的事情不會自己做,要靠父母,會讓孩子責任感缺失,沒有擔當;任性地要這要那,父母每每都滿足,孩子會因為來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不體諒父母,變得冷漠自私。

回顧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我們一定都記得童年幸與不幸的事情,我們也一定感受得到,童年對於我們性格、修養、能力、價值觀、擇偶觀等方面的影響。0 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為孩子創造寬鬆、自由、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圍,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是最有價值的投入。不要以工作忙、沒時間而不陪孩子,光在孩子身上花錢而不花時間和心思會得不償失因為事業可以重新開始,孩子的童年卻不能重來;事業可以等待,孩子的成長卻不能等待。

關於安全感

1.?人缺乏安全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2.?孩子內向、沉默,是因為什麼?

3.?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獲得安全感。

4.?父母的教育方法為什麼要保持一致?

凌晨,我從噩夢中驚醒。夢境是這樣的:我帶著周周到一個醫院看病,醫生是一位非常和藹的老太太。看完病後,我們到醫院食堂吃飯,我打完飯一回頭就不見了周周!我嚇壞了,趕緊四處找,把醫院裡面找遍了,還是沒能找著。我腦海里冒出一個念頭:只有幾秒的時間,莫非是被人販子拐走了?我掏出手機撥打了110 報案,接著發瘋似的跑上大街尋找。怎麼也找不到,我急得大哭起來,對著茫茫人海,我大喊:「快點找啊,快點幫我找孩子呀 」喊完這一句,我驚醒了,醒來後發現我的手放在周周的小屁股上。當我清醒過來,發現這是一個夢,我眼淚都出來了!

我是一個輕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記得小時候,只要看見我媽媽躺在床上睡著了,我就會突然生出一絲恐懼:媽媽是不是就這樣死了,永遠不醒來了?媽媽出門,如果較晚沒有回來,我就開始心慌慌,經常在黃昏的時候跑到村口,向遠處張望,盼望能看到媽媽的身影,一定要等到媽媽才放心。

成年後,我的具體「癥狀」有:有些庸人自擾,凡事喜歡往壞處想,譬如懷孕的時候有先兆性流產,我陷入了重度焦慮之中,每天惴惴不安,唯恐保不住胎兒;容易焦慮,偶爾做噩夢,我擔心的事情就會出現在我的夢境中。

其實我既沒有生活壓力,也沒有工作壓力,婚姻幸福穩定,可我為什麼還是會缺乏安全感呢?我知道人的很多特質比如性格、習慣及心理品質等,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我想一定是童年的經歷影響了我,造成安全感缺失。

小時候,母親對我們是極為苛刻的,不允許我們出一點錯,如果出錯便非打即罵,甚至罰跪。記得那是一個下雨天,路上很泥濘,我的鞋子上沾滿了泥巴。我用力甩,想甩掉鞋子上的泥,沒想到把鞋子甩了出去,掉進了小河裡。媽媽看見了,劈頭蓋臉地罵了過來。我覺得很羞辱!還有一次,我和弟弟在穀倉上玩,穀倉大約有兩米高,弟弟把我推了下來。幸虧是泥巴地,我摔得並不嚴重,就是摔起了個包。母親回來後,不問青紅皂白,給了我們最嚴厲的處罰:罰跪。我們足足跪了大半天!從穀倉墜落就讓我受到了不小的驚嚇,然而,等待我的不是寬慰而是罰跪。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只要我不小心有個小失誤,我的心裡就會惴惴不安、誠惶誠恐。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特別是3歲之前是一個人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很多人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這個時期出的問題。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特別關愛孩子,孩子一生都會特別有安全感。我想我的安全感缺失就是因為兒童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真正的關愛吧。寫下這些童年舊事,並不是表達對我母親的不滿,我知道她很愛我,只是她不懂得要怎樣來愛我。就如現在的大多數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懂得要如何去愛。

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獲得安全感。因為孩子只有與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以後才能與他人建立起親密和信賴的關係。孩子只有覺得父母是可以信賴的,才會推及他人是可以信賴的。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妮認為兒童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兒童這兩種需要時,兒童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兒童安全的需要(如父母不能向幼兒提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恆的、前後一致的、合理的愛),幼兒就會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而缺乏安全感的幼兒更多地感知到孤獨和被拒絕,對他人通常持有不信任、嫉妒、傲慢甚至仇恨和敵視的態度,行為上也更容易出現逃避、退縮或攻擊性的行為,較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缺乏安全感也是導致多種心理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

這裡要講到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的故事。這是一個網友給我的留言,經孩子媽媽的同意,我把孩子的事例發表在這裡,給家長們做一個借鑒。

我的孩子3歲了,一直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輪流帶,兩個星期換一次班。爺爺和外婆很寵孩子,什麼都順著孩子。外公則有一些原則,但是外婆會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罵外公。而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因為教育方式不同,誰也不聽誰的,積怨很深。孩子從2歲開始變得內向、沉默,什麼人跟她說話都不答理,對別人視而不見。我問她為什麼不答理別人,她只說一句「不喜歡」。自從9月份上了幼兒園,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內向了,甚至都不怎麼跟我談心了,只要一說起有關幼兒園的事就完全避開我,或是轉移話題。不但早上哭,半夜也哭。據老師說,因為一件衣服的事(她出了很多汗,老師要給她脫衣服,可是她堅決不肯,老師就硬給她脫),她大哭,脫了後也抓著衣服不放。而且時時刻刻要拿著她的書包,並且不斷地拉書包的拉鏈。老師說平時她只要安靜下來也會有這些動作,上幼兒園後手裡也習慣抓著一條手絹不放,時不時就擦擦眼淚。還有就是老想著她的書包,明明擺正了她還要再擺,拉鏈拉好了也要再拉,活動完回來就要先去看看書包。這些都是白天的舉動,晚上回家她也不會跟我們講幼兒園的事,直到半夜大哭,把白天在幼兒園發生的事都演繹了一遍我們才知道這樣。連續兩個星期都是這樣,每晚12點半準時開始,持續一個小時,而且就像中了邪似的完全不理會任何人。第二天問她晚上有沒有哭,她都說沒有。她恐懼上幼兒園,一早起來就歇斯底里地哭著說不去幼兒園。

我們跟老師溝通了,甚至帶她去看了心理醫生,都沒法解決她的焦慮和恐懼。這個星期她又開始發燒咳嗽,沒上幼兒園才稍微好點,但早上起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要上幼兒園」。我們真的是心力交瘁,不知該拿她怎麼辦。現在,她性格變得很不開朗,出去玩也不是很開心的那種,有時一邊玩還一邊發獃,也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了,只要有小朋友跟她玩,她就會對我說:「媽媽,我不喜歡他(她)。」最重要的是她現在已經開始不太喜歡跟我聊天了,甚至晚上也不肯跟我睡了,我一直在找原因,可是她的回答是「媽媽會打我的」。我從來都沒有打過她,也沒說過類似要打她的話,但指責肯定是有的,可是這段時間肯定沒有,不知為什麼在她心裡會有這個想法。即使白天和晚上我帶她玩得挺開心的,睡前也跟她講故事,一提要關燈睡覺,她就說要跟外婆睡或是爺爺睡了。我心裡那個難過啊,雖然不跟我睡她會睡得更舒服,可是我還是希望她能跟我睡。醫生說她現在已有一點焦慮症了,不知這麼大了還好不好改正?我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這個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並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幼年頻繁變換帶養人、成人教育方式不一致、過度保護和溺愛、父母陪伴太少、大人當著孩子的面起紛爭,成人不懂得孩子,不會給孩子真正的愛,這些都是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尤其是父母陪伴孩子太少,孩子沒有和父母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依戀關係,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最主要原因。孩子已經變得非常脆弱,排斥別人,不信任他人包括父母,認為別人都對她有著潛在的威脅,內心充滿著恐懼和壓抑。孩子媽媽說看了心理醫生都沒有用,看到我的博客後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不是救命稻草,能救孩子的只有父母!我和這位媽媽分析了孩子的狀態及形成的原因,並提出幾點建議:第一,停止上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從她強行脫掉孩子的衣服就可以看出,老師的粗暴會加重孩子的恐懼。第二,由媽媽全職帶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獲得孩子的信任,避免老人帶孩子教育方法不一致。第三,父母教育方法保持一致,學會真正愛孩子。第四,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一切,試著讀懂孩子的內心。第五,忽略孩子的「毛病」,克服自己焦慮的心態,耐心等待孩子的轉變。

對於辭職當全職媽媽,孩子媽媽很是猶豫,說她在一家很好的單位,穩

定、待遇好,捨不得放棄。我說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快樂更重要呢?我們辛辛苦苦奮鬥不就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幸福嗎?如果孩子不健康快樂,我們能幸福嗎?我們的奮鬥又有什麼意義?孩子都到這個地步了,如果病情加重可能會引起精神病的。這位媽媽說要好好考慮。

第二天,這位媽媽告訴我,當天晚上她用我說的方法對待孩子,孩子居然同意和她睡了!這個變化讓她很振奮,她突然想通了,為了孩子的健康快樂,辭職是值得的。但是還要和家人商量,爭取家人的支持。我聽到這個消息也很振奮,我是多麼希望這個孩子能快樂起來呀。這位媽媽還告訴我,原來聽同事說當全職媽媽很辛苦,她還曾經暗暗慶幸!可如今回過頭來想想,那種心態是多麼可笑。

幾個月後,我收到了這位媽媽的留言,她說孩子已經完全正常了。我問她孩子走向正常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她說主要還是她教育方式的轉變。這個例子足以證明家長的教育方式、教育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重點提示: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如同萬丈高樓的地基,地基不穩,高樓終有一天會倒塌。兒童早期(尤其是2歲以內)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建立好安全感。常有家長問我:「孩子怎麼早教?」我說:「在2歲以內,主要任務就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幫助孩子建立穩固的安全感。」

有些家長因為種種原因陪伴孩子很少,甚至把孩子完全扔給老人,這樣做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有的家長雖然和孩子住在一起,卻早出晚歸,很少陪孩子。有的家長雖有一點時間陪孩子,可也就是「管教」孩子,甚至是一邊做事或者看電視一邊陪孩子。如果我們給了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卻不給孩子精神的關愛,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其影響將是終身的!

總而言之,人的很多特質比如性格、習慣及心理品質等,都可以追溯到童年。身體的疼痛不久就會消失,而心靈的傷害卻像一個烙印,一輩子都不會消失。兒童時期,特別是3歲之前是一個人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很多人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這個時期出的問題。孩子只有與父母先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以後才能與他人建立起親密和信賴的關係。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係。

你是否經常說: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1.?你是否經常在說: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2.?孩子會反覆驗證父母是不是愛他。

一位網友給我留言:

「今天我又沖孩子發火了,還在她屁股上拍了兩巴掌,我感覺自己都快崩潰了!現在回想,其實事情很簡單:今天上午,孩子莫名其妙地在那兒哼哼,然後就哭了起來。問她怎麼了,她叫我不要問,還要我走開。我走開了,她繼續哭而且越哭越大聲。我真不知道她想幹嗎,我又去問她,她還是那句你不要問我,而且還叫我滾出去。我不理她去別的屋也不行,她一定要我走到外面去,我還是出去了。這個過程中,她一直在哭,聲音都快啞了。過了一會兒,她要尿尿,自己不脫褲子,也不要我幫她,自己在那裡邊哭邊叫要尿尿。我真的忍不住了,拉住她,把她褲子扒了,就在她屁股上打了兩巴掌,用高分貝的聲音訓斥她,再把她拉進廁所。在上廁所時,她也邊哭邊讓我出去,不要我幫她擦屁股。我剛出去,她又大叫快來擦屁股。我想她可能拿不到紙,所以我又去幫她擦屁股了。擦好後我幫她穿好褲子,然後抱抱她,讓她不要哭了,她慢慢平靜下來。我問她剛才為什麼哭,她說不知道。我又問她想做什麼,她也說不知道。我就給她講:媽媽不喜歡你哭,你耍賴皮媽媽也不喜歡,有什麼事你就好好講,你不講我怎麼會知道呢?每次有什麼事我一問她,她就叫我你不要問我,有時她會說不知道,多問幾遍她會特不耐煩地讓我走開,這究竟該怎麼辦啊?」

我分析,孩子的這種表現是她在求證媽媽是否愛她。「媽媽不喜歡你哭,你耍賴皮媽媽也不喜歡」,從媽媽口中吐出這樣的話,讓孩子感到不安。孩子會覺得,媽媽愛我是有條件的,只要我不符合媽媽的要求,就會失去媽媽的愛。如果我耍賴,如果我哭,媽媽都不會愛我了。這位媽媽承認,她經常說類似的話。難怪這個孩子會莫名其妙地哭,莫名其妙地發脾氣,這些行為都是她在想方設法求證媽媽到底是不是愛她。媽媽要孩子告訴她到底怎麼回事,這個孩子不到3歲,對於內心的感受沒法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有時甚至只是媽媽的忽略就會讓她不安,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又怎麼能表達清楚這種不安呢?

通常,6歲以前的孩子會反覆驗證父母是不是愛他(她),一定要得到驗證才心安。周周3歲10個月的時候,就曾經常問我:「媽媽,你愛不愛我啊?」我每次都會鄭重其事地告訴她:「媽媽愛你。」有時候,我抱一下或者親一下別的孩子,周周會「吃醋」,淚水嘩嘩地流,說:「媽媽,你怎麼不愛我了?」我說:「媽媽愛你啊。」她說:「那你怎麼抱別人不抱我?」我趕忙抱她,但是她小嘴一撅,賭氣地說:「不要你抱了,你沒有第一名抱我,我才不想當第二名!」然後還賭氣地說:「你離我遠一點,我不要你這個媽媽了!」我再三強調「媽媽最愛你」,通常她會裝作沒聽見,要我大聲說N遍,驗證了我真的最愛她之後,她才破涕為笑。

有時,周周還問我:「媽媽,你最愛的人是誰?」我說:「是爸爸和你。」她生氣了,「不行,不能讓爸爸排第一名,我要排第一名。」我說:「那就是你和爸爸。」她又說:「不行,最愛的是我,爸爸排在第二名。」但是當我問她:「你覺得媽媽最愛的人是誰?」她會不假思索地說:「是我和爸爸。」孩子就是這樣,希望媽媽最愛的那個人是自己。

不少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向我訴說過他們的苦惱,就是老大特別嫉妒老二。他們喜歡和老二搶東西,凡是老二有的,他一定要有,哪怕自己根本用不著;喜歡攻擊老二,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迅速攻擊,有的下手還特狠;和老二搶媽媽,在媽媽照顧老二的時候,老大鬧著也要媽媽照顧。這些行為體現的是孩子對父母之愛的不確信,他們覺得,以前他是家裡人關愛的焦點,而老二出生之後,大家的焦點轉移到老二身上,或多或少忽略了他。他小小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我了?巨大的不安讓他對老二產生強烈的嫉妒,他認為就是這個小嬰兒搶走了他

們的爸爸媽媽,搶走了他的愛。他甚至以攻擊和破壞行為來驗證父母是不是愛他。

有的家長一著急,在老大鬧的時候,尤其是攻擊老二的時候,忍不住大打出手,這樣一來,老大就更加失望了,攻擊行為更頻繁,對父母更加不信任。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嫉妒行為予以接納和理解,反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和以前一樣愛你」,只是由於弟弟(妹妹)年齡小,不能照顧自己,更加需要爸爸媽媽多照顧他(她)一點。並且時常親吻、擁抱孩子(而不是等到孩子出現感情饑渴了再來安撫)。孩子驗證了父母還是如以前一樣愛他,內心的恐慌就會解除,心裡也就釋然了。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他們產生影響。記得有一次,周周也是莫名其妙地生悶氣,到了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趴在床上情緒非常低落。任由外婆怎麼哄,都不肯上餐桌。我走過去抱著她輕輕地問:「是怎麼了?可以和媽媽說嗎?」周周居然說要當嬰兒,要我抱著她吃!我猜測可能是因為自己忙於寫稿,關注她的時候比以前少了一點,她的小腦袋瓜里一定很疑惑,媽媽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愛我呀?我答應了周周的要求,抱著她開始喂飯,並且在她耳邊輕輕地說:「媽媽愛你。」我擁周周入懷的那一刻,周周笑了。這種看起來無理的要求,其實就是她在求證我是不是如以前一樣愛她,得到證實後,她就釋然了。

有些成人喜歡逗弄孩子,騙孩子說「媽媽不愛你了」,這種話對孩子真是巨大的打擊!曉曉5歲的時候,在弟弟出生1個多月以後的某天,突然跑過來問我:「姑姑,你說我媽媽還愛不愛我呀?」我說:「你怎麼會這麼問呢?你媽媽當然還愛你啊,和以前一樣愛你。」曉曉眼眶裡噙著淚,輕輕地說:「可是,姨媽說,我媽媽生了弟弟,以後只愛弟弟,不愛我了。」看著她心事重重、又擔憂又惶恐的樣子,我心生憐愛,連忙把她摟在懷裡說:「姨媽是故意逗你的,這樣做是不對的,她不應該這樣逗小孩子。我可以保證,你媽媽和以前一樣愛你。對了,姨媽是什麼時候跟你說的呢?」曉曉說:「是家裡來了100個人那天。」我猜她應該是指她弟弟做滿月酒那天,家裡來了很多客人。於是我問:「是不是弟弟做滿月酒,家裡來了很多客人那天?」曉曉說:「是的。」

我問我媽是否知道這件事,我媽說確實有這回事,當時她對曉曉說她媽媽是愛她的,後來她就沒在意了,沒想到這麼多天,曉曉還不能釋懷。我一聽心裡就難受,事情都過去二十來天了,曉曉還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這二十來天里,她心裡該是怎樣的一種煎熬啊?我領著曉曉去找她媽媽,在她媽媽的再三保證之下,曉曉還是半信半疑。所幸的是,經過我提醒後,後來一段時間,曉曉的媽媽特別注意給曉曉關愛,以行動證實了媽媽對她的愛沒變,曉曉才釋懷了。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因為成人的無知,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會讓孩子多麼不安,給孩子增加多大的痛苦啊!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好好吃飯,媽媽才喜歡」 類似的話是不是也很熟悉?是不是曾有類似的話從我們的嘴裡冒出來過?這些話在孩子聽來,潛台詞實際是:爸爸媽媽愛我是有條件的,只有我乖乖的、符合爸爸媽媽的要求,爸爸媽媽才會愛我。如果我犯了錯,如果我不聽話,如果我沒有達到爸爸媽媽的要求,爸爸媽媽就不愛我了。如果在孩子的心裡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孩子會感到非常不安,會千方百計地以哭鬧耍橫等莫名其妙的行為來求證爸爸媽媽是否愛他。

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就算孩子耍賴皮,就算孩子犯了錯,就算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對他們的愛都不會減少一分,這樣孩子才會心安。孩子們非常在意家長對他們的態度,尤其在犯錯之後,心裡惴惴不安,擔心失去爸爸媽媽的愛。這時,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堅定的保證:不管怎樣,爸爸媽媽都永遠愛你。這種愛是無條件的,不因為

孩子的錯誤、頑皮、淘氣減少一分;同時這種愛也應該是有原則的愛,孩子應該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家長不僅要這樣說,而且要這樣做。

如果你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哭鬧或發脾氣,那你要好好想想,是不是你讓孩子感到不安了,他在千方百計求證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呢。我們得給孩子吃下定心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不管發生了什麼,都一樣愛你。光說還不夠,還得用行動去證實。

重點提示: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他們產生影響。父母如果經常說「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孩子就會認為媽媽真不再愛他了。有些成人喜歡逗弄孩子,騙孩子說「你媽媽不愛你了,她喜歡你弟弟」,這種隨口說出的話會讓孩子不安和痛苦。有時候孩子無理取鬧,並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在驗證父母是否還在乎他,是否還愛他。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要去平復孩子這種沒有安全感的心理。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就算孩子耍賴皮、犯了錯、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對他們的愛都不應該減少一分,這樣孩子才會心安。

斷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強行斷奶給孩子所帶來的傷痛。

大家都知道,母乳對孩子的意義不僅僅是填飽肚子,嬰兒緊貼母親乳房吃奶,心理上能獲得安全感。母乳是最好的鎮定劑、止痛劑,媽媽們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嬰兒煩躁、害怕、痛苦的時候,只要含住奶頭就會安靜下來。

斷奶是寶寶生活中的一大轉折,不僅僅關係到食物品種、餵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斷奶對寶寶的心理發育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對於斷奶,老一輩人的做法是把寶寶和媽媽隔離,寶寶看不見媽媽,就沒辦法吃奶,強行被斷掉。

前面說過,我媽說我小時候斷奶是強行「打」斷的。我的小侄女曉曉也是這樣斷奶的,她哭了好幾天,尤其是在夜裡,煩躁不安,嘴巴到處拱,找奶,找媽媽。隔離了一個星期,被強行斷掉。曉曉也缺乏安全感,她經常擔心媽媽是不是會扔下她。一次從外婆家回來,晚上,曉曉一遍遍地問媽媽:「媽媽,你明天會帶我一起走吧?媽媽,你不會把我留在這裡吧?媽媽,你一定要帶我一起上車 」

關於斷奶,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弱小的嬰兒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奶,又找不到媽媽,她不知道她的媽媽去了哪裡,她不知媽媽為何要如此對她,她感到痛苦、恐懼和不安。她多麼想回到媽媽溫暖的懷抱,但是不管她怎麼哭、怎麼鬧、怎麼傷心、怎麼痛苦,她也拗不過大人。這對小小的嬰兒來說,是多麼大的心靈傷害啊!

在周周面臨斷奶的時候,我媽也要我這樣強行斷奶。她答應把周周帶回老家一個星期,她說只要周周看不見我,沒法吃母乳,自然就斷掉了。她還說她做好了心理準備,讓周周吵幾個晚上。我不同意,我媽訓斥我說,祖祖輩輩都是這麼斷奶的,只有你,這麼捨不得!我並不是捨不得,而是希望在我的耐心準備之下,周周能夠無痛苦地斷奶。

生周周的時候,我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長期嚴重失眠導致有些抑鬱。由於身體和心理狀況都非常糟糕,我的奶水一直不那麼充足,到周周7個月的時候,基本上每次只能供應她吃幾口的量了。原本想喂母乳到1歲以後的,由於母乳嚴重不足,在周周7個多月的時候,我便開始實施我的斷奶計劃。

第一步,先讓周周接受奶粉。吃母乳的孩子幾乎都排斥奶粉,周周也是這樣,只要嘴巴沾到牛奶,她就把頭別開,更不要說用奶瓶給她吃了。周周喜歡吃蛋黃,我就把一勺奶粉沖兌上適當比例的水,再和蛋黃攪拌在一起,調成「蛋黃奶」,用小勺喂。花了3個月時間,周周適應了奶粉,可以不加蛋黃喝牛奶了。

第二步,用逐步遞減的方法,減少哺乳次數。周周7個月的時候,每天要哺乳4次,夜裡不需要吃。由於奶水少,周周又能吃輔食,我特意把吃輔食放在哺乳之前,她吃過輔食再來吃母乳,咂巴幾口就飽了。我先減掉中午那一餐,慢慢地,中午她不需要吃母乳了,然後再減早晨那一餐,然後再減下午那一餐。到了9個多月的時候,周周只要吃睡前那一餐了,白天不需要吃母乳了。那時,她已經不靠母乳填肚子了,每次都是叼著奶頭吸一吸,象徵性地吃兩口,母乳對她來說,僅僅是心理上的依戀。

第三步,給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撫慰。說實話,當時能不能無痛苦地斷掉奶,我自己也沒什麼把握。我想,對於孩

子來說,生理上的需求容易滿足,不吃母乳,有其他的東西代替。而心理上的需求是需要媽媽細心觀察才能做到的,任何一絲簡單粗暴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我關注周周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去了解這些動作背後的內心需要,並且及時滿足她。我和她寸步不離,讓她和我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

第四步,無痛苦斷奶成功。2007年「五一」節的時候,我媽回了老家,原本她計劃「五一」節帶周周回老家斷奶,在我的堅持下,她沒有帶周周走。斷奶的「艱巨任務」就留給了我和她爸爸。經過前期的大量準備,斷奶便「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2007年5月1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天晚上,每次都要叼著奶頭睡覺的周周居然在她爸爸的懷抱里睡著了。我們順勢而為,當晚便由她爸爸帶周周睡。那晚我睡得不踏實,擔心周周可能會哭鬧,隨時準備起來去安撫她。沒想到一整個晚上,周周都沒有哭鬧,安然睡到天亮。第二天早晨,周周睜開眼睛便看到了我,她高興極了。我抱著她又親又啃的,心想3個月的工夫沒有白費啊。接下來的兩天延續了之前的方式:白天我帶周周,晚上繼續由她爸爸帶著睡。周周睡得很好,沒有任何痛苦和不安,白天也玩得很開心。就這樣,我成功地給周周斷了奶,整個斷奶過程沒有一點痛苦!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媽媽有心,做好前期的準備,孩子斷奶不必強行,也不是難事。

重點提示:

斷奶對寶寶的心理發育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嬰兒緊貼母親乳房吃奶,心理上能獲得安全感。傳統的斷奶方式是「暴力」且「傷心」的,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孩子不吃母乳,有其他的東西代替,這是生理需求;而心理上的需求是需要父母細心觀察。

其實孩子也可以無痛苦斷奶:

第一步,先讓孩子接受奶粉。吃奶的孩子都會排斥奶粉,媽媽要想辦法讓孩子自願接受奶粉。

第二步,逐漸減少哺乳次數。孩子接受奶粉後,逐漸減少哺乳的次數,增加餵食牛奶的次數。

第三步,給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撫慰。

第四步,斷奶成功。

給孩子評價過多,會影響孩子評價自己的能力

1.?怎樣去表揚孩子?

2.?怎樣批評孩子?

3.?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如何和孩子交流?

4.?如何讓孩子有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把「你真棒」掛在口頭,無論孩子在什麼時候,做成了一件什麼事情,家長都會來一句「你真棒」。不少家長信奉「賞識」教育,覺得好孩子就是「誇」出來的,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有一個8歲孩子的媽媽問:「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得到我的表揚,如果我沒有表揚他,他就會大發雷霆。這是為什麼呀?」

我問她:「是不是表揚太多的緣故?」她說:「是的,以前我批評得多,後來我發現這樣不好,為了讓他建立自信,給他的表揚就比較多了。現在他時刻關注我的情緒,如果我高興,他就開心;如果我的情緒不太好,他就會暴躁。」

我跟這位媽媽說:「這說明孩子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他的情緒都建立在你的情緒基礎上。他的內心不自信,所以他需要獲得別人的表揚來證實自己。你以前批評多,後來表揚多,兩者都不對,走了兩個極端。」

那位媽媽問:「那我該怎麼辦呢?」我說:「你要減少對孩子的評價,更不要對孩子進行主觀的評價。外界的評價尤其是不客觀的評價過多,孩子將會失去自我評價的能力。你的孩子就在逐漸失去自我評價的能力,所以他必須要你表揚他,才能證實自己。」

以前有家長跟我說過類似的情況,他們說孩子可能被自己誇得太多了,具體表現是,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看看媽媽,期待著媽媽的表揚。如果媽媽沒有表揚,就會問媽媽:「媽媽,我很棒吧?」一定要得到媽媽的肯定答覆後才如釋重負。這樣的孩子已經習慣事事被表揚、被讚美,如果他們做好某件事情,家長沒有表揚的話,他們就會覺得很生氣、

很失落。

一個人的自信是建立在獨立做好一件事情後獲得的成就感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讚美」和「表揚」之上。一個人格健全、具有較高情商的孩子是會當好自己情緒的主人的,而不被別人所左右。

什麼是情商(EQ)?情商,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的第一個方面就是認識自我,一個人只有認識自我,才能成為自己的主宰。認識自我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自知」。能自知的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能客觀正確地評價自己,不會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

6歲以前的兒童正是構建自我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依靠外界對他的評價來認識和評價自己。孩子對外界的評價很敏感,如果外界對孩子的評價客觀中肯、包容接納,孩子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對孩子不能盲目「誇」,孩子的自信是建立在獨立做好一件事情後獲得的成就感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讚美」和「表揚」之上。過度表揚會讓孩子依賴於表揚,或自戀自大,或自卑。

那是不是不能誇孩子呢?當然不是,誇孩子是給孩子的積極回應,孩子需要父母的認可、肯定和鼓勵,並通過父母給他的積極回應認識自己。這個「積極回應」要怎麼去「回應」呢?怎樣去誇獎孩子才是積極有益的呢?

首先,不能把「誇獎」當成孩子前進的動力。孩子做某件事情一定是他自發的,是來自內心的驅動力,而不是為了成人的「誇獎」。誇獎孩子要在事後,不要在事前。很多家長喜歡用誇獎的方式去引誘孩子做某件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孩子不願意畫畫,媽媽說:「媽媽覺得你的畫畫得可好了,來,畫一張吧。」這樣的方式影響孩子的精神自由,孩子能感覺到,成人在試圖左右他。

事前需要的是鼓勵,不是誇獎。記得周周剛學習輪滑的時候,掌握不了平衡,摔倒了很多次。她氣壞了,哭著說:「我不要這雙滑輪鞋了!我怎麼老是摔倒!」我平和地對她說:「周周,學滑輪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難於掌握平衡,沒能掌握平衡就會摔倒。但是,媽媽敢肯定,如果你練習很多次,摔倒了又爬起來,再摔倒再爬起來,你一定能學會的。」在我的鼓勵之下,周周勇敢地站起來,不斷跌倒後不斷站起來,不到一個星期就學會了滑輪。

在誇孩子之前,家長們一定要想一想,你誇獎他是真心讚美,還是試圖通過誇獎來說服孩子做某件事!

第二,誇獎和讚美是來自你的內心,不是虛情假意的「敷衍」。誇獎應該是真實的、客觀的,不誇大、不縮小。如果在周周學滑輪屢屢跌倒的時候,我誇獎她「你滑得挺好的」,這樣名不副實的誇獎只會讓孩子覺得大人的虛假,不值得信賴。

第三,誇獎必須是具體的。用平實的語言去描述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不用「你真棒」「頂呱呱」之類的語言去泛泛誇。

當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成就感讓他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內心充滿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對他最大的表揚了。我們只需要用平實的語言描述一下他做好的事情就行了,表示我們知道了,並且向他表示祝賀。比如,周周那天學會了扣紐扣,她成功扣上第一顆紐扣後驚呼起來:「我會扣紐扣了,我成功了(這是她的口頭禪,每做成一件事情必定說這句話)!」我也很驚喜,大聲說:「周周終於學會扣紐扣了,你成功了!」並和她一起又蹦又跳,和她分享成功的快樂!

對於泛泛的誇獎,不但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屑。周周的好朋友思思上幼兒園一個學期後,我和思思有一段對話。

我:「思思,你喜歡上幼兒園嗎?」

思思:「不喜歡。」

我:「為什麼呢?」

思思:「因為老師總是表揚小希希。」小希希是她們班上剛來的一位非常可愛的小女孩。

我:「老師表揚了你嗎?」

思思:「也表揚了,但是一句 頂呱呱 有什麼用?我不需要老師的

表揚!」對於泛泛的誇獎,思思非常不屑。我試試具體的讚美看看她的反應。

我:「思思,你這件衣服搭配這條褲子看起來很美。」

思思笑了:「謝謝阿姨。」說完還親了我一下。

對於老師的「頂呱呱」,思思不屑一顧,而對於我稱讚她的衣服和褲子搭配得很美,她很欣喜。這就是泛泛的誇和具體的誇的區別。前者是無用的,後者是積極有益的。

第四,少誇先天存在的東西,譬如智力、外表,多誇孩子所做的努力。不少成人喜歡誇孩子聰明、漂亮,這樣的誇獎多了,孩子容易自戀自負,聰明漂亮是天生的,不是孩子通過努力取得的,這樣的誇獎沒有任何激勵作用。對於孩子的努力,家長不能視而不見,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認可她做出的努力。這對孩子就是積極回應,孩子將備受鼓舞和激勵。

總的來說,誇獎不能濫用,用多了會讓孩子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聽得進讚美,聽不進反對的聲音。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他獨立完成挑戰,成人的誇獎是「錦上添花」。成人給孩子的「誇獎」應該是積極的回應,是客觀的、真實的,成人的積極回應能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這個過程中,誇獎不能過度,更不能盲目。

重點提示:

賞識教育不一定就能誇出好孩子,減少對孩子的評價,特別是主觀評價,否則孩子將會失去自我評價的能力。

不能盲目誇獎孩子,因為孩子習慣事事被表揚、被讚美後,如果做好某件事情,沒得到評價或者表揚的話,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生氣、很失落。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來自於他獨立完成挑戰,而不是父母的「誇獎」。

對孩子也不能盲目批評,表揚和批評都是成人給孩子的評價,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

父母要做的只是用平實的語言描述孩子做成功的事情就行了,表示父母知道了,並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樂。

比肢體暴力更可怕的精神暴力

1.?小朋友突然變了,膽子小了,畏畏縮縮的,是怎麼回事?

2.?孩子在幼兒園受委屈了,怎麼辦?

哲哲是和周周玩得最好的小夥伴之一,是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這學期上幼兒園了。一段時間沒遇到,感覺他不似以前那麼活潑了。廣場上很多人在跳舞,周周邀請哲哲站在隊伍前跟著跳,哲哲不敢去,卻站在角落裡偷偷地跳;別人和他說話,他一聲不吭,眼睛望著別處。

哲哲媽憂心忡忡地說:「最近哲哲變了,我們問他什麼,他總是不回答,膽子小了,畏畏縮縮的。」

我問她:「是什麼原因呢,與上幼兒園有關係嗎?」

哲哲媽說:「可能有關。有一次哲哲和我們玩遊戲,他指著我和他爸爸說,你們站到廁所去,站到線後面,不許動!我問是不是幼兒園老師把他關到廁所過?他說第一天上幼兒園,他總是哭,老師把他關到了廁所。」

我很驚訝,「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是難免的。孩子到一個新環境,內心會感到緊張和焦慮,這時候最需要老師的撫慰,可老師不但不安慰,反而把孩子關到廁所,這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啊!」

哲哲媽繼續說:「哲哲還說,老師說吃飯一定要吃完,不想吃也得吃完!」

據了解,哲哲上的這所幼兒園還是公辦的政府機關的幼兒園,需要找關係才能進去的。

我說:「這樣的老師不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你還是轉個幼兒園吧,以免孩子受到更大的心靈傷害。」

哲哲媽說:「能轉到哪裡去呀,很多幼兒園不都這樣嗎?」

哲哲的爺爺在一旁插話,「也難怪幼兒園老師,我們在家帶一個都覺得累,她們要帶幾十個,怎麼不會煩?」

我說:「這是個客觀原因,每個班的小朋友多,老師壓力大,待遇低,無疑會影響工作情緒。不過,再怎樣都不能把孩子關到廁所,這樣會讓孩子恐懼,變得畏縮,對孩子心靈的傷害遠遠超過肢體暴力。」

正說話間,哲哲拉著我的手,要求做遊戲。我俯下身來問哲哲想玩什麼遊戲,哲哲說玩小螃蟹的遊戲,說著便翻起了跟斗,說是小螃蟹在翻跟斗呢。哲哲媽開始催促哲哲該回家了,哲哲不願意。

我說:「他一定是壓抑得太久了,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可以讓他放鬆、自由表現、懂得欣賞他的人,他想釋放一下。」

哲哲媽說:「他爺爺都生氣回家了,要是哲哲不按時回家,爺爺明天不會允許他出來玩的。」哲哲媽以前和我說過,哲哲爺爺性格暴躁,有時會打哲哲,而且比較固執,認為家長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應該做什麼,讓遵守什麼就應該遵守什麼,哲哲爺爺還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好。

哲哲媽接著催哲哲,「你要是還不回家,爺爺以後就不會允許你出來玩了。」

哲哲自顧自地玩著,沒有理媽媽。

哲哲媽改變策略,開始「利誘」,「媽媽帶你買糖吃去,我們回家吧。」

哲哲仍然不理媽媽,像沒聽見似的。

哲哲媽有些惱火,使出殺手鐧,作勢要走,「那媽媽先回家了,你在這兒玩吧。」

哲哲見媽媽要走了,驚恐地大哭起來。他害怕媽媽扔下自己,他用力扯著媽媽的手往回拖,央求媽媽還要玩一小會兒。

看到哲哲眼神里的恐懼,我感到特別難受,哲哲家物質條件算比較優越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著他轉,想吃什麼想玩什麼應有盡有。而另一方面,老師和家人卻對他實施著精神暴力:威

脅、恐嚇、強迫、孤立 他真正快樂嗎?

我勸住哲哲媽,拉著哲哲的手溫和地說:「哲哲還想玩幾次遊戲再回家?」

哲哲見媽媽沒走了,他可以繼續玩了,掛著眼淚的小臉上露出了笑容,「玩三次吹泡泡的遊戲。」

我微笑著說:「好,那阿姨要看看哲哲是不是說話算數,玩了3次就回家哦。」

我們開始玩吹泡泡遊戲,我特意把遊戲的兒歌改成:「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一個大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二個大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三個大泡泡。」

哲哲吹完「第三個大泡泡」,鬆開我們的手,主動說:「我要回家了。」我連忙肯定,「哲哲說話算數,很不錯哦!」

哲哲媽總算鬆了一口氣,牽著哲哲回家了。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終於明白為何哲哲會變得膽小、沉悶、畏縮了,是老師和家人的精神暴力對孩子的迫害所致呀!精神暴力對於孩子心靈的殺傷力遠遠超過肢體暴力,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更深,影響更遠,可不知有多少家長正在對孩子實施著精神暴力!

曉曉5歲的時候,在休了一段時間假之後,突然對她媽媽說:「媽媽,我不想上原來那個幼兒園了。」她媽媽問:「為什麼呢?」曉曉說:「因為那裡的老師會把不聽話的小朋友掛起來。」講這些話的時候,曉曉的眼圈紅了,嘴角往下撇了幾次,好像要哭了,但強行忍住沒哭出來。我很難過,知道她受了壓抑,又委屈又害怕。

我問道:「怎麼掛起來的?」曉曉說:「就是讓小朋友的手撐在地板上,腳放在凳子上。」說著,曉曉拿過一條板凳演示了一下,就像做俯卧撐似的,腳抬得很高,手撐在地上,身體架空。這其實就是對孩子的變相體罰,對孩子的羞辱是不言而喻的!試想,一個孩子被老師界定為「不聽話」之後,老師命令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掛」起來。

我問曉曉:「有沒有掛過你呢?」曉曉搖搖頭說:「沒有,因為我不敢不聽話。」殺雞儆猴,雖然曉曉沒被掛,但她看到別的孩子被掛,心裡也產生了畏懼心理。讓她在老師面前不敢放鬆,只得乖乖聽話。

我對曉曉說:「老師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就算小朋友不聽話,老師也沒有權利讓他們掛起來。對了,如果你不上這所幼兒園,你想上一所什麼樣的幼兒園呢?」曉曉說:「我想上老師好,不掛小朋友的幼兒園。」我忍俊不禁,小朋友太可愛了。雖然老師沒有「掛」過曉曉,但事情過去了2個多月,曉曉的心裡還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可見這件事情在她的心裡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成人簡單粗暴、不尊重孩子,對孩子實施精神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多麼大。孩子受到了侮辱,尊嚴也沒有了。在日後的日子裡,孩子會覺得同學們會時時刻刻記住他那個時候的窘迫樣,所以在同學面前,敏感的孩子再難抬起頭來,慢慢地就變得孤僻、自卑、畏縮。一件成人認為只是體罰的事情,對小孩來講,其實是精神上的折磨。相比於肢體暴力,精神暴力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家長們在實施精神暴力時往往渾然不覺。

下面列出幾種常見的精神暴力形式,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是否曾經對孩子實施過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的幾種表現:

強迫

「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我說不行就不行,你就得聽我的!」

羞辱

「某某都可以,你怎麼做不到?」

「教了這麼多次都不會,你怎麼這麼笨?」

「瞧你這副德行!」

威脅

「再不回家,明天就不許出來玩!」

「別摘花了,警察叔叔會來抓你的!」

「快睡覺,不然大灰狼會來抓你!」

孤立

「媽媽不理你了!」

「媽媽先走了,你一個人在這裡吧!」

否定

「你這是畫的什麼呀,亂七八糟的!」

「你這是洗的什麼衣服呀,說了你不會!」

「就憑你還想當科學家?你長大後能有口飯吃就算不錯了!」

嘲笑(包括善意的玩笑)

「哈哈,他又弄錯了,笑死人了!」

「看看你穿的衣服,紐扣全部扣錯了,哈哈!」

重點提示:

一件成人認為只是體罰的事情,對小孩來講,其實是精神上的折磨。精神暴力對孩子心靈的殺傷力遠遠超過肢體暴力。對孩子心靈的傷害越深,影響越遠。

敏感孩子受精神暴力影響後再難抬起頭來,慢慢地就變得孤僻、自卑、畏縮。

孩子為什麼膽小

1.?有的孩子在家活潑,為何在外面金口難開?

2.?大人經常會暗示孩子,這個世界很危險。

3.?孩子膽小首先是大人出了問題。

經常有家長問我,孩子膽小該怎麼引導。他們為孩子的膽小頭疼,千方百計鍛煉孩子的膽量卻收效甚微。

在改變孩子之前,我們得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孩子是天生膽小嗎?還是由於後天的原因,成人不當的教育方式所導致?我們先看看一個膽小孩子的轉變。

文文是周周的好朋友,在周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她們就認識了。文文文靜、內向、膽小,文文在認識我們的前兩年里,從來沒主動和我們說過話。每次文文媽鼓勵她和我們打招呼,文文臉上便露出怯怯的表情,抿著嘴不敢開口。有時小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文文在旁邊看著,不敢上前,儘管心裡很羨慕,但是始終不能鼓起勇氣。如果有人和她說話,她要麼用搖頭和點頭來回答,要麼一動不動,更別說吭聲了。對陌生人更是退避三舍。

文文的主要帶養人是奶奶,奶奶性格內向,對文文的限制過多,比如不允許到溝里玩、不允許到斜坡上玩、不允許總之是很多的不允許。奶奶還喜歡在旁邊念念叨叨,總想左右文文的想法。文文的爸爸則保護過多,有一次,周周爬到約1米多高的石頭上(大人完全保護得到),文文也跟著爬了上去,文文媽牽著她的手,文文爸在旁邊擔心得不行,「快讓文文下來,小心摔跤!」看到周周坐在吊環上盪鞦韆(吊環離地大約有1米多高),文文爸驚呼「你們膽子真大」。其實不是我們膽子大,而是根本不危險,周周兩隻手抓得緊緊的,從來沒有掉下來過,就算掉下來我們也可以接到。有一次,文文嘴角摔了一道小口子,不到米粒大,也不深。文文媽媽覺得沒什麼,文文爸則急得不得了,送到社區診所縫了一針。文文爸不準文文做任何看起來有點「小危險」的行為。

文文媽為了改變文文膽小的性格,在文文2歲半時就送她去了幼兒園,這是一家教育理念比較科學的幼兒園。隨著交往的增多,文文爸媽和我們逐漸熟絡,交流也多了。文文媽的教育方式比較放手,但文文爸不放手,過度保護、包辦代替(文文4歲了,吃飯還靠喂)。我對文文爸說,孩子的膽小就是因為家長的限制過多、包辦代替、過度保護導致,孩子其實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我們對孩子應該「放養」,不應該「圈養」。文文爸親眼看到我們是如何對待周周的,逐漸接受了我的這些觀點,態度慢慢轉變了,對文文放手了許多,對一些有點小危險的遊戲(比如爬高),只要周周被允許,文文也能被允許參加了。文文奶奶也有了一些轉變,限制不再像以前那麼多。隨著家人教育態度的轉變,文文的膽子逐漸變大了,不僅和我們打招呼,而且還會主動和我們說話,和周周在一起更是說個不停,性格變得開朗活潑了。

由此看來,孩子的膽小先是成人出了問題,如果一心想著怎麼糾正孩子的膽小,就好比頭疼醫腳,搞錯了地方。若想讓孩子不膽小,先得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膽小的孩子有幾種類型:

不敢冒險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格活潑開朗,也樂於與人交往。但是他們謹小慎微,害怕未知的事物,不敢嘗試新的東西,不敢冒險,不敢玩遊樂場的大型玩具。

2歲半的苗苗聰明活潑、乖巧懂事,逢人就叫,大家都喜歡她。有一次,周周帶了一隻小鴨子到草地上玩,很多小朋友好奇地圍了過來,摸摸小鴨子,和小鴨子打招呼。苗苗遠遠地看著,不敢過來。我熱情地向她招手,「苗苗,快來看看小鴨子呀,真可愛。」苗苗哇的一聲哭了,任憑我們怎麼解釋小鴨子是如何可愛、是不會傷

害她的,她都只是搖頭,躲得遠遠的,不敢嘗試去接近小鴨子。不僅是小鴨子,苗苗害怕所有不熟悉的事物,比如小烏龜、田螺、蟲子等,甚至連看到風吹動石凳上的樹葉、月亮出來,她都會害怕。每次到公園,苗苗都不敢玩遊樂場的玩具。

怯於交往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敢與人交往,在家裡話還比較多,到了外面就「金口難開」了,更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如有不熟悉的人和他打招呼,他可能理都不理別人。但是,他們的內心還是很希望和同伴接觸的,通常能和夥伴們一起玩,但就是不肯說話。

文文以前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畏縮孤僻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格內向,既不敢與人交往,也不敢嘗試新事物,對未知的人和事都非常排斥。不合群,內心不快樂,通常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到笑容。

在一次聚會上,我看見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叫豆豆,3歲9個月。別的孩子歡聲笑語吃著玩著,他毫無表情地依偎在爸爸身邊,目光獃滯。周周走過去和他打招呼,「豆豆哥哥好。」並伸出手要和他握手。豆豆警覺地往後靠,用一種排斥的眼神看著周周。豆豆爸笑著說:「妹妹叫你呢,和妹妹打個招呼呀。」豆豆不理周周,眼睛不敢直視,躲到爸爸的身後。

後來,我們去遊樂場玩軌道賽車,豆豆和周周坐前後排,車子開動,周周興奮得大叫,絲毫不懼怕。豆豆嚇得好像要哭的樣子,但是強忍住沒哭出來,臉上滿是緊張和恐懼。從軌道車上下來後,豆豆再也不敢玩任何一種遊樂玩具,包括非常安全的海洋球。孩子們在聚會上玩得很開心,唯獨豆豆,遊離在歡聲笑語之外,臉上沒見過一絲笑容。

後來,我又好幾次遇見過豆豆,從來沒有見他開心地笑過。就算玩得非常開心的時候,他的笑也很勉強,就是牽動一下嘴角。

以上只不過是說了幾個膽小孩子的典型,事實上在我從教多年的生涯中,遇見過不計其數的膽小的孩子,這些孩子的膽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天生膽小,而是由於不當的教育造成的。

過於限制。比如,在戶外玩時,孩子喜歡到溝里、斜坡、石頭上等地方去玩,大多數家長會找各種理由拒絕,如那裡危險、很臟、會摔跤等。苗苗的外婆就是這樣,限制苗苗做一切不合自己意願的事情。苗苗想玩沙,外婆說:「沙子會弄到你眼睛裡面。」苗苗想聞聞花壇里的月季花香,外婆大喊:「別靠近,會刺到你!」孩子想收拾碗筷,家長就說:「別動,別摔碎了!」等等。這些限制實際上在暗示孩子:處處有危險。所以孩子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有威脅,不敢去嘗試。

過度保護。家長非常緊張孩子的安危,不敢讓孩子做出任何一點冒險的行為。文文爸就是這樣,盪鞦韆不敢讓文文盪得太高,稍稍高一點就大喊:低一點,會摔跤。不敢讓文文爬攀登架,怕摔著。過度保護會讓孩子變得異常脆弱,經不得一點風雨,不敢與外界接觸。

沒有安全感。豆豆就是這樣,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父母不在身邊,沒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外婆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經常對孩子吼,孩子心裡充滿恐懼和壓抑。另外,家庭不和、經常變換帶養人和生活環境,也會讓孩子安全感缺失,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從而變得膽小。

與外界接觸少。孩子的生活範圍太小,接觸外界的人和事都比較少,由於和別人交往的機會少,孩子怯於與人交往。

受家長尤其是主要帶養人的影響。如果家長性格內向,比較被動,不主動與人交往,孩子潛移默化會受到影響,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膽小的孩子適應能力較差、缺乏探索精神,並且自信心不足,尤其是畏縮孤僻型的孩子,內心很不快樂,有一定的心理偏差,應該引起家長重視。

如何才能改變孩子的膽小行為呢?

首先,家長得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改變過度限制、過度保護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某些看似危險、破壞性的行為實際是他在探索世界,應該鼓勵孩子探索。全家保持一致的教育態度,給孩子一個自

由寬鬆的環境。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不要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不要簡單粗暴,更不要威脅恐嚇孩子。

其次,幫助孩子建立穩固的安全感。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不要當著孩子吵架。家長更不要把孩子扔給老人或保姆,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抽時間給孩子長時間、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安全感建立得比較好的孩子,大都樂觀自信。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主動和小朋友交往,比如,碰到不認識的小朋友,鼓勵孩子過去打招呼。擴大孩子的視野,多接觸陌生人,多接觸外界。

最後,給孩子時間,耐心等待孩子的轉變。不要急於改變孩子的膽小行為,更不要當著孩子議論孩子的膽小,這些都會給孩子造成壓力。應該忽略掉「膽小」這一缺點,抓住孩子某一次細微的改變及時鼓勵。

重點提示:

孩子膽小主要表現為不敢冒險、怯於交往、畏縮孤僻,有的是天生的,也有的是後天成人教育小孩不當所導致的。孩子膽小首先家長應該自我檢討:膽小與家長對小孩限制過多、包辦代替、過度保護有很大關聯。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本能,當大人經常暗示孩子「這個世界很危險」時,孩子就會過度自我保護,對什麼事情都怕,都不敢接觸。孩子的某些看似危險、破壞性的行為實際是他在探索世界,應該鼓勵孩子探索。

不要急於改變孩子的膽小,更不要當著孩子議論孩子的膽小。

排泄這件事

1.?教孩子正確認識吃喝拉撒。

2.?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確立正確的態度?

一位媽媽給我留言:「我由於工作原因,周末才能回家,兒子2歲半上的幼兒園,晚上我打電話回家,聽說今天兒子由於吃東西沒注意拉肚子了,而且在幼兒園拉在身上了,老師也沒有及時通知家長,回家後才換洗的。我兒子是11月份才插班進去的,是他們班最小的。他有個習慣,回家拉大便,在幼兒園從沒有拉過。我曾問他在幼兒園便便脹了怎麼辦,他說回家拉。以前他從沒有拉在身上過,連小便都沒有過,所以我也一直沒有在意。麻煩沒什麼,關鍵是現在我擔心此事會傷到孩子的心靈。我兒子自尊心很強,有時候我們說話不小心都會讓他淚花直閃,今天這個事情我就擔心他在幼兒園會被其他小朋友笑話,或者他害怕被老師取笑或看不起等,在他幼小心靈上留下陰影。現在我想讓他休息兩天,等這件事漸漸淡化或在其他小朋友那裡漸漸淡化了,再讓他去幼兒園。周周媽,你以前在幼兒園工作時也遇到過類似事情吧,怎麼處理才能不給孩子留下陰影呢?」

正好以前也有一位媽媽聊到過這個話題,說她4歲的孩子不敢在幼兒園大便,擔心大便臭,老師會厭煩。在幼兒園,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都是一些懂事、自尊心強、敏感的孩子。他們擔心自己拉大便會給老師帶來麻煩,老師會不高興。因此,他們盡量在家裡拉大便,實在忍不住拉在褲子上了,也不敢跟老師說,害怕老師不高興。

這個問題看著是一個生活細節,其實是一個教育問題。對於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他們會擔心別人因為他的大便臭而不喜歡。或者是曾經有人(家長、老師或小朋友都有可能)不經意在他們面前流露出對他們大便的嫌惡之情,讓孩子覺得他們的大便是讓人嫌惡的。

很多成人在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對孩子大便的嫌惡。有一次在外面玩,周周說「我要拉屎了」,一位小朋友的奶奶聽了此話哈哈大笑起來,「拉屎?哈哈哈!」我不解,「是拉屎呀。」奶奶做嫌惡狀說:「嗯臭,應該說拉粑粑。」我說:「就是拉屎呀,這沒什麼不對的,人要吃飯,就要拉屎嘛。」大家看看,這位奶奶就在無心中表現了對孩子大便的嫌惡,甚至不能說「屎」這個字眼。字典里都有這個字,這個字又不是不文明的字,為什麼不能說?

有的家長特別煩孩子把大便拉在身上,只要孩子拉大便在身上,輕則罵幾句,重則要打幾下的。一些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對孩子的大便更是嫌惡。我們小區一位孩子,兩歲多,就讀於附近一所幼兒園。某天姑姑去接孩子,正好看到了這樣一幕:孩子大便拉在身上了,老師滿臉不耐煩地脫掉孩子的褲子,把孩子重重地放到凳子上,指著孩子破口大罵!很多素質較低的幼兒園從業人員都會對孩子的大便表現出嫌惡,就連給孩子擦屁股都會用手掩住鼻子。成人的這些行為帶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我的大便是臭的,是讓人討厭的。所以他們害怕在幼兒園大便。

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讓孩子了解:拉大便是生理需求,每個人都要拉的,就像每個人都要吃飯、喝水一樣。每個人的大便都是臭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小孩子拉大便在褲子上是正常的,一點也不丟人。周周曾經在大便的時候問過我多次:「媽媽,為什麼我要拉屎呀?我的屎為什麼這麼臭呀?」

我說:「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飯菜吃到我們的肚子里,慢慢消化,就變成了屎。屎是廢物,要拉出來才好,如果不拉出來,人就會生病。每個人拉的屎都是臭的,這是因為屎裡面有腐敗菌,散發出臭味。」我還在網上搜索人體內臟器官的圖片,對照圖片跟周周講解「消化」的過程。

孩子身邊所有成人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和幼兒園工作人員。大家都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大便,謹慎地說每一句話,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什麼。當孩子大便拉在身上的時候,切勿動作粗暴地當眾處理,這樣是在羞辱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到緊張害怕。應該把孩子帶到無人處,安撫孩子,告訴孩子因為孩子還小,控制不好大便,拉在褲子上沒關係,媽媽(老師)幫換掉就是。給孩子清洗和換褲子的時候,動作要輕柔。

這位媽媽提到,想停上兩天幼兒園。這是不妥的,因為這是一種消極逃避的方式,這樣做顯然是在暗示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傷心之地,也在暗示孩子遇到事情以消極的方式來面對。老師的態度是非常關鍵的,比較妥當的解決辦法是和老師做詳細的溝通,找到具體原因,並且讓老師及保育員和家長配合,寬慰孩子,告訴孩子在哪裡都可以拉大便,家裡可以,幼兒園也可以,在外面的公共廁所也可以。在幼兒園拉完後,老師可以幫助擦屁股,老師一點也不會嫌棄。家長不僅要這麼說,還要真的這麼想、這麼做。

如果孩子能了解到拉大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吃飯、喝水一樣,同時孩子能有獨立的思考,哪怕有人對此表示嫌惡,他也能坦然面對。有時周周拉完大便後,外婆幫她擦屁股,外婆會誇張地做掩鼻狀,大呼「好臭呀」,周周咯咯地笑了,一點也不覺得難堪或羞恥。再如那次周周在外面拉大便,被那位小朋友的奶奶做嫌惡狀,周周也能坦然以對,並不覺得受傷害。我想就是因為她早就了解了大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每個人的大便都是臭的,這沒什麼好嫌惡的。同時她堅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不會被別人的態度所左右。

重點提示: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大便都是臭的,拉大便是生理需求,每個人都要拉,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平常。

如何和孩子談性 女兒看到了爸爸洗澡

1.?為什麼有很多孩子認為一脫衣服就是羞?

2.?如何和孩子談性?

3.?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 「我從哪兒來的」?

某天晚上,周周爸在洗澡,周周無意中闖了進去。看到全身赤裸的爸爸,周周如同發現新大陸,大聲尖叫:「啊,爸爸怎麼是這樣的?」爸爸面對這個小小的「闖入者」面不改色心不跳,微笑著說:「因為爸爸是男人啊!你發現爸爸的身體和你的身體不一樣了,是嗎?」周周滿臉驚訝,點點頭說:「是的。」

這是周周第一次看見爸爸的身體,她的震驚不亞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驚訝過後隨之而來的是好奇,她如同看外星人般盯著爸爸,上上下下地打量,眼珠子都不眨一下。我很佩服她爸爸的鎮靜,在周周這個「異性」的打量之下如同一座雕塑,非常從容淡定,沒有絲毫窘迫。

孩子的心靈是純凈的,對於他們來說,赤裸的人體如同一棵樹、一朵花,他們不會帶任何色情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之所以驚訝是因為他們的「重大發現」:別人的身體居然和自己不一樣!倘若此時周周爸嗷一聲,羞愧萬分地拿起浴巾裹住自己的身體或者奪路而逃,那一定會讓孩子認為:人體是醜陋的,裸露身體很羞恥。我想起前段時間小侄女曉曉在我們家做客的時候,只要看見周周洗澡脫衣服就會連聲說「羞羞羞」,周周首先的反應是不明所以,接著就跟著曉曉說「羞羞羞」。後來,只要看見我換衣服或者曉曉脫衣服,周周就會說「羞羞羞」。儘管我跟她解釋脫衣服洗澡和上廁所是很平常的事,只要不在公共場所暴露身體就一點也不羞。可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她一直認為脫衣服就是「羞」。我問曉曉為什麼這麼說,曉曉說是她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的。我又想,幼兒園的小朋友又是聽誰說的呢,估計是成人吧。

現在,周周面對父親的裸體,我正好可幫周周改變「脫衣服就是羞羞羞」這一觀點。於是我湊了過去對周周說:「你仔細看一看,爸爸的身體和你有什麼不一樣啊?」我們平靜的態度影響了周周,她驚訝的表情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專註。她仔細地觀察爸爸的身體,那副認真的模樣就像醫學院的學生在研究一個標本。很快,周周找到了爸爸的身體和她的不同之處:尿尿的地方不一樣。她還找到了爸爸的身體和媽媽的不同之處:爸爸的奶很小,媽媽的奶大一些。我們肯定了周周「觀察得很仔細」,並告訴她「尿尿的地方叫生殖器」(以前她通通稱之為屁股)。周周接著問:「為什麼會這樣?」我實話實說:「人分為兩種,男人和女人,男人的生殖器都像爸爸的一樣,女人的生殖器就像媽媽的一樣,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周周接著又問:「為什麼媽媽的奶那麼大,周周的奶這麼小?」我如實回答:「媽媽小時候也和周周一樣,奶也是小小的。到媽媽長到十多歲的時候奶就慢慢長大了,每一個女人都是這樣。周周以後長到十多歲,奶也會慢慢長大的。」聽了我的解釋,周周釋然了。接著我問她:「你看到爸爸的身體了,是什麼感覺,覺得羞嗎?」周周搖搖頭,「不羞。」我又問:「丑嗎?」周周搖搖頭,「不醜。」這次「洗澡事件」算是成功解決了!在那以後,周周又碰到過爸爸洗澡,但是一點都不驚訝了,笑笑後就走開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周周逐漸發現男人、女人、小孩的區別,問過很多關於「性」的問題。比如「爸爸為什麼長鬍子」「天天弟弟怎麼站著尿尿,而周周卻是蹲著尿尿」「爸爸為什麼長喉結」「我從哪裡來的」,等等。她每提出一個問題,我都感到很欣喜,這說明她在觀察、在思考。每次我都會先肯定她觀察細緻,然後力求準確地回答她的問題。比如「我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我是這麼回答的:「你是媽媽生出來的。最開始是一顆

胚胎,很小很小,就如一粒黃豆大,在媽媽的肚子里,一天天長大。慢慢長出了頭、身體和手腳,媽媽的肚子也一天天地變大,到了第10個月的時候,媽媽生出了一個小嬰兒,這個嬰兒就是你。」當見到孕婦的時候,我就引導周周觀察孕婦阿姨的肚子,告訴她裡面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並說原來媽媽的肚子也是這麼大,裡面就是周周。

也有出錯的時候。有一次,周周問爸爸:「為什麼爸爸長鬍子啊?」爸爸當時正忙著干別的,隨口答道:「因為爸爸老了呀。」我一聽覺得不對勁,這個答案有謬誤爸爸老了就長鬍子,外婆更老為什麼不長鬍子?這不是會誤導她嗎?我趕緊更正,「爸爸說得不對,因為爸爸是男人,男人才長鬍子。爸爸小時候是個小男孩,像天天弟弟一樣,那時沒長鬍子,到十多歲的時候開始長鬍子。每個小男孩長到十多歲都會長鬍子。」爸爸經我提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鄭重向周周認錯,糾正了這個小錯誤。

對待孩子的「性」問題,大多數家長是持躲避、敷衍的態度,並且感到尷尬、難於啟齒,或是連哄帶騙。這樣曖昧的態度會讓孩子更好奇,並且覺得「性」是羞恥的。我還記得小時候,大人們告訴我「小孩子是樹上結的」,曖昧的表情和話語讓我從小就覺得「性」是一件「醜惡、骯髒」的事情,這種心理陰影直到我婚後很久才消除。

對待孩子提出的和「性」有關的問題,如果家長的態度從容大方,不扭扭捏捏,實話實說,不誇張、不欺騙、不隱瞞、不說教,孩子也會像認知花草樹木一樣來認知人體和性。

目前的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及性犯罪,其實都與不當的性教育有關,孩子就是這種心理:越是藏藏掖掖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要弄個明白。如果家長和學校沒有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孩子就會從「黃色」錄像、視頻中獲取性知識,那才是真正毒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家長的態度落落大方,坦然面對孩子的疑問,對孩子的「性」問題如實相告,孩子就會正確地認識「性」,建立健康的性觀念及婚戀觀,為今後的美滿人生奠定基礎。

重點提示:

對孩子來說,異性赤裸的身體如同一棵樹、一朵花,他們不會用任何色情的眼光來看待。對待「性」,大人躲躲閃閃的曖昧態度會讓孩子更好奇,並且覺得「性」是羞恥的。

適度和自律

1.?孩子一次性喝完了一整箱牛奶。

2.?有的孩子為什麼非常沒有自制力?

3.?如何管理孩子的零食?

4.?當孩子無理取鬧時。

和親戚一起出去玩,我們都帶著孩子,他的三歲多了,比周周大一點點。路上,這孩子看見街邊店裡的玩具汽車,要求爸爸給他買。親戚說這樣類似的車子家裡有很多,每次都只玩一會兒就扔到一邊,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買了。他拒絕了兒子的要求。孩子當街大哭起來,賴在地上不走。我過去和他解釋了不買的原因,但他執意要買,躺倒在地上撒潑打滾。看這陣勢,估計無論說什麼,這孩子暫時是聽不進去了。

親戚說,兒子最喜歡使這一招了,尤其在他媽媽面前,媽媽每次都心軟依了他,兒子每次都得逞。我說:「你既然決定不買了,那就要堅持到底,隨他撒潑也好、賴地也好、哭也好,由他去吧。只要你不妥協,他覺得這一招無效,下次就不會使了。」親戚聽了我的,沒管孩子,任他當街撒潑。我們一行人在旁邊繼續說我們的話題。過了一會兒,孩子見哭鬧撒潑沒用,漸漸偃旗息鼓,哭聲愈來愈小,自己從地上爬了起來。當然,玩具車最終沒有買。

這一幕大家應該不陌生,一些孩子不懂節制,在吃和玩方面最為顯著:無節制地吃,無節制地玩。譬如看見新玩具就鬧著要買,而家裡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玩具;零食要買好多好多,吃到不想吃為止;到遊樂場玩玩具,玩了一遍又一遍,玩到不想玩為止;把飯桌上好吃的菜都夾到自己碗里,最後卻剩著我一位鄰居說她家9歲的小侄子和8歲的小侄女曾經一次喝光了整整一箱旺仔牛奶!

這種行為的原因是孩子不能對喜歡的事物保持適度,一味放任自己的慾望。現在大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不管孩子提出什麼物質要求都會拚命滿足。

一位朋友的兒子,9歲了,只要看到同學有了新的裝備,哪怕他家裡已有,仍然吵著要買。朋友說兒子根本不懂得節制,更不懂得珍惜。我問朋友:「是不是你們對他有求必應,比如要什麼就買什麼?」朋友非常吃驚,說你怎麼知道的?我說:「任何孩子的問題都來自於成人的教育態度。孩子不懂得節制、不懂得珍惜,一定是因為家長滿足了孩子的一切要求。家長有求必應,當然會讓孩子毫無節制;任何事物得來太易,孩子自然就不懂珍惜了。」

適度是一種美德,在周周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引導她做任何事都要保持適度。我們到公園遊樂場玩,每次玩之前我都會和周周約定,每種遊樂設施都可以玩,但每種都只能玩一次。記得第一次到遊樂場玩那種豪華轉馬,周周非常興奮,玩了一次後還想玩。我對她說:「我們說好了只玩一次的,周周要說話算數。」周周想玩的心情太強烈了,哼哼唧唧的眼淚就下來了。我看她這可憐的小模樣,差點要心軟。不過轉念一想,約定好了就要做到,如果現在滿足她一時的歡愉,「適度」的美德就養成不了。我溫和地拒絕了她再玩一次的要求,並且提醒她前面還有別的好玩的項目。周周見我非常堅決,便不再堅持,轉而玩別的項目了。再大一點的時候,去遊樂場玩,我們每次都約定玩幾項遊樂玩具,這個數目由周周自己定,有時是3次,有時是5次,玩滿約定的次數就不玩了。就算是面對再誘人的遊樂玩具,周周也能遵守約定,適可而止。

吃零食也是如此,再好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應該適度。大部分零食屬於垃圾食品範疇,對於身體有害無益,我們並不嚴厲禁止,但是要求周周少吃。周周面對美食誘惑也能做到適度,她最喜歡吃肯德基,但每次她只要求買一個雞腿。有一次帶周周逛街,逛累了,我們到街邊小吃店休息,順便吃點東西。我們每人點了一杯冰飲料加一根油炸火腿腸,還有一些別的小點心。火腿腸的味道不錯,吃完一根後我還想再吃一根,就跟服務員說了。這時周周大喊起來:「媽媽你不記得了,火腿腸是垃圾食品,不

能多吃的!」我有些尷尬,但又感到很欣慰。可不是嗎,我怎麼就不記得了呢,口口聲聲跟周周說垃圾食品要少吃,到了自己頭上卻禁不起美味的誘惑!我忙和服務員講不要了,並對周周說:「媽媽忘記了,幸虧有周周提醒。」和我們一起的朋友故意逗周周,「要不,你再來一根?」周周說:「我不要,媽媽說過,垃圾食品不能多吃,不然會生病的。」朋友驚嘆不已,她說從來沒有看見一個孩子能抵擋美食的誘惑!

一位家長看了我的博客後,質疑我為什麼規定周周坐玩具馬只能坐一次,不是說要給孩子自由嗎,為什麼不讓孩子坐個夠?為什麼在孩子想去小夥伴家的時候我又會欣然應允,這豈不是有些前後不一致嗎?我說,這兩件事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培養孩子適度的美德,讓孩子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適度;而去小夥伴家裡玩,這是孩子正常的交往行為,不管發生在何時,只要沒有影響自己和他人的休息,我們都應該支持孩子去小夥伴家玩,這是給孩子自由。給孩子自由並不是讓孩子做什麼都可以,在自由的基礎上,必須建立一定的規則。讓孩子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

要保持適度就必須要有較強的自律能力。自律即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個體自覺地選擇目標,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自律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上。 

一個自律能力差的人難以有所作為。我認識的一個人,自律能力非常差。有一次剛發了工資,他去玩老虎機,一個月的工資全部輸光,最後家裡沒錢過年。老婆得知後跟他大吵一場,差點離婚。他信誓旦旦地跟老婆保證,以後不賭了。可沒過多久,他舊病複發,和人打麻將,又是一個晚上,輸了一千多塊,要知道這錢是他們一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事後,他對我說,他知道打牌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這個人天資聰穎,能力不錯,壞就壞在沒有自律能力,好賭貪杯,一直窮困潦倒,家庭也搖搖欲墜。

我非常重視培養周周的自律能力。從周周一歲多開始,我就刻意培養她自律,比如喝水,水還有些燙,我讓她耐心等待水慢慢變涼;玩玩具時要排隊,耐心等別人先玩。剛開始時她哭鬧,我告訴她,我們要學會等待。一次在超市買了酸奶和蛋糕,周周想吃,我想試試周周能不能延遲滿足,於是對她說:「如果你現在吃,就只能吃蛋糕;如果你願意等到回家再吃,便可以吃蛋糕外加酸奶。由你自己決定。」周周想了想,選擇了回家後再吃。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很多物質需求都能滿足。如果全盤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會變得貪心和無法自控,所以我特別注意在生活細節方面培養周周適度和自律的美德。比如穿衣服,春、秋、冬每一個季節的外出服最多只有三套,夏天由於易汗濕,換得勤,多一套。衣服從來不買最貴的,只買舒適、漂亮、符合安全標準的。再如玩具,到目前為止,周周的玩具花費不超過800元;吃的零食我們幾乎不買回家存放,只是出門時買一些,但也是少量的。由於從小培養周周的自律能力,周周小小年紀就表現出驚人的自律能力。有好幾次由於她咳嗽,不能吃橘子,當大人們在吃橘子的時候,她雖然很想吃,但還是忍住了,主動提出來不吃橘子。一次,我帶周周去買油畫棒,買完出來她說要吃火腿腸,我說:「你今天感冒了,不能吃油膩的東西,我們吃玉米好嗎?」周周欣然應允。回到樓下,周周看見小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了,說:「媽媽,我要坐搖搖車。」我說:「我們今天花了很多錢了,買油畫棒5元、故事書5元、筆3元、玉米2元,我們是不是要節省一點呀?下次再坐好不好?」她又愉快地答應了,當時周周只有兩歲多!

周周3歲4個月的時候,我們到商場給周周買衣服,周周試了好幾件衣服,其中有兩件她特別喜歡。我問她要哪一件,

周周想了一下還沒回答,旁邊的營業員阿姨說:「要不兩件都買了?」周周抬起頭問營業員:「阿姨,哪一件貴一些呀?」營業員說:「米奇的這件貴一些。」周周指著另一件說:「那我要這一件。」營業員驚訝地說:「這孩子居然一點都不貪心,還知道選擇便宜一點的那件!」我知道周周很喜歡穿新衣服,但是她控制了自己的慾望。我的心裡充滿感動,抱起周周親了一下她的小臉蛋,心裡漾起幸福的漣漪。

周周2歲8個月的時候生病了,發燒、咳嗽。我帶她到醫院,醫生讓我們去做一個血化驗。我們來到驗血窗口,前面是一個阿姨在抽血,針扎在指尖上,護士在把血擠出來抽到試管里。周周看見了這個過程,臉上滿是緊張的表情。我說:「抽血就是這樣的,只有一點點痛,就像打預防針一樣。媽媽覺得你也像這位阿姨一樣堅強,可以忍住痛的是不是?不過忍不住也沒有關係,想哭就哭啊。」周周點點頭。輪到周周了,她的小臉綳得緊緊的,眼睛瞪著護士阿姨的針,護士迅速地紮下去,周周抽動了一下,並沒有哭!扎完,阿姨遞給她一根棉棒,讓她緊握著止血。我很佩服這小傢伙,由衷地讚歎了一句:「周周真的很堅強啊,扎針都沒哭呢。」抱著周周往回走的時候,我發現她被扎的手緊緊握成拳,我費了很大勁才掰開!其實她心裡是多麼緊張啊!

每個孩子都有驚人的自制力,只要引導得當,他們完全可以做到適度和自律。

重點提示:

面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孩子不懂得節制,一味放任自己的慾望,這種現象跟家長的教育態度息息相關。家長有求必應的態度,會讓孩子毫無節制,覺得任何事物唾手可得。事物得來太易,孩子就不會珍惜。

1.?孩子不忍和自己喜歡的人分離。

2.?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冷漠的人。

3.?「媽媽,我不摘花,它有生命呢!」

周周兩歲多的時候,她爸爸下班後和同事去打羽毛球,回家時我們已經吃過晚飯。聽到門鈴聲,周周就跑到門口迎接爸爸。爸爸剛進門,周周就拿拖鞋給爸爸穿,接著端了一杯茶遞給爸爸,「爸爸喝茶。」然後跑到沙發旁邊拍拍沙發對爸爸說:「爸爸請坐,休息一下。」我們樂壞了,我故意逗她,「爸爸還沒吃飯呢。」她想了想,「哦,給爸爸盛飯。」一路小跑進了廚房,還真的端了一碗飯出來!爸爸感動地說:「哎呀,這個崽崽沒白疼。」爸爸夾了一塊排骨正準備吃,周周小大人一般「叮囑」道:「爸爸,要把骨頭吐出來啊!」

周周是個感情細膩的孩子,她特別懂得「愛」,愛爸爸媽媽、愛他人、愛花花草草、愛小動物、愛大自然,每天都有讓我感動的事情發生。

周周三歲多的時候,有次半夜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周周突然坐起來說:「媽媽,蓋上被子。」說完來幫我蓋被子。我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她又指著我的肩膀說:「這裡還沒蓋好呢!」原來是我的肩膀還露在外面。她不僅關心我們,對他人也很關心。我有個表哥得了鼻咽癌,過年的時候我們帶周周去探望過一次,4月份我打電話問候表哥,她搶過話筒說:「舅舅,我想你了,你的病好了嗎?」把表舅舅感動得一塌糊塗。周周對花草鳥獸也很憐惜。一次在鳥語林,我們看見一隻鳥(長得很像鴨子,不知是什麼鳥)病了,匍匐在地上哀鳴。周周看見了說:「鳥鳥好可憐啊!」有一次碰到悠悠姐姐摘了兩朵山茶花、一枝迎春花,周周看見了對我說:「媽媽,我不摘花花,它有生命呢!」

什麼是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我想是「愛」。心中有愛的孩子心地善良,會關心別人,樂於幫助他人,具有同情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與朋友、家庭成員建立融洽、親密的關係,生活幸福快樂。

周周的愛心和悲憫之心得益於我們平時的以身作則。我和她爸爸都是樂善好施的熱心人,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總是會伸出援手,譬如公交車上讓座、別人推不動車提不動東西時搭把手、幫助殘疾人過馬路之類的小事,有時遇到沒有車費回家的人,我們給掏路費,碰到乞討者都會給個一元兩元的。愛心不是用語言能表達的,而父母充滿愛心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就好比:你每天對孩子說,我們要有愛心,要學會愛人,但是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你卻扭頭走開或者冷漠旁觀;遇到大街上乞討的人,你說人家是騙子(有些乞討者確實是騙子,但不是每個乞討的都是騙子,不能一概而論)。這樣,就算你對孩子說一萬遍「我們要有愛心」,你的孩子也沒法變得有愛心的。

有段時間,我在救助一個患地中海貧血的孩子小瓊。小瓊不到2歲便失去了媽媽,爸爸得了塵肺病,小瓊需要巨額的醫療費來治病,由於沒錢,父女倆在醫院門口乞討。我遇到了他們,把他們帶回家,幫他們在網路上發帖求助。那一段時間,我放下了手頭所有的事情來幫助這個孩子,為她四處奔走。周周是第一次接觸小瓊這樣苦難的孩子,她和小瓊成了好朋友。由於我在家裡念叨著小瓊的情況,周周對小瓊的情況了如指掌,逢人便向人家介紹:小瓊得了地中海貧血,她的媽媽死了,哥哥掉到井裡淹死了,爸爸得了塵肺病

小瓊來過我們家很多次,周周和她相處得很融洽。我對周周說:「小瓊患了一種很嚴重的病,需要你照顧。」周周認真地點點頭,有種使命感似的。在外面玩的時候,她讓小瓊走裡面,自己走外面,她說,怕小瓊被車子撞到。小瓊下樓梯的時候,周周小心地扶著她,叮囑小瓊「慢慢的,小心摔倒」。我帶小瓊和周周一起去遊樂場玩,我問周周要玩幾次,小瓊玩幾次。周周說:「我玩4次,小瓊玩5次。」我問:「為什麼小瓊比你多一次呢?」周周認真地說:「因為小瓊生病了,得讓她多玩一次

。」小瓊的語言能力遲緩,她喜歡周周,但是她不會用語言來表達,她用打或者推的方式來表達。周周被小瓊打了或推了之後,很少還手。如果對方是正常的孩子,她早就還擊了。她知道小瓊生了病,應該要寬容和謙讓。周周總是問我小瓊的媽媽為什麼死了,小瓊是不是很可憐,她還指著我對小瓊說,你叫她媽媽吧。周周以前可從來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媽媽的,她一定是覺得小瓊太可憐了,才願意和小瓊分享媽媽。周周知道同情弱者、保護弱者、讓著弱者、幫助弱者,我非常欣喜看到這些,我覺得這些品質將對她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株洲義工聯為小瓊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我帶著周周一起去株洲參加了活動。目的是讓周周去感受募捐現場濃濃的愛的氛圍,感受眾多素不相識的人們奉獻愛心,這是多麼生動的「愛」的一課!路上,周周問我「捐」是什麼意思。我說「捐」就是給困難的人送錢或者送物品。近百名義工參加了募捐活動,大家抱的抱募捐箱,喊的喊話,有的在地下廳奔走,有的在烈日下堅守。周周的眼睛看到了這一切,她幼小的心靈受到了震撼。她愛上了「捐」,在募捐現場她不斷地要求捐款,直到捐得我們囊中空空如也。她還和一個義工的孩子一起,抱著募捐箱,站在商場門口給小瓊募捐,很多人看到兩個可愛的孩子抱著募捐箱,都紛紛捐款。

那天,在株洲募捐現場,我久未見面的株洲同學問我:「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小瓊,為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我說:「我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了不少善良熱情的朋友,另外也給我的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讓她有機會親眼目睹什麼是寬廣的愛、無私的愛,我相信這件事情對她的人生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真正的愛是寬廣的、無私的,是會傳承和蔓延的。救助小瓊的帖子引起了眾多愛心人士的關注,不少媽媽們和爸爸們都積极參与此事。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網友紛紛給小瓊捐款捐物,還積極地出謀劃策、持續關注,讓我非常感動。長沙的曦曦媽出錢出力,想了很多辦法來幫助這個孩子。她甚至寫信給她一直跟隨的一個名博的博主(也是一位媽媽),那位媽媽的博客點擊率有幾百萬,主要是記錄兒子和她的生活點滴,據曦曦媽說,她的博客人氣旺,很多人追隨。她把小瓊的事情和那位媽媽說了,希望她能幫忙為小瓊呼籲一下。

那位媽媽拒絕了,理由是她害怕沾晦氣,她不願意她的兒子受到半點傷害。

這種迷信的說法不能不說非常荒唐,我在博客里放了小瓊的求助文章及照片,還有不少家長放到了自己的QQ空間里,大家都沒有沾晦氣。我非常能理解這位媽媽愛子心切、護子心切,但是,這樣的心態對於教育自己的孩子真是不利!她太緊張焦慮了,一個外表華麗的媽媽,抱著這種狹隘的愛,唯恐傷害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在媽媽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什麼呢?他能學會愛嗎?他今後有愛人愛己的能力嗎?我相信這位媽媽是善良的,但是她沒有領悟到什麼是真正的愛,她的愛是狹隘的,她無法看到這個世界廣博的一面。

每一個當父母的,都期望我們的下一代能生活得更幸福一些,可是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什麼?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呵護,是足夠優厚的物質條件比如教育基金、房產、保險,還是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入上流社會?這些真的能保障孩子未來的幸福嗎?如果我們的孩子心中沒有愛,他能幸福嗎?

我把這段寫在這裡,並無意指責這位媽媽,僅僅是提醒家長朋友:父母有悲憫之心,孩子才會有悲憫之心;父母會愛人,孩子才能學會愛人。

下面這段話是我的一個博友寫的,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引用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愛是需要培養與傳承的,愛是人的本能,但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在自己失去愛的能力的同時,也教會了下一代冷漠和自私。其實愛人的終極是愛己,若無愛人之心,必失愛己之源。萬物都是有聯繫的,因果循環往複。」

中有愛才會快樂,才會幸福。愛是一種能力,不少成年人喪失了這種能力,所以社會上才有那麼多冷漠、自私、殘暴、心狠手辣的人。我相信這些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不是這樣的,一定是後天的影響讓他們變成這樣的。每一個孩子都帶著愛和善良降生到人間,如果成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充滿真愛的環境,保護他們愛的能力不受破壞,那麼長大成人後,孩子一定會是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重點提示:

心中有愛的孩子心地善良,會關心別人,樂於幫助他人,具有同情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與朋友、家庭成員建立融洽、親密的關係,生活幸福快樂。

愛是需要培養與傳承的,愛是人的本能,但很多家長忽視了這一點,在自己失去愛的能力的同時,也教會了下一代冷漠和自私。

1.「媽媽,我想得第一名。」

2.「剛才不算,我要再來一次。」

周周3歲8個月的時候,喜歡下一種格子棋,規則是:下棋者可以是兩人或三人,從起點出發,誰先到終點算贏。玩法是輪流擲骰子,擲到幾點走幾步。第一次下棋的時候,是我和周周兩個人,周周旗開得勝,第一個到達,贏了。她高興得不得了,又笑又跳,非常得意。第二局,我先到達,周周輸了,她接受不了,大哭起來,「我不要輸,我要得第一名!」真是「得意」時忘形,「失意」時淚奔啊。

我摟住周周,接納了她「想得第一名」的心情,鼓勵她勇敢地面對「輸」的事實,問她要不要再來和我下一次。但是周周不敢再下了,她說「我怕輸」。見她不願意下棋,我不勉強,心想下次再找機會。

我知道周周的性格如同我,要強、好勝,這是優點,但應該有一個前提,一定要能輸得起。人生旅程中沒有常勝將軍,輸了後能把挫敗化為奮進的動力,方能獲得下次的成功。周周好勝,怕輸,早在3歲的時候就初露苗頭。那是她和佳佳、苗苗一起玩賽跑的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我站在終點,手裡拿一根樹枝,他們三人從同一起跑線起跑,誰先拿到我手裡的樹枝就算誰贏。他們的年齡分別是佳佳3歲半,周周3歲1個月,苗苗2歲半。比賽開始,佳佳沖在最前面,周周努力地想要追上佳佳,而苗苗落在最後面。最終佳佳先拿到了樹枝,周周癟著嘴要哭的樣子。我問他們:「要不要再來一次?」

第二輪比賽,周周又輸了,她哭著說:「佳佳哥哥又跑贏了,我要得第一。」佳佳爺爺把佳佳叫到一邊說:「佳佳,你把樹枝給周周,你不能參加這個比賽,害得妹妹哭了。」我馬上制止了佳佳爺爺,「佳佳沒錯,不能這麼說。」我想,如果佳佳把樹枝給周周,會造成怎樣的負面影響?對周周而言,她需要的並不是樹枝,而是「勝利」。如果通過哭就可以獲得「勝利」,這不是在暗示她可以通過非正常途徑獲得「勝利」嗎?這與「舞弊」有什麼區別?以後她還會遵守規則嗎?而對於佳佳而言,他遵守了遊戲規則,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勝利,卻要迫於大人的壓力,將勝利讓給他人,他會服氣嗎?他以後還會遵守規則嗎?

每個孩子剛懂得「輸贏」的時候都會想贏,這原本沒什麼錯。錯誤的是,有的家長沒有適當引導孩子如何面對輸,如何從輸中奮起,而是為了孩子的「贏」投機取巧。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真正輸不起了。

1996年,我在一家幼兒園當老師。班主任陳老師5歲的兒子小海在我們班就讀,小海聰明活潑、爭強好勝。有一次小朋友一起玩搶凳子的遊戲,規則是:音樂開始,小朋友圍著凳子轉圈,音樂一停,小朋友趕緊找凳子坐下,每次都會有一個沒搶到凳子的小朋友被淘汰。到了最後一輪,只剩下小海和另一個女孩書誼。音樂開始,兩人鼓足了勁,盯著那把凳子,唯恐被對方搶到。音樂停,書誼略快一點,搶到了凳子。我宣布:書誼贏得了第一名!小海見自己輸了,跑到媽媽面前大發脾氣,嚷嚷著「我要得第一名」。陳老師安撫了一陣兒子,說下次爭取拿第一云云。小海不聽,賴地撒潑。陳老師見安撫不住,突然站起身來對全體小朋友說:「剛才不算數,我們重新來比一次。」我很吃驚,對陳老師說:「怎麼能不算數呢?難道我們不要教導孩子遵守規則嗎?這樣對小海和書誼都沒有好處。」陳老師說:「你看小海這副樣子,拿他沒辦法呀。」說罷,她執意讓書誼和小海重新開始遊戲。書誼儘管很不情願,但是懾於陳老師的威嚴還是來了。小海見又可以比賽了,立馬止住了哭,如同按了暫停鍵一樣。音樂開始,書誼和小海圍著凳子轉,陳老師瞅著小海走到凳子前時抓住時機按了暫停鍵。在媽媽的暗中相助之下,小海如願以償,贏得了第一名,他笑了。陳老師當眾宣布,今天搶凳子遊戲的冠軍是小海!小海得意極了,炫耀地看了書誼一眼,那一刻書誼眼眶裡飽含淚水。

小朋友雖然不會說什麼,但是這件事足以影響他們幼小的心靈,他們會認為:只要有特權,可以不遵守規則,可以用舞弊的方式來達到「贏」的目的。對於陳老師的兒子來說,今後依仗媽媽的特權,可以凌駕於規則之上,通過營私舞弊達到目的,他今後還能輸得起嗎?對於書誼來說,今後恐怕不敢相信規則,因為規則可以不算數!

社會上為了讓孩子「贏」,替孩子營私舞弊的家長不在少數。有的父母利用職權,盜用他人身份證和戶籍信息,讓孩子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有的父母給孩子的民族身份造假,騙取高考加分。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願孩子過得好,可是,通過弄虛作假來幫助孩子,這實在是非常短視的行為。因為,你可以幫助孩子暫時的「贏」,造成的結果卻可能是孩子一輩子的「輸」。營私舞弊還有一個最大的害處,就是擾亂了規則,導致不公。一個無視規則的孩子成不了大器,一個踐踏規則的社會令人擔憂。

「勝不驕、敗不餒」是一種可貴的品質,這種品質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走向成功。我認識一個人,他很聰明能幹,但一直過得非常潦倒。造成他人生不順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不夠好,而是他的心理品質。他是典型的「勝驕敗餒」,得意時,他忘形;失意時,他泄氣。說白了,他是輸不起。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百折不撓,知難而進,這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哪個不是在一次次的「輸」了之後才有「贏」的?

要讓孩子輸得起,家長首先要端正心態,不要怕孩子輸。自從那次賽跑失利之後,我便特別留意周周是不是輸得起,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讓周周公平競爭,不讓她享受特權,就算是她和我們之間的競爭,我們也不讓著她。

譬如下棋,我從來不讓周周,所以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從小讓孩子公平競爭,孩子在體驗「贏」的成就感的同時體驗「輸」的挫敗感,這樣才能坦然地面對「輸」的事實,才能輸得起。

不過,我當時有些納悶,儘管我們平時非常注意公平競爭,為什麼周周還這麼怕輸呢?好像有了輕微的心理陰影特別怕輸。我後來又好幾次找她下棋,她都不跟我下了,說「怕輸」。

因為怕輸就退縮,就逃避,這可不是好現象。那幾天,我前思後想,得出一個結論:可能是我們平時喜歡說「誰想得第一名」之類的話,給了她一些暗示,讓她覺得必須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她非得第一名不可。譬如,她吃飯磨磨蹭蹭,為了讓她儘快吃完,我們就說,誰想第一名吃完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也許就是我們無心的話,對她卻是一個負面的暗示,覺著第一名才好,非得第一名不可。

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和家裡人溝通好,不要再有關於「第一名」的消極暗示。同時,我也不急於再邀請周周下棋,以免給她壓力。緩了幾天後,正好曉曉邀請我下棋,我欣然應允。其實我很想讓周周也參加,但是如果我邀請她,她反而會拒絕,我只能「誘惑」她。我和曉曉開始下棋了,我故意大呼小叫,讓周周覺得下棋好玩得不得了。果然,周周過來了,提出她也要參加。哈哈,正中下懷!不過為了引起她對下棋強烈的興趣和急切的心情,我還是欲擒故縱,故意讓她先等我們下完這一盤,吊起她的胃口。果然如我所料,周周下棋的熱情被徹底挑了起來,等我和曉曉下完那一盤,她就急不可耐地和我們開始下棋了。

這一次,我仍然不讓她,周周小心翼翼地擲著骰子,第一局,周周第一個到達。看自己得了第一名,周周很開心。曉曉最後一個到達,不過曉曉不怕輸,很坦然。我說:「周周得了第一名,不錯。曉曉更不錯,因為她雖然知道自己已經輸了,但還是堅持把棋下完了,這是最可貴的。我得給曉曉鼓掌。」周周跟著我一起給曉曉鼓掌。

第二局,曉曉第一個到終點,周周輸了,她這一次沒哭,只是不再下棋了。我暗暗高興,可能是看到我給輸了的曉曉鼓掌,她

覺得「輸」也不是那麼丟臉。不再下棋說明她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些怕輸,但是輸了沒哭已經算是有進步了。

那一天晚上,我把周周不怕輸的「光輝事迹」當著她的面記在了日記本上,在結尾處畫了一個笑臉。意在強化她的微小進步,促使以後更大的進步。這一招很管用,周周不識字,她要求我讀給她聽,看著自己的進步被記在本上,她很受激勵。

一個星期後,周周和曉曉到戶外玩,一個騎單車,一個騎滑板車,她們自發比賽,看誰繞一圈先回到起點。比賽了幾十次,每次都以周周的「輸」告終。每一次比賽開始的時候,周周使出全身的力氣,奮力地蹬著,看得出來她盡了最大的努力。而每一次都是曉曉先到終點,周周沒有放棄,也沒有減速,堅持騎到終點。看著周周一遍一遍地輸,再一遍一遍地努力,又一遍一遍地輸,而她始終笑對失敗,我突然覺得非常感動。她坦然地面對「輸」了,這不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嗎?

後來,我把周周每一次不怕輸的「事迹」都記在了小本上,給周周一個很強的正面暗示:贏了固然好,不怕輸更加了不起。再後來,不管是下棋、賽跑、攀爬,還是比賽騎單車等,周周都能坦然地面對「輸」了。我相信,憑著這股不服輸的精神和輸得起的坦然心態,眼前一次次的「小輸」能成就她人生路上的「大贏」。

重點提示:

父母平時說「誰想得第一名」之類的話,給了孩子暗示,讓孩子覺得必須得到第一名才好,所以孩子非得第一名不可。

讓孩子知道:要強、好勝是優點,但也一定要能輸得起。人生旅途中沒有常勝將軍,輸了後能把挫敗化為奮進的動力,方能獲得下次的成功。

每個孩子剛懂得「輸贏」的時候都會想贏,這原本沒什麼錯。但家長必須適當引導孩子如何面對輸,如何從輸中奮起。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暫時「贏」,造成的結果卻可能是孩子一輩子的「輸」。

1.?你的孩子有抗挫折能力嗎?

2.?孩子遇到困難就哭,怎麼辦呢?

傍晚,兩歲多的周周在玩新買的積木,這種拼插的塑料積木是她第一次玩,由於拼插的介面不一,需要仔細觀察找准相對應的介面才能拼插好,這對她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玩了一會兒後,周周碰到困難了兩塊積木怎麼也插不進去!周周小臉憋得通紅,用盡全身之力再試一次,還是不行!她氣急敗壞地把玩具往地上一扔,大哭起來,「這個玩具不好,拼不進去,我要扔掉它們!」

如何面對挫折和困難,是發發火便放棄,還是繼續努力攻克難關?周周正在氣頭上,她需要宣洩,此時如果說什麼,我想她也聽不進去。我沒出聲,看她把「不順眼」的玩具扔到地上,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我生氣了!我發脾氣了!」

宣洩完憤怒的情緒後,周周慢慢平復了。我說:「周周,剛才這些玩具拼不好,你生氣了吧?」周周點點頭。我接著說:「要怎麼樣才能拼進去呢,要不要想個辦法再試試?」周周開始再次嘗試,中途又碰到「挫折」好幾次,她一邊煩躁地哭泣一邊動手,碰到她正確地拼插好一塊積木,我及時肯定一下,每次拼插正確後,她都有種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隨著拼插正確的積木越來越多,慢慢地她不再煩躁,嘴角露出笑意。最後,她成功地拼插了一組餐桌椅。我朝她豎起了大拇指,把她拼插的餐桌椅拍照保存下來。看著自己的「作品」,周周滿足地笑了

很多孩子遇到困難也像周周這樣,喜歡哭或者發脾氣,比如扣扣子總是扣不上、玩玩具總也插不進、剪紙老是剪不好,碰到這樣的挫折時,煩躁得不得了。孩子為什麼一遇挫就哭呢?這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項能力還不足,某些事情大人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對於孩子卻無比艱難。前方的困難給他們帶來的挫敗感和無力感,使他們感到沮喪和煩躁。

其實,遇挫哭鬧比不哭鬧直接放棄要好,只要孩子在哭鬧的同時沒有停止嘗試,家長就應該肯定。孩子一邊哭鬧、一邊嘗試,說明他試圖克服困難,此時家長應該接納孩子煩躁的情緒,幫助孩子分析和總結失敗的原因,耐心等待並鼓勵孩子對困難發起「進攻」,直到最終克服困難。孩子在克服困難後會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感覺到自己的「力量」,並激發下次面對挫折勇於挑戰的信心。

挫折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會使人失望、痛苦、消極、頹廢,從此一蹶不振或引起消極對抗行為,導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可給人以教益,能磨鍊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堅強,並激勵人發奮努力,從逆境中奮起。

在充滿逆境的當今世界,事業的成敗、人生的成就,不僅取決於人的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的抗挫折能力。我想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我9歲的時候,父親患尿毒症,我14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留下巨債。次年中考,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非常希望能上重點高中、考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老師們考慮我的家庭條件差,欠著巨債,紛紛勸說我放棄上高中,直接考師範(當時師範的錄取線比重點高中還要高),因為讀師範的費用很低。考慮到實際情況,我覺得老師的建議有一定道理,為了不增加家庭的負擔,我放棄了大學夢想,讀了師範。於我而言,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人生的第一個夢想破滅了。

畢業分配的時候,我原本可以分配至一家機場的附屬幼兒園,不過由於沒有「關係」,被別人頂替了,這又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當時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我被分配到一家國企的幼兒園,剛去時並沒安排到幼兒園老師的崗位,而是被踢皮球似的在各個部門「客串」 食堂幫工、車間油漆工、擰螺絲工,工作非常辛苦。

對於出身農村、常干農活的我來說,辛苦不算什麼,難以承受的是精神上的歧視。那時,我瘦瘦弱弱,經常有同事輕蔑地說:「這麼個瘦瘦弱弱的小妹子到車間能幹什麼?」也有人同情地說:「可

惜呀,讀了這麼多年書,居然來干這種活!」那些輕蔑的、憐憫的眼神和話語讓我心裡一陣陣刺痛。剛到單位的時候,沒有安排宿舍,有個好心的大哥幫我佔了一間宿舍,我在那兒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下班回到宿舍,看見自己的行李、鋪蓋全被扔在過道上那一刻,我有種「天下之大竟無我立錐之地」的感覺,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悲戚,淚流滿面。

當時的工資只有100.9元,經常不能按時發。幸虧,我的骨子裡是不認輸的,我寫了一句話放在床邊鼓勵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現在想來這句話有些幼稚,不過很符合當時的心境。每當我意志消沉的時候,就會想到這句話,囑咐自己不要消沉,希望就在前方!

不久後,我們車間用計件的方式計報酬,即工資和工作量掛鉤。我的任務是組裝耕田機的配件(擰螺絲),這個事情雖然不要太多的技術,但要組裝得快還是需要方法的。我一邊暗暗琢磨,找到效率最高的組裝辦法,一邊暗暗憋足勁,告訴自己不要怕吃苦受累。一個月後發工資時,把車間的同事都驚呆了: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初出茅廬、瘦瘦弱弱的小姑娘拿了當月女工裡面最高的工資!當時車間的女工工齡都比我長,工作經驗比我豐富,個頭也都比我大。就是這件事,讓同事們對我刮目相看,後來大家都非常尊重我,再也沒有輕視和憐憫了。

好景不長,3年後,我們單位處於半停產狀態,我和大部分職工都被「放假」了(那時還沒有「下崗」一說)。突然失去了工作,我心裡非常恐慌,這算是我人生中的又一次挫折吧。我到了一家私立幼兒園打工,那時幼兒園開給我的工資是每月300元,管中餐。這樣的待遇僅僅夠吃飯,不過我很滿足,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如果沒有這份工作,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現在我回過頭來想那段經歷,那些逆境和磨難真是我的一筆財富,磨鍊了我的意志,鍛煉了我面對困境的處理能力。那幾年裡接二連三的挫折,讓我有了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為我後來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後來的創業過程中,我又遭遇到很多重大挫折和打擊,都挺了過來。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有的成功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在挫折中奮起,越挫越勇、百折不撓。李嘉誠的經歷就是一部逆境中的奮鬥史:幼年家境貧窮,14歲喪父,1944年,16歲的李嘉誠到他舅舅所開的中南公司工作,從學徒開始做起,做掃地、燒水、倒水、跑堂等雜事,後來他跳到一間小工廠塑膠褲帶製造公司做推銷員。他每天都背著一大包樣品,走街串巷。22歲創業開辦長江塑膠廠,幾年後瀕臨破產而美國的《成功》雜誌每年都會報道當年最偉大的東山再起者和創業者,他們的傳奇經歷中有一個相同的部分,那就是他們在遇到強大的困難和逆境時,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從不輕言放棄。

不僅是成功,幸福的人生一樣要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這樣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處之,永遠樂觀。所以挫折教育也是在培養孩子尋找幸福的能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自面對社會的壓力,越能抗壓,說明孩子越強大。但是中國的父母有的時候呢,卻非常樂意去干那些為孩子掃清前進障礙的活。譬如孩子摔倒了,大多數家長的做法是趕緊跑過去扶起來,倘若看到摔破皮或有個包,便心疼得不得了,顯露於臉上。孩子本來不想哭的,都被家長這副模樣給嚇哭了。「摔倒」,這是多麼好的挫折教育機會呀,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爬起來,這是每個孩子本來應該會的,可家長們無意中剝奪了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爬起來的機會。多次摔倒都被扶起後,孩子再次摔倒就只會邊哭邊等著別人來扶了。

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一個上二年級的小學生,每天晚上被奶奶強迫拉大便,其原因竟然是擔心孫子在學校拉大便自己處理不好。一個二年級的學生拉大便後還不會自行處理,我真想不出還有什麼事情是他能處

理的了!不知這樣的家長想過沒有:你在清除孩子前方的障礙時,同時也把孩子寶貴的磨鍊機會給清除掉了,你能一輩子跟在孩子身邊清除障礙嗎?倘若有一天,你老了、不在了,孩子面對人生路上的諸多障礙時,他該如何是好呢?

家長們大都明白挫折對孩子的重要性,有太多的勵志書上寫過這樣的故事。但他們往往有時候管不住自己。他們對孩子愛之深、護之切,一見孩子有困難就忍不住要幫助孩子。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能耐挫折,一方面家長又不給孩子磨鍊的機會,這其實是相互矛盾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挫折的時候也是孩子非常期望有成就感的時候,能獨自戰勝挫折比父母任何鼓勵的話都管用。而現在很多孩子卻在不斷地失去這種獨自戰勝困難的機會。而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他們面臨的卻是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

那麼,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該如何入手呢?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要不要讓他們吃苦鍛煉呢?

挫折教育不必刻意製造挫折,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順勢而為即可。因為日常生活環節對於孩子而言,處處是挫折、挑戰,譬如第一次穿衣服、吃飯、打掃等對孩子來說都是挑戰,孩子做這些事情都需要經過多次嘗試,經歷多次失敗,克服多次小困難,才能最終學會。日常生活中處處是挫折教育的寶貴機會,生活中一定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除包辦代替,不要伸手相助。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依賴思想嚴重,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只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了,依賴思想解除了,孩子才有能力和信心去戰勝挫折。

家長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有家長說,孩子一遇到困難就來求助,不幫他就哭。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可以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幫不了你。這件事情媽媽相信你自己可以解決。」必要的時候適當離開,給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機會。

記得周周3歲的時候,和曉曉在小區花園玩「奧運寶寶向前沖」的遊戲,她們把長凳當賽道,以長凳之間的一個個底邊長約40厘米的水泥方柱為關卡,抱著柱子從一條長凳跨越到另一條長凳就算過了一關,最後那條長凳為終點。一人在「賽道」過關,另一人攀附在葡萄藤上曰「吊環」。她們大概是看了湖南衛視的「智勇大沖關」獲得的靈感。她們一遍遍玩著這個遊戲,樂此不疲。這時,一位老奶奶走過來,在其中一條長凳上坐下來,周周發現了這個「障礙」,我遠遠地觀察,看周周如何消除這個「障礙」。周周跳下長凳,走到老奶奶跟前,看著老奶奶,想說又怕說,猶豫了一會兒,轉向我喊:「媽媽,媽媽。」我鼓勵她,「你說呀。」周周說:「媽媽說。」我繼續鼓勵,「我覺得這個事情你能解決,你和奶奶說,奶奶一定會答應的。」說完,我走得更遠了。周周眼看求助無望,意識到只能靠自己了。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周周終於鼓起勇氣對奶奶說:「奶奶,請讓一下。」奶奶驚訝地問:「為什麼呢?」周周說:「因為我要做奧運向前沖的遊戲。」老奶奶笑了,「好,好,那你向前沖吧。」說完,奶奶愉快地起身走了。周周歡快地說:「謝謝。」轉過頭對我會心地笑了,我豎起了大拇指朝她示意。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家長在身旁,孩子會本能地求助於家長,這時如果家長伸出援手,就會剝奪孩子學習如何戰勝困難的機會,孩子會形成遇到困難就求助或退縮的惰性。家長適時鼓勵或適當離開,讓孩子有機會獨自面對困難和挑戰,自己尋求辦法戰勝困難,這樣不僅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磨鍊耐挫折的意志品質。

不過,「適當離開」還得把握好度,家長要預測這個困難是不是經過孩子的努力可以克服。如果與孩子的實際能力相差太遠,是一個不管孩子怎麼跳也摘不到的「桃子」,那麼就有些過度了。

重點提示:

挫折,一方面使人痛苦,讓人一蹶不振;另一方面使人奮進,讓人化挫折為力量,不

斷進取。孩子遇到挫折了怎麼辦?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能耐挫折;一方面,家長又不給孩子磨鍊的機會。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家長在身旁,他會本能地求助於家長,這時如果家長伸出援手,就會剝奪孩子學習如何戰勝困難的機會,孩子會形成遇到困難就求助或退縮的惰性。

因此,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時,要適時鼓勵或適當離開孩子,讓孩子自己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磨鍊意志。

很多孩子遇到困難時,喜歡哭或者發脾氣,家長不理解。那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項能力還不足,某些事情大人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對於孩子卻無比艱難。孩子遇挫就哭鬧,但沒有放棄嘗試,這時家長就應該接納孩子煩躁的情緒,幫助孩子分析和總結失敗的原因,耐心等待並鼓勵孩子對困難發起「進攻」,直到最終克服困難。家長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家長不必刻意製造挫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挫折」順勢而為即可。

1.「爸爸不要吃排骨,待會兒我沒有了。」

2.?讓孩子的吃穿住行與大人保持一致。

吃晚飯的時候,周周爸光吃青菜,不吃排骨,他總是喜歡把好吃的留給我們。我給他碗里夾了兩塊排骨,並給他舀了些排骨湯。周周見了,有些著急,大喊起來:「爸爸不要吃排骨,待會兒我沒有了。」我輕聲說:「周周,爸爸還沒有吃排骨,而你已經吃了一些了。要是你不讓爸爸吃排骨,只顧自己吃,爸爸媽媽會難過的。你說好東西是不是該和大家分享啊?」

周周聽我這麼說,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夾了一塊排骨放到爸爸碗里,又夾了一塊放到我碗里,嘴裡說:「給爸爸分一塊,給媽媽分一塊。」夾到最後,碗里只剩下一塊排骨了,我笑著問她:「只有一塊了,這塊分給誰啊?」周周毫不猶豫地夾起放到了我的碗里。我緊緊地抱了周周一下,「周周對媽媽這麼好,媽媽好感動。」

我很感慨,這一次如果不及時引導,或許就在周周的心中種下了自私的種子。一個自私的人在群體中是不受歡迎的,家長們一定深知這一點,家長們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自私的人吧。而在家庭中,孩子的「自私」往往能為父母所寬容。孩子與生俱來並不是自私的,他們只是想要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不懂得去考慮他人的感受,所以他們會把好東西據為己有,並且多多益善。但這種情況不及時引導,孩子的自私將會轉變為真正的自私。

前面說過的一個例子,我童年的小夥伴,小時候總是喜歡搶別人的食物媽媽的、哥哥姐姐的、奶奶的,大人們不懂得引導,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長大了自然就會好,加之大人們對他百般疼愛,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都留給他吃。後來,他對獨佔好吃的、好玩的已經習以為常,變得異常自私。長大後這種自私變本加厲,做什麼都只顧自己,不考慮他人,很難與人相處,後來幾乎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

一位媽媽問我:「9歲的兒子很自私,幹什麼都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更不知道體恤父母的辛勞。」我反問她:「是不是他在家享受優待?是不是你們省吃儉用,在孩子身上卻非常捨得花錢?」這位媽媽說正是這樣。孩子在家很受奶奶「優待」,每餐都會格外做一個菜給他「專享」。奶奶對於孩子的物質要求也是有求必應。我說問題出在了大人身上,要改變孩子就得先改變大人的態度,不要再讓孩子享受優待,而應該只是把他當做家庭中的普通一員。

而另一位4歲孩子的家長也曾說,他們家有時燉鴿子湯,基本上整隻鴿子都留給了孩子,大人捨不得吃。後來兒子覺得好東西就應該由他獨享。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樣,自己省吃儉用,卻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長此以往,孩子就覺得他享受特權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某天父母沒有給他創造好的物質條件,他就會埋怨父母。同時,他不會體恤父母的艱辛,也不會關心別人的感受。

我們對周周沒有優待過,基本上和我們的吃穿住行保持一致。吃的方面,自從她能吃大人一樣的飯菜了,我們就沒有給她另外做過菜。有一次,我們做了周周最喜歡吃的豬腳,周周嫌放得太遠,把盤子拖到了自己面前。我說:「你把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跟前,這樣我們就夾不到了呀。請放到中間,這樣大家都可以夾到。」我把盤子放到了中間,周周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拖盤子」的行為。當時周周兩歲多,吃零食和水果的時候,哪怕只有一個水果了,我們也要和周周分著吃,而不是讓她獨享。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讓周周來分食物,一般情況下她都會先分給我們,然後輪到自己。而分多分少、分大分小,周周是不那麼介意的,實際上她早就知道比較大小和多少了。

到了2歲半的時候,周周能區分我的、你的、他的、大家的東西了,這時我開始引導她分享了。首先是公共物品的分享或輪流,在外面,玩公共玩具,排隊輪流玩,不獨霸;在家裡,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吃

,不吃獨食。由於我們就是這麼做的,所以沒費什麼力氣就讓周周懂得並遵守了這些規則。然後是自己的物品的分享,這個分享是建立在她自願的前提下,我們不勉強。當她主動把她的東西給我們分享或給同伴分享的時候,我一定會大大肯定一番她的「慷慨大方」,同時也把和她分享的快樂感受告訴她。周周非常樂於和別人分享她的東西,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但前提是別人一定要先問她,或者是她主動提出。

由於我們不搞特殊化,同時尊重周周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不強迫她與別人分享,所以「好東西要與人分享」已經深入周周的內心。有一次,周周在客廳喝豆漿,我到廚房拿自己的那一份,可到廚房一看已經沒有了,我問周周外婆,是不是沒有豆漿了。外婆說沒有了。我回到客廳,周周把自己的豆漿遞給我,「媽媽,喝我的吧。」我心頭一熱,她聽見我和外婆的對話了,把自己的豆漿分給我喝呢。我問:「你是看媽媽沒有豆漿了,就把自己的豆漿給媽媽喝,對嗎?」小傢伙點點頭,說:「我怕媽媽沒有豆漿喝了。」我喝了一口豆漿,說:「嗯,這是媽媽喝過的最好喝的豆漿!」周周開心地笑了,我也幸福極了。

有的家長在孩子給他分享食物的時候,最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接過食物假假地「吃」一口,然後把食物還給孩子。有的家長甚至直接拒絕,讓孩子留著自己吃。這樣做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媽媽)不愛吃我給他的食物,既然他們不喜歡吃,下次就不給他們了,留著自己吃。長期如此的話,孩子就會覺得獨佔是理所當然和心安理得的了。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百般疼愛,總想把最好的留給他,好像這才是對孩子愛之深切的表達。其實,我們應該把孩子當做平等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讓孩子事事享受特權。要知道,自私就是從孩子第一次獨佔開始的。

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康、心靈高尚、內心強大的人,而一個會給予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重點提示:

孩子與生俱來並不是自私的,他們不懂得去考慮他人的感受,只是想要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他們會把好東西據為己有,並且多多益善。在家庭中,孩子的「自私」往往能被父母寬容。要改變孩子的自私,就得先改變大人的態度。改變大人的態度從衣、食、住、行、玩開始,讓孩子的吃、穿、住、行、玩與大人保持在同一水平,不讓孩子搞特殊化。當然,孩子也有他們的私有物品。孩子自己的私有物品,如果要分享,應該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前提下,大人不應勉強。

1.?孩子為什麼把唯一的一塊蛋糕給小夥伴吃了?

2.?孩子沒有要好的小夥伴怎麼辦?

黃昏的時候,金色的陽光灑在廣場上,暖暖的。周周和樂樂及另幾個小朋友在廣場上玩。樂樂媽下班了,帶了一塊蛋糕和一袋小麵包給樂樂。樂樂提著蛋糕和麵包走到周周跟前,把蛋糕遞給了周周。周周接過蛋糕,興高采烈地大喊:「樂樂給我她的蛋糕!」

樂樂比周周大4個月,是周周最好的朋友。這塊蛋糕是唯一的一塊蛋糕,而那一袋麵包有5個。在我們大人看來,也許我們會選擇拿麵包和朋友分享,這樣自己和朋友都有吃。可孩子不這麼想,雖然自己也很喜歡吃蛋糕,但是她很喜歡自己的好朋友,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給朋友,寧願自己不吃。我們遠遠地看到了這一幕,被孩子間純潔的友誼所感動。

周周對樂樂也可謂情深意重。有一次我們和樂樂一家從公園玩了回來,周周捨不得和樂樂分開,邀請樂樂到我們家吃飯,樂樂非常樂意。樂樂媽客套地說:「我們就不去了吧,太麻煩了。」我說不麻煩,難得孩子有一個這麼投緣的夥伴。樂樂媽說:「那好,不過我們先要到樓下診所拆線(樂樂摔傷後縫了針),拆線後我們上來。」我說:「好,你們一定要來。」我們準備上樓,周周突然拉住我說:「我還是想在這裡等樂樂。」我問周周怎麼了?周周說:「我怕待會兒阿姨不帶樂樂來了。」我恍然大悟,心裡非常感動。樂樂媽得知了周周的想法也感動得不得了。孩子們如此重情誼,我們做父母的又怎麼忍心阻隔?

樂樂特別懂事,對周周很照顧。周周上廁所,樂樂給周周拿紙;周周到樂樂家玩,樂樂拿漂亮的拖鞋給周周穿。樂樂對周周的好,周周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每次樂樂關心她的時候,周周都驚喜地說:「媽媽快看,樂樂這麼關心我呢。」兩個小夥伴只要見了面就難捨難分。有一次,樂樂在我們家玩了一天,晚上樂樂該回家了,她捨不得走。我說:「要不我們送樂樂回家吧。」周周開心得不得了。我帶著周周和樂樂一家一起下樓,走到半途,樂樂要騎到她爸爸肩膀上。看到樂樂有爸爸騎,周周也想騎爸爸,說要回家喊爸爸來。我給她爸爸打了電話,她爸爸說馬上下來。當時外面很冷,而樂樂有些咳嗽。我建議樂樂一家先回去,我們等一下就來。樂樂不肯,一定要和周周一起走。最終等到周周爸下來,兩個小傢伙騎著「兩匹馬」,歡歡喜喜地往樂樂家去了。

也有發生衝突的時候。一次外婆帶著周周在樂樂家玩,周周看到樂樂的寫字板,想用寫字板畫畫,沒想到被樂樂拒絕了。周周氣鼓鼓地把寫字板往桌子上一放,拉著外婆的手說:「外婆,我們回家!」外婆領著周周和樂樂奶奶道別後回來了。回到家,周周還是氣鼓鼓的。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後,我理解周周的心情。因為周周知道別人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允許後才能拿,所以她覺得樂樂不願意,自己就不能拿樂樂的寫字板。但是她又覺得樂樂這麼鐵的朋友,居然會拒絕自己,感情上接受不了,覺得很沒面子。沒多久,周周氣消了,第二天又主動找樂樂玩去了。

除了樂樂,周周對曉曉姐姐的感情也很深。前文中提到過,曉曉要來我們家了,我們在馬路上等了一個多小時,中間我催促周周多次,周周不肯回家,一定要等到曉曉姐姐。曉曉要回去了,周周很是不舍,說姐姐走了她會孤單的。此外,周周還有幾個好朋友:思思、凱凱、希希、哲哲、楚瑜。楚瑜比周周大2歲,凱凱、哲哲、思思和周周差不多大。不過,這幾個小夥伴在周周心目中的地位就沒有樂樂和曉曉那麼重要了。

大一些之後,周周結交朋友有了一點變化,她結交朋友的對象和方式跟小時候(3歲前)有了明顯的不同。小時候通過分享食物、交換玩具很快就能和別的孩子玩到一塊,三歲多後,周周交朋友漸漸有了傾向性,她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和每一個孩子都能玩到一塊,她會去尋找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孩子,然後一起做他們共同

喜歡的事情。而和那些沒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孩子,他們就算待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

孩子間這種有著共同興趣點的朋友類似於成人間「志同道合」的友誼,能保持更長久。三歲多之後,思思成了周周最好的朋友,她們倆有著共同的興趣點,喜歡玩娃娃家、醫院等角色遊戲,喜歡看書、畫畫、打扮、舞蹈等,兩個好朋友一見面就不想分開。她們彼此都非常珍惜對方。我們買了新房子後,思思以為我們要搬家了,很憂鬱地說:「媽媽,周周就要搬家了,我好捨不得她!」思思媽說:「周周家的房子還沒建好,要兩年後才能搬家,他們暫時不會搬。」思思聽了高興極了。

我創造一切機會讓周周和小夥伴玩,經常領著周周去她的朋友家串門,也邀請她的朋友來我們家做客,還把周周的朋友相互介紹給對方認識。我們家經常來一大幫孩子,熱鬧非凡。隨著周周和夥伴們感情的升溫,我和這些孩子的家長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經過溝通,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了高度一致,我們拋棄了所有的客套,今天在你家吃,明天來我家吃,不去講究那麼多面子上的東西。在孩子的影響下,我們大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真摯而單純。

夥伴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代替不了夥伴,親情代替不了友情。一個孩子,縱使他住著華美的屋子,守著昂貴的玩具,擁有吃不盡的美食,但如果他沒有朋友,孤零零地長大,他也是不快樂的。孩子們的想法和視角是相通的,我們應當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與夥伴一起玩。

重點提示:

父母代替不了夥伴,親情代替不了友情。孩子很喜歡自己的好朋友,願意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送給朋友。父母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小夥伴玩,比如經常領著孩子去小夥伴家串門,也邀請小夥伴來家做客。

1.?「媽媽,曉曉把牛奶潑到了我的衣服上!」

2.?好媽媽如何處理孩子間的衝突?

晚上,我在浴室洗澡。忽聽周周敲門,略帶哭腔地說:「媽媽,曉曉把牛奶潑到了我的衣服上,我變成了一隻落湯雞!你快出來呀。」我說:「好,媽媽在穿衣服,你稍等一下。」我穿好衣服出來,周周滿臉沮喪地站在門口,看見我,她迫不及待地向我控訴曉曉的「罪狀」,「曉曉端著杯子給我喝牛奶,突然她把牛奶潑到了我的衣服上。媽媽你看,這裡,還有這裡,到處都是牛奶!」周周指著那些沾滿牛奶污漬的地方說。我蹲下來,拉著她的手說:「曉曉把牛奶潑到你的身上,你很生氣是嗎?」周周點點頭,氣鼓鼓地說:「我的衣服上到處是牛奶,我變成了落湯雞,一點都不漂亮了!」

好一個「落湯雞」,這是周周在《不一樣的卡梅拉》裡面學到的詞,小黑貓被磨坊主裝進麻袋,然後扔到河裡,被小胖墩釣魚給釣了上來。小雞卡門給濕漉漉的小黑貓取名為「落湯雞」。周周把被牛奶潑濕的自己稱為「落湯雞」,真是貼切不過。周周接著說:「媽媽,我要換衣服,這件衣服濕了。」我說:「好啊。」

換了衣服出來,周周已經沒事了。我看見曉曉坐在沙發上悶悶不樂。外婆告訴我,剛才潑了牛奶之後,周周責怪曉曉,還打了曉曉。曉曉5歲,僅僅比周周大1歲半,她很懂事,處處照顧周周,給周周擦鼻涕、喂飯、喂葯。有時周周打了她,她從來不還手,只是抓住周周的手,不讓周周繼續打她。我猜測曉曉應該是在給周周喂牛奶,只是不小心把牛奶潑了。曉曉是「好心辦了壞事」,而周周抓住她的失誤不放,還打了她,她正委屈著呢。這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寬容:對他人的無心失誤,不要緊緊抓住不放,要寬容對方,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讓她能推己及人,嘗試著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把周周抱在腿上,問她:「剛才曉曉是在喂你喝牛奶嗎?」周周說:「是的。」我說:「那她是在照顧你了,她是不小心潑了牛奶的吧?」周周點點頭,「是的。」我接著說:「你責怪曉曉,還打了她,是嗎?」周周點頭承認了。我溫和地說:「你還記不記得,有一次你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你很害怕,你說你是不小心的。媽媽有沒有責怪你?有沒有打你呢?」

周周小聲地說:「你沒有打我,也沒有責怪我。」

我說:「媽媽寬容了你。如果你上次打破碗的時候,我狠狠地責怪你,還打你,你會是什麼感覺呢?」

周周說:「我會傷心難過的。」

我柔聲說:「今天曉曉潑了牛奶在你身上,也和你上次打破碗一樣是不小心的。你責怪她,還打了她,你說她現在是什麼感覺呢?你看看她現在快樂嗎?」

周周側過頭看看曉曉說:「她不快樂。」

我說:「所以呀,對別人不小心犯的錯,只要對方表示了歉意,我們就要原諒對方,這叫寬容。」周周專心地聽著,沒有說話,「寬容」對她來說,也許還需要時間來理解。

頓了一會兒,我接著說:「你覺得你現在該怎麼做呢?」周周從我腿上下來,走到曉曉跟前,捧著曉曉的臉,說:「對不起。」說完還擁抱了曉曉一下。

曉曉依然悶悶不樂,5歲孩子的情感比三歲多的孩子更為複雜,更接近成人。周周早就忘記了「落湯雞」的不快,而曉曉還沒有忘記周周的責怪和打她帶來的委屈,這種委屈的情緒需要時間來消化。這是一件好事,讓周周明白: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問題的。經歷了曉曉對她的冷落,也許能讓周周更加懂得尊重和體諒別人的感受。

接下來是洗漱睡覺,在睡覺前的一個小時里,任憑周周怎麼喊「曉曉」或是「曉曉姐姐」,曉曉始終沒有理睬周周,周周覺得挺沒趣的。

第二天早晨,曉曉早早地起床了,周周還沒醒來。看起來曉曉的情緒不錯,昨夜的不快似乎已經煙消雲散。我笑著問曉曉:「昨天周周打了你,你不開心了吧?」曉曉說:「是的。」我說:「現在感覺怎麼樣?」曉曉的臉上露出

笑容,「現在沒事了。」

不久,周周醒來了,一睜眼看到曉曉,對著曉曉笑。曉曉也笑了,她們倆「一笑泯恩仇」了。

父母在孩子起衝突的時候,父母在這裡千萬不要去充當一個判官的角色,很多父母以為自己很萬能,他們希望孩子有問題了找自己來處理,有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本身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重點提示:

讓孩子知道:對他人的無心失誤,不要緊緊抓住不放,要寬容對方。

父母在孩子起衝突的時候,去充當一個判官的角色,這萬萬不可。

1.?小朋友沒有愛心,傷害小動物怎麼辦?

2.?6歲以前的小孩知道什麼是虐待動物嗎?

3.?怎麼讓孩子在童年時期感受到「愛」,提高「愛」的能力?

4.?讓孩子明白「小麻雀的葬禮」是怎麼一回事。

從公園回來的路上,遇見了一對母子。

孩子兩歲左右,手裡抱著一隻小白兔。抱著抱著,孩子不知覺得哪兒不妥,一隻手拎著小白兔的耳朵,把小白兔提了起來繼續朝前走。孩子個子矮,小白兔的雙腿在地上拖著,非常痛苦!小白兔弱小的身子掙扎了幾下,無力地放棄了。對於它來說,孩子可是個龐然大物!我將目光投向孩子的媽媽,期望她能制止孩子的行為。可是這位媽媽滿面笑容地看著這一幕,彷彿兒子乾的是一件很好的事,一件值得讚許的事!

那一刻,我真想上前說說這位媽媽!但最終我還是忍住了:她又不認識我,弄不好會碰一鼻子灰。周周也看到了這一幕,我不忍再看,帶著周周趕緊離開了。

周周感嘆了一句,「媽媽,小白兔好可憐啊!」

周周的感慨讓我很欣慰,我問道:「你覺得小朋友那樣對小白兔好嗎?」

周周不假思索地說:「不好,那樣拖著走很難受。」

我接著問:「要是你,會怎麼辦呢?」

周周想了一下,說:「我會抱著它走。」

3歲孩子都懂的,一個成年人居然視而不見!

沒過幾天,在公園湖邊我又看到了類似的一幕:一個十二歲左右的小姑娘領著一隻大狗,小女孩把沒開包裝的一盒牛奶扔到湖中,大狗趕緊衝進湖水裡,朝著牛奶游過去,叼住牛奶游回來,把牛奶送到小女孩手中。很多人圍觀,並為這狗狗的聰明叫好!小女孩見這麼多人叫好,暗自得意,一遍又一遍把牛奶扔到湖中,讓狗狗一遍又一遍游到水裡去「撿」回來!當天的溫度很低,寒風刺骨,行人都穿著棉襖。可憐的狗狗不知主人是捉弄它,一遍又一遍義無反顧地跳到冷水裡,把牛奶叼上來!看著狗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女孩視若不見,臉上得意的表情分明是在炫耀:我是多麼能幹啊,把狗狗調教得這麼好!

上次小兔子的事情還縈繞在心頭,這次我沒有猶豫,準備上前制止。沒等我開口,一聲口哨響起,狗撒開腿跑了,女孩和她的同伴跟著也跑了,大概是真正的狗主人來了吧。

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人是對世間萬物都具有悲憫之心的。這兩件事情似乎只是不經意虐待小動物的事件,但其實蘊含的東西太多了。

我無意譴責這些孩子,我想他們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壞蛋,我相信每一個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善良的、心中有愛的,偶爾捉弄小動物也是因為不懂,並無太多惡意。我還記得我年幼無知的時候,曾經把螞蟻撕成好幾截;曾經把小狗扔進池塘,看著它落水的狼狽樣子哈哈大笑我只是在思考:倘若父母不及時引導,這些孩子長大了以後很有可能變得冷漠而狠心,不善待父母親人,甚至製造殘暴事件。

哲學家康德說:「人必須以仁心對待動物,因為對動物殘忍的人,對人也會變得殘忍。」一些社會學家研究證明,兒童時期對動物殘忍的人,成年後犯罪幾率高。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小孩子捏死小雞、弄死金魚,有的家長會及時引導,但有的家長並沒引起重視,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有的甚至認為就是只小動物嘛,死了再買一隻就是

人的健全人格在6歲以前的幼兒時期形成。在童年時期,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愛」,有可能就失去了「愛」的這種能力。如果在後來的成長環境中沒有及時調整,就容易形成人格偏離。6歲以前的孩子,偶爾捉弄小動物或者傷害到小動物,就如拖小白兔的這個孩子,以及我曾親眼看見一位2歲的孩子捏死一隻小雞,這些都不是惡意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小動物造成怎樣的傷害。

周周不到3歲的時候養過一隻鴨子。剛買回來時她愛不釋手,抓住小鴨子的脖子,沒輕沒重的,差點把小鴨子掐死!我以小鴨子的口吻對周周說:「周周姐姐,我是

小鴨子,你把我弄疼了,哎喲不過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可以輕一點嗎?還有,我不喜歡被掐住脖子,那樣讓我透不過氣,我喜歡被抱著。」周周馬上意識到自己的不妥,輕輕地抱住小鴨子。後來,小鴨子漸漸長大,不適宜繼續養在室內,我計劃把它送到鄉下。周周十分不舍,在我們要送走小鴨子的時候都哭了,送了幾次才被送走。

周周三歲多的時候,和幾個小夥伴玩,在大樹底下發現一隻死麻雀,小小的身軀側卧在水泥地上,已僵硬多時。孩子們圍成一圈,好奇地觀察這隻一動不動的麻雀。他們可能大多不知道「死」是怎麼回事,紛紛發表對死麻雀的看法,表情輕鬆。周周蹲下來仔細打量麻雀,她發現小麻雀身體僵硬、眼睛緊閉、爪子僵直。她抬起頭問:「媽媽,小麻雀是死了嗎?」我說:「是的。」周周表情凝重,同情地說:「它好可憐!它不能動了,不能睜開眼睛了,它再也看不見她的媽媽了!」

其他小朋友在周周的感染下,一個個都默不做聲了,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哀思」了一會兒後,在我的建議之下,孩子們在花壇中的一棵樹底下挖個坑把小麻雀埋了。埋上最後一抔土的時候,周周說:「小麻雀,好好睡覺吧。」大家莊重地一個個和小麻雀道別。

對於6歲以前的孩子,出現傷害小動物的行為,家長只需稍作引導,就能把孩子拉回正常的軌道。首先,告訴孩子,小動物是有生命的,它們也知道痛,就如同寶寶被人打一樣的感覺。如果孩子不小心弄死小動物了,家長千萬不要有「再買一隻就是」的想法,這樣會讓孩子不懂得尊重生命。其次,在出現孩子傷害小動物的時候,家長也不要過於緊張,孩子一般是沒有惡意的,過於緊張會給孩子壓力,覺得自己是「壞人」。最後,身教重於言教,家長要做愛護小動物的典範,家長對世間萬物的愛會傳遞給孩子,這比任何說教都要好。

重點提示: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是善良的、心中有愛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捉弄小動物,都不是惡意的,而是身邊人的行為潛移默化影響著他們。孩子有了虐待動物的行為,家長應該及時引導,讓孩子愛動物、愛世間萬物。否則,孩子長大後很可能變成冷漠而狠心的人,不能真心對待周圍的人,甚至不善待自己的父母。

1.?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

2.?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

3.?孩子「小氣」的原因是什麼?

懂得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分享,就算守著大堆的玩具和美食,他也是孤單的,是不快樂的。所以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分享必須建立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權利的基礎上。很多家長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學會分享,但是不懂得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結果是家長越「教育」孩子分享,孩子就越是不願意和別人分享。

孩子其實是非常願意和別人分享的,大人們若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往往「好心辦壞事」。周周4歲的時候,早上出門玩,外婆拿了一些周周的糖果揣到兜里,說是要帶給小朋友吃。周周不樂意地說:「我不要給別的小朋友吃。」外婆說:「別的小朋友都拿過糖果給你吃的呀,你也要和別人分享嘛。」周周執拗地說:「就是不要給別人吃!」外婆生氣地對我說:「這孩子不懂得分享。」

聽到這句話,周周委屈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就是不願意給小朋友吃!」外婆惱火地把糖果塞了回去。我示意外婆停止,我來處理這件事。

「不懂得分享」,這個帽子扣得有點大,有一棒子打死之嫌。這樣來評價一貫慷慨大方的周周是不客觀、不公允的,這是外婆有情緒時的表現情緒不好時,她評價任何人或事都會帶上主觀偏見,這在教育孩子上面是個要命的弱點。我知道周周平時很樂意和別人分享,這一次表示不願意分享,是因為外婆從頭至尾沒有徵詢過她的意見,而是自作主張把她的糖果帶上欲分給別的小朋友。周周覺得外婆這樣做沒有尊重她「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所以她表示反對。

我蹲下來,眼睛平視著周周說:「你的糖果由你自己支配,如果你不願意,你可以不帶出去,留著自己吃。這件事由你決定。」周周停止了哭泣,說:「我願意給曉曉吃,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還願意給思思和樂樂吃,她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願意給不認識的小朋友吃。」原來是這樣!我笑著說:「外婆真的弄錯了,周周是最慷慨大方的,可願意和小朋友分享了。」

事情的結局是:周周帶著一把糖出了門,先自己吃了幾顆,然後分給曉曉2顆,再分給我1顆,最後還剩下幾顆留給思思和樂樂。同樣是引導「分享」,如果方式稍有不當,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很多家長比周周外婆更甚,喜歡強迫孩子分享。一次,苗苗帶著2本書來到戶外看,蕊蕊想看其中一本,苗苗不願意。苗苗媽勸說苗苗借一本給蕊蕊,苗苗還是不願意。苗苗媽說:「你真小氣!你不借給蕊蕊,蕊蕊下次不會跟你玩了。」

還有一次,苗苗在吃豆腐乾,分了一包給周周,另一包給自己。那天一起玩的還有蕊蕊,苗苗外婆見苗苗沒有分給蕊蕊,拿過苗苗手裡的豆腐乾說:「分一點給蕊蕊吃吧。」苗苗說:「不行,我不願意分給蕊蕊。」苗苗外婆說:「你又不乖了,怎麼這麼小氣呢,蕊蕊是不是你的好朋友?」苗苗哭了,「就是不,就是不。」我上前對苗苗外婆說:「苗苗覺得豆腐乾是她的,她有支配的權利,她不願意就算了,不要強迫她。」苗苗外婆說:「那哪行呢,由不得她,養成這種自私的習慣可不好。」說完,她拆開包裝,拿出兩片豆腐乾給蕊蕊,剩下的給苗苗。苗苗見豆腐乾被撕開了,大哭不止,大喊:「就是不要給蕊蕊!蕊蕊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苗苗外婆說:「你不聽話,這麼自私!」

那天,苗苗委屈地哭了好久好久。

面對孩子的不願意分享,大多數家長的做法是想方設法說服孩子分享,勸說無效後就給孩子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籤,並且「威脅」孩子:「如果不分享,小朋友就不會跟你玩了」,或者「你不和別人分享,那以後別人也不會和你分享了」。這些話看上去都沒錯,這樣的做法好像理所當然,但是造成的後果是:越是教育孩子分享,他會越發感到不安,把自

己的物品看得牢牢的,唯恐別人奪走他的物品。有了這種不安,孩子就越發不願意和別人分享。道理很簡單,換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假如我們成人屈於某種壓力而被迫與別人分享,這種違心的「分享」能讓你感到快樂嗎?你會心甘情願地與別人分享嗎?同樣,孩子只有擁有了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之後,才會發自內心地樂意跟別人分享。孩子有權支配屬於他的物品,要不要和別人分享得由他決定。如果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我們不能勸說或者暗示孩子,更不能強迫孩子。

經過長期的觀察,我發現被強迫分享的孩子也會強迫別人與他分享。事實上,那些喜歡搶奪別人物品的孩子,大多數曾經被大人強迫和別人分享過。津津就是這樣,經常被媽媽強迫與別人分享。有一次,津津在騎單車,西西想玩,津津不願意。津津媽讓他借給西西玩。津津不願意,但是架不住媽媽的勸說,最後還是向媽媽妥協了。沒多久,津津轉過頭去搶西西的玩具在孩子看來,自己的東西可以被強迫分享,就意味著他也可以強迫別人和他分享。

那我們怎樣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呢?關於「分享」,我給周周的規則就是本文開頭所說的規則:對自己的物品有支配的權利,別人的物品要經允許後才能拿,公共的物品先到先得,後來者等待。在2歲以前,周周是不會分享的,因為那時她還沒有「你的」「我的」「別人的」概念,只要是她喜歡的東西,她都認為她可以拿。如果孩子連「你我他的」都分不清,他會覺得任何他喜歡的東西都是他可以拿的,根本不懂分享是什麼意思,在這時候去和孩子談分享,無異於對牛彈琴。

那時候,只要別人碰她喜歡的東西,她就會跑過去推開別人,大聲尖叫以示抗議!有一次,曉曉在我們家住,褲子尿濕了,沒有備用的,想借周周的穿,周周不肯,我們只好作罷,把曉曉的褲子用吹風機吹乾了再換。有一段時間,周周在戶外玩鞦韆,兩個鞦韆,她居然要玩一個,佔一個,空著的那個鞦韆也不準別人玩。我知道這是由於她不能區分自己的、別人的東西造成的,她認為這個鞦韆就是她自己的。

我們家的東西都得釐清權屬,哪樣是周周的,哪樣是爸爸的,哪樣是媽媽的,哪樣是公共的。自己的東西由自己做主支配,誰都不能干涉;公共的東西按先後順序輪流使用。凡是屬於周周的物品,比如衣服、書、玩具、食物、顏料、筆等,都由周周支配,我們從來不擅作主張將她的物品借給或者送給別人。如果小朋友想借用周周的物品,來徵求我們的意見,我們就對小朋友說,這個是周周的,你得問她。如果她不願意分享,我們尊重她的決定,不會勸說或暗示她與別人分享。我們不會給她貼上「小氣」的標籤,偶爾有旁人在周周不願意分享的時候,開玩笑似的說周周「小氣」,我們都會耐心地替周周解釋,消除旁人善意但不當的「逗」對周周的負面影響。

2歲半以後,周周非常樂於和別人分享她的東西,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但是前提必須是別人先問過她,或者她主動與別人分享。由於我們尊重她對自己物品的支配權,所以她也尊重他人的支配權,想借用別人的物品時必定先徵詢別人的意見,不會擅自拿別人的東西,更不會搶同伴的玩具、食物之類的。

那些被成人冠以「小氣」之名的孩子,尤其是被強迫分享的孩子,或許有一天真的會變得小氣,徹頭徹尾不願意分享了。到那時,家長可能會感到非常納悶:我沒少教育孩子和別人分享,怎麼會這樣?其實這不是孩子的錯,實在是成人沒有好好尊重他們,把他們逼向了「小氣」。

重點提示:

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分享,就算守著大堆的玩具和美食,他也是孤單的,是不快樂的。

很多家長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學會分享,但是不懂得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分享必須建立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權利的基礎上。

孩子只有擁有了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之後,才會發自內心地樂

意跟別人分享。孩子有權支配屬於他的物品,要不要和別人分享得由他決定。

如果沒有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的權利,那越是教育孩子分享,他會越發感到不安,把自己的物品看得牢牢的,唯恐別人奪走他的物品。

如果孩子連「你我他的」都分不清,他會覺得任何他喜歡的東西都是他可以拿的,根本不懂分享是什麼意思,在這時候去和孩子談分享,無異於對牛彈琴。

1.?孩子一切都「謙讓」,是膽小害怕,還是美德?

2.?孩子的什麼行為是錯誤的謙讓行為?

3.?姐姐一定要讓著弟弟嗎?

4.?要謙讓,也要有秩序規則。

謙讓是孩子和人相處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德,懂得謙讓的孩子能和同伴和睦相處,能深受同伴歡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長不懂得謙讓的內在含義,喜歡無原則地要自家孩子謙讓。甚至明明知道不應該要自己的孩子謙讓,但是礙於面子,好像不叫自己的孩子謙讓就說不過去。

哲哲媽就是這樣。

一次,哲哲和周周坐在長長的石凳上玩「開火車」的遊戲,哲哲當司機,周周當乘客。他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奇奇走了過來,咕噥著要當司機,爬上石凳試圖擠開哲哲。哲哲當然不樂意,死死占著司機的位置。奇奇沒搶到司機的位置,哇哇大哭起來。哲哲媽聞聲走過來,了解原委後勸哲哲,「你讓給弟弟吧,他小一些啊。」哲哲很不高興,悶不做聲,坐在那兒沒挪窩。哲哲媽試圖再勸,我阻止了她。

我說:「是哲哲先在這裡當司機的,如果奇奇想當司機,必須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和哲哲商量,然後等待。所以,你不應該勸說哲哲讓出。」

哲哲媽驚訝道:「難道不要教孩子謙讓嗎?」

我說:「教孩子懂得謙讓應該建立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不能教孩子向錯誤的行為謙讓。」

哲哲媽說:「天哪,以前不管什麼情況,我都是教育哲哲謙讓的,譬如對方哭了、對方比他小、對方是女孩,等等。」我說:「對方哭了就該謙讓?這不是暗示他哭可以得到謙讓嗎?下次他也會以哭的方式來要挾。而年齡小、對方是女孩等也不是謙讓的理由。不分青紅皂白的謙讓會讓孩子產生混亂,不利於建立規則,不利於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不公正,感到委屈和壓抑。」

哲哲媽疑惑地說:「是這樣啊。我總是叫他讓著別人,而他卻總是喜歡搶別人的東西。」

我說:「這個理所當然,因為你強迫他謙讓,你傳遞給他的信息就是他也可以強迫別人謙讓。」

哲哲媽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可是他和別的孩子爭執起來,不叫他謙讓都不好意思面對對方家長呢!」

我說:「那你得想一想,孩子明辨是非、遵守規則重要還是面子重要?你叫你的孩子一味謙讓會讓對方孩子思維混亂、不守規則,這對對方孩子也是不利的,明理的家長應該知道孰是孰非。」

哲哲媽說:「怪不得哲哲一不如意就總以哭鬧來要挾,我是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家長們喜歡讓自家孩子無原則地謙讓,理由五花八門:比如你大一些,要讓著弟弟妹妹;小朋友哭了,你讓出來吧;小朋友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該讓著他,等等。這些荒唐的理由會嚴重誤導孩子:年齡小的要讓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攪蠻纏,這樣人家也應該讓著我;別人哭了就要讓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器,哭就可以得利;是客人就要讓下次我到別人家做客,也要主人讓著我。看看,這些理由是經不得一絲推敲的,到了孩子不講理的時候,家長又開始埋怨孩子怎麼這麼不講理,殊不知,這些都是家長們自己暗示的。

家長無原則地教孩子謙讓,帶給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記得我小時候,每次和弟弟發生衝突,家人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把我們分開,「各打三扁擔」,然後「語重心長」地教導我:你大一些,是姐姐,讓著點弟弟。他們有時根本不問事情原委,有時是目睹事情的前因後果,明明知道是弟弟無理(譬如我的食物被他搶了),但處理方式都是清一色要我「讓著弟弟」,理由是我大一些。那時,我的心裡那個恨啊,覺得大人們真的很不公平,明明是弟弟不講理,他們還要我讓著他!內心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憋屈感受,積壓在心裡特別難受。由於家人的這種做法,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可笑的願望希望媽媽哪一天給我生個哥哥或者姐姐,那樣我比他們小,就不用讓

著他們了!

前面說過孩子玩具被搶,家長不但不幫孩子要回,反而叫孩子讓給別人,美其名曰為「謙讓」「分享」。這好比成人在大街上被人搶了錢包,這個人不但不搶回來或者試圖求助,反而將錢包拱手讓人,你會覺得這個人是謙讓嗎?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成人身上會覺得荒謬,成人卻以種種荒謬的理由來要求孩子!

謙讓是美德,但不要教孩子無原則地謙讓。教育孩子謙讓的前提是對方遵守規則,無關乎年齡,無關乎客主,無關乎強弱,無關乎面子。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養成美德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秩序。這是因為他們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所面對的問題。大人往往認為自己高孩子一頭。站在大人的角度認為是對的事情,並不一定是對的。

重點提示:

不少家長不懂得謙讓的內在含義,喜歡無原則地要自家孩子謙讓。甚至明明知道不應該要自己的孩子謙讓,但是礙於面子,好像不叫自己的孩子謙讓就說不過去。

家長無原則地教孩子謙讓,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秩序,帶給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這是因為他們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所面對的問題。

教孩子懂得謙讓應該建立在遵守規則的基礎上,不能教孩子向「錯誤」的行為謙讓。

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1.?孩子玩公共玩具為什麼會自覺排隊?

2.?為什麼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

3.?為什麼孩子要「撿垃圾」?

4.?為什麼孩子手裡一直攥著垃圾?

陽光明媚的上午,周周和曉曉在麥當勞玩滑滑梯。一個叔叔抱著一個約2歲半的小男孩過來了,坐在滑滑梯旁邊,叔叔說:「姐姐讓弟弟玩滑滑梯好不好?」說了好多遍,曉曉和周周面無表情,都沒理他。我走到周周面前問:「小弟弟想玩滑滑梯了,是不是讓他玩一下啊?」周周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又問:「為什麼呢?」周周理直氣壯,「因為他沒有排隊!」多麼充足的理由!我故意(說給那位家長聽)大聲地說:「因為弟弟沒排隊啊,那如果弟弟來排隊,你會讓給他嗎?」周周說:「會!」叔叔聽到了我們的對話,趕緊抱著孩子走了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們排隊,我們排隊。」過了一小會兒,周周果然主動把滑滑梯讓給了小男孩。

「玩公共玩具要排隊,先到者先玩,後來者等待」,這個秩序在周周的心目中已經牢牢建立,她不僅自己嚴格遵守,還要求別人遵守。蒙台梭利說:「兒童需要秩序就如動物離不開陸地,魚兒離不開水一樣,秩序會產生自然的快樂。」

這種秩序感需要成人維護,如果孩子的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非常痛苦。

有一次,我們住在外婆家,為晚上睡哪張床折騰了很久。事情是這樣的,周周先去的外婆家,那幾晚都是跟外婆睡。我去了之後,她選擇和我睡。外婆家有4張床,外婆一張,周周的表姐一張,舅舅舅媽一張,其中一張床沒有鋪好。外婆想省事,懶得鋪新床,安排我們睡她的床,打算自己跟周周的表姐擠一擠。周周不肯,她說:「這張床是外婆的,不是媽媽的,媽媽不能睡。」我問:「媽媽帶著你睡哪裡呢?」我們樓上樓下轉了一圈,看了那3張床,周周都說是別人的,不是我們的,不能睡。我又問:「那我們睡哪裡呢?」她說:「我們睡沙發吧。」我說:「沙發太小了,睡不下呀。」

周周的眼淚都快要掉出來了,看得出來這對她是個難題:別人的床不能睡,我們又沒有地方睡。她的內心秩序認定誰睡過那張床,那張床就是誰的了,而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用)。不管外婆怎麼解釋,她仍然堅持要睡沙發,她帶著哭腔對我說,我們不能睡別人的床。看著她那痛苦而糾結的樣子,我不忍繼續為難她,也感動於她的堅持。我說:「你說得對,我們不能睡別人的床,我們再去看看別的地方是不是還有床。」我帶她去看那張沒鋪過的床,我想這張床在她來之後沒人睡過,她一定認為是「無主」的。

果然,周周看到這張床就破涕為笑。外婆只有苦笑的份兒,不能偷懶了,只得重新鋪床。這就是孩子的秩序感,他們認為誰用過某樣東西,那樣東西就是誰的,其他人(包括自己)用就不行,不然就是破壞了秩序。

在周周兩歲多的時候,只要看見外面草地上有垃圾,她一定要撿到垃圾桶里,有時外婆會嫌垃圾比較臟,不允許她撿。周周非常痛苦,執意要撿垃圾。在她的心裡,垃圾就應該扔進垃圾桶,這是她內心的秩序,如果看到垃圾沒有扔進垃圾桶,而是扔在地上,她就覺得不符合她的內心秩序,讓她感到痛苦。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周周總是堅決地捍衛著她心中的「秩序」,凡是打破她內心秩序的事情,她一定會堅持,直到達到符合她的內心秩序為止。我非常注意幫助她建立清晰、穩定的內心秩序,譬如垃圾扔垃圾桶、玩公共玩具要排隊、飯前要洗手等,一旦建立就不輕易改變,始終如一地要求她和自己都要嚴格做到,以免打破她內心的秩序,讓她產生混亂。

某日偶遇一位香港媽媽,她跟我講了一件關於秩序的事情,讓我非常震撼。她老家是江西的,十幾年前嫁到香港。我們聊到香港和內地環境差別的話題,這位媽媽說:「我帶著孩子來內地姨媽家做客,一次我們上街購物,大街上偶爾可以看到亂

扔的垃圾。我們幾個大人說說笑笑,邊走邊吃東西,包裝袋隨手扔在地上。說來慚愧,在香港到處乾乾淨淨的,我不會亂扔,而在這裡反正到處是垃圾,我也就入鄉隨俗了。我們購完物後來到遊樂場,準備帶孩子好好玩一下,我拉著他的手,發現他的手裡攥著什麼東西,扒開一看,竟然是一個揉成一團的塑料包裝袋!我驚呆了,要知道,從我們吃東西到我發現他這個包裝袋,已經3個小時了!也就是說,他攥著這個垃圾袋已經足足3個小時!我問孩子怎麼還抓著啊?孩子的回答讓我們幾個大人汗顏,他說他沒有找到垃圾桶,不可以亂扔。我雖然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卻是在內地長大的,骨子裡還是和大街上那些亂扔垃圾的人一樣啊!而我的孩子雖然只有5歲,卻比我們更能遵守基本的社會公德,我想這是因為他在香港長大,受到環境的影響吧要知道在香港,找不到垃圾桶就攥著垃圾可是普遍現象。他已經被香港的文化徹底影響了,這讓我很欣慰。」

這個媽媽的話讓我回味了很久,社會環境和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這個5歲的孩子在一個文明的、不亂扔垃圾的環境中長大,「不亂扔垃圾」的秩序已經深入他的內心,所以就算他來到一個遍地垃圾的地方,他仍然遵守心中的秩序,攥著垃圾不亂扔。反之,這位媽媽在一個「可以亂扔垃圾」的環境中長大,「可以亂扔垃圾」的秩序已經根植於她的內心,雖然她在乾乾淨淨的香港忍住不亂扔,但是一回到亂扔的環境就「原形畢露」。幼年形成的習慣會影響終生,這可以解釋這位媽媽和孩子的反差。

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如果您的孩子不遵守秩序,一定是某些成人沒有嚴格遵守,帶頭破了例;或者是成人沒有一致地要求孩子遵守。成人的世界有太多不守秩序的行為,無序的世界讓孩子思維混亂、無所適從。為什麼許多孩子有攀花折枝、搶人東西、隨地吐痰等破壞秩序的行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所處的是一個無序的環境,無序的環境打亂了孩子的內心秩序,他不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允許的。

社會上的許多成人有很多不文明行為,譬如公園裡、大街上或公共綠地上四處是塑料袋和飲料罐等垃圾,在醫院、車站售票窗口等處有插隊現象,而違反交通規則的更是很普遍,比如隨意變車道、過人行橫道不減速、機動車開上人行道、隨意鳴笛、亂停亂靠等。記得周周曾經多次批評過機動車的不文明行為。有一次,我和周周走在人行道上,一輛小轎車開上了人行道,周周看見了,對我說:「媽媽,你看那輛車不文明,開到我們走的人行道上來了,它怎麼不走自己的道呢?」還有一次,有輛公交車從我們身邊經過,突然很大一聲鳴笛,把我們都嚇了一跳。周周很生氣地說:「這輛車真沒素質!」從她嘴裡說出「沒素質」三個字,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問她:「你覺得這輛車怎麼沒素質了呢?」周周說:「因為它這樣 」說畢,她用盡全力模仿車子鳴笛的聲音,「嘀 它應該小聲一點啊,那樣才是禮貌的。」

還有其他不文明行為,譬如亂扔垃圾、闖紅燈、踐踏草坪等,成人種種不文明不守秩序的行為,周周都會一針見血地指出來。我每次都會肯定地告訴她,這些都是不文明的,是不允許的。我想,這些成人不守秩序的深層原因,也源於他們在童年時期成長在一個無序的環境里。

如果孩子處在一個人人都遵守秩序的社會,他們自然會堅守秩序,而如果每個孩子都遵守秩序,他們長大後也會遵守秩序,這樣的社會自然是一個有序的社會。二者互為因果,反之則是一個惡性循環。

重點提示:

社會環境和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幼年形成的習慣會影響終生。

遵守秩序是孩子從小就應該培養的品質,否則長大後,孩子可能因為違反秩序而遭遇挫折,甚至是不幸。孩子比成人更能遵守秩序,如果孩子已經把遵守秩序當成習慣,一旦建立就不輕易改變,始終如一地要求

自己嚴格做到。

孩子遵守秩序,有些是父母培養的,有些是孩子被父母潛移默化影響的。如果有的孩子不遵守秩序,一定是某些成人沒有嚴格遵守,帶頭破了例;或者是成人沒有一致地要求孩子遵守,根本原因還在於孩子所處的是一個無序的環境,無序的環境打亂了孩子的內心秩序。

1.?教孩子獨立,應當從什麼時候開始?

2.「媽媽,怎麼還不給我穿衣服?!」

3.?

為什麼孩子一兩歲時哭嚷著要自己吃飯,大了又要父母喂呢?

4.?怎麼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來容易,堅持起來很難。周周剛學吃飯時非要自己吃,會吃了要喂;蹣跚學步的時候非要自己走,會走以後賴抱;剛學穿衣服鞋襪時非要自己穿,會穿了要我幫她穿小孩子就是這樣,有挑戰性的事情對她才有吸引力,當這件事情失去挑戰性了,她就不感興趣了。如果家長在相應的敏感期給孩子足夠的機會來練習,並且趁熱打鐵讓孩子堅持一段時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則較為容易養成。如果沒有好好把握其敏感期,事後再來「培養」,難度則要大很多。

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獨立的開端。試想,倘若一個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事事要求助於他人,這個人談得上自由嗎?稱得上獨立嗎?談得上強大嗎?同理,對於進入自理階段的孩子,卻不能掌握自理的基本技能,或者思想上存在依賴性不願意自理,他們也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不能走向獨立。而且,自己的事情由父母代勞會令孩子喪失起碼的責任感,沒有擔當。這一點是某天周周對我大吼「怎麼還不給我穿衣服」時我感受到的。

那是周周快3歲的時候,我們換衣服準備出門。我找了一條裙子給周周,讓她自己換上。我和周周爸都換好衣服了,周周坐在床邊,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地質問我:「怎麼還不給我穿衣服?」她那氣急敗壞的表情、理所當然的口氣讓我著實吃了一驚。那時她已經完全能自己穿衣服了,她一定認為給她穿衣服是我們的職責,所以她才如此理直氣壯地來質問我。正常情況下,對於3歲的孩子,她完全可以自己穿衣服,這件事應該是她「分內」的事,而不是媽媽的事。她得對她沒有按時穿好衣服一事負責,而不是由媽媽來負責。

我反思,周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是由於我們沒有讓她意識到「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來做」,沒有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這個錯在我,有時趕時間或嫌麻煩或心有擔憂,我偶爾幫她做了本該她自己做的事情,譬如喂飯、穿鞋、穿衣服。有時我控制不住出手相助的衝動,偶爾包辦代替,那時候她的感覺是:這件事可以由我做,也可以由爸爸媽媽做。這樣,依賴心理就形成了,難以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我決心控制自己出手相助的衝動,要求周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能做的我們決不插手。這其實是與自己的抗爭,我必須要克服潛意識裡想幫她的衝動。

譬如吃飯,周周1歲2個月的時候開始對小勺舀飯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她開始拒絕我們喂飯,要自己舀。往往一頓飯下來,桌子上和地上的飯比她吃到肚裡的多。飯後打掃的難度增加了好幾倍,看到白花花的糧食被浪費,外婆心疼不已。我頂住外婆的壓力,堅持讓周周自己吃。終於在1歲4個月的時候,周周可以完全自己用勺吃完一碗飯了。這種情況持續了1個月。

好景不長,正當我為她如此小就會自己吃飯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周周病了,上吐下瀉,食慾很不好,不肯自己吃。那時我的心態比較焦慮,最害怕周周生病。這種內心的恐懼讓我放不開,在她不肯自己吃的時候就喂一點,一定要看著她吃點東西我才覺得病情不是那麼重,才心安一點。後來想起這些事情,覺得那時太過擔憂了,有些庸人自擾。孩子有食慾自然會吃,沒食慾就不必勉強,在腹瀉的時候,孩子的食慾本來就差,少吃或不吃只能順其自然。

病中的喂飯留下了「後遺症」,讓我前功盡棄。病癒後,周周不肯自己吃飯了,在我的要求之下,她前半碗自己吃,後半碗便不肯吃,由我喂完。這真是「學好三年,學壞三天」,養成一個好習慣難,破壞一個好習慣容易啊。

這種情況直到周周兩歲多,我的心態步入正常才得以改觀。後來的方法是:

堅決不喂。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收了。在收走之前我會告訴她,要到下一餐才可以吃飯,中途除了喝水不能吃任何東西。不知有多少次,周周一口飯都沒吃,只吃幾口菜便下桌走了。我說服外婆,不給周周吃任何東西,讓她嘗嘗飢餓的滋味。往往到了下一餐,周周早早地等著開餐,飯一上桌,她便迫不及待地開吃,不用多久就吃完了一碗飯。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周周的吃飯完全能自理了。

周周2歲就學會了穿鞋襪和褲子,那時要是我幫她穿的話,她會哭著要求脫下來,自己重新穿。一段時間後,周周對穿鞋襪、褲子這些事不感興趣了,每次都等著我穿,而我,不知不覺間就給她穿了好像一種思維定式一樣。那次周周的一句「怎麼還不給我穿衣服」把我驚醒了。我自嘲,這真是「自食惡果」啊!

後來,在周周要求我給她穿衣服的時候,我說:「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必須自己做。」周周哭了,哭得很傷心,大概是覺得我拒絕了她的要求。我有些心軟,但轉念一想,如果她現在不獨立、沒擔當,日後會比今天痛苦一萬倍!我說:「你現在長大了,學會了穿衣服的本領,你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媽媽幫忙,這樣才是能幹的孩子。」周周見我的態度非常堅決,一邊抽泣著一邊穿衣服。待她穿好後,我大大地肯定了她一番。

在周周快3歲的一個晚上,我試著讓她自己洗臉(取毛巾、開水龍頭、擰毛巾、洗臉、掛毛巾)、刷牙、洗腳(脫鞋襪、洗腳、擦腳),她完全可以自己勝任。我對周周爸說:「今天晚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周周會自己洗臉、刷牙、洗腳了。」周周滿臉自豪地在一旁補充,「我還會自己擦腳呢!」看來,她感受到自己做事的成功和喜悅了。

在養成自理習慣上面,我沒有一貫堅持,由於諸多擔心而不敢放手,有時嫌麻煩忍不住包辦代替,走了不少彎路。把這些「教訓」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義非常重大。有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這種觀點極其錯誤。良好習慣是在幼年形成的,等孩子大了就難以糾正了。我一個朋友的小孩,11歲,成績不錯,就是不會自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次吃飯都是媽媽盛好端到桌上,他拿起筷子便吃,吃完放下筷子就走人。他不是一般的懶,不是一般的依賴。有次我在他家,他媽媽上班去了,家裡就剩下我和他。早餐是饅頭稀飯,饅頭是我買回來放在餐桌上的,他吃了兩個。稀飯我已經在他起床前吃過,我便沒有特意去給他盛。我問他要不要吃稀飯,如果要吃的話,電飯煲里有。他說要吃,但就是不起身去盛,那架勢似乎是等著我給他盛。我心想,11歲的孩子早就應該自己盛飯了,我就裝糊塗,不給他盛,看他吃不吃。結果,到了中午他都沒去盛稀飯!中午做飯時,我問他還要不要吃稀飯,如果要吃,趕緊自己來盛,不然我倒掉了。他這才不情願地過來盛了稀飯。

這樣的孩子不少,孩子若沒有在幼年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大了就更加難以養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還要父母擠牙膏、疊被子,這樣的孩子縱然考試成績再好又有什麼用?他們嚴重依賴於父母,心理上沒斷奶,精神上不獨立,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差,離了父母便無法生活。不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智力和成績,不重視自理習慣的養成。孩子上學後,家長辭職陪讀,在學校附近租住,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這些孩子的未來實在令人擔憂一個連自己的日常生活都照顧不來的人,今後怎麼立足於這個社會?

孩子能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態度。如果家長放手,信任孩子,堅持做到「孩子能做的決不插手」,不用家長刻意培養和說教,孩子自然會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反之,如果家長不放手,不相信孩子,擔心孩子吃不好、穿得慢、洗不幹凈,這也擔心那也擔心,孩子就無法做到自理。


推薦閱讀:

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孩子,天生好命,性格溫順,旺父旺母!
八字預測是否真的與孩子無緣的生肖
孩子和寵物,要怎麼共處?
「積食」是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夫妻距離越遠孩子越聰明?(網路閱讀)

TAG:孩子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