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42式太極拳及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什麼地方?
06-04
42式太極拳是風格突出的綜合太極拳,其舒展的大架與簡化太極拳一脈相承。套路中有來自楊式、吳式、孫式、陳式太極拳的動作,但又不是雜燴;與4式傳統太極拳競賽套路的動作特點也不盡相同。這是藝術上多樣與統一的協調。 這是一個規定套路,練習時隨意性要少一些,動作的方位、技法、速度、節奏、勁力都講求一定的規範性。下面提到的動作尤其應予注意: (1)第1式起勢。 首先應注意身型正確——斂臀、寬胸、實腹、沉肩、垂肘、虛腋、頂頭懸。其次是掌形,要做到舒指展掌、虎口撐圓。雙掌按於腹前,掌心對膝,膝對腳尖。 (2)第2式右攬雀尾。 ①第一個分解動作,右腳尖外撇,身體微右轉;要隨轉體,右手向外劃一小弧線上提平肩,臂成弧形,沉肩垂肘,內含搠勁。 ②捋時要意、氣、勁合一,不可光用雙手向外離開身體很遠往左牽扯。 ③搠、捋、擠、按四式要做得完滿,勁法斷而復連,沒有明顯斷折之處。 ④由擠式至按式這一段動作,以右手為主,在平肩高度由前向右轉約300,再經右肩前成立掌,扣右腳,向右前方按出,是一個順時針平圓軌跡的運動。必須掌握上下相隨,身法與手法一致,由擠式至按式的平圓非常自然圓滑,不可斷折。 按出時成右弓步,不是丁步。待「單鞭」式開始,右手撮勾的同時,左腳才收回成丁步。 (3)第3式左單鞭。 這個規定套路出現不同的2個「單鞭」式。第三式「左單鞭」來源於楊式太極拳,需要注意之處: ①左推掌要伸臂與旋腕翻掌推出一致,不可先轉腕再伸臂,動作顯得斷折。 ②完成式是正弓步,面向東(左腳向東偏北約150),由左旋腰完成弓步。不是左橫襠步,面向南,左腳尖向東偏南。 ③左推掌,食指尖要對鼻尖,對左腳尖,稱三尖相對。 ④右勾手與左推掌前後拉展,高度一致。沉肩垂肘,雙臂成弧形,彎曲程度(曲度)一致。上體中正安舒、松胯、塌腰、斂臀,正好體現楊式太極拳理論提出的平準解。 (4)第12式右單鞭。 ①步型是橫襠步。右腳橫開時,以左腳掌為基準,不可向右偏後撤步,要沿左腳的橫軸線向右橫開步,橫開之中最好偏前約半個腳掌。右腳尖向南偏西。 ②上體中正,頭容正直,不可向右側傾。 ③雙手抹掌平肩展開,是在與上體平行的橫面上進行,不必前推做出蛙式游泳的手勢。 (5)第4式提手。.這是一個楊式太極拳式子。 ①完成式為右虛步橫合臂加稍向上捧之意。虛步方向在南偏西約30。方向上,上體中正,但並非胸口與虛步方向一致,而是坐左腿腰向左松沉,斂臀裹檔,右肩、右胯前向順出,雙手左右橫向合勁。 ②完成動作過程要以腰為主宰,身手合一。要掌握一擺、二帶、三提、四合的重心移動和腰為車軸的配合。 一擺:重心右移,腰右轉,扣左腳。左掌坐腕,隨腰轉向右擺撥,掌心轉向右。 二帶:重心左移,腰左轉,左掌掌心向下,向左帶,右手勾手變掌。 三提:重心坐穩在左腿,腰稍右轉,右腳輕提收經左踝向前出步,雙臂展開上提。 四合:坐左腿,腰略往左松沉,松胯斂臀成右虛步, 雙手向胸前合攏;右手高平頭,左手對右肘內側。 (6)第8式捋擠式。 左右式動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完成這式子要注意 穿、抹、捋、擠4個分解動作,穿、抹劃平圓,捋、擠劃 立圓。既要做得用意明白,又要銜接得圓滑,一氣呵成。 腰為主宰,上體不可獃滯,只用手劃。 (7)第9式進步搬攔捶。 要特別注意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和上下相隨、左右連貫的原則。無論搬或攔都不光是手、腳動作,要完全主宰於腰。不可以先搬後擺步,也不可以先伸臂前攔,才續上左腳。擺步與搬拳、上步與攔掌均以腰的旋帶動,做到「一動無有不動」。 (8)第16式右左蹬腳。 這式子由穿、抹、絞、合、分、蹬分解連貫組成。平圓穿抹與立圓絞合交接圓滑、連貫、流暢、舒展、自然。眼神視向要配合手的主體動作。蹬腳時雙臂平肩分展要對稱,掌心俱向外。掌形是側掌,掌心向外,不要做成俯掌拍腳。獨立姿勢要注意提頂、拔背、舒展、穩定。 (9)第17式掩手肱捶。 注意卷蓄與發放的勁力特點。蓄勁要卷緊,腰右旋;發勁要迅猛而松沉,腰迅速左轉,要體現「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的勁整規律。 ( 10)第18式野馬分鬃。 包括了一個發抖彈勁的雙掌橫捌和兩次弓步穿靠動作。做這式子要注意2個問題:一是腰腹抖彈發勁並成偏左馬步(教材中沒有明確說明,是一缺陷);橫捌掌在胸腹之前,不可做成正馬步或弓步、掌在右腰側撩撥。二是弓步穿靠是順步動作,出左腳伸左臂就要向左稍旋腰,出右腳伸右臂就要向右稍旋腰,另一掌必須同時橫向伸臂外撐,這樣,完成動作的勁力才順達,不可反轉。簡化太極拳「野馬分鬃」式也是這個旋腰發勁的規律,但較含蓄。 ( 11)第20式獨立打虎。 要注意3點: ①獨立步完成時腰應稍向右轉,正體.不應將上體扭曲。 ②動作稍為挺拔,腳下用力,脊向上拔,頭向上頂。不可做成臀部下墜,上體蜷縮。 ③左右臂成弧形,沉肩垂肘虛腋。雙拳上下相對,特別是右上臂不可夾住身體。 ( 12)第26式斜飛勢。 ①要注意右腳出步的落點,不可偏落於以左腳為基準點的橫軸線之前(北側)。最好偏於這橫軸線稍後(南側)約半腳掌位置,才可保證完成式時步型的正確性與動作完美。 ②要注意保持上體中正。動作意念以右肩向右後作靠勢,但上體不應傾側。 ( 13)第31式獨立托掌。 完成這個式子,必須以腰為主宰,旋腰帶動提膝和托掌;右肩右胯稍向前順出,肩肘松沉,獨立步時腰脊上拔,自頭頂至足,上下一條線。 ( 14)第32式馬步靠。 ①完成這個式子應注意半馬步步型的正確性。 一是雙腳掌之間的夾角(由左腳跟向右腳跟作延長線與右腳掌所形成的夾角)約等於或小於900。二是上體重心落於雙腳掌連線的右1/3,體重大部分落在右腿上。三是坐右腿,左小腿撐向後,左膝向地面的垂直線落於左腳跟之後,膝稍內扣。 ②完成式時重心不必前移,應氣向下沉,坐腿、松胯、旋腰、扣膝,力發於腰的左旋,力點在肘尖外靠,不可前移重心變成弓步揮臂甩拳的動作。 ( 15)第33式轉身大捋。 ①注意完成動作過程的4個方位: 並步平托掌,面向正南,左轉平擺至東南,左腳撤步向西北,然後橫襠步滾肘撅臂在東北方向。 ②大捋完成時是滾肘撅臂——滾動自己的前臂,撅折對方的肘關節。因此左拳收抱貼於左腰,右臂在固定位置上旋轉滾動而不是左右往來擺動或向自己身前抽回。 ( 16)第34式歇步擒打。 ①完成這式子是左擒拿右打捶。在這過程中右旋左轉要活腰,右腳上步要先提起再向前蓋落,不要將右腳平拖上步。 ②歇步步型要求雙大腿內側貼攏,左膝抵接右膝彎,上體下坐,左腳跟離地靠近臀部。 ( 17)第37式退步跨虎。 這原是吳式太極拳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動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動作過程要活腰,右旋左轉帶動雙手在體前的劃弧攔截動作。 ②獨立挑掌時,雙掌先從左胯旁掌背相疊分開,右手掌經左大腿外側向右前上方展臂挑掌。挑掌與左腿屈膝上提一致。 ③完成式時上體略向左轉,左膝蓋提高於腰,與臍中線相對,不必將左膝向右擺或使左大腿內側面向上翻。雙臂平肩分向右斜前、左斜後直線伸拉;肩、肘放鬆,捉頂拔背,整體舒松自然;眼隨右手挑掌後轉向左前方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除了宜興還有哪些地方產壺呢?
※這些地方長痣,便是好風水,財貴之相
※身上這幾個地方有痣的,好還是壞,長在胳膊上的痣代表著什麼呢?
※湖北暴雨你怎麼看?
※女孩這幾個地方的肉突出,都是富貴命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