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鑒史問廉》腳本

《鑒史問廉》第一集:興衰之思

編者按由河南省紀委、中央電視台、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八集文化紀錄片《鑒史問廉》,昨日起在央視播出。今日起,本報同步刊發該片腳本,以饗讀者。

【片花】清晨,劉春迎帶領考古隊員來到了開封城摞城考古現場。經過兩年多的挖掘和清理,清代的開封城牆已經顯露出來。在它的下面,還依次掩埋著明代的開封城、金朝的汴京城、北宋的國都東京城和唐代的汴州城。

由於戰亂和黃河水患,2000多年來,開封城曾經多次被掩埋在黃河的泥沙之中,形成了獨特的城摞城景觀。在亂世與盛世的更替之中,毀滅與重生的命運在開封城反覆出現。治亂循環的歷史印記就這樣被保留下來。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封建王朝的興亡更替,如同一幕劇情重複、缺乏新意的戲劇,在中國大地上反覆上演。一個王朝的鼎盛與輝煌,轉瞬之間就化為歷史陳跡。那麼,歷朝歷代興亡更迭的邏輯在哪裡呢?

【解說】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這座巨大陵墓,就是中國最大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即位不久就開始動工修建這座陵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從各地徵發數十萬百姓,為他繼續營建這座宏大奢華的陵墓。

公元前212年,居住在咸陽的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在渭河南岸為他修建新的宮殿。這座巨大的宮殿後來被人們稱為阿房宮。為了修建這項工程,帝國先後徵發了七十多萬人,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幾年之後,這座巨大的宮殿還沒有完工,農民起義的烈火就吞噬了秦王朝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

【採訪】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蔡運章:

秦朝的亡國是因為修長城、修馳道、建驪山,老百姓徭役太重,不堪重負。

【解說】秦始皇集全國之力、用百姓血汗修建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奢侈浪費的恥辱代表,也是封建王朝揮霍無度無所至極的深切表現。對他這種亡國的教訓,後人在不斷反思。

幾千年來,戰亂和統一、盛世和亂世的交替出現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面對歷史翻天覆地的風雲變幻,人們只能用一句「千古興亡多少事」,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感慨和無力。盛世的榮光被人們長久地感懷,而亂世的黑暗與殺戮,更在中國人記憶深處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記。

在中國歷史上,公元四世紀西晉滅亡後的三百多年,是中國古代持續時間最長的亂世。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亂世的出現呢?

洛陽是西晉王朝的首都,一千多年過去了,今天在洛陽街頭,人們可以看到許多用「金谷園」命名的地方。這是那段歷史留給今天洛陽城的唯一印記。在洛陽市西工區,還有保存至今的金谷園遺址。在牡丹盛開時節,人們還可以欣賞到花藝師們精心培育的「金谷春晴」牡丹花。

那麼,在「金谷園」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典故呢?

【採訪】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蔡運章:

金谷園是西晉宰相石崇在洛陽西北營建的一座豪華別墅,這座莊園北倚邙山、面臨金谷,規模宏大,園中財富山積,樓堂館榭,奇花異石,琳琅滿目,可謂富麗堂皇。

【解說】今天,金谷園和石崇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是,石崇和他同時代的富豪鬥富比闊的故事,卻被《晉書》記錄了下來。

石崇出生於世族大家,多次與晉武帝的舅父王愷比富。王愷總是以失敗告終。為了幫助自己的舅舅,晉武帝送給王愷一批極為罕見的奇珍異寶,不料當王愷把這些東西拿給石崇看的時候,卻被石崇當場打碎。隨後,石崇從家中拿出許多更為昂貴罕見的寶物讓王愷任意挑選。這次鬥富又一次以王愷的失敗而收場。

今天的人們已經無法知道石崇到底有多少財富,但它無疑是一筆驚人的數字,它給那個時代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卜憲群:

你看從皇帝到大臣,大家都在比誰奢侈、誰富有,你想想看這樣一個王朝它能夠治理得好嗎?

【解說】那麼,石崇到底是如何成為當時富可敵國的超級富豪呢?

在當時的西晉王朝,無論是石崇還是與他鬥富的富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官員。《晉書·石崇傳》中說,石崇在擔任荊州刺史的時候,對路過荊州的商人大肆搶劫。依靠著這種明火執仗的搶劫,石崇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成為巨富。

不過,這位高調炫富的富豪官員,很快就給自己招來了滅頂之災。公元300年,石崇被送上了刑場。臨死之前他才意識到,正是那些來路不明的巨額財富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後世的歷史學家認為,西晉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敗、「最拜金」的政權之一。這種自上而下、大面積的惡性腐敗,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那麼,為什麼西晉王朝會如此迅速地陷入整體性的腐敗和社會的潰敗之中?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卜憲群:

在政治上,它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用人只看門第、看血統,不看才能。把做正事的、干實事的這些人當做俗官、濁流,被社會所看不起;在經濟上,它實行占田制。所謂占田制,就是當的官越大,經濟利益就越大。所以這樣一個王朝,它不可能長久。

【片花】公元643年正月的一天,長安城籠罩在一片緊張與不安的氣氛之中。

唐太宗李世民下了一道命令,停止為自己營造宮殿,用這些材料為魏徵修建一座房子。這座房子只用了五天時間就蓋好了。

為什麼唐太宗會下這樣一道命令呢?原來,當唐太宗去看望病重的魏徵時,發現一生清廉節儉的魏徵,家裡的住宅竟然沒有正廳,就下令用給自己修宮殿的建築材料為魏徵蓋一個正廳。皇帝用這種方式,表達著自己對一位能臣廉吏的感懷與褒獎。

但是,房子剛剛蓋好,魏徵就去世了。魏徵的死,使太宗皇帝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他親自前往其家中弔唁,並下令停朝五天以示哀悼。

【採訪】中國唐史研究會原會長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國剛:

唐太宗感慨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我失掉一面鏡子了。

【解說】在大唐王朝的初期,無論是唐太宗李世民這位有抱負的君王,還是魏徵、房玄齡這些千古名臣,都經歷了隋末的亂世。面對隋煬帝驕奢淫逸而導致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唐太宗以身作則提倡節儉,嚴格要求朝中的貴族和大臣,同時,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監察制度來預防貪污。皇帝率先垂範,官吏安守本分,貪腐和濫用職權的現象比較少見,這也許是李世民最值得稱道的成就之一。

在李世民、魏徵等人共同努力下,一個偉大的時代出現在了中國大地上。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盛世,被後世歷史學家稱為「貞觀之治」。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卜憲群:

唐代的法律制度,關於廉政監察的法律制度建設應當說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高峰。

【解說】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成為唐帝國新一任皇帝,改元開元。據《新唐書·睿宗玄宗本紀》記載,開元年初,唐玄宗命人將宮內一批珠寶玉器和錦緞刺繡燒毀,表示不再用奢華物品。

唐玄宗先後任命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擔任宰相。在這些歷史上著名的能臣廉吏的輔佐下,唐玄宗開創了唐帝國一段強盛輝煌的歷史。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

公元734年,唐玄宗任命一位叫李林甫的大臣擔任宰相。李林甫想方設法滿足皇帝的嗜好和享樂慾望,逐漸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甚至依賴。

於是,這位皇帝把朝政大事交付給了李林甫,開始沉溺於享樂之中。「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早先開創盛世時勵精圖治的精神和節儉之風就這樣消失了。

【採訪】中國唐史研究會原會長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國剛:

既堵塞人才晉陞之路,又遏制不同意見的表達,所以萬馬齊喑,這才是李林甫使玄宗後期的政治走向黑暗的一個原因。

【解說】李林甫前後當了19年宰相,在他的操控下,正直而有才能的大臣遭到了排斥,一批批鑽營拍馬的小人受到了重用。在腐敗的全面侵蝕下,各級官吏貪污賄賂成風,唐帝國的根基逐漸被腐蝕一空。

由於李林甫陷害過的忠良正直之士實在太多了,最終,李林甫在驚恐憂懼中死去。死後不久,李林甫全家就被流放嶺南,他的家產也被沒收,生前一切官爵都被朝廷剝奪。

但是,此時唐王朝政治全面腐敗壞死的局面已經無法挽回。公元755年,洞悉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的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中原大地頓時成為戰場。這就是前後延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開元盛世」從此成為遙遠的回憶。

整個帝國自此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動亂局面。這場延續兩百年的亂世奪去了數千萬中國人的身家性命。整個國家和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完成了從治世到亂世的又一個循環。

流芳千古的那些清官廉吏

第二集清官之念

【畫面】初一十五,焚香禮拜,祈求豐年和平安,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逢這兩天,家住開封西坡街的常四改都會早早起床,收拾停當,拿上早已準備好的貢品,來到附近的包公祠祭奠包公。

位於包公湖畔的包公祠,是開封最有影響的建築物。一千多年來,開封包公祠一次次毀於黃河水患,又一次次被人們重新修建起來。每天,無數人在這裡瞻仰包拯的風采,更有一些虔誠的百姓在這裡焚香跪拜。在他們心中,包拯就是執法如山、清正廉明的象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代名臣包拯早已經成為清官的化身。千百年來,包拯一直被尊稱為「包青天」,人們對清官的尊崇和期盼已經凝聚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就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長盛不衰的「青天文化」和「清官情結」。

那麼,在「清官」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文化密碼呢?

包公「不持一硯歸」的千古佳話

【解說】今天,老藝人李志強要做一方端硯。

廣東省肇慶市,在古代這裡叫端州,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端硯,就產自這裡。

經過半個月的純手工精雕細刻,一方精美的硯台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方硯的名字叫做《包公擲硯》,它講述了一代名臣包拯在端州為官時的一個民間傳說。

公元1040年,42歲的包拯來到端州擔任知州。據《宋史·包拯傳》記載,當時端硯是獻給皇帝的貢品。過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進貢」的名義層層加碼,肆意索取硯台,用來賄賂上司和權貴。包拯到任後,要求工匠嚴格按照進貢的數目製作硯台,不允許多做。民間傳說中,當包拯離開端州的時候,感念包拯清廉的下屬將一方端硯偷偷藏在了包拯的行李中,以作紀念。包拯發現之後,徑直將硯擲於水中,於是,包公「不持一硯歸」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

初到端州,包拯就在州衙的清心堂牆壁題下了一首詩,《書端州郡齋壁》,作為他為官和做人的座右銘。

【畫面】「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解說】這首詩的意思是:居心清正是官員為政清廉的根本,正道直行是做人做事的準則,好木終成棟樑,好鋼寧折不彎。歷史在這方面留下了許多的教訓,為官者千萬不要做出讓後人感到羞恥的事情。包拯用這首詩告誡自己,為官者當謀正直之道,去除貪慾。

這是包拯流傳下來的唯一一首詩,可謂吉光片羽,但卻成為包拯一生為官做人的光輝寫照。

包拯在端州為官三年,離任時不帶一方端硯的故事很快傳了出去,成為朝野上下的美談。一時間,清正廉潔的包拯一舉成名,包青天的傳奇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白麵包拯如何成了舞台上的黑臉

【畫面】每天上午,開封府內,一出大戲準時開演,這齣戲的名字叫《鍘美案》,講述的是北宋時期包拯將負心人陳世美送上龍頭鍘的故事。

京劇《鍘美案》自誕生以來大概是人們最喜愛的劇目之一,這齣戲之所以久唱不衰,就是因為它道出了人們心中的清官情結,將善良平民告倒作惡權貴的暢快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千多年前,開封是北宋王朝的首都,包拯曾在這裡長期為官。那麼,歷史上的包拯和舞台上的包青天又有著怎樣的不同之處呢?

【解說】公元1057年,包拯擔任開封府尹。剛一上任他就下令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百姓可以直接向他遞交狀子,陳述冤情,不再受衙役的刁難和欺騙。

此時,年近六旬的包拯早以清正廉潔,判案公正嚴明、鐵面無私而聞名全國,他已經成為百官的楷模和百姓心中公平正義的化身。

出任開封府尹四年之後,包拯與世長辭,仁宗皇帝趙禎親自上門弔唁,並宣布停止視朝一天以示哀悼。

包拯臨終前,知道自己的兒子按例律將門蔭入仕,便留下了「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的遺囑。而這條家訓,在包拯去世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成為後人景仰和學習的對象。

珍藏在故宮的包拯畫像,是當時人們為緬懷包拯而作。畫像上的包拯,與人們熟悉的舞台上黑臉包公的形象截然不同。包拯是如何由白臉變成了黑臉呢?

【採訪】河南省曲劇團一級導演李傑:戲曲的臉譜有自己特殊的寓意,顏色有寓意,形狀有寓意。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劉禎:包公的黑臉,其實這個黑,是象徵著一種正義。

南京大學教授董健:黑顏色就表示他剛正不阿。

河南省曲劇團一級導演李傑:實際上他的臉兒,真正的勾法呢,是黑里透紅,白色的月牙兒,一輪清月。

【解說】在南宋時期,包拯的故事就被民間藝人搬上了藝術舞台,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說唱節目。從那時起,包公鐵面無私、斷案公正的故事開始被人們廣為傳誦。包拯這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廉吏開始成為民間崇拜的精神偶像。

在人們的心中,包拯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鐵面無私、心智過人、執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在中國,只有為數極少的官員能夠像包拯那樣跨越古今,在歷朝歷代的藝術舞台上被不斷演繹。

中國的「福爾摩斯」狄仁傑

【片花】2013年,一部以唐朝宰相狄仁傑為主角的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票房突破5億元,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國產電影之一。近年來,許多以狄仁傑為主角的影視劇播出後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無論是在徐克的電影中,還是在《神探狄仁傑》等電視劇中,狄仁傑都被塑造成了能文能武、英俊倜儻的能臣廉吏。

狄仁傑之所以能夠如此頻繁地出現在世人面前,還要歸功於一名荷蘭人,他叫高羅佩。上世紀40年代在重慶時,高羅佩讀到了《武則天四大奇案》,他對小說中的主人公狄仁傑屢破奇案大為折服。於是,高羅佩開始著手翻譯這本書。後來,高羅佩又以狄仁傑為主角寫了一系列斷案小說,編寫成《大唐狄公案》出版。這部小說面世後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發行了100多萬冊,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狄仁傑很快成為西方家喻戶曉的人物,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歷史上的狄仁傑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以至於今天仍然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採訪】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狄仁傑在歷史上,是被歸為能吏,同時還是一個很廉潔的人。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唐史學會會長張國剛:他的仕途一直還走得比較正。

南京大學教授錢大群:他依法辦事,不冤枉一個好人。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當地方官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都給他樹立生祠紀念他。

【解說】據史書記載,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之後,僅用了一年,就將歷年積壓的案件全都清理乾淨,涉案的一萬七千多人都得到了公正處理,沒有一個人鳴冤告狀。數量之多,質量之好,在當時傳為佳話。狄仁傑斷案如神的名聲迅速傳遍了全國,成為朝野上下備受推崇的大法官。

為官正直,才敢一心為公;明察秋毫,方能斷案公道。直到今天,狄仁傑的傳奇故事還被人們不斷演繹。

清官的標準到底包含「幾清」

【解說】戲曲、電影、小說里的包公、狄仁傑,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理想化的清官形象。事實上,歷史上的包拯和狄仁傑,能力和職權並不像戲曲、電影和小說里那麼誇張,但是在他們的身上,卻凝聚了中國老百姓對清官的強烈期盼。在這種集體心理的背後,是歷朝歷代的百姓們對政治清廉和社會公正、法紀嚴明的嚮往。

中國人的「清官情結」就這樣產生了。隨著歷史的前行,這種寄託著中國人對公平正義期盼的情結越來越強烈,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到底什麼樣的官員才能成為清官呢?清官的標準是什麼呢?

國人「清官情結」的當代解碼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清官,是要能夠給老百姓帶來福祉的,第一個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貪,第二就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這是對上級而言的,還要敢於直諫。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清官往往能夠做到不徇私情、大義滅親,執法如山,剛正不阿。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清官還必須清正、清潔、清明,清明在古代又叫循吏,就是指能造福一方百姓。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也就是說清官往往代表老百姓的一種願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種民心和民意。

「強項令」董宣誓死不向公主磕頭認錯

【畫面】2014年9月1日,根據東漢著名清官董宣的故事重新創作改編的曲劇《洛陽令》在洛陽新區歌劇院上演。

【採訪】河南省曲劇團一級導演李傑:董宣、洛陽令的形象可以說是深入民心,50年來洛陽市曲劇團換了幾代演員一直在演出這齣戲,可見老百姓對這個人物、對這齣戲的喜歡。在今天的洛陽市東面,有一座巨大的古城遺址,東漢時期的洛陽城就在這裡。

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這裡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但是,這裡也是當時全國治安最為混亂的地區。居住在城裡的皇親國戚、豪門貴族驕橫跋扈,橫行街市,就連他們的奴僕也仗勢欺人。

當時,朝廷一連換了好幾任洛陽縣令,都沒有改變豪門大族橫行不法的局面。最後,69歲的董宣被任命為洛陽縣令。

一天,董宣率領一批衙役在洛陽街頭突然圍住了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劉黃出行的車隊,併當場將她的一個家奴殺死。

河南省曲劇團一級導演李傑:當時公主門禁森嚴,作為七品縣令的董宣根本就進不去公主府,沒有辦法去緝拿兇犯,董宣就在公主外出遊玩的時候攔住了鳳駕,要求公主給個說法,公主就不幹了。如果當時再放這個家奴走,那就是放虎歸山。所以董宣當機立斷,在公主駕前、大庭廣眾之下施行了他作為一個執法者的權力。

憤怒的湖陽公主立即直奔皇宮,向劉秀告狀。光武帝劉秀聽了姐姐的哭訴,立即派人去捉拿董宣,準備在朝廷之上將他處死。不料,董宣的一席話使事情發生了改變。

洛陽市曲劇團團長劉聯合:董宣說我在捍衛大漢的律法,這個律法是誰寫的呢?萬歲一想自然是寡人所寫啊。

一代明君的劉秀,當場接受了董宣的意見。但考慮到自己姐姐的感受,劉秀命令董宣給湖陽公主叩頭謝罪,不料,董宣斷然拒絕。皇帝命令身邊的武士按住董宣的頭,強迫他給公主磕頭認錯。

然而董宣雙手撐地,挺著脖子堅決不肯低頭。最後,劉秀只好下令釋放了這位硬脖子大臣,並賞給他30萬錢。

「強項令」董宣的名聲很快就傳遍了全國,洛陽城的治安一夜之間好轉。

這位執法如山的清官直到今天依然受到洛陽百姓的思念。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清官廉吏,他們為官清廉、執法公正,一直受到人們的景仰。他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忠於職守,報國為民,清正廉明,懲惡揚善。

張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兩塊豆腐

【片花】公元1709年,張伯行出任江蘇巡撫,當時,江南一帶官場上浮華奢靡之風盛行,行賄受賄、貪污腐敗的現象是各省中最為嚴重的。張伯行上任之初,就寫了一篇《卻贈檄文》:「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通過這篇檄文,張伯行向各級官吏公開宣布謝絕一切饋贈。

張伯行的這篇短文被稱為「一字詩」,很快不脛而走,成為提醒官員們為政以德的座右銘。直到今天,張伯行的「一字詩」還被人們記著,成為砥礪道德、提高修養的格言警句。

【採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王子今:「貪腐」就容易出很多的事情,本來要依法給一個人治罪,但是他給官員塞了錢,這個人就可以脫罪,法的公信力就沒有了,整個社會風氣就敗壞了,所以歷代的百姓都尊崇清官。

【解說】兩年後,江蘇發生辛卯科場案,由於牽涉出了兩江總督噶禮,案子遲遲沒有結果,張伯行憤而上奏彈劾噶禮。不料,嘠禮卻串通同夥上疏誣告張伯行。督撫互相彈劾的故事,一時間成為轟動朝廷的奇聞。江南是朝廷的錢袋子,為了維護地方穩定,康熙皇帝不得不下令將張伯行和噶禮同時解職。

據史書記載,揚州百姓聽到張伯行被免職的消息之後悲憤異常,哭聲震動了整個揚州城。第二天,揚州的老百姓擁到張伯行的住處,為他送行,人們知道張伯行一向清廉,從來不接受禮物,就帶來水果和蔬菜。張伯行婉言謝絕,百姓們哭道:「公在任,止飲江南一杯水;今將去,無卻子民一點心!」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君在此,只飲江南一杯水呀,在我們江南做官,喝了江南的水,什麼都沒拿,現在君要走了,多少要帶上百姓的一片心啊,所以最後老百姓送的東西張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兩塊豆腐,一清二白。

「海瑞買肉」怎麼成了轟動性新聞

【解說】公元1558年,擔任福建南平縣教諭的海瑞接到吏部公文,去浙江淳安擔任知縣。

據史書記載,海瑞來到淳安縣之後就公開宣布,從今以後所有衙門的陋規一概廢除,正稅之外的火耗等所有雜派一律不準徵收,所有除朝廷俸祿之外的錢也不能拿。

在縣衙其他官吏們驚訝的注視下,海瑞一家搬入了縣衙,每天海瑞的妻子親自下廚做飯,老僕上山砍柴,海瑞在縣衙里開闢了一片菜地,澆水施肥。他和家人每天吃著青菜豆腐,平時不升堂時就穿著自己僅有的幾件破衣服。

【採訪】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毛佩琦:海瑞和母親一起生活,母親過生日,海瑞買了二斤肉。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海大人居然買肉了,這事兒當時閩浙總督胡宗憲都知道了。

歷史學者、清華大學博士後張宏傑:胡宗憲在一次全省的會議上對大家說,海瑞居然買了二斤肉,「海瑞買肉」成了一個轟動性的新聞,這就證明他們全家平時根本吃不起肉。

【解說】海瑞廢除苛捐雜稅,僅淳安縣用來支應縣衙各項開支和招待費的稅收,就從原先的每年白銀一萬多兩下降到每年九百兩左右,百姓們的負擔大大減輕。而剛剛開始自己職業生涯的海瑞,也在浙江迅速地聲名鵲起,成為遠近聞名的清官。

中國人「清官情結」背後的廉潔渴盼

【解說】公元1570年,海瑞被任命為應天巡撫,前往蘇州就職。

史書記載,海瑞擔任應天巡撫的消息公布之後,當地許多官員如臨大敵,一些平日貪污受賄的官員甚至自動離職逃跑。大戶人家紛紛把朱漆大門改漆黑色,出門就穿上一件打滿補丁的破舊衣服,以符合朝廷法律的規定。

海瑞的到來,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但是,大半年之後,海瑞就被調走了。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因為海瑞當初在江南的時候打擊豪強,包括清丈田畝,反壟斷的時候觸動了江南大地主階級的利益。

毛佩琦:海瑞的做法,當然得罪了這些權貴,他們就彈劾海瑞,海瑞被迫罷官。

【解說】十多年後,海瑞在南京擔任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一個職務,南京吏部侍郎。此時的海瑞,已經成為萬民膜拜的青天,每天都有從全國各地走過來一睹清官風采的民眾。

公元1587年,海瑞在南京病逝。萬曆皇帝下詔在南京、北京為海瑞舉行公祭,同時派遣官員護送海瑞靈柩回鄉並督造墓園。明史記載,海瑞的死訊傳出後,南京的百姓悲痛不已,紛紛歇業悼念海瑞。當海瑞的靈柩用船往家鄉運的時候,披麻戴孝、祭奠哭拜的人站滿了兩岸,綿延百里不絕。

古往今來,蘊藏在中國人心中深厚的「青天情結」,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清官的敬慕心情,也折射著人們對清明政治和社會正義的強烈期盼。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清官情結」是我國歷史上廣大人民群眾對廉潔政治的一種渴望、一種盼望,它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社會基礎、思想文化基礎。

【解說】今天,以包公為代表的青天形象,依然存在於舞台和電影電視等大眾傳媒上。以清官為題材的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仍然受到最廣大中國人的喜愛和追捧,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偉大文明的民族對清廉以及正義的不懈追求。

君子和小人見證清濁之辨第三集清濁之辨

公元1727年1月,清王朝陝西、河南等地的官員們發現,在數千公里的黃河河段上,昔日渾濁的黃河水突然變得清澈見底。這個罕見的自然現象在朝廷引起了震動,遠在北京的雍正皇帝特意寫文章感謝上天,並派人到河南焦作武陟縣的嘉應觀祭祀河神,在此立碑紀念。幾千年來,在黃河水變清這個自然現象的背後,隱藏著人們對政治清明和太平盛世的嚮往。歷史上,儘管不斷泛濫的黃河水一次次給人們帶來災難,但是人們仍然用「海晏河清」,來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寄託和期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清和濁常常成為忠與奸、正與邪、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的代名詞。那麼,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國人又是怎樣去激濁揚清、追求公平正義的呢?

【解說】屈原投江為何讓國人念念不忘

汨羅江,一條中國人不會忘記的河流。

每年端午,汨羅人都會用這種隆重的方式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一位楚人——屈原。

兩千多年前的一場戰爭,使這裡成為屈原最後的歸宿。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兵大舉進攻楚國,入侵的秦軍一舉攻佔楚國經營了幾百年的都城郢,這個幾百年間稱霸南方的大國從此一蹶不振。

此時的屈原,由於受到小人的誣陷已被放逐江南,郢都被秦軍攻破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屈原耳中。當意識到自己深愛的國家已經沒有了希望的時候,這一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懷著絕望和悲憤的心情來到汨羅江邊,抱石投江自盡。

在清濁是非之間究竟該何去何從?

相傳,屈原在流放途中,在江邊偶然遇到了一位漁夫,於是他們之間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漁夫:你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來到這兒?

屈原: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夫:「眾人都沉醉,為什麼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為什麼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卻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於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

於是,屈原懷著這樣的信念投進汨羅江。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向一個走向腐敗和滅亡的政權作出了最後的抗爭。在清濁之間,屈原用生命作出了最後的選擇。

儘管屈原所效忠的楚國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是屈原的愛國主義和理想主義精神卻被一代代中國人所銘記,他的高貴人格和道德信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一座豐碑,直到今天還在照亮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陸秀夫「蹈海殉國」

與汨羅江一年一次的祭祀屈原不同,在廣東新會三江鎮新江村,每到傍晚,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便喜歡拿起樂器,從村子的四面八方趕到村中的趙氏祠堂,大家坐在一起,彈幾首樂曲,緩解一天的疲勞。

他們彈的樂曲名叫《崖山哀》,描寫南宋王朝滅亡時的一段悲壯歷史。曲調清幽哀怨,如泣如訴。

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這裡還是珠江入海口伶仃洋的一部分。

公元1279年,南宋的最後一支軍隊和元朝水師在離這裡不遠的崖山海面進行了最後一場戰鬥。黃昏時分,宋軍戰敗,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先讓妻子跳海自盡,然後背上幼帝昺「蹈海殉國」,演繹了驚心動魄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悲壯一幕。

賈似道寫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

公元1275年,元軍大舉進攻南宋,在南宋王朝瀕臨覆亡的時刻,擔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散盡家財,起兵勤王。此時,南宋的覆亡已經難以挽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文天祥成為悲劇英雄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就在文天祥起兵勤王的時候,把持朝政十多年的權臣賈似道在人們的唾罵聲中,被罷官流放。

公元1268年,元軍集中兵力進攻南宋軍事重鎮襄陽,時任右丞相的權臣賈似道束手無策,竟然向朝廷封鎖了這個消息。以至於在襄陽被圍困多年後,皇帝和大臣們對此還一無所知。

在元軍向南宋加緊進攻的時候,邊關的文書接二連三地傳來,但是賈似道仍然沉湎於西湖的湖光山色和宮人娼尼的美色之中,以玩樂為首,國事其次之。

這個喜愛蟋蟀的南宋末代權臣聚斂了大量古玩字畫和奇珍異寶,他還曾專門寫了《促織經》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

【採訪】清濁之辨集中體現在「義、利之辨」

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

公元1275年9月,賈似道在流放途中被押解他的官員殺死。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兵敗被俘。當押送他的船隻經過珠江口外的伶仃洋時,元軍首領張弘范逼文天祥寫信勸降張世傑陸秀夫,於是文天祥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七言律詩《過零丁洋》,表明自己的心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幾百年來,文天祥的捨生取義的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在歷史的天空中,無數的中華優秀兒女展示著堅貞不屈的道德持守和清濁分明的立身之道。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校正著是非清濁的定海神針,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著源源不絕的精神力量。可以說,中華文化對個體道德的清濁之辨,集中體現在對「君子」和「小人」的褒揚和鞭笞上。君子和小人之分,在孔子以前,主要區分標準是社會的地位,到了孔子時代,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主要就是道德標準。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姜鵬: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論語里仁篇》里的一句名言。什麼叫義,義者天理之所宜,什麼是利,利者,人情之所欲。

【片花】「賢臣」和「小人」

記錄漢代四百多年興衰

南陽市卧龍崗,是諸葛亮隱居的地方。在為紀念諸葛亮而修建的武侯祠中,21塊石碑形成了一道長長的走廊,它們完整地鐫刻下了諸葛亮的傳世之作——前後《出師表》。

在這篇為中國人所熟知的文章中,諸葛亮用「賢臣」和「小人」這兩個概念,對西漢和東漢四百多年興衰沉浮的歷史規律作了一番總結。

【採訪】選擇賢臣還是選擇小人是國家興衰的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

諸葛亮在寫《出師表》的時候是要告誡劉禪,在用人的問題上是關係到王朝的興亡這樣一件大事。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在諸葛亮看來,選擇賢臣還是選擇小人,是國家興衰的關鍵。作為東漢末年亂世和衰亡的親歷者,諸葛亮這句鏗鏘有力的話,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被人們忘記。

西漢初期,開國皇帝劉邦和他後面的幾位繼承者,任用蕭何、曹參、周勃等賢明的大臣治理國家。他們吸取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儘快恢復生產。西漢立國之後,很快就出現了群賢畢至,政治清廉的嶄新氣象。

然而,到了東漢後期,整個國家卻走上了衰亡的不歸之路。那麼,歷史上的東漢,最終是如何敗亡的呢?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在外戚和宦官的最後一次爭鬥中,中央政府的統治瓦解,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大動亂時代。

經歷了四個多世紀,這種分裂和戰亂才宣告終結。那些開創盛世的明君賢臣,長久地受到了人們的讚譽,成為後世政治家們效仿的楷模。而那些導致國家衰亡、揭開亂世序幕的亡國之君和貪官污吏,則被後世的史官記入史書,接受歷史的審判。大是與大非面前匹夫有責

【解說】張養浩「散其家之所有」

公元1329年,一場大旱降臨陝西關中平原。災情傳來,元文宗下詔任命隱居多年的張養浩出任陝西行台中丞,負責賑濟災民。張養浩隱居八年間,朝廷六下詔書封官,然而這位以清廉正直聞名的官員均不為所動。而這次,已年近六旬的張養浩接到詔書後,旋即「散其家之所有」,星夜奔赴陝西。

【採訪】在清廉與貪腐之間張養浩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元史研究會會長李治安:

張養浩這個人是元朝中期比較有名的一個,也是比較廉潔剛直的一個北方的士大夫。

在清濁之間,張養浩恪守著為官做人的本分。在清廉與貪腐之間,張養浩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解說】張養浩《為政忠告》成為官者為政修德的教材

一生清廉為官的張養浩,還為人們留下了一部著作《為政忠告》,告誡後世的官員們要為政以廉,勤政愛民。在張養浩看來,一個朝代唯有吏治清廉,官員體恤百姓、忠於職守,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過。《為政忠告》後來被多次印刷,成為為官者為政修德的教材。

【採訪】對官員來說「自律」、「修身」是第一大事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姜鵬:《為政忠告》分三個部分,所以也叫三世忠告。《為政忠告》第一個部分叫《牧民忠告》,就是說你做地方官應該注意什麼。

還有一個叫《風憲忠告》,你在這個位置上面,你的這個位置賦予你的職責是什麼,你就應該勇於去承擔。

還有一個就是《廟堂忠告》,就在廟堂上面,你直接面對皇帝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辦。

宋代的時候范仲淹講過一個名句,就是你當官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就是你私罪、你品德上的事情,為了自己去貪污、挪用公款,這個事情千萬不能做,私罪不能有,但是公罪不可無,就是你要有擔當,你要敢得罪人,這是廟堂忠告。

在《為政忠告》中,張養浩從自己的從政經歷出發,告誡官員們要勤政愛民、廉潔公正。張養浩認為,對官員來說「自律」、「修身」是第一等重要的大事。張養浩說,忠以事上,正以處事,廉以律身,勤以率百僚,這是最好的為政之道。

【解說】直隸總督孫嘉淦「居官八約」

位於河北保定的直隸總督署,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每天這裡都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參觀。在衙署二堂前掛著的這塊匾,給許多前來參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塊匾上的文字,就是第14任直隸總督孫嘉淦寫的「居官八約」。

事君篤而不顯,與人共而不驕,勢避其所爭,功藏於無名,事止於能去,言刪其無用,以守獨避人,以清費廉取。

他告誡為官者要做到:對國君忠誠而不自我炫耀;對同僚尊重而不驕傲自大;不爭權奪勢;不追逐功名;辦事興利除弊;說話簡明扼要;不結黨營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保持清正廉明。

短短的42個字,孫嘉淦卻概括了為官做人的基本原則。

孫嘉淦家境貧寒,一生正直清廉,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直受到皇帝的賞識與重用。在宦海的風風雨雨中,孫嘉淦始終保持著敢言直諫的優秀品質,成為當時受人敬慕的一位官員。

【採訪】他們用自己的人生沉浮告訴人們什麼是清,什麼是濁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姜鵬:

幾千年來,在歷史的長河中,屈原、文天祥、張養浩、孫嘉淦的故事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他們用自己的人生沉浮,告訴人們什麼是清,什麼是濁。在清與濁、正與邪之間到底該作出什麼樣的抉擇?千百年來,這個問題不僅拷問著居於廟堂之上的官員,也擺在了無數市井百姓的面前。

【片花】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

在江蘇省蘇州市繁華的鬧市區,有這樣一方幽靜的空間,這裡埋葬著五位為正義而慷慨赴死的普通百姓,它記錄了三百多年前數萬蘇州市民一次震動全國的抗爭。他們的對手,是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明朝最為黑暗、貪腐和殘暴的閹黨集團。

【採訪】魏忠賢的閹黨覆滅說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

明朝天啟年間,朝政由宦官魏忠賢掌握,魏忠賢不遵法紀,在地方上袒護了很多黑惡勢力。周順昌在蘇州擔任知府,這時候和這些黑惡勢力過不去,這些地方的黑惡勢力,就彈劾周順昌。皇帝偏聽偏信,就派人到蘇州去捉拿周順昌。周順昌是一方清官,他是為了百姓而得罪了這些黑惡勢力,所以當錦衣衛的緹騎前往蘇州去捉周順昌的時候,激起了當地市民的激烈反抗,為首者是誰呢?嚴佩偉,當時鬧事的很多,朝廷要平息這個事端,怎麼辦?嚴佩偉等五人說,我們挑的頭,我們主動承擔責任。

事後,參與這場抗議運動的蘇州市民嚴佩偉等五人被官府處死。

於是,當地人將他們合葬在蘇州虎丘的旁邊,這就是一直保存到今天的「五人之墓」。

明代文學家張溥特意為他們寫了一篇悼念文章《五人墓碑記》。

正義可以遲到,卻不會缺席。不到一年,魏忠賢的閹黨集團就被新即位的崇禎皇帝一舉清除。

公元1695年,一代大儒顧炎武的遺著《日知錄》在福州被刊印成書。在這部書里,顧炎武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後來,梁啟超將它概括為一個讓中國人熱血沸騰的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就是說,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不僅決定於高居廟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級官吏,而且需要全體國人共同的努力。中華文明的前途,取決於這個文明共同體的所有成員。

幾千年來,正是無數中國人的奮鬥犧牲,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才得以不斷發展興旺。也許,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

為政以德者都贏得了民心

第四集《道德之擇》

【畫面】河南省上蔡縣城郊的這條溝渠,被人們稱為「撒金溝」。暴雨過後,人們常常會在溝里撿到一些被雨水沖刷出來的小銅器和古錢幣。這裡曾是西周時期的諸侯國蔡國的都城。

西周初期,周成王將自己的堂兄蔡仲分封到了這裡。據《尚書》記載,成王當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千百年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維」,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而為政以德,是古人安邦治國的準則。

在漫長的歷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節、修身、清慎勤,這些被稱為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歷朝歷代視為官德的重要內容。

「四知先生」深夜卻金

【片花】東漢時期,荊州刺史楊震調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過去他曾推薦的王密正在做昌邑的縣令。

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倆人聊到深夜。王密從懷中捧出黃金說:「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了一點小禮,以報栽培之恩。」

楊震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你的真才實學,才舉薦你,希望你做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你這樣做,豈不是違背我的初衷和對你的厚望?」

王密堅持道:「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

楊震立刻聲色俱厲地說:「你這是什麼話?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算沒有人知道呢?」王密頓時滿臉通紅,十分羞愧地離開了。

【採訪】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姜鵬:一般人做了這個事情,肯定趕緊藏起來,多丟人,行賄沒行成。但是王密不是這樣做的,他這個錢不是靠貪污受賄挪用公款來的,真是他自己的錢。他把這個錢拿出來建造了一個四知堂,就在昌邑縣的衙門裡,以此警示自己,也警告世人。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現在四知堂可以說已經是廣為人知了,大家一講到四知堂,就會和清廉、廉潔為政聯繫在一起,所以楊震也被後人稱為叫四知先生。

【解說】如今,在全國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四知堂」命名的楊震紀念館。但千百年的歷史演變,已使昌邑縣令王密刻立的「楊震卻金處」石碑無處尋覓。

可是從清代到民國以至如今,人們一直在追尋「楊震卻金碑」,這其中蘊含著人們對為官之德的景仰。

「羊續懸魚」為拒絕受賄代言

【畫面】位於南陽市的南陽府衙,是一座保存完整、規制完備的府級官署衙門,如今這裡是南陽府衙博物館。在府衙三堂前面的內宅門上,懸掛著一條木魚。府衙里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條木魚呢?

【解說】東漢中平三年,羊續任南陽太守。羊續初任南陽郡太守時,一天,羊續正在郡衙三堂內讀書,忽然有人來報郡丞來訪。羊續把郡丞請進中堂,寒暄完畢,郡丞給羊續送來一條南陽的特產——白河鯉魚。羊續拒收,推讓再三,郡丞執意要他收下,扭頭就走。郡丞走後,羊續將這條大鯉魚掛在堂外內宅門的大梁之上,經過風吹日晒,成為魚乾。後來這位郡丞又送來更大的白河鯉魚。羊續把他拉到內宅門外,指著內宅門大樑上懸掛著的魚乾說:「你上次送的魚還掛著,已經成了魚乾,請你一起都拿回去吧!」郡丞深感羞愧,悄悄地把魚取走了。

這件事傳開後,南陽郡百姓無不稱讚,再也沒有人敢給羊續送禮了。人們感念羊續高潔的品質,將他稱為「懸魚太守」。從此,「羊續懸魚」這個成語成為官員為政清廉、拒絕受賄、道德自律的代名詞。

【採訪】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彭林:我拿了你這魚,我就有污點,魚雖小,拿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拿了第二次,所有的人都來給你送。所以,一定要讓送禮者一次死了心。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大必做於小,多必做於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如果小節不檢點,小毛病不克服,那麼時間長了,小節就可能會變成大節,小毛病就變成了大毛病。所以很多官員出問題,往往就是在不慎微。

【解說】羊續的清廉成了史學家筆下「廉吏」的典範,《後漢書》還專門為他立了傳。

朱元璋康熙都推崇「清慎勤」

【畫面】這組位於河南省葉縣縣城中心的建築群,就是建於明代的葉縣縣衙。2013年,這座以五品規格建造的縣衙,迎來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幾百年來,葉縣縣衙一直被人們小心地維護著,歷史的記憶和厚重的傳統也被傳承了下來。

始建於明洪武二年的葉縣縣衙,自1999年對外開放之後,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在這裡領略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感受歷史深處的浩然正氣。

在縣衙二堂屏門上,懸掛著一方匾額「清慎勤」。這三個字是明太祖朱元璋親筆書寫,以鐵腕手段反腐肅貪聞名的朱元璋,曾經下令將這幅匾額懸掛在全國所有的衙門。

【採訪】上海市委黨校教授楊建祥:「清慎勤」這三個字作為當官之法,最早是由南宋理學思想家、文學家、名士呂本中提出的。他寫過一篇《官箴》,開宗明義指出: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意思就是說做官的必須首先做到清廉、謹慎、勤政。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在儒家的思想中,清廉、謹慎、勤政是為官的底線。

【解說】「箴」是古代一種以告誡規勸為主的文體。《官箴》就是以文章的形式,告訴官員如何堅守為官之道、堅持個人操守。

1682年,康熙皇帝應廣西巡撫郝浴的請求,寫了「清慎勤」三個字,並把它分別頒發給各省督撫。

【採訪】作家二月河:康熙提的「清慎勤」,就是要官員處理老百姓的事情,撫民如傷,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傷口一樣,不要隨便去擺弄它。

第一廉吏為何被稱為「於青菜」

【解說】1681年,康熙召見了後來被稱為第一廉吏的直隸巡撫于成龍。在仔細詢問了他的出身經歷後,康熙說:「爾為當今清官第一,殊屬難得。」感慨不已的皇帝親自做詩《賜直隸巡撫于成龍》表揚了于成龍:「惟能激濁揚清,始終如一,清節之操,白首彌厲。真國家之可重,人所不能也。」

康熙稱于成龍為「今時清官第一」,他認為治理國家「首重廉吏」。

感慨不已的皇帝在寫完這首詩後,下令賞賜于成龍一千兩白銀,並把自己的一匹寶馬送給了他。

【採訪】作家二月河:任用于成龍,我認為康熙主要是從全國的經濟形勢,還有民心向背出發的,需要像于成龍這樣的官員。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康熙懂得治國先治吏,怎麼能管好官吏?關鍵是從廉政抓起。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于成龍之所以能夠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讚頌,其實就是和他守住自己為官的道德和法律底線密不可分的。

【解說】在被康熙召見後不久,以生活簡樸、整肅吏治而出名的于成龍出任兩江總督。當于成龍要來南京赴任的消息傳出來後,南京市面上的布價驟然上漲,全城的官宦人家都將綾羅綢緞換成了布衣,南京的社會風氣為之煥然一新。

于成龍在歷來被視為肥差的兩江總督任上,清廉至極。公務時間,他的衙署大門始終敞開著,官吏有事找他,就直接進入他的寢室。他的桌案上左邊放著生薑、豆豉,右邊放著案卷文書,就像農村的教書先生一樣,隨便與人交談。

江南生活比較富裕,但于成龍每天吃的還是粗糧、青菜,百姓們稱他為「於青菜」。于成龍吃飯簡單,也沒有錢買茶葉,平日就讓僕人采幾片樹葉給他當茶葉。

修身律己者都遠離了腐敗

1684年,67歲的于成龍逝世,南京城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紛紛歇業祭奠哭拜。于成龍的靈柩歸葬的那一天,江南士民數萬人徒步送了20里。康熙皇帝破例為于成龍親筆撰寫碑文,在表彰于成龍為政清廉的同時,也在勸勉官員們以于成龍為榜樣。

康熙表彰于成龍的背後,是對「清慎勤」的推崇。「清慎勤」意味著為人清廉、處事謹慎、為政勤勉,這不僅是為官之道,更是檢驗為官之德的標準。

哪位文人能像韓愈深刻影響一座城

【畫面】從潮州舊城東門出來,走過湘子橋就來到韓江的東岸。再沿江岸往北走一小段路,就來到韓山腳下,山腰上的這組建築,就是韓文公祠。

就像杭州人為了紀念白居易、蘇軾,把西湖上的兩條堤稱為白堤和蘇堤一樣,潮州人為了紀念韓愈,也用他的姓來命名一些重要的地方。而且,潮州對韓愈的紀念更加隆重,潮州最重要的河流被改名為韓江,潮州的筆架山改名為韓山,就連潮州的樹木都被稱為韓木。

一位文人居然如此深刻地影響一座城市,這的確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解說】韓愈在擔任吏部侍郎的時候,負責官員的考核升遷。那時吏部里有一位嚴格的「令使」,經常將吏部大門上鎖,以防止候選的官員隨便進出衙門。韓愈知道後,就下令將門打開,並告訴他說:「你老是把門關起來,不知道的人以為我們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敞開大門怕什麼呢?」心底坦蕩,方能正道直行,這就是韓愈的為官之道。

公元819年,韓愈被從京城長安改派到遙遠的廣東潮州去當刺史。

韓愈來到潮州之後,看到當地文化落後,百業凋敝,就組織人興修水利,贖放奴婢,興辦教育,給百姓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勤政、清廉、務實的為官之道就在這裡留下了永久的烙印。一個被貶至邊疆的士大夫,卻未因為遠離廟堂而頹喪,而是在百越蠻荒之地栽下重教育、重讀書的種子,使得潮州的好學崇文之風尚開始形成,並且延綿至今。

寫文章不說空話,當官不說假話,主政一方務求實績,這就是韓愈當官做人的道德準則。韓山、韓江、韓公祠,向人們直觀地展示著道德的重量。

「父子宰相」與「六尺巷」的故事

【畫面】在安徽省桐城市繁華的鬧市區,有一條被當地人叫做「六尺巷」的靜謐小巷。

【解說】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收到了從老家桐城寄來的一封家信。信中說,鄰居和自己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打起了官司。家裡人希望張英給桐城地方官打個招呼,打贏這起官司。

張英看完信後,寫了這樣一首詩寄給家人:「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於是,張英的家人拆掉圍牆,向後讓了三尺。鄰居家在感動之餘,也向後讓了三尺。一條六尺寬的小巷從此出現在這座江南小城。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這就是一代儒臣道德風範的體現。大度做人、嚴於律己的張英和他的兒子張廷玉,被人們稱為「父子宰相」。父子兩人先後為官數十年,都留下了為官清廉、人品端方的美名,成為名震一時的賢臣良相。

【採訪】楊建祥:中國古代官德的規範很多,比如當官的要管好自己家裡的人,不要使家裡人有居官之樂。這些值得我們繼承發揚。

趙冬梅:這是真正儒家士大夫的家風,從自己開始,然後才有資格去治國平天下。

司馬光不光砸缸更以正直聞名

【解說】見證著為官者德治禮序、崇德重禮的六尺巷,被人們一直保存到了現在,成為今天的人們體會古人為官修德的一個獨特的文化遺產。

在古代,修身修德從來就不是個人的事情,它從來都是和一個家族的子子孫孫聯繫在一起的。

【畫面】這是位於豫南偏遠地區的光山縣城再普通不過的一天,上午,在縣城一棟不起眼的建築物內,「涑水書院」的牌子被掛了起來。涑水先生,是人們對宋代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的稱謂。說是書院,其實也只是關於司馬光先生的作品、史料、書法等相關書籍的簡單陳列。一排排史書典籍靜靜地立在這裡,和這個縣城一樣低調而厚重。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用他們獨有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位先賢的敬仰。

【解說】大約1000年前,一個男孩就出生在這座院落里,他有一個和這個縣城一樣的名字,光。因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被人們視為慧光早現的「神童」典型。其實,司馬光後來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不只是因為他「慧光早現」的超常智商,更與他嚴格的家庭教育分不開。

當時在光山做知縣的司馬池,在學業和做人上對兒子司馬光要求極為嚴格。一天,年幼的司馬光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剝皮,卻怎麼也剝不開。後來,一個女僕把青核桃放在開水裡燙了一下,皮很容易就剝了下來。姐姐回來一看,驚奇地問是誰剝下來的,司馬光得意地說是自己剝的。得知兒子撒謊,司馬池很嚴厲地訓斥了兒子。

這件小事給司馬光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在司馬池嚴格的教育和影響下,司馬光的性格及人品慢慢地定型,形成了襟懷坦蕩、忠誠老實的個性。

【採訪】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姜鵬:這番痛斥讓司馬光印象深刻,父親的言傳身教,讓司馬光逐漸成長為宋朝人公認的最正直的人物之一。

管好自己和身邊人也是為官之德

【解說】司馬光自己生活簡樸,也要求兒子「以儉為美德。」兒子司馬康長到十六七歲時,就顯出了超常的才能,母親十分喜愛,在穿戴上給兒子著意打扮。司馬光看到心裡很不安,便批評了司馬康。後來,司馬光又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寫了一篇題為《訓儉示康》的文章,告誡司馬康不要追求奢靡,要養成崇尚節儉的美德。

在司馬光眼裡,節儉已不是一種生活習慣,而是一種與道德相通的品行,「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

司馬康讀《訓儉示康》十分感動,此後,他一生始終把這篇家訓當作做人的鏡鑒,用來鞭策自己。

一生為官清廉的司馬康,最終和父親司馬光一樣也成為一代學問大家。位極人臣的司馬光,就這樣成為管好自己子女和身邊人的典範。

【採訪】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蔡運章:家風家教的傳承,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起點,要治好國,首先要治好家,家跟國是連在一起的。

【解說】厚德載物。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那些恪守為官之德的政治家用自己的選擇和堅守,譜寫了中華文明的閃亮篇章,創造著中國人的盛世華章。為政以德、崇德重禮、禮法相依、德主刑輔、正心修身,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穿過歷史的塵埃,那些面對利誘、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氣,已經成為中國人精神家園裡的一座豐碑。這種用生命和熱血寫就的高尚,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脈,直到今天還在感動著我們。

你能說出哪些罵貪官的古今名作

第五集《文化之力》

【片花】公元前484年,孔子結束了周遊列國的生活,回到故鄉魯國。魯哀公問孔子:「請問怎樣才能把政事治理好?」

孔子說:「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正矣。」意思是說,國家的管理者行得端、做得正,百姓就會跟著走正道。

幾千年來,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無數儒家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為官從政者一生戮力奮鬥的終極目標。

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通過文化藝術頌揚光明與希望,鞭撻黑暗與腐朽,彰顯著中國人對清廉與正義的不懈追求。這種蘊含在文化深處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還在激勵著國人。

《詩經》中把貪官比作碩鼠

【畫面】河北省河間市詩經村鄉,被人們稱為「詩經文化」發祥地。我們今天看到的《詩經》版本,就是漢代大儒、毛萇叔侄在這裡注釋傳授的,這裡因此得名「詩經村」。

【採訪】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蔡運章: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詩經》全篇表達的都是正音,包括為官要清正,為官要廉潔,像《碩鼠》這些都是對於貪官的鞭撻。

【解說】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保留了大量的民間詩歌。比如《碩鼠》,百姓將搜刮賦斂無度的統治者比喻成貪婪可憎的大田鼠,編成歌謠抨擊。

從古到今,在詩歌、歌謠、對聯等民間文化中,諷刺鞭撻貪官污吏與讚美清官廉吏從來都是並行不悖的。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生命力。

《七品芝麻官》

唱的是「為民做主」

【畫面】張滿堂,河南省寶豐縣馬街村村民,馬街說書研究會會長。為了守護好馬街這個曲藝家園,傳承好這個原生態的民間藝術,十多年來,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帶著攝像機,奔走10萬多公里,四處搜集民間曲藝節目。

在有著「中國曲藝之鄉」的寶豐縣,700餘年來,始終保留著「頌廉誅貪」的文化傳統。《包青天》《清明烈》等50餘部傳統歷史曲目,傳唱經久不衰。

和張滿堂一樣,廣闊的鄉間也是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常年活動的地方。這是劇團今年以來的第100場下鄉演出了。

1979年,一部戲曲電影風靡了整個中國,這部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根據豫劇《七品芝麻官》改編的電影,成為當時中國人一道精緻的文化大餐。

當時扮演七品芝麻官的豫劇表演藝術家牛得草,正是如今鶴壁豫劇團團長金不換的恩師。

【採訪】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團長、表演藝術家金不換:七品芝麻官已經紮根在幾代人的心中,到現在,小孩們提起,都知道是誰演的。

南京大學教授董健:中國的傳統戲都是諷刺幽默的,因為一些黑暗的反動勢力,是不怕老百姓哭,而怕老百姓笑的。

【解說】在奸臣當道的時候,人們敢怒不敢言,無法反抗像嚴嵩這樣的大貪官,只能牢牢記住貪官的惡行。嚴嵩倒台之後,民間藝人們編排出了《七品芝麻官》,來表達對貪腐的憤怒。民間流傳的這位正直、機智的唐知縣與嚴嵩親戚鬥智斗勇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公平正義和清官的嚮往。

【採訪】南京大學教授董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老百姓聽來很順,這是典型的為民請命、為民做主。

從「竇娥」看出元朝的腐敗深重

【畫面】和《七品芝麻官》一樣,另一個由戲曲而改編成的電影劇目《竇娥冤》,同樣向人們傳達著這種公平和正義的力量,且影響更加深遠。

《竇娥冤》是關漢卿最有名的代表作,它被稱為中國十大悲劇之一。在當代中國的戲曲舞台上,《竇娥冤》先後被改編成80多種地方戲上演。

在中國人的意識中,「竇娥」已經成為冤屈的代名詞。在元雜劇中,貪官污吏、地痞流氓成了主要角色,而貪贓枉法這些反映社會不公的故事,則成了大部分元代雜劇的主要情節。

【採訪】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元史研究會會長李治安:當時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自然有這方面的訴求,在現實中得不到展現,就通過這種戲劇的形式展現。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劉禎:元雜劇出現大量的批判社會、揭露現實的作品,它確實是元代社會現實的一種折射。

【解說】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元朝的腐敗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嚴重。元代賦稅繁重,官吏貪贓成風,呈惡性發展態勢。

到了元末,官吏貪腐進一步惡性發展。他們敲詐勒索名目繁多,不僅辦事要靠錢打通關節,逢年過節、迎來送往也成為搜刮斂財的借口,甚至連皇帝派來頒布旨意的使臣都會向地方官索賄。

最終,這個嚴重腐敗的王朝存在了不到100年,就被農民起義的烈火吞噬。

以「三言」著稱的馮夢龍

被敬為神

【解說】宋元「說話」技藝發展到明代後期,逐漸被說書所代替,隨著市民階層的出現,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進入了高峰期。

馮夢龍是最有影響的明代作家之一,他創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被後世稱為「三言」。

在「三言」中,有許多斷案和清官的故事,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公平正義和清廉政治的嚮往。

【畫面】崇禎七年,61歲的馮夢龍來到荒僻的山區小縣福建壽寧任知縣。據《壽寧待志》記載,上任之後,馮夢龍在縣裡築城牆、建譙樓、設司更、辦學堂,為壽寧的老百姓辦了很多實事。

因為敬佩前任縣令戴鏜,馮夢龍在縣衙修建了「戴清亭」,並寫了一首詩:「地僻人難到,山多雲易生。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這是馮夢龍的自我表白,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戴鏜一樣,做一個清明廉潔的地方官。

馮夢龍在壽寧擔任縣令的四年間,本著「治官如治家,一念愛民如愛子」的為官理念,得到了「遇民以恩」的讚譽。在如今的壽寧,人們不僅編排出了很多戲曲劇目來紀念馮夢龍,而且還把他的形象供奉在文廟,虔誠地祭拜。

【採訪】福建壽寧縣文聯主席李安:他到壽寧來,正是晚明烽煙四起時期,朝廷非常的腐敗。

壽寧地方志委員會原主任黃立云:哪怕已經過了300多年,百姓還把他當成神一樣來供奉,可見他做了對百姓非常有益的事情。

除了梅蘭竹菊還有些樓衙寄寓廉政

鄭板橋為什麼愛畫竹子

【畫面】江蘇興化市區這座小小的院落,就是清代著名文學家和書畫家鄭板橋的故居。「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不僅以詩書畫聞名於世,更以為官清廉、勤政愛民而被地方上的百姓所銘記。

鄭板橋的人生和宦海生涯歷經坎坷,但並沒有改變他為官處世的準則。他曾經作了一首名為《竹石》的詩勉勵自己:「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善於畫竹的鄭板橋一生喜愛竹子,在他看來,寧折不彎的竹子是自己清廉和操守的象徵。「板橋竹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象徵。

【採訪】河南大學副教授展龍:他為什麼喜歡畫竹?因為竹子寧折不屈、空心如玉的品格,恰恰契合鄭板橋清正廉潔的內心。

【解說】除了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意境中,梅花、蘭花、菊花也受到偏愛,它們被稱為「四君子」。梅、蘭、竹、菊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古代詩畫中最常見的題材,人們常用梅、蘭、竹、菊這「四君子」來象徵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品德和為官者的廉潔清勤。

內鄉縣衙有副唱正氣歌的對聯

【解說】除了戲曲、小說、繪畫等,在中國古代的建築、對聯等文化中,我們也能感受歷史深處的浩然正氣,體會積澱在傳統文化中的力量與正義、清廉與操守。

在河南內鄉縣衙,這裡大量的楹聯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在縣衙三省堂掛著這樣一副楹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來到縣衙的人們都會在這裡駐足觀看,細細地思考其中的微言大義,體味道德文化的厚重力量。

【採訪】內鄉縣衙博物館館長王曉傑:這副楹聯是康熙十九年,內鄉知縣高以永所撰寫的,他到內鄉之後,看到內鄉經濟蕭條,感覺責任重大,撰寫了現在「三省堂」所懸掛的這副對聯。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蔡運章:內鄉縣衙的這副對聯,唱的都是正氣歌。

【解說】據清康熙《內鄉縣誌》等志書記載,高以永剛一到內鄉,就開始賑濟災民,向流民提供種子、耕牛,組織他們返鄉開荒,6年內不收賦稅。數年之內,開墾荒地40多萬畝,百姓家有蓄積,全縣社會安定,民風淳厚。

高以永為官11年,勤於政事,生活清苦。最後離任時,全部財產只有隨身的衣服和幾本書。百姓們自發在縣衙前為他立碑,以示感念。

范仲淹改革的核心是減員增效

【畫面】河南省伊川縣許營村,北宋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就安葬在這裡。千里之外,湖南的岳陽樓盛名遠播,緣於范仲淹的一篇千古名文。

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河南鄧州寫的。一生沒有去過岳陽樓的范仲淹,為什麼會寫《岳陽樓記》?

【解說】公元1043年,宋朝對夏戰爭慘敗,積累已久的社會矛盾被迅速點燃,民變和兵變四起。范仲淹奉詔調入京城開封,在宋仁宗的支持下,以整肅吏治為核心的改革「慶曆新政」開始了。

范仲淹親自審查各路監司的名冊,發現不稱職者,便從名冊上一筆勾掉。樞密副使富弼對范仲淹說:「您一筆勾掉很容易,但是這一筆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哭呀!」范仲淹回答說:「讓一家人哭總比讓一個地方的老百姓哭好吧!」

在范仲淹的嚴格考核下,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寄生蟲和貪官污吏被除了名,一批幹才能員被提拔到重要崗位。

【採訪】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范仲淹的改革,可以說核心就是要裁減冗員、精簡機構,可以說觸動了當時官僚階層的利益。

岳陽樓銘記著范公「先憂後樂」的精神

【解說】最終,這場革除弊政的改革失敗了,他只能到河南鄧州做知州。

1046年9月的一天,范仲淹收到了他的朋友、被貶官到湖南嶽陽的滕子京送來的一幅《洞庭晚秋圖》。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作記。

面對這幅氣勢磅礴的巨幅山水畫,范仲淹難掩心中的激情,在觸景生情之外,他將自己多年政治生涯的思考,熔鑄在這篇題記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最終范仲淹寫下了這句為國家前途命運擔憂,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不僅濃縮了范仲淹一生的人格境界和政治理想,也成為有良知、有抱負的士大夫們的追求。

【採訪】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姜鵬:宋代士大夫政治主體意識高漲,朱熹說這樣的精神風貌,是范仲淹帶來的,是一種敢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范仲淹文化研究會會長范國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千古絕唱,范公的先憂後樂,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畫面】在鄧州,當年由范仲淹興建並寫下《岳陽樓記》的花洲書院,已成為鄧州人最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華表就像是現在的百姓留言板

【畫面】北京天安門前的漢白玉華表,已經靜靜地矗立了5個多世紀。相傳在上古堯舜時代,人們會在交通要道和公共建築旁邊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的標誌。行人還可以在上面刻寫意見,這就是後來華表的由來。

【採訪】廈門大學教授傅小凡:就像現在的書記省長留言板、市長熱線一樣,專門反映民情的。

【解說】隨著歷史的演進,「謗木」逐漸被石質的華表所取代。它承擔的收集、反映民意的作用逐漸消失了。但是,人們一直沒有忘記華表所具有的象徵意義。

【採訪】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華表上,老百姓的建言已被雲龍紋所代替,但是它所表現的象徵意義仍然沒有消失,仍然反映著老百姓對清廉政府的嚮往。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副會長蔡運章:從遠古社會的圖騰神物到堯舜時期的謗木,再到我們現在天安門前立的華表,事實上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標誌。

【解說】歷史是天下蒼生書寫的。每一種文化符號的背後,都有對現實的警示與告誡。穿越歷史的風雨,人們感受著歷史深處傳遞出來的聲音。

問題來了中國第一個貪官是誰

第六集《律令之矩》

【畫面】北宋以來,人們在每一座官署衙門都會看到叫「戒石坊」的牌坊,上面刻著北宋書法家黃庭堅書寫的十六個大字:「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16個字就是《戒石銘》。北宋滅後蜀以後,宋太宗趙光義鑒於後蜀政治腐朽、不戰而敗的歷史教訓,下令將這16個字頒於各府州縣,刻石立於大堂前,以警醒各級官吏。

千百年來,矗立在衙門的戒石坊,提醒著每天從這裡出入的各級官吏:貪贓枉法,是天理和國法都難以容忍的行為。

運用法律手段懲治貪污腐敗,貫穿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見證著一個個王朝的興衰成敗。

我國文字可考的

第一個貪官是誰

【畫面】在安陽殷墟出土的戴著木製手銬的陶俑直觀地告訴人們,3000多年前,中國已經有了束縛犯罪者手腳的械具。歷史學家們認為,早在殷商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監獄和司法制度。從此,不論是作姦犯科,還是貪贓枉法,都會面臨法律的懲處。

那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貪官是誰?

【解說】公元前531年,一樁突發事件震驚了晉國國都新絳。晉國掌管刑獄和審判的最高官員、代理司寇羊舌鮒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殺死,殺人的是晉國的貴族刑侯。原因緣於一件久拖未決的土地糾紛案。

案子的主角是晉國兩個很有地位的人物,一個叫刑侯,一個叫雍子。羊舌鮒受命接手此案時,雍子搶先獲得了消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羊舌鮒。於是羊舌鮒不問是非曲直,強行把刑侯的田產劃給了雍子。邢侯一怒之下,拔劍殺死了羊舌鮒和雍子。

晉國的權臣韓宣子把羊舌鮒的哥哥叔向叫來,問他怎麼處理。叔向引用夏朝法官皋陶制定的法典道:「己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夏書》:昏、墨、賊、殺。」

韓宣子接受意見,殺了刑侯,同時認為羊舌鮒因為貪婪被殺,死有餘辜,於是,羊舌鮒已經冰涼僵硬的屍體被拉到鬧市梟首示眾。

羊舌鮒身為代理司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護法,反而以貪壞法,賣法縱貪,被定罪為「墨」,「貪墨」一詞也來源於此。羊舌鮒就這樣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據法典被釘在恥辱柱上的貪官。

【採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這個案例就樹立一個典型,凡是貪贓枉法者,嚴重的應該判處死刑。

妻子受賄

漢朝官員自殺謝罪

【畫面】湖北省荊州市,一座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3年冬天,荊州地區博物館在荊州市城南的張家山清理了三座西漢初年的古墓,出土了一大批極為罕見的漢代竹簡。

【講解員同期聲】江陵張家山247號漢墓是一座西漢早期的小型墓葬,出土了大量竹簡,我們看到的就是其中的法律,它有篇題,稱為《二年律令》,根據考證這是西漢高後呂雉執政的第二年頒布的律令。其中表述:「受賕以枉法,及行賕者,皆坐其臧(贓)為盜。罪重於盜者,以重者論之。」就是說,如果官員收受賄賂,要按照盜竊罪從重處理。這部律令規定,竊取國家的財產價值十金就要被判處死刑。

【採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十金就是一萬六千個銅錢,以後歷代都參照這個標準來執行。

【解說】據《漢書·薛宣傳》記載,漢成帝時期著名的廉吏薛宣在擔任郡守的時候,有人舉報池陽縣獄掾王立接受囚犯家屬的賄賂。薛宣立即下令嚴查。最終查明,原來是王立的妻子接受了囚犯家屬一萬六千錢,不過王立本人並不知情。但事發之後,王立感到既慚愧又害怕,立即自殺以明心跡。漢代懲治官員受賄法律的威懾力由此可見一斑。

唐朝貪官囂張

連皇帝都不甩

【解說】公元268年,西晉王朝頒布《晉律》。這部法律第一次把官吏貪贓枉法與不孝、謀殺等罪並列,並明確規定這些罪不能赦免,這在中國法律史上是第一次。

但是,《晉律》還規定,官員貴族犯罪可以用爵位和官位來抵罪。這種做法被後世的法律定為「官當」,「官當」被後來許多朝代的法典沿用了下來,這無疑是一種制度化的腐敗。

公元662年,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震動了唐朝都城長安。宰相李義府為死去多年的祖父遷墳,王公以下官員都趕來參加,從灞橋到三原70多里的道路上,送葬的隊伍絡繹不絕。而在這場規模空前的葬禮背後,是李義府的大肆斂財。據史書記載,一場葬禮下來,李義府共收到錢財20萬貫。

在李義府為官期間,不僅他本人貪得無厭收受賄賂、賣官鬻爵,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女婿,整個家族都利用李義府的權力大肆收受賄賂,招搖撞騙。一時間,李義府家門庭若市,簡直成了拍賣官爵的交易場所。

【採訪】南京大學教授錢大群:皇帝有一次就找他勸誡,說現在你的兒子妻子,都不守法律,在外面幹了好多違法亂紀的事,你要收斂收斂。想不到李義府因為有武則天給他撐腰,當時臉紅脖子粗地問皇帝,誰跟你講的這些事情?說完大搖大擺揚長而去。

最終,在越來越多的彈劾面前,皇帝下令徹底調查李義府。公元664年,因為貪腐而落網的李義府和他的兒子、女婿,一起被流放到了邊遠地區。

幾百年後,李義府的故事被史官記入史書,成了歷史上有名的貪官。

唐律把侵佔公私財物

定為「六贓」罪

【解說】在唐朝法律《唐律疏議》中,對貪污受賄犯罪的處罰非常嚴厲,官吏一旦貪污受賄就會被取消一切特權。法律規定正七品官如果貪贓枉法、違法收入達到月收入一半的,就要被處以極刑。

《唐律疏議》首次在法律條文中出現了六種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犯罪,總稱為「六贓」,在「六贓」中,除了「強盜」和「竊盜」,其他「四贓」都屬於官員貪腐犯罪的範疇。

【採訪】河南大學宋史專家賈玉英:宋朝基本上全盤接受了唐朝的六贓罪的規定,到了明朝,雖然劃分形式不同了,但六贓的名稱依然存在。

重典懲貪明初廉吏人數領跑各朝代

內鄉碑刻著全國獨一份的反腐宣言

【畫面】每逢重要節假日,在內鄉縣衙,總會上演一幕大戲。這出根據歷史真實復原的演出,高潮部分是為一塊名為「三院禁約碑」的石碑揭碑,並由縣令向人們公開宣讀碑文的具體內容。

【解說】明朝萬曆年間,內鄉知縣易三才擬定了三條禁約和一條接待過境官員的具體規定,第一條禁約是:禁止濫用應付,也就是禁止隨便供應。第二條禁約是:禁止前站勒索,也就是禁止打前站的對驛站進行勒索,如有違犯,允許驛站直接稟報縣官究查治罪。第三條禁約是:禁止礦稅差使牌外橫索,即礦監、稅監差使的人不得享受不應該有的待遇。

【採訪】內鄉縣衙博物館退休人員劉鵬九:三院禁約碑是1985年在內鄉菊壇公園出土的。據考證,這刻在石頭上的反腐宣言,目前全國僅此一份。

朱元璋時期

百姓可扭送貪官告御狀

【畫面】離「三院禁約碑」不遠,是內鄉縣衙監獄,人們在這裡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古代監獄和刑法的嚴厲。除此之外,這裡還展示了明太祖朱元璋為懲罰貪官而設置的種種刑罰,用來警示教育縣衙里的各級官吏。

【採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成偉:朱元璋接過元朝的爛攤子,採取了重典治國的路線。他在位31年,制定了兩個比較有名的法律:一個是《大明律》,一個是《大誥》。《大誥》就是朱元璋處理案子,怎麼個處理方法,有哪些訓令,及其對於某些問題所發布的一些指示等,用3年的時間把它彙集在一起。

【解說】《大誥》的側重點是懲治貪官污吏,其中80%以上的條目都是用來約束和治理官員的。在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大誥》的法律地位遠在《大明律》之上。

《大誥》還賦予百姓監督官員的權利,一旦百姓發現地方吏員有擾民害民和貪污等犯罪行為,可以手持《大誥》將他們直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審理,任何人不得阻攔。《大誥》還允許老百姓從官署小門衝進去,抓走為非作歹的胥吏,直接送到京城法辦,沿途官員不許攔截。這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大誥三編》中記載:常熟縣農民陳壽六得罪了當地一個叫顧英的縣吏,遭到迫害打擊,一家僅有的口糧和來年的種糧都被顧英的爪牙搜刮殆盡。

忍無可忍的陳壽六帶領自己的弟弟和外甥衝進縣衙,將顧英五花大綁,直接帶著《大誥》扭送京城。朱元璋直接將顧英打進大牢,不僅沒有處罰陳壽六等人,還賞賜陳壽六鈔三十錠,其他三人衣服各兩件,並免除了他們的雜役。

在陳壽六等人離京後,朱元璋又專門發布諭令警告地方官吏:膽敢對類似於陳壽六這樣的人進行打擊報復者,一律處死並株連九族。

廢棄懲貪的法律

明朝走向滅亡

【解說】事實證明,朱元璋的重典治貪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據清代官修的《明史》記載,明初60年的廉吏有100多人,占整個明朝時期廉吏的六分之五。清代史學家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中對明初吏治的評價是:「幾有兩漢之遺風,且駕唐宋之上。」

【採訪】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毛佩琦:《明史循吏傳》記載,「一時世風丕變,無不潔己愛民」,是說一時之間,官場的風氣變了,大家無不潔己愛民,出了很多清官。

【解說】朱元璋去世後,他的繼承者建文皇帝在即位詔書中宣布,今後官員和老百姓犯罪的,法官一律要按照《大明律》來審判。《大誥》就這樣被廢止了。

公元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發布詔書宣布,今後禁止老百姓擅自將官員押往京城告御狀,違者一律治罪。懲治貪污腐敗的法律高壓線就這樣鬆弛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亡政息逐漸把這個王朝推向了滅亡。

手握全國官員升遷命脈

和珅變巨貪

【畫面】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今天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王府。這座位於北京鬧市區的龐大建築群佔地近千畝,原來是和珅的私宅。1776年,得到皇帝賞識的和珅剛剛擔任軍機大臣,就開始修建這座豪宅。1799年,和珅被皇帝下令革職抄家,抄得家產總值約合白銀十一億兩。

【採訪】歷史學者、清華大學博士後張宏傑:和珅幾乎掌握了清朝帝國所有中高低官員的命運,他就收入了大量買官的錢,同時和珅長期掌管著戶部、內務府,包括很多稅官,這些經濟部門往往都有巨大的灰色收入,這是他發財的第二個渠道,第三個渠道是他經營了好幾十種行業。

【解說】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去世。三天之後,大權在握的嘉慶皇帝立即將和珅革職軟禁。這一年正月十五日,嘉慶皇帝公布和珅二十條罪狀。整個朝廷的文武百官們意識到,和珅的命運已經無法逆轉。

收16兩銀子

要了科舉主考官的命

【畫面】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的這一片區域,曾經是明清兩代順天貢院所在地。幾百年間在這裡舉行過上百次科舉考試,無數讀書人和官員的命運也在這一次次的考試中被改變。

【解說】1858年十月二十二日,這一天三年一度的鄉試落下帷幕,在順天貢院發榜。不久,鑒於這次科考的順利完成,咸豐皇帝下旨將主考官柏葰升為正一品大學士。

然而,就在柏葰高興地接受同僚們祝賀的時候,議論和不滿卻在京城迅速蔓延開來。原來,士子們在看榜的時候,發現一個名叫平齡的京劇票友出現在其中。按照當時的規定,這種身份的人是不能參加科考的。

御史言官孟傳金向咸豐皇帝上奏章說,此次順天科考存在舞弊現象,應該深入調查,追究責任。很快,咸豐皇帝下令徹底調查,晚清第一大案被揭開了蓋子。

隨著對平齡考卷的調查,牽出了五十多本有問題的試卷,柏葰直接捲入舞弊的證據也漸漸浮出水面。

承審該案的親王大臣,依據《欽定科場條例》寫出奏摺,「比照交通囑託買關節例,擬斬立決」。咸豐認為柏葰「情雖可原,法難寬宥」。於是,收了16兩銀子的主考官柏葰最終被判處死刑。他是中國科舉史上因舞弊而被處死的職位最高的官員。

第七集《制度之重》。

【畫面】1975年11月,在湖北省雲夢縣進行的一項考古發掘,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在一座秦代墓葬中,人們發現了一千多片竹簡。這些竹簡的主要內容,是兩千多年前秦帝國的律令條文,它們對官吏的職責、考核與處罰作了明確的規定。就是說,在兩千多年前,國家就開始運用律令和制度,對官員進行監督和管理。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以監察制度、官吏選拔制度和迴避制度為主的制度設計,構成了防止和遏制腐敗的制度保障。這些凝聚著古人政治智慧的制度設計,直到今天還在啟示著我們。

中國監察制度始自秦始皇

【畫面】吳艷軍是湖北省雲夢縣人民法院立案庭的庭長。一直以來,吳艷軍將「人生的最大失敗是失去自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如今,吳艷軍的座右銘和全院其他法官的座右銘一起,被醒目地立在法官們開庭時必經的走廊里,這些獨特的座右銘採用的是秦代竹簡的樣式。

在雲夢縣法院還有一個專門的博物館,秦簡是其中最重要的館藏。

【解說】雲夢縣博物館收藏的睡虎地秦簡,是迄今出土的最珍貴的秦代文獻資料。通過這些文獻資料,人們發現秦朝的地方官吏要負責管理一方的農業、市場交易、徭役、手工業、治安,甚至還要負責兵器生產和工程營造,不論是沒有完成職責,還是借職務之便從中牟取私利,都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採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雲夢秦簡記載,對官吏的考核,秦律里已經體現了。

【解說】為了更有效地監督管理各級官吏,懲治貪腐等瀆職行為,秦始皇設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監察機構。中央有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御史大夫再派出監御史常駐地方,監察郡縣一級的官員。這是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開始。

【採訪】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文獻記載,秦代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御史大夫主要的職責就是監察,地方一級設有郡戒,郡戒的職能主要一樣是監察。

西漢起選拔官員用察舉制度

【片花】公元前140年10月,剛剛當上皇帝的漢武帝劉徹,在皇宮向一批學者詢問治理國家的大計。民間學者董仲舒給皇帝的治國大計是實行大一統思想,「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它使儒學成為以後兩千多年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

【採訪】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牛潤珍:董仲舒能夠進入皇帝的視野,這和漢代的察舉制度有關,察舉的科目有方正賢良,還有敢言直諫,被舉薦之後,他要經過皇帝的策問、考核,然後才能做官。

【解說】被地方官舉薦的董仲舒在給皇帝的文章中說,現在吏治不賢明,這是選才不當造成的。他建議:根據才能和品德來選拔官員。這就是後來漢代察舉制度中最重要的孝廉科,地方官每年要為國家舉薦賢才,品德優秀、孝敬父母、學識過人、富有才幹的人都可以被舉薦。

【片花】公元前36年,西漢軍隊在西域的郅支城與匈奴展開了一場決戰,兩天之內,匈奴全軍覆沒,西漢帝國與匈奴的最後一次戰爭落下了帷幕。立下這個不世奇功的,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將陳湯。

【解說】陳湯原先只是一個出身於普通人家的平民。年輕時曾在長安流浪,他的才能被富平侯張勃發現,於是,張勃便向朝廷推薦了陳湯。不料在等待分配期間,陳湯的父親去世,而陳湯的命運也因此被改變。

原來,得知父親死訊的陳湯沒有回家奔喪。負責首都監察工作的司隸校尉因此檢舉陳湯缺乏起碼的孝道,不符合舉薦當官的標準。於是,陳湯被拘捕下獄,舉薦人張勃也因為舉薦不當受到了處罰。

幾年之後,陳湯又一次被舉薦。這一次他擔任了西域都護府副校尉,奉命出使西域。陳湯的人生沉浮讓人們對察舉制度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西漢王朝通過嚴格的考核和檢舉,極大地壓縮了選拔官員過程中舞弊和腐敗的空間。

異地為官的迴避制度

曾有效反腐

【畫面】河南省內鄉縣,這裡擁有上千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在這裡,不同朝代的縣誌被精心地保存到了現在。這些縣誌記載了上至公元前6年,下至清朝末年,在內鄉任職而且有名可查的180多名官員,人們發現,這其中沒有一個河南人。為什麼?

【解說】早在漢武帝時期,官員異地為官的籍貫迴避制度,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並被以後的歷朝歷代沿用。

到了宋代,迴避制度被細化為籍貫迴避、親屬迴避、職務迴避以及科舉迴避。作為一種有效的反腐制度,迴避制度在中國古代得到了嚴格的執行。

西漢的刺史

相當於現在的巡視組

【片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發布了一道詔令,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州,並向每個州委派一名刺史。此時在西漢帝國,地方已經有郡縣兩級行政單位,皇帝在全國設州並委派刺史的目的,是監督地方官吏和豪強。自此,刺史制度成為國家的主要監察制度。

【採訪】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到漢武帝時期,隨著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吏治腐敗的問題就比較突出了,比如各級官僚勾結豪強勢力,導致各級地方官不執行中央的政策和命令,魚肉地方百姓。漢武帝就下決心,設立了以刺史為標誌的巡視監察制度。

【解說】漢武帝建立的刺史制度不僅要發揮監察地方官員的職能,還是中國古代巡視制度的開端。它被歷朝歷代繼承了下來,巡視工作主要由監察機構和監察官員負責。

在明朝,中央政府專門委派監察御史巡視各省,考核吏治。這種專門負責巡視地方的御史被稱為巡按御史。在民間,巡按御史被百姓們視為清廉而權力極大的官員。在民間傳統戲曲和小說中,巡按御史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八府巡按」。這種文化現象,折射出了百姓們對巡視制度和監察御史懲治貪腐的期望。

隋朝開創了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

【片花】公元581年,北周皇帝禪位給丞相楊堅,隋朝建立。8年之後,隋統一了分裂400年之久的中國。

公元587年,隋文帝下令,全國各州每年推舉三個有才學的讀書人參加考試,應考「秀才」,這被認為是後世科舉制度的雛形。幾年之後,隋煬帝楊廣下詔設立進士科,開科取士,中國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下轉A10版)

【畫面】2014年中秋節,江南貢院上演了一出別開生面的「狀元遊街」。與人們想像中不同的是,遊街的主角是位女狀元,在她身後是陪同遊街的各級官員。這場演出藝術化地再現了1853年中國唯一女狀元傅善祥被點中狀元後遊街的情形。

【解說】科舉考試這種公平的制度設計,為絕大多數中國人提供了上升的途徑,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為公平的官吏選拔制度。從此之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在中國大地一再上演,「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成為人們教育子女的金科玉律。

【採訪】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科舉制度是在歷史上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基礎上,產生的又一個非常重要的用人制度。

宋朝皇帝開始親選中央監察官

【解說】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中央設立了最高監察機構:御史台,御史台不僅要負責監察各級官吏的違法行為,還可以與刑部、大理寺聯合辦案。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到了隋朝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體系。

【採訪】河南大學宋史專家賈玉英:隋朝御史台脫離了宮禁,不再管宮中事情了,成為專職的監察制度,這對中國古代中央監察制度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唐、宋、元、明、清基本上承襲了這個制度。

【解說】隋朝中央監察制度的第二個變化是門下省成為監督決策的封駁機構,封駁就是監督朝廷決策的。

源於秦漢時期的諫官制度,經過多次變革,到唐代進入成熟時期。諫官和御史可以較前朝相對自由地行使職權,表現優異的監察官員還可以升遷為宰相等,在當時的政治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到了宋代,皇帝開始親自選任中央監察官,這不僅體現了皇帝對監察機構和監察官員的重視,還使監察機關擺脫了宰相的干預,能夠相對獨立地行使監察權。

【採訪】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宋朝的言官非常有力量,他們通常都是科舉出身,讀過很多的書,關鍵都是能堅持原則的,像包拯、司馬光、范仲淹、歐陽修。

宋朝時監察幹部已能「風聞奏事」

【解說】在宋朝,像包拯這樣聞名於世的監察官員並不在少數。負責監察的官員甚至可以根據傳聞來舉報有貪腐嫌疑的大臣,這在當時叫「風聞奏事」。

到了元朝,諫院被取消,諫官上書言事的職能劃歸到了御史台。明朝時,御史台改稱都察院,全國十三個省級行政區設立了十三道監察御史,中央六部也設有六科,一起承擔起了監察百官的職責。清雍正元年,六科被併入都察院,國家的監察機構達到了空前的統一。

幾千年來,監察制度一直被歷朝歷代視為治國治吏的法寶,是國家治理腐敗的有力工具。有所作為的皇帝都努力使監察機構獨立行使糾察彈劾職權。

明末監察制度失靈官位明碼標價

【片花】1628年,剛剛即位的崇禎皇帝收到了監察官戶科給事中韓一良的上疏,立刻召見群臣。韓一良的這篇《勸廉懲貪疏》給崇禎算了一筆細賬:一個總督巡撫的職位,要五六千兩銀子;一個道台知府的美缺,要兩三千兩銀子;而下面州縣衙門的大小官位,也都各有定價。

韓一良還以自己兩個月內推掉五百兩銀子的官場交際費為例,說明腐敗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但是,當崇禎要韓一良檢舉行賄者時,這位監察官寧可冒著被皇帝懲處的風險,也不肯說出行賄者的名字。為什麼?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韓一良在官僚階層裡面,做了一個離經叛道的事,把那個潛規則暴露了出來,又沒勇氣做到底,真正讓他檢舉揭發時,讓他做反貪急先鋒時,他又沒那個勇氣。所以最後被免職。

【解說】韓一良的故事,直觀地反映了明朝末期貪腐現象普遍和嚴重的程度。

韓一良上疏中還說,現在很多官員都是靠錢弄到官位的,地方官薪水微薄,他們要孝敬上司,晉級考核,上京朝覲,少說也要幾千兩銀子。怎麼能讓官員們廉潔呢?

明朝官員們薪水微薄,成為許多官員貪腐的借口。這種情況,在清朝也沒有改變。

清初官員敢貪污10倍的稅款

【片花】1724年7月的一個深夜,在圓明園裡忙了一天的雍正皇帝還沒有休息。當天,山西布政使高成齡交上來的奏摺提了一個建議,把山西全省的耗羨全部上繳歸公,同時發給官吏養廉銀。

【解說】「耗羨」,是從明朝開始實行的一種附加稅,是地方官府徵稅時額外收取而不用上繳的,留給地方官作辦公費用。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它包括火耗、糧耗,是明末開始的,公開化的貪污。比如糧耗,叫淋尖踢斛,意思是說你繳的糧食,收稅官員上來要猛踢一腳,踢出來的糧食作為損耗,中飽私囊了。

【解說】讓雍正皇帝和地方大員們為之苦惱的這種「耗羨」,實際上構成了官員生存潛規則的基礎。在當時,地方官送給上級的錢就叫「陋規」。

康熙時,一位監察御史報告說,每年民間繳納一兩銀子的皇糧國稅,那些貪婪的官吏就會加收三兩、四兩甚至十兩的「耗羨」,這種無窮無盡的雜派使百姓們苦不堪言。

雍正推「耗羨歸公」

讓河南人分享了改革成果

【解說】於是,雍正決定,在全國推行一項重大改革:「耗羨歸公」。自此,「耗羨」由附加稅改成了法定正稅,各地的徵收額度均有明文規定,地方官吏在收稅時任意攤派的行為從此得到了遏制。

據史書記載,「耗羨歸公」等制度推行之後,官吏之間的各種饋送和「陋規」多被禁止,其他貪贓侵蝕行為也有所收斂。短短几年,澄清吏治就初見成效,中央財政極其困難的處境很快改變。

雍正末年,戶部存銀由雍正即位初期的800萬兩猛增到6000多萬兩。「國家財用充足」的良好前景,為乾隆盛世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片花】1733年,雍正頒布聖旨宣布,由於河南已經補足歷年積欠的皇糧國稅,全省財政結餘70多萬兩白銀,河南本年地丁錢糧蠲免40萬兩。河南全省的百姓就這樣分享到了改革的成果。

【解說】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如何遏制腐敗和濫用權力,歷朝歷代在包括監察制度在內的制度建設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嘗試和努力。

今天,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讓歷史的智慧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做中國第一個清官的河南人棒棒噠

楚國一代名相孫叔敖清廉愛民死後兒子打柴為生

第八集《千秋之評》

【片頭】這座位於陝西省乾縣的陵墓,就是埋葬著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乾陵。一千多年來,乾陵神道東側這塊巨大的石碑引起了無數中國人的注意。

這塊石碑上沒有刻一個字!

有人認為,碑上無字,是武則天有意讓後人和歷史去評價自己的功過是非。

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武則天這樣敢於打破歷史常規的一代女皇,還是千千萬萬的官員和士大夫,都要面臨歷史這塊無字碑的最後評價。

孔子開先河著書評價歷史人物

【解說】《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據說,晚年的孔子,在周遊列國之後回到故鄉魯國,開始著手整理編撰這部記載春秋時期歷史的偉大著作。

【採訪】清華大學教授彭林:他為什麼要編寫《春秋》,孟子講了,春秋時期,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孔子很害怕,就編寫《春秋》,要讓這上面的人接受歷史的審判。

【解說】在後來的歲月中,《春秋》的作用和影響早已超出史書的範圍。在這部書中,講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語言非常簡練,但是每句話都有明確的褒貶之意,這種「字字針砭」的獨特文風,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成為歷代史學家效法的經典。

【採訪】清華大學教授彭林:書里把當時社會上的一些邪說暴行,都記下來了。我們看一部《春秋》,誰做了什麼壞事,這裡面全有,所以孔子成《春秋》,亂臣賊子懼。

有史可考的第一個清官是河南人

【解說】從孔子修《春秋》開始,歷史學具有了記錄歷史事實和辨明是非、評判歷史人物的雙重職能。

在孔子修《春秋》300多年後,歷史學家司馬遷編撰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特意開設了《循吏列傳》《酷吏列傳》和《佞幸列傳》,為清官廉吏和貪官污吏分別作傳。

那麼,被司馬遷記入史冊的第一個清官是誰呢?

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楚國名相孫叔敖的誕生地。《循吏列傳》記載了孫叔敖的生平事迹。

【畫面】流經河南省固始縣的史河,是淮河南岸最大的一條支流。春秋時期,史河洪災頻發,百姓們常常流離失所,生計無著。於是,孫叔敖變賣了自己的家產,率領民眾在史河安閘築壩,引水灌溉農田。

經過改造的史河,直到今天還在造福著當地的百姓。

【解說】公元前601年,楚莊王任命孫叔敖擔任楚國的國相。在孫叔敖的悉心治理下,楚國迅速發展成為當時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但孫叔敖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家裡沒有積蓄,死後兒子只能依靠打柴為生。

在司馬遷的筆下,循吏是仁厚愛民、清正廉潔、嚴守法紀的官員;那些用酷刑峻法統治百姓,以兇狠殘暴著稱的官吏則被稱為酷吏;那些無才無德、恃寵驕橫而為禍一方的官員則被稱為佞幸。

自此,為清正廉潔的官員和貪官污吏分別作傳,成了中國古代編撰國史的一個傳統。

東漢正直大臣李固

遭「跋扈將軍」迫害

【片花】公元147年歲末,東漢首都洛陽沉浸在一片喜慶中,興奮的百姓們走上街頭,迎接擔任太尉的李固出獄。因為反對外戚梁冀專權禍亂朝政,這一年11月,李固被梁冀誣陷入獄。

不過,讓這位在《後漢書》中被稱為「跋扈將軍」的梁冀沒有想到的是,李固的下獄,在洛陽城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數十位大臣戴著鐵銬木枷在朝廷上為李固辯護,準備與李固一塊坐牢。於是,李固從牢里被放了出來。

但是,看到這位清廉耿直的大臣在百姓中享有如此高的聲譽,梁冀惱羞成怒。於是,剛剛出獄的李固再一次被捕入獄。在遇難之前,李固給朝廷中屈服於梁冀的幾個大臣寫了一封信。這封信被後世的史官記入了正史之中。

【採訪】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卜憲群:這封信是寫給胡廣等人的,說到現在國家這麼艱難,還不作為的話,歷史、史學家今後會做一個公正裁判的。

【解說】公元159年,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梁冀被皇帝下令滅族。但是朝政的腐敗已經無法挽回,李固所擔心的東漢王朝衰敗的命運再也無法扭轉了。東漢滅亡之後,歷史學家范曄將李固和梁冀的故事寫入了《後漢書》,成為後世官員們的鏡鑒。

【採訪】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史記一個很重大的功能,就是我們今天的新聞功能,它有輿論監督功能。

北京大學副教授趙冬梅:歷史本身是一種記述,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就是道德的褒貶。

召公下鄉視察不擾民

後人作詩懷念

【解說】中國人對歷史的理解,從來就不是只存在於史書的記載。它還存在於口口相傳。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在中國人的情感里,它是另一部史書。

【畫面】1999年,吳啟民第一次聽說了召公的故事,聽到了《詩經·甘棠》這首古老的詩歌,從此,他的生活和甘棠樹融合在了一起。2001年,吳啟民來到三門峽市黃河邊,在漢代召公廟的遺址上修建了甘棠苑。

【解說】《詩經·甘棠》被稱為千古去思之作,紀念的是西周時期一位勤政愛民的官員——召公。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叫姬奭。文王病逝後,召公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時,召公與周公分陝而治。《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召公下鄉視察,地方官吏要老百姓把房屋騰出來讓他休息,燒茶備飯招待他,召公說,「不勞一身,而勞百姓,不是仁政」,就在甘棠樹下辦公,傾聽百姓的訴狀,解民之憂。史稱「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採訪】清華大學教授彭林:召公死後,百姓思其人,敬其樹,就是甘棠樹。

【解說】後人為了紀念他,捨不得砍伐此樹,歌詠之,作《甘棠》之詩,也留下了「甘棠遺愛」、「甘棠之思」的成語典故。

【採訪】清華大學教授彭林:中國這種聖賢和道德之教,比宗教起的作用還要大,中國是靠道德、正義、公道來引領社會的。

連胡椒都貪千年都招人怒罵

【畫面】72歲的陸光榮從教師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又有了一個新的工作,編寫《錢清鎮志》。

【解說】漢室宗親劉寵,做官時正趕上了東漢最黑暗的漢桓帝和漢靈帝時期。朝廷官員的貪腐、橫徵暴斂已成為一種最常見的現象。

浙江會稽山的老百姓,常年被官吏欺詐,紛紛遁跡於深山老林。劉寵擔任會稽太守後,簡除繁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為,興修水利,發展農桑生產,使郡中秩序井然。劉寵離任,兩袖清風。幾個住在若邪山山谷的老人每人帶了100文錢,前來為他送行。

盛情難卻,劉寵收下了一文錢,與老人們依依惜別。出了山陰縣界,劉寵把這一枚錢投入到西小江中,又留在了紹興。後人傳說,這段江水自從劉寵投錢後,就更為清澈了。後來,紹興人把這段江更名為「錢清江」,還建了「一錢亭」、「一錢太守廟」。(下轉A05版)

【畫面】開學了,錢清鎮中學的初中生們和往屆一樣,召開了主題班會,紀念這位勤政廉潔的東漢官員。

【解說】1000多年後,明朝兵部侍郎于謙有感於「一錢太守」劉寵的廉潔,寫下了一首詩:「胡椒八百斗,千載遺腥操。一錢付江水,死後有餘褒。苟圖身富貴,膠剝民脂青。國法縱未及,公論安所逃。」

【採訪】河南大學副教授展龍:這首詩于謙引用了幾個典故,一個是唐代宰相元載,在任期間貪污腐敗,後來被抄家時,僅胡椒就有數千斤,他因此遺臭萬年。相反東漢太守劉寵在任期間兩袖清風,清正廉潔。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生前佔有的再多,也帶不走,胡椒八百斛留下的是惡名,一錢太守劉寵留下的是清名。

于謙「兩袖清風」美名傳千古

【畫面】1449年8月,明軍主力在河北土木堡被來自蒙古高原的瓦剌軍隊殲滅,皇帝朱祁鎮也被敵軍俘虜。乘勝而來的蒙古騎兵很快出現在北京郊外。

此時,于謙臨危受命,督戰指揮22萬軍隊,取得了北京保衛戰大捷。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在最危難的時候,大家願意聽於謙的。為什麼?他廉潔。他在晉豫巡撫任上做了18年,兩袖清風。當整個官場開始腐敗的時候,于謙成了士大夫精神的標杆、旗幟,使整個國家的力量產生了一種巨大的向心力。

然而,8年後,這位朝廷棟樑和英雄,卻被昏君佞臣羅織罪名處以死刑。

【採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手下給於謙說,大人就是家無餘財,回鄉也應該帶點土特產,蘑菇呀老陳醋呀。

【解說】於是,于謙寫了一首《入京詩》表明自己的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從此,後人就用「兩袖清風」來形容為官者的清廉之風。

1489年,明孝宗下令在杭州于謙墓旁建「旌功祠」,紀念這位拯救了國家和無數百姓的英雄。333年後,林則徐重修了于謙祠墓,並寫下了「百世一人」的大字,懸掛於祠墓之上。

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所以古志士,終身甘縕袍。無論是在亂世,還是在盛世,中華民族對道義、忠信、名節的追求始終在延續著、繼承著,這就是蘊藏在歷史深處的崇高和力量。

蘇東坡寧開荒種田

不貪佔一分一毫

【畫面】蘇堤春曉,「西湖十景」之一。這是900多年前蘇軾任杭州知州時,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構築而成。百姓們感懷蘇軾勤政愛民的功績,就將這道堤壩稱為「蘇公堤」。

【解說】蘇軾一生,曾在多地為官,每到一地,都留下了清廉、勤政、愛民的美名,被當地百姓世代傳頌。

被貶到黃州擔任團練副使後,蘇軾在城東的一片坡地開荒種田,以解決全家的吃飯問題。由於經常辛勤耕作,時間一長,蘇軾就像鄉間老農一樣,又黑又瘦。寄情於勞作和詩詞的蘇軾,為這塊地取名東坡,自稱東坡居士,蘇軾因此又被後人稱為蘇東坡。

生活雖然艱苦,但是蘇軾卻在文學創作中找到了寄託和樂趣。他在黃州先後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80多首流傳千古的詩詞散文。在《前赤壁賦》中蘇軾這樣寫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蘇軾看來,天下萬物,如果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畫面】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被人們稱為「三蘇」。蘇軾和弟弟蘇轍去世後,安葬在河南郟縣,後來父親蘇洵的衣冠冢也從四川老家遷移到了這裡,就形成了今天郟縣的三蘇墳。

【解說】900多年來,一代代的中國人來到這裡,在蒼涼而寂靜的氛圍中感受蘇東坡的人格魅力,和歷史深處的浩然正氣,體會積澱在蘇軾詩詞歌賦中的高尚、清廉與氣節。

抗金英雄岳飛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畫面】公元1142年,南宋第一權臣、宰相秦檜的兒子秦熺考中進士。原本掌管國史編修工作的秦檜,給自己的兒子安排了秘書少監的職位,直接負責編修國史實錄。為什麼?

【採訪】北京大學副教授趙冬梅:秦檜做了那麼多惡事,自己也是一個讀書人,讓兒子做這件事情,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形象是正面的,所以他要改史呀。

【解說】據《宋史》記載,秦檜把持朝政十多年,「喜贓吏,惡廉士」。在宰相任上秦檜「貪墨無厭」,公開賣官鬻爵、收受賄賂。當時,如果想要當地方官,必須先給秦檜送幾萬貫錢才能得到任命。

除了貪腐之外,對秦檜來說,恐怕沒有什麼比一手羅織罪名、殺害抗金名將岳飛更難以面對歷史了。

據史書記載,當製造這起冤案的万俟卨等人逼迫岳飛在一張捏造的供狀上畫押時,岳飛在供狀上寫了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飛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天理存在,是非善惡終將會被分辨清楚。

【採訪】北京大學副教授趙冬梅:岳飛相信歷史會給他的正義行為一個公正的評價。

【畫面】在岳飛曾經取得抗金大捷的開封市朱仙鎮,老藝人張連生還在認真地印刷著有關岳家軍的木版年畫。將岳家軍搬上木版年畫,在朱仙鎮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

【採訪】河南大學副教授展龍: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清廉的、敢於擔當的、浩然正氣的、光明磊落的官員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他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篡改歷史的秦檜

最終被歷史判為奸臣

【解說】1155年,秦檜在人們的唾罵聲中死去。在他臨死之前,宋高宗趙構發布詔書,將秦檜祖孫三代全部免職。

秦檜死去27年之後,一位官員來到秦檜曾當過郡守的永嘉,公開搗毀了為秦檜修建的祠堂。這位官員就是理學的創始人朱熹。自此,歷史對秦檜的清算正式開始了。

1345年,在元朝史官修撰的《宋史》中,秦檜的長篇傳記進入了《宋史》奸臣傳的行列,秦檜作為宋朝第一奸臣的地位,從此再也無法翻案。

1513年,明朝地方官員在杭州西湖岳飛墓前設立了陷害岳飛的秦檜等四人的跪像。此後,這些跪像被遊人不斷地擊毀,又不斷地重新鑄造,迄今為止已經鑄造了12次。岳飛墓前的對聯「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於今判偽真」,就這樣成為歷史的終極審判。

【畫面】1450年,人們在岳飛的家鄉河南湯陰修建起了「宋岳忠武王廟」,作為永久的紀念。在這裡,人們也會看到秦檜的跪像。

每到清明時節,人們都會來到這裡,祭拜岳飛。

【解說】兩千多年前,孔子曾經說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中華文明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千百年來,公平正義始終是鐫刻在中華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幾個大字。

在中華文明史上,無數清官廉吏、仁人志士用畢生的奮鬥,留下了供後人評說的人生傳奇。浩如煙海的史書記錄下了這個民族的苦難、奮鬥與輝煌,也為我們留下了一部交織著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的歷史,護佑著我們開創中華文明的新輝煌。


推薦閱讀:

短視頻小團隊賺錢必須具備這種人才!市場稀缺!
滑鼠控制視野腳本
一次安裝永久使用 備份瀏覽器腳本
免費:3dmax不基於UV遮罩插件腳本
會AE的你,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嗎?

TAG:腳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