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誦持〈大悲咒〉得十五種善生者

誦持〈大悲咒〉得十五種善生者(妙境長老詳解)2016-03-15大悲咒專弘平台

妙境長老《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34

「得十五種善生者,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者、龍天善神,恆常擁衛;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種善生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

「得十五種善生者」,是那十五種呢?「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就是我們常常念大悲咒,如果你死掉以後,你生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常逢善王,你能夠遇見好的國王,按現在的來說,就是好的政府,這個政府很開明、公平。你能遇見這樣的政府。

「二者、常生善國」。念大悲咒的人死掉了以後,能生到一個很好的國家。這個常逢善王,只是一部分,善國則是這個國家全部都是好的。

「三者、常值好時」。念大悲咒的人,他能夠常遇到好的時節,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特別繁榮的時候。如果經濟衰退,那就不是好時。可以這麼說,就是特別興旺的一個時期。我頭幾天看報紙,看《民報》上寫方塊文章,他摘錄劉平彥文章里的一小段,他說我們中國,不是說經濟搞好了,問題就解決了,不是的,因為還有其它的問題。其它還有什麼問題呢?他說經過四十年的統治,人性都被扭曲了。因為沒有孔孟之道,又取消了宗教,取消了舊道德,人是心性、品德被扭曲了。這個問題,不是光是經濟搞好就可以。

現在說:常值好時,這句話我剛才說,是繁榮的時候,我說這句話也不太對,應該說,是那個時期的人,都是品德好的,品德大多數是好的。像我們讀《阿彌陀經》上說:「極樂國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就是好時!應該這麼說好一點。

「四者、常逢善友」。你還能遇見好朋友。司馬遷在那一篇文章上說,什麼叫做好朋友?同明相照。同明相照,那是好朋友。如果再明白一點說,就是他能用智慧的光明,來照耀你,這就是好朋友,應該是這麼說。說是大家的情感很好,但是常勸你去做些放逸的事,這不是好朋友。所以常逢善友,應該這麼說。

「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就是你常念大悲咒的話,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具足的。就是眼睛正常,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具足的。眼也有,耳也有,鼻舌身意都是很正常、很端正的,都具足。具足這六根裡邊,這個第六意根很重要。有的人,眼耳鼻舌身都很好,但是第六意根不正常,就是這個人很痴呆,或者是記憶力很不好,那麼這個人就是很難有什麼成就,所以也等於說意根有所不足。現在說,身根常得具足,他的生命體上,六根都是圓滿的。念大悲咒,也能有這樣的好處。

我們六根具足了,我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自己若是缺了一個耳朵,或者缺了一個眼睛,這時候,心情怎麼樣?所以身根常得具足這句話,還是非常重要的。

「六者、道心純熟」。前面說這麼多的好,固然是好,但是這一句話,就關係到佛法上來了。就是你若能相信佛法,而能夠對三乘聖道,有歡喜心,有希求心,我想要做聖人。這樣的道心,這個心就是誓願、願望的意思。就是希求聖道的願力,成熟了。就是對世間上的有為、有漏的繁華境界,不那麼留戀,能希求聖道,有這樣高尚的意願,這就是道心純熟。

說是我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常生善國,常值好時,常逢善友,我六根都具足了,但是世間有為、有漏的境界,終究是無常的,還是靠不住的。你非要成就聖道以後,才能夠常、樂、我、凈,不然的話,世間上的事情,無論怎麼美滿,到時候終歸無常。所以這個道心純熟,還是很重要的。

「七者、不犯禁戒」。常誦持大悲咒的人,能使令他持戒的心堅強,不會違犯戒律,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在歷史上看這些國王、大臣,那些有權勢富貴的人,多數是不持戒。因為他有那個自在力,他能為所欲為,我們一般人辦不到的,他能辦到,他做是很容易,雖然是非法,但是他也能做成,別人,不敢違背他。所以容易做惡事,容易做惡事,結果富貴的人,將來就跑到三惡道去了。所以念大悲咒,不犯禁戒,能使令你富貴,而不犯禁戒。

「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眷屬,這個眷是彼此相愛的意思,叫做眷;屬就是隨順,互相相愛的人,我能隨順你,你能隨順我,那麼這叫做眷屬。這個眷屬究竟是誰?父母、兄弟姊妹、夫妻、朋友等,這都是眷屬,都是有恩德、有情義的。有情義,彼此間常常互相來往,常是很和氣的,很隨順的,不會起糾紛,不會有衝突。有些人彼此是怨家,為什麼是怨家?當然是有衝突,而他們以前,彼此是眷屬。如果彼此距離幾千萬里,不常來往,不可能成為怨家的,就是常在一起有衝突,才變成那樣。現在常念大悲咒,有恩義的眷屬,常能和順。

我也曾思惟這件事,為什麼人與人會衝突?會傷害感情?我思惟這件事,究竟是怎麼回事?我認為這就是智慧的問題。常常念大悲咒,容易增長智慧,智慧增長了,有了問題的時候,你用智慧去觀察的時候,他就沒有衝突了。所以恩義的眷屬,便常能和順。我是這樣思惟這件事。

「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資具,就是你生活上所用的一切用品,加上這個財,或者食,這都是生活之必需品。常得豐足,都是很寬裕的,不會飢餓困苦。

「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常常誦持大悲咒的人,恆得他人恭敬你,就是尊重你,能扶助你,能接引你,能提拔你,不會有人踩你一腳,不會這樣子。這表示處處都有好朋友。

「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你擁有的財寶,不會被土匪劫奪。雖然這個土匪很多,但是他不來搶你的財寶,念大悲咒還有這樣的好處。

「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這件事更好。你心裏面有所希求的事情,都會滿你的願,不會求之不得。

「十三者、龍天善神,恆常擁衛」。你常能持誦大悲呪,龍和天,或者一切的善神,簡別不是惡神。能常常的擁護你,能保護你,還有這樣的功德。

「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你生到什麼地方,你能夠見到佛,能聽聞佛法,使令你開大智能,增長福德,增長道心,能轉凡成聖。

「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說我見佛了,也聽聞佛法了,但我沒聽懂,沒聽懂還不行。所以,十五者,聽聞正法能夠明了法的甚深的道理,能明白。《法句經》上提到一件事,說是有智慧的人,聽聞佛法,和那個沒有智慧的人,聽聞佛法這個差別的地方,他說了一個譬喻。說我們吃飯的時候喝湯,用匙盛這個湯的時候,這個匙對這個湯,它不知道這個湯什麼味道。若是我們用舌,這個湯放在口裡面,這個舌能嘗出來這個湯的味道。

就說是悟甚深義,就譬喻用這個舌嘗這個湯味,若不悟甚深義,雖然聽聞了佛法,那就像用匙嘗湯的味,不知道什麼味道。這個事情,這也是智慧的問題。這個智慧的問題,也是現在,聽法的時候,不能專心聽法,心裏面有其它的雜念,心安不下來,也很難會聽懂佛法。這是一個原因。

其次,宿世的栽培也有關係,宿世栽培得不夠,現在聽聞佛法,就是聴不大懂,有的人一聽就懂了,有的人聽幾遍,還是聽不懂。現在這裡面說,誦持大悲咒的人,所聞正法,悟甚深義,他能夠明白佛法的甚深義,知道這一段文是什麼意思,那一段文是什麼意思,它的甚深義,你能夠明白。

「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種善生也」。這十五種最好的生命,得到這十五種功德。「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所有的天,所有的人,應該永久地誦持大悲心陀羅尼咒,你不要生懈怠心。說我今天不誦了,明天也不念了,不念,時間久了就念不上來了。有這樣的機會,能遇見這個法門,你有條件能成就這個功德,而你因為懈怠而沒有成就,很可惜!


妙境長老 簡介

妙境長老(1930-2003),繁體名為玅境長老

美國法雲寺禪學院創辦人。俗姓王,黑龍江人。18歲依止惺如法師剃髮出家。1947年依倓虛老法師受具足戒並依止倓老學習佛法。法師世壽75,僧臘57載,戒臘56。

在玅境法師的教學中,所言所述無不謹遵佛陀的經教,融通大小乘法門、而匯歸於止觀的修學,強調伏斷煩惱為一切菩薩行的基礎。玅老常說:「這個時代的學佛者若能依聖言量認真的修行,會有很多人得聖道,佛法自然會興盛。」

法師一生致力於學習大小乘經論和止觀實踐,晚年十分重視弘揚《瑜伽師地論》,彌補了中國佛教1000多年來沒有人宣講《瑜伽師地論》的歷史。


推薦閱讀:

大悲咒原文
大悲水治療咳嗽的占察案例
大悲咒 完整版 六字大明咒 梵文
念《大悲咒》迴向文
《大悲咒經》第三十四講

TAG:大悲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