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突圍敘利亞:普京「兩線作戰」勝算幾何?

烏克蘭亂局還沒擺平,俄羅斯又果斷在敘利亞開闢「第二戰場」。連日來,俄軍對敘境內極端組織展開的空襲,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次對中東地區進行武力干涉。

對肆虐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極端分子來說,他們可能未曾料到俄羅斯會突然介入反恐,甚至連射26枚巡航導彈窮追猛打,而這卻很符合普京的出拳風格。

9月29日,普京與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會午宴上碰杯

大膽出手叫板美國

4年前,「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諾骨牌波及敘利亞,抗議升級為衝突,衝突演變成內戰,大國則在幕後謀劃著自己的利益。

在敘利亞與伊拉克交界的真空地帶,「伊斯蘭國」趁機擴張,佔領伊拉克大量領土後,又向西長驅直入,控制敘東部地區,直逼首都大馬士革。這個時候,美國的如意算盤落空,歐洲更是深受其害。

恐怖主義肆虐是困擾歐洲難民潮的最直接原因。當難民來到自家門口時,不堪重負的歐洲終於嘗到了戰爭的惡果,他們意識到了除掉「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頑疾的迫切性。這時,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反恐,歐洲各國的心情雖然複雜,但也樂見其成。

俄羅斯出兵之前,美國一直充當敘利亞反恐的主角,但效果十分有限。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在伊拉克打擊「伊斯蘭國」可以與政府軍合作,而在敘利亞卻不行,因為該國總統巴沙爾是美國一直想扳倒的那個人。這令美國矛盾不已,卻給了俄羅斯介入中東事務的難得機會。

毫無疑問,俄軍介入敘利亞反恐,是利用國際社會對打擊極端組織的迫切需求,建立以敘政府軍為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的新聯盟。這將實現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最大化,進而試圖重拾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除了擴大在本地區的利益,如果俄羅斯能讓敘利亞反恐形勢呈現改觀,還將獲得國際道義支持,扭轉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被動局面,為繼續叫板美國積攢資本。

兩線戰場無路可退

一邊是強勢介入敘利亞衝突;另一邊是在烏克蘭衝突中越陷越深,烏克蘭和敘利亞分別成為俄羅斯的東西兩線戰場。在軍事上,兩線作戰往往是下策,然而特立獨行的普京卻不這麼想。

在美國長期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背景下,俄羅斯認為敘利亞的價值與烏克蘭同等重要,不可能放棄其中任何一個。俄羅斯要想重樹全球大國地位,烏克蘭和敘利亞是兩個不容有失的戰略要地。前者是俄面對北約軍事威脅的最後一道屏障,後者則是其在中東發揮影響力的最後一個支點。

從蘇聯解體到東歐顏色革命,蘇聯時期的傳統盟友與俄羅斯漸行漸遠,俄羅斯的地區影響力一再被削弱,自身安全受到來自東歐和中東地區的威脅。敘利亞危機和烏克蘭政變,終於把俄羅斯逼得無路可退。

中東在歷史上就是美蘇博弈的主戰場,各自有輸有贏,有得有失。但近年來,美國攻勢有餘,俄羅斯守勢不足,特別是2011年西方支持的反政府抗議浪潮席捲西亞北非,與俄羅斯交情深厚的中東政治強人一個接一個倒下,美國幾乎獨霸這一地區,留給俄羅斯的只剩敘利亞這個弱小的兄弟。俄羅斯無論如何不能允許敘利亞政權落入西方扶植的反對派手中。

正是這樣,敘利亞危機爆發後,俄羅斯堅定支持巴沙爾政權,加大對其軍事援助,同時三番五次否決聯合國有關外國軍事干預敘利亞衝突的決議案。在此問題上的較量,也讓俄美關係一步步跌入冰點。 現如今,敘利亞的局勢發生了微妙變化,顛覆巴沙爾政權的主力,由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換成世界公敵「伊斯蘭國」。於是,俄羅斯的機會來了。

對於普京帶著巴沙爾打擊極端組織這件事,美國即便無法同意,也很難反對。事實上,巴沙爾的政府軍是具備一定實力的,只要美國領導的聯盟在打擊「伊斯蘭國」上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形勢就對俄羅斯相當有利。

突破圍困關鍵一搏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前,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雖已跌入低谷,但畢竟還是能在摩擦中找到契合點,整體上還過得去。

例如,2013年9月,當化學武器疑雲令敘利亞國際大戰一觸即發時,俄羅斯突然拿出「銷毀化武換和平」的倡議,給了美國、巴沙爾政權和敘反對派各一個台階下,有效緩解了當時的緊張局勢。

而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美俄這種有限的國際政治互動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和反制裁。這期間,雙方所謂的政治互動幾乎只剩相互指責和相互拆台,爭論克里米亞事件、烏克蘭東部衝突和制裁戰誰對誰錯。

由於烏克蘭親美派當權的事實已無法改變,白俄羅斯、哈薩克等地區盟國不願捲入烏克蘭危機,孤軍奮戰的普京從一開始就處於守勢。加之MH17空難的發生,以及在輿論戰中的不佳表現,讓俄羅斯在與美國的較量中陷入被動,只得見招拆招。

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烏克蘭危機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伊斯蘭國」肆虐和湧向歐洲的難民潮讓全球矚目。同時,伊核協議的達成,也增加了俄羅斯在中東問題上的自由度,給予其介入敘利亞局勢的可能。同時,解決敘利亞反恐問題日益迫切,終於給了俄羅斯與美國在反恐問題上一個好用的「把柄」。

雖然美國並不認同俄羅斯聯合巴沙爾政權打擊「伊斯蘭國」的方式,但至少兩國已經就敘利亞反恐問題恢復了帶有積極意義的對話。否則,也就不會有9月28日聯合國大會期間的「普奧會」,以及此後的俄美軍事對話。

現在,俄羅斯將敘利亞反恐提上雙方議事日程,表明普京轉移與西方國家之間爭論的話題,即從「是否踐踏烏克蘭主權」轉移到了「如何打擊極端組織」上。考慮到打擊極端主義的迫切性,美國和歐洲大國對俄在敘利亞的行動展現出了默許態度。這時,西方國家需要更多考慮如何同俄羅斯在此問題上找到更多契合點,從而在敘利亞更有效地打擊極端組織。

這樣的變化讓俄羅斯在與美國的對抗中佔據了主動。此前,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表現遭到西方國家一致反對,與美國較量的每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因此俄羅斯必須主動出擊,找到克敵制勝的切入點。重新「炒熱」敘利亞問題,正是普京的一著妙棋。

至於俄羅斯能否以此扭轉「新冷戰」的局面還很難說,但有理由判斷,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在國際社會上受到的道義譴責,或許將因打擊「伊斯蘭國」所做的努力而有所淡化。當普京願意出力解決敘利亞反恐問題、剷除難民危機的根源時,國際社會大概不會拒絕,而這也將成為俄羅斯重新與西方世界建立合作的基礎。 (文/ 劉怡然)


推薦閱讀:

敘利亞總統警告西方:「妄動」會引發地震
新華網評:單方施壓無助於解決敘利亞問題//安理會未通過有關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
阿盟致命一擊敘利亞怎翻身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稱未來48小時發起總攻
敘利亞暫免刀兵之劫

TAG:普京 | 敘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