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爸:七招教你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成長中,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家長關心孩子的成長,自然特別關心孩子的學習。那麼,家長應當怎樣抓孩子的學習呢?我的體會是,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堅持鼓勵為主。
凡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都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他們的學習興趣來於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來於他們渴望對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是好奇心促生了求知慾,求知慾激發了約束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上課時管住了自己的好動,管住了自己的分心;課下養成了愛看書、愛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那為什麼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這一點呢?這完全在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影響。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頭腦都像一張白紙。他們從睜眼看世界那一刻起,就對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充滿了疑問。這使他們什麼都想知道,都想弄個明白,都想去親自去試一試。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與生俱來,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並會由此產生的強烈的求知慾。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孩子都天生就應當是一個愛學習的。
但孩子最初的好奇心、求知慾只是一個萌芽,它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以輕易地被扼殺於萌芽之中。這一切都取決於父母是否「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能否「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使孩子的學習興趣得到很好培養。因為,孩子來到世間,父母是他們接觸最多的人,與他們最為親近的人,自然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他們的問題最初只能提給父母,也只敢提給父母。在他們眼裡父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所以,他們從剛剛學會說話開始,就不停地向父母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提問很重視,認真回答了他們的提問,讓他們的求知慾得到了滿足,就助長了他們提問的熱情,增強了他們求知的慾望,開始了孩子最早的無意識學習,培養起了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又把孩子的無意識學習引向了有意識學習。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提問不重視,對他們的問題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就會讓他們失去再問下去的興緻,也就不會產生學習興趣了。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最初動力,也是最好動力,它會把孩子一步步引入知識的殿堂。因而,只有知道珍惜孩子好奇心的父母,能最大限度滿足孩子求知慾的父母,才能培養起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產生「我要學」的願望,成為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那麼,應當從哪些地方去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要認真回答孩子的發問
這裡的「認真」含有三層意思:不但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都要給予回答,還要力能求用與孩子接受能力相適應的語言來回答;不但要對孩子的問題有問必答,還要善於啟發孩子繼續問下去;不僅要啟發孩子發問,還要就著孩子提出的話題,用自己的提問引導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
如果遇到了自己一時回答不了的問題,千萬不要不懂裝懂,給孩子一個錯誤的答案。要老老實實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過去沒有注意到,現在還回答不了,要等我弄懂了的時候才能告訴你,或者和孩子一起去查書,找答案。
孩子有時會提出很幼稚、很可笑的問題,父母不能因此置之不理,或流露出嘲笑的神情。孩子有時會在不適宜的時間、地點提問,父母要悄悄告訴他換個時間、地點再來探討這個問題,而不要直接地去制止,更不能當著外人的面訓斥孩子。孩子有時還會提出一些毫無道理甚至令人尷尬的問題,父母也不要對孩子抱怨,更不能因此翻臉,甚至懲罰孩子,而要以嚴肅的態度對孩子講清他提的這個問題錯在那,並告訴他應當多提哪方面的問題。
第二,要講究玩的學問。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孩子學習的重要課堂。在學前,玩耍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上學後,有了學習壓力,玩耍仍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生活內容。就是在孩子為迎接中、高考,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時候,也要讓孩子仍有一點「玩」的時間。因為「玩「可以讓孩子緊張的神經得到放鬆,達到勞逸結合的目的。
當然,要同時教育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能一心二用,玩的時候可以盡情地玩,學的時候則要全神貫注,不能邊學邊玩。父母還要做孩子熱情的玩伴,盡量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親情,把孩子玩的興緻引導到那些有益於身心健康,有益於智力、能力開發,有益於培養孩子各種優秀品質的遊戲上來,還能提高孩子玩耍的安全係數,有效防止孩子在玩耍中造成自傷或他傷。
第三,要善於給孩子講故事。
沒有那個孩子不愛聽故事,特別是2、3歲的孩子,簡直就是故事迷。他們聽故事不厭其多,還喜歡一個故事重複聽,直到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只要講故事的人沒按他們熟知的說法去講,就能立即糾正。故事在孩子心中展示出的是一個善惡分明的世界,是一個正義必然戰勝邪惡的世界,是一個萬物平等、可愛的世界。給孩子講故事,最能讓孩子學到一些他應該懂得的道理、應該掌握的知識,激起他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家長不僅要有耐心滿足孩子聽故事的要求,還應當把講故事作為一種引導孩子熱愛學習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訓練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有計劃、有目的去安排。不僅要大人給孩子講,還要讓孩子講給自己聽,鍛煉孩子的記憶力、表達力;不僅要把故事情節講給孩子聽,還要鼓勵孩子自己大膽猜測故事的發展,去設想主人公的命運,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還要適時地把講故事變成和孩子一道看故事書;由自己念給孩子聽變成和孩子一起讀書,漸漸培養起了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孩子會在讀書中不知不覺地學會很多字的認讀,產生想學會更多字的心理需求。這時,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願望也就產生了。
第四,要充分利用大自然這部最好的教材。
大自然是一本最豐富、最有趣、最能吸引孩子的教科書,又是生活在城裡的孩子極少有機會接觸到的一本書。現在很多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卻偏偏忽略了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上這最為重要的一課。父母平時上班,無論是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帶,還是送到了幼兒園或學校,孩子的活動空間,都頂大不過是個上百平方米的房間,最好能有個見到點花草的小院。好不容易盼到了周六、周日,又被父母拉去特長班、補習班,還是關在屋子裡。
見識,見,識,有見才能有識。孩子們從沒到過農村,沒見過牛羊、雞鴨,不認識五穀,不知什麼叫水田,什麼叫旱田,就讓他們背那些描寫美麗大自然、美麗小山村的兒歌或古詩,真是不太講理,會背了卻不理解,又有什麼用呢?如果能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很多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天文學、地理學、歷史學知識和一些民風民俗,他們是很容易學會、很容易弄懂、很容易記住的。只有讓孩子對那些活生生的東西有了直接接觸,他們的頭腦中才能產生出更深層的疑問、更強烈的學習慾望。
其實,就是出於希望他們能學習得高分,也應當讓他們多多走進大自然。因為只有這樣,他們對教材中的很多內容才能比較容易理解,作文時才能感到有東西可寫,學習難度小了,自然也就願意學了。
第五,要善於用好生活這個大課堂
生活中衣食住行皆學問,而且這些學問大多不是課堂上能學得到的,要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如果父母對此沒有認識,那你的孩子就會比別人的孩子缺一部分知識。
生活中的常識多得很,如菜怎麼摘、飯怎麼做、衣怎麼洗、被怎麼疊,汽車為什麼會跑,飛機為什麼能在天上飛,魚和船為什麼會在水裡游,天空為什麼會出現下雨、颳風,閃電、雷鳴,一年為什麼會有四季之分,一日為什麼要分白天、黑夜,走路如何辨別東南西北,等等。這對大人都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可對於孩子來說不學是不會知道的。
這些知識,如果孩子從沒接觸過,等到上學校再從書本上來學,會學起來很吃力。如果父母善於利用生活這個課堂給孩子講過,他學起來就會容易得多。而且,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是在剛接觸時最感興趣、最願意學、最容易學得進去。如果他剛接觸時父母沒有教,等到上學後又要求他學,他會因為好奇的勁已過,不再能提起興趣去學了。再有,父母能在生活中教給孩子這些知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並不需要佔用專門的時間,也不必特意去準備,只要心中有這個意念,就會隨時找到授課的機會和題目。
第六,要正確認識孩子的某些過失。
孩子的好奇心有時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破壞性,比如把玩具拆開來看,他們能拆開卻沒幾個能把它再裝起來。家長一般會為此批評孩子幾句,有的還會因為他常這麼干給點懲罰,甚至不光當時生氣,過後還時常說給外人聽,又把孩子抱怨、責怪一通。可教育專家的做法會與我們大不相同,就是孩子把他非常珍愛、價格昂貴的金錶拆了,他也不發火,而是拿上被拆了的表,把孩子帶到修表工匠那,讓他看工人師傅是怎樣把表修好的。因為教育專家從孩子的這種破壞性行為中,看到的不僅是一隻被孩子弄環了的金錶,還看到了孩子可貴的好奇心。在他看來,孩子的好奇心要比那隻金錶更寶貴。而我們因為沒有想到,自己在簡單否定孩子行為的同時也挫傷了他可貴的好奇心,在孩子拆了玩具時也就沒有想到還該做些什麼,沒有抽點時間和孩子一起把那些被拆了的玩具再拿來研究一番,即使裝不起來也讓孩子從中又學到些東西。
第七,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多變。
孩子的注意力是多變的,具有很大的遷移性。他們有一種「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總喜歡去注意那些讓他感到奇怪、生活中比較少見的事。如果強迫他只用一種方法去注意一種事物,他會很快疲勞、厭倦,甚至產生反感與對抗情緒。
父母要想讓孩子把你想讓他學會的東西按計劃學到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更換你的「知識載體」。這好比帶孩子出去旅行,如果老是坐汽車或火車,時間一長他就煩了。如果能一會坐火車,一會換汽車,一會坐輪船,一會再讓他下車、下船走一會兒,或是坐坐大馬車、三輪車,他就會很高興跟著你一路走下去。再比如,同樣是教孩子認字,可以藉助講故事,讓他在跟著大人念的同時學,也可以用教他讀、背兒歌或古詩的方法,在他會讀、會背以後把認字計劃插進去,還可以用歸類法,和他玩「一字變多字」的遊戲,藉助他已經認識的字或偏旁,把形近字、同音字分組教給他。為了讓孩子能做到把字「搬家」也認識,可以把字寫成卡片考他,也可以借讀其他故事問他。同樣是運用卡片識字,可以用直接認讀的方法,也可以藉助拼音來教,還可以讓他按讀音或字形分類,分別裝在不同的盒裡,或用線串成串。每換一次方法,孩子都會有新鮮感。
總之,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前提。父母能否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孩子實施教育、教學,讓孩子在無意識、無指標、無壓力的情況下有所收穫,結果是大不相同的。這裡要特彆強調的一點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在孩子幼兒階段非常容易,也非常關鍵。但不等於說孩子大了,就不重要了。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他們會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產生更多的疑問,希望找到更深的答案。這就要求家長善於隨著孩子成長的需要,去做更深、更廣的引導,並為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
推薦閱讀:
※戴德上師儀軌,很多師兄使用後取得了巨大進步,珍惜!
※忘記昨天,珍惜今天,走向明天!
※經典語錄:真正的愛情,是在能愛的時候,懂得珍惜。
※都說珍惜眼前人,說到珍惜要怎麼珍惜?
※珍惜福報,謹守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