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一首蒼茫沉鬱的悲憫長歌----杜甫和泰山

「為天地  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傳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國古代傑出的士人,受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往往會兼具報國安民的偉大抱負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則是這一群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到770年,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出身於北方著名士族京兆杜氏,祖父杜審言,字必簡,唐初大詩人,格律詩的奠基人之一。父杜閑,官至奉天令。

  杜甫的詩作,多為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歌創作,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上憫國難下痛民窮」,詩風沉鬱頓挫,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此,杜甫的詩作,被譽為「詩史」。

  杜甫雖躬逢大唐盛世,卻命運多蹇,一生悲苦艱窘顛沛流離。在詩人58年的生命中,大抵有三段稍微輕鬆愜意的時期。一是「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的少年時期,一是寫出被譽為「杜詩第一」《登高》的晚年暫居夔州時期。

  而青年杜甫「放蕩齊趙間,裘馬多輕狂」的壯遊生活,以及同時期結識李白、高適並在東魯泰山等地的交遊和結下的深厚友誼,應該算得上杜甫一生中最為瀟洒快意的時光。

  公元736年(唐開元24年),24歲的杜甫因為在東都洛陽進士不第,開始了第一次的齊趙之游。杜甫初至齊魯,便被這片大地上豐富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巍峨壯麗的泰山所折服,並寫下了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胸盪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由於這首詩太過於出名,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杜甫並沒有登上泰山,而僅僅是在泰山腳下遠眺了一番。

  「昔我游山東,憶戲東嶽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朱崖著毫髮,碧海吹衣裳…」,這首杜甫作於公元768年(唐大曆三年)的《又上後園山腳》,向我們證明了詩人年輕時,的的確確登上了泰山,並站在深秋的日觀峰上,「矯首望八荒」。

  公元745年(唐天寶四年)----746年(唐天寶五年),泰山之陽,汶水之濱。在杜甫第二次齊魯東遊之時,和李白、高適、李邕等文壇巨擘齊聚一堂,縱古論今,把酒言歡,高歌長吟。

  此後的幾個月,杜甫和李白又相攜游遍了東魯大地,或尋訪道教隱士,或攜酒做日夜之游。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公元746年深秋,兩人在今天曲阜東北的石門山分別。風華正茂的杜甫懷揣「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踏上了西去長安的路,而瀟洒浪漫的李白則開始了第二次江東之游。此別即是永訣,自此之後,這兩位中國歷史上最為光彩璀璨的煌煌文星終生再未相見。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杜甫,李白,以及眾多詩人在泰山的遊歷,以及他們留下的氣象高華風神俊逸的華彩樂章,給泰山留下了輝煌的一頁,也給中華文明留下了極其光彩的一頁。

  附言  中國古代的文人,思想往往徘徊於「謀道」與「謀食」,「出世」和「入世」之間。許許多多的讀書人,精神和心靈往往在二者之間糾結。杜甫的一生,大體在此種煎熬和痛楚中度過,詩人一方面嚮往著得遇明主做一番濟世安民致君堯舜的事業,一方面卻又不堪現實的黑暗幾次棄官而去。這種理想和現實的糾結和反差,造成了杜甫一生顛沛坎坷的命運,也造成了杜甫最終的悲劇結局。也正是這種種多舛的命運,以及詩人博大的胸懷和悲天憫人的思想,才能使人們讀到這光耀千古的「詩史」。--雲深無跡

  感謝張捷老師攝影圖片
推薦閱讀:

第四十七講 杜甫詩(十四)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古迹之杜甫草堂【圖文】
杜甫和白居易的故鄉情
【可視化歷史】杜甫的一生

TAG:杜甫 | 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