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中國人》(節選)

(2006-05-09 11:00: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51fbd0100p6fl.html 寫在前面:幾年前讀過的書,近日又讀,發現感悟最多的部分變了。果真是歲月流逝,人變化了。現在把近日讀來最有感觸的幾段摘下來。這些文字寫於70年前。我們讀過去的事兒重在「鑒」,「鑒賞」之後更得「借鑒」。林語堂寫下的過去跟我們的今天,有不同,但更多相同。讀著不同,我就慶幸社會的進步;讀著相同,我又哀惋著不變的命運。一慶幸一哀惋之間,也體會到了一些可以借鑒的東東。謹以此節選獻給我正在為婚嫁問題傷神的朋友們

婦女的從屬地位 孔子學說興起,宣揚婦女應緊鎖閨房。……根據儒家的哲學觀點,這種對婦女的隔離與幽禁並不難理解。儒家學說強調人有高低貴賤之分,承認社會統治者的權力,主張勞動的分工。男子主外,女子主內。它鼓勵婦女做有女子氣質的婦女,自然就教育她們遵守一些女性的道德,如文靜、順從、優雅、整潔、勤勞、能織布、會烹調、尊敬公公婆婆、友愛丈夫的兄弟、禮遇丈夫的朋友等等所有從男性觀點出發,認為是值得提倡的道德。從根本上講這些道德說教並沒有什麼錯。考慮到自己經濟上的從屬地位,考慮到自己對習俗的熱愛,婦女們便接受了這些說教。她們的本意,或許是想做好人,或許是想取悅於男子。儒教意識到這種男女的不同有益於社會的和諧,或許在此儒教已經非常接近真理。然後,儒教也給予妻子與丈夫差不多「平等」的地位,但妻子地位多少低於丈夫,不過仍是平等的配偶,正如道教中代表陰陽的兩條魚,相輔相成。儒家也給予母親一個在家裡受尊敬的地位。從最好處去解釋儒教精神,這裡,男女的不同並不意味著對婦女的束縛,而是意味著關係的和諧。那些能控制自己丈夫的婦女都知道,這種性的安排是她們獲得權力的最好最有效的武器;而那些不能控制自己丈夫的婦女則無力提出(並解決)任何婦女問題。 …… 在追溯婦女貞潔理論發展時,不可以過分注重學術理論。因為中華民族一直是求實的民族。他們嘲笑理論,使其萎縮。實踐必定落後於理論。甚至到清代,也僅僅是有官職的文人死後,妻子才會被認為應該守寡。對平常婦女則沒有特殊要求。唐代時,大學者韓愈的女兒曾嫁過兩次。在唐代皇家公主中,有22位再婚,4位結過3次婚。但是,由幾百年前的漢朝開始的傳統也同時在起作用,強調以前所謂男子可以續弦而女子則不能再婚的原則。 …… 在此之後是宋代的學者,他們強迫婦女生活在禁閉的世界裡,規定寡婦再嫁是道德上的罪惡。他們極其珍視婦女的貞潔。對婦女的貞潔的崇拜也就形成了一種心理上的痴迷。…… 到了明代,這種貞潔守寡的教條成了官方的一項制度。凡30歲以下開始守寡直到50歲達20餘年者,官府要為她立「牌樓」,以資鼓勵。其家庭可免去一切賦稅。於是,不僅崇敬婦女品德的純潔是非常道德而高尚的事情,家庭里男性成員如果這樣做也會給自己帶來一系列的好處。貞潔寡婦不僅受男人及其家屬的歡迎,也是婦女使自己出人頭地的最方便的方法。她給自己的家庭,也為整個村莊和家庭帶來了榮譽。這樣,寡婦的貞潔成了人人津津樂道的品質,只有少數有獨立思想的人曾經作出過幾次抗議。正是這種貞潔觀導致了儒學在「文藝復興」的1917年遭到批評,被稱作「吃人的禮教」。 隨著儒家理論的發展,實際生活的小溪也在不息地奔流。它建築在社會常規的基礎之上,然而更重要的是經濟的壓力。比儒學的影響更為重要的事實是男人在控制著錢袋。儒學將寡婦貞潔立為一種宗教,而寶石、珍珠項鏈與儒學無關,卻使女性變為姬妾與妓女。魏晉時期,政治混亂,財富聚集到少數人手裡,大家族興起。這一切一方面促使了納妾這種社會現象的產生,一方面又迫使男人將新生女嬰溺死,因為他們承擔不起女兒出嫁時的龐大費用。在這些年代,許多官吏與富豪在自己家裡都供養幾十甚至幾百個舞女。這種奢侈放蕩,耽於聲色的生活使那些浪蕩公子的迷夢得以實現。總之,婦女成了男人的玩物。石崇納妾幾十人,他通常在床上灑一層薄薄的香粉,讓他的姬妾從上面走過。體輕者走過不留腳印,賞珍珠項鏈,留下腳印的則要「節食」以減肥。是那些珍珠項鏈,而不是儒家的學說,成了中國婦女墮落的原因。正如古羅馬與現代紐約的情形一樣。實行纏足制度的條件已經成熟,這是男性想像力與審美觀墮落的最後一個明證。 …… 現在我們很容易看到,婦女的忌妒是隨著姬妾制度的發展而發展的。這是她們唯一的防身武器。一個好忌妒的妻子可以僅僅靠這種本能的力量阻止自己的丈夫納妾。現在也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如果男人有一點理智的話,他會看到婚配是女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職業。於是,他就會原諒女人們這種職業的倫理,不管他有沒有納妾。我們的學者俞正燮早在1833年就發現,「妒非婦人惡習」。失去丈夫歡心的婦女與失去老闆歡心的職員,他們的心情是一樣的;沒有結婚的姑娘與失業者的心情也差不多。人們在商業競爭中的職業忌妒與婦女在情場上的忌妒一樣地冷酷無情。一個小商販不願丟掉自己的買賣,其心情與一位老闆的妻子看到丈夫娶了另一個婦女的心情是一樣的。這就是婦女經濟沒有獨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看不到這一點,人們就會笑話那些以美色騙取男人錢財的女人。其實她們只不過是另一種成功的商人,她們比自己的那些姐妹的頭腦要清楚。她們以職業精神將自己的貨物賣給出價最高的人,然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成功的商人與以美色騙取男人錢財的婦人都要同一種東西-----錢。鑒於他們都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他們應該互相尊重。家庭與婚姻 …… 我有時想,中國婦女真的是受到壓制的嗎?這時,慈禧太后強有力的形象便進入我的腦海。中國婦女可不是那種易受壓迫的婦女。她們儘管被剝奪了許多的權力,他們不可以做速記員,或律師和法官,但是她們在家裡是統治者。當然那些墮落的家庭除外,那裡,婦女是男人的玩物。不過即便是這些家庭,一些姬妾也設法控制了她們的丈夫。更重要的是,儘管婦女被剝奪了許多權利,但她們仍有結婚的權利。每個中國姑娘都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家。人們堅持就是奴婢也應在適當的年齡出嫁。在中國,結婚是婦女不可剝奪的權利。充分享有這種權利,她們就有了用來爭取其他權利的最好武器,無論是作為一個妻子,還是作為一個母親。問題要從兩方面看。男人對待婦女無疑是不公平的。然而婦女如何進行報復也頗有意思。對婦女進行束縛的結果是人們普遍認為婦女地位卑賤,她們自己也妄自菲薄,許多男子可以享受的社會權利被剝奪了,她們受到較少的教育,有較少的知識。她們的生活比男人簡樸、辛苦,且不自由。她們忍受著男女之別的痛苦。然而,對婦女的壓迫,更多是無形的,是由對婦女卑賤的普遍認識而來的。如果丈夫與妻子之間沒有愛,丈夫可能會獨斷專行,這時妻子只好逆來順受,別無他途。她們只是忍受著這種家庭專制,就像中國人忍受的政治專制一樣,幸福婚姻特別少。其中的原因,我們將很快看到。婦女們不能喋喋不休地饒舌,不能串門,不能在大街上觀看男性。然而,許多人還是在饒舌,許多人還是在串門,許多人還是在街上觀看男性。她們被要求貞潔,而男人則可以淫蕩。這倒並不難做到,因為大多數婦女生來就是貞潔的。她們被剝奪了西方婦女所享受的尊敬與社會權利,但是她們一旦習慣了這種生活,她們也不在乎去不去參加那些男女們的社交聚會,因為她們有自己的社交場合與家庭聚會。她們也不在乎當不當警察去維護街上的治安,或者沿街叫賣鐵器等等權益。事實上,任何其他事情都不重要,唯獨自己在家裡的地位,因為她們在那裡生存、活動、做人。 在家裡,婦女是統治者。沒有一個現代人會相信莎士比亞所說的:「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莎翁自己也用其他劇中人物對這句話做了反證,如克莉奧佩特拉(Cleopatra),以及李爾王的女兒們。仔細觀察中國人的生活,你會發現所謂婦女依靠別人的流行觀點也是不客觀的。無論咸豐皇帝在世與否,慈禧太后都在統治著國家。在中國,有許多慈禧太后式的人物,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平常人家。家庭就是皇朝,在這裡,她們可以任命自己的州長,決定兒孫們的職業。 人們對中國人的生活了解越多,就越會發現所謂婦女的壓迫是西方人的看法,似乎並不是仔細觀察中國人生活之後得出的結論。這個批評肯定不適用於中國的母親這個家庭的最高主宰。任何對此持有異議的人應該讀讀《紅樓夢》這部描寫中國人家庭生活的巨著。研究一下賈母的地位,鳳姐及其與丈夫的關係,以及《紅樓夢》中任何一對夫婦(父親賈政與其妻子關係可能是儒家觀念中最正常,最典型的),看一下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家裡掌權。……是的,女人在家裡統治,男人在外面統治,孔子已經對勞動進行了明確的分工。 婦女們也清楚這一點。今天,上海百貨商店裡的女售貨員仍然用一種羨慕的眼神看著那帶著鼓鼓囊囊錢包的已婚婦女。她們希望自己也在買東西,而不是賣東西。有時她們希望自己正在為小孩織毛衣而不是在點零錢。從早到晚一站8個小時,而且是穿著高跟鞋。時間太長了,她們也累了,大部分人從本能就會感覺到孰好孰壞。她們中的一些人也嚮往獨立,然而在男人統治的社會,所謂獨立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那些看破紅塵的人譏笑這種「獨立」。那種原始的,要做母親的強烈慾望-----無形,無言,模糊但強烈-----充滿了她們心靈。這種衝動又引起了對化妝品的強烈慾望。這些慾望是那麼天真,那麼自然,那麼符合本能。她們計算了一下自己從僅夠糊口的工資中節省下來的錢。這些錢甚至不足以買一雙她們正在出售的網線襪。於是,她希望自己有一位男朋友在為她買禮物,或者請他給自己買,間接地,羞澀地,試圖不失掉自己的自尊心。中國的姑娘們基本上都是體面的,但她們為什麼不應該請男人為自己買禮物呢?她們還有別的什麼辦法能買一雙她們的本能告訴她們應該買的網線襪呢?生活就是這樣的混亂,這樣的使人迷惑不解。現在她們清楚地認識到應該叫一個男人為自己買生活用品。她們要結婚。她們的本能是對的。結婚有什麼錯呢?受保護的母性有什麼錯呢? 於是,她們成家了。她們編織,縫紉。不過在江浙一帶中等家庭的婦女甚至不再烹調或縫紉了,因為男人們在這些方面的技術已經壓倒了婦女。最好的裁縫和廚師是男人而不是女人。男人會繼續在各個領域壓倒婦女,但婚姻例外,男人在婚姻以外的世界有各種各樣比婦女更有利的條件,然而在婚姻世界中,婦女卻佔據著優勢,婦女們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在任何一個國家,婦女的幸福不是取決於她們享受社會權益的多少,而取決於她所與之生活的男人的品質。婦女受男人的野蠻狂暴專政之苦多於她們受沒有選舉權之苦。如果男人們通情達理,脾氣溫和,會體貼人,婦女則不會受苦。除此之外,婦女一直有性的武器,她們可以充分利用它。這是自然為保證她們的平等而給予的武器。無論如何,每一個男人,從皇帝到屠夫,從麵包師到蠟燭製造商,都曾訓斥過自己的妻子,也被自己的妻子訓斥過。因為自然法則規定,她們在一起進行親昵行為時,是平等的。有些最基本的關係,比如夫婦關係,在不同的國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至少不像旅遊者們描述過的那樣。西方人傾向於想像中國的妻子們都是其丈夫沉默的奴隸,儘管實際上中國的丈夫們,一般來講都是非常通情達理,善於體貼的人。而中國人則傾向於認為,既然西方人從未聽說過孔子,那麼西方的妻子就不必為自己的丈夫洗衣做飯,而僅僅是穿著睡衣在海灘上玩,或者三天兩頭光顧舞會。那些獨一無二的,異乎尋常的例子使得這些茶餘飯後的有趣閑談成為可能。於是,人類生活的基本的、常見的事實就被忘卻了。可見,在實際生活中,婦女並沒有被男人壓制。真正受苦的是那些娶了不少小老婆,使自己的家變成了惡毒女人之窩,只能從一個女人的房間躲到另一個女人房間的男人。不僅如此,那種難以理解的性吸引力使得不同性別、不同輩份的親戚們能夠基本上和睦相處。所以,婦女既沒有被丈夫壓制,也沒有被公公壓制,妯娌之間也不能互相壓制,因為她們處於平等的地位,雖然她們之間誰也沒有喜歡過誰。唯一的可能性是媳婦被公婆壓制。這種事情事實上經常發生。在中國人的大家庭里,媳婦要承擔多種責任。所以,她的生活往往很艱難。人們應該記住,中國人的婚姻並不是個人的事:一個男人並不是娶妻子,而是「娶媳婦」,正如習語所云。一個兒子降生時,習語說:「生孫子了」。於是,媳婦要對公婆盡比對自己丈夫更多更艱難的義務。唐代詩人王建在一首詩中表達了他對「新娘」的憐憫之情: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翁食性,先遣小姑嘗。 如果一個女子能使男人滿意,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但是如果她能使另一個女子滿意,那就是一種英勇的行為了。許多婦女都做不到。兒子被夾在中間倍受折磨,既要孝順父母,又要愛戴妻子,卻又從來也不敢為自己的妻子辯護。實際上,所有對婦女的虐待都來自同一性別的壓迫者。然而,這時的媳婦也在等待著自己當婆婆的那一天。如果她真能活到那朝思暮想的年齡,那麼她的地位就真是既能給她帶來榮譽,又能為她帶來權力,那也是自己一生辛苦掙來的,是應該得到的。理想的女性 然而,對婦女的幽禁,直接影響著我們在理想的美、理想女性、女兒的教育、戀愛與求婚的形式等問題上的觀點。 中國與西方在女性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儘管雙方都認為女性身上存在著某些魅力,有一種神秘感,但雙方的觀點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這個問題在藝術上展現得尤為明顯。在西方,女性的肉體被看作是靈感的來源,是完美與和諧的最高形式;中國的藝術則認為女性的肉體魅力來源於自然界本身的和諧。中國人看到一個女人的塑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供所有進出這個國家的人們玩賞,他認為沒有比這個事實更使人感到驚奇的了。讓一個女性裸露人前,這簡直是無禮之至,不文明到了極點。當他獲悉那位婦女並不代表女性,而代表自由觀念時,他就更感到驚異:自由為什麼應由女人來代表呢?為什麼讓女人來代表勝利、正義與和平?希臘人的觀點對他來說是新奇的。因為在西方,婦女被奉若神明,被賦予一種精神上的微妙品德,代表任何一種純潔、高尚、美麗、超凡的東西。 對中國人來說,女人就是女人,是不知道享樂的人。我們告訴男孩,如果他從晾著女人褲子的繩子下走過,他就永遠不會長高。崇拜一個底座上的雕像女人,崇拜裸露著身體的女人,顯然是不可想像的。對婦女的幽禁,使得人們認為裸露女性身體是極不雅緻的事,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日常生活中。在德萊斯頓藝術畫廊展出的某些美術名作顯然屬於色情畫一類。向西方人學習的中國時髦畫家們不敢說所有藝術的根源都是要激發人們的美感,但是,歐洲大陸的藝術家們卻都坦白承認,毫不掩飾這一點。 但是,中國人也有性慾,只不過表達形式不同就是了。婦女的服裝設計並不是為了顯示體形,而是為了模仿自然。……婦女形象的設計則是以垂柳的優美姿態為模特的,這就是為什麼婦女的肩膀總是低垂的。她長著一雙杏核眼,彎彎的眉毛,眼光像平靜的秋水。她有著像石榴一般的明牙皓齒,像垂柳一般的軟細腰肢,像春筍一般尖尖的十指,像彎月一般的纏足。這樣詩一般的描寫在西方並非一概沒有,然而中國藝術的整個精神,特別是中國婦女服裝的式樣,說明中國人在做這些描述時是認認真真的。因為婦女的身體,作為身體,中國人沒有能夠欣賞,這種欣賞在藝術上很少見到。中國的畫家在表現人體方面沮喪地失敗了。就是明代仇十洲這樣以描寫婦女生活聞名的畫家,也是平平。他畫的裸體仕女畫,胸部就像一個個土豆。由於對西方藝術所知甚少,很少有中國人能講出一位婦女的脛或者是背究竟美在哪裡。《雜辛秘事》一書相傳為漢代,實為明代的作品,其中對女性的裸體做了相當完美的描述,表現了對人體美的真正的欣賞與喜愛。然而這差不多是唯一的例外。這就是對婦女幽禁的結果之一。 事實上,服裝的這些變化並不重要。婦女的裝束會有變化,然而只要這些裝束在女人身上,男人們就會喜歡。而只要男人們認為這些服裝是漂亮的,女人們就會穿用。……僅在10年以前,婦女在大街上散步也是穿著長褲,今天,她們已經飄飄然於覆蓋踝節部的旗袍之中了,而西方婦女則已經在穿短裙,與此同時,睡褲則很有可能也要時髦起來。這些變化所造成的唯一結果是使男人的眼界大開,思路大開。 更重要的是對婦女的幽禁與理想的女性之間的關係。這種理想,就是「賢妻良母」。這個名詞在現代中國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笑柄,特別是那些摩登女性,她們最渴望的莫過於「平等」、「獨立」和「自我表現」,她們認為妻子和母親都是依附於男人的人。這樣就造成了一些觀念上的混亂。 讓我們先來闡明兩性之間的關係問題。看起來,一位婦女在成為母親之後,就不再認為自己的地位是建立在丈夫的歡心之上。只有當她失去了母親地位的時候,她才感到自己在完全依賴別人,即使在西方,也曾有過這樣的時期,即社會與婦女們自己並不歧視母性,歧視生兒育女。母親在家庭中地位也恰如其分,那是一個高度榮耀的地位。將孩子降生在這個世界上,並用母親的智慧帶領他,指導他進入成年。任何一個清醒的社會都會認識到這些工作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不簡單的。如果因為她能做這項高尚的工作,並且比男人做得好,所以無論中社會地位上,還是經濟地位上,都被認為是男人的附屬物-----這種觀念很難讓人理解。婦女中有天才人物,正如男人中有天才一樣。但女中豪傑實際上比男性天才要少,比民主使我們相信的數量要少。對這些婦女來說,自我表現比生兒育女意義更重大。但對占多數的平常人來說,讓男人去掙錢養家,婦女自己生兒育女吧!至於自我表現,我曾經見過一些自私自利、出身微賤、可憐倒霉的小傢伙最後開花結果,成了溫柔可愛、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母親,成了她的子女眼中完善高尚的典型。我也看到過一些漂亮的姑娘,矢志不婚,30多歲即蜷縮枯萎,永遠也沒達到女性美的第二階段,沒有能像秋天的樹林那樣輝煌、成熟,通人情而又光彩照人,尤其是一個幸福的妻子分娩3個月之後那個時期。 在婦女所有的權利中,最大的權利是做一個母親,孔子曾經指出,理想的社會是沒有「曠男怨女」,人人都結婚的社會。中國人通過一個不同的浪漫與婚姻觀達到了這個目的。在中國人看來,西方社會最大的罪惡是有許多未曾婚配的婦女,她們除了愚蠢地相信會有迷人的王子出現之外並無其他錯誤,然而她們卻不能表現自己。她們中的許多人是偉大的教育家或者演員,如果作為母親,她們會更偉大。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相愛並結婚,或許他是一個卑鄙的傢伙,女人可能掉進造物主設置的陷阱,男人唯一的願望是讓她為自己繁衍子孫。然而,大自然或許會賜予她一個長著一頭捲髮的孩子,這是她的勝利,她的喜悅,比她寫過的最偉大的書都使她感到新奇,使她沉浸在比舞台上獲得成功的那一刻更甜蜜的幸福之中。依莎多拉.鄧肯坦白地承認這一點。如果造物主是殘酷的,那麼她也是公平的。她給予尋常的婦女這種安慰,正如她給予天才婦女以安慰一樣,因為女性的歡樂,聰明的女人可以享受,普通的婦女也不例外。自然的規律就是如此,讓男人和女人就這樣生活吧!女子教育 …… 古代的中國姑娘在社會事業上確實不如西方婦女,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有更多的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妻子和母親。除此之外,她沒有其他職業。現在的中國男子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是選一個摩登女郎呢,還是選一個較保守的姑娘做妻子。最理想的妻子被描繪成「既有現代知識又有古老品德」的女性。這種女性理想的衝突(新的理想作為妻子應該是獨立的人,看不起「賢妻良母」)需要人們用自己的庸見來解決。筆者認為,不斷增加的知識與教育是一大進步,是向理想女性的接近;但是我敢打賭,我們不會有(正如我們不曾有)世界著名的女鋼琴家和女畫家。我確信,她燒的高湯比她寫的詩歌味道更好。她真正的巨著是那個臉蛋圓圓的小男孩。我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仍然是那聰明、溫柔、堅定的母親。妓女與姬妾 到目前為止,婦女情況一直是比較理想的。她是「賢妻良母」。她忠貞不貳,服從恭順。她是一位好母親,天性就是貞潔的,問題出在男人那裡。男人要犯罪,他一定要犯罪。但他每次犯罪,總有一個女人在裡面。 …… 妓女在中國的愛情、文學、音樂、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是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的。 …… 許多男青年在結婚前失去了求愛與浪漫的機會。這種需要就由妓女去滿足了。筆者用「求愛」這個詞,因為歌伎不同於普通妓女,是需要別人追求的。這就是中國人對婦女的尊重,正如我們在描寫現代生活的小說《九尾魚》中看到的一樣。許多男人都要追求一個人們認為是水性楊花的女人,時間可長達幾個月,錢要花去三四千。這時,他才被允許在她的閨房裡過上一夜。這樣一種荒唐的現象只有在婦女被幽禁時才會出現。當男人們不能在任何別的地方找到女性伴侶,找到浪漫,那麼這種情況就完全是自然的了。一個男人在女伴面前沒有經驗,或者厭倦了自己做飯補襪子的老婆,這時他就開始想體會一下西方人在結婚前的所謂浪漫。他看到一位自己當時覺得很可愛的女士,於是就想去佔有她,開始有一種類似戀愛的感覺。而那位女士則比他更有經驗,造詣更深,因為她並不急於和他戀愛,男人有時就產生了一種近乎崇拜的感情。事實上,這在中國是唯一的既合法又適當的戀愛方式。 …… 於是,妓女們教會了中國人浪漫的愛情,正如中國妻子們教會了他們更世俗,更真實的愛情。…… 確有才能的妓女經常被納為姬妾或娶為正房,上述婦女均如此。納妾制度差不多與中國一樣古老。納妾制度背後的問題也與一夫一妻制一樣古老。在東方,當男人們對婚姻不滿時,他就去找歌伎,或納妾;在西方,人們則去找情人,或者偶爾乾乾越軌行為。社會行為的方式不一樣,而根本問題卻驚人地相同。對這種行為的社會態度,尤其是婦女的態度,東西方也有差異。中國人狎妓納妾是得到社會認可的,而西方人則顧及體面,不願意談這類事情。 堅持要男性的後裔,也極大地鼓勵了納妾制度。中國的一些妻子事實上還請求她們的丈夫納妾,因為她們沒有能力為丈夫生下兒子。明代的法律曾規定男人在40歲以後仍沒有男性後裔者可以納妾。 而且,中國的納妾制度實際上代替了西方的離婚制。結婚與離婚是最複雜的社會問題。到目前為止,還無人能夠解決。人們迄今還未能發明一個妥善的辦法,羅馬天主教的辦法除外-----他們完全否認這個問題的存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結婚是婦女保護自己最安全的辦法。無論何時,只要男人一放鬆自己的道德要求,受苦的就會是女人。不管是由離婚、納妾、同居、試婚引起的,還是由自由戀愛引起的,造物主在性的安排上,已經造成了一些永久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在自然界,性平等這個說法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唯一關心的是種族的繁衍。所謂一半對一半的現代婚姻,孩子降生之後,就會變成有益於男人的百分之七十五對百分之二十五。如果有位婦女具備運動家的風格,在「愛情結束」之時,解放了自己的丈夫,那麼這個40多歲的男人就會享有比那個40多歲的女人、三個孩子的母親,更多的有利條件。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納妾制度可以被認為多少有些道理。中國人認為婚姻是家庭的事,婚姻失敗時就納妾。這樣,至少可以保證家庭作為一個社會單位而完整地存在。西方人則不同。他們認為婚姻是個人的、浪漫的、感情上的事。所以,他們實行離婚制,從而使社會單位解體。在東方,如果男子變為富豪,無所事事,腐化墮落,愛情人而不愛自己的老婆,這時妻子只能壓抑自己的性慾,但仍保持自己已有的地位,仍然作為家長而被尊敬,子孫繞膝,不可謂不幸福。在西方,摩登的妻子要打官司離婚,獲得自己的贍養費之後,與丈夫分道揚鑣,也許再次與他人結婚。一邊是被丈夫怠慢,但卻被家庭其他成員尊敬,並享有至少是理論上有比姬妾更多優勢的妻子;一邊是離了婚,拿到了贍養費,分道揚鑣了的妻子,到底哪一個更幸福呢?這是世界上最令人困惑的問題。在中國,婦女們缺乏她們的西方姐妹那種獨立精神:被遺棄的妻子總是處在一種無限悲慘的境地。社會地位丟掉了,家庭也破碎。世界上大概有一個幸福的婦女,就有一個不幸福的婦女。無論怎樣的社會安排都不能使她幸福。即使真正的經濟獨立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在中國,這種情況每天都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有時我總覺得那個用自己女性的兇殘將原來的妻子趕走的摩登婦女非常接近於我們野蠻時代的祖先,不同的只是她已經摩登到使自己不能容忍另一個與她平等的婦女與她在同一所房子里生活的程度。過去,一個真正品行好的女人,陷入與另一個已婚男人的愛情之中,並真的喜歡他時,她就主動作為姬妾嫁給這個男人,並謙恭地侍候原來的妻子。而現在,以一夫一妻制的名義,一個婦女將另一個哄走,並取而代之,似乎對婦女來講,這是較好一點的出路。這是現代化的、解放的、所謂文明的方法。如果婦女們喜歡這樣做,那就讓她們這樣做好了,因為首先受影響的是她們。然而,年輕漂亮的婦女在與同性的戰鬥中,總能擊敗年齡較大些的婦女而獲得勝利。這真是一個既新鮮又古老的問題。只要人性不完善,婚姻制度就將永遠不是完善的。這個問題,讓我們留待後人去解決吧。或者只有與生俱來的平等與公正的意識,以及對父母的職責逐漸增強的意識,才能減少上述事情的發生。 當然,為納妾制度辯護是徒勞的,除非你準備同時為一妻多夫制辯護。辜鴻鳴,愛丁堡大學的碩士,一個非常喜歡引用托馬斯.卡萊爾和馬修.阿諾德語錄的人,一次在為納妾制度辯護時說:「你曾看過一個茶壺,四個茶杯在一起,但是你可曾見過一個茶杯和四個茶壺在一起嗎?」對於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是《金瓶梅》中西門慶的姬妾潘金蓮的話:「一個碗內兩張匙,不是湯著就是抹著。」她知道自己在講些什麼。(節選完)
推薦閱讀:

中美關係,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此英國人只來過中國一次,僅用三句話,就直接點破康乾盛世的假相
喜歓的中國民族舞
中國歷史上結局最慘的十大謀臣及將領,個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不友善專業戶

TAG:中國 | 中國人 | 林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