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羌族
羌族簡介
中國羌族(古羌和現代羌族) -------- 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陝西省略陽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阿壩州松潘、黑水、九寨溝等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平武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甘肅南部、四川西南、雲南部分地區,現有人口約32萬人左右。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一支,與漢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稱。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氐羌族群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龍來氐羌黃河頭征程漫漫幾個秋
迄今為止,我國境內發現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關於民族(或氏族、部落)稱號的文字,即「羌」,是中國人類族號最早的記載。《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稱。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氐羌族群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史記·五帝本紀》云:「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游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於我國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晉語·國語》:「昔少典娶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在後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大部分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今漢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漢藏語系漢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納西族等等。約公元前2100年,善於治水的古羌後裔,華夏族人大禹繼任部落聯盟總首領。史記記載: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別家鄉的大山,開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專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戰績顯赫,民間還有大禹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傳呢!大禹王后來破除了「禪讓制」,傳位於其子啟,史稱「夏啟」。啟即位後聯合諸部落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治城鎮)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正式的國家,歷傳50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開始了歷時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秦始皇本生於趙國首都。《史記》記載:庄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專家們通過研究歷史文獻和反覆實地考察,提出了秦始皇在邯鄲出生地段的大概區位。邯鄲市決定在其出生地附近城內中街建造秦始皇出生地紀念館。(在今羌族聚居地茂縣松坪溝有其祖始於秦始皇的說法)。有些人所認為的「秦之為戎,固不自疑」的說法論證有誤,缺乏可靠證據,與古代基本史實和今人研究定論相違。秦國人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的。首先是西遷的嬴姓華夏族,他們自稱是黃帝顓頊部的後代,史記索隱記載他們和東夷少昊的關係更近,山東省的郯國,河北的趙國都是他們的同族。不管怎樣,他們是華夏族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有大量古代史料和考古發現為證,也為中外學界認同。秦人還有一部分是周滅亡後留在陝西的周國遺民,秦公受周王命西伐,納其為民。而秦公滅戎國十二,是以國內有大量戎人。再者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後招引無數關東之民入秦為民。因此所謂秦人就是戎人的說法是錯誤的。秦人一度風俗戎化,但仍以以「華夏」自居,等到了戰國時又與中原華夏族融為一體。秦始皇建國後東遷陝西咸陽,史記等史料記載,秦始皇晚年迷信,聽信了方士所謂的「亡秦者胡也」。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
漢代,四川羌族建有氂牛、青衣羌國,地轄今西昌、甘孜、雅安、樂山一帶,國都在寶興縣靈關鎮。西漢時西北地區的漢陽(天水)、金城(蘭州)、安北地、隴西五郡羌族人口達259990戶,1001802人。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漢)、前秦、夏、後涼、後趙等國家,但都只是曇花一現,生命力不強,影響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項羌人拓跋思恭在夏州(今內蒙與陝西交界處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權,轄夏、綏、銀、宥四州。夏國是以陝、甘、寧、青一帶的党項羌族為主體,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內組建的國家。党項羌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跋氏八族,以拓跋氏最強,起群首領導作用。後因受吐蕃不斷的侵犯和騷擾,向唐朝政府申請內遷於陝西、寧夏一帶。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繼位,號夏景宗。至此,大夏國立國346年,於公元1227年滅亡,其後裔在今阿壩州理縣桃坪鄉、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四川古為巴蜀國,夏代屬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蠶叢(故居蠶陵,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遺迹毀於1933年8月25日15時發生的疊溪大地震)稱王。李白在《蜀道難》里吟詠:「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還建有冉駹(發音與「Rrmea」幾無差別)國,乃今日30萬羌人之故居地,統轄區域包括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壩、紅原、若爾蓋等縣地。三國時(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稱都安縣、齊基縣、灌縣)、彭縣(古稱白馬縣、興樂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古稱石泉縣)、青川縣(古稱廣武縣)、平武縣(古稱剛底縣)、甘肅文縣(古稱陰平縣)。漢代羌都在今茂縣鳳儀鎮。
此外,古羌之種還有姜氏戎、先零羌、燒當羌、鍾羌(鍾存羌)、勒姐羌、卑喃羌、當煎羌、罕羌、且凍羌、虔人羌、牢姐羌、封養羌、鄉姐羌、燒何羌、鞏唐羌、全無種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發羌、婼羌、西夜、蒲犁諸羌、阿鉤羌、氂牛羌、參狼羌、青衣羌、白馬羌、白蘭羌、可蘭羌、宕昌羌、鄧至羌、汶山羌、党項羌、白狗羌、哥鄰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羅打鼓羌、楊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鄰羌、臨塗羌、涉題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維(威)州羌、蠶陵羌(昔衛羌)等百餘種羌支,此不贅述。川北群山之顛的雲朵中的民族
現代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其餘散居在阿壩州黑水、九寨溝、馬爾康等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甘肅南部,陝西西南,雲南部分地區。據2005年統計,戶籍登記為羌族的人口為32.65萬。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災難中,羌族人口損失將近10%。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的高度重視下,羌族文化的拯救與保護正在穩步進行中。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百餘支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支系,與漢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現代羌族自稱「日麥(四川話發音mei,入聲)」、「麥」、「爾咩」、「爾瑪」、「瑪」,書面多用「日麥」與「爾瑪」(如網路名人天仙妹妹就叫爾瑪依娜),意為「本地人」、「人民」,「日」為發語詞,無實意,「麥」或「瑪」為實詞。
羌族聚居區處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中的民族」。羌區境內有岷江、黑水河、雜谷腦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這些河流水勢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資源非常豐富,是修建水電站的理想之地。從天空望去,那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碉樓和梯級電站如明珠萬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懷抱里。
羌區氣候溫差較大。初秋季節,當河谷地區紫羅蘭盛開的時候,高山上卻已有了皚皚白雪。全年平均氣溫為11℃,年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80至220天,很適合農作物和樹木的生長,是川西北主要的產糧區和經濟林木基地。但部分地區由於水土保持不夠,一到雨季偶有泥石流發生。
白石瑩瑩象徵神
羌族的宗教信仰還停留在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階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此外,道教、佛教(漢傳與藏傳)、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在羌區均有影響,尤以藏傳佛教最為顯著。
自然崇拜主要表現為對白石的崇拜,所謂「白石瑩瑩象徵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樓頂上供奉著5塊白石,象徵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樹神。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樹與羌民的生產、生活至為密切,所以便成為崇拜對象。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靈還有火神、地界神、六畜神、門神、倉神、碉堡神等等。另外,羌族各村寨還有彼此不同的地方神。這些地方神又有正邪之分,對正神祈其保佑,對邪神則請「釋比」作法驅除。羌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現在對本家族祖先、人類祖先、男性主宰神、女性主宰神的崇拜。本民族英雄和有功於民者,亦作為神來膜拜,如建築神、戰爭指示神、石匠神、木匠神、龍山太子等。另外,羌族地區還存在原始宗教的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的遺風。如對羊、猴、龍的崇拜。
羌族的祭祀儀式中以祭天神最為頻繁,以祭山神最為隆重。每天早晨和黃昏,羌民都要在屋頂供奉天神的塔里燃燒柏樹枝以表示崇敬。若遇年節或災禍頻繁,此舉更甚。祭祀山神的活動通常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神林中進行。天神、山神皆以白石為代表,祭祀時間各地不同,一般在農曆、四月、十月,一年1-2次。正月是歲首,四月播種,十月牧收,所以都帶著祈禱和還原的目的。
羌族宗教儀式執行者羌語稱作「釋比」、「許」等,是不脫離生產的專門從事宗教活動的人,只限於男性擔任,在羌族社會中有較高的地位。諸如祭山、還願、治病、驅鬼、安神、除穢、招魂、消災,以及對死人的卜地、安葬和超度,婚嫁時的擇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動均由其主持。釋比的學習全靠口傳心授,學徒須懂得經典、咒語,具備一定社會歷史知識和經驗,其法術包括預卜、送鬼、踩紅鍋、踩鏵頭,其法器有羊皮鼓、猴頭、神杖、痛鑼、令牌、骨卦等。解放前,釋比在羌區尚存很多,他們掌握著本民族最傳統的文化。解放後,由於受現代文化的衝擊,從事釋比的人越見稀少,釋比文化在逐步走向消亡。
從羌戈大戰到羌寨椒林
民間口頭文學概況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傳於人民群眾中的口頭文學在羌族文學中佔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眾世代口授和長期歌唱而傳承的。羌族民間文學是羌族人民的集體創作,反映了羌族人民的歷史、生活、習俗和思想感情,表現了羌族人民的審美觀和藝術情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羌族民間文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浪漫主義或現實主義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兼有,還有獨具特殊的史詩和民歌,等等,從而成為羌族人民集體創造的寶貴文化遺產。
情歌。羌語稱為「柔西」,是反映男女愛情生活的民間歌謠,有羌、漢兩種語言的演唱形式。內容豐富多彩,有試探歌、讚美歌、求愛歌、定情歌、熱戀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戀歌等種類,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從戀愛到結合的全過程。如《花兒納吉》(大河流水小河喲清喲花兒納吉,不知小河兒節有多喲深喲節節馬兒舍;丟個石頭試深喲淺喲花兒納吉,唱個山歌兒節試妹喲心喲節節馬兒舍。太陽出來喜盈喲盈喲花兒納吉,叫聲阿妹兒節仔細喲聽喲節節馬兒舍;要學松樹萬年喲青喲花兒納吉,莫學花椒兒節黑了喲心喲節節馬兒舍。)可以說是試探、求愛、定情、盟誓的總合。
酒歌。羌族民歌里特有的一類傳統歌曲,有的地方叫「唱酒戲」、「唱酒麴子」,一直逢年過節或婚禮、生日喜慶之時演唱。主要形式有排坐引酒時的主客合唱或輪流對唱,多以羌語演唱。如《開壇酒歌》,由德高望重的寨老領唱,眾人合唱或賓客齊唱。唱《開壇酒歌》必須按羌族傳統禮儀排坐,圍住咂酒罈子,由長者致祝酒辭後開唱。傳統酒歌大多節奏緩慢,旋律優美,音域不寬。此外,情緒激昂之時,歌者還可以演唱部分與飲酒環境及賓客有關的民歌,前提是必須顧及飲者中每一個,尤其是輩分較高者,所唱之曲必須莊重、嚴肅,以尊重長者為前提。如無長輩,則可演唱一些幽默詼諧的曲調。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納依喲》。
此外,羌族還有時政歌(《卡普歌》)、喜慶歌(《羊角花兒四月開》)、喪祭歌(《永別歌》)、勞動歌(《江得里學》)、號子(《改土拉石號子》)、山歌(《薅草歌》)、新民歌(《憲法帶著幸福來》)等歌曲。
羌民族和其他歷史悠久的民族一樣,民間流傳著許多史詩。提到羌族的民間文學,《羌戈大戰》與《木姐珠與斗安珠》、《澤其格布》就不能不說。《羌戈大戰》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敘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歷盡艱難困苦,與魔兵戰、與土著戈基人戰,從西北遷居岷江上游的歷史。《木姐珠與斗安珠》也是敘事長詩,記敘了一位人間的青年與仙女戀愛的故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羌族古代社會人與神、神權與反神權複雜的鬥爭場面,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神權、天命的大膽挑戰,真實地反映出羌族男女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鬥志,熱情地歌頌了羌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內容上講,它稱得上是一部優美的敘事長詩;從其社會效果和歷史影響來看,它還具有濃厚的神話史詩色彩,對羌族族源、社會歷史發展的研究都有較高的價值。《澤其格布》對發動戰爭的澤其格布極力規勸、譴責,體現了羌族人民維護民族團結的傳統美德,反映了羌民族熱愛和平、反對非正義戰爭的呼聲。
除上述兩部史詩外,羌族民間還有神話傳說《洪水潮天》、《九頂山的來歷》、《人的由來》(《雅呷確呷·丹巴協惹》)、《蒙格西送火》、《大地的形狀為什麼不同》、《白石神》(與《獵人海力布》情節很相似)、《糧食的來歷和丟失》、《山溝和平壩的形成》等,寓言故事《小雞報仇》、《蕎子和麥子》等,人物傳說《黑虎將軍》、《打蟒英雄蘇蟒達》、《阿巴格基》等,幻想故事《普格錯降雨》、《咩咩格兜吉物》、《木巴奈何不得五兄弟》等,地方傳說《蘿蔔寨的傳說》、《禹背嶺》等,動植物傳說《豹子出世》、《若擺求婚》等,民間工藝傳說《口弦的傳說》、《羌笛的來歷》等,風俗傳說《尕爾補洞》、《羌族碉房為什麼修三層》等,宗教傳說《端公戲道士》、《釋比成仙》等,民間降妖故事《牟和熱》等,此外,羌族還有諸如《薩朗姐》、《玉花姑娘》、《木依和格基》、《「衍經足」和「眼睛足」》、《後悔的火雞》等民間傳說故事,表達了羌族人民對美好生活、愛情的嚮往與渴求,還有《龍坪事件》、《十個紅軍殲敵一個營》等革命戰爭傳說。
現代書面文學概況羌族現代文學基本上是用漢字完成,主要是書面文學。從解放至盡,羌族現代文學反映了羌族地區的發展變化,在民族文學界有一定的地位。
解放後到1978年這段時間是羌族現代書面文學的起步發展階段。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對羌族民間口頭文學的搜集整理、民間文化遺產的發掘比較多,一些新的文學創作開始萌芽。1978以後,新一代接受過高、中等教育的羌族作家開始嶄露頭角,羌族現代書面文學開始走向繁榮。較為著名的作家有寫出中長篇小說《年輕的石包老漢》、《頭帕》、《沉重的大山》等的葉星光,寫出短篇小說《第十任廠長》、《飄逝的花瓣》等的谷運龍,還有木勺爰劍、夢非、何健、程玉書等羌族詩人。朱大錄的散文《羌寨椒林》還榮獲了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羌族現代書面文學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記述了羌區這50來年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書面文學將不易保存的口頭文學以文字(雖然是漢字而不是羌文)的形式固定下來,保護了民族文化,同時又讓年輕的羌族人能在民族精髓的熏陶下得到健康的成長。
羌族的碉樓民居
碉樓是羌族人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建於村寨住房旁。碉樓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碉樓的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余。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此外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撟(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柱或大木柱,柱上掛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富有羌族特色的教育
新中國成立後,羌族教育不斷發展。現初步形成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結構層次完整的學校教育系統,各類社會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手段日趨現代化,構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體教育體系。
解放後各地政府重視學前教育,幼兒園數量逐步增加,規模漸次擴大。不少幼兒園積極採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使廣大羌族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發展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如汶川威州幼兒園運用投影儀、錄音機,通過看圖說話和木偶表演,糾正羌族幼兒的方言土音,發展羌族幼兒的想像、思維能力和說普通話的能力,擴大羌族幼兒的見識,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為穩步提高小學教育教育質量,各地政府和學校為保證羌民子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針對羌寨分散、交通不便的實際情況,積極開辦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班。具體措施有政府撥專項開辦費,按月計發寄宿生生活補助費和醫療費,部分學校配備較強師資,購置洗衣機、彩電等生活、娛樂設備,為寄宿生創造較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利於相對固定、集中地實施班級教學,便於教師根據需要隨時給學生補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羌區中學教育的提高主要是在建設好師資隊伍,辦好寄宿制民族中學(班)和認真執行教學計劃的同時,還廣泛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茂縣中學在積極開展電化教育和實驗教學的基礎上,80年代中期又創造條件建設微機房,逐年添置教學微機並培訓專業師資,幾年來先後在全部高中班、部分初中班開設微機課和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約1400人次接受了微機教學。由於強調德智體全面育人,加之國家的大、中專招生政策適當傾斜,故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批羌族學生考入了大、中專院校。
40多年來,羌區中等專(職)業教育迅速發展。至2005年,汶川、茂縣、北川等地已有師範、農業、農機、財貿、職教等4所中專。這些學校不僅為羌區培養了大批具有中等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術的人才,而且初步形成了門類較齊備、培養方式較靈活的專(職)業教育系統,走上了與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主動為振興民族經濟服務的路子。為加快四川少數民族教育發展進程,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汶川創建了阿壩師範專科學校,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有10餘個系和少數民族預科部及幹部專修科,為羌、藏、彝等少數民族培養不少中學教師和黨政幹部。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會教育,但舊中國由於民族歧視及漢族政府忽視,羌族的社會教育直到上個世紀40年代仍處於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的原始狀態。新中國成立後,羌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社會教育,把發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遺產和開展民族文藝創作等作為重要任務。各縣既不斷優化和繁榮傳統的社會習俗教育、民族文藝教育和社會性體育等,還把群眾衛生教育、成人掃盲教育和幹部培訓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鄉鎮和機關單位還組建了農友之家、職工俱樂部等,電視差轉檯、教育電視台也逐步新設和開通。自1988年起,茂縣、汶川、理縣、北川四縣還輪流舉辦慶羌年活動。這種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包括羌族歷史教育、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羌區建設成就展覽,以及經濟、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傳統、風情習俗、藝體科技等內容為一體,是當代羌族社會教育的一種廣泛增強民族團結、富有娛樂性和科學性的別具一格的新形式。
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後滋事。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稞為主料,或和以大麥、小麥、玉米精心釀製出一壇壇的青稞咂酒。有詩讚:「萬顆明珠一壇收,王侯將相都低頭。雙手飽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民間更是有「岷江邊上釀咂酒」,「桿桿的酒里找黃河」的歌兒傳唱。
在筆者兒時的印象中,家中的主食仍舊是玉米、小麥、土豆等,民間送禮基本上少不了挂面、豬肉、咂酒這些生活資料。後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大米逐漸取代了玉米的地位,成了羌民的主食,雞、鴨、魚也都變得不再希奇了。近幾年由於旅遊的發展,在一些景點周圍的「羌家樂」里,「金裹銀」等富有羌族特色的食品又慢慢出現在了餐桌上。此外,羌族的特色食品還有臘肉、野菜、蕎面等。
精美絕倫的刺繡挑花等手工藝品
羌人製作工藝品技術精湛,有的製作技術已經失傳,有的匯入中華民族工藝美術的製作技藝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於羌族的工藝美術中,得到繼承和發展。現代羌人製作的馬鞍、耳環、手鐲、帽花、各種掛飾、佩飾及石雕、木雕、漆器、織毯,尤其是挑花、刺繡等民間工藝,以其自身的民族傳統風格,濃郁的地方情調,精巧的技藝,集實用與審美於一體,世代流傳,裝飾美化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羌族民間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更加光彩奪目。1959年7月,汶川縣汪玉花的挑花圍腰《幸福海洋》送成都參展,獲省工藝美術品展覽一等獎。1978年羌族服飾以古樸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精湛藝術,贏得了國內外民族學界的讚譽。同年底,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購買羌族服飾收藏。1980年,阿壩縣地毯廠生產個地毯,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度,尼泊爾,菲律賓等國,為羌族民間工藝贏得了聲譽。
刺繡挑花都是傳統民間工藝。羌綉以五彩絲線或有色棉線為料,隨心應手地挑綉出花卉瓜果,飛禽走獸,松梅竹菊,團花緊簇,魚水和諧等各式花樣與圖案。
羌人掘井,築堰和淘灘的技術高明。史書關於羌人進入川西平原進行水利建設的記載屢見不鮮。《史記》載,羌人「冬則入蜀為佣」,打井修堰,建橋築堡。《後漢書》載:「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說明當時羌人的灌溉技術已達相當水平。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從興建到歷代的擴建和維修,都有羌人參加。其橋樑和高碉建築技術更是馳名中外。
羌山美景醉人
羌族區內有較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雁門鄉境內的雁門溝西羌大峽谷屬羌族地區自然景觀。它距成都150公里,為阿壩藏羌自治州內最大的峽谷。景區內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融為一體。峽谷筆直處高達400米,挺拔俊美,是遊客觀光、漂流的好去處。
北川羌族自治縣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於1979年建立。位於岷山山脈主峰雪寶頂南端,屬青片鄉境內的國有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5%,全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峰海拔4073米,溝口蔡家坪1640米,相對高差2433米平均每公里高差8%山高谷深,溪底陡峻,兩岸峭壁束流,溪水奔騰咆哮,飛瀑高懸,氣勢磅礴。
猿王洞是羌族地區自然風景名勝,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系方圓3.65公里範圍內地10個溶洞之最大者。此洞形、色獨特,現已是四川省著名風景區,其他諸如疊溪地震遺址、金洞鴛鴦樹、龍池等自然景觀多不勝數。
另外歷史文化遺產更是猶如天上繁星,著名的有:藏羌歷史文化走廊、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磚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樓、無影塔……
精湛的建築技藝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自治縣開坪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余。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岩鑿孔,插木為橋。
羌族民間石匠農閑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我國古代最早產生的兩種文學形式是古代詩歌與古代神話。這兩種文學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間仍有巨大影響,而且傳承著不少優秀作品。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個音節一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羌族神話著名的有《開天闢地》、《山溝和平壩的形成》、《造人類》、《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說的姐弟成婚、射落8個太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會羌族的生活。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笛三孔」。馬融《長笛賦》言:「近世雙笛從羌起」。唐代《樂府雜錄》載:「笛,羌樂也。」宋代陳(左日楊右)《樂書》記有:「羌笛五孔」。可見其歷史久遠。近代流行於四川羌族地區的羌笛,管身竹製或骨制。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羊或鳥的腿骨。今羌笛管長17厘米,直徑1厘米,單簧,雙管,豎吹,六聲階,多獨奏。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轉,悠揚抒情,牧人常于山間吹奏自娛。古羌笛既是樂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說。
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干壽」等。「跳盔甲」是種古老的傳統祭祀風俗舞,過去多在有戰功的將士葬禮上跳。數十個舞者身披生牛皮鎧甲,頭戴插有野雞翎和麥桿的皮盔,肩掛銅鈴,手執兵器(多為長刀),分列對陣而舞,吼聲震天,威武雄壯。把勇武不屈、豪放豁達的民族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粗獷淳樸的古代民風躍然再現。
山歌 羌語稱「拉那」或「拉索」,多在勞動場合或山間田野中唱,節拍比較自由。由兩個樂句或4個樂句組成,有的帶有曲頭或曲尾襯句,從而形成3樂句或5樂句。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傳統歌詞中苦歌很多,反映了舊社會羌族人民的苦難生活。1949年以後,羌族人民編了不少歌唱新生活的新山歌。
勞動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場歌、摟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節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節拍規整,接近歌舞曲。勞動歌有獨唱、齊唱和詞曲相同的重句對唱等形式。勞動歌中數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節奏明快,銜接緊湊,氣氛熱烈;有的節奏舒緩,曲調悠揚。
巫師歌 是巫師在請神送鬼時唱的歌。其中保存著一些古老的民間故事傳說。如《澤祺格布》、《木姐珠》、《大戰戈幾人》等。說唱相間,並有敲擊羊皮鼓的間奏。
羌族民歌的歌詞每一句多為4個音節。演唱時,一般先唱兩句或4句的歌頭,山歌和酒歌的歌頭相同。此外,在汶川、理縣一帶也有每句7個音節的歌詞,這類歌曲沒有歌頭。羌族民歌所用的音階以五聲、六聲為主,有的民歌採用四音音列和七聲音階,但完整的七聲音階較少見。除運用以do、re、mi、sol、la為主音的各調式外,尚有一些民歌運用sol、la、si、re、fa或sol、la、si、do、re五音構成的特殊調式。羌族民歌中六聲調式音階的運用較為普遍,多數都具有五聲調式的特點,即在do、re、mi、fa、sol、la的mi、fa之間,和do、re、mi、sol、la、si的si、do之間,不作半音進行,而是分別在不同樂句或樂段中出現,或僅在結尾時出現偏音fa或si,代替mi或do二音,形成旋宮轉調的現象。不少民歌因採用這一手法而形成一種別緻的風格。此外,在民歌中連續移調的例子也時有所見。歌舞音樂 有喪事歌舞、喜慶歌舞兩種。用於喪葬儀式的喪事歌舞並不表現悲傷情緒,內容多為對死者的讚頌,對死者親屬的安慰;喜慶歌舞(羌語稱「灑朗」)則廣泛用於各種喜慶活動。表演時,人們分成兩組,圍成圓圈,輪番歌舞。歌唱均採用重句對唱形式。各地羌族舞蹈大體相近,音樂則因地而異。
羌族民間樂器除巫師用的單麵皮鼓和搖鈴外,有口弦、羌笛和嗩吶。口簧為竹製,單片,可發出相距大二度的兩個實音或簧片實音的泛音。羌笛為豎吹雙管雙簧樂器,雙管同音,但因器無定製,音律各異。通常演奏的樂曲多用連續大二度顫音的序列構成。曲調徐緩悠長,沒有劃分明顯的樂句,吹奏時用循環換氣法,使樂曲綿延不絕。
喝咂酒
羌族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從事農業。原因之二是,「禹興於西羌」,而我國釀酒先聖儀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後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雖喜豪飲,但卻很少爛醉滋事。獨特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麥、玉米釀成,封於壇中,飲時啟封,注入開水,插上竹管,眾人輪流吸吮,因而稱之為喝「咂酒」。邊飲邊加清水,直至味淡。飲時先由在場的最年長者講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作為「祝酒詞」,然後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平輩們在一起飲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長竹管於壇中,同時飲用。有詩為證:「萬顆明珠一壇收,王侯將相盡低頭。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民間還有「重陽酒」、「玉麥蒸蒸酒」。孩子和婦女們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
傳統節日
羌族的傳統節日就是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根據地方的不同,又有「羌歷新年」、「過小年」、「豐收節」、「還原節」等多種叫法,但名稱不同,內容卻完全一樣,都以慶祝豐收和感恩還願為主要內容,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舉行,持續三至五天。
還有就是祭山會,這是羌族獨有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一。這是一種祈祝豐年的活動,到了這天,每家每戶的房頂上插著杉樹枝,室內的神龕上掛著剪紙花,點燃松光、柏枝,祀祭天神「木比塔」。祭祀時,宰羊作祭品,巫師敲著羊皮鼓,唱本民族的史詩。當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喝咂酒、唱酒歌、跳鍋莊舞,祈求年景豐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