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對亞當·斯密人性論的批判(節選二)

郝貴生 | 馬克思恩格斯對亞當·斯密人性論的批判(節選二)

馬克思恩格斯

馬列之聲 · 2016-04-29 01:38

目錄:5、「人本性自私」論把人與人的全部社會關係簡單化為功利關係,實質是剝削關係、金錢關係6、實現「人本性自私論」的基本的經濟條件就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市場經濟7、「人本性自私論」形成的所謂「人道主義」是偽善和不道德的8、以「人本性自私」為邏輯起點形成的古典經濟學實質是資產階級的經濟學5、「人本性自私」論把人與人的全部社會關係簡單化為功利關係,實質是剝削關係、金錢關係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的本質在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說,人與人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思想倫理道德關係等。亞當·斯密由於他的對資本主義社會全部關係的解釋是從人的本質自私論出的,所以在亞當·斯密眼裡,人與人的全部各種各樣的關係就只剩下一種關係,即經濟關係,而經濟關係中又簡單化為個人功利關係。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雖沒有直接批判亞當·斯密,但他們對施蒂納的利己主義的批判實際也是對亞當·斯密的批判。施蒂納在他的書中宣揚商品交換中人都是從利己主義出發,相互之間都是把對方當作「食品」,是相互「吞食」關係。馬克思恩格斯說,施蒂納的這種理論實際上就是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令人討厭地大肆渲染的相互剝削的理論」。這種功利主義理論 「把所有各式各樣的人類的相互關係都歸結為惟一的功利關係。……這種看起來是形而上學的抽象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一切關係實際上僅僅服從於一種抽象的金錢盤剝關係。」(《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479頁)「在這種情況下,功利關係具有十分明確的關係,即我是通過我使別人受到損失的辦法為我自己取得利益([人剝削人])。其次,在這種情況下,我從某種關係中取得的利益總是和這種關係相異的,正像我們在上面談到能力時所看到的那樣,人們對每種能力所要求的是與它相異的產物,這是一種由各種社會關係所決定的關係,而它恰恰就是功利關係。所有這一切的確就是資產階級那裡的情況。對資產階級來說,只有一種關係—剝削關係—才具有獨立自在的意義;對資產者來說,其他一切關係都只有在他能夠把這些關係歸結到這種惟一的關係中去時才有意義,甚至在他發現了有不能直接從屬於剝削關係時,他最少也要在自己的想像中使這些關係從屬於剝削關係。這種利益的物質表現就是金錢,它代表一切事物,人們和社會關係的價值。」(《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479-480頁)6、實現「人本性自私論」的基本的經濟條件就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市場經濟

「人本性自私論」本質上是資產階級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本性的表現,其根源於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反過來,這種經濟體制也是實現資產階級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本性的最基本的經濟條件。亞當·斯密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前,是勞動創造價值。而土地私有和資本投入生產之後,商品的價值就由單純的勞動創造發展為勞動創造與市場要素、資本創造。資本家利用資本佔有比勞動者更多的社會財富就完全合理合法。這也就是資本家實現個人利益的基本條件。馬克思在他的《資本論》第4卷評論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時,引用了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一書中談到資本問題的一段話後評論說:「在繼續往下讀以前,我們先在這裡停一下。首先,既無生存資料,又無勞動資料的『勤勞者』—失去了立足之地的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如果把斯密說法中的天真形式去掉,它的含義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實質是在勞動條件歸一個階級所有,而另一個階級僅僅支配勞動能力的時刻開始的。勞動和勞動條件的這種分離成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56頁)從這個意義上說,亞當·斯密的以「人本性自私論」為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就是基於勞動和勞動資料的徹底分離,就是勞動資料完全為少數人佔有這種資本主義私有製為大前提和基本條件。所以馬克思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一書中就寫到:「國民經濟學從私有財產的事實出發,但是,它沒有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它把私有財產在現實中所經歷的物質過程,放進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後又把這些公式當作規律。它不理解這些規律,也就是說,它沒有指明這些規律是怎樣從私有財產的本質中產生出來的。國民經濟學沒有給我們提供一把理解勞動和資本分離以及資本和土地分離的根源的鑰匙。例如,當它確定工資和資本利潤之間的關係時,它把資本家的利益當作最後的根據;也就是說,它把應當加以論證的東西當作前提。」(《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年版,第89頁)7、「人本性自私論」形成的所謂「人道主義」是偽善和不道德的

亞當·斯密及其資產階級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把依據「人本性自私論」建立起來的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經濟學理論標榜為具有「同情心」的、「愛」的「人道主義」的理論。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這種所謂「人道主義」的實質。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經濟學及其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對於以往的封建社會來說,確實是一種進步。但是這種經濟學掩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矛盾,特別是商品交換中交換雙方的對立和矛盾。因此這種經濟學「不得不求助於詭辯和偽善,以便掩蓋它自己所陷入的矛盾,以便得出那些不是由它自己的前提而是由這個世紀的人道主義精神得出來的結論。這樣,政治經濟學就帶上了博愛的性質;它不再寵愛生產者,轉而垂青消費者了;它假惺惺地對重商主義學說的血腥恐怖表示衷心的厭惡,並且宣布商業是各民族、各個人之間的友誼和團結的紐帶。所有這些都十分冠冕堂皇,可是這些前提馬上又顯身手了,它們創造了馬爾薩斯人口論來對抗這種偽善的博愛,這種學說是過去一切學說中最粗暴最野蠻的一種學說,一種絕望的學說,它玷污了關於仁愛和世界公民的一切美妙的言詞;這些前提創造了並發展了工廠制和現代的奴隸制,這種奴隸制就它的不人道和殘酷性來說並不亞於古代的奴隸制。新的經濟學,即以亞當·斯密的『原富』為基礎的自由貿易學說,也同樣是偽善、矛盾和不道德的。這種偽善、矛盾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領域和自由的人性處於對立的地位。」(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版,第597-598頁)恩格斯還說:「商業的第一條原則就是對一切可能降低該商品的價格的東西都絕口不談,秘而不宣。由此可見,在商業中是允許利用對方的無知和輕信來取得最大利益的。並且也同樣允許給自己的商品添上一些它本來沒有的特點。總而言之,商業就是一種合法的欺詐。」(《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版,第600-601頁)「亞當·斯密頌揚商業,說商業是人道的,這是對的。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不道德的東西;商業對道德和人性也表示過應有的尊重。但是,是怎樣表示的呵!當中世紀的強權,即公開的攔路行劫變成了商業時,這種行劫就變得人道些了;當商業上以禁止貨幣輸出為特徵的第一個階段轉變為重商主義學說時,商業也變得人道些了。現在連這種學說本身也變得人道些了。當然,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同廉價賣給他貨物的人們和高價買他的貨物的人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因此,一個民族要是惹起它的供應者和顧客的敵視,那它現在就實在太愚蠢了。它表現得愈友好,就對它愈有利。商業的人道就在於此,而這種為了達到不道德的目的而濫用道德的偽善手段就是貿易自由論引以自豪的東西。偽君子叫道:難道我們沒有打倒壟斷的野蠻嗎?難道我們沒有把文明帶到窮鄉僻壤去嗎?難道我們沒有使各民族和睦起來並減少了戰爭嗎?不錯,這一切你們都做了,但是你們是怎樣做的呢?你們消滅了小的壟斷,為的是一個巨大的根本的壟斷,即私有制能夠更自由地更漫無止境地發展起來;你們把文明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去,為的是奪取新的天地來施展你們的卑鄙的貪慾;你們使各民族結為兄弟(但是是盜賊兄弟),你們減少了戰爭,為的是在和平時期發更大的橫財,為的是使個別人之間的仇恨和可恥的競爭達到極端尖銳的地步!你們在什麼時候做事情是純粹從人道動機出發的呢?是從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不應存在對立這種意識出發的呢?你們什麼時候講過道德,什麼時候不圖謀私利,不在心底隱藏一些不道德的自私自利的邪念呢?」(《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版,第601—602頁)8、以「人本性自私」為邏輯起點形成的古典經濟學實質是資產階級的經濟學

亞當·斯密把自私看作人的永恆本性,根據人的這種永恆本性形成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及其經濟學的全部理論也是永恆的,超階級、超歷史的。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人的本質、本性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本質、本性是具體歷史的,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超階級、超時代的人的自私本性,因而也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超階級、超時代的經濟制度和經濟學理論。任何經濟制度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種經濟制度必然要為另一種經濟制度所取代。任何經濟學理論也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也必然是具體的、歷史的。因此,亞當·斯密按照他的人本性理論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理論也是具體的、歷史的、階級的產物。實質上就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是為資產階級發財致富的科學。所以恩格斯多次指出:「政治經濟學的產生是商業擴展的自然結果,隨著它的產生,就有了一整套成熟的官許的欺詐辦法,一門完整的發財致富的科學來代替那簡陋的非科學的生意經。」(《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版,第596頁)「這種從商人的彼此嫉妒好貪婪中產生的政治經濟學或發財致富的科學,額角上就打著自私自利的烙印。」(同上)「國民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和公經濟學等用語也是一樣。在目前的情況下應該把這種科學稱為私經濟學,因為在這種科學看來社會關係只是為了私有制而存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版,第600頁))如果說恩格斯1844年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對古代經濟學的階級實質的揭露主要是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做出的結論。那麼馬克思50年代以後全力以赴地研究經濟學,而這種研究的最主要成果就是1867年正式出版的馬克思的《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在這一卷中通過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學說理論的創立,揭示和說明了資產階級怎樣從利己主義本性出發,又在所謂「公平」、「正義」、「同情心」下,通過無償佔有勞動者的剩餘價值實現其唯利是圖、發家致富的最終目的。但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看來,資本家和工人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參與經濟活動的,二者沒有本質區別。資本家為什麼能夠達到發家致富的目的,原因在於其勤奮、努力,工人為什麼受窮,因為其懶惰、懈怠。資本家發家致富的財產不可能都揮霍消費掉。他們把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擴大再生產,給一無所有的勞動者提供了許多就業的機會。同時,資本家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但他們個人消費量儘管比較大,但在整個所創造的財富中還是佔少數,大多數物質財富都是勞動者、窮人消費掉。這些不是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同情心」嗎?不是說明了資本家養活工人,而不是工人養活資本家嗎?不是完全體現了亞當·斯密的利己主義和「同情心」的道德原則嗎?馬克思的《資本論》中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理論已經完全揭示了社會財富增加的物質原因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秘密。那就是資本家利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的勞動資料與勞動者的分離現象,用貨幣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因而佔有勞動者剩餘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是一種商品生產,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本身就有欺詐和佔有他人勞動價值的現象,而資本主義又不是一般的商品生產,而是追求剩餘價值的商品生產,由此達到少數人即資產階級發家致富的最終目的。

ID:mkszyzxb一個有愛的公眾號帶你一起傾聽馬列的聲音馬列之聲

馬列之聲(mkszyzxb)

 查看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微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父輩「天然的食物總是好的」的言論?
國學家剩下的工作就是勸進了-權力批判--梁發芾的博客-搜狐博客
批判性思維——學會提問
孩子的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能力
我們到底在批判什麼?

TAG:人性 | 批判 | 亞當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