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只為殉國,並非是為楚懷王殉情!

一到端午節,必然要提起的一個人就是屈原。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遭奸人陷害,眼看楚國又快要滅亡了,悲憤之下,懷石投江而死,後人為了紀念他,故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直為千古所傳誦,流傳到今天,這種傳誦卻漸漸的變了味,諸多詆毀屈原的話語爭先恐後冒了出來,各種各樣的都有,最離譜的是,居然有人說屈原是個同性戀,之所以投江是為楚懷王殉情,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就是鐵證!

今天就為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屈原。

戰國時代,稱雄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城奪地,互相殺伐,連年不斷混戰。那時,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正當青年,為楚懷王的左徒官。他見百姓受到戰爭災難,十分痛心。屈原立志報國為民,勸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很得懷王的信任。

那時候七國以秦國實力最為強大,六國為了對抗秦國,採用了名士蘇秦的合縱之計,即聯合六國的力量對抗秦國,屈原認為此計可行,積極促成了此事,並且在屈原的幫助下,楚懷王成了六國聯合的領袖,屈原也因此更加受楚懷王的重用。

受到重用的屈原也因此遭到了其他人的嫉恨,其中以公子蘭為最,他時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離間楚懷王和屈原。聽得多了,楚懷王就漸漸的開始懷疑屈原了。聽到消息的秦王大喜,認為破壞六國合縱指日可待。於是派遣張儀前往楚國遊說。

張儀到了楚國,先去找屈原,勸屈原讓楚國和齊國斷交,和秦國建立邦交。因為張儀認為,合縱之計以齊楚最為強大,只要破壞了這兩國的關係,何愁六國合縱關係不破?但是深知秦國狼子野心的屈原並沒有中計,拒絕了張儀的要求。

此計不成,張儀又想到了公子蘭,前去找他說,楚懷王之所以重用屈原是因為六國合縱,只要這個合縱不存在了,屈原的地位也沒有了,相反,促成了秦楚的邦交,公子蘭也是楚國的功臣了。利欲熏心的公子蘭十分高興,遂引見張儀給楚國王后鄭袖,張儀以金銀珠寶賄賂鄭袖,鄭袖十分高興,遂答應在楚懷王面前陷害屈原。

於是鄭袖和楚懷王說,秦國使者張儀前來談秦楚聯合之事,因為沒有給屈原送禮,所以屈原氣不過,堅決不同意,公子蘭也在一旁煽風點火。楚懷王將信將疑,待接見張儀的時候,屈原一聽說和秦國聯合,就堅決反對,聽到此話的楚懷王見屈原果真如鄭袖等人所說,不同於秦楚聯合,十分生氣,以為屈原為了個人私利而不顧國家大義,於是貶斥了屈原,還把他給流放了。

遭小人陷害,又不被君主所信任的屈原十分苦悶,寫下了洋洋洒洒的《離騷》,以抒發自己心中的鬱悶之情。

後來,與齊國斷交了卻並沒有受到秦國禮遇的楚懷王,終於後知後覺的意識到自己被張儀給利用了。悔之不及,於是趕緊召屈原回來,屈原很為楚國痛心,遂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踏上出使齊國之路,修復兩國關係。

秦國深怕齊楚兩國和好會對秦國造成威脅,於是想退還一些土地給楚國求和,恨張儀愚弄了自己的楚懷王卻不要土地,聲稱要張儀的腦袋,於是張儀又再次來到了楚國。到了楚國之後,張儀不僅再次賄賂了鄭袖之流,還發揮了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再次把昏庸的楚懷王說的三迷五道的,不知少了哪根筋的楚懷王再一次把張儀放走了,屈原出使齊國回來後就聽到這個消息,楚國再次失信於齊國,屈原痛心疾首。

後來,楚懷王被劫往秦國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前296年,頃襄王2年,懷王死於秦國,秦國將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安葬。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絕交。期間,屈原被第二次流放。

已經佔盡上風的秦國並不打算放過楚國,秦國大將白起於楚頃襄王第二十年攻入楚國,根本沒有勝算的楚頃襄王只好和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逃難,狼狽不堪,眼看著楚國即將被滅,在極度絕望和苦悶的心情下,屈原懷石投汨羅江自盡了,屈原當時62歲左右,此時距離楚懷王去世已經過去了18年,所以屈原為楚懷王殉情自盡之說根本不成立。

歡迎訂閱小D雜談,為大家推送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來自於小D,微信公眾號為小D雜談,歡迎大家關注

推薦閱讀:

《全唐詩》四萬三千餘首唐詩、兩千五百唐詩詩人【下卷601——900】
一首詩干敗整個唐朝所有文豪詩人
這是詩人最愛寫的也是最動人的女子形象,尤其是王昌齡的這首詩
田園詩派創始人、真正的酒仙詩人:陶淵明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卻寫出了大唐第一猛詩-今日頭條

TAG:愛國 | 屈原 | 詩人 | 愛國詩人 | 楚懷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