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之後:真實加拿大之旅

移民之後:真實加拿大之旅發布時間:2014-04-23 10:26 作者:陶短房、青溪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點擊:9244次

  如今的加拿大,已不是十多年前我們剛移民時,那個對普通中國人遙不可及的陌生國度了。自上世紀末起,加拿大就是中國人最熱門的移居地,最高峰的2002-2004年,每年移民加拿大的人數都在三四萬左右,此後雖有所回落,但談論這個話題的人,卻有增無已。

  離開故國久了,有關國內的情況,於我們而言,有點像另一個世界的事——我們竭力想像著曾經熟悉的故鄉現今的樣子,更激起進一步了解的興趣。有時不免想,國內的朋友看我們、看加拿大,恐怕也會和我們如今看國內那樣,既饒有興趣,又似是而非吧?

  這些年來,我們對國內那些表現加拿大華裔移民的作品——不論標榜「紀實」還是明言「合理虛構」的——感到頗多遺憾:這些作品固然填補了「從無到有」的空白,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準確、真實地反映這一特殊人群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的實態,甚至有意無意地加以扭曲。  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結果卻只能讓今天的大陸讀者對加拿大大陸普通移民的生活、心態和精神面貌,對移民加拿大本身,都產生一種既不切實際又自以為是的先入之見。我們有條件也有責任去彌補這一缺憾:把這裡的真實故事講給在中國的朋友們聽,正是我們對國內同胞所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1誰在移民?何種方式?  移民加拿大的華人一般有兩種方式:2008年前以技術移民為主,2008年後以投資移民為主。兩類人的生活和遭遇,大有不同。  技術移民的群體,通常年紀輕、學歷高、不富裕,口袋裡普遍只有幾千塊加幣,省吃儉用,也僅能勉強維持幾個月開銷。  他們雖然憑著技術獲得加國國籍,登陸之後,一身「武藝」卻很難施展。這主要歸咎於加拿大技術移民引進中一個奇葩的現象——在引進人才時分門別類,強調「專才」,但引進後,人們的境外學歷、專業資質認證和境外工作經驗卻很難得到承認。我們所熟悉的大陸移民中,甚至有人在加拿大企業境外分支工作,移民後同樣被告知「缺乏本地工作經驗」。  結果當中很多人遇到「融入」瓶頸,始終無法獲得滿意的工作,長期在低薪、非固定的「小時工」圈內徘徊。  投資移民就沒這個問題了。這些在中國就腰纏萬貫的富裕階層,通過聯邦投資移民、聯邦企業家移民和各省提名經濟類移民等各種方式,獲得入籍資格,「除了錢和卡啥也不帶」,一落地就忙著看房、買房,甚至有些人移民尚未辦妥,就已在加拿大買好了獨立屋了。  他們在加生活方式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兩棲人」: 這些人大多在國內或其它地方有實業,移民的目的是「拿身份」、「留後路」、「保資金平安」,或為兒女家人考慮,但生活、工作重心仍然在加拿大以外;  「時差派」:他們雖然在加拿大長期居住,但掙錢仍然靠內地,其共同特點是「晨昏顛倒」,在夜裡工作,凌晨開始睡覺,下午則悠閑享受生活。  「實業派」:真正在當地投資、經營的,近年來數量有增多跡象。其中也有一部分特殊人士,投資實業並非看中商機,而僅是為了滿足企業家移民條款中對投資規模、僱傭人數和經營時限的約束,因此投資時往往不計盈虧,一旦期限熬滿就任其自生自滅。陶短房前幾年曾在列治文市用餐,發現某餐館價錢低得離譜(特價菜竟有1.99加元/份的),服務員介紹稱,這家餐館就是 「移民專用企業」,並準確告知了關門日期,事後證明一天不差。  「神秘派」:這類富裕移民的共同特點是深居簡出,行蹤詭異,富不外露,其中有些人被傳聞是「貪官」、「貪污犯」,但並無實證,也有些則不過是擔心「錢財露白」有風險的民營企業家。這些人中許多都謹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富翁;  「貴婦和小闊佬」:最初是「97大限」前後出現過大批香港「大奶」、「少爺」,在加拿大過著奢華生活,近年來大陸出身的也開始多起來。這類富裕移民通常比較張揚,許多糾紛都由他們引發,他們也常成為黑社會覬覦的目標。  聯邦政府移民部提議取消經濟類移民項目時稱,研究表明,投資移民比其他類別移民支付更少的稅收,缺乏專業技能,官方語言能力差,融入加拿大社會、環境的能力遜色,最終定居加拿大的意願淡薄。這些說法在很大程度上,都適用於新一代大陸「富人移民」,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不融入也可以活得很好」,甚至「加拿大沒有值得融入的主流文化」,人雖到加,「根」卻仍在內地。  2最熱移居地 大溫哥華  青溪2000年抵達溫哥華那天,在機場遇到的同胞中,大多數人都是轉機去多倫多落地的。在以技術移民為主的中生代移民階段,多倫多是華人移民首選。資料顯示,2002年中國大陸移民加拿大的人中,有49%的人選擇在多倫多居住,13%的人選擇在溫哥華居住。  多倫多位於加拿大東部,是全國經濟中心,加國第一大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房價相對西岸便宜,擁有眾多的著名大學,犯罪率低,就業機會多。華人常常舉辦文化活動,中國使領館也資助了很多中文學校,有助於華人家庭保持中國傳統。就業機會、子女教育、房價是中國移民海外定居的三大要素,多倫多在這三方面得天獨厚,迄今約有40多萬華人,其唐人街頗具規模。  多倫多之後,華人次選定居地是西岸的溫哥華。這是因為溫哥華氣候宜人,是高緯度的加拿大絕無僅有的冬季不算冷的地區。要說居住環境、生活品質,還是溫哥華更勝一籌。在大溫哥華地區的一些城市,諸如列治文等社區,華裔人口之多,到了不會任何英語也不擔心無法生活的地步,被部分大陸移民戲稱為「解放區」。  但正因為「宜居」,溫哥華的生活費用遠較多倫多高,尤其是住房、交通等費用令人窒息。1997年前後的香港移民潮,已讓這裡的房價上了一個大台階,因此在技術移民為主的2008年前,選擇溫哥華的大陸移民相對較少,當地中文電視台和華人社團流行的是粵語。2008年移民政策調整,投資移民取代技術移民成為新生代移民主體,移民定居地選擇出現了戲劇性轉折。2010年的統計顯示,超過50%的華裔新移民選擇大溫哥華地區定居,多倫多退居次席。這些人財力充足,對較高的生活指數渾不在意,自然,他們的湧入也令大溫哥華房價、物價更上一層樓。  隨著移民門檻的收緊,省提名計劃因為門檻低、費用節省而受到越來越多青睞。馬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和新不倫瑞克省等陌生的名字經常被新移民提起。但這些地方城市氣候惡劣,社區也不發達,華人比例低,讓許多新移民覺得不方便,他們也只是把這些地方當做跳板罷了,如薩斯喀徹溫省2010年批准的省提名移民中,華人獲批者3年後仍定居當地的不到30%。真實情況可能會更少,相當多的人僅僅在當地保留一個聯繫地址,以免被查出後取消移民資格。當然,也有一些內地城市工作機會多,薪水高,會吸引一些定居多年但始終境遇不佳的「半老移民」遷徙,如卡爾加里就因此成為「半老移民」首選的遷徙目的地。  3加拿大,居不易  對於加拿大的房價,國內有截然相反的兩種「神話」:一種認為,中國大城市買公寓的錢,在加拿大可以買別墅,且土地也屬於業主,沒有「70年收回」的擔憂;另一種則認為,加拿大房價早已高企,正等著中國人去接最後一棒。  加拿大皇家銀行經濟研究所(RBCER)去年發布了一份「房屋市場趨勢與居民負擔能力」報告,根據報告內容,加拿大兩層獨立屋和標準兩睡房公寓的全國均價和中國相比,並不算高。但溫哥華、多倫多等華人移民熱門定居地的房價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是在這份報告中,大溫哥華兩層標準獨立屋和標準兩睡房公寓均價,分別高達83.3萬加元(編者註:約合471.3萬元人民幣,1加幣兌換人民幣約5.66元,以下括弧內均為人民幣)和38.9萬加元(220萬元),可輕鬆負擔的家庭年收入要達到15.7萬加元(88.8萬元)和7.5萬加元(42.4萬元)才行。當然,相較大溫哥華,多倫多的房價要溫和得多,同類房屋均價一般要低三成左右,且同是公寓,大溫哥華多為2-4層傳統木結構,多倫多則是鋼混結構的現代化公寓。  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今年初的一項研究發現,溫哥華家庭平均年入息中位數收入僅為6.5萬加元(36.8萬元),按2012年第三季房價中位數62.1萬加元(351.5萬元)計算,當季房價相當於家庭年收入的9.5倍。  按照該公司的說法,一個城市房屋價格倘為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3倍以下,則為「可負擔」;3.1-4.0倍,為「中度難負擔」;4.1-5.0倍,為「高度難負擔」;5.1倍以上則為「嚴重難負擔」。大溫哥華的9.5倍不但幾乎比「嚴重難負擔」標準線高出一倍,且僅次於香港的13.5倍,成為全球購屋置業負擔第二沉重的城市。  加拿大有經濟學家指出,溫哥華、多倫多等華人聚居城市,房地產市場與中國經濟增速間,存在十分密切的正比聯動關係,即中國經濟走勢強勁,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就價量齊升,反之則走勢疲軟,這種說法一度引發部分城市「限制外國人購房」的呼聲。  4養老不簡單  加拿大是福利社會,很多中國人都會誤會,認為「福利社會人人都有養老金」,在他們看來,中國移民到了加拿大,未來的養老問題,主要應該通過社會福利去解決。  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異的。加拿大的養老金制度,恐怕是地球上最複雜的養老制度,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曾經稱之為「西方最難讀懂的養老體系」。  這個「最複雜的養老體系」中,有老年金(OAS)、養老金(CPP)、養老儲蓄基金(RRSP)三大部分,除此之外,還有配偶補貼、私人養老儲蓄等一些補充部分等。  這其中完全由政府負擔的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並非如國人所理解的「政府福利養老人」,而主要仍是「自己養自己」。  政府負擔的部分是老年金,所有資金來源都出自聯邦政府稅款。但這部分錢可不是那麼好拿的:按照規定,只有在加拿大定居滿10年,年滿65歲後才有資格領取老年金;定居滿40年,才有資格領取全額老年金,而全額老年金有多少呢?2010年的數字為每月516.96加元(約2925元人民幣),而加拿大最低工資標準倒數第一的卑詩省,每月也有1600加元(約9056元人民幣)收入。可見即使是「足額老年金」也根本不夠生活,如果僅定居10年,那麼每個月更只有可憐的129.24加元(約731元人民幣),那就連吃飯都夠嗆了。  老年人主要的養老保障靠的是養老金,據統計有50%以上的加拿大老年人靠養老金為主要收入來源。  加拿大18-70歲從事固定職業的人,都要被強制參加養老金計劃,該計劃規定,僱員和僱主按1:1的比例從月工資中提成養老金,該比例在1965年養老金制度建立時為各3.6%,如今已漲到各9.9%。

來源: 《看天下》2014年第10期 | 責任編輯:邵思思

推薦閱讀:

移民到海外的人們,你們家中有空巢老人嗎?
美國跟澳大利亞相比,真的只是二流發達國家嗎?
你所不知道的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
為什麼很多大陸人對二代華裔移民有偏見,尤其是一些人從來沒有親身接觸過他們就會有厭惡的情緒?
欺負大陸出國的中國人沒商量,看看充滿歧視的中國政府海外華人政策! |加國移民

TAG:移民 | 加拿大 | 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