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千山與萬水—葉劍英在長征路上
一九三三年九月下旬,蔣介石反動政府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對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大規模的反革命「圍剿」。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者排擠了毛澤東對中央紅軍的領導,採取消極防禦、短促突擊等錯誤對策,紅軍經過一年的艱苦奮戰越打越小。 葉劍英回憶這段歷史時說:那時中央蘇區好比魚缸養魚,魚很大,盆很小,養不活。毛澤東曾批評「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認為紅軍當初就深入外線作戰,到敵人心臟去,打向江、浙,調動敵人,爭取主動。但是毛澤東的正確建議沒有被接受。一九三四年十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夜渡於都濺濺鳴
一九三四年十月初,地方部隊接替主力紅軍的防禦任務,項英、瞿秋白、陳毅、陳覃秋、賀昌、鄧子恢、張鼎丞領導三萬多人,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掩護主力紅軍突圍。十月十日晚,黨中央、中革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組成的軍委第一、二縱隊,從瑞金向於都集結,中央紅軍第一、三、五、八、九軍團先後向集中地域轉移,突圍部隊共八萬六千多人。
在中央紅軍突圍之前,葉劍英由福建軍區調回總部,因李德(共產國際派往中國的軍事顧問)對他有意見,把他的福建軍區司令員的職務解除了,讓他到軍委四月當局長,主管訓練、人事工作。
調整配備幹部,是突圍前的一項重要工作。葉劍英到任後,堅持黨的任人唯賢的幹部政策,從各方面了解情況,歷史地、全面地看待和使用幹部,及時地向軍委提出幹部配備方案,保護了一批受王明「左」傾錯誤打擊的幹部。
在王明「左」傾統治時期,許多同志因對「左」傾錯誤進行抵制,受到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有的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撤職、開除黨籍。長征前夕,「左」傾錯誤的領導者視這部分同志為「包袱」、「累贅」,想把他們一部分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一部分帶走,個別的槍斃。葉劍英堅決抵制這種做法,甚至冒著被打擊的危險,設法讓這些同志參加長征。有一次,一位領導同志帶著「內定」意見找葉劍英商量,決定參加長征的犯「錯誤」幹部走留名單。「左」傾錯誤領導者原來要把邊章伍等槍斃,葉劍英堅決反對。他說邊章伍參加寧都起義後,隨即加入黨的組織,在軍委機關工作是有成績的。又說,邊章伍早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學識淵博,軍事理論和軍事素養較高,是軍隊建設的有用之才。「左」傾錯誤領導者所講邊的「罪行」似是而非,不得不同意葉劍英的意見。實踐證明邊章伍在以後的統戰工作和軍隊建設中,做出了顯著成績。葉劍英力主邊章伍隨軍長征一事,在他同邊章伍共事多年、朝夕相處中,始終沒有告訴邊章伍。解放後,別的同志告訴了邊章伍,邊章伍同志激動地說:「那時候,我們都在砍頭之列,若不是葉帥,我早就報銷了!」
在討論如何組織軍委縱隊的會議上,葉劍英提出「一定要保護黨的骨幹」。他深謀遠慮地向軍委提出了保護幹部的兩個方案:一、把紅軍大學和步兵、特科、衛生等學校中的一部分教員、學員,分配到各軍團補充幹部缺額,其餘編入幹部團,調陳賡任團長,宋任窮任政委。幹部團一般不作戰鬥部隊使用。二、把編余幹部、犯過「錯誤」或受過打擊、迫害的幹部,一部分安排在軍委機關擔任一定職務或幫助工作,易一部分編入幹部團隨軍長征。這一批受保護的幹部在遵義會議之後,都先後恢複名譽井分配工作,他們不僅在長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全國解放以後,大都成為我黨我軍的各級領導幹部。
葉劍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了大批幹部,但因他當時所處的境況,對一些很有影響的重要幹部也愛莫能助,有的甚至是自己的親密戰友也無能為力。「左」傾錯誤領導者把同他們作過鬥爭的幹部視為內中刺。他們不讓瞿秋白、劉伯堅、毛澤覃等參加長征。葉劍英長征路過於都河時,劉伯堅迎接他,並為他餞行,兩個戰友對酒暢敘,訴說衷情,心情非常沉痛。劉伯堅在蘇聯學習時,曾任旅莫支部負責人,對王明宗派集團否定在留學生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企圖取消旅英支部的作出給過嚴厲的批評。所以他們對他深懷不滿,尋找借口,濫用組織決定,不讓劉伯堅參加長征。劉伯堅只得留在中央根據地,擔任了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一次和國民黨軍隊作戰中負傷被俘,堅貞不屈,壯烈犧牲。
一九六二年「八一」建軍九葉劍英懷念當年在於都河邊,與劉伯堅同志依依惜別的心情,賦詩一首:
「紅軍抗日事長征,
夜渡於都濺濺鳴。
樑上伯堅來擊築,
荊卿豪氣漸離情。」
這是多麼雄壯豪邁、寓意深邃的訪篇啊!戰國時荊軻赴秦刺秦王政,其好友高漸離到易水擊築送行,荊軻和歌:「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葉劍英用古代這位志土慷慨赴難、義無反顧的豪情壯志來贊喻劉伯堅的高大形象,表達了對戰友的深切懷念。他每回憶這段歷史,心情部十分沉重。
「問君西遊何時還」
長征開始了。葉劍英任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率總司令部一、二、三、四、五局,總政治部機關、幹部團和直屬部隊分四個梯隊(代號紅安),從瑞金出發,向於都集結。秦邦憲(博古)、李德(華夫)、張聞天(洛甫)、毛澤東、王稼祥等隨軍委第一縱隊行動。李維漢任軍委第二縱隊司令員,鄧發任副司令員,姚吉任代參謀長,包括中央機關和後勤系統(代號紅章),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徐特立等和三十二名女同志,隨第二縱隊行動,一、二縱隊並肩前進。
在開始集結和突圍初期,為了避免敵機轟炸,規定夜行軍。每天下午五點半左右,部隊吃完晚飯,集合出發的號音就吹響了,戰士們穿著灰色的軍裝,扎著皮帶和綁腿,背著背包、槍支、手榴彈和充足的子彈,攜帶十天的乾糧,一隊隊向集結地開進。步伐聲、馬蹄聲、歌唱聲交織在一起。
葉劍英司令員身著灰軍裝,腰插左輪手槍,邁著堅定的步伐,踏上了新的征途。
十月二十一日,葉劍英率領的軍委第一縱隊隨主力紅軍前進。在信豐河地區,林彪、聶榮臻率領的一軍團和彭德懷、楊尚昆率領的三軍團分左右兩路突破了敵人第一道封鎖線。九軍團隨一軍團左側跟近並掩護,八軍團隨三軍團右側跟進並掩護,軍委第一、第二縱隊居中,董振堂、李卓然率領的五軍團在劉伯承協助下殿後。這是突圍的部署,也是行軍的序列。全軍八萬多人攜帶大扎輜重,搬家式的在羊腸小道上行進,行動非常緩慢,半個月之後,在湖南汝城、城口之間,通過了敵人給二道封鎖線。十月十五日,在良田、宜章之間,通過了敵人第三道封鎖線。此時,蔣介石判明主力紅軍意圖,任命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羅織劉建緒、出岳、周渾元等五路「追剿」紅軍。又令陳濟棠、白崇禧在粵、桂過堵截紅軍。紅軍指戰員與敵軍浴血奮戰,衝破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於十一月末分四路渡過湘江,突破了敵人第四道封鎖線。這是突圍以來最激烈的一次戰鬥,由於「左」傾教條主義的避戰方針和拙劣指揮,使部隊損失過半。
突圍行軍中各種命令、指示要及時下達,部隊的行動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及時上報,尤其是敵軍的部署、動態要及時掌握,通信聯絡一分鐘也不能中斷。葉劍英精心組織電台的同志,分幾個梯隊交替行軍,晝夜堅持工作,保證通信聯絡暢通無阻,及時地為軍委提供準確的敵情動態。
紅軍主力渡過湘江以後,進入西延山區,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界山。葉劍英登上這座高山,極目瞭望。遠處,機槍的聲音很密,後衛部隊正在阻擊敵人。腳下,險峻的雷公岩,幾乎是九十度的石梯,只有尺多寬,旁邊就是懸崖,有幾匹馬從崖上跌下去不能動了。傷病員在此都下了擔架,被同志們背著攙著走。葉劍英越走心情越沉重,他想到那麼多同志犧牲了,部隊從八萬餘銳減到三萬多人,到哪裡去補充?此情此景,使他分外想念根據地,想念毛澤東、朱德艱苦創建的中央根據地。他不禁引吭高歌,
「越過千山與萬水,
問君西遊何時還?
……
……
這裡抒發了他對中央根據地鬥爭生活的懷念和惜別之情。
部隊在西延龍勝山區,翻過了一座很高的山頭之後,緊接著又渡過了一條小河,來到一片開闊地一、三、五軍團都準備在這一帶休息。根據敵情,周恩來指示葉劍英,迅速命令一、三軍團立即前進,五軍團擔任後衛,防止敵人空襲和追擊。
葉劍英接到周恩來的指示後,立即找各大單位的負責同志碰頭,布置具體貫徹執行。他叫人向一、三軍團傳達周恩來的命令,並再三叮囑他們,一定要按周副主席的指示辦,接到命令,立即疏散。
部隊按命令正在上山,這時,敵人已追到河邊,葉劍英還在山腳下。當他爬到半山,敵人的飛機來了。他分析敵人飛機遠道而來,不會很快發現目標,於是靠在路的一邊隱蔽。沒想到敵機飛得不高,很遠就發現了目標,俯衝過來投彈。他趕忙跑步走開,已經來不及了,剛跑了幾步,炸彈就爆炸了,他跌倒在地。
當時他並不覺得什麼,好象被人打了一拳,爬起來踉踉蹌蹌地又走。警衛員范希賢趕來扶住他說:「參謀長,你掛花了。」
葉劍英這時才感到了痛,大腿靠臀部的地方,血往下直流,還有股熱氣。
「知道了。」他沉著冷靜地回答。
警衛員把他扶到平坦一點的地方,讓他躺下。
總衛生部部長賀誠得知葉劍英負傷的消息,急忙找來一副擔架,抬著他走。
葉劍英在擔架上躺了半小時,傷口還是不停地流血。
擔架把他抬到總衛生部臨時所在地。李伯釗恰好在那裡幫助護理,見到葉劍英忙問:「參謀長,你掛花了?」
葉劍英泰然自若地回答:「不要緊的。」
經過醫生檢查:彈片打進靠臀部的地方約有十多公分深。當時的環境和技術條件,不可能取出彈片,只作了簡單的包紮。直到現在這塊彈片還未取出來。每當談起這次負傷,葉劍英總是風趣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身上留下這塊彈片作紀念,它可以使人不忘過去。
後來發現,葉劍英的大衣,被炸彈打了五十幾個洞。原來飛機轟炸時,他右手正拎著大衣。從大衣「負傷」的嚴重情況看,不難想像,他當時的處境是多麼危險啊!
葉劍英負傷後,部隊在宿營地附近打土豪分給他一個豬腿。這個豬腿是在臉盆里燉熟的。長征中紅軍用臉盆煮飯吃,這是常有的事。
從遵義到夾金山
紅軍主力過湘江後,蔣介石怕中央紅軍與湘西的二、六軍團會合,急忙變更部署,調集幾十萬大軍,在湘西布下口袋陣,妄圖圍殲紅軍於去湘西的路上。「左」傾教條主義者不分析敵情的變化,仍堅持原來的計劃要去會師,這就勢必要與五六倍之敵決戰,那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在此嚴峻時刻,毛澤東力主改變方向,放棄原計劃,爭取主動,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毛澤東的正確意見,得到多數同志的贊成。紅軍於是向西前沿佔領黎平。十二月十八日,黨中央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作出了在川黔邊建立根據地的決定。在此之前,部隊進行了整編,軍委第一、第二縱隊合編為軍委縱隊,由總參謀長劉伯承兼司令員,陳雲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副司令員兼一局局長,負責作戰。
為了貫徹中央新的戰略方針,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葉劍英研究制定了搶渡烏江、佔領遵義的行動方案。一九三五年一月七日凌晨,先頭部隊佔領遵義城,九日,黨中央、中央軍委在人民群眾的歡呼聲、鞭炮聲中進入遵義城。遵義是貴州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佔領遵義,這是紅軍的一大勝利。
在這座黔北名城中,中央紅軍休整了十二天,具有偉大意義的遵義會議就在這裡召開。遵義會議批判了博古、李德在軍事領導上的錯誤,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重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隨後政治局常委進行分工,確定張聞天為總書記,主持黨中央的日常工作。
遵義會議期間,葉劍英在軍委總部協助周恩來、朱德指揮作戰,處理日常事務。
遵義會議後,面臨著一系列軍事行動問題亟需解決。在行軍途中,開了一次軍事會議。有的同志提出要奪取打鼓新場(即金沙),正在討論,敵人的飛機突然來了,葉劍英和毛澤東等連忙躲進屋後的茅草屋裡,沒有發生什麼危險,飛機過後又繼續開會。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了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作戰行動。
遵義會議結束了長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是黨的歷史上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葉劍英衷心擁護會議的決定,擁護毛澤東的領導,積極宣傳貫徹會議精神。他回憶說,遵義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等關於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使毛澤東重新取得了軍事指揮權。這在當時是有重要意義的,對後來粉碎張國燾的分裂陰謀,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和解放全中國,也有其深遠的影響。
長征以來,葉劍英總是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有時一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為軍委總部起草了許多電報。他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常對參謀人員說,一字之差,關係到許多同志的生死存亡,寫完電報一定要多看幾遍,反覆推敲,達到簡明、準確無誤。當時紅軍中有的參謀人員業務水平不高,葉劍英經常對他們言傳身教。參謀起草的電報,他認真修改,有時幾乎全部重寫。他將改好的電報,讓參謀重抄,抄好後他還要認真看兩遍,然後簽字發出。有的參謀同志不懂韻目代日,他就給他們講授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基礎知識,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參謀的工作能力。
第二次佔領遵義的婁山關戰鬥中,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光榮犧牲了。三軍團向中央發電報,要求葉劍英去接任。中央考慮戰鬥正在激烈進行,前方確實需要派得力的人,同意三軍團的要求。葉劍英在危難之際奉命前往三軍團任參謀長。
有一天,部隊行軍八十里,在宿營地已經吹過熄燈號,一軍團來電報說,三軍團前方有一座橋被水沖斷了,需要連夜修架,以便第二天部隊通過。這時大家經過一天的行軍,都很疲勞。葉劍英帶傷走路,已是十分困苦,但仍然連夜召集司令部李天佑、孫毅等幾個科長碰頭研究,布置第二天的行軍任務,並要求自己帶工兵連夜趕修橋樑。幾位科長考慮到他負傷未愈,堅決不讓他去,葉劍英只好將架橋任務交給了孫毅,說:「架橋關係到全軍的行動,橋修不好就要耽誤部隊的行軍速度。對我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你去修橋,可能一夜不能休息,第二天還需照常行軍,任務十分艱巨。」他對如何完成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等等,又作了具體的交代,才放心讓孫毅同志帶工兵連二十多人前去。他們走了幾十里路,在河邊整整勞累了一夜才把橋架通。拂曉時彭德懷、楊尚昆、葉劍英帶領部隊順利通過。
六月中旬,三軍團來到終年積雪的夾金山下,這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夾金山高聳入雲,經常不見山峰。氣候寒冷,空氣稀薄,終年積雪不化,深處竟達數丈。當時是六月炎熱季節,紅軍指戰員每人只有一套單衣,要過雪山了,想補充點衣服也無處可尋,周圍是起伏不斷的山地,人煙稀少,哪裡來這許多衣服?最初他們也曾想帶點燒酒禦寒,但當地人不過百戶,哪裡來這許多燒酒?葉劍英找大家商量後,布置部隊要多準備點生薑、辣椒以備上山壓寒;因為山上空氣稀薄,走路時,一不能快,二不能說話,三不能坐下來休息。
上午八九點鐘開始過雪山,葉劍英拉著拐棍,與警衛員互相勉勵,艱難地向前行進。雪山上的氣候,變化莫測,上午是鵝毛大雪,狂風捲起無數雪柱;下午又陽光燦爛,一片白雪皚皚的銀裝世界,耀眼欲眩。他們穿著單薄的軍裝,渾身打著哆嗦,牙齒打著寒戰,一步一停,一步一喘。後來,他回憶這段艱苦的歷程時說:「我在上山時,口裡含著生薑片。路很難走,暴風夾著雪沙,打到人的臉上、手上,象刀割似的。有的同志用手捂著臉,冒著暴風雪,走路踉踉蹌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在雪窩裡或雪崖下,永遠也爬不起來。」當時的情景確是如此。當他走到山頂,看到三個同志僵直地圍坐在一起,象在那裡烤火可是走近一看,他們已經犧牲了。
從達維鎮開始,吃糧就非常困難了,到卓克基,部隊全黨野菜充饑,一個多月吃不到鹽和油,有的部隊連野菜也吃不上,只好吃菜根。為了搞到糧食,葉劍英率三軍團教導營與藏民聯繫買糧。但沿途藏民受國民黨的欺騙宣傳,都躲起來,實行堅壁清野,不肯把糧食賣給紅軍。葉劍英對部隊說,我們要貫徹黨的少數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搞不到糧,寧肯餓著肚子。一些藏胞受反動宣傳,拿起長矛大刀,保衛自己的生命財產,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們打我們,我們就向後退,通過通司和他們談判。他不僅這樣教盲部隊,而且訂出了具體的政策規定和有效措施。由於他帶頭執行黨的少數民族政策,使許多藏民很受感動,積極動員躲上山的群眾陸續回家,紛紛把餘糧賣給部隊,有的甚至樂於為紅軍帶路。
通過少數民族地區時,參謀孔石泉的腳被土槍打傷了,走路十分困難。葉劍英看到後,讓警衛員把自己的馱騾牽去。孔石泉很感激,至今還常說,如果沒有那匹牲口,我是很難從少數民族地區走出來的。對電台、通信人員葉劍英更是關心倍至。他經常叮囑大家:分配東西不要忘了電台的同志,電台人少,他們工作很辛苦,是無名英雄,要適當的照顧:葉劍英關心同志,平易近人的作風,使每個認識他的人,都有深刻的印象。
我願當開路先鋒
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四川懋功地區,與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後,紅軍總兵力達十萬人。這為革命戰爭的勝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時全國的政治形勢是日寇向華北步步進逼,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全國人民堅決要求抗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抗日民主運動出現新的高漲局面。
一、四方面軍會師後,黨中央提出的戰略方針是,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以促進全國抗日形勢的發展。當時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依仗人多槍多,向黨鬧獨立。他過高地估計敵人的力量,認為革命處在總退卻階段,提出向川康發展的意見。為了解決這個重大分歧,六月下旬黨中央在兩河口召開會議,否定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通過了《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明確規定:「在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陝甘蘇區根據地。」張國燾勉強同意多數同志的意見,但又借口中央執行了錯誤的政治路線,要求改組黨中央和中革軍委,妄圖篡奪領導權。黨中央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
會後,張國燾造謠生事,蒙蔽事實真相,肆意歪曲中央的路線,破壞中央的威信,挑撥一、四方面軍的關係,並進行頻繁的篡權活動。他指使他所控制的川康省委致電黨中央,建議加強總司令部,增設軍委常委,並提出了具體的名單。他還授意他的支持者向中央建議,要求任命張國燾為「軍委主席」,並給予「獨斷決行」的大權。張國燾借口統一指揮問題沒有解決,阻撓四方面軍北上。中央為了團結四方面軍北上抗日,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並做了許多說服工作,張國燾才勉強同意四方面軍向松潘西部的毛兒蓋前進。
黨中央應四方面軍領導的要求,派葉劍英等同志到那裡去工作。七月二十一日,中央在蘆花開會,決定以原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為紅軍的前敵總指揮部,任命徐向前為總指揮、陳昌浩為政治委員、葉劍英為參謀長、李富春為政治部主任。
葉劍英接到命令後,立即同李富春等從黑水出發,向毛兒蓋前進。從黑水蘆花到毛兒蓋,要翻越四千多米的大鼓山,這是長征途中最後一座大雪山。山上空氣稀薄,行走十分困難,但有了前面過雪山的經驗,這次在物質上又做了禦寒的準備,挺拔險峻的大鼓山,在他們談笑之間也就撇在身後了。
七月底,葉劍英到達毛兒蓋。毛兒蓋是當地最大的一個村子,大約有三四百戶藏族人家。那裡的房屋是石砌的,上、下兩層,上面住人,下面存牲口。葉劍英在毛兒蓋住在一戶藏族同胞的家裡。他到前敵總指揮部,加強了司令部的工作。
八月六日,黨中央政治用在毛兒蓋附近的沙窩開會,重申北上抗日的方針和創造川陝甘根據地的歷史任務,強調黨對軍隊的統一領導和一、四方面軍團結的重要性,同時對張國燾的錯誤也進行了批評。張國燾對自己的錯誤多方進行辯解,陳昌浩也為張辯護。由於張國燾的干擾,使紅軍在這一地區耽誤了一個多月,失去了佔領松潘北出四川的機會。敵人在這一個多月,完成了對紅軍圍追堵截的部署;胡宗南在松潘地區的漳臘、龍虎關、包座一帶集結了四個師二十多個團,企圖堵住紅軍北上;川軍劉湘佔領了整個眠江東岸,並有一部越過眠江佔領西面的雜谷腦,薛岳、周渾元部集結於雅安地區,隨時可以策應;尾隨紅軍的劉文輝郎已趕到懋功。蔣介石作好了準備企圖把紅軍圍殲在四川西部。黨中央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決定出其不意,改變行軍路線,穿過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草地,向甘南的夏河流域前進。並根據兩個方面軍的位置,決定混合編成左、右兩路軍,同時並進。左路軍包括一方面軍五軍團、九軍團和四方面軍九軍、三十一軍、三十三軍,於卓克基集中,在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張國燾、總參謀長劉伯承的率領下,經草地到阿壩,然後向東出墨窪,到班佑與右路軍會師。總司令部隨左路軍行動。右路軍包括一方面軍一軍團、三軍團和四方面軍四軍、三十軍,在黨中央、毛澤東直接率領下,由前敵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葉劍英指揮,在毛兒蓋集中,經草地到班佑,與左路軍會師。
毛兒蓋會議之後,葉劍英召開前敵總指揮部直屬單位會議,傳達黨中央的決議,具體布置過草地的思想動員和物質準備工作。部隊迅速組織征糧,收購青稞,炒麥磨面。
在征糧的過程中,有一個團遭到敵人騎兵襲擊,受到很大損失。根據這一教訓,全軍組織學習打騎兵。葉劍英到三十軍為部隊講打騎兵要領。他說:過去我們擅長在森林、山地打敵人的步兵,現在我們要過草地,會遇到敵人的騎兵,這是一個新的課題。我們要相信自己能同騎兵作戰,能州自己的手中武器戰勝騎兵。他重點講騎兵的特點和戰術,以及步兵與騎兵應戰的戰術原則。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概括了幾個要點:一,發現敵人騎兵後,最主要的是沉著、冷靜,佔領有利地形,用密集的火力對付騎兵。二,敵人騎兵在八百米距離上,應用重機槍射擊,在四百米以內,應用輕機槍和步槍射擊。三,如果敵人騎兵向我方衝鋒時,步兵應用火力破壞騎兵的戰鬥隊形,而不要進行白刃格鬥。四,如果騎兵真正衝到面前了,應用事先準備好的手榴彈,即或騎兵沖入我們的隊伍,也應作抵近射擊。五,敵騎兵被擊退時,則在較遠的距離上進行火力追擊,不要脫離有利地形。要字牢記住佔領有利地形和密集火力是與敵騎兵戰鬥的基本手段。葉劍英還講道,在宿營、行軍時要加強對放騎兵的偵察和警戒。在草原宿營隊應選擇天然有利位置,行軍時,切忌一路縱隊前進。要制定行軍、宿營的戰鬥預案。
葉劍英講得既切合實際,又通俗易懂,解決當時以我之步兵戰勝敵人騎兵的一大難題。
講完打騎兵戰術要規程世才軍長請他吃飯。他在吃飯時間程世木「有熟悉草地的老百姓沒有了我們要過草地,需要找個嚮導。」
程世才回答:「有一個老鄉去過草地,對草地的情況比較了解,他姓李,我們叫他老李。」
程世才派人把老李請來,葉劍英對老李說:「老李同志,我們大部隊要過草地到拉卜楞去,需要幾天時間?」
老李說:「草地沒有路,也沒有人,大軍從那裡無法通過。」
「你過去不是走過嗎?」
「我走草地靠神的保護。」
「你能過草地,我們也能過。我們是窮人的隊伍,要北上抗日,蔣介石阻攔我們,不讓走大路,我們就走草地,到甘南的拉卜楞去。」
「你們是窮人的隊伍,神會保佑你們的。」
「我們不靠神仙,不信上帝,全靠我們自己兩條腿。過草地,還要請你給我們帶路呢!」叫劍英和老李談得很投機。
老李說:「參謀長,只要你們能信得過,我願意給你們帶路。」
偵察了敵情、地形,找到了嚮導之後,葉劍英迅速從三十軍回到前敵總指揮部。毛澤東聽取葉劍英彙報後,召集陳昌浩、葉劍英等開會,進一步研究右路軍北上的具體路線。
陳昌浩語氣低沉地說:「從毛兒蓋往北,就是茫茫草地,一無人,二無路,大軍難以通行!」
葉劍英針對陳的消極情緒,簡要彙報了他所了解的實地情況,最後說:「草地是沒有路,但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在草地可以走出一條路來!」
毛澤東問另外的同志:「你們看怎麼辦,我們還是走吧!」
那些同志也說:「既然草地能走,就走吧!」
可是陳昌浩又但心地提出:「行軍路線不明,大軍貿然進發,轉遇敵人堵截,那時何以自拔!」
葉劍英很有把握地說:「我們走草地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敵人萬萬不會料到我們會選擇這一著棋。為了更有把握,如果我們預先派遣精銳部隊偵察開路,可以化險為夷!」
陳昌浩問葉劍英「你能為全軍開路嗎?」
葉劍英毫不遲疑地回答:「能擔任這項任務,不勝光榮,我願作開路先鋒。」
陳昌浩聽完葉劍英令人信服的調查報告,又看葉劍英的態度那樣堅定,自己提不出反對的理由,只好表示同意說:「我們就走吧!』
但是要當開路先鋒不能單槍匹馬,總得有足夠的兵力。毛澤東對陳昌浩說:「劍英先走,給他帶點兵吧!」
陳昌浩說:「給他一個團,提前三天出發。」
毛澤東感到少,擺搖手說:「我看擔任這一任務,一個團恐怕不夠!」
有的同志說:「再加一個團。」
葉劍英扭任開路先鋒的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過草地的先遣司令
八月十八日,葉劍英帶著嚮導老李,率領定南三團向草地出發了。程世才、李先念率領的三十軍跟隨前進。
茫茫大草原,一望無際,沒有路,沒有人煙,連飛鳥也看不見。多年枯爛的水草層層淤積,散發出腐臭的氣味。到處是積水、泥濘。部隊踏著一窩一窩草根前進。葉劍英每天都要召開幹部會,了解行軍情況和問題,要求各單位加強政治思想工作。他把敵情、地形、給養、行軍路線、宿營地點、大部隊行軍需要注意的問題,一一向指揮部報告。
葉劍英和程世才住在一起,他們對如何行軍、如何休息、如何對付敵人的突然出現,都研究得很具體。根據從嚮導那裡了解到的情況:在松潘西邊的草地上,常有少數民族騎兵出沒。他即命令部隊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一天下午,他派一個連去偵察、警戒,這個連走到三角地帶,他用望遠鏡一看,發現山丘後有隱隱約約的長矛梭鏢,估計可能存埋伏。於是,命令兩個司號員同時吹號,通知部隊停止前進。看來距離不遠可是部隊聽不到號音,仍然繼續向前,接近山腳時,被反動藏騎打了伏擊。他和程世才立即命令以迫擊炮火力支援,並派部隊增援,敵人騎兵聽到炮聲,又看到援兵,飛速逃跑了。
經過這次小的戰鬥,把松潘以西的敵人騎兵趕得很遠很遠。
部隊繼續前進,走在一望無涯的泥濘草地上。嚮導老李看到葉劍英邁著艱難的腳步,說:「參謀長,路真難走啊!」但是這位嚮導哪裡知道,我們的先遣司令,不只是考慮腳下的路,而且還要考慮大部隊的行軍路線,需要判明敵情和前進的方向。
「世才同志,把地圖拿來,我們研究一下如何行動?」幾乎每走一段路,他都要和程軍長以及參謀人員根據偵察的情況作一次分析研究,確定行動路線。
在草地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惡劣的自然條件。有的同志因長途轉戰,體弱多病,在饑寒的折磨中犧牲了。有的同志身著單衣,又冷、又餓、又困,拾點乾柴烤火,睡著了,卻永遠離開了人間。葉劍英悲痛地說:許多同志為了北上,為了共產主義的事業。光榮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每個活著的人,要繼承他們的遺志,克服困難,走出草地,為完成黨交給我們的艱巨任務而奮鬥。
帶的糧食吃完了,葉劍英和大家一樣吃野菜,有時吃了有毒的野菜,還拉肚子。他不論騎征馬上,還是徒步行軍,只要有機會,就給周圍的幹部和同志講戰術,講敵情,講自己經歷過的反「圍剿」的經驗教訓,尤其是講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什麼「以堡壘對堡壘」,「禦敵於國門之外」,搞「短促突擊」等。他要大家記取這些教訓。他還特別講到遵義會議的召開和毛澤東重新問到領導崗位的偉大意義。這些情況是四方面軍的同志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聽葉劍英一講,頓覺耳目一新,精神振奮,受到了深刻的啟發教育。
過草地有時碰到雨天,沒有房子,只好在露天宿營。葉劍英和同志們一起坐在地上,雨水從頭到腳向下流。有一次他和程世才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沒有帽子,沒有雨衣,全身都濕透了,從天黑一直坐到拂曉。但他還是那樣樂觀,還不時地給大家講一些古今中外有趣的故事,以古喻今,鼓動情緒。他還領著大家一遍一遍地唱國際歌,激勵指戰員的鬥志,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在到達班佑的前一天,葉劍英對部隊說:「同志們,離班佑不遠了,加油吧!」那時大家把班佑想像成草原的天堂,好象要進大城市,頓時增加了勇氣和力量。
在到達班佑前,嚮導忽然對葉劍英說:「參謀長,你看到了嗎?右邊有棵大松樹。」
葉劍英朝著嚮導指的方向看,他還未講話,嚮導又說:「有松樹的地方就離大路不遠了。從大路去甘南比較近。」
「那戲們就從這裡向大路轉彎。」
葉劍英又對程世才說:「程軍長,今天晚上部隊就住這裡,明天休息,怎麼樣?」
「不行啊!今天不走,明天休息又不走,後邊的部隊就沒地方住了。」
「不要緊,你準備在斑佑轉彎,從大路直接去俄界,那邊就是甘南了。不去拉卜楞寺了。」
就這樣,他們在班佑宿營,住的是牛屎房子。所謂牛屎房子,是用木條或用柳條編成的籬笆作牆,上面搭上樹枝,外邊糊上一層厚厚的氂牛屎,沒有窗戶,裡面黑呼呼的,從外面看全是牛屎,
這就是牛屎房子。到了冬天,牛屎拿下來可做柴燒。經過草地,連日風餐露宿,到班佑能住上這樣的牛屎房子,風吹不到,雨淋不著,而且還可以生點火,把濕衣服烤一烤,比草地宿營不知要好多少倍,大家都感到心滿意足。
班佑是少數民族游牧集居地,估計在這裡可能遲到敵人的騎兵,葉劍英要部隊做好戰鬥準備。果然,在進班佑前一天,先頭部隊與敵人二百多騎兵相遇,很快就把敵人汀跑了。進班佑後,敵人三四千騎兵又分幾個梯隊,向二六五團駐地進攻,葉劍英當機立斷命令部隊佔領有利地形,用密集火力消滅敵人,同時命令二六三、二六四團也投入戰鬥。三個團互相支援,協同作戰,給了敵騎兵沉重打擊。敵騎兵向西跑得無影無蹤。
嚮導老李問葉劍英:「參謀長,你看今天有多少騎兵?」
「有三四千吧!」葉劍英回答。
嚮導老李說:「你如果再到拉卜楞之,還有四天路程。今天遇到三四千騎兵,越往前走,騎兵越多,進入游牧區,會有更多的騎兵跟著你。所以不能走那條路,應該轉彎走大路。兩天就到俄界。」
葉劍英想:是啊!五六百騎兵都難對付,如果更多的騎兵,我們怎麼對付得了!到拉卜楞去還有四天路程,他不打你,跟著你也難纏得很!
隨後,軍委領導同志都陸續到了。葉劍英向他們彙報:「這裡出現樹木,說明靠近甘南了,我建議改變原來行軍計劃,不走拉卜楞了,在這裡轉彎走大路,部隊停止前進。」
聽了葉劍英的報告,幾位領導部表示同意,但要等毛澤東來再議一議。
程世才派了兩個營出去打糧,繳獲了好幾頭牛和幾匹馬。把敵人騎兵趕跑以後,又獲得了許多牛羊。葉劍英問程世才:「程軍長,今天搞了多少牛羊?你們留多少?」
程世才一一作了回答。
葉劍英又說:「你們部隊走在前頭,自己少留點好不好?咱們分配東西不要忘記黨中央啊!」
經葉劍英這麼一提醒,程世才立即派人給黨中央送去一頭犢牛。第二天秦邦憲見到葉劍英高興地說:「老葉,昨天你們送頭牛,我們吃了一餐飽飯,謝謝你們。」
先頭部隊第二次打糧,帶回一個四川人。這人是個風水先生長期在少數民族地區活動。少數民族迷信風水,蓋房子朝東朝西都要請風水先生看看。由於這個風水先生經常在這一帶活動,對此地的道路、地形、居民、給養都比較了解。葉劍英找這個風水先生再次調查去甘南的道路。
「紅軍,你們想走哪條路去甘南?」
「我們計劃從拉卜楞走。」
「你們為何走那條路啊!從這裡爬過山去不遠,就是甘南了。」
風水先生與嚮導老李的意見不謀而合。
毛澤東等同志到了班佑,葉劍英向毛澤東等報告了先遣部隊行軍情況。他根據調查的情況提議:一、照原計划去拉卜楞還有四天路程,均為草地,沿途敵人騎兵很多,不易對仇二、這裡按近大路,佔領包座,翻過山就是甘南了。我們應在這裡輪彎。」
毛澤東很贊成這個意見:「好!我們就在這裡轉彎。」
隨後,右路軍向巴西、阿西、包座、俄界前進。
葉劍英就是這樣完成了開路先鋒的任務,給紅軍開闢了穿過草地之路。
一九八○年在北京人民大會黨,程世才遇到八十高齡的葉劍英,上前握手問好。葉劍英興緻勃勃地說:「世才同志,還記得吧!過草地時我們那個嚮導真解決問題,不然我們連方向都找不準!」
程世才接過話:「葉帥,你是我們的先遣司令,領導我們順利地走出了草地。」
這兩位當年的草地探路者,都呵呵地笑了。
「疾風知勁草」
右路軍到達班佑之底為了打開通往陝甘的門戶,發動了著名的包座戰役,消滅了胡宗南守敵一個團和援敵一個師,給胡宗南以沉重打擊。
此時,蔣介石的主力尚在四川,位於松潘、漳臘地區的胡宗南部因其四十九師被殲,不敢再孤軍北上。東北軍于學忠部尚在兩當、徽縣地域,甘南兵力十分空虛。如果左路軍能按原計劃迅速北上,必能開展一個新的大好局面。
然而,張國燾篡權的野心不死,處處向中央離心離德。他率領左路軍到達阿壩之後,卻按兵不動,拒不執行中央要左路軍迅速出班佑向右路軍靠攏、全力向跳河以東發展的指示。相反的,他要左右兩路全力出姚河以西企圖越黃河向青海、新羽等邊遠地區逃跑。中央三令五申,堅持變他率部出墨窪、班佑,同巴西的右路軍會合。張國燾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勉強向東挪動,化又借口噶曲河漲水,拒絕向右路軍靠攏。其災河水雖然上漲,但仍可沙渡,張國燾於九月三日卻致電欺騙中央說,偵察七十里,亦不能徒涉和架橋,還說「茫茫草地,前進不能,坐待自斃」,「再北進,不但時機已失,恐亦多阻礙」,決定返回阿壩。問時還向已出草地的右路軍提出「回擊松潘」的南下要求。
這時,隨右路軍行動的前敵總指揮部政委陳昌浩,對執行中央的戰略方針仍是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一切等待張國燾的電示。
張國燾視陳昌浩為心腹,陳昌浩的表現,更助長了張國燾的野心,他不僅不率左路軍北亡,反而致電中央進一步提出要主力包:軍全部南下川康。中央九月九日複電張國燾,指出;「目前方針只有向北是出路,向南則敵情、地形、居民、給養都對我極端不利,將要使紅軍受空前未有之困難環境。中央認為;北上方針英對不應改變,定路軍應速卯北上。」
張國燾拒絕中央的耐心說服,違抗中央的命令,篡權野心惡性發展,競然向陳呂浩發出密電,命令右路軍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陰謀用武力危害中央。
密電到甘西,右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正在開大會。葉劍英看到電報後,大吃一驚,感到事關重大,很快地把這封電報交給了毛澤東。
住在前敵總指揮部附近的毛澤東,看完電報,立即把電文抄了下來。他意識到葉劍英處境危險,要他趕快回去開會,並囑咐應當沉著冷靜,謹慎從事。
毛澤東獲悉密電後,立即與張聞天、秦邦憲等研究,認為繼續說服、等待張國燾率部北上,不僅沒有可能,而且會招致不堪設想的嚴重後果。在這關係到中國革命前途和黨與紅軍命運的嚴峻時刻,為了貫徹執行黨的北上的決議,中央決定率一、三軍團迅速離開巴兩,脫離危險區域。
毛澤東、張聞天、秦邦憲等中央領導很快到三軍團駐地,與在那裡的周恩來、王稼祥開會。
與此同時,葉劍英到前敵總指揮部作戰科,找到呂繼熙(即呂黎平)要了一份十萬分之一的甘肅地圖。
黨中央在離開甘西之前,考慮葉劍英的安全曾經通知他,要他以到三軍團參加直屬隊會議的名義,離開前敵總指揮部。
張聞天、秦邦憲臨走時也對葉劍英說:「老葉,你要走,這裡危險!」
葉劍英毫不猶豫地問答:「我現在不能走,你們先走吧!我和直屬隊一同行動。」他想到黨和人民的利益,想到直屬隊同志的安危,毅然決然留了下來。
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走後,究竟怎樣把直屆隊帶走?葉劍英急中生智,決定利用張國燾的南下電報,以打糧準備南下的名義,把直屬隊全部帶走。
九月十日凌晨兩點,軍委直屬隊出發「打糧」了。草原上烏雲密布,寒風襲人,情況又不允許打火把,軍委直屬隊向三軍團艱難地開進。葉劍英沒有帶警衛員,也沒有帶飼養員,一個人牽著沒有備鞍的騾子,追趕已出發的部隊。當他走到軍委宜屆隊行軍休息的地九同志們看到葉參謀長來了,高興地對他說:「參謀長,我們開小差跑出來了。」葉劍英也非常風趣地說:「不!我們不是開小差,而展開大差,是執行中央北上方針。」
在一個交叉路口,葉劍英碰到了張聞天、秦邦憲。他們著急地說:「老葉!你要快走啊!」
「我現在不是和你們一樣走嗎!」葉劍英恢諧地答道。
泰邦憲說:「者葉,你和我們不一樣,你把密電送給毛主席,又把軍委直屈隊指出來了,人家對你恨死了,會放過你嗎?」
「好!我就走。」
葉劍英和軍委直屬隊從巴西到阿西,二十鄉里路足足摸索了六個小時,拂曉時到達。在阿西見到了毛澤東、彭德懷。毛澤東非常高興地說,哎呀!劍英同志,你出來了,好!好!現在情況緊急,我們不能在此停留,應立即向俄界前滄與一軍團會合。
十日,黨中央公布《中央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向全軍提出;應該繼續北上,南下是沒有出路池並命令軍委直屬隊和三軍團立即向拉界、俄界開進。
一、三軍團北進以底四方面軍有的幹部間陳呂浩打不打。在此關鍵時刻,徐向前總指揮嚴肅地說:「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徐向前的話,得到多數同志的贊同,避免了兩大主力紅軍之間的衝突和流血犧牲。陳昌浩為了向張國燾有所交代,派人送信給彭德懷,企圖阻止北上。只有李特等幾個人不願跟中央北進,把紅軍大學的部分人員帶回巴西去了。
軍委直屬隊和三軍團北上以後,在通過敵軍封鎖線時,敵機又來轟炸了。他們不顧一切繼續前進,克服了難以忍受的飢餓,翻越了兩個二三十里的大山,急行軍八十里,到一個小小的村莊宿營。居民全跑光了。房子里一無所有。葉劍英和軍委育屈隊伍,同志喝了點水,吃了點青棵炒麵準備休息。經過一天的急行軍,實在太累了,多麼希望能好好睡一覺啊!可是,晚上又下起了滂沱大雨,不僅不能睡,連坐的地方也都有水,大家的衣服被子全濕透了。
十一日,葉劍英和同志們繼續行軍,又走了六十里路,到達俄界。秦邦憲在俄界見到劍英高興地說;「老葉,好危險啊!你明天走後不久,路上有四支駁殼槍到處找你。他們問,參謀長在哪裡?我問他們找你幹什麼,他們殺氣騰騰地說,把他打死再說!」
葉劍英緊緊握住秦邦憲的手,感激地說:「謝謝你昨天提醒了我,是你幫了我的大忙。」
中央為了爭取張國燾改正錯誤,電令他「立即率左路軍向班佑、甘西開迎,不得違誤」。但張田轟仍執迷不悟,反誣中央「不圖領導全部紅軍,競率一部秘密出走」。他還給一、三軍團發電報,危言聳聽地說北上「不拖死也會凍死」,企圖誘使一、三軍團跟他南下。
十二日,中央在俄界召開政治用擴大會議,毛澤東作了關於與四方面軍領導者張國燾爭論及今後戰略方針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指出張國燾的分裂活動是「絕對不可容許的」,號召四方面軍同志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同張國燾作堅決的鬥爭,以鞏固黨和紅軍。
葉劍英在反對張國燾的鬥爭中,及時地揭露了張國燾妄圖危害中央和分裂紅軍的陰謀,巧妙地率領軍委直屬隊北上,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脫離險境。毛澤東曾多次提到這件事,高度讚揚葉劍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一九六七年毛澤東在一次談話時說:「葉劍英同志在關鍵的時候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毛澤東邊說邊摸摸腦袋)就沒有這個了。」周恩來在一九七二年—次會議報告中談到長征問題時說:「劍英同志將密電報告了毛主席,因而(中央)脫離危險,立了大功。沒有劍英同志立這個功,那個局勢就很壞了……在關鍵時刻才顯出是同志嘛!古話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嘛!」葉劍英在同張國燾鬥爭的關鍵時刻,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革命立場和高尚品質,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勝利到陝北
俄界會議之後,一、三軍團改編為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林彪任副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葉劍英任參謀長兼第三縱隊司令員,王稼祥、楊尚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
葉劍英率第三縱隊北進途中,看到一個十多歲的小孩,試探地問:「小朋友,這裡到哈達鋪還有多遠?」小朋友回答「不到十里路。」在這個地方能見到聽懂漢話的小孩,真有說不出的高興。
兩個多月,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同老百姓根本講不通話,行動非常不便。到了哈達鋪,看到有漢族群眾,就方便得多了。
到哈達鋪後又往那裡去呢?按照俄界會議決定,北上紅軍經過甘東北,以游擊戰爭打通國際路線,取得蘇聯的幫助,在接近蘇聯的地區創造一個根據地。但具體路線如何走,一時眾說紛紜。一天,葉劍英看到部隊繳來的一張國民黨報紙,上面有一條消息,是報道「國軍」進攻陝北紅軍勝利的新聞。從消息中可以看出,劉志丹的部隊不少。根據地也不小,而且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葉劍英趕忙問總政治部的白軍工作部部長:「拓夫,你看看這篇報道,劉志丹在陝北搞革命,他們的根據地還不小,力量也可觀,你是陝北人,一定曉得陝北的情況,快講給我聽聽。現在我們三個方面軍在原來的根據地都呆不住了,長征了。劉志丹還能在原地堅持,說明陝北的群眾是好的,沒有群眾基礎不可能做到。紅軍的力量也不小,我們到他那裡去吧!你看怎樣?」
賈拓夫是陝北神木人,聽他這樣一說,又看看報紙,高興地說:我們陝北是個鬧革命的好地方,群眾生活很苦,迫切要求革命。「群眾基礎好,又加上窮鄉僻壤,可以和反革命勢力進行周旋。」
他們倆接著議論起來:「劉志丹靠自己的力量能堅持這麼久,而且還打勝仗,很不容易。我們去了後,力量就更大了。」
「陝北群眾生活很苦,要求革命,是個很理想的根據地。明末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就是陝北人。現在劉志丹在那一帶很有影響,人民群眾擁護他。」
……
當天下午,葉劍英把那份報紙拿給彭德懷著。彭德懷看完報紙,顧不上同葉劍英商量,拿著報紙就去找毛澤東。
彭德懷回來,興奮地對劍英說:「你提供的報紙很重要,老毛和中央其他同志已初步決定,到陝北去靠劉志丹。」
中央決定到陝北去是非常英明的,那裡是老根據地,有劉志丹、徐海東的部隊,又接近抗日前線,如果走寧夏或河西走廊,會有不堪設想的後果。在決定去陝北的問題上,葉劍英又為黨當了好參謀長。
九月二十八日,支隊在班羅鎮召開了軍事政治幹部會議。為了避免敵機的轟炸,會議在清晨五點就開始了。支隊政委毛澤東、司令員彭德懷和黨的總書記張聞天先後講了話。他們說:「我們要到陝甘革命根據地去。我們要會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軍的兄弟們去。……陝甘革命根據地是抗日的前線。我們要到抗日的前線去!」並鼓勵大家,「為著民族,為著使中國人不做亡國奴,奮力向前。」
經過一天的休息和政治動員,第二天就出發了。葉劍英率領第三縱隊在離通渭二十里路的一個村莊宿營。這裡的老百姓對紅軍非常熱情。指戰員同前來歡迎的群眾親切交談:
「你們怕不怕紅軍?」
「我們見過紅軍,徐海東的紅軍到過這裡,可好啦!」
「你們是徐海東的紅軍嗎?」
「我們是從江西北上的毛澤東、朱德的紅軍。」
毛澤東、朱德的名字就這樣開始傳到周圍的村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跑到部隊駐地,這個問:「你們怎麼走的這樣遠?」那個問:「你們在路上打了多少次仗?」指戰員耐心地宣傳黨的政策。群眾也幫助部隊殺雞宰羊,燒水做飯,軍民關係呈現一片新氣象。
次日上午向通渭前進,只有二十里路程,為了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葉劍英決定沿途組織軍事演習。演習的內容是對空防禦和打敵騎兵,參加演練的部隊主要是幹部團。有許多群眾跑好幾理路觀看部隊演習,看到精彩處,不斷咋舌鼓掌。演習完畢,隊伍已靠近通渭城。為了預防敵機轟炸,他命令部隊跑步進城。十點鐘,敵人的飛機來到時,部隊早已進入了安全地帶。
通渭是一個相當古老的縣城,城牆是用黃土堆成的。城內除了幾十家做小買賣的以外,其餘都是農民,總共約二干居民。為了通過西蘭公路,部隊在這裡休整一天。一方面進行政治動員,另一方面檢查群眾紀律。晚上各部隊會餐,並組織文藝晚會。葉劍英主持的第三縱隊的文藝晚會會場,就設在通渭縣城外的河灘上,工兵營塔了一個臨時舞台,會場周圍貼著五顏六色的標語。下午六時敵機不會來了,各部隊紛紛湧向會場,把事先準備好的飯菜也挑到河灘上。第三縱隊參謀長張經武宣布開會,全體指戰員高唱國際歌,葉劍英、楊尚昆、鄧發都講了話。戰士們興高采烈,一邊吃一邊談笑,有的高聲大喊:「司令員請來我們這裡,我們有紅燒肉。」「參謀長請來我們這裡吧,我們有白切雞。」葉劍英楊尚昆、鄧發等各級軍政指揮員,到各個伙食單位,表示慰問。娛樂晚會上,原紅一方面軍保衛局局長李克農,以及紅軍有名演員黃興等都登台表演了節目,表現了官兵同樂利指戰員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翻過六盤山,路過白楊城,越過吃水困難的楊家園子,到達環縣。葉劍英和第三縱隊在鐵腳城宿營。鐵腳城聽來是個城名,但總共只有十多戶人家,十幾個窯洞,據當地居民說,鐵腳城是古代戰爭遺留下來的名字。這一夜,部隊全部露營。
離開鐵腳城,部隊開始上山,山高約十里,當隊伍走到山上時,追趕的敵軍騎兵也到山下了。部隊吃午飯,敵騎兵陸續向止坡上集中。彭德懷、葉劍英站在山頭上,研究敵情,商量對策。山下不斷傳來稀稀落落的槍聲。彭德懷用望遠鏡觀察敵情之後,葉劍英接過望遠鏡又看。富有戰鬥經驗的彭德懷,一把將葉按倒,正在這時,一顆子彈從葉的頭上呼嘯而過。「好險哪!」解放以後,葉劍英他還曾多次對身邊工作的同志說:「彭總救過我的命!」兩位軍事領導人從敵人的冷槍和兵力對比等全局分析,估計敵人是孤軍怕殲,不敢緊迫。他們要求部隊迅速前進。敵騎兵果然沒有敢追,紅軍安全到達老爺山宿營。
老爺山有個古廟,磚石結構,葉劍英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裡。據說該廟在周圍百十里有點名氣,善男信女常來參拜,終年絡繹不絕。廟中只有一口儲水窖,這個窖沒有泉源,靠雨水流進去,水量有限,所以紅軍一到山上就派戰士守衛控制水窖,接伙食單位的人數分配用水,每個人平均一茶杯。部隊爬了十多里高山,大家都渴得要命,這一茶杯水,一到手就喝光了。煮飯沒有水,葉劍英就讓每個伙食單位派人挑糧下山做飯,做熟了再挑回來。山上住房少,水源缺,但為了防備敵騎兵偷襲,只好選在這裡宿營。除縱隊司令部和電台外,戰士們全部露宿。平日求神念經的供台,變成了縱隊司令部的臨時辦公桌。晚上,葉劍英、鄧發、蔡樹藩、張經武等就匝在供台腳下。每間廟堂,除了神的塑象外,都隨著人。然而這樣多的人住廟,對於泥塑象沒有絲毫的損壞。當地群眾無不稱讚紅軍好。
從老爺山向東,進入了陝北游擊隊經常活動的地方,群眾對紅軍早有了解,所以歡迎的場面更為熱烈。先頭一、二縱隊已進入吳旗鎮宿營,第三縱隊的後衛和收容隊還未出發。這時敵人騎兵趕來了,並將三縱隊後尾截去一段。葉劍英命令戰士迅速佔領有利地形,作好戰鬥準備。敵騎兵沿著水溝窮追,當敵人進入我火力網之後,步槍和機關槍一齊射擊,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兩邊是懸崖陡壁,騎兵不能發揮作用,前面又受阻,只得放棄追擊的企圖,回頭包圍被截斷的紅軍尾部。而被截的這兩個紅軍連,是久經戰場考驗的戰鬥部隊,他們在葉劍英的指揮下,利用地形阻擊敵人,且戰且退。直到天黑,主動撤出了戰鬥。
十月十九日黨中央和毛澤東率領的陝甘支隊到達陝甘蘇區吳旗鎮,與陝北紅軍會師。一方面軍勝利結束了歷時一年的長征。在這次艱苦卓絕的長征中,葉劍英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越過了千山萬水,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漫長的革命征途上留下了堅實的足跡。他為黨為中國革命又一次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推薦閱讀:
※曾經少年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行遍千山和萬水最後還得自己睡。這句話感慨的是什麼?
※若想見者,千山可跋,萬水可涉。
※夢遠千山又數年,鄉情照舊落眉間 文雨詩詞雅集
※萬水千山咫尺間,長伴銀屏譜詩篇。
※描寫黃昏夕陽 ? ?暮色千山入,春風百草香。
TAG:千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