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陰陽太極,指導人生修為(連載一)--黃鑒 

學習陰陽太極,指導人生修為

一、《易經》的功能

現在學習、講授易學的人都有一致的觀點:「學易學是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易學是預測學、決策科學。」而絕大多數人將易學的功能定位在預測上,即用易學的手段,先知先覺人生命運或事物的發展趨勢及結果。我認為:我們應該對學易的目的、《易經》的社會功能有一個較現實的認識,不能只用浮華的詞藻給它罩上一個迷彩的光環,那是軟弱的,沒有說服力的。

  《易經》是先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它論述的是宇宙、社會、人事產生及發展的客觀規律。它的功能總括起來應該是兩條:一是認識論,即認識宇宙,教人如何順應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類。關於認識論,《易經·繫辭上傳》中說得很清楚:「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即是說《易經》的道理準則於天地,範圍能包括天地一切的變化,而不會有過失,能微曲成全萬物,而不會有遺漏,所以能統貫天地間一切的道理,追原萬事萬物的始終,故知死生終始循環的道理。孔子說:「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是而已者也。」《易經》即是開創萬物,成就萬物,包括天下一切道理,如此而已的一門學問。「易簡天下之理得矣。」二是方法論,《易傳》更說得明白:「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即聖人以《易》通達天下一切人的心志,以《易》肇定天下的事業,並以之決斷天下一切的疑慮,使人獲致遠大的前途。「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之,吉無不利」。又說「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人們平常生活中,能效法《易經》的道理,能樂行天道之所當然,知天命之造化,安於所處之境,而廣行仁道,則能泛愛天下。《易經》強調:「生生之謂易」。生生不息變化前進不已,就是「易」。又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達,能通達,則能恆久,能循此變通的原則,無事不成。這就是毛澤東所說的「窮則思變」的道理。

  《易經》是以陰陽太極圖來表示整個事物及事物的無窮盡的運行變化,以圖中的黑白兩色代表事物中相對性的陰陽兩種矛盾事物。太極圖中的兩個陰陽魚是既對立又統一,相互緊緊合抱在一起,不可分割,這就是「一分為二」、「合二為一」。易學的陰陽學說有一套完整的認識事物的觀點:「陰陽對應;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轉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人們藉這種陰陽學說來認識和處理周邊的一切人事。《易經》將萬事萬物歸類於八卦即八個形象符號中,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觀點來抽象地認識宇宙世界。《易經》以「道」之名詞來代表一陰一陽,言「一陰一陽謂之道」。認為「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其卦的歸類就是將相同的事物歸納到一個類別,即「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就是東方文化思維的歸納法。易學中「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以物、身等等實象作為起卦、類卦的依據。一個物體,一個行為,一個時空數據都是實實在在的,有根有據的,不是唯心臆造的,它的基本依據是唯物的。《易》又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經》本身是沒有思慮的,沒有作為的,是很安詳寂靜不動的,人若能感而興發,起而運用之,終能通達天下一切的事故。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知道」這個詞回答別人,但這看似平常的回答,其內涵卻非同小可。非人人都明白「道」,都善用「道」的辯證法,曰「知道」,實不知「道」。《易經》說:「百姓日用而不知」,這裡的「不知」實指不知陰陽變化的辯證之道。事無大小,皆有「道」在其間,能安分則謂之道,不能安分謂之非道。常言「安分守己」,分者,即理所當然,故謂之道。人能安分則知常,久而自有變化,知常則明,明則神矣!偉人毛澤東的著名著作《矛盾論》和《實踐論》,實質上就是用現代的通俗語言來闡論《易經》所論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既然評價共產黨靠「兩論」起家,那麼《易經》在中國革命中的指導意義更是不容置疑的,他所闡述的辯證觀,說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著的兩個面所組成,它們既對立又統一,這就是易學中的陰陽論。他又說事物發展到一定的時候,由量變到質變再由質變到量變,向自己的對立面發展,這不就是易學中的太極圖的陰陽互變嗎?所說的「內因」是決定事物的主要因素,不正是陰陽魚中的黑白魚眼嗎?尤其是毛澤東所強調的《反對本本主義》、《反對教條主義》、《反對經驗主義》、《反對黨八股》等著作,更是對《易經》中「為道也屢遷,變動不拘,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道理之詳述。《易經》的內涵無非是教人知變與適變而已,處事不可固執於一種教條的經驗。世上的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的,故「兩個凡是」論站不住腳。常言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就是太極陰陽互換的結果。

自從學習易學後,我深感知識的追求與人類的生命同長,日日月月,世世代代都不會衰老,不會中斷。易海無涯,而我們的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只匆匆一閃,華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窮其一世都無法窺其一斑。尤其是執教講學後,必須對每位學員負責,更應學習,學習,再學習,豈能有半點懈怠疏忽,尤其在無家傳、明師的依持指導下,只有付出更多努力。常言:「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靠何而知天下事?靠書,靠文化知識。古人為了求知,而倡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我認為必須讀良書,行正路,才不致於誤入歧途而接受歪理瞎說走邪路。天下讀書者不少,能讀書,會讀書者甚少。若得天理真識,何書不可讀,何理不可精!人雖多聞,但必須擇其善者而從之,必用理以區別之。今人在易學求學上、在治事上常有受騙者,為什麼?因為這些人雖有知識,但卻不用「道」、不用常理來識別之。我們做事無巨細,皆有天人之理。修不修身,在於個人;做事過不過,在於各人把握。一個人得失不動心,所作所為是順天理的,若做事行為存僥倖冒險,是逆違天理的。做事行不行動,爭不爭取,在於每個人,成不成功在於天,故常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個人若能做到得失榮辱不動心,是順天理的;若強取豪奪,是逆違天理的。逆違天理者,禍患緊隨而至。人們閉門於室中造車,可行天下之路,是由於車之軌轍合,所以能行天下。人做事只要順天理,合人情,則可行天下,必成功。陰陽太極圖所昭示的運行變化的道理,大至宇宙,小至人世塵埃,無所不適。日月相推,因而有光明的出現;寒暑相交,遂有春夏秋冬四時遞相變化的歲序。天不能無陰陽,世不能無小人君子,陰陽順而相濟則物成,君子小人順而相養,則世治;若陰常害陽,則小人常害君子。學了《易經》陰陽學說,使我明白了領導班子為什麼要「老、中、青」三結合,這就是《易經》的陰陽平衡學,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啊!世間一國、一家、一身皆同,能處一身,則能處一家,能處一家,則能處一國,能處一國,則能達天下,心為身本,家為國本,國為天下本。

二、學易的目的

我們學習《易經》的目的不是為了算計、預測,應該是為了「開拓思維,規範人生,指導實踐」。以前常說世界觀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是立場問題。《易經》先天太極八卦圖有四句話:「天地定位,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這裡的「天地定位」就是「立場」。按易學的陰陽太極學說,人處在宇宙空間什麼位置上,就以那個天地位置為太極中心而構成一個八卦場,即立了一個場,也就是「立場」。人們以這個太極點的「立場」來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方位觀看同一事物,得出結果不相同,所以說世界觀的問題是一個立場問題。《易》言「天地定位」,天尊於上,地卑於下,天地間萬事萬物,皆有一定的位置和法則,天地人三才,人居天地之中,每個人處在不同的時空位置上,故立場不同,觀點則不盡相同。

八卦本身就是一種語言符號,它用八個簡單的卦畫符號,加之動變爻而展示了整個人和事物的全貌。我們把八卦當作一種母語來閱讀,把八卦當作一幅圖畫來認識,就容易溝通了,就容易準確。大家都知道,教幼兒學習先是看圖識字、看圖說話,然後組詞、造句,最後是寫文章。學習八卦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你直接讀出卦象的畫意來,不過由於我們用另一種語言(如漢語)來讀即翻譯八卦之象,就難免會由於各人的文字語言功底不同而表述水平不一樣,則「言不盡意」,大多是一個蹩腳的翻譯官,也難以正確地指導實踐。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內的一國際集團在北京亞運村附近修建一個北京景藏健康公園,公司董事長較懂易理,一生用易來指導人生與自己的事業,北京面授時我受其邀請看一看其佔地300多畝的公園。當她談到準備在湖心島上修建一座九層樓的建築物作展覽館,徵求我的看法時,我除了從環境協調的格局來談自己的看法外,則從卦象來說:「你在湖心小島上建一高樓房,不說大煞風景,破壞了整個自然優美格局外,我們僅從卦象來分析,湖為坎卦,高樓為艮卦,就成了一個《山水蒙》,如果從卦名《蒙》之本義來說是開啟蒙昧,進行教育的卦,你們修建的目的是展現五千年的優秀文明史,開啟智慧,但在這裡此目的達不到,會事與願違,我將它讀成為一個壓抑智慧,藏污納垢的卦,《山水蒙》,上艮為止為藏,下坎為陰暗為臟為污垢,不成一個藏污納垢之象嗎?相反,人們將《水山蹇》卦視作不通受阻之卦,實際上卦象所示不是這樣,上坎為水為智慧,下艮為高山為阻止,這就是一個高山流水,急中生智,智慧源源不斷而來之卦象。在自然環境中人們為什麼喜歡瀑布?除了其氣勢外,更重要的是它的高山流水,增智開慧。」她及助手被我對卦象的論述而折服了,她說:「你對卦象的分析超脫了古今之說,有獨特見解,有道理,令人驚訝佩服。我們考慮你的建議。」 我與董事長廣泛地就易學的學習和應用,更重要的是如何服務於社會,尤其是城市住宅環境作了廣泛交流。我認為對易學僅會預測只能佔30%,而若能致用,造福社會人類則應佔70%。她認為我的思維新穎實用,誠懇地提出與我簽約或聘任。我婉言推辭了好意,說:「我願積極支持董事長及貴公司的造福於人類的事業,但我不可能受雇於任何人和公司,丟下全國廣大學員不顧,不可能中止對周易信息的深入研究,對易學新思維的長久開發、總結,更不願用一紙之文將人生拴住,好不容易獲得退休,得到自由自在,以實現第二次人生提升和價值。」

人生沒有目的,但應有一個目標,我的現時代的目標就是實現《易經》學習和應用的現代化改革。鄧小平指示:「發展才是硬道理」。對易學優秀文化我們如果不「去其糟粕,吸其精華」,予以發展,是沒有出路的。「生生之謂易」就是發展的道理,若我們仍穿長袍馬甲趕牛車是上不了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是不準上城市立交橋的。當代易學必須實現現代化,具有時代氣息,服務社會經濟建設,使它日用化、生活化、為百姓日用而有所知。優勝汰劣,「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易學,要生存的唯一出路只有自身不斷發展,把易學發揚光大。

(未完)


推薦閱讀:

太極雜說21
太極拳的「雙重」是指什麼?為什麼要避免雙重?
太極拳拳理歌訣
武當太極拳28式手法(3)
淺談《太極虛實圖》

TAG:學習 | 人生 | 陰陽 | 指導 | 太極 | 修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