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人物畫精選(二)

中國現代人物畫精選(二)

  陽光下 梁岩 1984年 紙本設色 160cm×180cm 自藏

  梁岩,1943年生於太行山麓的井陘礦區,河北省清苑縣人。1959曾任河北省群眾藝術館美術幹部。現為吉林省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個人畫集九部。

  將現實生活瞬間的美轉化為藝術的永恆美,需要有體物入微的觀察方法和得心應手的表現技巧。梁岩的《陽光下》找到了表現人物精神狀態的切入點,皴擦結合,沉厚有力,集中體現了畫家的審美取向。畫家以意境的營造統攝全局,增強了給予觀者的整體感覺。畫面經常出現的意象,無疑是畫家內心情緒與外部世界溝通對話的通道。不難察覺,在特殊情境下表現對象常常給予畫家無限的啟示與靈感,傳統語言的繁複華美被他拉回到厚重壯闊的狀態,顯示了畫家心底對表現對象的真誠情感。此作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

  江城女 梁岩 1987年 紙本設色 67cm×68cm 自藏

  《江城女》以水墨寫意的手法描繪了一位美麗姑娘的肖像。圖中女子取側面造型,眼角、嘴角重點刻畫,面部處理注意明暗、光影。臉部的高光符合人體解剖結構,點染的嘴唇更反映了人物的精神氣質。她的衣飾以大寫意水墨恣意揮灑,以烘托頭部的安祥寧靜,只在胸前微露紅色的內衣和佛珠,以打破上衣的單調、沉悶。背景以淡墨輕掃,氤氳迷濛,揭示了姑娘的心情和畫家著力追求的平淡天真效果。這種水墨寫生人物畫看似簡單,實則沒有紮實的造型能力和對物象的靈敏捕捉、概括能力是很難奏效的。

  幸福鳥 丁紹光 1988年 紙本設色 98cm×98cm 私人藏

  丁紹光,1939年生於陝西,祖籍山西省運城。1962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62年至1979年任教於雲南工藝美術學院美術系,1980年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系,1992年任美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長。1992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山西大學、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現定居美國加州洛杉磯。他先後在美國、日本、法國、加拿大、希臘、新加坡、韓國以及香港、台灣、北京、上海等地舉辦過上百次個人作品展。

  丁紹光於60年代初,分配到雲南工作給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藝術養料。他喜愛、陶醉於雲南綺麗的風光民情和光彩奪目的民間藝術中。在他的創作中,熱情地表達了以西雙版納和雲南鄉土風情為主的題材。他的畫中不僅洋溢著喜悅和幸福,還充滿近乎樂天主義的明快而華麗的色彩。《幸福鳥》將現代精神與中國古老的繪畫傳統緊密結合起來,運用細勁有力的鐵線描和誇張變形的手法刻畫雲南少數民族婦女形象。仙鶴的曼妙風姿,少女的瑰麗柔媚,構圖的飽滿,色彩的美妙,在他的筆下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度和視覺效果,從而給人以奇光異彩、目不暇接的感覺。

  人權之光 丁紹光 1998年 紙本設色 106cm×80cm 自藏

 丁紹光的畫充滿了一片愛心和春風,給我們帶來了溫情的歡愉。《人權之光》就是這樣的作品。畫中人物造型,以修長的形體,誇張的動態,迎接普照大地的陽光。畫家在畫中著重揭示人類熱愛生命,追求幸福,嚮往自由的深刻主題,持有維護人權的積極態度,表達了亞非拉三大洲的人民沐浴著陽光,渴望著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永恆和持久。畫面以溫暖的色調,絢麗的光彩,採取以線結構的裝飾性手法,使整個畫面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律動感,以表達畫家的心聲。

  待嫁的新娘 丁紹光 1999年 絹本設色 109cm×91.7cm 私人藏

  丁紹光的作品,不僅超越了民族藝術的界限,亦超越了傳統藝術的局限。他的每幅作品都兼容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裝飾情趣。他取法中國繪畫的線描傳統並吸收了唐畫的寫實、宋畫的古典和元畫的寫意,超越水墨筆法的藩蘺,結合西方對色調的處理方法,充分發揮創作自由的特點。《待嫁的新娘》以誇張變形的裝飾手法,塑造了一個傣族新娘待嫁前的美麗和矜持。深藍色的基調,鮮艷奪目的南國花木,烘托出主體人物修長的身姿。畫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飾品及服飾上的圖案,無不精心而作,再以全線統一勾勒,使畫面充滿了詩一般的意境,給人一種自然華貴的美,一種醉心迷人的美,一種如夢如幻、韻味無窮的美。

  穿過人流 張為之 1993年 絹本設色 150cm×l98cm 自藏

  張為之,1943年生於上海市,祖籍浙江省慈溪。196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任教於山西省文化藝術學校、山西職工文學院。現為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校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工筆繪畫的意趣表現在構圖、取捨、形象,渲染、虛實的各個方面的集結,而非突出某一點。因此,傳統工筆畫家大都講求精研外物,細察物理。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曲盡物態,逼肖其真。張為之在疏離工筆畫「繁彩寡情」的常態過程中獲得了新的藝術感受。《穿過人流》大膽捕捉「動作」中的瞬間,以虛晃的背景處理打破傳統工筆追求靜態表現的程式和框框,在極為精心的立意構圖中,畫家熱衷於當代現實生活和人們情緒的傳達。

  虛谷先生 丁中一 1994年 紙本設色 194cm×155cm 自藏

 《虛谷先生》是丁中一表現歷代中國畫大師的另一種肖像畫作品。就作品的技法而論,畫家感覺這些人物的形象、動態乃至筆墨運用的過程都受到當時自己內心的一種力量的制約,是畫家的心在牽動與強制它去作出明確的表現,即在形象塑造的過程中,力求既誇張甚至於變形,然終不離寫實的準則。造型的簡約乃顯現人物繪畫的基本功底,以體現作品的嚴肅性與真實性;簡約又與人品的高潔共生。在此畫中,畫家在尋找自己的筆墨語言,他以奇崛的線條,簡括空靈的構圖,極度誇張的造型,以體現中國繪畫之精神和筆墨的精髓。此作獲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風雨青紗帳 伍啟中 1995年 紙本設色 219cm×213m 廣東省美術館藏

  嶺南新一代畫家的畫風與前代嶺南畫派有著內在的聯繫,作品注重光影色彩及寫實造型,別有新意。《風雨青紗帳》中的人物造型注重光影效果、京描關係和立體解剖,更注意畫面意境的營造。在一望無際的青紗帳中隱藏著千軍萬馬,時刻準備出擊殺敵,謳歌了革命軍民保家衛國的豪情。畫面上大面積的青紗帳處理得朦朧、虛幻而恰到好處,精心地描繪出一種緊張、神秘、令人心驚的氛圍,襯托出遊擊隊員的堅毅、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精神。

  賣花帽的老漢 吳奇峰 1996年 紙本設色 115cm×69cm 自藏

  吳奇峰,生於1937年,浙江省蘭溪人。]96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長期在新疆工作。曾任新疆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一級美術師。

任何一件優秀的作品,都必然是畫家深思熟慮和情感的外化。吳奇峰屬於那種偏重於情感類型的藝術家,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美的感受。《賣花帽的老漢》描繪的是畫家赴南疆游喀什噶爾花帽巴扎所見。帽架上各式花帽反映了當地的民情風俗,都來自於日常生活場景,十分生動。畫家精心刻畫了一位飽經風霜的維族老人樸實的形象,注入了畫家的情感。這種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導著畫家大量地捕捉、速寫生活中生動樸實的人和人的生活狀態,並且把那些神貌各異的人物、場景幾乎不加修飾或略加修飾地移植到作品中去。畫家心裡帶著激情,努力使畫面暢情達意,在筆、墨、色的交替中產生美感。

  紅果 鍾增亞 1998年 紙本設色68cm×55cm 自藏

  鍾增亞的寫意人物畫善於通過環境來烘託人物的內心,尤其在人物姿態和表情的把握上傳神、準確,因而產生了不同凡響的藝術感染力。《紅果》描繪秋時果熟時節,一少女漫步林間採摘鮮果的情景。畫家重點刻畫少女的眼睛、鼻子、嘴部,尤其強調少女的體型美,樸實、健康,給人以亭亭玉立的感覺。大寫意的衣裙揭示出人物的靜美、含蓄,同周圍紛繁雜亂的秋景形成對比。此圖以水墨為主,講究筆墨的韻味和墨色的豐富變化。在葉、果和人物周圍,以及少女面部用色渲染,追求清雅、秀麗,宛如奏響了一首流暢優美的秋天樂章。

  春睡圖 羅屏 1998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自藏

  羅屏,1943年生,福建省漳州人。1964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曾任安徽馬鞍山畫院院長、美協主席。現任馬鞍山市文聯主席、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有《羅屏山水畫選》、《羅屏人物畫選》。

  也許是羅屏的精神世界與古代的文人雅士相契,所以他的繪畫題材始終也未離開過古代文人的閒情逸緻,特別是他描繪的仕女,顯然是白居易、唐伯虎等人眼中筆下的女性。如《春睡圖》中,眠於花叢中的少女,優美的身姿同花兒融為一體。畫家以白描、淡彩的技法使兩者合而為一,通過水墨的過渡和淡彩的渲染,不僅突出了畫家理想中的少女形象,而且也創造了一種令人神往的意境。

  雙荷圖 羅屏 1998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自藏

 羅屏筆下的仕女單純清麗、痴情纏綿、艷冶不俗、平淡鬧雅、賞心悅目,如小鳥依人又自在自足,似仙子而又棲居塵世,喚人遐思。畫家在他的每幅作品中都努力描繪一個理想中的世界,一種如真如幻的優美畫境。《雙荷圖》像一首優美的詩篇,把人們帶入了詩意的夢境里。圖中的兩位少女如花中仙子,婀娜多姿,嫵媚動人,畫家以水墨、白描、淡彩的形式使她們神情、動態與白荷的象徵意味達到了有趣的諧合,從而把詩情畫意提升到了新的藝術高度。

  南國風 程寶泓 1998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自藏

 中國藝術的傳統就本質上而言是寫意的。若就其表現方式而言,中國畫自有民族化的寫實與寫意。從文化精神的深層意蘊與形式語言的表達上去領悟和把握這一傳統精神,才能創造出中國繪畫新的面貌。《南國風》的創作是深刻地領悟井掌握了這種理法,因而傳達出了一種具有時代氣息和傳統筆墨精神都堪稱優秀的民族美學品格。其構圖形式、人物造型、墨色調配都沿著這條道路延伸下去,最終給欣賞者輕鬆、優雅、淡逸、親切的美感享受和理想的精神追求。

  保安·門神 朱振庚 2000年 紙本設色 138cmx69cm 自藏

  那些新穎巧妙的作品的意蘊都是經過一個特定程序顯現出來,即畫面的形式構成本身並不具有特定的含義。這幅《保安·門神》畫本身已處於化解狀態中,因而自身意義且不論,只有通過和諧的抽象組合因素,通過意象造型的象徵、隱喻傳達出來。這些依附原有形象的線條、幾何形狀,傳統符號以及色彩,在觀者眼中,都會引起一連串富有特別意義的聯想。反映了畫家一種特定的感受、特定的解釋、特定的情調和獨一無二的創作心態。

  吾愛孟夫子 程寶泓 2000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自藏

 程寶泓的作品,非常具有傳統的精神內涵,其格調品位都極為雅逸,浸染著濃郁的書卷氣。他很好地把握了傳統寫意繪畫的意境與語言,並確立了自身模式。《吾愛孟夫子》把詩書畫從表面的形式上深入到內在精神的追求上,儘力強化其固有的民族哲學品格。圖中人物的造型、寫意的技法、行書題跋和古樸的印章渾然一體,在看似簡單的畫面構圖中著力追求素樸、凝鍊的文人精華和情懷,從而創造出純正高雅的意境和格調。

  晚風 劉大為 1991年 絹本設色 180cm×160cm 自藏

  劉大為的工筆作品浸潤著清雅明澈的氣息,散溢出悠遠的風采。從整體的構圖、造型、造境到具體的色、墨、線的運用都染上了一層濃重的抒情性氣質。他不刻意向傳統古意尋津問道,但以古典意境的含蓄靜逸之美為指向,我們可以領略到作品沉厚中的清澈和典雅氣質。無疑,這得益於作品簡潔的造型與單純的色彩處理。畫家追求的不是作為語言的表層法則與結構,而是一種精神內涵的深厚 《晚風》極為準確地刻畫了偉人鄧小平的精神風貌,堪稱為一幅時代的佳作。

  脊樑 招熾挺 1998年紙本設色 152cm×152cm 自藏

  招熾挺,1945年生,廣東省南海人。196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現為廣州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一級美術師,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國體育美展銀獎,紀念《講話》發表50周年全國美展銅獎,全國中國人物畫展銅獎,全軍美展銀獎。出版有《招熾挺花鳥畫集》等。

  好的藝術作品之所以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是源於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藝術家的任務正是通過他特有的方式把這種真誠感受最大程度地傳達出來。《脊樑》這幅畫,沒有過多的背景環境渲染,也無花樣的筆墨翻新,更談不上繁雜的色彩和浩大的場面輔墊。畫家只是截取抗洪搶險一個平常而又特定的場面,用準確精鍊而又豐富多變的筆墨表現了人民軍隊戰士們的平凡和偉大,用畫家創造性的語言點明了主題——這些年輕的生命,這些英勇的戰士用堅強的軀體,有力地扛起了人民的委託,擔起了搶險的重任。他們就是民族的脊樑!

  浣紗 蕭玉田 2001年 絹本設色 11Ocm×52cm 自藏

  佇立於荷塘池畔的秀麗身影,合著悠遠的「平仄」詩句,不知誰家浣紗女游弋在永恆的時間長河裡,牽動起人們幾乎淡忘了的懷古之情思。這無聲的詩句,傳送著大自然的氣息,飄揚著濃郁的荷香,把觀賞者引入含蓄而又悠遠的審美境界。這幅畫線的走承轉合,色彩的沉秀雅緻,始自於傳統又變化於民間。高明的畫家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從傳統中走出來,而豐富的生活又需要畫家深進去,一進一出,生活的詩意,表現的活力優美的情趣都融於畫中,給人以審美的無窮遐思。《浣紗》這幅以工寫意的畫作,讓我們從中讀出了頗多的新意。

  雙嬌圖 勵國儀 1998年 絹本設色 68cm×68cm 自藏

 《雙嬌圖》中,畫家以三角形的構圖精細地勾畫出絕代雙嬌的美女形象。如略作分析,不難發現此圖具有以下藝術特色:(一)富有裝飾意味,畫中人物的髮飾、紋飾、飄帶、背景等都是在對立變化中趨於和諧統一;(二)用線精緻簡練:人物服飾上的圖案和面部表情等處,用線起伏、轉折;繁簡、強弱、呼應等均以得意為主,或以單純為上,其黑白對比、冷暖呼應、寫實變化等既吸收了古代壁畫的養料,又有現代裝飾的成分;(三)總體對比感強。畫中線條的設計、服飾的表現、色彩的選用、虛實的處理等方面都在同一的宗旨下自然排列,並散發出古色古香的韻味.總之,典雅、秀逸是此畫的主體格調。

  金秋 趙建成 1994年 布本設色 176cmx176cm 中國美術館收藏

  趙建成,1949年生,山東省青州人。自學繪畫,曾受朱乃正指導,後入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現為青島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在趙建成的作品中,始終能感受到對東方藝術精神的那種雄渾博大、渾樸自然之象的迫尋,畫面所傳達的意象是那樣的撼人心魄,彷彿沒有一種形象能包容這「能量」。加之題材所含蘊的歷史特徵,則更增強了作品的文化意味。這些「造像」所蘊涵的素靜單純、莊嚴肅穆遠離了世俗的喧囂與紛繁,同時為純化語言提供了最為恰當的載體。從技法分析,畫家從容地控制著墨中的水分與層次,他能在如幻如真的寫實手法中灌注一種唯美的趣味。

  李清照小像 趙國經 王美芳 1998年 絹本設色 142cm×80cm 私人藏

 趙國經、王美芳夫婦筆下的仕女形象,根植於傳統文化和古典詩韻中,融匯了造型、色彩的現代觀念,既有傳統美人的古韻,又有現代美人的新趣。這幅《李清照小像》注入了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得全畫在尋古追思中傳情達意,賦予了人物現代意義的生命。這種審美效果的出現,在於畫家在作品中藉助具有象徵意義的物象,以白鷺、荷花、摺扇等作為回歸古典美的載休,從而將距離我們近千年的歷史人物加以理想化而生成新的藝術形態。

  敦煌之夢·長者 唐勇力 1998年 絹本設色 138cm×78cm 私人藏

  唐勇力,1951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197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1985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留校任教.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教授。1999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任教,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唐勇力畫集》、《唐勇力課稿》、《唐勇力工筆人物畫》、《工筆人體藝術》、《中國畫家叢書——唐勇力》等。

  這幅畫是一幅很有哲理意味的作品。圖中借用工筆畫、壁畫的語言,在絹上進行創作。圖中人物造型誇張,充分突出老者的頭部和手的表現力,找到了畫家自己表達情感的切入點。畫家借當代老者的形象,與佛文化進行有機融合,進行了一次當代與傳統藝術觀念相互滲透的試驗,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

  故鄉行 梁長林 1980年 紙本設色 179cmx111cm 中國美術館藏

  梁長林(1951一1983),吉林省白城人。197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並留校任教。

   梁長林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畫家,也是早慧和成熟的畫家。他的藝術才華反映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即使現在看來,也頗令人嘆服。他的《故鄉行》構圖簡潔、色調單純、造型準確、筆致沉穩,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和明確的精神指向.其作品的深度既在於對彭德懷元帥深沉性格的把握,也在於對樸素的筆墨語言的駕馭.這種精微和準確地對人物審美氣質的體察,產生了畫面的內聚力和與觀者溝通交流的可能。它引領我們走進那個特殊的年代,走進人物的心靈深處。

  歸去來兮 華其敏 1992年 紙本設色 67cm×52cm 自藏

  畫家創作中對題材的選擇取決於生活習慣、經驗、個人好惡和某種類似靈感的偶然因素。不論畫家本人是否意識到,這種狀況的出現總的來說反映的是對傳統文化、藝術命運的反思和當下現狀的困惑,以及由此喚起的文化批判精神。藝術家憑直覺和靈感作畫,但直覺和靈感的背後往往潛藏著深刻的社會心理根源。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是多少畫家的精神回歸和理想的追求。《歸去來兮》對題材的思想內容投入了較大的關注,畫家運用意筆淡彩刻畫理想中的人物形象,雖然對傳統借鑒、筆墨標新和布置經營都能把握有餘,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當代人對傳統哲學和文化精神的追問和渴求,通過陶淵明這一精神符號得到了張揚。

  人群·蹲著 趙奇 1991—1995年 紙本設色 157cm×96cm 自藏

  這是趙奇系列組畫《人群》中的一幅。圖中物泉單純,在大量留白的背景前只有一個攏袖蹲著的人物,畫家運用墨色的單純、簡約,刻畫出的是作為中華民族靈魂的靜穆精神。在這幅畫中,兼有素描和國畫意味的皴擦筆法,使人物宛如石刻一般厚重有九同時,畫面的外形強化了整塊的體量感,突出了人物與大地血脈相連的內在特徵,流露出了畫家對農民的敬意和對土地的眷顧之情,也反映了畫家對農民生活沉默的審視。

  老工人 吳憲生 1998年 紙本設色 80cm×60cm 自藏

 吳憲生,1954年生,安徽省寧國人。197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80年結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人物畫研究生班。曾先後任中國美院中國畫系人物教研室主任、中國美院成教院院長。現為中國美院中國畫系教授,浙江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既要深入地刻畫人物形象,又要具有相應的筆墨形式,這始終是困惑現代人物畫創作的一大難題。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許多畫家被擋在寫意人物畫的大門之外,即使勉強擠進去,亦不能有所作為,因為造型的不過關制約了他們的發展。這幅寫生作品,作者在造型與筆墨兩個方面達到了相應高度的和諧,人物五官的塑造,既發揮了水墨寫意的技法特點,又勾勒率意、準確、洒脫,衣紋的畫法筆墨豐富,千濕濃淡一氣呵成,毫無遲疑。整個畫面不因重造型而忽視筆墨,亦不因筆墨形式而忽視造型。

  生之路 吳憲生 1996年 紙本設色 134cm×69cm 自藏

 在寫意人物畫的發展過程中,人物畫家往往從兩個方面來借鑒和改造舊有的技法,一是從山水畫中找出路,一是從花鳥畫中來借用。《生之路》這幅作品在表現技巧上便借用了黃賓虹山水畫的積墨技法,利用山水畫中層層勾染的技法,使形象的塑造更加厚重,沉著,以寓含形象之沉重的人生經歷,揭示形象之內在的精神內涵。作者用沉著而自如的筆法,深入而細緻地刻畫了人物形象, 既厚重又不呆板、滯膩,力求達到一種渾厚華滋的筆墨效果,強化畫面的藝術震憾力。

  陽光 李水文 1984 年絹本設色 192cm×l30cm 中國美術館藏

  李永文,1955年生,天津市人。195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後留校任教。現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無論是工筆人物畫還是寫意人物畫,高明的畫家在注重整體力度感和氣韻感的同時,多從局部的微妙關係去作為表現的起點,而往往這個局部細節是結構的關鍵所在。在這幅《陽光》畫作中,畫家在吸取傳統繪畫營養和寫生立意的基礎上,有機地糅和了局部的表現和細節的刻畫:老人飽經風霜的臉和一雙勞作的手,土裡土氣且風味十足的粗布衣服,圖案精美而喜氣盎然的織綉品,紋理細密質感很強的樹墩等等,這一切在畫家精到的筆墨鋪排之下和諧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慈善平和的老奶奶形象。畫中最精彩之筆是那老人無法看得見陽光的雙眼和微笑的嘴巴似乎在感受著陽光,訴說著人間的溫暖。

  西藏陽光 田黎明 2001年紙本設色 200cm×l50cm 自藏

   田黎明,1955年生於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人。曾在部隊從事美術創作,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後留校任教。現為該院中國畫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田黎明借鑒西方現代派,尤其印象主義的光影效果,創造出富有新意、獨豎一幟的新人物畫,以取得豐碩的成果。《西藏陽光》在田黎明筆下,反映了忘我超俗的精神境界,光影斑駁,色彩清淡,人物朦朧,含蓄的情感和自然流露的審美意境正是文人思想深層人生哲學和藝術知覺的外化。這種文人精神在宇宙天地間找到了怡情養性之地,是對當代西方人慾橫流、偶像崇拜的反撥,是在追求一種遠離人間塵世的無人之境。觀者看後,必為其寧靜幽遠的審美情趣所吸引,成為排解個人內在精神的虛弱感和幻滅意識的有效方式。這種生命意識將宇宙視為內心寄託,反映了一種高層次的藝術哲學和美學觀念。

  雪域凈土 田黎明 2001年 紙本設色 200cm×50cm 自藏

  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田黎明用他一貫清新素雅的風格,描繪了一隊行走在高原雪域的人群。在畫家的筆下,突出刻畫了最前面的人物形象,把後面的物象處理得模糊不確定,即便是同在前面,處於兩個成人之間的小孩,畫家也以一塊白布包住了他的頭部,省略了面部的刻畫,似乎故意使觀者忽視他的存在。這種有意識地概括處理,使整幅作品具有較強的形式感,也給畫面增添了象徵意味,突顯了畫家在此召喚原生狀態的純凈靈魂的主題。田黎明的作品雖然傳統的用筆用線已被剔除,並把西畫中的光與影引進畫面,但是讓人嘆服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傳統文化的精粹處處閃現。

  青藤造像 張友憲 1998年 紙本設色 78cm×49cm 自藏

  張友憲,1954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82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張友憲的這幅作品是他多年堅持國畫傳統人物,堅信其審美觀中蘊含的乾坤之道對人生的正確把握,努力追求以書入畫過程中的成果。《青藤造像》用筆爽利,有南宋剛猛筆法遺意,其造型誇張而能得自然之趣,布局精髓略顯曠古意蘊。人物造型用破鋒逸筆草草畫出,一氣呵成,不經意間觸到人物精神,表現了藝術大師徐渭的精神面貌。這幅畫在胸有成竹後,落筆一揮而成,確有「解衣磅礴」的韻味。在超功利的審美中,「用筆千古不易」應該是作中國畫的正途。

  買豬圖 史國良 2001年 紙本設色 196cm×176cm 中央美術學院藏

  史國良,1956年生於北京,河北省大城人。畢業於北京第三師範美術班,曾從師黃胄。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畢業後曾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任教,後調至北京畫院為專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5年披剃出家,掛單河北柏林禪寺。

  史國良的作品中顯露著紮實嚴謹的造型功底、駕輕就熟的筆墨技巧以及營造濃郁氛圍的能力。畫家基本堅持的是寫實主義的路子,但又不同於一般意義的寫實畫風,這說明他對筆墨的主觀歸納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他的作品用筆潑辣勁利,有著明快樸實、雄健硬朗的品質。畫家從生活景色中捕捉靈感,以「中得心源」、「澄懷味象」營造內心的鮮活意象。從他的作品中不難斷定他是一位具力度。

  拉薩街頭(附局部) 史國良 2000年 紙本設色 77cmx544cm 自藏

 史國良的這幅《拉薩街頭》,一反傳統繪畫注重情節和敘事的完整性特點,以「漫談」的形式,用類似於速寫的手法記錄了畫家在拉薩街頭所見的眾多各具特徵的人物,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但仔細玩味畫家這幅似乎是漫不經心的「漫談」之作,便可發現畫家匠心獨運之處:一方面畫家可以藉此擺脫完整場面的束縛,突出畫家在拉薩街頭所見的印象,另一方面這種形式與畫家紮實的用筆互相補充,使畫家自身的氣質和筆墨功力得以展露。這種創作方法可充分領悟繪畫藝術的精髓和筆墨技巧的神韻。

  秋冥 何家英 1991年 絹本設色 203.5cm×151.5cm 自藏

  何家英,1957年生於天津市,祖籍河北省任丘縣。1980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後留校任教。現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作品《春城無處不飛花》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二等獎。

  面對風起雲湧的潮流變化,何家英無疑是一位特立獨行、睿智清醒的畫家。他不僅技藝精湛,最重要的是他在當代語境與傳統精義的交又點上,以東方主義式的立場重新審視傳統工筆繪畫的命運,創作了一幅幅代表時代水準的優秀作品。對待藝術存在的諸多問題和複雜的文化背景,何家英始終保持了獨特的思考視角和感悟力,這是他將傳統寫實風格推向完美境地的必要前提。在他的《秋冥》中,他能夠從生活現實中挖掘出濃郁的詩意,並以如此生動的方式向觀者顯示了一種成熟的當代工筆重彩的經典範例。同時,他的意義還在於,他使我們的工筆重彩人物畫終於發現了一種推進與升華的有效途徑。工筆重彩人物畫的表現力在當代第一次被全面、完整地發揮到了極致。因此,何家英必然屬於開創一代繪畫風尚的畫家。

  土地 何家英 1983年 絹本設色 136cm×166cm 自藏

  如果說,中國畫藝術就是線與墨的藝術,那麼,中國工筆畫的精髓也是以線為主體的藝術。當然,中國畫特別是中國人物畫發展到今天,在承載了傳統的內涵和變化之外,又賦予了難以定量的新的意義。線,不僅是結構,不僅是中國畫的風格標誌,而且是物象的純化和升華,是畫家表情達意的語言。同時,當下的線已突破了古老的界定,它如魚得水地與色墨,與光影等等親密地融合在一起,開拓了全新的領地。這幅《土地》是何家英獨具特色的用線抒情的工筆經典之一。畫中的老農聚精會神的動作,他那因勞作而赤裸的上身和肌筋有力的手臂,以及那土得掉渣的衣服、布鞋、農具等,如此和諧地與山石、土疙瘩融化在一起,默默地表現了勞苦的農民與土地休戚相依的親和關係。雖然畫面景物全滿,但在畫家聰穎的設計和現代繪畫語言的融化下,空間是詩意化的舒朗、寧靜,光感是自然化的流動、抒情。如此的一切無疑說明了畫家不單是營造意境的高手,還是一位化西方營養為東方品位的探索智者。畫作所傳遞的明快、樸實、清新、純靜的氣息深深感染著觀者。

  果實 李愛國 1991年 絹本設色 82cm×58.7cm 自藏

  李愛國,1958年生於遼寧省瀋陽市。1982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第七後全國美展銅獎,第二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一等獎,聯合國非政府組織世界和平教育協會藝術大展榮譽獎。出版有《李愛國畫集》、《工筆人體畫技法》、《李愛國工筆畫集》等。

  此作以傳統的工筆畫法表現人體,頗有宋畫的意韻,反映了畫家新的探索取向和審美趣味。李愛國的工筆人物畫功力尤深,表現在人物的造型、用筆和設色上.在他的作品中,仿古絹的運用、宋代花鳥的背景襯托,使畫面在現代氣息中透出古韻。

  為愛鳥多種樹 劉金貴 1996年 絹本設色 180cm×180cm 自藏

  劉金貴,1960年生,內蒙古包頭市人。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畫家平時作畫,喜平不喜怪,愛簡不愛繁,在平凡中進出意味。《為愛鳥多種樹》這幅絹本重彩畫,取材於生活中園丁修剪樹枝的情節,但在畫面安排處理上沒有按生活常規。畫面力求理想化,採用裝飾寫意與繪畫相結合的手法,力求明快、清爽、天趣、本真;樹的排列,鳥的分布,點、線、面,動與靜都處於有秩序的運動狀態,使抽象的真實變為藝術的真實。畫家只是想畫出一種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人與鳥、自然融在一起的美,生態平衡的美,一種人間天堂的美。

  荷塘情思 四季之一 徐惠泉 1998年 紙本設色 120cm×80cm 自藏

 站在「荷塘情思」畫前,每位觀眾都會被那響亮的色彩所打動。飽滿的構圖、鮮亮沉鬱的片片荷葉在灰褐色基調上被泥金勾出,紅襖、金扇、玉鐲、腰帶、頭飾、白花兒,玲瓏剔透的丹唇蔻指,引人遐思。風兒輕輕吹過,斑斑駁駁的陽光照射出一池金色的荷塘。一種全新的視覺語言,使你對中國畫的豐富性有一種全新的認識.作者從中西文化中吸收、融合、提煉,經過多年不懈的探索,完成了從水墨向彩墨的轉變,使藝術回歸本質,豐富拓展了中國畫的視覺傳達能力。此作獲第四屆全國工筆畫大展銅獎。

  虔誠 南海岩 2000年 紙本設色 200cm×120cm 中國美術館藏

 南海岩,1962年生,山東省平原人.1982年畢業於山東省德州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系。曾任山東平原師範美術教師,山東畫院畫師。現為北京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南海岩畫集》、《南海岩重彩人物畫集》等.作品《陽光璀璨》曾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 人類總是在掙脫觀察與研究對象的局限性中獲得發展與升華的。對原始生命本色的嚮往,使得畫家將原始的、強悍的、率真的生命現象作為自己的創作題材,以求返樸歸真,在深層次上體驗生命真諦。南海岩採用的形式語言與其所表達的意趣圓融相諧。深入的刻畫、斑駁的色痕,強化的正是某種樸拙、粗獷的滄桑感。他著色是在不破壞原有形態的基礎上進行的,儘管色彩是以墨色作地,但實質上色彩與筆墨處於並置與平等的狀態,他迥異於大面積潑彩或以色代墨的畫法而有己意。

  中國,一路平安 畢建勛 2001年 紙本設色 145cm×l85cm 盼盼集團藏

  畢建勛,滿族,1962年生,遼寧省建平縣人。198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現供職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國畫家》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這幅畫以鐵鑄般的形象和充滿了張力的構圖展現了一代偉人的精神風貌。人物形象在這幅畫中佔據了絕大部分空間,使人體有崇山峻岭般的博大與雄偉,那凝重深厚的線條似於是在描繪山峰的粗獷和厚重,同時也在講述人物那飽經滄桑的歷史。畫面中蒼茫的、略帶乾澀的用筆與層層的墨色形成一種浮雕般的效果,強烈地衝擊著人體的視域,造成觀者心靈的震撼。我們從那樸實凝重的畫面中彷彿聽見了偉人的祝願「中國,一路平安!」

  女人與貓之一 安林 1999年 紙本設色 68cm×68cm 自藏

  安林,1962年生於廣西,天津市人。198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後留校任教,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是常談常新的話題。畫要以情感人,這情從哪裡來,當然從生活中來,重要的是觀察體悟生活。有情感的畫能引人聯想,百看不厭,收到畫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表達感情更需恰當的形式,此畫採用非常自由的造型手法,脫出寫實法窠臼,以極自由的用線和簡率的皴擦,達到更高層次的自由,造型手法融合西方立體主義、表現主義造型於筆墨趣味當中,使傳統筆墨極為成功地轉入了現代語境之中。

  女人與貓之二 安林 1999年 紙本設色 60cm×60cm自藏

 女人與貓似乎本身就有著某種相關的聯繫,這兩種形象的並置在安林的畫中傳達出一種閑暇、慵懶的意味。作者並不急於說明什麼內容,而是以變形誇張的人體和淡淡的背景講述著自己的直覺。淡淡地用墨使整個畫面顯得虛渺輕靈,造成一種半睡半醒的虛幻,這是一首沒有任何主題的小詩,它只在描述著畫者的心緒,隨意的用筆和拉長的人體體現著一個用感覺創造的世界。它是自由的、流動的、安閑的、不帶有任何目的世界,它從刻意的、忙碌的真實空間中擺脫出來,使觀者感受著片刻的寧靜和悠閑。

  西風烈 李青棵 1996年 紙本設色 224cm×178cm 自藏

繪畫的審美觀念所涵蓋的時代文化精神,進一步烘托出立足於傳統精神的創造主題繪畫的意義。畫家在創作《西風烈》的過程中,由最初較為複雜的構圖設想大膽取合,精減為兩人組合的人物造型,以突出兩個女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的冷寒。

  苦咖啡 王穎生 1995年 紙本設色 16.5cm×135cm 自藏

 王穎生,生於1963年,河南省平輿人。1983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人物畫創作需要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生活體驗,這最接近人現實生活的作品,往往也最能體現畫家的創作能力。《苦咖啡》選取現實生活一角,是畫家實際創作生活的表現。圖中運用淡墨著色刻畫人物形象,從當代人的理性精神或當代人文化心態的角度入手,勇敢真誠地將自己直覺的東西表達出來,用畫家的良知和新穎的視覺圖式喚起社會的驚覺和感奮。這幅人物畫用再現的手法追求當代人與社會的距離感和無可奈何孤獨感。畫家嫻熟的筆墨技巧和對當代社會生存狀態的挖掘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真如喝了一杯苦咖啡。此作獲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推薦閱讀:

老外們的困惑:「中國人啊,你們為什麼都吃不胖?」
中國為何會有「小粉紅」和「精外」?
中國的保稅物流園區―稅收政策優勢 | 中國資金管理網
飯後神侃:中國的性格城市
楊昌宇|中國法律體系蘇聯淵源的當代反省

TAG:中國 | 人物 | 現代 | 現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