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清初剃髮屠城暴行禍起哪個漢臣

清政府血腥推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慘象·油畫(圖源網路)

清初剃髮屠城暴行禍起哪個漢臣

——讀《研堂見聞雜錄》筆記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場暴行雖已過去近四百年,然而至今讓人髮指眥裂。

一六四五年,清軍在攻陷南京之後,頒布了「剃髮令」。滿清統治者以「不從者斬」為手段,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主要是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髮型。這項政策,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漢人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遭致清廷的嚴厲處罰和血腥鎮壓。當年,清軍在揚州屠殺十天,死八十萬人;在嘉定屠殺三次,死二十萬人。

這場野蠻的大屠殺因何而起,後人多有評說。其中,有一說法是因漢臣孫之獬向清帝進言而致。清代佚名的《研堂見聞雜錄》,對此有此記載。(《研堂見聞雜錄》亦稱《研堂見聞雜記》,系明末清初王家禎撰,一卷,原題婁東無名氏撰。王家禎字予來,沙溪(在今江蘇太倉)人。雜記明末奴變、社盟及清初剃髮、太倉兵燹等事。多直書無隱,詳晰有據。間或有得自傳聞者。)文字不長,抄錄如下:

我朝之初入中國也,衣冠一仍漢制,凡中朝臣子,皆束髮頂進賢冠,為長袖大服,分為滿漢兩班。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以其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其為滿飾也,不容。於是羞憤上疏,大略謂:「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於是削髮令下,而中原之民,無不人人思挺螳臂,拒灶斗,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於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

這段文字講,清朝剛進入中原時,漢人的衣冠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凡是朝廷臣子都束起頭髮,戴著進賢帽,穿著長袖的寬大衣服,與滿族朝臣分成滿漢兩班站立。有位名叫孫之獬的山東進士,暗地裡策劃,第一個剃去頭髮迎降,希望以此博得清朝統治者的歡心,便可劃歸滿人朝班。但是,滿人認為他是漢人,不接納他;劃歸進漢人朝班吧,漢人認為他是滿人的裝飾,也不接納。孫之獬因此惱羞成怒,上疏說:「皇上平定中原,鼎新革舊,但獨獨保留漢人衣冠束髮的舊制,這是皇上依從中原,不是中原依順皇上啊!」於是,朝廷頒布了剃髮的詔令,中原人民蜂擁而起,奮勇反抗。江南百萬人因拒絕剃髮而被虐殺,血染大地,這都是孫之獬一句話激起來的啊!推究孫之獬原先剃髮的本心,僅僅是貪圖富貴,而這一無恥的念頭,卻釀成荼毒百萬人生靈的無窮之禍。

孫之獬是山東淄川人,明朝天啟年間進士,授檢討,遷侍讀。孫之獬做官時正是魏忠賢當權時期,閹黨吃香,孫之獬成為閹黨成員。崇禎元年,魏忠賢倒台,崇禎帝下令毀掉由閹黨編寫的以排斥誅殺異己為目的的《三朝要典》,侍講孫之獬居然抱著《三朝要典》哭告太廟,從此列名逆黨削籍回鄉,為士林所不齒。清兵入京後,孫之獬立即投靠新主,求饒乞降。崇禎十七年五月,孫之獬為贏得清政府寵幸,散家財組織偽軍,鎮壓抗清義軍,旋即招入北京,擢偽禮部左侍郎。這回在順治二年,他貪慕富貴,巴結新主子心切,竟然上演了這麼無恥的一幕。

不過,話又說回來,清政府剃髮屠城的暴行並不僅僅是因為孫之獬的一句話,而是滿清統治者為消弱漢族的民族意識,壓制漢族的文化和思想採取的民族壓迫政策所致。

清朝剃髮,並非入關後才施行的。滿洲族為女真人的一個支系,為建州女真。滿洲族人幾百年來髮型一直沒變,滿族男子一般是將頭頂中間一撮如錢大之頭髮留長結成辮子,其餘四周發皆剃光,所以稱為「金錢鼠尾」。早在宋代,金國人就剃髮,並高壓強迫佔領區的漢人剃髮。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當時的金太宗就下過這樣的強硬命令:「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努爾哈赤建後金稱汗後,強迫被佔領區漢人和投降的漢人必須剃髮,所以,剃或不剃,成為了一種政治性標誌。漢人只要剃頭,就免死收降,否則砍頭。後金軍佔領遼陽後,當地漢民成千上萬不願剃頭為虜,自投鴨綠江而死。皇太極繼位後,殺人方面有所收斂,但對剃髮則要求更嚴。清軍初入關,佔領北京後不久,即發布剃髮令。由於吳三桂等明朝降官勸說,加之北京及周圍地區人民反抗連連,多爾袞不得不收回成命。所以,清軍入據北京後好長時間內,明朝舊官變成清朝官員,仍舊身穿明服,冠裳不改。但是,當北京的攝政王多爾袞得知南京已定,又有漢臣孫之獬緊勸,即改變初衷,讓禮部在全國範圍內下達「剃髮令」。

清軍「揚州十日」屠城的繪畫  

「剃髮令」一下子觸發了漢人的民族情愫。「原來對砍頭都馴服得像一群羔羊,忽然間只因為要剃掉他頭上一部分頭髮而怒吼如虎。」(柏楊《中國人史綱》)惡法逼人,本來漸趨平靜的江南地區,頓時如水入沸油般四處暴散起反抗的怒潮。1645年6月28日,清廷再次傳諭:「近者一月,遠者三月,各取剃髮歸順。」剃髮成了絕對命令。如此野蠻的「留髮不留頭」,引發了江南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從蘇州開始,抗爭怒潮波延而起,常熟、太倉、嘉定、崑山、江陰、嘉興、松江,處處義旗,人人思憤。清廷江南前線的總指揮豫親王多鐸實行大肆鎮壓,江南勝地,頓時血流成河。

據史載,在常熟,奮起抵抗的市民被清軍屠殺,「通衢小巷,橋畔河干,敗屋眢井,皆積屍累累,通記不下五千餘人,而男女之被擄去者不計焉」。七月初六,清軍攻陷不肯剃髮的崑山,屠城三日,「總計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墮井投繯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倖免者十之一」。順治二年,清軍在嘉定三次屠城,清兵「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草叢棘,必用長槍亂攪」,「市民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清兵「悉從屋上賓士,通行無阻。城內難民因街上磚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紛紛投河死,水為之不流」。若見年輕美色女子,遂「日晝街坊當眾姦淫」,有不從者,「用長釘釘其兩手於板,仍逼淫之」。血腥屠殺之後,清兵便四齣掠奪財物。「兵丁每遇一人,輒呼蠻子獻寶,其入悉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獻不多,輒砍三刀。至物盡則殺。故殭屍滿路,皆傷痕遍體,此屢砍位能非一人所致也」。大屠殺持續了一日,約三萬人遇害,「自西關至葛隆鎮,浮屍滿河,舟行無下篙處」。更有甚者,清軍「拘集民船,裝載金帛、子女及牛馬羊等物三百餘船」,滿載而去。

當然,和歷史上幾乎所有惡貫滿盈的漢奸一樣,孫之獬同樣受到了嚴厲的懲罰。《研堂見聞雜錄》記載:「至丁亥歲,山東有謝遷奮起,攻破州縣,入淄川城,首將之獬一家殺死,孫男四人,孫女孫婦三人,皆備極淫慘以斃,而之獬獨縛至十餘日,五毒備下,縫口支解。嗟乎!小人亦枉作小人爾,當其舉宗同盡,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鐵鑄不成一錯也。」順治三年秋,山東爆發了謝遷領導的農民起義,這時孫之獬正巧衣錦還鄉。農民軍攻入淄川,將其活捉,五花大綁示眾街市,人們在他身上遍刺針孔,插上毛髮,以懲罰其獻媚清廷首創剃髮殘害同胞的罪行,然後斬首市曹,暴屍通衢。消息傳出,人們無不拍手稱快,皆雲罪有應得。顧炎武聞此消息,奮筆寫《淄川行》以賀:「張伯松,巧為奏,大纛高牙擁前後。罷將印,歸里中,東國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獵獵,淄川城下圍三匝。圍三匝,開城門,取汝一頭謝元元。」孫之獬的死訊傳到京城,順治帝給吏部下旨,討論撫恤之事。當場就有大臣提出:孫之獬已被削去官籍,不應當給予撫恤。順治帝最後採用了這些大臣的建議,沒有給予孫之獬任何旌表和撫恤。

嗚呼,這就是以出賣祖宗和靈魂為代價來「貪慕富貴」的惡棍下場。孫之獬其人在中國歷史上本稱不上什麼人物,卻在清初做了一件讓人至今為之詬罵的事情,讓世人至今罵之而後快,以致成為清初官場上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物,成了千古罪人,真可謂「恐聚十六州鐵鑄不成一錯也」。

推薦閱讀:

揚州十日80萬——清兵血腥屠城實錄
埃及屠城 美國人真的是婊子 都不如!
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
歷史上,南京到底發生過多少次大規模的屠城?

TAG:轉載 | 屠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