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梁漱溟的養生智慧二

國學大師梁漱溟的養生智慧二

其實當今世界素食主義者很多,但是並非每個素食者都能長壽,而梁老之所以能夠活到耄耋之年而且依舊身體健康,秘訣之一就在運動。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又說生命在於靜養。實際上,動靜是辯證結合的運動,氣功正是這樣一種神奇的有中國特色的動靜運動。梁老早年入佛,練過氣功;而這種功夫成為他一生持之以恆的運動,跟困苦他多年的失眠大有關係。他年少就投身革命,先天下之憂而憂;爾後因多種原因踏進佛門,但國家外患不斷,內亂紛起,國將不國,民不聊生.身處亂世,作為一個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優秀知識分子,梁老又豈會只閉眼念阿彌陀佛呢,於是重新回到世間,到北京大學任教替釋迦和孔子說個明白,致力於鄉村建設十幾年,投身抗戰為國內和平奔走,建國後依舊為農民說話,因脾氣過於耿直而被迫淡出政治,潛心做學問。這中間的是是非非只有留給後人評價,人生的大起大落卻非一般人能夠承受。也許正是為國為民為人生思慮太多,梁老自壯年時代就患上了失眠症,爾後竟越演越烈,成了困擾他大半生的痼疾。為了治療失眠,梁老與道家也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經談及釋道都是從生理身體入手理解生命。在生活中他對道家的體悟主要緣自太極拳、靜坐等練氣功活動。

1.氣功養氣治療失眠/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研究員的說法,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是中醫的經絡、氣血與穴位三大學說:經絡相當於氣血運行的通道,穴位近似氣血運行的出入口。練功者通過自身的意識對心理活動和意識進行控制,並調節呼吸與肌肉活動,從而改善自身的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使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運行通暢,從而達到防病、治病與促進心理健康等目的。由於人的機體受到氣候、環境等自然界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中國氣功強調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的思想;同時氣功不但能提高、改善人體的生理功能,更能促進人體心理功能的良好運轉,所以體現了形神合一的整體觀。由此可見中國氣功的形成和發展吸取了儒釋道和醫學的一些理論和健身技術,因此顯得博大精深。就氣功的功法來說名目繁多,豐富多彩。以氣功流派劃分,可分為道家功、儒家功、佛家功、醫家功和武術五大派別,梁老對前三種氣功都有很深的造詣。以練功的動靜劃分,可分為靜功、動功,如梁老練的太極拳就是動功。以練功的姿勢分,有卧功、坐功、站功與活步功,梁老對卧功和坐功都有很深的領會。以練功的手段分,側重意念鍛煉的意守功;側重呼吸鍛煉的呼吸功;側重姿勢鍛煉的調身功,這幾種方法梁老基本都練過,尤其是前兩種。梁老不到二十歲便皈依佛門,因而他很早便接觸了氣功,並有一定的入定功夫,所以能有比別人更強的鎮定心態:1942年,梁老與朋友從香港折回內地時,大家同坐一艘小船,除了梁老之外,其他四人都嘔吐,眩暈難支;抗戰時,梁老在桂林的七星岩吃素,日本的飛機在頭頂上盤旋,他卻鎮定自若,聊天如常。不過要想在氣功方面有很高的修為,並且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則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修鍊。梁老在北京大學教書期間,曾到北京的摩訶庵靜養,尤其是在西郊的極樂寺靜養過四十多天。後來由於社會活動事務繁忙,他的氣功修鍊中斷了近二十年。1947年2月至4月以及1949年8月至9月初是他第二次比較長時間地修鍊氣功。1947年只有六條日記而且都和氣功相關,這一年梁老與著名的漢密大師傅能海相識並成為好友,梁老向其請教氣功修鍊,4月8日的日記記載了他初練氣功的心得:連日雖不忘,亦總未得手作功夫。本日約四時起坐,於手腳姿勢尚未得其安。念中覺察有二:一要搞清楚動機,動機不清楚或動機不正,必不可以;二要辨明「見體」之體,是儒家的抑佛家底。前者為出發點,後者為目的地,……儒家之體與佛家之體是一非二,但屬兩階段不同。1949年8月梁老與羅庸、謝無量等朋友在北碚的縉雲山頂縉雲寺閉關修佛,這期間他練的是密宗佛法大手印。因為他已禮拜西藏佛教噶舉派貢嘎呼圖克圖為師,受灌頂禮。梁老本人在宗教或者流派上沒有偏見,所以能出入三教吸采眾家之長。這段時間梁老身體頗不佳,不但被失眠多夢困擾,而且肚腹疼痛多日,身體疲憊,頭腦昏沉。他渴望能夠潛心修鍊,擺脫身體拖累之苦,但梁老心繫國泰民安和民族發展大計,所以久久放不下心,正如他的1949年8月19日日記所說:自皈依上師之日即先曾自己審查一番;一切法中佛法最勝,我豈有疑,然從人類文化發展說,當前需要則在中國文化,而非佛法之時機。同時我於當前中國建國問題及世界文化轉化問題,自覺有其責任,更無第二代人代得,在我心中亦可說除此事更無事在,所為皈依者,自感慧力不足。煩惱猶多,求明此心,俾力足任事而煩累可解也。因對世事放不下,修持自難得力。然細思所謂放下,只能是放平,而不可能是放棄不管。放平是佛法,放棄非佛法,不獨於悲心不合,亦於大手印之不作分別取捨不合也。上師以無相大手印授我,又以「用心不要太緊」相囑咐,其旨一貫。佛法在此,世法亦在此。從這段時間的練習來看,氣功並沒有對梁老的失眠起到很大的療效作用。王極盛先生的研究也表明,練功者的心理活動和意識控制,對練功的效果起著主導的作用,氣功強調調心、調息、調身相輔相成,尤其是調心起著主導作用。一般而論,練功者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意守好,相信氣功,心身放鬆,練功的效果就好。反之,練功效果就差。1953年底,朋友教了梁老簡化的太極拳法。梁老總結為:一是氣要下沉;二是肌腱要通;三是「無思無慮,無物無我。呼吸正常(宜於靜)動作都與一呼一吸相配合。頭頂(如懸樑)涵胸拔背(松前緊後)。舌頂上顎,口似閉而不閉。提肛如忍糞,橫膈膜下降。領直。沉肩墜肘不配合呼吸則慢等於無用」。從這一年到他去世,太極拳基本上是梁老的晨練項目。當然,單練太極拳並沒有解決梁老的失眠問題。到1956年正月,梁老的失眠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工作和生活,苦不堪言;故到北戴河療養了兩個多月,並接受了道家氣功方面的指導。其實梁老本人對氣功的認識,是頗有見地的。他在1956年5月30日日記記載:氣功之「氣」應當說是「體氣」;它以人類生理上植物性神經這一系統為代表。它對於大腦神經活動具有半獨立性,但又息息相通,受其影響,為其所左右。人類文化進步,人的生活為大腦意識所主宰所統治便愈強,氣血之運行,機體之功能,有時失其自然。因而致病者不少。又大腦意識過強活動之結構有時亦使大腦受傷損或擾亂,從而致病。氣功主要在使大腦休息得到補養,同時亦使植物神經方面得以從意識過強統治下解放出來而恢復其自然之運行,發揮其本有之功能。梁老在院方的指導下最初是練卧式強壯功,幾天後練習盤膝坐,而且眼、耳、鼻、舌、身、意各有練習,尤其是意;一天修鍊4次,午前兩次,午後一次,晚間一次。

1956年5月9日梁老第一次練卧功,但是很不順利:意念紛雜,腹內氣鳴不斷,爾後他領悟到煩躁不寧是提神提氣的後果,反之則能心息相依,守于丹田。兩天後,梁老將功課表(他稱練習氣功為功課)改為一天五次:早課——八點半,十點;午課——下午兩點半,四點;晚課——七點,這樣在時間安排上更合理。可能因為院方給他的指導是道家的,而梁老以前練習的主要是佛家功,因而一時難以適應,5月29日他在日記里認為已經初步知道靜中守丹田是怎麼回事。爾後他又練過內養功、靜功等,梁老對什麼功覺得無所謂,正如他給胡應漢先生的信中所說: 「氣功能治百病者,其道理在使大腦休息,從而植物性神經系統得其暢遂活動,不用醫藥而依靠人身生理之自然功能也。我曾習氣功療養院的氣功,知其理,簡單的方法就是靜下心來睡眠——必須睡眠,必須放棄一切而睡眠。」說到氣功,還得說說梁老推崇的誦經。誦經是梁老氣功修鍊的輔助項目。他信奉佛教也廣泛閱讀了佛家不少經典之作,從他的日記中可以發現他經常在睡前誦經,還摘抄了許多經文。誦經抄經既能從文字上尋求解脫,驅除苦悶消解煩悶進入靜修境界,而且在冥思和誦讀中能夠促進氣血有規律地運動,提高人的免疫機能,祛病健身。

所以梁老不但自己誦經,還勸朋友、教友人誦經:「病中宜勤誦《金剛經》文,如不能全背誦之,則背誦其一二章節亦好。如此則雜念可減,而心境可凈可靜。生死猶晝夜耳,不必在心。」他還說:誦經可減少煩惱而開朗智慧,但「要不求甚解,追求理解便是錯誤,所貴在誦中不知不覺掃除執著」,進入靜的境界。總之,通過修鍊氣功,梁老明白了自己病痛根基所在,並說將從佛家五十一心所法學習對治,這些心所法有無貪、無嗔、無痴,也就是梁老所說的平淡。這說明練氣功要想有功效,主要在於將心態調整平和,心、意融於一體,否則就是白練,就是折磨自己。經過兩個多月的練習,從梁老的日記可以看出,他的失眠症大為好轉,日記里多次提到「夜來睡尚可」。這一年的8月上旬到下旬,梁老還在北京郊區八大處靜養了一段時間,所以1956年是梁老氣功修鍊的第三個時期。梁老之所以如此重視氣功,除了失眠之外,也因為他對於氣功健身有著深刻的見地。1974年在給陳維志先生的信中梁老談道:人生當時時採取主動,不要落於被動。疾病之來,都是身體落於被動而反抗鬥爭之事。吃藥又使身體在被動中,不如採取主動手段,如靜坐,或習拳為好。習太極拳,緩慢動作,身體微微出汗,或是微燒可退之道。人們平時思慮紛雜,大腦不得休息,非但耗費精神於無用之地,而且有違醫家「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之古訓,必將不知不覺中招致疾病。因此常常使自己大腦得到休息實為第一要義。再進一層,則實行靜坐,那就更好。而梁老面對20世紀50年代後期,包括後來「文化大革命」期間更為嚴峻的批鬥,卻能夠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心平氣和地在紅衛兵的管制中安心做學問,這不能不讓人折服他的氣度!由此也可見,氣功不僅能對生理疾病有良好的療效,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調整人的心理狀態,優化人的心理素質:主要表現在改善和優化人的情緒,增強和提高人的意志控制能力,塑造人的良好性格提升自我道德意識,尤其在緩解人的情緒緊張方面功效突出。情緒對健康與疾病的作用眾所周知:積極樂觀的情緒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並促進身心健康;而消極不良的情緒在一定的條件下則容易導致心身疾病;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對人的學習進步、工作成功、家庭美滿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身體的健康買了保險。這些道理在中國古詩中就有所反映,例如白居易的《冬夜》:「家貧親愛散,身病交遊罷;眼前無一人,獨掩村齋卧。冷落燈火暗,離披簾幕破;策策窗戶前,又聞新雪下。長年漸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學坐忘心,寂寞安可過。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來四年,一千三百夜。」陸遊的《秋懷十首》之一:「辟塵當以犀,沼纓當以水;龜堂一炷香,世念去如洗;人生天地間,太倉一秭米;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孰能從我游,跌坐燔柏子。夜半清磬聲,悠然從定起。」

2.讀書寫作養心健腦/報道,美國某科研機構曾挑選20世紀以來的400位歐美名人為研究對象,調查哪類人的壽命最長,結果是愛好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讀書人居首,其平均壽命為81.5歲。我國也有人對秦漢以來的13088位「專家學者型」人物的壽命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其平均壽命也遠遠高於一般人。可見讀書寫作與延年益壽關係非常密切。這樣的例子也不計其數:著名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國際問題專家陳翰笙院士享年108歲,畫家劉海粟93歲時還上黃山寫生,作家巴金、冰心,詩人艾青、臧克家等,都是跨兩個世紀的高壽老人。讀書的養生魅力和秘密在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給人以生存智慧、生命能量。近代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說:「書籍是人類養怡之良師」,知識淵博能使人明辨是非,學問豐富能使人趨利避害。《韓詩外傳》中閔子騫拜孔子為師說的話就是證明。他說: 「我生活在偏僻的鄉下,看到達官貴人坐在華麗的車上,前後龍旗飄舞,很是羨慕,因此寢食不安、臉色乾枯。如今受先生教化,精讀做人治國之書,懂得道理且多,能辨是非、知曲直、識美醜了,那些『龍旗』之類的東西,再也不能打動我的心,因而心情平和、通體坦泰,臉色也就紅潤了。」更重要的是讀書能夠解除煩悶,調整心態,培養良好的身心,病自然不敢輕易登門。鄭成功說:「養心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明代詩人于謙也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常讀膾炙人口的詩文書籍,能夠令人俗念頓消,胸懷坦蕩,性情豁達,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純潔思想的功效。梁老就曾經勸他的侄子讀陶淵明的詩養心,還說心養好了,身體自然會好。南宋的《苕溪漁隱》中說:「世傳杜詩能除疾,此未必然。蓋其辭意典雅,讀之者悅然,不覺沉痾之去體也。」現代醫學證明:讀感情色彩濃厚的書,的確可以激活精神,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國外用閱讀書籍治療各種疾病的例子很多:德國的病人圖書館,讓慢性病者、尤其是神經系統及心理系統有障礙的患者,閱讀不同感情色彩的書籍報刊,病人康復得很快;美國心理學家勒納提倡「詩歌療法」以改善人的心理和情緒等。知道了這麼多讀書的好處,那梁老的高壽秘訣也就可見一斑了。梁老從5歲開始讀書,用他自己的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思考到老」,讀了一輩子的書。除了讀書,更重要的是寫作,這是更高級的腦力活動,勤動腦者大腦、神經及感官信息運動非常活躍,其作用和運動員加強訓練是一樣的。梁老從23歲正式發表轟動一時的《究元決疑論》,一直到他去世的前兩年可謂筆耕不輟,名副其實的著作等身。而且梁老作為知名的學者、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一生都在堅持做各種腦力活動,93歲了還能連續站在台上演講三個小時,口若懸河,思維敏捷,一般的老年人即使有這個體力,可能也耗不起這種腦力,可見梁老的腦功不簡單!人一旦上了年紀最可怕的是思維的停泄和僵化,這也是人真正衰老的標誌。梁老在閱讀《長壽的途徑》時曾特地在日記里做了摘錄:人體的衰老的根源和大腦以及整個神經系統緊密相關。俗話說人怕心老,心老就意味著腦部活動的衰竭開始,所以梁老一生都堅持腦力活動:年壯時不說,上了80歲他還堅持每天寫作兩個小時,90歲了還常給別人講座,94歲了他和別人談話還能堅持一個半小時一次,這種旺盛的腦部活動能力是他長壽的源泉。他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告誡自己的兩個兒子:「功課不過增進人知識。但吸收此知識而運用者則在吾人有健全之身體與活潑之頭腦。身體不健全,頭腦不活潑,勉強用功,吸收不進來。勉強吸收,亦不記得,或不會運用,徒勞無益。」

當然,過猶不及,腦力活動尤其對於老年人,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並非越多越好;超越了自身體力能力之限,則反倒會傷害身體了。

3.老年生活保持規律/一旦過了花甲之年,除了要多注意飲食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必須保持生活作息有規律。因為老年人的各種生理機能一旦紊亂,就很難調整過來。梁老的作息就值得老年人參考。很多老年人習慣早起,但是如果晚上7點就睡,半夜醒來反而難受。因為0點到3點是深度睡眠時間,這個時候睡好了,第二天就會精神煥發。凌晨4點後睡是淺睡眠,效果不大好。夏天,他一般是5點起床,冬天是6點,晚上沒有特別情況,一般9點睡覺。90歲以前,除了雨雪天梁老都會堅持到戶外運動。早晨練習太極拳,爾後回家吃早餐;接著如果有睡意便小睡一會兒,精神好則寫點東西練練氣功;午飯後必午睡,醒來練會兒氣功,接著出門散步。success001.cn成功網如果有會議或需要讀書寫作,他也會在期間運動多次。90歲後梁老主要在室內活動。每天早上醒後,先在床上做操、伸腰、搓腰腎、搓腳心、蹬腿腳、轉動頸脖、吸氣、呼氣、屏氣……在床上做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活動後才下床。20世紀70年代中期梁老還在信中教導兒子堅持按摩:「保健按摩小冊所說差不多,但缺少手指尖搬腳趾尖,以伸大腿後筋之功夫,應補充之。又揉腹部之外,應注意撫摩兩乳,即是以兩乳為中心,環繞其周圍,手掌畫圈而撫摩,不必用力,自能感覺舒服,大有益於推進臟腑功能。胃腸有氣上升,從口吐出,甚暢快。以上均宜在睡前及起床行之。」而且梁老每天都會打幾次拳,散幾次步。如此安排,勞逸結合,鬆弛有度,心情平緩,實在是健康之路。


推薦閱讀:

跳舞與養生
「嘉園養生」到底該拿「凍手凍腳」的冬天怎麼辦?
北京衛視養生堂
「光腳養生」的五個妙招-搜狐健康
導引養生功十二法動作要領詳解(張廣德)

TAG:養生 | 智慧 | 國學 | 大師 | 國學大師 | 梁漱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