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故新知】湘水之畔以淚染竹成斑的湘夫人到底是誰?

《淮南子》曾記載「舜征三苗,遂死蒼梧」,蒼梧即今之九嶷山,瀟、湘二水合匯之處。在這裡流傳著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說:舜來湘水治理水患,與惡龍鏖戰,累死於蒼梧山。舜的兩位妃子娥皇與女英前來尋夫,得知丈夫故去,娥皇、女英淚灑江邊,後縱身越入湘水殉情而亡。當然也另有傳說娥皇、女英隨舜南行,失足掉入湘水而亡;古時湘地亦傳言娥皇、女英到蒼梧山尋找舜,沿著湘江一路前行,不慎鞋子落入湘水順流而下,當地百姓將其打撈上來以鞋為代替建造了二妃墓。

王逸在《楚辭章句》也曾對湘君、湘夫人身份做出解釋,他將湘君、湘夫人同二妃相聯繫起來,「言湘君蹇然難行,誰留待於水中之洲乎?以為堯用二女妻舜,有苗不服,舜往征之,二女從而不反,道死於沅、湘之中,因為湘夫人。所留蓋謂此堯之二女也。」王逸認為湘夫人為堯之二女,即娥皇、女英,而湘君則是湘水之神。而司馬貞《史記索引》中認為《楚辭·九歌》有湘君、湘夫人,夫人是堯之二女,而湘君就是舜。後來韓愈在《黃陵廟碑》中認為湘君即是娥皇,湘夫人則是女英。《屍子輯本》中甚至將舜之二妻作為由一人分化而得來。由此可見有關湘夫人的身份可謂眾說紛紜。而在文學作品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的身份似乎並不重要,相反的是它們所象徵出來的含義更多的被詩人關注運用。

屈原的《九歌》之中就有《湘君》和《湘夫人》兩篇,寫湘水女神對於湘君的愛戀之情和湘夫人對湘君的思念不舍,但是在屈原的楚辭之中,「湘君」與「湘夫人」已不能被看作為遠古先人的形象本身,只是以湘水之神為原型的一種藝術性的創造和抒發,所以清代的王夫之《楚辭通釋》卷二解釋的是以湘君為水神, 湘夫人是水神妻, 與舜及二妃並無關係。湘君和湘夫人都已經被屈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湘君和湘夫人經歷從盼望到幻想以及最後只有嘆惋哀怨和聊以慰藉的情感歷程,恰好印證了屈原自己本人從執著的追尋崇高理想到最終面對現實的個人心路,屈原更多的是以湘夫人這種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自喻,自然流露出一種這種悲劇性氣氛。而到了唐朝,湘夫人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劉禹錫的《瀟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運用瀟湘之地民歌復沓之法,婉轉悠揚、思緒綿綿,詩人泛舟湘水,感受到的不是水藍舟輕,相反的則是聯想到娥皇、女英兩位女子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而此時的劉禹錫被謫至湖南朗州,即便泛舟湘水,與群山唱和,卻也不免神傷物外。相比屈原的《湘君》和《湘夫人》所抒發的情感,劉禹錫的湘夫人意象似乎更多的是哀怨和傾訴。

自屈原之後,湘夫人傳說就不僅在民間日漸流行,文學作品之中也多有所見。帝女娥皇與女英為夫投江的故事在古人的傳唱中哀怨了兩千年,被作為象徵性意象在詩文中反覆出現,但是湘夫人、湘君、湘水之神的身份也漸而被模糊等同,直至後來湘水之神即為湘夫人娥皇、女英二人,無論湘君還是湘夫人、湘妃、斑竹夫人等等都代指娥皇、女英二人。

推薦閱讀:

三奇貴人:奇能異巧,文昌貴人:好學新知,天廚貴人:不愁吃穿
淡定地宣洩憤怒—《新知客》—2010年第8期
酒粉健康新知 既能配酒又健康的堅果TOP10
李氏傳統自然醫學 養生新知
健康新知:長白頭髮有助抗癌

TAG: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