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智慧:成功務必尋求高人指點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卦一·乾)

龍飛於天,是騰升之象,一見大人,即可顯達。引申為向「大人」(高人)學到本事,即可飛黃騰達。

【案例】《史記》記載,張良刺殺秦始皇未遂後,隱藏在下邳(註:這也是「潛龍,勿用」)。有一天,他經過一座橋,一個老人(黃石公)走到他面前,把鞋扔到橋下,讓他去撿。張良吃驚不小,想打這老人,但見這人很老了,終於忍住,去橋下撿起鞋來拿到橋上。老人又很過分地讓張良為他穿鞋,張良默默照做了。老人大笑而去,一會兒回來,誇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後大清早在橋上等著。張良五天後一去,見老人早在橋上了。老人大怒,讓他過五天再來。過五天張良又遲到了,老人又怒,約他過五天再來。又過了五天,張良半夜動身,終於趕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見他先到,高興了,於是傳他一部《太公兵法》。因為這次奇遇,張良後來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首席軍師與漢王朝的開國元勛之一。

【易理】

(1)千里馬遇見伯樂才會身價百倍;飛龍要見到「大人」,才會顯達。

(2)哪怕是飛龍,也要求利。要順天而行,不能逆天而動。

【易理應用】

(1)飛龍怎樣見「大人」?飛龍再大,也大不過「大人」。所以飛龍應該在「大人」的面前謙虛受教,千萬不可自高自大。所謂飛龍的「飛」,是說他能自由飛翔;而所謂「大人」的「大」,是說他充盈宇宙,浩大無邊。龍怎麼飛也飛不出天,所以當尊「大人」為師。所以飛龍見了「大人」要謙虛,正如劉備見諸葛亮,張良見黃石公,必須禮待對方。其實以「大人」之「大」,當無所不知。劉備見諸葛亮之前,諸葛亮已知劉備為志在四方的「劉皇叔」;張良見黃石公之前,黃石公已知張良為「刺秦少年」。所以很多時候是大人先來找飛龍,傳以絕學,以助天行道。正如《史記》所載,是黃石公先來找張良的,並一直在橋上等他。因此,飛龍要學會等,因為對我們有幫助的人也在等我們出現。要會「忍」,更要會「等」!尤其重要的是,當貴人出現時,我們要認得出來,千萬不可錯過。我們在做潛龍時,要忍;現在做飛龍,待「大人」出現時,則要虛心受教。大人與飛龍相會之日,自然有奇遇。

當然其中還有個考驗的過程,比如黃石公一共試了張良三次:

一試張良:讓他撿鞋、穿鞋。這是在試張良能否忍住少年人常有的浮躁之氣,同時也在試張良是否有敬老的善心。有此善心,便可以做天下事。

二試張良:橋頭等待。這是在試張良是否會如約而至。如果來了,說明張良守信用,並有慧眼認出眼前的老人就是他的良師。

三試張良:一次比一次早到。這是在試張良是否為有心人,因為只有有心人才能幹大事;同時也在試張良的堅韌程度,老人故意讓張良一次次遲到,一次次挨罵,才可能使張良在第三次起得更早,處於一種完全等待的狀態。張良通過了黃石公的三次考驗,所以他成功了。

(2)飛龍如何求利?張良當初刺殺秦始皇,雖是順應民心,但從氣勢與能力上講,處於不利條件。他果然「誤中副車」,失手遠遁,整個過程非常不順,飛龍不能飛起。而自從遇見黃石公後,張良順天而行,通過自己的江湖身份(刺客中的隱者)結識了同樣身份的項伯,最後跟隨了劉邦,打遍天下無敵手,何等順暢。這就是求利的結果。張良當初刺秦成功的希望等於零,就算成功也不會贏得天下,因為當時他毫無勢力。只到依附劉邦後,二人強強聯手,才有了後來的漢朝江山。在這個過程中,多種力量相生相剋,非常微妙。

A.張良(克)→秦始皇→不可能B.秦始皇病死後,項羽(克)→秦二世,劉邦、張良(克)→項羽→可能實際上B使A成為了可能,只不過中間多了幾個重要環節。張良不能直接殺死秦始皇,但可以間接摧毀秦王朝。任何大事都不能一蹴而就,我們必須像張良一樣,因勢利導,順天而行,才能成功。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易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韓愈《馬說》

周易智慧,周易預測,認定:獨昏悶,預測請私信!

推薦閱讀:

佛教的智慧
【智慧錦囊】和氣致祥 乖氣致戾
【智慧】權謀奇書《韜晦術》,教你如何出奇制勝!(下)
做個有智慧的女人
鬼谷子:四句話講透爭名奪利,讀懂的人有大智慧!

TAG:成功 | 智慧 | 周易 | 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