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更當信靠上帝——孫中山遺囑揭秘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1866 -1925)在北京鐵獅子衚衕去世。其時,孫的家人堅持他基督徒的身份,要求以基督教的追思禮拜作為葬禮。這在達成統一戰線的國共中間造成震動。一方面,是孫中山作為政治領袖的公眾身份,另一方面則源於同時期的非基督教運動(注1),很難容得「國父」以基督教禮下葬。最終雙方妥協:孫中山家屬可自行舉辦「家禱」,與「黨國」無關。

宋慶齡與孫科、孫治平父子在鐵獅子衚衕行轅孫中山靈堂前合影(此照為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藏)

於是孔祥熙、宋慶齡請燕京大學的劉廷芳在北京協和醫院禮堂主持安息禮拜。劉廷芳為孫作輓聯:少年何烈受靈,領此邦決心出埃及;今日尼波遺囑,願吾民努力進迦南。

後世為了強調孫中山的革命身份,往往著意淡化他的宗教身份。而劉廷芳輓聯中濃厚的與聖經有關的語義,則為我們了解孫中山的信仰開了一扇窗。

1925年3月19日孫中山基督教追思儀式現場照片

原刊於《哀思錄》

《孫中山先生喪禮家禱式》複印本,在此可以證明孫中山先生死後是有基督教儀式的舉行。

認識世界的最初啟蒙

孫中山的誕生地廣州香山縣,地處沿海,得風氣之先,是近代中國較早接觸基督教新教的地區之一。孫少時「一面入村塾讀本國文字,一面又請美國的傳教士教授英文」。13歲時,鄰鎮牧師的世界地圖引發了他對歷史、地理、政治諸科的莫大興趣,曉得原來天下之大,不止中國,而外「當有更大之世界與新異之事物存焉。」孫中山認識世界的最初啟蒙,就來自基督信仰的啟發。當時的他或許並不知道,這個信仰將伴隨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終結。

同年,孫中山隨母赴夏威夷檀香山投奔長兄孫眉,由此開啟從1879到1892長達14年之久的教會學校生涯。他先入聖公會所辦的伊奧蘭尼(Iolani School)英文學校。品學兼優自不必說,他在校長韋禮士(Alfred Willis)的帶領下,謹守早晚的禱告會和主日崇拜,在基督信仰上奠下基礎。

畢業後,孫中山入公理會主辦的歐湖學院(Oahu College),期間與同學辯論教理,竟無人能勝。眼看弟弟就要領洗入教,大哥孫眉只好一通責罵,勒令孫中山回鄉。不過回鄉後的孫中山並未稍加安分,反而大刀砍向村裡北帝廟中的諸神偶像。說來有趣,孫幼名帝象,其實就是務農的父母為了兒子平安長成而將其寄在北帝神名下。如今孫宣誓信仰的舉動,使其不容於鄉人,自己也只好遠走香港。

1883年11月,孫中山進入香港聖公會的拔萃書屋(Diocesan Home),從倫敦會區鳳墀長老得「逸仙」之名。不久後在公理會喜嘉理牧師(Charles Hager)手下領洗,以「日新」之名列在教會洗名冊上。「日新」之意,既是《大學》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指向哥林多後書五章十七節——「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受洗之後,孫與喜嘉理牧師朝夕相處,熱心事工。入讀中央書院(Central College)期間,孫中山或在主日前往道濟會堂參加崇拜,聆聽王煜初牧師講道,或隨喜牧師往家鄉香山傳道,曾領三人歸信基督。

1886年夏,從中央書院畢業的孫中山原想入神學院深造,好奉獻傳道。不想當時香港附近並沒有一所完善的神學院,只得作罷。成不了傳道人的孫中山便致力於救人身體。經喜牧師推薦,孫先後入讀長老會廣州博濟醫校和倫敦會在香港的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從13歲遠赴夏威夷,到27歲從香港西醫畢業,孫的青少年時期是在教會學校中度過。其間教會活動和基督徒導師對他世界觀的影響,不可不察。

顛沛流離的革命生涯

1890年代中,孫中山對清廷幻滅,開始從事暴力革命活動。經此一直到民國建立之後,孫中山的革命生涯可謂顛沛流離。一方面,孫強調「知革命之真理者,大半由教會所得來。」這其中大概有兩個層次。從現代化的角度來說,孫認為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皆由有外國之觀感,漸染歐美文明,輸入世界新理,以至風氣日開,民智日辟,遂以推倒惡劣異族之政府,蓋無不由此觀感來也。而此觀感得力於教會西教士傳教者多。」從信仰的角度來說,孫年輕時曾「讀《舊約》至摩西導引以色列族出埃及到迦南樂土記,眉飛色舞,拍案大叫,我孫逸仙豈不能令我漢族脫離韃虜而建新國乎?」然而,孫中山暴力革命的手段,乃至當中一些齷齪,都使得他基督徒革命者的身份頗具爭議。

孫常常借用教堂掩護革命活動,在流亡期間也常在教堂和教會學校中宣傳革命。教會學校的學生和牧師也有很多孫的支持者,而他發動的歷次反清起義,也均有基督徒的身影。至於資金支持,更有宋嘉樹鼎力相助——這位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的父親,曾就讀於北卡三一學院(杜克大學前身),後在范德堡大學完成神學學位,曾以監理會宣教士的身份回國宣教。

至於孫中山是否只是利用教會資源推動革命,孰難猜測,因我們難以透過重重歷史事件而直抵孫中山的內心。譬如孫1896年在倫敦蒙難,被清公使館抓捕,有說孫是利用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感動了洋管家,這才得以逃出。而後孫寫給區鳳墀長老的信則如此描述當時的危機:「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此時唯有痛心懺悔,懇切祈禱而已。一連六七日,日夜不絕祈禱,愈祈愈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無憂色,不期然而然,自雲此祈禱有應,蒙神施恩矣……弟遭此大故,如浪子還家,亡羊復獲,此皆天父大恩。」當時孫已經「從神道而入治道」,在學醫時經歷了進化論的衝擊,在1920年代也受到科學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影響,這都使得孫的信仰不再單純。但其信中所言,依舊能讓人感到他對信仰之誠之篤。

彌留之際的遺囑

民國肇建,身為基督徒的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總統,確定政教分立與信教自由的憲法原則。政治上依賴宗教填補道德教化,宗教上轉前清「教民」身份為「國民」,後者可自由向政府註冊而開辦教會。這對一個十年前還深陷庚子拳亂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今日或難體會。而後十數年也確實成為在華差會教會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本土自立教會的破繭之時。

不可否認的是,孫中山在中後期並不與教會親近。他自己的解釋是,鑒於他在前清革命黨的身份,與教會接近只是兩相受累。不過或許更多是因為中國教會欠缺耶穌那樣革命的精神與魄力。在孫看來,推翻前清正如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了埃及,但民國建設尚未完成,「是欲求一團體而當約西亞之任,以領帶中國人民至迦南乳蜜之地者,舍中國基督教其誰也?」

孫中山的《家事遺囑》

宋慶齡在孫中山病逝的床榻前留影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藏)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彌留之際,給家人摯友留下一個基督徒的遺囑。與其他三個遺囑相比,這短短兩句話鮮為人知:「我是一個基督徒,受上帝之命,來與罪惡之魔宣戰!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個基督徒;我本是基督徒,與魔鬼奮鬥四十餘年。爾等亦當如是奮鬥,更當信靠上帝。」

從1883年底孫中山在香港受洗歸主算起,至1925年3月12日去世,恰四十二年。

注1:非基督教運動,是由中國知識界眾多派別於1922年到1927年發動,由中國知識分子在文化戰線上的反帝國主義運動。

作者簡介與專欄閱讀

孫耶西,基督徒。生在古都,長在帝都。受洗於北京守望教會,受教於美國加爾文大學。在獲得東亞研究和神學研究的碩士後,蒙召進入博士學習,主修教會歷史,尤重中國教會史。


推薦閱讀:

孫中山在日本有一段情緣
看看孫中山到底有多高(圖)
中山大學英文名被回譯成雙鴨山大學?「譯者」澄清這只是個梗(10)
血戰天下----吞併中山(1)
孫中山在舊金山?溫徵德

TAG:努力 | 成功 | 孫中山 | 革命 | 遺囑 | 中山 | 上帝 | 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