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的瓷碗
阿明
長假回老家,在廚房做菜時,母親拿出一隻邊沿都已破裂的瓷碗對我說:這是你們小時候用過的碗,你看碗底還刻了個「張」字,還有一隻刻了「明」字的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我告訴母親,那隻碗早被我帶到南京去了,一直在用著呢!在這隻已用了半個世紀的粗瓷大碗里盛滿清水,我看見一個清貧而溫情的家在水中慢慢漾起。
那個時代,人們的家境多不富裕,只能是敝帚自珍。家裡用的大大小小的碗,父親都用釘子加一把小鎚子,在碗底刻上字。之所以要刻字,是因為那時候各家的碗都很少,自己固定用刻上名字的碗,是一種「責任制」,不由你不愛惜。另一個原因是,一旦來了客人,是要向鄰居借碗的,各家的碗都大同小異,刻上了字就不會弄錯。打碎了一隻碗,甚至是一把調羹,就是家裡的一件大事啊!記得有一次我把一隻砂鍋蓋打碎了,這還了得!換來的是父親的一頓狠打。這種對物的敬惜,是現在的人們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吧。
刻字的又何止是碗呢?家裡的蒲扇上也寫著各人的名字呢!每人只有一把蒲扇,周邊都用布條細緻地包好,這樣就不容易散架,用的時間就長。扇面上,用圓珠筆寫著各人的名字。這樣,在門外納涼時,走家串戶時,扇子忘在哪裡了也能找回來。記得上大學時,我們不少同學都帶了一把寫有自己名字的蒲扇。有一天在學校北大樓前納涼,某位來自農村的同學不慎把扇子丟了,到處尋找,逢人便說「上面寫著我的名字」,遍尋無果,心疼了好些天呢!
貧窮,使得人們對生活不得不精打細算,碗底刻字、扇面留名只是一斑。做衣服剩下來的邊角料不會丟,哪天補衣服是肯定能派上用場的;用過的粽葉洗凈晾乾,連同扎粽子的棉線都會留著來年包粽子時再用;西瓜的皮、瓤、子都不會扔棄,都能製成家常的美食;鞋、鍋、傘破了都是修補後再用,不會一扔了之;一根線、一粒紐扣、一顆螺絲釘都會積攢著,到需要時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我們這個家裡,清貧激發起的是奮鬥的意志,凝聚起的是濃濃的親情。學機械製造出身的父親,在工廠是一名優秀的技術員,在家裡是一名自學成才的木工和裁縫。陋室的傢具,都是他一根根刨出木料打制而成;家人的衣服,都是他一針一線地縫製而成。全家人圍坐在父親打的方桌旁,穿著父親縫製的衣服,用父親刻了名字的碗,吃著母親做的粗茶淡飯,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清寒、安然而溫馨的夜晚。而當親友、鄰居需要幫助時,父親都是慨然允諾,熱情地替人改衣服、打桌椅板凳,從無怨言,不計報酬。
我的目光停留在這隻已裂紋處處的碗上,過去的一切迅速還原。抬頭望著窗外的綠樹,環顧父母現在的家,不由感慨:一瞬間,時間已過去了幾十年,父母居住的環境一換再換,那個大家庭分散到了兩地,我們父母子女4人共有的家園再也不會在現實中真正還原。
時光在走,容顏在變,不變的是親情,是素心,是愛意。從老家回來後的第二天,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父親去幫鄰居修縫紉機了。母親說,父親是閑不住的,只要空下來,總要做些木工活。放下電話,拿出碗櫃中那隻刻了「明」字的碗,想像著父親拆卸縫紉機零件那自信自得的樣子,我又一次在心裡還原了和父母共有的家園。年過古稀的老父親啊,你為什麼還如此專註於這些修修補補的活計?你的心裡,也一定在回放著從前的歲月從前的家吧?
推薦閱讀:
※怎樣在牛皮上刻字?或者有什麼方法寫上而能長久?
※在小米手環上刻什麼字好?
※印章是石質更重要還是篆刻的字更重要?
※篆刻究竟美在哪裡?
TAG:刻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