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寫正宗漢字,早扔簡化符號!
多寫正宗漢字,早扔簡化符號!
多寫正宗漢字,早扔簡化符號! 《陳攖寧仙學文選》跋文(澳門出版社)中寫道:古漢字涵有大量宇宙信息,現代簡化字斷了中華人的天根文脈,如:「愛」有心是眞愛,「愛」無心是假愛;「廠」尚文有根基,「廠」站不穩必倒;「進」是往佳處走,「進」是往井裏走。 應恢復古漢字!在世界文化領域中,我們華夏文化帶有一種神傳性質的特徵。而作為交流思想、傳播信息特殊工具的中國漢字,因其博大和獨特的神性,從而對亞洲一些國家的文字與文化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關於我國文字的起源,《易經·繫辭》與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有較為系統的論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黃帝之史官倉頡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傳說過去黃帝了解到倉頡擅長描摹繪畫,就任他為史官。因制定曆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倉頡就開始搜集、整理文字。倉頡在陽虛山揣摩文字時,廢寢忘食,感動了神明,有鳳凰銜來神書,文字深奧,倉頡朝夕研讀,仰觀日、月、星、辰之勢,俯視山川脈絡之象,又旁觀鳥獸魚蟲之跡,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繪寫,歷經數年,方成文字。成字那天,「天雨粟,鬼夜哭」,上天降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相傳這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黃帝召見倉頡說:「聽說你研究神書,方成文字,可否一觀神書?」倉頡把書呈上。黃帝看不懂寫些什麼,就讓倉頡解說。倉頡說:「此乃六體六字之式。一是象形,是用摹擬事物形狀方得一種造字法。如日像一輪紅日,月像一彎新月。二是假借。是用借字表音的辦法造字。三是指事,是用符號標出事物的特徵。四是形聲,是用意符和音符組成新字的一種方法。五是會意,是合字表意的造字方法。如:『明』由『日』『月』兩個象形字組合而成,以日月之光,來表示『明亮』的意思。六是轉注,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通可以互相訓釋的字。如『老』可以訓『考』。天下禮儀歸於文字,文字必歸於六書類。」 黃帝聽後高興地說:「你將六書更加詳解,布教天下。民得文字,如眼重明,此乃萬世之功也。」因為傳說文字是倉頡整理的,所以他被後人尊為「文字神」。 漢字與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文化一脈相承,在發展過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因漢字是表意字,是形、音、義的有機結合體,所以每個字的產生,都有其內涵。它的一筆一畫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信息,傳播的是道德和正義。到了漢代,隸書、楷書日趨成熟,其方正結構具有高度嚴謹的條理與比例,體現著嚴肅、莊重、理性的空間構成關係,形成節奏感與韻律美的協調布局。由漢字衍生出來的書法藝術,更堪稱中華文明的瑰寶。漢字文化由字成詞,由詞成句,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其特殊的形象性、多義性、簡練性與音樂性形成了我們優美的古典文學、詩詞歌賦。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等,以精粹、凝練的語言,展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景況及意境。 正統漢字的內涵所反應的是古人敬天敬神的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例如「道」字,是在告訴人們如何在天人合一的狀態中,徹悟真理,使生命獲得升華,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德」字,是來表示遵從天道,在心為德,施之為行。「禮」字,「豐」是古代祭祀用的器,用於事神就叫禮,表達對神明的祭祀、敬意和尊重。「示」字可以完整地表示出陰陽之二生三而成萬物,萬物應當稟承此規律,不離此法則。《說文解字》中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示」作為一個漢字部首,一般都與誠敬大道並恪守這種規律相關。例如:「福」字的「示」旁,是界定尊道貴德天道佑護才能有福;「祝」字的「示」字旁,則是指主祭宣講尊道貴德的讚詞。還有其他的字,像人言為信;老在上,子在下為孝;千人一口為和……兒歌: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盤古開天 天地乃現 女媧造人 女子為先 倉頡造字 光明大顯中華文化 流芳萬年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到倉頡造字,從三皇五帝,秦皇漢武到唐宋元明清,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寶。縱觀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穩定傳承和發揚,漢字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延續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可以說是奠定中華文化的基石。談起我們中國的漢字,我想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呢,東方和西方都一樣,很多人家裡面掛著書法作品,那麼也就是說這個文字呢本身帶有很濃厚的藝術氣息,文字可以當成藝術品來收藏的。這一點就讓中國的文字和其它國家的文字有很大很大的不太一樣的地方了。文字在中文系統裡面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以說中文是一種語音和文字並重的地位,語音是訴諸於聽覺,文字訴諸於視覺的,而 聽覺在時間中展開,視覺在空間中展開,所以說中文可以是一種時間和空間相結合,相平衡的文字。走進漢字,漢字獨特的魅力似乎給每個人都帶來了不同的感受。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考古學發現最早的漢字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漢字也是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與漢字同期產生的文字目前都已經失傳,只有漢字沿用至今,漢字將連綿五千載,經歷了不同朝代和不同民族文化融入的中華文化完整的紀錄和延續下來。可以說中華文化因藉漢字得以宏揚,而漢字也因中華文化而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強大的生命力。這個文字呢其實呢當時一開始的時候呢他就帶著這種很神奇的色彩,怎麼說呢,傳說裡面呢,我們中國這個漢字呢,相傳5000年前,黃帝時代呢他有一個史官,叫做倉頡,倉頡呢就根據需要造了這個文字。相傳倉頡生有雙瞳四目,能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辨鳥獸之跡,見常人之所不見,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出文字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在山東壽光、河南新鄭等地都有倉頡陵等遺迹。漢朝《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描述文字的發明有如天上降下五穀造福大眾,也使那些在黑暗中活動的鬼魅因為無法隱其身,逃其形而痛哭。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描述漢字是「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漢字產生後,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漢字經過了不同階段的演變。「頡有四目,仰觀天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 大概據今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呢把這個文字刻在龜版上面,或者這個牛的骨頭上面,那麽這個文字留下來了,就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接下來以後呢,有一部分字刻在鍾啊,鼎啊,甚至鑄在上面,這部份我們叫做鐘鼎文,或金文。接下來往下發展,就有篆字,再往下來才發展成隸書,楷書。中國的文字事實上經過很長的時間這樣演進。漢字的與眾不同不僅體現在其悠久的歷史,按照語言學分類,漢字還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使用的象形文字,兼具表意和表形的功能.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描述漢字時說:" 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事實上除了象形文字以外呢,他還有一些很特別的地方,比如說呢他是單音單字的,那另外一部份呢,這個字呢他是有形的,這跟他是象形文字有很大的關係,還有一部份,非常特別的地方是,中國的漢字呢他是有文字這樣兩個概念,那麼文跟字有什麼差異呢?根據歷史上面的記載,中國文字呢,最簡單最簡單的符號,所謂獨體,叫做文,很多的文合在一起呢就是字,那麽這樣有什麽特別呢?這個字在 一個小小的字的空間裡面,我們中國字很神奇的地方呢,用一個小小的字可以表達很多的意境。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想休息的休,左半邊畫了一個人,右半邊寫了一個木。什麽意思呢,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啦,他事實上是有不同的這種文符呢組合成一個字。那麽左半邊用人來表示人這樣一個物質空間,那麽人呢,他什麽狀態呢,他用一個木頭來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那麽當一個人向一個木頭一樣了,那他是不是在休息呢?所以呢你可以看得出來啦,他事實上是由不同的文符組合起來這樣的一個字,活生生的把一個意涵表達出來。 所以呢如果說大家把這個基本的符號認識清楚了以後,那麽中國的字要去認識他會變得非常容易。那麽隨著電腦化了後呢,單音單字還有圖像事實上更適合現代人學習,我們曉得一般圖像記憶法比一般的邏輯思考來得更容易。所以我們今天可以看得到了,我們的漢字呢,一開始呢就具有世界化,全球人,各種民族的人都能學這個文字的特色。漢字這種獨特的組字方式被稱作是二維的組字方式,而西方語言則是線性的一位組字方式,通過排列字母來構成不同的單詞,再加上漢字的表意兼表形的特點使得漢字在所攜帶的信息量上遠遠超過其他語言.人們只要掌握兩千多個漢字就足夠讀書、看報、和寫文章,但是要看懂英文報紙,則至少需要掌握兩萬個英文單詞. 聯合國有六種工作語言,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中文還有西班牙文,那麽每一次聯合國的文件都用六種語言同時印出來,那麽中文每一次都是最薄的.還有我們知道老子道德經五千言,裡面表達了很深奧的哲理,同樣的道理,如果是西方的哲學家,象黑格爾,海德爾,可能就要用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才能表達出來.另外哪就是漢字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那麽有一位語言學家曾經說過,如果孔子用拼音文字來寫論語的話,那麽今天的人肯定無法讀懂孔子.那莎士比亞離今天大概只有四個世紀的時間,現在的西方人, 英美人如果想讀懂莎士比亞,已經非常困難了.就是因為西方的這種拼音文字直接表達語音,而語音的變化是非常快的,那麽經過幾個世紀的變遷後,那麽現代人就很難在讀懂幾世紀以前人寫下的東西了。漢字豐富的內涵也讓它成為卓越的詩歌語言。唐代大詩人王維有一首五言決句,叫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詩的意思非常簡單,就是在一個空曠的山谷裡面,芙蓉花紛紛開且落的景象。那我們看第一句,木末芙蓉花,這句話如果翻譯成英文的話,沒有多少意思,就是一種花在樹的枝條上。但如果我們看中文的話,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一朵花綻放的整個過程,木就是一顆樹,上面還是光禿禿的,末,我們可以看到這顆樹生出了枝條,芙呢就是枝條上更加繁貿,蓉呢上面是一個草,下面是一個容,人的面容,花呢向一個人的臉,象人的面容一樣綻放。花呢下面是一個化,就是完全綻放了。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對他的女兒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你要好好學習。我說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可以說漢字的美讓人想到了詩和畫,也有人說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歷史,一個漢字就是一座建築,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哲學命題,甚至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天機。很多漢字看起來就是一副畫,給人一種鮮明的意象感受,比如元旦的旦字我們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地平線上升起一輪紅日,東方的「東」字象是一顆樹和一個太陽的形像跌價在一起,就彷彿早晨太陽從東方什起,在樹的後面升起。其實漢字不光是一首詩一副畫,有的時候還可以是一個建築,比如「高」 字,給人的直觀感受就象是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無」字就象是中國古代的宮殿式建築,寺廟或皇宮。有的時候漢字還可以是一個哲學命題,比如說國家的國字,其實國字的最初 形式是沒有外面這個大口框的,後來因為「或」字是一個虛字,是沒有辦法用象形文字來表示的,所以後來或字就借用了國字,國呢就在外面加了框。大家看國的最初形式,也就是這個或字,下面這一橫表示地平線從這個字上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有疆域,土地,有人口,有武裝力量,而且這個武裝力量不是用於內部的人民身上的,是用來抵禦外辱的。我們看這一個字就可以看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對於西北邊疆的游牧民族,漢族政權並不是採用一種進攻的方式,而是採用一種防守的方式,大家看這個戈字象不象長城。這是中國的土地,人民在伍仟年的歷史中,這塊土地上生機繁衍,以一種非常和平的方式在這塊土地上生機繁衍。中國的漢字來源比較特殊, 所以說裡面承載了很多的天機。 你看到中國啊, 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 就是測字。在宋朝的時候,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易學家,叫邵雍。我們都知道,叫邵康節嘛。他曾經提出過一種預測的方法,叫梅花易數。這個梅花易數,其中有一種占卜的方法,或者說起卦的方法,就是通過把一個漢字拆開,然後根據漢字的筆畫,來對應八卦里的卦象。然後,在通過當時的時間等一些參數,來對數來進行預測。在<<梅花易數>>這本書里,邵雍曾經講過一些關於拆字來預測事情的故事。因為卦象這部份比較複雜,我先暫不講。我講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歷史上的故事。比較有名的測字的故事,是在明朝末年。因為當時李自成起義,兵勢非常的浩大?而且,當時大明的江山,也是風雨飄搖。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對自己的前途,也感到很?愁。有一天,他走到街市上,看到一個算命的先生在那裡測字。聽說算命先生測得非常准。於是,崇禎皇帝就想讓算命先生來測一下大明的江山如何。他就問這個測字先生,說:「能不能幫我測一個字?」這個算命先生說:「可以。」他說:「幫我測一個『友』吧。『朋友』的『友』。」這個測字先生說:「這個『朋友』的『友』,非常的不好。」為什麽不好呢?他說:「因為你問江山社稷的事情。這個『友』是『造反』的『反』字出頭。『反』字左邊出頭,上邊出頭。反王要出頭,說明你大明的江山是難保的。」當時,崇禎聽後很沮喪,說:「那我不測這個 『朋友』的『友』。我想測一個『有沒有』的『有』。」然後這個算命先生說: 「這個字也不好。」為什麼呢?「因為『有沒有』的『有』,左上邊是大明的『大』,少了一捺?下邊是個『月』字,相當於『明』少了左邊的『日』。所以,從這個 『有沒有』的『有』字來看,大明的江山已經去了一半了。」這時崇禎更害怕了,說:「這個字我也不測。我想測一個 『申酉戌亥』的『酉』字,就是地支裡邊那個 『申酉戌亥』的『酉』。」那個算命先生看了這個字後,說:「這個字,我不測。」崇禎說:「為什麽不測呢」他說:「這個字,如果我說出來的話,恐怕於我生家性命有礙。」崇禎說:「沒關係。你就說吧。」他說:「這個『酉』,是尊敬的『尊』,上面沒有一點?一撇,下邊沒有『寸』。皇上是至尊。這個『尊』字上面沒有頭,下面沒有腳。看來,皇上的未來很不妙。」崇禎聽後就回宮了。不久之後,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禎皇帝在煤山弔死了。這個故事很有名。所以,你看到他連說了三個字,來測大明的江山跟他自己的未來。連說了三個字,都指向同一個結果。這個反映了漢字中所包含的意思是非常的深。漢字如此豐富的內涵在讓人們感到驚奇的同時,學者們發現其實漢字從一開始,就帶有中國人對宇宙的概念,漢字不管從外形和語音上都與宇宙和自然是相對應的.在東漢的時候,許慎呢寫了「說文解字」,所以他把一些比較原始的觀念留下來。不然的話,我們今天回過頭來,要去看我們過去的文字,他到底怎麽演變的,他代表的意涵呢,可能非常困難了。那麽因為「說文解字」保留下來了,雖然跟文字的起源已經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歷史了,基本上他保留了一些想法。你比如說象「一」,「一」在「說文解字」里怎麽說呢,他說「道立於一」,道跟有什麽關係呢,對於道,中國古代我們祖先對宇宙的概念,他說道就是一,一就是道。我想在道德經裡面也這麽說,他說「道生一」。這到底什麽概念呢,其實這很簡單,這個文字裡面就有我們的宇宙學說在裡面。你看這一還沒有畫之前呢,就代表宇宙是混沌的,是無極的。但是這個一畫上去之後,就出現什麽樣一個什麽現象,他說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上面是陽,下面是陰。那麽就開始分天地,造陰陽出來了。那麽無極就生太極了。那麽你看這個「一」如果上面是陰,下面是陽,如果這個「一」如果稍微一旋轉一下,就是我們現在的太極圖。那麽二呢,我們講一二,二叫做天地圖,怎麽說呢,上面那一橫代表天下面這一橫代表地。這樣兩橫呢他就把宇宙的概念,天跟地用數字的方式,用文字的方式把他表達出來了。如果天跟地連接在一起,就是一個「工」字,工作的工。那麽我們知道地上的很多事情,很多工作,人為什麽要工作呢,那事實上是要順天意的。如果工字旁邊在加兩個人是什麽意思呢,有一些很特殊的人是可以通天地的。向過去甲骨文裡面的卜辭啊,誰去占卜它,這些巫師。那個巫和現在的巫不一樣,他是有很高的地位的。他是皇帝旁邊最重要的指導的人的。這個巫呢他當然是可以通天地的,他知道神要人作什麽,按照這個方式去作,最好,不造業,甚至可以積德份的。這在我們的歷史上一直有這些東西。所以你看了,我們的字的意涵呢,已經把我們對宇宙的概念放在裡面了。那麽三呢怎麽說呢, 三呢上面這一橫叫做天,中間這一橫叫做人,代表著人,下面這一橫代表著地,三呢就是就是天地人,三才之數。那麽天地人呢中間畫一豎,直直的,這就是做王字。這個王字在說文解字中說,貫穿天地人的,才能在地上稱王的。過去的天子為什麽講說叫天子,皇帝叫天子,帝王叫天子,他是直接受命於天的。「王」字呢,就把天地人貫穿,在地上稱王的呢,是要順天意的。我們還可以談一個「天」字,那麽這個「天」字為什麽從一啊,從大啊,那麽我想天跟人和在一起,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宇宙概念,所以在中國傳統裡面有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我們看到了,簡單的幾個字呢,他就把天地人,我們對宇宙的概念放包含在裡面了。中文呢不管是語音還是文字都和宇宙自然有著非常巧妙的聯帶關係。比如說漢語里,凡是表示擴大,輝洪,雄壯的字樣,聲音往往也是響亮而且渾厚的,比如說李白有一首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 吹度玉門關」這首詩的情境就是輝洪擴大的,裡面的所謂陽性字,就是開口度很大,很響亮,渾厚飽滿這種字在裡面佔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一個呢,凡是表示壓抑,狹小,或者是婉約,聲音也是低沉的,開口度是比較小的,比如說李清照有一首詞叫做「聲聲慢」,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個這首詞裡面大蓋有60%以上的字都是這種「一」的音,就給人造成一種非常凄苦,非常壓抑,婉約的感覺。中國人稱自己的文化是半神文化、神傳文化,認為很多中國文化都是和神有著緊密聯繫的,同樣漢字從一開始產生,就是和對神的記錄有關。傳給人的,同樣漢字帶有的種種特點和神奇色彩也反映出漢字可能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由人發明創造的文字,有人說漢字是天上的語言. 為什麽在商朝之前,甚至在周朝之前呢,他沒有歷史記載,這是個很特別的地方,甚至有學者說,東周以前無史論。也就是說中國在西周以後呢,開始才有文字記載。那麽之前呢,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因為我們的文字不發達,所以我們沒有歷史記載。事實上我們從甲骨文上,我們發現,這三千多年前的文字他的數量經過這一百年大家的研究以後呢發現,他的數量多達到四千五百個字到伍仟個字之間。當然我們現在可以辨識的,也就是跟現在的字相關的,大概只剩下一千伍佰個字。那麽這四千五百個字代表什麽樣的意義,其實我可以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給大家看,曹雪芹寫了紅樓夢,只用了四千兩百個字,司馬遷寫史記了,只用了四千九百個字。那這代表什麽意思呢,我們商朝的祖先其實要寫下曹雪芹的文學巨著呢, 用四千多個字足足夠夠把商朝的社會,文化狀態,民風習俗呢用文字記載下來,是絕對辦得到的,但是當時我們的祖先為什麼沒作這件事情,讓我們一直呢,在商朝之前,我們都是用傳說的方式去認識他呢,那麽這跟文字有很大的關係了。我們再看看甲骨文記載一些什麽事情,那麽一般都認為說商朝的皇帝信神,那麽卜了一卦以後了,神叫他去作什麽,他就去作,那麽所有的甲骨文上面,我們看到都是帝王的卜辭,他問了神以後呢,作了什麽,那麽作完什麽以後呢,應驗什麽,那麽這就是我們的甲骨文。甲骨文上面的主體呢,我們可以看的出來了,他的主體是記神。 那麽人的事情呢用什麽方式呢,用這種口耳相傳就好了。我們從歷史上面,從很多文獻上面來看呢,這個傳說呢和這個卜辭上面這個對應以後呢,發覺傳說是正確的。那麽事實上呢,他真正拿來記人我們說呢是在西周末年,整個文明已經發展一半了,也就是五千年的歷史呢,是兩千多年以後呢,才開始記載人的歷史的。所以你可以說中國古代的漢字是具有科學性的,它也表現為具有不同發音的符咒,特別是佛教中的念咒 。不同的咒語可以與宇宙聯繫起來,人們相信不同的字和聲音和宇宙是聯繫在一起的,發出正確的聲音和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可以影響到自然和宇宙。我覺得這代表了中國古代很深的對文字能量的信仰。是很神奇的,非常神奇!在中國古代的修鍊文化,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就是咒語,人們通過念動咒語可以達到一些特殊的目的,那麼其實就是因為漢語的語音和宇宙當中的各種因素有聯帶關係。通過念動符咒,實際上也從而就是調動了和宇宙的聯帶關係,達到了一些特殊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文是一種帶有神性的文字,彷彿冥冥當中,有一種意志,為了不使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生過快的變異和偏離,所以才給了中國人這樣一種獨特的語言和文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首起源於公元500?南朝梁武帝期間的「千字文」是中國最早被用來教授兒童漢字的一首一千個字的長韻文。用現代語言描述,這十六個漢字的意思是蒼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茫茫宇宙遼闊無邊,太陽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圓;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從「倉頡造字」的傳說中漢字就帶有的神奇色彩,到古人的這種用漢字記錄對宇宙、自然和神的認識,以及漢字不同凡響的結構和美帶來了的不同民族對漢字的認同和學習,很多人說漢字也是一種帶有神性的文字。 日期:
漢字的「簡化」實際上是漢字的墮落。中國大陸出版的以簡體字(實際上應該叫做混體字)印刷的中國古典文學和詩詞,使讀者如墜五里雲端,摸不著頭腦。不知原文作者所用的原字是什麼,也就無從理解作者的原意。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可以編出將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亦即將多個漢字轉換成單個漢字)的自動翻譯軟體,但不可能編出將簡體字(混體字)轉換成繁體字(正體字)(亦即將單個漢字轉換成多個漢字)的自動翻譯軟體。 要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來看一下,「出發」的「發」字與「頭髮」的「發」字,「衝鋒」的「沖」字與「沖水」的「沖」字,其正體字原來都是不一樣的。而簡體字則都混為了同一個字。用電腦軟體把「怒髮衝冠」一詞從繁(正)體字譯成簡(混)體字時,沒有問題。而反過來,用電腦軟體把「怒髮衝冠」一詞從簡(混)體字譯成繁(正)體字時,就可能產生錯別字。高明的電腦軟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根據上下文作出正確的判斷,但成功率很低。特別是,當碰到古人名字時,問題就來了。陳冲(「一飛衝天」的「沖」)、陳冲(「沖淡煩惱」的「沖」)、王一發(「千鈞一髮」的「發」)、王一發(「一發不可收拾」的「發」)是四個不同的歷史人物,譯成簡(混)體字之後就亂了,少了兩個人。用電腦再譯回繁(正)體時,並不能根據上下文作出準確的判斷,就把在簡(混)體中製造出來的混亂帶入了繁(正)體。研究古代歷史和文學的人,被這種所謂的「簡化」,搞得頭昏腦脹、六神無主。 這個現實更造成了中文存儲的巨大浪費和中文檢索的雙重困難。為了使網路檢索真正有效,中文世界不得不同時存儲(正異或繁簡)兩種字體的文件,不得不在檢索完一種字體之後再檢索另一種字體。用漢語拼音進行中文打字時,更不得不在繁簡兩種字體的同音字中擇字,工作量大大增加,還大大增加了輸入錯別字的概率。勞神費心、事倍功半。因此。所謂「簡化」,實際上卻是完全不必要的繁化。 試想一下,如果美國政府或英國政府也以法律手段強行簡化英文,把長字改成短字,也同樣會把許多不同字義的字混成一字,同樣會造成英文世界一片混亂, 以至毀掉英文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前途。他們當然決不會做這樣的蠢事。他們的人民也不會允許他們這樣做。面對x肆意宰割中華文字,中國人民卻敢怒而不敢言。 更不用說,幾代人之後,中國將不會有多少人能夠通過閱讀原版古文來研究中國的歷史事實,只能從x豢養的文人草草寫就的簡體字歷史書中讀到x對中國歷史的理解和判斷。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將被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更何況,包括遠志明在內的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原創的漢字是有神的啟示的,是不可以隨便篡改的。漢字中有不少用《說文解字》解釋不通,而用聖經卻一解即通。例如正體的「義」字以耶穌這個替罪羔「羊」在上面遮蓋「我」的罪、「船」字以「八口」之舟寓意大舟,因為聖經中巨大的挪亞方舟上除了所有的動物之外還有一共八個人。「禁」字代表神的禁令。聖經《創世紀》中神對亞當夏娃指「示」說,伊甸園「林」中智慧樹上面的果子人不能吃。「婪」字則代表了人性的貪婪源自伊甸園中始祖對神的不敬。「女」人在蛇(魔鬼)的誘惑下居然違背神的明令禁止,偷了「林」中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力(悅人眼目,討人喜歡,並且吃了可以使人有神的智慧,能夠分別善惡,從而取代神的地位)的智慧果與丈夫分享。「十」字則代表十字架的十全十美。等等。 為了維護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的延續性,總有一天,一個民選的明智的中國政府會廢除掉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式的瞎指揮方式命令x的文人牽強附會地湊合出來的混體字,回歸漢字自然發展的正統道路。只是,這一天來得愈晚,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進步中所受到的障礙亦愈大,我們給別人所造成的障礙亦愈大。先看華華 漢漢 正簡對照 簡化字之形容枯槁面目醜陋猥褻不堪辱華反漢 令人目裂髮指心驚膽寒試聽"國"音 滿清官話念開音尾閩吳粵諸方言乃至日韓越等外語皆讀入聲尾或俱代償形式H.P北音綿軟無力狡奢放逸 聞之靡靡昏昏欲睡雅正南音鏗鏘有力斬釘截鐵 聽者精神為之一震或問曰 促音尾與開音尾果有高低貴賤之別乎答曰 非也 促音開音司職不同 理應各得其所 國之不可無尾 猶擬聲字不可有尾也再說\家\聲 北音為胡化顎化之舌面塞擦音 南音作祖宗所傳之舌根塞音前者瑣屑輕佻奇淫 後者朴濁深沉渾厚H.P淪陷區同胞呼國家如兒戲 國將不國家將不家矣至於博大壯麗凝鍊精確韻律諧和訓詁承傳典雅高貴美妙絕倫之文言與日化辭彙歐化語法之口水白話假洋文何止是判若雲泥的天壤之別人盡皆知無須贅言簡化字簡化了思想 胡化音胡化了精神 白話文白化了文化國人在亡國之音官話去中國化簡字反動反華白話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荼毒迫害下禮義廉恥毫無 仁義道德盡喪也 簡字官話白文雖為國產 然出身低賤 難登大雅之堂而終究竊居正統地位者 實俄狄滿韃倭寇之亡華陰謀也列強深悉 中國雖弱尚能苟延殘喘者 皆賴正字雅音文言承載之老孔佛文化免疫力是故欲亡華 必先亡老孔佛文化 欲亡老孔佛文化 必先亡正字雅音文言於是列強處心積慮矇騙救國心切之留洋生 猥曰正字雅音文言乃中國之深幣亟需剷除以陳獨秀胡適為代表的東西洋海歸派果真中計 回國大肆宣傳自宮廢棄受之祖宗的正字雅音文言 發動欺師滅祖臭名昭著的白話文運動列強陰謀得逞了 中國又要倒霉了 鄙俗白話佔領紙媒 夷狄官話霸佔電台 大有益於煽動更多販夫走卒婦孺愚蒙流氓無產參加革命 焉能不天下大亂民國初肇 九州疲幣 正音大事理應從長計議 豈可在國家最為虛弱時妄作主張但黨人等不及 欲以滿清國音鞏固革命果實 可恥地向令人窒息的現實妥協 定胡京音為準不除韃虜 反尊胡音 孫文所謂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莫非空談邪手頭字運動雖遭視力良心未泯之士的堅決抵制 無奈走了東洋鬼 來了北極熊惜乎國朝太祖武皇帝 生於亂世滯於聞見 英明一世糊塗一時未能識破郭沫若董必武等日俄走狗蒙惑聖聽之賣國讒言對漢字拉丁化過於樂觀 錯誤地發動了去中國化的簡化字運動 給周邊藩邦作了惡劣的示範綜觀正字雅音文言蒙塵血史 簡字奪位俄狄功不可沒胡音篡權滿韃收穫良多白話僭越倭寇用力最勤吾人須牢記國恥 仇俄排滿抗日 化悲痛為力量書正字 滅蘇俄GC簡字 將五十年來簡字馬列著作付之一炬言雅音 禁滿清韃靼胡音 遷都南京 斬斷滿清龍脈 恢復國音 掃盡千載胡風作文言 廢倭寇雜種白話 抵抗資產階級自由化 把洋奴英語教育逐出庠序 粉碎民主人權陽謀拜老孔佛 行不偏不倚之中庸大道 止左傾右倒之無益黨爭則舉國歡欣 普天同慶 大同盛世 計日可待矣大力提倡簡化字的呼聲最早起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當熱血青年憤恨於國家落後挨打的處境時,他們就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作了替罪羊,在它身上傾注了一切失敗與絕望所帶來的滿腔仇恨,提出要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這裡面就包括了文言文和繁體字。當時的口號不是要簡化漢字,而是要廢除漢字,全部改學洋人的拼音文字。(現在人們認識到,漢字的符號特性使其成為最先進的文字,是最適合電腦處理的。而且學習漢字能提高智商,增進聯想和創新思維的發育。幸虧這場「廢字革命」沒能成功,否則我們不是丟了西瓜去揀芝麻,得不償失嗎?這是題外話。) 簡化字來源於草書,早在南北朝隋唐時期民間就開始流傳,為有別於正體字而被稱為「俗體字」,只是為了書寫方便而已,在正規場合人們還是用正規字,所以當時的人們能同時認識一個字的兩種或多種寫法。這就好比我們在家幹活時,為了方便,喜歡穿隨便的粗布衣物,可外出會客時依然會換成正規得體的真絲衣服一個道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千年,可到了新中國成立後,x就只許人們永遠穿粗布衣服而要燒掉真絲衣服了。 1956年1月底,中國大陸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5月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如果再用繁體字就算錯字別字了。簡化字總表共有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也就是說,完全新造出了2238個新字。 那麽這個造字比例有多大呢?目前大陸規定常用字為2500字,次常用字是1000字,合為3500字,加上各行各業使用的專業辭彙,《通用字表》中共有7000字,也就是說掌握了7000字就能閱讀所有專業的普通書籍。七千的兩千,當然有些字不在這七千以內,但我們可以大致描述性地說明這個造字比例是很大的,難怪沒學過簡化字的人很難認識現在大陸的漢字。 為什麽把簡化字比做粗布衣服而把繁體字比做精美的真絲朝服呢?因為漢字在簡化了筆畫的同時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簡化了筆畫,使很多字外形相近,識別率大為降低,於是閱讀速度反而變慢。由於人一生中看字的時間是寫字時間的無數倍,哪怕作家也一樣,所以整體來說卻是適得其反。同時,由於簡化字增加了很多偏旁部首,從而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這些新造的部首和字,在書法家的眼裡就比繁體字粗俗難看得多。另外,由於把很多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合併成一個簡化字,經常導致語意的混亂,並使漢字本身內在的詞源關係喪失,使整個漢字系統出現結構紊亂。用過電腦的都知道,繁體字和簡化字的輸入速度差不多少,但由於新加一套簡化字體系,人為地增加了一套檢索系統,從而使麻煩多了一倍。如果不搞簡化字,沿用歷史上幾千年的慣例,手寫時可用俗體,印刷還是用正體,那不挺好嗎?何必沒事找事多此一舉呢?用老百姓的話說,真是豆腐變成了肉價錢。 簡化字的理論根據是,綜觀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楷書以及行書,草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但認真研究漢字的演變,我們不難發現,漢字的發展同時遵循著從簡趨繁和從繁趨簡的雙項規律。由於人們生活和思維的日趨複雜,要表達的內容增多,於是需要創造新字,漢字也就從簡趨繁,增加筆劃後才能造大量新生字;反之,聽任筆划過多,不予簡化,就會日益繁複累贅,於是人們便尋求簡捷的書寫方式。但研究表明,整體看來,從甲骨文到現代的文字,從簡趨繁的字多於從繁改簡的字。 推行簡化字的另一理由是為了消除文盲,讓勞苦大眾也能識文認字。事實上大陸簡化字推行了四十多年,可至今文盲仍一億多,半文盲更不計其數,相反,在台灣,依然是繁雜的正體字,可由於政府注重教育,扶助平民子弟入學,到七十年代就掃除了文盲。由台灣與大陸這組比較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普及教育的關鍵不在文字筆畫的多少,而在政府用心的多少。 贊成簡化字的人認為,漢字不就是個代號嗎?代號不是越簡單越好嗎?與其花那麽多時間來學認字,不如多花時間來學習真正的文化。其實這是種誤解。漢字每個字本身就是一部濃縮了的文化,一個固化的資訊模塊,在學認字寫字的同時就是在學習中國的文化。比如奮的簡化字把中間的\隹\字簡化掉了,隹是什麽?它是種候鳥,下面的田代表鳥的棲息地,這個字說明候鳥只有奮力展翅,才能完成南北遷徙,去掉隹就丟掉了奮的最本質的資訊。 六十年代的簡化方案使漢字由平均16筆畫降到了10.3畫,到1977年x又想推行第二套簡化方案,欲將筆畫降到十以下,後因民眾反對強烈而停止。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英文中有很多字也很長很難記,我們能不能把它也簡化了呢?難道文字最重要的就是它書寫的繁簡程度嗎?為了簡單,廢除文字,不寫字不更好嗎?這當然是笑話,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在全球能對祖先的文字大動干戈,橫砍豎切的,恐怕只有x了。 中國老百姓有句俗話:三代出一個貴族。意思是說,一個人文化氣質的培養是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要經歷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出一個氣質高貴的人,事實果真如此。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沈積都要求有個繼承過程,只有繼承了前人的,站在了前面巨人的肩上,我們才能看得更遠,才能有所發展。所以我們說,簡化字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文化,使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命脈被簡化字割斷了。由於那麽多新字出現,廢除了那麽多正體字,六十年代後出生的人,哪怕是大學生,也很難閱讀40年前的報刊,更別說在那以前的古籍了,中華文化被攔腰砍斷了。一個最生動的例子就是全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在百年校慶時發行了一百張限額的「百年書籤」,印刷精美,成為海內外校友爭購的珍藏品。誰知裡面錯字連篇。如「桃李芬芳」錯成「桃李紛芳」;「直掛雲帆濟滄海」錯成「直掛雲帆濟蒼海」;「坐擁書城,富甲一方」錯成「座擁書城,富甲一方」。北大文人都鬧這樣的笑話,可見中華文化後繼無人也。 在中華歷史上,出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斷送了先秦以前的先皇教導和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外,對文化的巨大損傷就數這次的簡化字了。活生生地把後來的炎黃子孫隔在了祖先文化長河的外面,讓新中國出生的人成了「文化無根人」,成了文化荒漠里的人。有人說新文化運動不是倡導學習西方文化,搞拿來主義嗎?可學來學去,事實又如何呢?很多時候都是邯鄲學步,沒學到別人的,反而把自己以前的好東西也丟了。 我們知道,歷史是從來不寬恕那些破壞文化的人,因為他們的罪過遠遠超過殺人放火。中國大陸把「滅」字簡化成了「滅」 -- 一橫加個火,意思就是以蓋撲滅火,可能讓人有些看不清其多少內涵了。而繁體字就複雜多了,滅,不僅僅是蓋上蓋就夠了,還要把它徹底隔離開,並且最外面還要有水。五行中,五行相生有金生水,五行相剋有水克火,火克金,整個字的涵義一下顯現出來。也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滅火。 就好像如今發生的森林大火,為了防止大風,要把方圓幾里內的易燃物清除,才能防止火借風勢蔓延過去。如果有場大雨(水),或雨季來臨,比人工用多少滅火劑都管用。 那麼,為什麼不用「口」把火圍住,而要用「戊」呢?很奧妙,因為底下是不需要圍住的,所以不用「口」,也省些力氣;更重要一點,「戊」右半部份是個「戈」,戈是金屬兵器的意思,也就是說,金屬物品可以用來封住火,但是,火克金,光有金屬物品還有可能制不住火,火太大會溶化金屬的,為了萬無一失,所以外面還準備有水。而且「戈」還有兵器的涵義在裡面,有打仗之意。所以「滅」字又可以引伸為消滅,不僅僅是以水滅火之意。 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一個繁體的「滅」字就反映出五行相生相剋的自然規律了。文字作為人類文明的標誌,代表著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水平。近來隨著全球化信息的日益發展,特別是電腦技術的普及,人們開始尋求一種能全球通用的文字。作為國際語言,必須用意符而不能用音符,因為語言千差萬別,而超越語言障礙的表意符號、表意文字將容易為全人類接受,因此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漢字,因為漢字是全球唯一存在的符號文字。 漢字不同於其它文字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符號性和全息性,每個字的本身都包含著豐富的信息量。漢字一般分為三類:象形字(如日字)、意形字(如明字)和聲形字(如爸字,意為父,音為巴),許多人陶醉在漢字精美的內部結構中,認為每個漢字就像一首動人的詩,一幅美麗的畫。現代科學發現,漢字有著比世界其它文字更先進、更適合電腦化原理的內在規律。隨著人類現代化的發展,漢字所獨有的圖形特徵、智能化傾向和視聽識別的優越性,將表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科學家還發現,現代科學的邏輯結構與五千年前發明的漢字邏輯結構如出一轍,漢字具有現代系統工程的充分條件,是最先進的文字。難怪人們稱漢字的發明為中國對世界最傑出的第五大發明。 科學家還發現,中華民族的聰明與其漢字結構有密切關係。由於人的左腦管邏輯,右腦管藝文,當中國兒童學習漢字時,無意中就在開發人的右腦,使其更聰明。1982年5月,心理學
中國漢字是神傳文化,每個字都蘊涵著神賦予它的特定含義,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它的筆畫都不能隨便改動的,一改動它的意義就變了。以下是我的研究成果∶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漢語文字進行了三次大的改動,大力推廣簡化字,改變繁體字的內涵,化吉為凶。你數一數所有簡化字都是化吉為凶,沒有一個是化凶為吉的。五十年代民間譏諷簡體怪胎順口溜:「親不見,愛無心,廠空空,產不生。」例如把工廠的「廠」字改成「廠」字,結果弄得現在「廠」里真的什麼也沒有了,一切都空了。有個台商到大陸投資,回台後,對晚輩提醒不要寫簡體字,尤其工廠絕不能寫,大家都莫名其妙。他才說,你看那個廠的「廠」字,上面一根大梁,底下僅僅kao著一根斜斜的柱子撐著,這種工廠,不論你蓋得多高,它說倒就倒。把車輪的輪改成輪,人字下面加上「匕首」,寓意人被殘害。所以大陸車禍比同樣使用漢字的香港、台灣多得多,無法比。因為台灣、香港一直使用繁體「輪」,所以車禍就少的很;黨改成黨,是想掩蓋它這個「尚黑」組織,把人民當作兒孫來欺壓〔當然,GC黨的黨是作為兄長,挑大樑,另當別論〕。
推薦閱讀:
※八卦符號
※《標點符號》
※符號探索——魔鬼之星
※[轉貼]漢字是宇宙智慧的化身和符號
※馬雲兒子為什麼如此的低調?(符號帝國的回答,1845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