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個永不崩盤的龐氏騙局(下)
如何設計一個永不崩盤的龐氏騙局(上)
上回說到,「代際龐氏騙局」在理想實驗中能完美持續運行,在實際情況中,它也會有比「儲蓄+投資」更適用的情景。
首先,可能會遇到儲蓄+投資的方案無法賺錢的情況。如果社會的人們普遍希望將現有的資源轉移到未來,就會積累大量的資本存量,這可能導致投資回報的降低。想像一下所有人都儘可能地不去消費,然後省下的錢全部用於投資,因為競爭太激烈每個人獲得回報就會變得非常低。
credit: 123RF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人口結構。人口不斷增長的趨勢剛好符合龐氏騙局金字塔式用戶的需求。新一代人比老一代人數量要多,因此老一代人肯定能獲得超過本金的回報。而且新一代人本身就有很高几率會比他們的父母那代人更富裕。除了簡單的資本總量增加以外,新一代人還會受到如科技進步等經濟增長的根本因素的幫助。這個螺旋上升的歷史進程可以為「代際龐氏騙局」的參與者帶來積極的回報,即使只從每一代人的收入里拿出相同的百分比。由於經濟增長,從今天年輕人的收入中收集的10%將比過去父母貧窮一代收集到的10%多。
如果用具體的數字來說,假設一個國家的人口每年增長1%,人均收入增長4%。在這種情況下,只需在每一代參與人的收入里拿取差不多的份額,「代際龐氏騙局」方案可以無限期地提供約5%的年回報率。如果經濟環境里資本過度積累,所有人都去存款,沒人消費,儲蓄+投資的回報可能會低於「龐氏騙局」的回報,特別是風險因素還可能導致投資的回報更低。在這種經濟學上所謂「動態無效率」情況下,「代際旁氏騙局」是永不崩盤的。
現付現取型退休金只是這種代際接盤最明顯的例子,政府債券也可以發揮類似的作用。這一觀點在1965年,由MIT的Peter Diamond在薩繆爾森觀點的基礎上所提出,大體內容是如果政府不想從年輕人那裡強征社會保障款項,可以選擇出售長期債券。當這些債券到期的時候,政府可以通過向更富裕的下一代出售新一輪債券來償還前面的債券。
第三種情況是投機泡沫,這是非官方主導的把年輕人的錢轉移到老年人口袋裡的一種方法。在一個經濟泡沫中,人們用超過價值的錢買下某些資產(如商品房),然後期待隨後的接盤俠用更高的價格買走。接盤俠多付的錢就相當於龐氏騙局裡的一份投資,這個過程產生的「收益」其實是後續接盤俠多付的資金。假設每一代人都比前一代人富裕,那麼即使每代投資者只拿出同樣比例的收入來投資這個泡沫資產,那麼這份資產的價格也會持續上漲。
初生的韭菜不怕割
所有的機制都會有副作用,「代際龐氏騙局」也不例外。政府債務可能會對生產性投資產生擠出效應,泡沫式的投資也可能會導致類似的情況。(譯者註:大意是社會中大量的錢被拿去買「旁氏債券」或泡沫資產,導致無人投資實業)但對於在動態無效率環境中掙扎的經濟環境來說,這種擠出效應未必是一件壞事。這類型的經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本,政府可以把「代際旁氏騙局」資金池裡的錢進行生產性投資來保持數量眾多的機械、設備、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等可以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長。資本過量積累的原因之一是年輕人想將自己現有的資源轉移至未來養老用。但這樣做的回報率非常低,通過社會保障制度、政府債券或者購買老年人的泡沫資產把年輕人的錢轉移給老年人是更高效的方式,因為未來的年輕人會用更高的回報率來做這些事情,這樣便可緩解動態無效率。
在上述的幾個特定前提下,「代際龐氏騙局」是高效可行的。但如何在現實的經濟環境中找到並衡量這些條件呢?其中一個方法是比較利率和GDP增長率(利率反映資本回報率;GDP增長率反映人口增加和人均收入增長)。另一種更為嚴格的方法(在某些情況下運行良好)是比較投資與利潤。如果國家投資大於利潤,一個國家投入到資本存量的錢就會大大超過它從中獲得的收益。就好象故事中的島民不僅要把所有新種果樹收入的水果全部種到地里去,還要額外多種幾顆。投資大於利潤證明人們為未來所作的儲蓄+投資操作,已經讓經濟環境中的儲蓄工具不堪重負。
經濟學家們曾經認為,大部分的經濟體還是賺取的利潤遠遠超過投資的。最近的研究表明事情沒這麼簡單。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Fran?ois Geerolf認為日本正陷入動態無效率當中,而且他認為G7集團(及另外9個國家)都有動態無效率的可能性。如果果真如此,那麼事情就有趣了。這意味著G7集團國家的公共債務正在吸收社會上的資金,否則這些資金將會導致資本積累問題更加嚴重。只要這些債務資金繼續用於醫療保險和養老金,老年人將會受益匪淺。也許G7集團國家的公共債務正試圖把人們效率低下的未來投資轉移為供養老年人。
包括安徽大學錢良新(音)在內的幾位學者也指出,中國的資本存量投入是大於收益的。在中國的發展階段,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中國經濟的資本密集度依然在不斷波動。但是,結合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和「儲蓄利息低」這兩個特點可能有助於解釋中國為什麼容易出現投機泡沫,特別是在房產方面。中國的年輕人經常高價購房(很多房子並不會用來居住),期待未來能用更高的價格將房子賣出。高價接手這些房子的人並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他們更年輕,更有錢。
故事的最後,威廉·米勒那原始的龐氏騙局堅持了不到一年。之後他被負面報道淹沒,銀行也凍結了他的帳戶。在被警方找到之前,他逃到了加拿大。但他卻從未用光所有的投資者,就算他早已逃離了這個國家,寄給他的信件依然在他原來住處附近的郵局那裡堆積成山,信封里裝滿了下一批接盤俠們的錢。
本文譯自 Economist,由譯者 幕後煮屎者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推薦閱讀:
※有什麼風險是我們忽略的?——寫在黑色一星期之後
※溫州1萬套房慘烈被拋給銀行 實體經濟崩盤
※如果斬倉是港股暴跌的原因,誰該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