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明理學上

第一「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井田制的崩潰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詩經·小雅·北山》

〔材料二〕晉卻①至與周爭②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晉侯使卻至勿敢爭。

──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一年③》

〔材料三〕子產使都鄙有章④,上下有服,田有封⑤洫,廬井有伍。

──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⑥年》

〔材料四〕初稅畝⑦,非禮也,谷出不過藉,以豐財也。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⑧》

〔材料五〕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稅。……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畝而履畝⑨,十取一也,以公之與民為己悉矣。

──穀梁氏《穀梁傳·宣公十五年》

【解讀】《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極高史料價值,《左傳》《穀梁傳》都是解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春秋》經的主要著作,其中《左傳》以記事詳細、議論精闢見長,相傳作者為魯史官左丘明。

以上史料描述與周王室爭田事件和魯國實行初稅畝的賦稅政策,對了解井田制的崩潰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西周時,土地屬周王所有。春秋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大不如從前,諸侯勢力膨脹,周天子控制土地和人民的局面越來越難以維持。因此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用地的事件經常發生,從天子到大夫,相互間為了一田一邑引起糾紛的事屢見不鮮。公元前580年,晉大夫卻至公然與周王室爭鄇田,雙方各不相讓,最後竟然把官司打到晉侯那裡。由於晉侯的支持,才承認屬「王室之邑」。這些說明周天子對土地的最高主宰權已經喪失。另一方面由於統治階級內部不斷的侵田奪土,一再破壞井田的封疆溝洫,井田制在這一過程中,日趨解體。

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有明顯的發展,鐵農具和牛耕技術得到使用和推廣,私田增加。統治者為了剝削收入,開始在賦稅制度上進行一些改革,如齊國「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多少、地力的貧富美惡,作為徵稅的標準,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影響和意義重大。在稅畝之前,魯國田賦僅出於藉田,公田,即十取一也。在稅畝之後,田稅既取之於公──藉田,也取於民──私田。原來私田之收全歸自己,現在也要按畝納稅即無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畝徵收賦稅,這表明公田私田之間的界限,被取消了,即魯國正式承認私田存在的合法性,也反映出土地私有化發展的趨勢,井田制崩潰了。

(1)晉大夫卻至與周爭鄇田說明周天子對土地的最高主宰權,已不起作用,已不復存在土地王有的概念。(2)鄭子產擴大井田的封疆溝洫日趨解體。(3)魯國實行初稅畝,打破公田私田界限,承認土地私有,井田制徹底崩潰了。

【注釋】①卻音xì。②鄇音hóu,溫之別邑。③成公十一年,公元前580年。④章、服,指制度。⑤封,田界,田有封洫指擴大封疆溝洫。⑥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⑦初稅畝,開始按土地畝數徵稅。⑧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⑨履畝,按實際畝數。

2.王室衰微

〔材料一〕隱公三年夏,鄭武公、庄公為平王卿士①。王貳②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③質④。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⑤虢公政。四月,鄭祭⑥足帥師取溫⑦之麥。秋,又取成周⑧之禾。周鄭交惡⑨。

──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

〔材料二〕桓公五年夏,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戰於⑩葛。……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

──左丘明《左傳·桓公五年》

〔材料三〕宣公三年春,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

──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

【解讀】《左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體史書,為儒家經典《春秋》的三傳之一,相傳為魯史官左丘明所作。

以上三則史料分別描述「周鄭交質」、「周鄭交惡」、「問鼎中原」,對了解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很有參考作用。

鄭武公因護平王東遷有功,武公、庄公父子相繼擔任周平王卿士(執政大臣)。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平王欲使虢公參政,引起庄公不滿。平王懼而否認其事,為保證互相信任,周王室與鄭國互派了人質。平王死後,王室打算任用虢公,鄭莊公為此進行報復,搶收了王室的莊稼,周鄭的關係由此惡化。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王收回鄭莊公的執政權,同年秋,周王調動諸侯軍隊伐鄭。鄭莊公率軍與王戰於葛,鄭將祝聃射王中肩,王師敗。可見天子的威風掃地,蕩然無存。

魯宣公三年(公元前660年),楚莊王率軍隊攻打已經遷徙到伊水流域的陸渾之戎,隨後來到洛水,在周的疆土上陳兵示威。楚莊王詢問周室九鼎的大小輕重,意欲取而代之。

(1)周鄭關係由「交質」到「交惡」,周王室已喪失「天下共主」的權威,周鄭最後兵戎相見,戰鬥中鄭祝聃射王中肩,可見天子的威風掃地。(2)楚莊王問周鼎的大小輕重,意極輕視王室,欲取而代之。以上兩則史料,集中顯示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與一般小諸侯國無異。

【注釋】①卿士,指王卿中執政的人。②貳,動詞,有貳心。③交互相。④質,人質,以太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對方作為保證。⑤畀bì,給予。⑥祭音zhài。⑦溫地名。⑧成周,地名,洛陽市東。⑨交惡:互相憎恨,惡wù。⑩xū,即長葛。楚子,楚莊王,《春秋》貶之為「子」。陸渾之戎,古族名,原居甘肅一帶,春秋時遷至伊洛河一帶。觀兵,檢閱軍隊以示軍威。九鼎,象徵王權。

3.諸侯士大夫崛起

〔材料一〕《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①者不可勝數。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論語·季氏》

【解讀】《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30卷,52萬餘字,分為本紀、世家、書、表、列傳五種體制,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分為20篇,486章,內容豐富、廣博,直至今天仍有廣泛的用途和較高的價值。

以上兩則史料描述了春秋時期兼并戰爭的情況和王室衰微,諸侯、大夫勢力增長情況對了解春秋時期諸侯士大夫的崛起很有參考價值。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是一個大動蕩時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各國之間的戰爭不斷,出現了大國兼并小國、強國吞併弱國的兼并戰爭。出現「諸侯不能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另一方面諸侯大國之間開始出現爭霸戰爭,先後做霸主的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

孔子在總結歷史的基礎上這樣說:西周時期,是「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期。到春秋時期,「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諸侯專征伐,很少有維持十世的;政歸大夫,出不了五世就會變成了「陪臣執國命」;陪臣勢力能維持三世的已是很稀少的。這也就是說,春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時期,先是諸侯勢力的增長,王室衰微;接著是大夫勢力的增長。諸侯、士大夫的先後崛起使得社會更加動蕩不安了。

(1)各國間的兼并戰爭爭霸戰爭,說明了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實際情況。(2)各國內部內亂不止,出現了「政歸大夫」、「政歸陪臣」這樣的情景,即士大夫的崛起。

【注釋】①社,土地神;稷,穀神,社稷代國家。②希,同稀,少有。

4.階級關係的新變化

〔材料一〕秦師過周北門……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①韋②先,牛十二犒③師。

──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材料二〕簡子誓曰:「……克故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④,人臣隸圉⑤免⑥。」

──左丘明《左傳·哀公二年》

〔材料三〕朱公以陶⑦為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富者皆稱陶朱公。

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⑧。

而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⑨富。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解讀】《貨殖列傳》是司馬遷為以工商業致富的貨殖大家立傳,著重反映了司馬遷的經濟思想。

以上史料集中反映社會各階層地位變化商人的出現,即階級關係出現新變化。

春秋戰國時期,關於政治上的動蕩,井田制度破壞了,從而使一個新的階層──商人誕生了,而且弦高矯命犒秦師,足見商人的作用日見重要。戰國時期,大商人往來列國之間,陶朱公(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貢所至,「國君無不分庭抗禮」。邯鄲人郭縱從事冶鐵,富比王侯。

春秋時晉國趙簡子戰前宣布:參與戰鬥的老百姓及工商業者可以當官,免除一切奴隸。這雖然是戰爭前的動員令,但能夠推動階級關係出現新的變化。

(1)商人的出現,顯示出階級關係的新變化;(2)商人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

【注釋】①乘shéng,四。②韋,熟牛皮。③犒kào,犒勞。④遂,指進仕。⑤人臣、隸、圉,都是奴隸。⑥免,免做奴隸。⑦陶,山東定陶。⑧抗禮,為賓主之禮。⑨埒léi,比。

5.「士」在社會政治活動中活躍起來,受到各國統治者重用

〔材料一〕簡子誓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

──左丘明《左傳·哀公二年》

〔材料二〕下令國中曰:……諸侯卑秦①,丑莫大焉……賓客群臣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②。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

〔材料三〕燕昭王怨齊,未嘗一日而忘報齊也。燕國小,辟遠,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禮孰隗以招賢者。

──司馬遷《史記·樂毅列傳》

〔材料四〕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人。

──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材料五〕信陵君,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

【解讀 上述史料都記述了各國喜士,士在社會上活躍起來。

趙簡子發布戰爭動員令:能戰勝敵人士可以授予十萬田,意即對士的重視。秦孝公、燕昭王、齊宣王都非常重視士,這些都緣於國家積弱,宗族人臣不能自振。戰國四公子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都是養士「三千人」,可見當時養士之風大盛,因此,士在社會政治運動中活躍起來,如侯贏在信陵君竊符救趙中扮演重要角色。

各國君主喜士,士在社會活躍起來,各國養士之風大盛。

【注釋】①卑秦,瞧不起秦國。②與之分土,裂地封之為侯。

6.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

〔材料一〕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

──《禮記·王制》

〔材料二〕師氏掌以①詔王。以王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凡國之貴遊子弟學焉。

──《周禮·地官·師氏》

〔材料三〕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周禮·地官·保氏》

〔材料四〕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

──《周禮·春官·樂師》

〔材料五〕當周宣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②周適③晉……或④在衛,或在趙,或在秦。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材料六〕仲尼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七年》

〔材料七〕孔子以詩史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解讀】《周禮》是記載西周政治制度的書,所記大部分為西周舊制,同時也加入作者的政治理想,因保存有大量古代制度方面的資料,有很高史料價值。

以上史料描述了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學術逐漸下移的情況。

古時,學在官府,即官府掌握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與官府教化是合二為一的,受教育的對象只能是「國之貴族子弟」,主管教育的官吏分制是師氏、保氏、樂師,各司其職。

到周宣王時,周朝已經衰落了,掌管周朝的史官司馬氏離開周地去晉國,因此王朝的典籍、圖冊有的散落在衛國,有的散落在趙國,有的散落在秦國。所以孔子才說:天子失官,典籍圖冊失散在四夷,學術學問在四夷開展起來。這表明學校教育,已經逐漸下移。孔子是私學的開創者,他說「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意思是大約在其15歲時有志向於學習知識,在其30歲時,已經開始收受門徒,講授私學了。

(1)古時「學在官府」,受教育對象只能是貴族子弟;(2)到春秋時期,學術逐漸下移,出現「學在四夷」;孔子是私學的開創者。

【注釋】①媺měi,美,善。②去,離開。③適,到達。④或,有的。

7.諸子百家

〔材料一〕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①,天下多得一②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莊周《莊子·天下篇》

〔材料二〕夫儒者以六藝③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要曰強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內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解讀】《莊子》是記錄戰國時莊周思想的著作。

以上資料描述了「百家爭鳴」的情況。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由於道德的標準不一致,許多人以自己觀察的某一方面為「自好」,於是出現眾多的學術派別,號稱「百家」。儒家重在「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好長幼之別」,即重視「禮」,禮就是倫理和社會秩序。墨家主張強本節用,發展生產。法家不別親疏,主張「嚴刑峻法」用法律制度維護統治。道家的主要思想是「無為」。這些學派以發展學術為宗旨,互相攻擊,開展「百家爭鳴」。

(1)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動蕩是百家爭鳴產生的社會背景;(2)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諸子百家開展「百家爭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運動,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源頭,對當時和後來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注釋】①一,一致、統一。②一,一方面。③六藝,即儒家經典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

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材料一〕樊遠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顏淵》

〔材料二〕子曰:泛愛眾,而親①仁。

──《論語·學而》

〔材料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曰:請問其目②。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材料四〕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雍也》

〔材料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材料六〕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論語·述而》

【解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成書於戰國時期。《論語》語言精深、簡練,全書只有12 000多字,字字珠玉,句句格言,分為20篇,486章,內容豐富廣博,直到今天仍有廣泛的用途和較大的價值。《論語》不僅是研究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家思想最直接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中國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讀書。

以上幾則資料集中反映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這種愛不是私愛,而是很寬泛的,能夠愛眾人,就接近「仁」了,同時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約束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周代制度,即符合「禮」,禮的基本原則就是「仁」了。怎樣才算符合周禮呢?就是不符合禮的原則,不去聽它,不去看它,不去想也不說它,要在思想上保持冷靜克制,即就是在主觀上盡量剋制約束自己。怎樣才能做到自我剋制和相互妥協呢?孔子提出實行「仁」的基本原則就是:自己希望達到的,也要使別人達到;自己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再強調,實行「仁」並不難,只要你思想上想實行「仁」,「仁」就立刻會到來。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2)「愛人」包含對百姓的關心和愛護,包含民本思想;(3)禮和仁互為表裡,符合禮的原則就是「仁」,主觀上自我剋制和互相妥協,也是十分必要的;(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思想道德觀和倫理觀的集中體現。

【注釋】①親,接近。②目,具體內容。

2.孔子的政治主張

〔材料一〕子曰:道①千乘之國②,敬事③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論語·學而》

〔材料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論語·顏淵》

〔材料三〕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④,居其所而眾星共⑤之。

──《論語·為政》

〔材料四〕子曰:道之以政⑥,齊⑦之以刑⑧,民免而無恥⑨;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⑩。

──《論語·為政》

〔材料五〕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

【解讀】以上幾則資料集中體現孔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得「民信」,怎樣才能取信於民呢?就是要求統治者認認真真地做事,愛護百姓,節儉財物,並且無奪農時,只有做到使老百姓有飯吃,才算把國家治理好。另一方面治理國家,要以德服人,即「為政以德」,用政令法度治理人民老百姓,雖免於刑罰,卻從不感到內心羞恥;如果用「德」治理國家,輔之以禮儀教化,那麼老百姓不僅心服口服,而且做事有羞愧之心。所以如果實行以德治國,那麼天下的人民好像眾星圍拱北極星一樣歸附他。

孔子還認為,治理國家統治人民的方法必須符合周禮,即做君主要像做君主的樣子,忠心愛國;做父親要像做父親的樣子,做兒子要像做兒子的樣子,做到父慈子孝。

(1)治理國家,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取信於民,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2)「為政以德」,以德服人,以禮儀教育化治理國家是孔子政治思想另一大特點;(3)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是符合周禮,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注釋】①道,治理。②乘shèng,四馬拉一戰車,千乘之國,指諸侯大國。③敬事,認認真真地做事。④北辰,北極星,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天之中樞。⑤共,同拱。⑥政,政令法制。⑦刑,刑罰。⑧齊,使之齊、整頓。⑨恥,羞愧羞恥。⑩格,正。

3.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①乎?

──《論語·學而》

〔材料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②,思而不學則殆③。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材料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材料四〕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

〔材料五〕子曰:當仁④,不讓於師⑤。

──《論語·衛靈公》

〔材料六〕子曰:有教無類⑥。

──《論語·衛靈公》

〔材料七〕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材料八〕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⑦之徒,頗受業者眾。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解讀】司馬遷認為孔子創立的儒學傳世久遠,所以特別推崇。列入「世家」之中。

以上所選資料集中體現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認為:學習應和思考相結合,光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學習,就會猶豫不決。學習應該有老老實實的態度,不能不懂裝懂。學習還應該有興趣。在對待老師學長的態度上,不迷信老師。同時孔子在教學中的基本方法是因材施教。孔子在承認人的智力水平在先天上存在差別,「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強調因人施教。

孔子還主張「有教無類」,使受教育的範圍擴大了,孔子是私學的開創者,大約在其30歲時,開始收徒講學了,他的學生多達3 000人,得意門生72人。學生之中,有貴族,有平民,還有商人,甚至還有顏濁鄒這樣的大盜也曾經從學於孔子。從而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1)孔子主張學思結合,學習要有老實的態度,學習要有興趣;(2)孔子的教學方式是因材施教;(3)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擴大教育的範圍。這是孔子對我國文化教育的一大貢獻。

【注釋】①說,同悅,高興;②罔,迷惑不解;③殆,猶豫不決;④當仁,以仁為己任;⑤讓,謙讓;⑥類,類別,指身份不同;⑦顏濁鄒(jū),子路妻兄,梁父之大盜。

4.孟子的「仁政」思想

〔材料一〕孟子曰:離婁之明①,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②,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③,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賓士天下。

──孟軻《孟子·離婁上》

〔材料二〕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⑥辟邪侈⑦,無不為己。

──孟軻《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忽失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

庖有肥田,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休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解讀】《孟子》是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記述孟子言行的著作,主要是孟子語錄,全書14卷,261章,34 685字,主要反映孟子的思想。

以上所選資料能集中反映孟子「仁政」的主要思想。

孟子認為,不藉助工具,即使是離婁、公輸班那樣的能工巧匠,也不能畫出規整的方和圓。不藉助六律,雖然有師曠那樣耳朵靈的人也不能校正五音。同樣的,在社會治理方面即使是堯舜時期的治理,如果不推行仁政,也不能把國家治理太平。

怎樣才能推行「仁政」呢?孟子認為:首先必須讓人民「有恆產」,即分配土地給人民。他設想,每一家都應該有100畝土地,其中主要用來種植糧食,留出五畝蓋房和種桑養蠶,再養些豬、狗、雞。這樣,這家人便可以不飢不寒,50歲的老人能穿絲綢衣服,70歲老人還可以吃到肉食,老百姓有恆產,便會有恆心,安居樂業過上穩定的生活。

同時作為統治者,還應該對老百姓實行輕徭薄賦,省減刑罰,並且不再有意侵奪農時。在這個基礎上,使之能夠孝敬父母和睦兄弟,最後就能達到天下大治。

為此,孟子非常憎惡「暴政」。他指出統治者廚房裡放滿醬肉,馬圈裡養的都是肥馬,而廣大人民卻面有飢色,到處都有餓死人的這種現象。孟子痛斥統治者是在「率獸而食人」,無疑是國君率領一群野獸在吃人!

(1)孟子主張施行「仁政」;(2)「仁政」的主要內容是讓人民有「恆產」同時統治者應輕徭薄賦,無奪農時,減輕刑罰。這表現孟子民本思想;(3)孟子反對「暴政」。

【注釋】①明,眼力好;②規,畫圓工具;矩,畫方工具;③聰,耳朵靈;④六律,截竹為筩陰陽各六,以調節五音;⑤五音,宮、商、角、徵、羽;⑥放,放縱,放任自己的行為;⑦辟、邪、侈,指不軌行為。

5.孟子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①也。

──孟軻《孟子·離婁上》

〔材料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孟子曰:民為貴,社稷②次之,君為輕。

──孟軻《孟子·盡心下》

【解讀】以上所選資料主要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在總結歷史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桀紂之失天下是因為失掉了人民,失掉了民心。湯武由於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得天下。

在當下社會中,只有相信老百姓依靠老百姓,實行仁政,那麼天下老百姓像潮水一樣歸附他,誰能阻擋他稱王於天下?因此孟子得出更為科學更為驚人的結論,即「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可見能否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是統治者執政能力的關鍵;(2)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思想。

【注釋】①壙,同曠,曠野;②社,土地神,稷,穀神,社稷代國家。

6.孟子的性本善

〔材料一〕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今夫水,搏①而躍②之,可使過顙③;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

──孟軻《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軻《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軻《孟子·公孫丑上》

【解讀】以上所選資料集中反映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至於人為不善之事,不是由於本性不善,而是由於自己不努力,被環境形勢所左右,如水向下流,遇到山石阻擋而向上行進,並非水性如此。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四心」;仁、義、禮、智即「四德」,「四心」「四德」都是「我固有之」,即頭腦中固有,先天俱備。

同時,這「四心」「四德」僅僅是擁有這些善端是不夠的,必須加以擴充。能夠擴充這些善端,就能成為「保有四海」的君主;如果不加擴充,就會使這些「善端」失掉,恐怕連父母都贍養不起。

孟子認為:(1)人性皆善;(2)性善「四心」「四德」是先天俱備的;(3)只有行仁政不斷擴充「善端」才能回復和擴充人的善性。

【注釋】①搏:擊。②躍:跳。③顙:額。

7.荀子主張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主張「以德服人」

〔材料一〕仁眇①天下,故天下莫不親也;義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貴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敵也。以不敵之威,輔服人之道,故不戰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荀況《荀子·王制》

〔材料二〕凡兼人②者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

──荀況《荀子·議兵》

【解釋】《荀子》成書於戰國中期,是記錄荀況思想的主要著作。

荀子認為,如果明君以仁愛高於天下,禮義高於天下,由禮義、仁愛而產生的威嚴高於天下,天下的人民沒有不尊重和不歸順他的。這位人君是知道並了解王道的。用「仁義」「王道」治理國家,可以不戰自勝,不攻而得,不用武力天下就歸順他了。

荀子認為讓人服從有三種辦法,以德服人為上策,應該是人君採取的方法,以力服人和用財物收買的辦法讓人服從是不會長久的。

(1)荀子主張施行「仁義」「王道」;(2)荀子主張以德服人。

【注釋】①眇,高。②兼,兼并,兼人,讓人服從。

8.荀子主張「人性惡」

〔材料一〕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

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謂之生於偽。是性人為之所生,其不同之徵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利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

──荀況《荀子·性惡》

〔材料二〕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

──荀況《荀子·正名》

【解讀】以上資料集中反映荀子的「性惡論」 。

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餓了要吃飽,冷了要穿衣,耳目愛好聲色,人情有所嫉惡,如果順從其「性」,必然發生爭奪、混亂等罪惡行為。荀子又認為人類行為有「性」「偽」之分,「性」是天生的,「偽」是後天學習改造的,「性」本來是惡的,但可以通過學習和改造,才可能變善,即「化性起偽」,因此荀子認為人們必須用賢人和法律來糾正錯誤,必須用禮義來加以教導,使人們惡的「性」能夠化為善的「偽」。這樣才能使小人變成君子,普通人變成聖人。

荀子認為:(1)人性皆惡;(2)通過後天學習改造,使惡變善到「化性起偽」;(3)禮義法制,可以把小人培養成君子。

9.荀子改造了原來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材料一〕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功。

──荀況《荀子·天論》

〔材料二〕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況《荀子·天論》

〔材料三〕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

──荀況《荀子·大略》

〔材料四〕君子賢而能容罷①,知②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失是之謂兼術。

──荀況《荀子·非相》

〔材料五〕故大天而思之,孰與物蓄而制之!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荀況《荀子·天論》

【解讀】以上所選材料反映荀子思想中綜合吸取了道、法兩家的合理成分,改造和加工了儒學,對了解荀子思想有重要參考價值。

荀子認為:天的具體作用表現在星辰運轉、日月普照、四時變化及颳風下雨,也就是說,自然界就是天,而且自然界的變化運動是有規律的,「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荀子這種把「天」看作是獨立於人的自然界,其實就是吸取了先秦道家的思想。但荀子不是停止在消極被動地適應自然,而是提出了一個非常光輝的主題──「制天命而用之」。即對於「天」,如果只是推崇、思慕、順從、讚頌,則絲毫無益於人類自身的生存,最重要的是使「天」為己所用,這樣又把儒家思想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使之更加適應社會的需要,對待自然界的態度是積極進取的。

同時,荀子認為,當時統治者應當「隆禮重法」,即重禮治,又重法治,儒法並用的思想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內容,這種思想較切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在為人處世方面:荀子認為君子應當懂得了解寬容,這和現代社會多元思想不謀而合。

總之荀子改造了原來的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1)「天」就是自然界,自然界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2)人在自然界應當是積極主動,即制天命而用之;(3)寬容的為人處世觀。

【注釋】①罷pí,疲憊。②知,智。

道家和法家

1.老子的主要思想

〔材料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第一章

〔材料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

〔材料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第三章

〔材料四〕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老子》第二十二章

〔材料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解讀】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死於扶風。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地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規律。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兩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莊子的有關思

〔材料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冀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春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莊子·逍遙遊》

〔材料二〕莊子之楚,見空髑髏,消然有形,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莊子·至樂》

〔材料三〕罔兩問景曰①:「曩子行②,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③?」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④?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蜩冀邪⑤?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⑥,栩栩然胡蝶也⑦,自喻適志與⑧!不知周也。俄然覺⑨,則蘧蘧然周也⑩。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齊物論》

【解讀】《莊子》是道家學派的言論著作總匯。莊子即莊周,是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隱士,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莊子》經過漢朝劉向的編定,共有52篇。現在版本的《莊子》只有33篇,分三部分,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是晉人郭象所定的版本。《莊子》內篇思想比較系統,文字風格也很一致,而外、雜篇內容則很豐富,但風格有了一些差別。內容思想接近《老子》,是道家的重要經典。《莊子》注釋版本較多,郭象的《莊子注》最有名。莊周深切地感受過社會變革和戰爭帶來的痛苦與災難。他認為痛苦的原因是聖人們制定了禮樂,引起了競爭。而提倡仁義又造成虛偽。所以是仁義禮樂損害了人的天性。莊周和老子同樣認為上古時人性樸實,沒有戰爭與爭鬥,生活安逸。所以應該拋棄禮樂,斷絕仁義。莊周寧可貧窮,也不願去做官,認為那會喪失本性和自由。但莊周又不主張遁入山林,主張在現實生活中保持超脫的境界。他鄙視名利,認為世上的一切事物及其差別都沒有意義。只有「道」使得天地萬物相通為一,知道它們相通為一,就是得道。得道者不必貪生怕死。所以莊周在妻子死後還「鼓盆而歌」。戰國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說理,但僅僅作為比喻的材料,證明文章的觀點。《莊子》不僅如此。從理論意識來說,莊子這一派本有「言不盡意」的看法,即邏輯的語言並不能充分地表達思想。與此相關,在表現手法上,許多篇章,如《逍遙遊》等幾乎都是用一連串的寓言、神話、虛構的人物故事連綴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動物的對話中,這就超出了以故事為例證的意義。《莊子》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的虛偽行為,在似乎矛盾的言論中有著深邃的智慧,當然也有對人生悲哀態度和對社會的失望。只好寄希望於心靈的純凈,追求逍遙的內心境界。

(1)《逍遙遊》的宗旨,是說人的精神擺脫一切世俗羈絆,化同大道,游於無窮的至大快樂。所以文章開頭,即寫大鵬直上雲天,飄翔萬里,令人讀之神思飛揚。(2)《至樂》的宗旨,是以死為痛苦人生的解脫。這種厭世思想,實際是因為對人生有完美的期望,所以所見皆是痛苦。這一節寫莊子對髑髏的一連串發問,便是充滿了人生的傷感。(3)材料三選自《莊子·齊物論》,「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齊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遊」一併構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於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於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常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注釋】①罔兩:影子之外的微陰。景:影子;這個意義後代寫作「影」。②曩(nǎng):以往,從前。③特:獨。操:操守。④待:依靠,憑藉。⑤(fù):蛇肚腹下的橫鱗,蛇賴此行走。蜩:蟬。⑥胡蝶:亦作蜩蝶。⑦栩(xǔ)栩然:欣然自得的樣子。⑧喻:通作「愉」,愉快。適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⑨俄然:突然。⑩蘧(qú)蘧然:驚惶的樣子。物化:事物自身的變化。根據本段文意,所謂變化即外物與自我的交合,推進一步,一切事物也都將渾而為一。

3.韓非子的法家思想

〔材料一〕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非謂重人也。重人也者,無令而擅為,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為重人也。智術之士明察,聽用,且燭重人之陰情;能法之直到勁直,聽用,矯重人之奸行。故智術能法之士用,則貴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是智法之士與當塗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

──《韓非子·孤憤》

〔材料二〕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時,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勢位。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雖賁、育不能盡人力。故得天時則不務而自生,得人心,則不趣而自勸;因技能則不急而自疾;得勢位則不推進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毋窮之令,故曰明主。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下則臨千仞之谷,材非長也,位高也。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沉,非千鈞輕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賢也以勢。

──《韓非子·功名》

【解讀】《韓非子》是戰國時期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又名《韓子》。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韓國貴族出身,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看到韓國國力日益削弱,韓非幾次勸諫韓王,但韓王聽不進去。在韓非在世的時候,他寫的這本書的名聲就很大了,當時還是秦王的秦始皇讀到了其中的《孤憤》、《五蠹》等篇章,非常喜歡,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但在公元前234年,韓非來到秦國,被李斯陷害入獄,後來被逼服毒自盡。在西漢時期,劉向校書時加進了幾篇別人的作品,如《初見秦》、《有度》和《存韓》的後半篇,最後定《韓非子》共55篇。韓非的思想成就超過了所有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在總結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人代表性法家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成熟法治理論。他認為君主必須重視權力、威勢和駕馭臣下的權謀之術,這樣才能保證法令的貫徹執行,鞏固君主的集權地位。秦始皇就是充分發揮了他的思想,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統治。韓非還繼承了荀子的人性惡學說,主張治理國家必須實行刑賞。在《韓非子》中,《解老》、《喻老》兩篇,都是用法家的觀點來對《老子》進行解釋,體現了韓非的哲學思想。《五蠹》則將歷史的發展分成上古、中古、近古三個階段,他認為時代在不停地發展,所以社會和政治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儒家的恢復周禮的復古思想已經不能適應時代要求了。

第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從「無法」到「有為」

1.戰國後期儒學的發展.

〔材料〕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

【解讀】《儒林列傳》對研究古代儒學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這條資料反映了儒學在戰國後期成為顯學的歷史,對了解儒學發展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孔子以後,他的賢子弟遍布天下,有的為王侯將相做老師,有的與士大夫為友,還有的直接做了隱士。到了戰國後期的齊威王、宣王的時候,孟子和荀子對儒家學派進行豐富和發展,王道、霸道並用使儒學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戰國後期,儒學成為顯學。

2.「焚書坑儒」對儒學的沉重打擊

〔材料〕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①。丞相臣斯昧死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②《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③為城旦④,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等。……制曰:「可。」

始皇聞亡,乃大怒曰:「……盧生等君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⑤,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解讀】這條資料描述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經過,這對於了解儒學發展很有參考。

李斯認為會有利於借古諷今,誹謗當今,迷惑老百姓,不利於統治。因此建議始皇帝:除秦國的史書、博士所藏的《詩》《書》諸子百家的著作外,其餘詩書都要燒掉。只准留下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從此以後,如果誰還結夥談論《詩》《書》的,以古非今的,全部都要殺頭,官吏明明知道而不檢舉的與之同罪。令下後30天內不完全焚燒完畢的,刺配到邊疆,罰做四年守邊徒刑。

秦始皇得知盧生等儒生已逃走,便大怒,叫御史把咸陽諸生捉來審問,儒生們互相告密,秦始皇便親自圈定460多人把他們活埋在咸陽。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政策打擊了儒家思想,同時也是思想文化上的一場浩劫。

【注釋】①黔首,老百姓。②偶語,結夥談論。③黥qíng,在犯人額頰上刺字,並用鞏石塗抹。④城旦,秦代四年徒刑,犯者謫發邊地,旦暮守邊。⑤傳相告引,互相揭發,彼此牽引。

3.西漢初期儒家思想逐漸復甦

〔材料一〕漢興,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書》自濟南伏生;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燕則韓太傅;言《禮》則魯高堂生;言《春秋》,於齊則胡毋生,於趙則董仲舒。及竇太后崩,武安君田為丞相,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①矣。

──班固《漢書·儒林傳序》

〔材料二〕惠帝四年,乃除挾②書律。

──班固《漢書·惠帝紀》

【解讀】《漢書》是班固主持編撰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儒林傳序》對研究儒家思想的發展有重要參考價值。

以上資料主要描述西漢初年儒家思想逐步復甦的情況,對了解西漢儒學的發展有參考價值。

漢初惠帝時廢除私自藏書的禁律,從而緩和了緊張的政治氣氛,為儒學興起奠定了基礎。此時講授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的名人鴻儒逐漸多起來,到漢武帝時,儒者公孫弘由於對《春秋》研究精深而被封為丞相。在此影響下,學習儒家學派之流人數越來越多,已經蔚然成風。

(1)廢挾書律,提供了寬鬆的政治氣氛;(2)儒家的名人鴻儒為數眾多;(3)儒家學派蔚然成風。

【注釋】①靡然向風,望風而趨,形容儒學蔚然成風。②挾,藏。

4.西漢前期對人才的重視.

〔材料一〕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

──班固《漢書·高祖紀》

〔材料二〕舉①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②朕之不逮③。

──班固《漢書·文帝紀》

【解讀】漢高祖的求賢詔書是這樣說的:希望有才能的人士輔助我治理國家,我尊敬他並能使他名揚天下。

漢文帝也說過:希望地方上能推薦賢明、剛直不阿、能直言上諫的人才,幫助我們改正工作中的失誤和不足。

西漢初期皇帝比較重視人才。

【注釋】①舉,舉薦。②匡,改正。③逮,不足。

5.漢武帝重用人才

〔材料〕是時,漢興六十餘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弗及,始以蒲輪①迎枚生②,見主父而嘆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拔於芻牧,弘羊擢於賈豎,衛青奮於奴僕,日出於降虜,斯亦曩時版築③飯牛④之朋已。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朱買臣,曆數則唐都、洛下閎,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衛青、霍去病,受遺⑤則霍光、金日,其餘不可勝紀。是以興造功業,制度遺文,後世莫及。

──班固《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解讀】這條資料主要反映漢武帝時人才輩出的盛況。

武帝時期,漢朝已建立60多年了,天下安定,國家財政狀況良好,但周邊少數民族還沒有臣服,並且統治方針制度有很多不健全。因此武帝希望能臣幹吏協助處理國家大事,因此用蒲輪的車迎接枚乘。看見主父偃總嘆息人才不夠用,漢朝在這時的人才濟濟,留下許多制度、文章,後代沒有能趕上的。

(1)漢武帝時國家強盛,為人才輩出奠定物質基礎;(2)四方邊境不安定,制度不健全,是需要大量人才的前提;(3)漢朝此時大量人才輩出;(4)眾多人才建功立業,「後世莫及」。

【注釋】①蒲輪,車輪上縛上蒲草,減輕震動,叫安車蒲輪。②枚生,枚乘。③版築,用版築牆。④飯牛,指商人。⑤受遺:受皇帝遺命,輔佐太子為帝。

6.漢武帝「舉賢良對策」

〔材料一〕建元元年①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②、二千石③、諸侯相,舉賢良④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元光元年⑤冬十一月,初令郡縣舉孝廉⑥各一人。五月,詔賢良曰:「……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覽焉。」董仲舒、公孫弘等出焉。

元光五年⑦,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王之術者,縣次續食⑧,令與計⑨偕。

──班固《漢書·武帝紀》

〔材料二〕帝於是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又制:郡國口上二十萬以上,歲察一人;四十萬以上,二人;六十萬,三人;八十萬,四人;百萬,五人;百二十萬,六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潔,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習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是決斷,材任三輔縣令。

──杜佑《通典·選舉典》

【解讀】唐代杜佑的《通典》是敘述我國典章制度沿革的重要史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這四條資料,都談到西漢武帝時多次進行舉薦人才的活動。

漢武帝時期,連續幾次大規模徵召人才,由公卿及郡國守相的高官推薦極言直諫之士到朝廷對策,並分為「賢良方正、賢良文學」等科目,中選者稱「賢良」,而且杜佑在《通典》更加詳細記載各郡國具體舉薦人才的數目。

漢武帝時期連續舉薦人才,而且舉薦人才分門別類,人數眾多。

【注釋】①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前,漢武帝時首創年號,建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②中二千石,指卿士。③二千石,太守。④舉賢良,漢代選舉科目之一。⑤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⑥舉孝廉,漢代選舉科目之一,其制由地方郡國官吏按人口推薦當地孝事父母或品行方正的吏民到朝廷做官。⑦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⑧續食,續之食縣次續食,每到一縣均供給飲食。⑨計,上計吏,每年赴京一次,核對土地、戶口事宜。

7.漢武帝初期,北方和南方經常邊境不寧

〔材料〕元光六年①春,匈奴入上谷②,殺略吏民。

元朔元年③秋,匈奴入遼西④,殺太守、入漁陽⑤、雁門⑥、敗都尉,殺略三千餘人。

元朔二年⑦春正月,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

元朔三年⑧夏,匈奴入代⑨,殺太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

元朔四年⑩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殺略千餘人。

建元三年,閩越圍東甌,東甌告急。

建元六年,閩越王郢攻南越。

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反。

──班固《漢書·武帝紀》

【解讀】這部分資料都談到,西漢初期,南北邊境經常發生戰事,邊境不寧。

【注釋】①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②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張家口以東,北京昌平以北。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④遼西,郡治陽樂,今遼寧大凌河以西,河北遷西以東。⑤漁陽,郡治漁陽,今內蒙赤峰以南,北京懷柔以東。⑥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省北部。⑦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⑧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⑨代郡,郡治代,今山西東北部及河北一部分。⑩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上郡,郡治膚施,今陝北至內蒙伊金霍洛旗,烏審旗。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閩越,即秦漢時,閩中郡,郡治福州,今福建及浙江寧海以南。東甌,今浙江溫州一帶。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南越,即南越舊地,位於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和中部,秦漢時為桂林、南海、象郡。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8.西漢初期諸侯王國割據勢力仍然威脅著中央集權

〔材料〕偃說上曰:「古者諸侯地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余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於是上從其計。

──班固《漢書·主父偃傳》

【解讀】這條資料是主父偃向漢武帝上書,請求實行推恩於諸侯子弟,對了解諸侯王國對中央的威脅很有參考價值。

主父偃向皇帝建議:古代諸侯國的封地不超過百里,這樣中央便容易控制,今天有的諸侯地方千里,城池一個接一個,容易發生混亂。前朝晁錯用強制的辦法,從諸侯手中奪權,所以動亂就發生了。希望皇帝陛下讓諸侯推恩,分封子弟,建立侯國。

西漢時期,諸侯王國割據勢力,地方廣大,容易發生戰亂,因此,主父偃建議實行推恩子弟建立侯國,實際是一種肢解諸侯的一種方法。

9.土地兼并劇烈,階級矛盾激化

〔材料一〕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田)。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又專①川澤之利,管山林之饒,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②;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為更卒③,已復為正一歲④,屯戍一歲⑤,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⑥口賦⑦鹽鐵之利⑧二十倍於古。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⑨,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⑩,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赭衣半道,斷獄歲以千萬數。漢興循而未改。

──班固《漢書·食貨志》

〔材料二〕自溫舒等以惡為治,而郡守、都尉、諸侯二千石欲為治者,其治大抵盡放溫舒,而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南陽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齊有徐勃,燕、趙之間有堅盧、范生之屬。大群至數千人,擅自號,攻城邑,取庫兵,釋死罪,縛辱郡太守、都尉,殺二千石,為檄告縣趣具食;小群盜以百數,掠鹵鄉里者,不可勝數也。

──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

【解讀】這兩條資料都說明當時土地兼并嚴重,現象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出現「盜賊滋起」即農民起義這一史實。對了解漢武帝時期社會狀況有重要參考價值。

這是董仲舒借秦朝事例,實際說明漢初土地兼并嚴重的情況,由於土地兼并嚴重,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而廣大老百姓卻無「立錐之地」的情況,由此可見,因為老百姓生活沒有著落、依靠,就不得不走上犯罪道路,下一則史料更說明了一些具體事例:大股起義有幾千人,小群有幾百人,而且數量相當多。

(1)西漢初期土地兼并嚴重;(2)由於土地兼并嚴重,農民起義發生,表明階級矛盾激化了社會出現了動蕩不安的因素。

【注釋】①專,壟斷。②逾侈以相高,過分奢侈以相誇耀。③更卒,男子二十三歲到五十六歲,每年到本郡縣官府服役一個月叫更卒。④正一歲,即正卒一歲,男子一生在京城服役一年叫正卒。⑤屯戍一歲,男子一生要在邊地戍屯一年。⑥田租,地稅。古者田租十稅一。⑦口賦,人口稅。⑧鹽鐵之利,鹽鐵專賣所得之收入。⑨見稅什五,農民向豪強地主交納十分之五的地租。⑩亡聊,亡同無,生活沒有依靠。赭衣半道,罪徒充滿道路。古代囚徒穿紅褐色衣服,所以赭衣為罪徒之代稱。趣,通促,縣趣具食,催促各縣為他們準備糧食。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

1.董仲舒新儒學體系對道家、陰陽五行家一些思想的糅合.

〔材料一〕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二〕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三〕春氣愛,秋氣嚴,夏氣樂,冬氣哀。愛氣以生物,嚴氣以成功,樂氣以養生,哀氣以喪終,天之志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陽尊陰卑》

【解讀】《董仲舒傳》是記載董仲舒生平的著作。《春秋繁露》為董仲舒所著,十萬餘言,對研究董仲舒思想有很大參考價值。

以上資料反映董仲舒天下變、道亦不變的世界觀,而且董仲舒思想主要雜糅了道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

董仲舒認為,道這個東西是由天派生出來的,道是社會制度、法則。自然界不變化,則道德、倫理、綱常也不會變化,這就把道家思想中道借用過來。不過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會中的根本原則,這與先秦道家所講的「道」是有區別的。

董仲舒認為,天是有意志的,陰陽即為無意志的表現,陽是天的恩德的表現,陰是天刑罰的表現。因為天是尚德不尚刑的,因此陽為主,陰為從,陽處於積極主導的地位,而陰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

由陰陽而產生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也是天的五種行為,如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體現天的恩德;五行相勝:金勝木、水勝火、木勝土、火勝金、土勝水,體現天的刑罰。

用陰陽五行產生的季節變化也體現了天的意志,這樣董仲舒把陰陽五行學說借用過來,而且陰陽五行都有了道德屬性,有意志、有目的。

董仲舒雜糅了道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

2.董仲舒「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臣謹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方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之所為也。……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其正所為,正王道之端稱。……

臣謹案《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貴者始。故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

《春秋》大一統①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②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③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④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某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⑤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解讀】這條資料主要描述董仲舒提出「大一統」的主張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對了解儒家思想在西漢時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董仲舒思想的基本依據是《春秋公羊傳》,以王為正,以元為萬物之始,從《春秋》中得出「大一統」這個結論,因此董仲舒認為「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

董仲舒所謂「大一統」,就是損抑諸侯、教化萬民、一統於天子,並能夠使四海臣服,萬民和樂。但如果是「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就不能聽任百家思想流傳,不然則無法保持思想上統一。因此主張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這樣國家統治方可安寧一致。

(1)政治上的大一統是歷史必然;(2)在思想文化領域進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即思想上也必須統一。

【注釋】①大一統,以政治上的統一為大。②誼,義。③殊,異不同。④亡同無。⑤邪辟之說,泛指儒家之外的其他學說。

3.董仲舒「君權神授」思想

〔材料一〕王者承天意以從事。

──董仲舒《春秋繁露·堯舜湯武》

〔材料二〕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宜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號為「諸侯」者,宜謹視所候奉之天子也;號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禮義,使善大於匹天之義,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

〔材料三〕天子受命於天,諸侯受命於天子,子受命於父,臣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於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順命》

【解讀】以上資料均體現董仲舒君權神授的思想。

董仲舒認為:王者承天意以從事,君主的權力是上天給的,而且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對當時社會上各種不同身份的人:諸侯、大夫、士、民、夫婦、妻子、兒女都做了神意的安排。皇帝是天的兒子,應當服從天的意志,皇帝是天的代表,因而君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其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皇帝是天的代表,皇帝的權力來源於上天,皇帝對臣民有絕對之權力,因此君權神授是不可侵犯的。

4.「天人合一」

〔材料一〕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於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之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號也,為人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材料二〕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①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藏,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也;乍視乍瞑,副晝夜也;乍剛乍柔,副冬夏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數》

【解讀】以上兩則資料均體現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

董仲舒認為「人之為人,本之於天」,即人這形體、血氣、德行、好惡均來源於天,並且都能找出各自的源頭,就連人的喜怒哀樂也應天而出。另一方面,人有小骨節三百六十六,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大骨節十二,天有十二個月,人有五臟,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時,天有陰陽,人有倫理,也就是人類的形體、精神、道德、品質都來源於天,而且與大自然現象相符合,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董仲舒為維護封建統治而編造的一套政治理論,其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歸根到底是統治階級一套統治工具而已。

(1)人之為人,本之於天;天是人類社會的本源;(2)人的形體、精神、道德品質與天相符合。

【注釋】①副,類。相對應,相符合。

5.天人感應學說

〔材料一〕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二〕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

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矢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班固《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材料三〕美事召美類,惡事召惡類。類之相應起也,如馬鳴則馬應之;牛鳴則牛應之。帝王之將興,其美祥亦先見;其將亡也,妖孽亦先見。

──班固《春秋繁露·同類相動》

【解讀】以上資料,均體現了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

董仲舒認為天和人具有相同的氣質和情感,就好像好事有好的兆頭、惡事有壞的兆頭。因此天和人一樣,也有喜怒哀樂,特別是君主代替天治理人民,如果統治得好,上天就喜歡,降下祥瑞;如果治理得不好,上天就震怒並且降下災異進行譴告。天人感應學說是董仲舒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立場上,規勸皇帝行仁政,並試圖用上天對統治者有所規勸,有所限制,防止其行不義,招致敗亡。這和他後來提出「限民名田」的主張是一致的。

董仲舒的「天子感應」學說主要是規勸皇帝統治者要行仁政。

6.限民名田的主張

〔材料一〕漢興循而未改。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②不長,塞併兼之路。鹽鐵皆歸於民。去③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然後可善治也。

──班固《漢書·食貨志》

〔材料二〕使富省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於憂。以此為度而均調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

【解讀】《漢書·食貨志》是漢代經濟制度內容方面的重要參考資料。《春秋繁露》一書是反映董仲舒思想的著作。

以上兩則資料,能夠體現董仲舒在經濟方面的思想和主張。

董仲舒根據漢朝以來土地大量兼并的情況,根據損有餘補不足的原則,提出了限制土地兼并,即由政府限制百姓佔有土地的最高限額。把鹽鐵之利歸還給民間,釋放奴婢為自由民,然後對老百姓徵收的賦稅徭役要輕,使老百姓有寬裕的時間從事勞動。

董仲舒限民名田的主張和原則,這是董仲舒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立場上第一次為民請命,有積極的意義。

【注釋】①少,稍。②澹,助。③去,釋放。

7.「三綱五常」

〔材料一〕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陽為夫而生之,陰為婦而助之;春為父而生之,夏為子而養之;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

──《春秋繁露·基義》

〔材料二〕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由此觀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經①也,此之謂也。

──《春秋繁露·五行對》

〔材料三〕夫仁、誼②、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五者修飭,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靈,德施於方外,延及群生也。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解讀】以上資料主要體現董仲舒「三綱」、「五常」的思想,對研究董仲舒思想有重要參考價值。

董仲舒認為:君臣、父子、夫妻三者之間的倫理關係是固定不變的,而且這三綱是由上天確定的,即「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

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原則是用來調整倫理關係的基本原則,如果統治者對這五種永恆不變的關係準則進行調整和推廣,就可以得到天和鬼神的保佑,恩德施加到遠方和廣大群眾身上。

父母親生養子女,使其長大成才,子女長大成人贍養父母,要盡孝道,不敢不如父之意,即不敢違背父母親的願望,這就是孝道,而且孝道是天經地義的。

以上資料著重反映董仲舒「三綱五常」思想,這種封建倫理綱常是站在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立場上提出來,客觀上能起到調節人們之間倫理關係的作用,但其不良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注釋】①經,主線。②誼,同義。

儒學成為正統

1.漢武帝起用文學儒者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

〔材料一〕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董仲舒以賢良對策焉。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二〕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向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自是之後,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於燕則韓太傅;言《尚書》自濟南伏生;言《禮》則魯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於齊自胡毋生,於趙自董仲舒。及竇太后崩,武安侯田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向風矣。

──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

【解讀】這兩則資料都顯示漢武帝時,起用儒者參與國家大政。

漢武帝即位後,嚮往用儒學治理國家。於是起用文學儒者數百人參與政治。其中最著名的是董仲舒和公孫弘,而且公孫弘因為治《春秋》而被封相封侯,因此學習儒家學術在社會上蔚然成風。

儒學思想受到漢武帝肯定,並且數百儒者參與國家政事,說明儒學在漢武帝時期得到首肯,從而廣泛地流傳。

2.漢武帝興辦太學

〔材料一〕建元五年①,置五經博士②。

──班固《漢書·武帝紀》

〔材料二〕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三〕元朔五年③,夏六月,詔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其議與博士子弟崇鄉黨之化,以厲賢才焉。丞相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

──班固《漢書·武帝紀》

〔材料四〕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④。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裝端正者,補博士弟子。郡國縣官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⑤所聞,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常[當]與計⑥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一歲皆輒課⑦,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⑧掌故⑨缺;其高弟可以為郎中,太常籍奏⑩。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而請諸能稱者。……以治禮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請選擇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藝以上補左右內史、大行卒史……先用誦多者,不足,擇掌故以補中二千石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

昭帝時舉賢良文學,增博士弟子員滿百人,宣帝未增倍之元帝好儒……以用度不足,更為設員千人,郡國置《五經》百石卒史。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學弟子少,於是增弟子員三千人。

──班固《漢書·儒林傳序》

【解讀】以上材料反映了漢武帝興太學情況。

公元前136年,武帝正式規定《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並立學官研究,傳播五經的教官,稱之為「博士」。

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根據董仲舒建議興以太學以公孫弘為學官,規定中央,官學博士弟子名額五十,由「太常擇民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充當。在這些正式弟子之外,又增設跟博士「受業如弟子」的旁聽生(無定額),由郡國選擇「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當。

正式弟子和旁聽生均每年考試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在中央官學之外,武帝又令天下郡國立學校,招各縣子弟入學,學生免除徭役,卒業按成績差使。

昭帝時,博士弟子增至百人,元帝時達千人,成帝更增至3 000人。

(1)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儒家經典成為國家法定的教材,標誌從此教育為儒家所壟斷;(2)太學的興力,打破了貴族子弟世代為官的局面,為封建統治輸送新的血液,從此學校教育與用人選官結合在一起,這是中國古代教育的最大特點;(3)除太學外,各地郡縣均設學校使儒學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推廣。從此以後,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推崇的正統思想,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注釋】①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②五經,博士,武帝時正式規定《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典立於學官,並加以研究,傳播五經的教官,稱為「五經博士」。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據《三輔黃圖》漢太學在長安西北七里。④復其身:免除其本人徭役賦稅。⑤出入不悖,舉止行動不違禮法。⑥計,上計吏流制郡國每年十月派人到京師呈報各地戶口、墾田、錢穀的出入,盜賊的多少,稱為上計。⑦課考試。⑧文學,置於郡國掌書辦的小吏。⑨掌故、太常屬吏掌故事。⑩籍奏一編奏名冊上奏。秀才,優秀的博士弟子。輒以名聞,對秀才要單獨具名上奏。遷留滯,遷轉長期被積壓的人才。秩,官職高低標誌。左右內史,為左馮翊、右扶風。先用誦多者,先選那些大家意見比較相同的人。補中二千石屬,指補左右內史卒史及太行卒史。左右內史及大行令皆中二千石。備員,配足名額,勿使空缺。

第三 三教合一

1.佛教的傳播

〔材料〕笮融者,丹楊人。初聚眾數百,往依徐州牧陶謙。……乃大起浮圖祠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垂銅槃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②。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餘人戶。每浴佛③,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

──《三國志》卷四十九《劉繇太史慈士燮傳》

【解讀】《三國志》,65卷,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四部史書由於都是私家撰述,因善於敘事文筆簡潔,被後世稱為「前四史」。

《三國志》里的這段話記載了漢獻帝時一個叫笮(zuò)融的地方官僚喜好佛法並大肆宣揚的情景。

東漢初年,佛教始傳入中國,但佛教在中國開始廣為流傳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這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有密切的關係。由於政治動亂社會經濟衰敗,人們普遍尋求宗教的寄託以逃避嚴酷的現實。

這段史料是中國正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興建佛寺佛像和社會一般民眾信奉佛教的情況。笮融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地方官僚,由於自己信佛,就挪用三郡錢糧建造佛寺,舉行大規模的浴佛法會,耗資巨大,又以免役的方式吸引人,並強迫民眾誦經信佛。

【注釋】①浮圖:即佛陀,大起浮圖祠就是大造佛寺。②這句話描述了佛寺的豪華場景。③浴佛:佛教法會。

2.魏晉以來玄學流行

〔材料一〕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學者以《庄》《老》①為宗,而黜《六經》②,談者以虛薄為辯,而賤名儉③,行身者④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⑤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⑥,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晉紀總論》

〔材料二〕有晉始自中朝,迄於江左,莫不崇飾華競,祖述虛玄,擯闕里之典經⑦,習正始⑧之餘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遂使憲章弛廢,名教頹毀,五胡乘間而競逐,二京繼踵以淪胥,運極道消,可為長嘆息者矣。

──[唐]房玄齡等《晉書》列傳第六十一《儒林》

【解讀】干寶,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字令升。勤學博覽,元帝時以佐著作郎領修國史,著《晉紀》,時稱良史。今已佚。梁蕭統編《文選》收其《晉紀總論》此篇得以保存。

唐貞觀年間,唐太宗命房玄齡、褚遂良和許敬宗等大臣修撰《晉書》,《晉書》記述西晉、東晉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共130卷。敘事自司馬懿始,到劉裕取代東晉為止。並用載記形式兼敘割據政權十六國史事。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的地位空前上升,成為歷朝歷代正統的主流思想。然而隨著漢末讖緯迷信的泛濫,儒學的權威性被嚴重削弱,儒學原有的各種社會政治功能,如為政權合法性提供證明、為君臣父子和各種社會關係提供特定的行為規範、為社會各階級的成員提供普遍的道德準則等,開始被損壞。魏晉以降,玄學的流行,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播,更進一步直接衝擊著儒家的核心價值信仰。

玄學是儒道合流的思想體系,玄學之所以在魏晉之際流行,一方面是因為儒學自身發展走入歧途,另一方面是政治上士族地位上升的必然結果。隨著士族地位的提高,中央政府幾乎無法駕馭他們,而士族由於養尊處優,也不願為中央所用,他們對國事與政治持消極態度,因而在學術上摒棄主張經世的儒學思想,提倡玄虛脫世的玄學。

(1)在晉代學者士大夫中,對儒家思想中原本崇尚的教義及倫理道德失去應有的重視,而崇尚道家的虛無思想。比如「學者」廢黜《六經》而學《老》《庄》,「談者」「行身者」「進仕者」「當官者」都是口談虛薄之言而不切實際,行事放浪不羈而不顧名節信譽,選官進取之途多不走正道,當官的也不以勤政為要而不務正業。(2)史書的編撰者認為,西晉自中期以來直至東晉,由於崇尚玄學廢棄儒學的正統地位致使兩朝國破運喪。這是儒學思想家們的憂慮之思,目的在於提醒統治者重視儒學的地位。

【注釋】①庄老:莊子老子的道家學說。②六經:儒家經典,指《詩》、《書》、《禮》、《樂》、《易》、《春秋》。③崇尚庄老的虛無學說,鄙棄儒家的名教倫理。④行身者:人們日常行為的標準。⑤進仕者:謀求當官途徑的人。⑥鄙居正:看不起走正道的人。⑦闕里之典經:皇家頒布的儒家經典。⑧正始:魏齊王芳的年號(240~248年),玄學的第一個派別產生於正始年間,因此玄學在晉朝流行被稱為「正始餘論」。

3.佛教理論中儒學思想的滲透

〔材料〕問曰:「夫福莫逾於繼嗣,不孝莫過於無後,沙門棄妻子,捐財貨,或終身不娶,何其違福孝之行也?

牟子曰:「……妻子財物世之餘也,清躬無為道之妙也。」《老子》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又曰:「觀三代之遺風,覽乎儒墨之道術,誦詩書,修禮節,崇仁義,視清潔,鄉人傳業,名譽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者所不恤。」……許由棲巢木,夷齊餓首陽,舜孔稱其賢,曰:「求仁得仁者也。」不離譏其無後無貨也。

──《牟子》十章

【解讀】東漢末年牟子的《理惑論》是針對當時社會上的人士對佛教的非議而作的。《牟子》一書集中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佛教的理解。

儒者對沙門不娶妻生子等不符合以儒學為中心的中國傳統習俗的生活提出責難,而牟子廣徵博引儒家經典一一加以回答,這篇文章正反映了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時儒佛兩教的關係。

(1)佛學理論家牟子用儒家經典中許由、夷齊的故事回答儒者的責難,並極力用佛教理論去迎合儒家思想,說服力很強;(2)要在中國這塊以儒家思想為主流文化的土壤上傳播佛教,必須對自身理論加以修正以便與當地文化相融合。

4.道家既尊道又貴儒

〔材料一〕抱朴子曰:「仲尼,儒者之聖也;老子,得道之聖也。儒教近而易見,故宗之者眾焉。道意遠而難識,故達之者寡焉。道者,萬殊之源也。儒者,大淳①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來,儒教也。談者咸知高世之敦樸,而薄季俗之澆散②,何獨重仲尼而輕老氏乎?是玩華藻於木末,而不識所生之有本也③。何異乎貴明珠而賤淵潭,愛和璧而惡荊山?不知淵潭者,明珠之所自出;荊山者,和璧之所由生也④。且夫養性者,道之餘也;禮樂者,儒之末也。所以貴儒者,以其移風易俗,不唯揖讓與盤旋也⑤。所以尊道者,以其不言而化行⑥,匪獨養生之一事也。

──葛洪《抱朴子·內篇·塞難》

〔材料二〕(《抱朴子》)其內篇言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

【解讀】葛洪(283-363),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東晉時代著名道教學者,他著的《抱朴子》,分內篇50卷與外篇50卷。內篇主要論道教,外篇論儒術,反映了作者主張把道教的神仙理論與儒學的綱常名教結合起來,即內神仙外儒術的學術觀點。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產生於東漢晚期,其主要來源有: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神仙傳說和方術,以及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另外,儒學的陰陽五行思想也是其重要來源。

把道教混同於道家,甚至說成是自古即有神聖無比的宗教,是道教徒處於盲目信仰和宗教感情的杜撰。當時,儒道兩家鬥爭很激烈。儒家學者以儒家思想作為「立身舉動之準繩」,主張尊儒毀道,葛洪把道本儒末作為其安身立命的準繩,並設法調合仙與聖的矛盾,主張道與儒並重兼用,不可偏廢。

材料中葛洪論證道教的淵源比儒學更遠,教化作用遠比儒學作用大。他說,因為儒家的教義貼近生活容易理解所以人們大多願意學,而道教意味深遠又難理解所以能理解透它的精神的人很少。道是萬物之源,儒只是其一條支流。大家既然都知道遠古時代民風淳樸(這是古代帝王以道教治國的結果),今世風俗惡化(是儒家學說教化不力的原因),為什麼還只重孔子(學說)而輕視老子(學說)呢?接著又批評儒學的信奉者不看重學術的本源,只知尊儒不知尊道。他還認為貴儒就看它在移風易俗方面的功效,不要只看重禮儀程序;尊道就要抓住其最重要的感化功能而不是只看它的養生作用。

(1)儒道兩家在理論上的鬥爭相當激烈;(2)葛洪在《抱朴子》中的思想觀念反映了當時儒道兩家合流的思想趨勢。

【注釋】①淳:音zhūn,澆灌。②季俗之澆散:現在社會風氣的敗壞。③只知道觀賞樹枝上的花葉而不知道它的生命由來。這是批評信儒者不了解儒的本原。④這就像那些愛名珠卻看不起深淵、愛碧玉卻討厭深山一樣的人,居然不知道名珠產自深淵、碧玉產自深山。⑤揖讓與盤旋:儒家所講究的一套禮節。⑥不言而化行:不用說教卻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感化行為的作用。

5.南朝學者融合佛道儒三家的主張與行動

〔材料一〕萬物森羅,不離兩儀所有;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茅山志》卷8

〔材料二〕沈重,字子厚,吳興武康人也。性聰悟,弱歲而孤,居喪合禮。及長,專心儒學,從師不遠千里。……梁武帝欲高置學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選,以重補國子助教。後除五經博士。梁元帝之在也,甚嘆異之。……重學業該博,為當世儒宗。至於陰陽圖緯、道經、釋典,無不通涉。著《周禮義》三十一卷、《儀禮義》三十五卷、《禮記義》三十卷、《毛詩義》二十八卷、《喪服經義》五卷、《周禮音》一卷、《儀禮音》一卷、《禮記音》二卷、《毛詩音》二卷。

──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七十《儒林下》

【解讀】陶弘景是南朝人,生活在宋齊梁之間,曾任齊武帝朝臣,後隱居山林,又與梁武帝蕭衍關係密切,被世人稱為「山中宰相」。梁武帝信奉佛教,而陶弘景是道教茅山宗的開山祖師,這一現象說明當時統治者兼容並存的宗教思想。陶弘景的思想繼承了老、庄哲學和葛洪的神仙理論,又吸取了儒學和佛學的觀點,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

《北史》100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88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政權共233年的歷史。作者為唐李延壽。

沈重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儒家學者,他在南朝時尤其受到梁武帝梁元帝的禮遇,北朝的周武帝也慕名徵召他去講學。從沈重為學的經歷看,他兼通儒、釋、道三家經典。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南北朝時期,由於道教思想、佛教思想在社會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儒家學者也重視對其經典的研習,這同時也給儒學注入新鮮血液。

(1)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對三教基本上採取了兼容並包的態度;(2)南朝士族思想中有融合三教的企圖;(3)在南北朝時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社會影響力不相上下,但統治者更重儒家。

6.北方各族統治者的大力倡儒

〔材料一〕親臨大小學,考諸學生經義,尤高者賞帛有差。勒雅好文學,雖在軍旅,常令儒生讀史書而聽之,每以其意論古帝王善惡,朝賢儒士聽者莫不歸美焉。……命郡國立學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①,顯升台府②。於是擢拜③太學生五人為佐著作郎,錄述時事。

──《晉書》載記第五《石勒下》

〔材料二〕魏道武(拓跋珪廟號)初定中原,雖日不暇給,始建都邑,便以經術為先。立太學,置《五經》博士生員千有餘人。天興二年春,增國子太學生員至三千人。……太和(孝文帝年號)中,改中書學為廟號國子學,建明堂、辟雍④,尊三老五更⑤,又開皇子之學。及遷都洛邑,詔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於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漢。

──李延壽《北史》列傳第六十九《儒林上》

〔材料三〕洎保定(北周武帝年號)三年,帝乃下詔尊太傅燕公⑥為三老。帝於是服袞⑦冕,乘碧輅,陳文物,備禮容,清蹕⑧而臨太學,袒割以食之,奉觴以⑨之。斯固一世之盛事也。其後命軒⑩而致玉帛,征沈重於南荊。及定山東,降至尊而勞萬乘,待熊安生以殊禮。是以天下慕向,文教遠覃。

──李延壽《北史》列傳第六十九《儒林上》

【解讀】西晉滅亡以後,五胡雜居內地。在少數民族統治者的封建化過程中,一些有遠見的統治者逐漸意識到儒家思想對鞏固統治的重要作用,開始尊儒重道。而一些沒有南逃的士大夫為了謀生也不得不與少數民族統治者合作,於是,北方儒學重新興起,尤其是北魏北周時期儒學地位得以重建,達到了繼東漢末年以來儒學地位衰落後的一次峰巔。史稱:雖然五胡亂華,但北方儒統未絕。

(1)為了建立自己的統治秩序,各族統治者不遺餘力地大力提倡儒學。這種做法使得儒學的地位繼東漢末年的衰落後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尤其是北魏北周時期,可以說形成了一次儒學盛行的峰巔。(2)統治者振興儒學的手段大致相同,大多是從儒學教育入手的。為此,他們或尊崇儒士,或立太學,或興小學;尊儒學大家為博士、三老,重視儒家經典的考訂重修工作。這一系列尊儒的手段措施,極大的提高了儒學的社會影響。

【注釋】①考試合格,學業有成。②很快可以提拔為中央官員。③擢(zhuó)拜:提拔,選拔。④明堂、辟雍:天子太學名。⑤三老五更:經驗豐富、深歷事故的老人。語出《禮記》「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⑥太傅燕公:太子的師傅燕公。⑦袞(gǔn):天子祭祀時穿的綉有龍紋的禮服。⑧清蹕:皇帝出行時清掃道路。⑨奉觴以酳:觴(shāng),盛滿酒的酒杯;酳(yìn),食畢用酒漱口。⑩軒:輕車。熊安生:當時大儒。文教遠覃(tán):禮樂教化遠播廣施。

7.隋唐時期的儒學

〔材料一〕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說紛紜,無所取正。(隋)高祖……於是四海九州,強學待問之士,靡不畢集焉。天子乃整萬乘,率百僚,遵問道之儀,觀釋奠之禮。博士罄縣河①之辯,侍中竭重席之奧。考正亡逸,研核異同,積滯群疑,渙然冰釋。②於是超擢奇俊,厚賞諸儒。……齊魯趙魏,學者尤多。負笈追師,不遠千里,講誦之聲,道路不絕。中州之盛,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及帝暮年,精華稍竭,不悅儒術,專尚刑名,執政之徒,咸非篤好。暨仁壽間,遂廢天下之學,唯存國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煬帝即位,復開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於開皇之初。

魏徵《隋書》列傳四十《儒林傳》

〔材料二〕貞觀二年,停以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於國學,以宣父為先聖,顏子為先師。大征天下儒士,以為學官。數幸國學,令祭酒、博士講論。畢,賜以束帛。學生能通一大經已上,鹹得署吏。又於國學增築學舍一千二百間,太學、四門博士亦增置生員,其書算合置博士、學生,以備藝文,凡三千二百六十員。其玄武門屯營飛騎,亦給博士,授以經業;有能通經者,聽之貢舉。是時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雲會京師。俄而高麗及百濟、新羅、高昌、吐蕃等諸國酋長,亦遣子弟請入於國學之內。鼓篋而升講筵者,八千餘人。濟濟洋洋焉,儒學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太宗又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訛謬,詔前中書侍郎顏師古考定《五經》,頒於天下,命學者習焉。又以儒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國子祭酒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義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經正義》,令天下傳習。

劉昫等《舊唐書》卷一八九列傳一三九《儒學上》

【解讀】《隋書》共85卷,其中帝紀5卷,列傳50卷,志30卷。本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35年。由魏徵主編。

《舊唐書》記載中國唐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200卷。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五代後晉時,劉昫、張昭遠等撰。記載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共290年的歷史。編撰比較粗疏,但因此保存了大量原始的歷史資料。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唐紀時,充分採用了《舊唐書》的資料。

公元3世紀~6世紀中期,長期的南北分裂,在學術思想上也形成了長期的分歧,尤其是南北的儒學思想分歧較大,表現在對儒經的注釋上,北學仍然是讖緯的學說,南學則講求義理或注重訓詁,這種思想界的不統一對於統治帶來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隋唐兩代的統治者都很重視經學的統一工作。隋唐兩代的學術思想呈現出的重要特色就是:學術的融合。隋代的著名代表是王通,代表作是《文中子中說》;唐代的重要成果是《五經正義》。

隋文帝在其初年大力興辦儒學、重視儒經考訂。儘管這種現象在隋文帝晚年出現了一些反覆,但很快又得到隋煬帝的糾正。這不僅在社會上形成了崇儒的風氣,也使得儒家典籍研習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有利於儒學地位的重建。

到了唐代,唐太宗在隋代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儒家經典。他因社會上流傳的儒家經典多有誤訛,於貞觀四年(630年),詔令顏師古於秘書省考訂五經,編撰一個標準的版本。又因入學章句繁雜,註疏極不一致,命孔穎達等人撰寫《五經義疏》,貞觀十四年書成,定名《五經正義》。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頒行全國,從此一直到宋代,凡是科舉考試,或是傳授經書,都必須以《五經正義》為官定經書。不過,唐朝的思想界還是多元化的,儒學並沒有取得獨尊的地位,到唐代中期,《五經正義》的影響逐漸衰微,這是儒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即文化的交流促使儒學必須吸收外來文化而有所變化。

(1)唐太宗以崇儒尊經、推崇周禮、實行以王者仁政為基本的治國方略;(2)通過考訂儒經等措施,使孔子的地位更進一步抬高,儒學主流社會思想的指導作用得以確立。

【注釋】①縣,通懸,滔滔不絕的意思。②這句是說,搜求天下遺存的儒家典籍,考證各家學說的異同,化解學術疑問與分歧。

8.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

〔材料一〕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

──韓愈《論佛骨表》

〔材料二〕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①。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②。入於彼,必出於此③。入者主之,出者奴之④;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⑤。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⑥;郊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饗⑦。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⑧。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韓愈《原道》

【解讀】以上兩段材料,都出自唐代韓愈的作品。由於隋唐兩代統治者在尊儒的同時也提倡三教並行,這一時期佛教反而因為統治者的提倡以及長期儒佛融合的結果,理論建設更為完善,教義更加貼近中國的主流思想,得以廣泛的傳播。因而這一時期佛儒衝突很厲害,很多儒學思想家積極地排佛尊儒。

韓愈率先提出了復興儒家之道的主張。他激烈地反對佛教和道教,宣稱儒家的仁義是最高的道,並引《大學》為其依據,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統」思想,且以孟軻之後道統的唯一傳人自任。

據《舊唐書·憲宗紀》記載,唐憲宗於元和十四年,「迎鳳翔法門寺佛骨之京師」,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對皇帝及朝臣們的佞佛極為不滿,於是上疏諫其弊。

在《論佛骨表》這道奏摺中,韓愈對佛教的興盛特別是當朝統治者的佞佛表現出極大的憂慮,韓愈反佛主要是出於維護政治倫理的目的,他指斥佛教為「夷狄」之法。同時,為了捍衛孔孟之道,以在佛法昌盛的形勢下弘揚儒學重新復興儒學,在《原道》中他仿效佛教的「法統」,提出了著名的「道統論」,認為先王之道有一個遠較佛教更早的、自堯舜以至於孔子孟子的傳道順序,這個一脈相承的「先王之道」實際上就是儒家倡導的「仁義之道」。

材料一 中韓愈認為:佛教是外來文化,不合中國國情,如果大肆提倡將會敗壞社會風氣,要求統治者加以禁止。

(1)唐朝時期儒學思想家對佛教流行的現象深感憂慮,極力提倡將儒家思想中孔孟仁義道德之說列為國家的正統學說,以抵制異端邪說的流傳;(2)唐代時的這一現象也正說明當時社會上儒、佛、道等思想進一步融合的趨勢。

【注釋】①周道衰:指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列國爭起。沒:死。火於秦:秦王朝燒禁儒家之書。黃老於漢:漢代黃老之學興起。佛於晉、魏、梁、隋:佛教盛行於這四個朝代。②楊,墨:指楊朱、墨翟,楊屬早期道家學說,與墨家同屬戰國時代與儒家並立的學說。不入於老,則入於佛:不歸於道家,則歸於佛家。③彼:指楊、墨、佛、道;此:儒家聖人之道。④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歸附哪種學說就奉之為主,出離聖人學說則鄙之為奴;歸附者依存之,出離者污衊之。⑤無所處而不當:所處理的事情沒有不妥當的。⑥得其情:得人情之正;盡其常:盡其常道,終其天年。⑦郊焉而天神假:假(gé),同格,祭祀時天神也感通降臨;腳,祭祀;格,感通;廟焉而人鬼饗:祭祀祖廟時祖先的亡靈前來聲享。饗,同享。⑧這套傳道的程序韓愈是從孟子的論著中加以發揮的,見《孟子·盡心下》。


推薦閱讀:

隋廣義品讀:「易聖」邵雍《漁樵問對》
宋明理學 中

TAG:宋明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