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計算主力倉位的幾種方法

怎樣計算主力倉位?(2010-03-12 22:38:32)

  探知主力倉位的原理 ! 人們很難探知這個秘密的。希望通過累積盤面上的大額成交單去計算主力的倉位,也因主力反追蹤,細化籌碼,使這種方法失效。經分散的主力帳戶,在盤面所看到的交易量,無非是一個中戶的交易量。相反,由於大家特別關注大筆的成交,反而多了一種騙線。主力想吸籌的時候,他故意放出一個大單子做為拋壓,讓你離場,他卻用小單子完成吸籌。要出貨,用單筆大單買進,再用10倍的小單滲透式賣出,你拿主力一點辦法也沒有。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我們問散戶這樣一個問題:誰習慣於獲利30%、20%、10%到20% 之間把股票賣掉?答案依次是1人、10餘人和人非常多。本人的數百張交割單,也絕大多數在8%到15%之間。這是個非常普遍的散戶操作習慣區。散戶很難將股票的浮動盈利做到20%以上。解套離場是散戶普遍的行為準則再看解套盤,散戶的普遍持股心理是「獲利則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則異常平靜」。大熊市中,散戶們連盤都懶得看。而當股價見底反彈,投資者接近解套的狀態,股市就重新活躍起來。當股價回到前期套牢區附近,大都會引發比較大的成交量,說明這些早期被套的一旦解套,便紛紛選擇了離場觀望。解套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主力籌碼若較多,解套也沒有出貨的機會。一拋價就跌,再度被套。必須再拉高若干,構造足夠的出貨空間。橫盤洗不掉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散戶最煩什麼?散戶不怕股票下跌,拿著就是了,心態好得很。最煩的是股價長期不漲。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內,在20%內波動,忽掙10%,忽賠10%,誰也受不了這樣的心理折磨。因此,股價的長期震蕩橫盤,散戶往往會忍耐不住,尤其在大盤上升期。

  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兵法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跟庄,我們要跟庄,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最重要的當然是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  一.換手率測演算法  1.測算持倉量  我們怎樣才能從K線圖和成交量中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呢?據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應當是準確的。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總數乘以100%。用周線圖,計算從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  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5、10、20,當周K線圖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時,就可以證明該股有莊家介入。只有在莊家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成交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莊家建倉的特徵。正因為籌碼的供不應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我們也就可初步認定找到了莊家。  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來,少於20%除非大市極好,否則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隻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  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律呢?因為一隻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鎖定不動的,這些是絕對的長線投資者。而剩餘的80%流通籌碼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躍的浮動籌碼,如果你把這20%的籌碼收集完畢,市場上就很少浮籌了,所以能夠大體控盤。而最後的60%就是相對穩定的籌碼,若莊家再吸納一半,即30%,那麼莊家手中的籌碼就是50%的控盤,加上長線投資者的20%,等於莊家控制了70%的籌碼。這樣,莊家就能控制股價的運動方向。這也是大多數莊家所採用的控盤程度。若莊家控盤60%以上,外面的浮籌只有20%。莊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股價。投資者要跟庄時,最好跟持倉量超過50%的庄。當然持倉量越大越好,因為升幅與持倉量大體呈正比的關係。

  一般而言,股價在上升時莊家占的成交量為30%左右,而在下跌時為20%,而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可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則在一段時間內,莊家持倉量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時換手率為100%,以及下跌時換手率亦為100%時,莊家的控籌程度初算結果。但這樣計算過於複雜,我們可粗略計算,在這段換手總率為200%的時間內,莊家可能持籌40%,則當換手總率為100%時可吸納的籌碼應為(40%)/(200%)×100%=20%。

  我們從周KD指標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溫和放大之時開始計算,至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來為周成交量總量,然後再除以流通盤再乘以100%,即為換手總率。若換手總率為100%時,主力的持倉量為20%,若換手總率為2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40%,若換手總率為3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60%,若換手總率為4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80%。這是依據每換手100%,莊家可吸籌20%的結果推算的,依此類推。

  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了,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莊家基本都已吸足籌碼,接下來莊家是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變為中線,這時,我們就要參考一下短線指標KDJ了,特別是60分鐘KDJ指標,若處於較高位置,可等待指標調低後再介入。這樣既可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又可避免短線被套。  通過計算換手總率,我們就可大致判斷主力的建倉及鎖籌程度,這樣可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時間最短化。特別對分析那些剛上市不久的新股準確率較高。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必有厚報。  2.測算莊家成本  接著,我們還要計算莊家的成本,我們將採用下列兩種方法來估算:  1.若你用宏匯分析軟體則最簡單,用Shift+→兩個鍵就可估算出換手率及成本價,這是最精確的演算法;  2.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國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進出兩難,有時,你也拋也拋不出去呢?這是莊家永遠的心痛。

  這就是我們所應算出來的莊家的底細,我們看清了莊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莊家的軟硬兼施,看清了股價的漲跌,不過是莊家跟我們玩的心理遊戲,如此這般,豈有不勝之理?

  二、下移法測量主力倉位

  接下來,我們統計一下有多少籌碼獲利不賣。  首先,獲利多少叫獲利?大家各有各的說法。我給大家一個參考標準:獲利25%依然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籌碼。因為按照散戶的操作習慣,這25%足夠促成獲利了結了。但大家顯然不願意每次都用計算器來算算25%的位置是幾元幾角,好在軟體上有一個10%等比坐標線,每兩根線的間隔是一個10%的漲跌停板,從圖上大致估計兩個半漲跌停板的位置還是比較方便的。我們用此來代替剛才所說的25%(兩個半漲跌停板的價格幅度是27%)。  方法:  先左右移動K線圖上的游標,把它指向您所關心的那一根K線,再上下移動游標,游標自近期最高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然後再從籌碼分布窗口中,讀出遊標下方的籌碼數量,這個籌碼數量就是主力持倉量。

圖5-2是著名的億安科技,其最後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這時億安科技的股價並不高,當天最高價是29.48元。把K線圖的游標從29.48元這個近期最高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後再看籌碼分布窗口右下角的那個隨游標移動的數字,這就是現在在游標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數值,意思是自游標以下的籌碼總量為流通盤的89.95%,這就是我們測量出來的主力持倉量。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這種測量方法到底準不準確?

  由於我們沒有資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賬,又由於主力採用的是分倉手法,所以很長時間裡大家對這種測量方法心裡沒底,恰恰是億安科技這隻股票給了我們驗證該方法準確性的機會。

  2001年,隨著億安科技操縱市場的行為被全面爆光,管理部門組織了一次司法調查。最終查實:從1998年10月5日起,億安科技的四個莊家公司――廣東欣盛投資、中百投資、百源投資和金易投資是利用627個個人股票賬戶及3個法人股票賬戶,大量買入億安科技之前身"深錦興"股票的。四公司其時據稱共持有公司股票53萬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億安科技股票已達3001萬股,佔到了流通股的85%。(據《財經》雜誌2001年6月號報道)。於是我們把游標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兩個半跌停板來估計一下當時主力的持倉量,結果是主力持倉約為86.87%,與政府調查的結果僅相差了不到2個百分點。看來這種測量方法的準確度還是可靠的。

  我們定義這種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開創了技術分析的一個新時期,在此之前精確計算主力倉位幾乎是不可能的。開個玩笑說,這個方法發現於2000年有些遺憾,如果它早些問世,我們就可以在1999年億安科技的股價僅為20多元的時候發現這隻股票莊家高度持倉,那時和莊家玩一把會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該股已漲到了126元,就是借給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與庄共舞"了。

  我們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東方明珠。見圖5—3。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5—3與圖5—2有一個小小的區別,圖5—2所測量的那個交易日是該股最高的收盤價,但圖5—3的股價已經從近期最高價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調整。請大家記住,下移法測量主力倉位,游標要從近期最高價格向下移動,在圖5—3中,近期的最高價出現在11個交易日之前,從該日的收盤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價附近,同時把游標對準你要測量的那一根K線,就是圖中最後一根K線(1999/06/24),隨後,我們讀出遊標之下的籌碼量是6.71%。東方明珠此時此刻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一個月以前,同樣是用下移法測量,我們測出主力的持倉量約為60%,而現在主力持倉量只有大約6.7%了,剩下的籌碼到哪裡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貨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東方明珠高位強勢橫盤,滬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風光。接下來甚至又創了一個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場公眾對這隻股票的想像空間之後,該股風雲突變:兩周內跌去了6個跌停板,中小投資者全線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點:如果股價不實現向上突破,我們就無法採用下移法測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橫盤的個股,主力籌碼、散戶籌碼混在一起,用下移兩個半跌停板的方法幾乎看不見任何籌碼,因此下移法主要適用於正在強勁上揚的拉升期的個股。

  三、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種測量股票拉升期主力倉位的技術方法,那麼,有沒有在股價的相對低位區精確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呢?有,這種方法叫"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5-4:山東巨力(0880)1999/12/21

  這隻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開始,已經進行了兩個月的橫盤,其間震蕩幅度為10%。從K線圖上看,在這個震蕩空間內有很多大陽線和大陰線,盤面上非常熱鬧。而在這個長達兩個月的橫盤中,我們把游標對齊這個橫盤箱的箱底,結果發現,有高達58%的籌碼在長達兩個月的橫盤震蕩中,沒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該股主力的持倉量不會低於58%。這種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就叫橫盤法。

  方法:  橫盤法要求一隻股票要在一個橫盤箱體內橫盤兩個月以上。這時候把K線圖的游標對準橫盤箱體的下沿,然後再從籌碼分布窗口中讀出遊標之下的籌碼量,這個籌碼量就是主力的持倉量。

  這隻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籌之後,於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內總上漲空間約為70%。可以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大黑馬庄股,在其股價向上突破後,我們用下移法測量了該股的主力持倉量,其結果是61%,這個數據與當初橫盤法測量的主力倉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來,獲知主力的倉位狀況並不困難,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個最簡單的工具--籌碼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價位區發現高控盤主力,你最少也會有30%的獲利空間。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高控盤庄股的總漲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則主力要出貨是非常困難的。

  四、估計主力倉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們探知主力倉位的主要技術手段,但複雜而多變的股市不會給我們如此的幸運,讓主力老老實實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並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相反,神機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變金剛,千方百計的掩蓋其倉位、動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們也必須多練幾手,總結出更多的探尋主力倉位特徵的方法。

  A、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

    主力吸籌往往在籌碼分布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籌之後並不急於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價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區的下方,因為這個地方市場基本沒有拋壓,所有投資者處在淺套狀態,護盤相對容易一些。一旦時機成熟,主力從低位密集區的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的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這個穿越過程極易暴露主力的持倉狀況,如果主力巨量持倉的話,盤面上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解套拋壓。即股價上穿密集區而呈現無量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該股已由主力高度持倉了。

  技術上我們必須對「無量」這個市場特徵給出較明確的參考標準:即用換手率來精確估計成交量。通常我們不單純使用成交量這個技術參數,因為股票的流通盤有大有小,同樣的絕對成交量並不能說明這隻股票是換手巨大還是基本沒有換手。如每天900萬股的交易,對於中國石化(600028)來說僅占其流通盤的千分之5.8,而對於膠帶股份(600614),這900萬股已經是它流通盤的全部了。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主意。而換手率則本質得多。

  依照本人的經驗,我們可以把換手率分成如下個級別:

  絕對地量:小於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帶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於25%

  我們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準,並將小於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

下  面我們看一個例子(圖5—5):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5—5:綜藝股份(600770)1999/03/23

  這是綜藝股份(圖5—5)1999年3月末的K線圖。當時這隻股票的價格僅為8.11元(復權價)。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該股正在從籌碼密集區的下方實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換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於成交低靡範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60%的籌碼得到了解放。於是,解套不賣的籌碼佔了流通盤的60%。我們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於是這隻股票的莊家持倉量已經合格了。該股後來的走勢是眾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是通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是主力持倉。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儘管簡單,但對於低位捉庄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

  這個方法有一個小小的缺陷,因為它沒有實現指標化,設計和實現電腦自動識別系統時會感到複雜,於是就有了如下的指標量化分析:

  B、 博弈K線低位無量長陽

  很多技術分析指標是因需求而設計的,博弈K線的出現是因為大家需要一個技術指標用來計算每個交易日被穿越的籌碼量。博弈K線的長度即博弈K線的開盤與收盤之差,是博弈K線的衍生指標,叫「博弈K線長」(CYQKLEN)。博弈K線長陽線的技術標準是:我們認為博弈K線長大於18即為博弈K線的長陽線。從市場含義上看,CYQKLEN大於18的那個交易日,當日有18%以上的套牢盤被解套,觀察這些解套盤的解套拋壓具有足夠的參考價值。我們定義當CYQKLEN大於18%,同時換手率低於3%,為博弈K線的無量長陽。

  這種技術特徵的市場含義是:解套無拋壓,即為主力控盤標誌。

  下面我們做一個測試:用指南針的鬼域平台將買入條件設置為CYQKLEN大於18,換手率小於3,而賣出條件設置為獲利10%賣出,套牢20%止損。結果是贏利的,但成功率僅為55%。

  這說明,僅僅知道主力的高度控盤是不夠的。因為雖然主力持有了相當多的籌碼,但我們很難推測主力下一步要做什麼。就像億安科技,從幾元錢到100多元錢,一路上都是主力高度控盤,但是100元的主力高度控盤,只說明主力現在還沒離場,至於他明天是否開始出貨卻不得而知。主力是否有出貨意圖,與這隻股票的位置顯然有很大關係,利用指南針軟體上的指標評價功能,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買入博弈K線無量長陽的個股,其收益率與個股年相對價位之間的關係:

  圖5—6:不同年相對價位(RPY1)上的博弈K線低位無量長陽的收益率

  這張圖的橫坐標是個股的年相對價位(RPY1),這個指標是以循環年最高價及最低價為基準,測試個股在其間的相對位置,其演算法為:

  RPY1=(當前價-循環年最低價)/(循環年最高價-循環年最低價)×100%

  圖上大家可以看到紅色或綠色的柱狀線,其高度表示資金收益率,紅色代表掙錢,綠色代表賠錢。在這張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RPY1越小,買入博弈K線無量長陽的個股越賺錢。在「RPY1」28以下可以獲得50%左右的資金收益率,這是個很不錯的結果,而「RPY1」小於28其市場含義是股價在本年度內處在相對偏低的位置。這就是說,買入博弈K線低位無量長陽的個股是賺錢的。

  研究發現,即使加上低位條件依然是不夠的。鬼域平台給了我們另外的一些信息:當0AMV指數的CYEM指標大於4.2之後,博弈K線的無量長陽收益率迅速上升,平均可以得到超過200%的資金收益率。0AMV—CYEM代表了中線資金入場的速度,這個指標大於4,表示的是每天有4%的增量資金入場。這個結論告訴我們,在增量資金大舉入場的大盤環境下,低位高控盤庄股普遍有向上啟動拉抬的機會。

  這張圖專門標出了2000年1月13日的那根K線,位於圖的中間偏右一點,圖的下方是博弈K線。我們可以看到在2000年1月13日左右,這隻股票上出現了大量的博弈K線無量長陽,1月13日的換手率僅僅為1.58%。這一天的大盤指標是0AMV—CYEM為4.37%,顯示了資金大舉入場的信息。這隻股票的後續走勢相當理想,它幾乎漲了整整一年,到了2001年1月,其股價已經從6元多漲到了17元以上,近乎兩倍。

  大盤條件與低位條件哪一個更重要,這是需進一步討論的問題。2001年的操作表明,大盤是相當重要的獲利因素,尤其對於技術上呈現博弈K線低位無量長陽的個股。因為這個指標反映了主力的戰略性建倉,而他何時開始運做則要配合大盤。在良好的大盤情況下,個股相對位置可以放寬鬆一些,不一定非得絕對低位不可,中價位的股票也是可以做的。像方才的華立控股,它2000年1月13日的RPY1為50.77,就是個標準的中價位。

  用博弈K線捕捉莊家的高控盤,涉及到了許多不同的技術分析指標,這增加了投資者使用該技術的複雜性,況且只有指南針等少數軟體才涉及了0AMV等指標。但是由博弈K線衍生出的分析及獲利方法,其獲利能力非常強,因而以技術複雜性為代價,換取較高收益是值得的。

  C、 90比3

  90比3是另一種判斷主力高度控盤的方法。意思是說如果一隻股票在籌碼分布上獲利盤大於90%,同時換手率低於3%,則可以認定主力高度控盤。如圖5—8。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在圖5—8中,我們把游標移動到了畫面的左半部分,並把籌碼分布鎖定在2001年3月9日的那一天。這時我們看到這隻股票在17.6元左右的價位上呈現出滿盤獲利的格局,獲利盤高達99.26%,而該日的換手率僅有1.55%,這是極為典型的滿盤獲利無拋壓,顯示出主力的控盤度非常之高。而隨後的6個漲停板的持續上漲完全是主力控盤的結果,而並非煙台萬華的基本面有多麼出色。

  同樣,我們依然要討論90比3與大盤有什麼關係。90比3是一種高位高控盤的庄股,不僅高位而且有風險。但股市裡還有另一句話,叫越是有風險的地方越安全,關鍵要看所謂的高位風險是否有條件釋放。經驗表明,在大盤熊市期間,買一些高位的股票反而可以掙到錢。個股高風險再加上大盤熊市,表面上看是雪上加霜,但兩件壞事加在一起反而是好事,就象數學上的負負得正。因為在大盤低迷期間主力不可能有出貨機會,因而這些高位高控盤的個股,為了保持高位形象,主力不得不花費很多金錢,當大盤真正轉好的時候,主力便順勢把它們推得更高,然後再考慮出貨問題。於是在大盤低迷時的高位個股,反而比同期的低位個股更安全。

  但是上述熊市做高位股票的理論,說不定哪天就失靈了。因為萬一各位讀者看了以上的作法而都去依法操作的話,主力就有了高位出貨的機會。即使歷史證明熊市的高位個股反而有抗跌性,在下也建議大家不碰為好。

  2000年3月9日的大盤環境處在一種震蕩橫盤的狀態,市場氛圍不很活躍。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大家看到了煙台萬華的強勁上揚,但跟風盤依然不多,於是主力顯得非常孤獨,只好一味的推高。終於,在股價自15元翻了一倍漲到30元之後,這隻股票才開始放量,散戶的跟風盤逐漸湧入,主力才得以脫身。

  最後我們要重申:90比3所找到的是主力相對高位的高控盤庄股,一旦這種股票處在了絕對高位,要充分注意其潛在的巨大風險。

  D、成本均線發散及籌碼低位鎖定

  在前面《籌碼分布的基礎知識》中,談到了一種稱為籌碼低位鎖定的形態,該種形態也是非常典型的主力高度控盤特徵,用肉眼極易觀察。當發現籌碼的低位鎖定時,我們不妨再用下移法精確測量主力的倉位,再結合主力的建倉成本,最後決定是否跟進。而主力的建倉成本,可以通過低位密集區的峰價位來估計。

  用成本均線也能獲知主力的高度持倉。成本均線很像大家常用的移動均線,這種均線是一種量價的均線,它計算的不是一段時間內的股價,而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持倉成本。由於成本均線中含有成交量的因素,因而它們是一種更合理的均線系統。

  成本均線的形態也分為密集和發散兩種。在股價的拉升期間,成本均線的密集或發散反映了不同的市場狀態,成本均線的密集被認為是主力中度持倉的標誌,即主力持倉量約佔流通盤的60%左右;而成本均線的發散,可以認為主力的持倉量在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我們比較兩隻股票,以體會成本均線的密集與發散狀態的不同的市場含義。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5—9:成本均線的發散與密集

  圖5—9中的兩隻股票,一隻是1998年5月14日的英豪科教(600672),另一隻是2000年4月17日的馬鋼股份(600808)。這兩隻股票的上漲幅度很接近,均為8個漲停板,其上漲所經歷的時間也一致,均為兩個月左右。但它們的成本均線狀態卻迥然不同,左圖為英豪科教,它的成本均線散的很開,其黃色的五日成本線比蘭色的無窮成本線高出四個漲停板;而右圖的馬鋼股份,幾條成本均線密集的擠在一起,五日成本線距離無窮成本均線僅為兩個漲停板。成本均線發散的市場含義是:投資者持倉成本差異巨大,而成本均線密集則反映市場各個不同時期的平均成本相差不多。

  進一步解釋這種差異,可以做如此結論:如果主力持倉量巨大,當個股巨幅上漲之後,由於大部分籌碼依然是低位區的主力持倉,因而近期短線追漲盤的成本就和主力底倉形成巨大差距;但如果主力在低位區沒有巨量持倉,那麼隨著股價上揚中的中小投資者獲利了結,及新的追漲盤的繼續接棒,其建倉位置很難高於早期獲利盤20%,於是造成了成本均線的相對密集。

  這樣就有了一個結論和一個技術標準。結論是:股價上升過程中成本均線呈現發散狀態,這隻股票是主力高度控盤;如果股價上升過程中成本均線密集,則該股為主力的中度控盤。相應的技術標準是:五日成本均線高於無窮成本均線四個漲停板以上,則該股為主力的高度持倉,主力持倉量為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經過下移法測量圖5—9中的英豪科教,其主力持倉約為流通盤的76%,馬鋼股份主力的持倉量約為流通盤的65%。

  對主力倉位的估算是技術分析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就如同打牌時翻看了人家的底牌。股市的不確定性隨主力倉位的透明而逐漸消失,而使我們的判斷有了更大的把握。可以這樣通俗的敘述:如果主力高度控盤,如果主力沒掙到錢,如果該股還不上漲,那麼難受的是主力。退一萬步講,就算主力棄庄而逃,所承受的損失也比散戶大的多。所以,只要能夠在不高的價位上發現個股主力的高度持倉,起碼中線範疇就贏定了。

  莊家進場的信號

  1 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間斷性的出現寬幅震蕩。

  2 當股價處於底位時,如果多次出現大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的上漲。

  3 分時圖忽上忽下,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

  4 委賣大於成交,大於委買,價格上漲。

  5 近期每股成交股數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

  6 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的買盤,中盤股,300手。大盤股,500手

  7 3--5個月內,換手累計達到200%

  8 換手呈增加趨勢

  9 原先成交極度萎靡,某天起,成交量逐步放大

  10 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11 股價尾盤跳水,次日低開高走

  12 在5分鐘走勢圖上經常出現以連串的小陽線

  13 股價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

  14 遇利空打擊,股價反漲

  15 大盤急跌它盤跌,大盤橫盤它微升

  16 大盤反彈時,它強勁反彈,且成交量放大

  17 股價每次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18 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堅挺

  19 日K線成縮量上升走勢

              單峰密集    是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個獨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該股票的流通籌碼在某一特定價格區域充分集中。

  (一)低位單峰密集:指成本分布在某個低價位區域形成高度密集的狀態。在低位密集峰的上方几乎沒有籌碼分布。其技術特點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股價經過一輪大的下跌而形成的低位密集狀態。

(2)股價經過較長時間下跌整理而形成的低位密集狀態。

(3)低位密集峰上方几乎沒有籌碼分布。

(4)低位密集的時間越長,行情爆發的可能性越大,力度越強。

  低位單峰密集是由流通籌碼在低位實現了充分換手所形成的。隨著股票價格的不斷下跌,在高位被套的籌碼在絕望中割肉,最終在低位被多方承接和消化,最終形成了低位的單峰密集狀態。在低位密集峰的上方成本的消失,意味著空方力量的消失。

  (二)高位單峰密集:指成本分布在某個高價位區域形成的高度密集的狀態。在高位的下方几乎沒有籌碼分布。

高位單峰密集的技術要點表現在四個方面:

(1)股價經過一輪較大的上漲而形成的高位密集峰。

(2)股價在高位經過了長時間的橫盤整理而形成的密集峰。

(3)高位密集峰的下方几乎沒有籌碼的分布。

(4)高位密集峰意味著主力在高位重新選擇了走勢的方向。後期走勢有兩種可能,一是高位換手充分,主力已經獲利出局,行情即將反轉;二是主力在高位重新集結,將展開新一輪行情。

  這就要求對高位趨勢的方向性進行有效判斷,如果股價跌破高位密集峰,則意味著行情反轉;如股價突破高位密集峰,則意味著新一輪行情的啟動。

                  多峰密集

  多峰密集是指股票籌碼分布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價位區域,成本分布形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密集峰形。

  在多峰密集中,上方的密集峰,稱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稱為下密集峰;中間的密集峰,稱為中密集峰;多峰之間的凹陷處稱為峰谷。

  根據上下一峰形成的次序不同,可分為下跌多峰和上漲多峰。

  (一)上漲多密集峰

  上漲多密集峰是由低位單峰密集上漲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以上的單峰密集的狀態。在成本分布中表現出籌碼在多個價位成成交密集區域。

  1、上漲下密集峰

  上漲下密集峰通常為吸籌峰,是由股價經過上一輪下跌所形成的低位單峰密集,在下密集峰處的投資者多為行情發動的進場者。隨著股價的上漲,低位籌碼不斷地在高位獲利了結,使得上漲下密集峰不斷縮小,這個過程也是籌碼轉換的過程。

  對上漲多峰的研究要觀察上下峰的對比。如果上密集峰小於下密集峰,行情將繼續看漲,如果上密集峰增大,下密集峰減小,是籌碼上移的表現,此時高位換手充分,主力出貨可能性很大。

  2、上漲上密集峰

  上漲上密集峰多為換手峰,是股價突破下密集峰形成上漲趨勢,經過一段上漲後作震蕩整理形成的相對高位的成本分布狀態。

  上漲上密集峰多為下密集峰處跟進的籌碼在高位不斷獲利回吐,繼續看漲者在此處不斷跟進,成交大量換手,形成上漲上密集峰。

  需要注意的是:上密集峰的持倉者性質極為重要,如果上密集峰的主要持倉者為散戶,那麼意味著上漲行情的結束。如果上密集峰的主要持倉者為主力,則意味著還有一輪新的行情在孕育之中。

  當股價形成上密集峰後,又回落整理,此時的的上密集峰成為阻力峰。股價在震蕩上彈至上密集峰處將受阻力。這是因為此時上密集峰處累積了大量的套牢盤,當股價反彈至此處時會面臨解套的壓力。

  3、上漲中密集峰

  股價在上漲過程中低位密集峰和高位密集峰並沒有被消耗掉,又開始了一個更高的價位的密集峰。那麼原來的上漲高密集峰此時即為上漲中密集峰。中密集峰有時有一個或者多個,是上漲成本分布形態的中繼表現。上漲中密集峰是上漲行情的延續的重要表現。在中密集峰中原低位密集峰的投資者因獲利回吐,完成了部分的成本換手,新的投資者積極承接低位的籌碼,所以形成中密集峰。

  中密集峰是支撐峰,但中密集峰的支撐力沒有下密集峰強。

  中密集峰是阻力峰,如果股價向下跌破中密集峰,又反彈到中密集處,此處為形成明顯的阻力位。

  (二)上漲多峰峰谷

  峰谷也是籌碼真空區,即意味著在峰谷處沒有籌碼分布。股價在峰谷處也多表現為震蕩整理態勢。如果峰谷被填平,使相鄰的二個密集峰變成單峰。

           幾種典型的莊家對倒行為

  (1) 實時盤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躍,突破出現大手成交。這種大手成交可能只有一筆或連續幾筆,但隨後成交又回到原先不活躍的狀態。這種突發性孤零零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倒行為。

  (2) 當賣一到賣五掛單較小,大手成交雖然將它們全部掃清,但大手成交的量過大,有殺雞用牛刀之感,且股價並未出現較大的升幅。這種上漲狀態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倒行為。

  (3) 當股價出現急跌,大手成交連續出現,有排山倒海之感,往往是主力為洗盤故意製造恐怖氣氛。這種大手成交的放量下跌是主力的對倒行為。

  (4) 股價剛啟動上攻行情不久,漲幅不大,當日盤中以大手成交開盤且高開低走,跌幅較大。這是主力洗盤的對倒行為。

  (5) 昨日成交並不活躍的股票,今日開盤中以大手成交開盤,是典型的主力對倒行為。

  (6) 整日盤中是呈弱勢震蕩走勢,買賣盤各級掛單都小,尾盤時突然連續大手成交拉升。這是主力為明天做盤,是典型的主力對倒行為。

        如何有效測算反彈理論高度和下跌低點理論價位

  如何有效測算反彈理論高度

  有一種簡單而神奇的公式,精算出大盤和個股的理論漲跌幅,且準確率奇高。

  其實,這是應用江恩法則的1/2理論來測算後市的階段性反彈高度和下跌底部。用這種方法測算大盤和個股的漲跌幅,方法簡單實用。

  ⑴ 測算反彈的理論高度。

  方法是用最高點減去最低點再除以2,然後再加上最低點,即為最後的反彈理論高度。

  其計算公式可表述為:X(理論漲幅)= D(最低點或最低價)+[H(最高點或最高價)—D(最低點或最低價)]÷2。

  (2)如何測算下跌低點理論價位

  其計算方法是用前期明顯高點減前期明顯反彈低點二次,負數為多少,就是它的理論跌幅的最低點或最低價。

用公式表示為:X(買入價)= H(前期高點)—低點—低點

  實例:低點買入中國聯通(600050)

  時間:2002年11月。

  中國聯通2002年上市後,在2002年的11月5日有一個明顯的高點3.09元,後下跌到11月27日最低價為2.85元。這時反彈留下了一個低點。後來,該股在12月26日再度跌破2.85的低點,此時一個買進公式成立:用最高收盤3.09元減去前期低點2.85的餘數再減一次2.85得數為負2.61元。那麼,你就在2.61元處加上3分錢全線滿倉,實際聯通跌到2.62元後,於2003年1月7日拉出陽線,8日接近漲停後一路拉升至 5.36元,凈賺204.5%。

  行情是這樣「煉」成的

  一輪行情的發展都是由成本轉換開始的,又因成本轉換而結束。形象的說,其實成本轉換就是籌碼的移動,也就是持倉籌碼由一個價位向另一個價位移動的過程。也可以這樣理解:股份的變動也就是持倉籌碼數量的轉移。

  一輪行情只要由三個階段構成:吸籌階段、拉升階段和派發階段。吸籌階段主要任務是在低位大量買入股票。吸籌是否充分,主力持倉的多少對其做盤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持倉量決定了其利潤量;籌碼越多,利潤實現量越大。

  (2)持倉量決定了其控盤程度,主力吸收的籌碼越多,主力對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強。

  (3)在吸籌階段也常伴隨洗盤過程,迫使上一輪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斷地割肉出局,主力才能在低位吸籌承接。

  拉升階段的任務是使股價脫離主力吸籌成本區,打開利潤空間。在此過程中,主力用部分籌碼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但其大部分籌碼仍按兵不動地留在了吸籌區,等待高位賣出。

  在拉升過程中,部分股民紛紛追漲,同時部分股民獲利回吐。對於主力來說,如有大勢配合,主力只需點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由股民自行完成的。其間,主力主要是利用控盤能力調控拉升節奏。

  派發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賣出持倉籌碼,實現坐莊利潤。股價經拉升脫離成本區達到主力的贏利區域,主力高位出貨的可能性不斷增大。隨著高位換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籌碼被上移至高位。而當低位籌碼移動工作完成時,主力出貨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輪下跌行情也隨之降臨。

  在一輪行情的流程中要充分認清兩個概念:低位充分換手和高位充分換手。低位充分換手是吸籌充分的條件。高位充分換手是派發階段完成的標誌。(所謂充分換手就是在一定的價格區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價位上的籌碼充分集中在一個主要的價格區域。)

  總之,任何一輪行情都是由高位換手到低位換手,再由低位換手到高位換手;這種成本轉換的過程不僅是利潤實現的過程,也是割肉虧損的過程,從而形成了股票走勢的全部歷史。

             成交量

  淺談量能的變化  技術分析可以說就是對價格、成交量、時間三大要素進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則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最直接的市場要素之一,我們有必要仔細研究,全面把握。

  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因此,市場分歧促成成交。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因噎廢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咬他一大口」。

  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堅決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獲取了。

  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無論怎樣,成交量只是影響市場的幾大要素之一,市場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決不可把它分開來看,犯盲人摸象的錯誤。綜合分析、綜合判斷,結果才會最準確。


推薦閱讀:

讓他愛你有很多方法,你卻選了最不靠譜的一種
白菜餃子餡的製作方法,一定要記清楚步驟,不然餃子餡就不美味了
6招巧記單詞,沒有記不住的英語,只有你不知道的方法
男女正確小便方法你懂嗎?

TAG:方法 | 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