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 |
◇一《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西漢以前,《詩經》被稱為「詩」、「詩三百」。到了漢武帝時,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詩經》據傳是孔子刪定編纂的,於是受到了不同尋常的待遇,被尊稱為經,因而就有了《詩經》這一名稱。 關於孔子刪詩的說法,最早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班固承襲司馬遷的說法,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這種說法在西漢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讓人們深信不疑,然而,從宋代開始,以歐陽修、朱熹等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了懷疑,並在清代徹底否定了孔子刪詩的說法。《詩經》不可能是孔子刪定的觀點在《左傳》中就可以得到證明。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札游魯觀周樂,魯國的樂工為他演唱的詩,其分類、先後次第的編排、篇目等,均與今本《詩經》幾乎一樣,而當時孔子還不足十歲。 因此,孔子就不可能刪詩。但不可否認,《詩經》肯定是經過一番刪汰整理的,為什麼呢?郭沫若說過:「風、雅、頌的年代綿延了五六百年。《國風》所採的國家有十五國,主要是黃河流域,但也遠及於長江流域。在這樣長的年代裡,在這樣寬的地域里,而表現在詩裡面的變異性卻很小。形式主要是用四言,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音韻差不多一律。音韻的一律在今天都很難辦到,南北東西有各地的方言,音韻有時相差甚遠。但在《詩經》裡面卻呈現著統一性。這正說明《詩經》是經過一道加工。古人說孔子刪詩,雖然不一定就是孔子一個人,但《詩》是經過刪改的東西,這形式音韻的統一就是它的內證。」(《簡單地談談詩經》) 既然刪詩的不是孔子,那又是誰呢?現在,人們一般都認為,對《詩經》進刪汰整理的是周王朝的樂師、樂工。因為從《詩經》都是樂歌這點來看,詩與樂官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他們既是當時樂歌的搜集者、保存者,又是樂歌的演唱者,他們出於工作上的需要,對彙集來的詩篇加以去取、加工,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那麼,《詩經》中的詩篇是從哪裡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歷來就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說法,即采詩說、獻詩說。所謂采詩,就是如同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所說的:「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這就是說,春天播種的季節里,人們一面勞動一面唱著歌謠,這時,一些朝廷派出去的所謂「行人」就敲著木梆子在路上走來走去,採集他們聽到的歌謠,然後獻給朝廷專管音樂的太師,太師配好樂後,再演唱給天子聽。 據《漢書·藝文志》說,古代之所以要設置「行人」這樣的采詩官來採集民歌,其目的是「王者可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也就是說,古代的統治者是把采詩作為一種了解社會動態,考察民情的手段來看待的。所謂獻詩,就是《國語·周書》中記載的:「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盲藝人)獻曲,史(史官)獻書。」獻詩同樣也是為了政治的目的,是為了「天子聽政」。通過采詩和獻詩這兩種主要的渠道,收集了大約三千篇的詩歌。這些詩經過周朝樂官、樂師的刪汰,最後選取了三百零五篇,就編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 《詩經》編成後,在當時發揮了廣泛的作用,除了典禮、娛樂、諷諫外,還經常運用在外交場合。《詩經》中的詩成了外交官的外交語言。在很多場合中,人們往往不是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思想,發感情,而往往借用《詩經》中的句子來情達意。正因為《詩經》是如此重要,所以,孔子才說:「不學《詩》,無以立。」就是說,不學好《詩經》,立身的資本都沒有。足見《詩經》在古代的地位。也正因為如此,孔子在設立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立學校時,給學生選定的必讀教材之一就是《詩經》。 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再加上秦末漢初戰亂的影響,《詩經》也慘遭散失。好在《詩經》是詩,有易於記誦的優勢,因此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在漢代,傳習《詩經》的有四家,即魯、齊、韓、毛。《魯詩》因魯人申培而得名,《齊詩》因齊人轅固而得名,《韓詩》因燕人韓嬰而得名,《毛詩》因毛公而得名。齊、魯、韓《詩》屬今文家,是用西漢流行的隸書書寫的,《毛詩》屬古文家,是用西漢以前的古文字書寫的。因今文學家在西漢佔優勢,所以,《魯詩》、《齊詩》、《韓詩》得到了官方的承認,被立於學官,供學生學習。《毛詩》卻受到了冷遇。到了東漢,隨著古文家的不斷得勢,《毛詩》不僅被立於學官,而且後來居上,影響壓倒《魯詩》、《齊詩》、《韓詩》。後來,《魯詩》、《齊詩》、《韓詩》逐漸被人淡忘,他們所傳授的本子也慢慢亡佚了。我們今天讀到的《詩經》,就是當年的《毛詩》。 ◇二《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什麼是風、雅、頌呢?關於這個問題,前人的解釋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其中南宋的鄭樵在《通志序》中認為:「風土之音曰風,朝庭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這就是說,風就是民俗歌謠,雅就是朝廷士大夫之作,頌就是宗廟中用於祭祀的詩歌。這個說法現在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承認。 《詩經》中的風包括十五國風,也就是十五個諸侯國家的民俗歌謠。這十五國風是周南、召南、邶風、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風。這十五國風共收了一百六十篇詩歌。 雅,分為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雅的作者多數是貴族文人,也有部分民歌。小雅中有六篇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雖有篇目,但無歌詞,後人稱之為「笙詩」。 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四十篇,其中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頌的作者無疑是貴族文人。由於頌多屬宗廟祭祀之作,所以有不少史詩。 《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歷史。從內容來看,它主要表現了如下幾方面的內容:一、反映周人發祥和創業的歷史。在雅、頌兩部分詩中,存在一組史詩,即《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它們記載了從周始祖后稷出世到武王滅商的許多傳說和史跡。《生民》是一首帶有神話色彩的詩篇,它敘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誕生和發明農業的歷史。詩中描寫后稷的母親姜原因踏了上帝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了后稷。姜原不喜歡這孩子,把他拋棄了,但神奇的是,把他丟在路上,牛羊去用乳汁餵養他,把他丟在冰上,鳥用翅膀來保護他。等他長大後,什麼莊稼都會種,在邰成家立業,成了周始祖。這首詩雖不能作信史,但保留了一些原始社會的影子。《公劉》寫周人由邰到的一次移民,從準備起程寫到定居營建,對觀測地形、經營宮室、分配田畝、君臣宴飲以及水利、軍事,甚至鍛冶等,都有描寫。《綿》是對古公父率領下的又一次移民的描寫。《皇矣》、《大明》記載周文王、周武王的武功,都是反映周初建國的史篇。二、反映農民生活。《風·七月》反映了農民們一年四季的勞動情況及無衣無食的悲慘境遇。農民們一年到頭勞作不息,不僅衣食得不到保障,而且妻子女兒隨時都可能被統治者搶去。《魏風》中的《代檀》、《碩鼠》是農民們對統治者不滿情緒的大發泄,兩篇作品都揭露了統治者不勞而獲,對統治者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農民不僅受剝削受壓迫,而且還得服兵役、勞役。《東方未明》、《何草不黃》、《鴇羽》、《東山》都是正面描寫農民們在服兵役、勞役時有家不能歸,有苦無處訴的悲慘生活。而其中一些從側面來描寫農民生活的作品讀來尤其感人。例如《衛風》中的《伯兮》,其第二、三章寫道: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這首詩寫一位女子自從丈夫(伯)去服役後,她無心打扮,頭痛不已。表面上看是一首愛情詩,實際上從側面表現了農民生活不安定。 三、反映愛情及婚姻問題。這一類的作品在《詩經》中佔了很大一部分,其中頗多名篇佳作。這些作品中,有寫追求愛情的,如《關雎》、《蒹葭》。有寫與情人幽會的,如《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這首詩寫一位女子在幽會時故意躲著不見,見面後送給男子一支彤管,男子因而愛屋及烏,十分高興。也有寫戀人分別的相思痛苦的,如《采葛》。戀愛是美好的,婚姻卻未必如此。所以,《詩經》中也頗多反映婚姻問題的作品。如《南山》、《柏舟》就反映了禮教干預婚姻的問題了。尤其是《氓》和《谷風》更表現了婚姻悲劇。《氓》寫一位女子懷著美好的願望與一位男子戀愛結婚,沒有想到,等到她嫁過去後,儘管她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操持家務,但還是無情地被那位男子拋棄了,可憐的她不得不回到娘家,卻得不到父母兄弟的理解,反而遭到了嘲笑。《谷風》的內容與《氓》大致相似。 四、表現愛國感情。如《無衣》就是一首典型的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詩篇。詩寫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戈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表現在敵人入侵時,儘管物質條件非常惡劣,也要同仇敵愾,團結友愛,共赴國難,表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一類的作品還有《載馳》等。在藝術上,《詩經》有著高度的藝術成就,是我國現實主義的最早源頭。其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一、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前人早已指出,《詩經》運用得最普遍最成功的是賦、比、興手法。所謂賦,就是敘述描寫,就是如朱熹所說的:「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興,就是起興或發端,即先借用別的事物或所見的眼前之景開始,然後再引出所要歌詠的事,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作為一種基本的創作手法,在《詩經》中已用得非常成功,前面說到的《生民》等一系列史詩、《靜女》、《七月》等不僅把事情敘述得非常清楚,描寫也非常生動。由下面的這首《君子於役》,可以體會到《詩經》賦的妙處: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亻舌?雞棲於桀,曰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這首詩描寫一位女子在夕陽西下的傍晚盼望服勞役的丈夫回家。詩中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出一種日暮黃昏的凄涼氣氛,再加上女主人公那感人肺腑的情,真可謂情景交融,動人心弦。這種借景情的賦的手法運用得嫻熟自如,與後世文人的水平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蒹葭》中的賦也有與《君子於役》異曲同工之妙。 《詩經》中的比,可以說是比比皆是,而且十分形象生動。例如《衛風·碩人》對衛庄公夫人的描寫: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這裡連用了六個比喻形容衛庄公夫人身體各部位的美麗,生動傳神,令人難忘。 至於興,《詩經》中仍然用得十分普遍,也很成功。它的作用是在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先用一兩句話提到相關的現象,以引起下文,如《關雎》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是興,從成雙成對的雎鳩,引出人間的戀愛婚姻。這裡,成雙成對的雎鳩並不是比喻人間成雙成對的戀人,而是觸發人希望成雙成對的媒介。 二、復沓的章法與大體整齊而又靈活多變的句式《詩經》中的大部分篇章(特別是國風)大多採取復沓的章法結構。也就是說,各章之間字句基本相同,只變換少數詞語,反覆迴環。這種結構的運用,使詩易於記憶,情感表現更充分徹底,而且有一唱三嘆之妙,令人難忘。如《卷耳》各章只變換了幾個動詞,便把勞動的進程表現出來了。《蒹葭》各章只變換了地名和自然景象的名稱,不僅表現出時間的推移,更表現出那種可望不可即的單相思的惆悵、執著。 《詩經》中的語言以四言為基本句式,但又靈活多變,例如《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從二字句到五字句都有,變化得非常自然。 總之,《詩經》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出現以及它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性及藝術特色,是我國文學很早就已發達的標誌。千百年來,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給廣大詩人樹立了創作的榜樣,同時又給了他們巨大的啟發。因此,《詩經》是永遠不朽的。 秦始皇焚書,禁毀各種書籍時,《詩經》首當其衝,屬於禁毀之列。
|
|
|
|
推薦閱讀:
※2018年有眼福了!中國第一部外星科幻電影《天國禁書》搶先預告!
※中國歷代禁書題解(戊戌政變記)
※中國歷代禁書題解(崇禎遺錄)
TAG:中國 | 詩歌 | 孔子 | 總結 | 禁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