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秋起源

中秋起源:中秋節源自於人們對月亮的崇拜。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北魏、隋唐以來,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人們為了祈求月神為農業發揮有利作用,或為了慶祝豐收,答謝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視祭月、拜月禮俗,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壇場。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在祭月拜月的同時,又出現了賞月的習俗。晉代文獻中已有中秋賞月的記載。

中秋節團圓吃月餅(《全本紅樓夢》)

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到了明清,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上升為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圓之日,又是親人團聚、團圓之時。自古以來,團結、團圓、慶豐收,就是中秋節的主題。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由家人團聚、團圓、和睦相處,達到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月神和日神(《塑神秘譜》)

月亮傳說: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最為人熟悉的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作月精。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花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與嫦娥為伴。 嫦娥奔月:在與中秋節有關的神話傳說中,嫦娥奔月流傳最廣。傳說嫦娥是遠古時候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當時十日齊出,非常炎熱,莊稼都給曬焦了,給神州大地帶來了巨大的恐怖和災害。后羿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個太陽,人們終於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為天下人所敬慕。他聽說昆崙山西王母那裡有種「不死葯」,這種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兩個人分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於是,他跋

嫦娥(《吳友如畫寶》)

山涉水,前往討取,終於得到。后羿與嫦娥夫妻恩愛,他捨不得心愛的妻子,也捨不得眾鄉親,不願意一個人上天成仙,就把葯帶回家交給嫦娥保存。后羿有個叫逢蒙的徒弟是個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日趁后羿出獵之機,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為使不死葯不落入壞人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不料吞下藥後,她身輕如燕,竟身不由己地飛上了月宮。后羿便在院子里設下供案,擺上瓜果食品,對月遙念嫦娥。人們也紛紛仿效,以後年年如此,於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這個節日。 吳剛伐桂:傳說吳剛因為學仙犯了錯,被天帝貶到月宮去砍桂樹,桂樹高五百丈,什麼時候他將這棵樹砍斷,就算刑罰期滿。可是這棵桂樹是棵神樹,隨砍隨合,因此吳剛伐桂,只能永遠地砍個不停。人們在中秋賞月時,常將月亮上的陰影看做是桂花樹,說是吳剛就在那裡砍樹。 中秋賞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唐詩有多篇中秋賞月詩,如王建有詩:「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徐凝寫道:「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 《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 」 中秋節又稱月節、追月節、拜月節、玩月節。從唐代中葉開始,中秋賞月之風日盛,成為時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婦孺成誦。他的《把酒問月》,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寫出了人生的感悟。 明清時期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注入更多月神的神性意義和現實社會的倫理意義。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秋天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清時期,祭月、拜月成為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這種月餅較其他月餅為「圓而且大」,「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搗葯。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長,畫像金碧輝煌,非常精緻。當時,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成蓮花狀。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來的供品。

果仙敬月圖(楊柳青年畫)

明清以後,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昵稱玉兔為「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做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20世紀初,民間索性將祭月稱為「供兔兒爺」。名稱的變化,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裡已俗化為可觸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為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台,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 燃燈: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它不同於元宵節的大型燈會,而主要是在家庭、兒童中進行。南方民間還有燃燈習俗,燃的是寶塔形狀的寶塔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搭成;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一種是素馨茉莉燈,這種燈香氣四溢。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砌寶塔燈的習俗。江西清江,中秋多鏤瓜作燈,其形似月。兒童堆砌瓦礫作浮屠(佛塔)狀,中置薪柴,點燃後,「四面玲瓏,如火樹」。湖南寧鄉兒童堆寶塔,中間焚燒,「以紅透為吉兆」。這些燃燒塔燈或鬧寶塔的民俗,都有著求取生活平安的意義。 吃月餅: 品嘗月餅、賞月拜月是民間過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此外,燃燈玩燈、舞火龍、觀潮等活動,也是我國部分地區人民的節日習俗。我國壯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又各有其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有詩可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餅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做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栗、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 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盛於明朝,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余》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所以,月餅在民間被稱為「團圓餅」。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 從書中介紹的製作工藝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供給北京皇宮中的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余,重有兩斤」。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燈供品外,就是團圓月餅。供月的月餅大的直徑有一尺多長,上面有月宮、蟾蜍、玉兔等圖案。 現代月餅有濃郁的地域風格,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甬式月餅等,月餅內餡、形制及加工方法上也各有不同。北京月餅,酥皮、冰糖餡;廣式月餅以糖漿麵皮為主,有酥皮、硬皮兩種,月餅有咸甜兩味,餡有肉類與蓮蓉、豆沙等;蘇式月餅,也是酥皮,餅餡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甬(寧波)式月餅,酥皮,多用苔菜為餡。傳統的月餅糖多油重,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流行以果類為餡的低糖月餅。

制月餅(《太平歡樂圖》)

中秋月餅的吃法很有講究:一般切月餅都要均勻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數平分,每人都享受一塊,象徵家庭成員是團圓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徵他也參加了家庭團聚,這塊月餅留待除夕他回來享用。這種以飲食團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文化習慣。 少數民族風俗:我國有20多個少數民族過中秋節,節俗異彩紛呈。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朝鮮族則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簫,一起合跳《農家樂舞》。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他們稱為「八月節」的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侗族的青年人則在這時郊遊、歡會,稱為「趕坪節」。第一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夥子都要化裝,向心上人表達情意。傣族則是對空鳴放火槍,然後圍坐飲酒,品嘗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和干黃鱔,談笑望月。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匯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暢飲米酒,舉行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

推薦閱讀:

人類的起源 -吳新智
拉丁舞的起源
說說你聽說或者想到過什麼獨特的世界觀?
「華夏北來說」靠譜嗎?
探秘:元旦日的起源

TAG: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