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朝的絕響——戴孝出征盧象昇

新聞?攝影?文學?不,是歷史。

說一個,讓我屢屢落淚的人。

說一個,亂世中秉持氣節的人。

明朝末年將領,盧象升。

也許你熟悉袁崇煥,也許你熟悉孫傳庭,可你不一定熟悉他。

但他的一生,很短暫,但可歌可泣,沒有瑕疵。

他雖然是將領,但文人出身。他雖然長得白白凈凈,但卻很會殺人。被農民軍稱為「盧閻王」。

盧象升,江蘇宜興人,天啟二年進士。

我想,每個宜興人都應該以他為傲。

一個故事要從最震撼的部分說起,且先不說他的身家背景。從他最後一次上戰場開始說起。

一崇禎十年 戴孝出征

十月初四,還在為父服喪的盧象升披麻戴孝的出現在崇禎皇帝面前。本來這個時候盧象升理應不上班在家守孝的,無奈前方戰況激烈,將領死的死,能打服管的也基本找不到人了,崇禎只能召喚他回來。

這個時候,大明朝的氣數也差不多了,嚴崇煥死了,孫承宗很快也要死了,農民軍打得烏煙瘴氣的,皇太極又殺到家門口了。

盧象升早聽說朝廷正在秘密議和。崇禎問他怎麼辦,他直接對崇禎說:「陛下要臣督師,臣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別的。」

崇禎是個非常要面子的人,被盧象升這麼一說,臉上掛不去,就反口說這是大家傳的,朝廷沒這個意思。讓他和楊嗣昌、高起潛商量如何抗清。

楊嗣昌是何許人也?明末權傾朝野的宰相大人。曾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網」的辦法鎮壓農民起義軍。深得崇禎信任。後面圍剿張獻忠失敗畏罪自殺了。

高起潛,就一個太監,崇禎走狗,沒什麼好介紹的。

第二天,盧象升帶著三萬兵馬,前往戰場,扼守昌平,截斷清軍南北交通。

楊嗣昌很生氣,因為盧象升不識時務。這個時候,清軍正在南下,勢不可擋,數量大概是他是兩倍,而且都是主力軍。盧象升打算先據守保定,然後分路出擊,在慶都會合後與清軍展開決戰。

這個戰略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都決定要打仗了,楊嗣昌老人家能不能認真對待呢?

答案是,不能!

楊嗣昌便把兵力一分為二。宣府、大同、山西兵給了盧象升,把關寧鐵騎、京營、薊鎮軍等給了高起潛。此後,還處處限制盧象升,甚至切斷他的軍糧。

這樣一來,名義上為總督天下援軍的盧象升手上只有兩萬兵馬了。請問,到底誰在督師?!楊嗣昌才是真正手握兵權的人。

月圓之夜 突襲清營

皇太極、多爾袞、鰲拜都已經打到通州了,反正大清基本能打的都來了。

盧象升到了昌平,觀察觀察之後分析出了結果,決定夜襲!

時間,十月十五月圓之夜。月光之下,可以不必點火把打草驚蛇。

接下來就要制定作戰路線了。以孫元的寧鄉軍和王允成的川軍為前鋒,緊接著第二路由楊國柱的宣府軍和自己的天雄軍組成,第三路為王仆的大同軍,後軍基本就是高起潛手下的兵力了。

當夜開會,一心殺敵報國的盧象升下了一道千古軍令,「刀必見血!人必帶傷!馬必喘汗!違者斬!然而,就在開會開到高潮部分,大家士氣大增時。作為監軍太監的高起潛卻開始站起來呵呵噠了,陰陽怪氣地表示他不幹。

他認為這種雙方條件懸殊之下,又挑十五月圓之夜突襲,盧象升簡直就是在玩命,以騎師應該少而精的理由拒絕了他。其實說白了,就是怕死。國家花錢養你們這群人是來戰場打醬油的嗎?

盧象升這個時候是天下援軍的總督師,制定作戰計劃哪裡還輪得到一個深宮的太監來插嘴。而且他認為這是唯一反守為攻的機會。

盧象升哪裡受得了這種氣,問:「莫不是要做第二個王振閹賊?」

一來二去兩人就吵起來了,盧象升當即提出分兵。

高起潛這回倒是給盧象升臉,回去後收拾幾天,估計著也差不多了,居然開始移營了!連夜移營!

夜裡盧象升正準備去給那太監陪個不是。畢竟大敵當前,軍心要穩,何況這次突襲,高起潛的兵力還得佔六七成。一切以大局為重,大丈夫能屈能伸。

可在這裡時候,高起潛大部隊準備走了,拿著全軍最充實的糧草,他們就這麼走了。

盧象升快馬加鞭攔住大軍,放下身段又是賠不是的又是說好話的,讓高起潛以大局為重。

但是太監就是太監,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敞亮,看到統帥這麼低聲下氣了,還是為了一己私怨,策馬奔騰離開昌平,往通州出發。~~讓我們戰場不要作伴,彼此活得瀟瀟洒灑~~

另一邊,楊嗣昌看盧象升真想去拚命,就趕緊去勸他,「總督大人,你別TM瞎折騰了,我們打不過人家的。況且你搞這麼大動靜,對方知道了我們要強攻,以後再要送金銀珠寶和談不好什麼的,我也不好開口啊。」

你以為楊嗣昌真心疼盧象升的命嗎?

不,他只是心疼盧象升手上那些兵,他可能巴不得盧象升死。

這個時候盧象升出師在即,而且手上是有尚方寶劍的。崇禎元年,袁崇煥手上也有尚方寶劍,殺敵殺到一半,就因為太監言官嚼舌根說他有意和後金和談,命都沒了。

話說,當年袁崇煥被扒下官府的時候打入監獄的時候,盧象升就在城牆下看著呢。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人都說了,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當年那一幕幕,在年輕的盧總督心裡簡直抹不掉啊!

盧象升當文官的時候性格溫和,可改行當武將後性子簡直一根筋。聽完後,當面痛斥楊嗣昌:「你們決意要與清軍議和,難道不想想城下之盟是春秋大恥嗎?

況且我身負重任,京城中口舌如鋒,如果一開和議,肯定是袁崇煥第二。即使不懼殺身之禍,那麼像我這樣身服重孝之人,現在不去奮身報國,移孝作忠,則是忠孝兩失,我還有什麼臉面立於人世呢?」

重要的意思大概就是,NTMD我爹掛了,我出來打仗沒在家守孝已經是不孝了,你現在又要老子不戰而和,就是陷我於不忠不孝!

楊嗣昌被趕了出來後,摸著自己良心說話,好像和談本來就是不光彩的事,而且現在崇禎也主戰,盧象升態度又這麼堅決,好像也勸不聽,就由他去吧。但楊嗣昌才不是這麼好心的人。

少了高起潛兵力的盧象升並不懼怕,如期發動了進攻。按敵眾我寡,糧草不足的局勢分析,突襲確實是唯一的機會。

盧象升在鞏華城感性誓師後,帶著人馬大半夜摸黑殺了進去。雖然壓力很大,但情況不算太糟。

然後你以為盧象升這一戰就打贏了嗎?

不!這樣皇太極就不能那麼快建立大清王朝了。

一直前行蠻艱難的盧象升突然發現他的後軍不見了!本來就兵力甚少的突襲小分隊一下子變成清營冬遊小分隊。迫於無奈,盧象升只能下令全軍撤退。楊嗣昌表面不支持突襲就算了,居然還暗地裡調走盧象升的軍隊。小人行為。

楊嗣昌眼看勸不住盧象升了,心想著,要玩命你自己帶天雄軍出去玩命,別搭上別的軍隊。於是乎,就背地裡去「招安」王允成和王仆了,所以十五之夜,川軍和大同軍非常配合楊嗣昌的在昌平大營睡大覺,讓盧象升帶著不過萬人的軍隊去和清軍撕逼。

所以我說了,楊嗣昌根本不安好心,只是心疼兵。也就在同一天,高起潛所率的關寧鐵騎被岳託大敗,關寧鐵騎迎來軍隊生涯首次空前大敗,被打死了人就算了,還被截了糧草和物質。

關寧鐵騎那可是明末軍隊的佼佼者啊,所以行軍打仗軍隊管理這種事情還是要看首領的,太監是不行滴。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順便這裡說下,高起潛手上的軍隊是最有錢的,糧食物資什麼都特別多,就是高起潛沒種。相比之下,其他軍隊還得餓肚子。

一下子,形勢陡然緊張了起來。

十九日,崇禎直接下令,讓各位大臣分守京城各門,併火速召喚在陝西前線和農民軍打架的軍隊回來支援。

於是,總督洪承疇、巡撫孫傳庭等就帶著十五萬大軍匆匆北上回家支援。估計得把高迎祥李自成樂壞了,妖孽要開始出來為禍一方了。

盧象升被楊嗣昌這樣一搞,命都差點搭進去了。肯定直接和找楊嗣昌撕逼了。

然後現場又是言官,又是太監,又是小人的。那麼,捅這麼大簍子出來,皇帝肯定要找責任人了。

首先,太監高起潛臨戰卻帶走軍隊,首要責任。關寧鐵騎空前大敗,丟人。但,臨陣換將,不合兵法,就罰你個戴罪立功,回去接著好好裝逼。我就不憤青了,一個死太監算哪門子的將領?

其次,首輔楊嗣昌背後使壞,次要責任。不過,乖乖,沒你什麼事。皇帝哥哥我最疼愛你,打你的臉就是打我的臉。

最後,總督盧象升突襲失敗,主要責任。革除其兵部尚書、宣大總督職務,尚方寶劍也收回來,總督天下援兵的事你也別管了,回去戴罪立功吧。這回我要憤青了,盧象升突襲清營損失的還沒太監高起潛多吧,你他媽剛才不是還說臨陣換將,不合兵法的嗎!

所以說,崇禎也是個偏激的小婊砸。

崇禎下完旨意後,楊廷麟指著楊嗣昌的鼻子臭罵了一頓,和盧象升頭也不回的走了。留下崇禎和一窩子的殺馬特在風中凌亂,氣得崇禎破口大罵。

重點人物重點介紹,楊廷麟是誰?楊廷麟也主戰,還寫奏摺罵了楊嗣昌等人。楊嗣昌特別討厭他,想害他就謊稱他懂打仗,把他派去給盧象升當贊畫。結果,他和盧象升一拍即合,感情特別好。

盧象升很想報國,但崇禎不讓。因為崇禎很生氣。

隨即,陳新甲就帶著崇禎的聖旨來了,大概意思就是,盧象升你收拾一下,我現在是兵部尚書大人,皇帝哥哥說了,免去你宣大總督的位置。你也沒權利總督天下援軍了,督師的事情內閣首輔劉宇亮大人幫你做了。手下的宣府、大同兵從現在開始也不歸你管了。但是,你要帶著你的天雄軍接著做任務打怪獸。

白白,總督大人。

這樣算一算,盧象升手上加上虎大威、楊國柱補也只有五千兵力,其中有一千多老天雄軍。而且糧草就此斷絕,不再供應。

我們這裡一再提到天雄軍,就先科普一下這支軍隊。天雄軍是盧象升組建的軍隊,善弩。軍隊成員由老鄉、朋友、兄弟、家人等等關係組成。所以一個人被殺,就能激發一大群人的憤怒,故戰鬥力特彆強。但是弊端是,只要有一個人逃跑,就會有很多人逃跑。可是盧象升從來就沒有這個顧慮,因為每次打仗盧象升都首當其衝。

從天雄軍組隊到最後滅亡,部下對他都是忠心耿耿!

回到正題。陳新甲是楊嗣昌的人,臨行前,楊嗣昌再三交代,一定要把天雄軍和盧象升從軍隊裡面剝離出去,不然宣府、大同兵壓根不會有人聽你的。這點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在楊嗣昌一番算計之後,盧象升再次經受分兵,接到組織任務,帶著僅存的五千多殘兵前往保定。

四巨鹿之戰 以身殉國

《明史》曰:「戊子,罷盧象升,戴罪立功」。盧象升未動一兵就已經「榮獲」這麼大的罪責了。試問如果陣前言和,是否會重蹈袁崇煥的下場?

請問!崇禎你瞎嗎?

我常在想,害得盧象升落得如此田地的人是誰?答案始終如一,那個人不是崇禎,不是高起潛,是楊嗣昌!是楊嗣昌!楊嗣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雖然現在盧象只有五千人馬,但清軍還是忌憚盧象升本人的,所以清軍小分隊一直注意著他的動向。

沒過幾天,盧象升的軍隊就沒有糧草了。沒有糧食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沒有人和馬都會失去戰鬥力,意味著戰爭可能會失敗。

你問為什麼沒給軍餉,給了的!但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你有錢也沒地方買糧食啊。而眼前,清軍的主力就駐紮在他的前方。數量大概是他的十倍,人和馬都吃飽喝足,正等著開戰。

這一邊,盧象升還在為糧草奔走。盧象升幾次派楊廷麟等人去附近官府借糧,但都以各種理由被拒絕。高起潛的軍隊就駐紮在盧象升的五十里開外,楊廷麟前去借糧食,人都沒見著,就被哄了出來。

有更甚,盧象升親自到城樓下,低姿態,哀懇疾呼,但還是沒人給他開城門「接濟」他的軍隊。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崇禎已經不再重用他了,因為他已經被朝廷拋棄了。

大家隨風搖擺,各地的官員不敢得罪崇禎,更不敢得罪楊嗣昌和高起潛。

那盧象升啊,你在堅持什麼呢?大明朝已經把你踢出戰鬥方隊了,你為何還在為這樣的一個皇帝這樣的一個國家賣命呢?

然而,一個有氣節的男人是不會退縮的!其所率三軍,日奔夜走,空腹而馳,未嘗一飽。沿途的老百姓知道盧象升被奸臣所害,楊嗣昌要置他於死地,沒有不痛苦流涕的,紛紛帶著自家沒被清兵收刮完的口糧來找他。

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盧象升遭遇如此,不禁悲從中來。盧象升流淚對父老鄉親說道,「感父老義。雖然,自予與賊角,經數十百戰未嘗衄。今者,分疲卒五千,大敵西沖,援師東隔,事由中制,食儘力窮,旦夕死矣,無徒累爾父老為也。」

盧象升自知已經得不到任何物資和援軍了,與清軍決一死戰是在所難免的了,不想連累父老鄉親,謝絕了大家的好意。

他一直是這樣的一個人,軍隊所到之處從不擾民。

十二月十一日,盧象升率領軍隊到達順德府巨鹿縣賈庄。在這裡,盧象升將迎來戰鬥生涯首次敗仗。

此時,盧象升的軍隊已經接連七天靠摻雜冰雪為食了,已有戰馬被餓死,但卻沒有出現一個逃兵!但是,再這樣下去,士兵的結局不是戰死,而是會被餓死。

當是時,太監高起潛所率的關寧鐵騎和數萬兵馬就駐紮在相距巨鹿不到五十里路的雞澤,盧象升曾經多次提出讓高起潛和自己靠攏,共同對付清軍。但那個死太監要睡美容覺又要取暖的哪裡有時間理盧象升。

風雪中,原本威武的盧象升這時顯得十分的滄桑。看透眼前形勢的盧象升眼神更加堅定了。

在清晨,他召集了三軍。他,重重地跪下了,面對著四面的軍士,朝著北方的國家。我不知道此刻他的心情夾雜了多少的情緒,多少的悲憤,多少的無奈,多少的悲哀,當然,還有那滿腔的熱血。

「吾與爾將士共受朝恩,患不得死,勿患不得生。」

「明日出戰,願戰者隨,願走者留,但求以死報國,不求生還!」

行軍打仗的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而此刻,他們都知道明日一戰必死無疑。

軍士們看他如此,悲慟之至。這個令人尊敬的督師啊!這個令人信任的戰友啊!我們怎麼會讓你一人孤軍奮戰。次日,盧象升率五千人馬出發,軍中無一人留守,所有士兵皆誓死相隨。

我很多次都在想像這個畫面,想他悲壯的神情,想他落淚的樣子。看一個決心以身殉國的男人,束手無措。每每想到這裡心裡都堵得慌。

曾經在貼吧看到一個帖,裡面有一群妹子說如果可以穿越,一定要把盧象升帶回來,不想看他去送死。

我沉默了。他不會走的。因為戰鬥才是他的宿命,因為那五千的士兵才是他的牽掛。

盧象升帶兵行至蒿水橋,正面遇見清軍,他帶領著手下奮力殺敵,殺出重圍。清軍忌憚盧象升,就暫時退出蒿水橋。

盧象升緊急派遣贊畫楊廷麟去雞澤找高起潛要支援。未果。楊廷麟剛走,盧象升就投入戰鬥中了。

當天夜裡,盧象升安排作戰。由虎大威和楊國柱帶領左右軍,自己帶領中軍進行作戰。這一戰,盧象升就沒打算活著回來。

為了避免自己過早戰死,導致軍心不穩,他身著普通士兵的號衣,又將印綬綁在手上,便於明軍辨認。號衣裡面,穿著為父守孝的喪服。夜半,清軍號角聲從四周響起,盧象升部四周都是清兵。

到天亮,清軍數萬的人馬已經層層圍住盧象升的軍隊了。一點透氣的機會都沒有,只有殺!殺!殺!

人生的最後一次戰役,從早晨打到傍晚,士兵血染紅了結冰的河流,遍地是屍首。明軍與清軍展開死戰,盧象升所率的士兵殺紅了眼反覆衝擊,清軍損失極大。

清軍起碼三萬人以上,而明軍,只有餓了七天的五千人馬。

雖然他的士兵雖然好幾日吃不上飯了,飢腸轆轆,但仍然奮力殺敵。

他們和打了雞血似得,殺紅了眼,扎進滿是清兵的人群中,逢人就砍。沒有力氣了,清軍站在面前就開弩;沒有武器了,就用身體進行肉搏。

直到負傷、力竭、死亡。

反正我會死,就用盡全身的力氣就戰鬥吧!

反正我會死,就用盡最後一滴的力氣吧!

殉國?不,應該是大義使然。

到了傍晚,他的火炮、箭矢,包括人馬所剩無幾了。滿地的屍體,滿地的血。

他知道,敗局已定。

但他仍然揮著大刀,一次一次衝進人群,格殺了清兵數十人。盧象升身中四箭三刀,用盡最後的力氣,倒下了。

他死了,戰死了,年僅39歲!

眼前的一切模糊了,身上的傷口好像也沒那麼痛了,這一生,結束了。

為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為了心中的大義。

他的親兵楊陸凱趕到他身邊時,盧象升已經倒下了。號衣裡面的麻衣隨風飄著死亡的氣息。

楊陸凱忘記了哭泣,他害怕清軍會殘害盧象升的遺體,便伏在他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亡。用自己的生命護住他的遺體。

戰爭結束了,戰場上的風呼嘯著。

五千的士兵,幾乎都戰死了。他們是英雄,是戰士!

誰死了?盧象升戰死了,楊陸凱戰死了,那些軍中的男兒戰死了,鐵骨錚錚的士兵們戰死了!伍長以上的軍士都死了,只有虎大威、楊國柱二人隻身殺出重圍。

楊廷麟在找高起潛求援軍回來的路上,聽到盧象升部全軍覆沒,悲痛欲絕,放聲大哭。

五楊嗣昌從中作梗

盧象升死了,天雄軍滅亡了。大明朝呢?

太監高起潛聽到盧象升戰死的消息後後,嚇得屁都不敢放一個,帶著數萬的關寧鐵騎拚命逃跑。不戰而逃,是陰人行徑。

盧象升死了,這一切就結束了嗎?

並沒有!

一般來說,戰死沙場的那都是忠義之士,愛國將領。不說風光下葬,皇帝少說也要給個謚號,慰問一下家屬,會當皇帝的呢再哭幾聲,表示哀痛。

可是,盧象升的遺體居然在死後八十多天之後才得以入土為安!

為什麼?

因為高起潛怕皇帝追究自己擁兵不救的罪責,居然不敢上奏盧象升已經死了。

楊嗣昌更過分!聽聞盧象升戰死後派人去打聽消息。打聽什麼?打聽一號仇人盧象升真的死了沒有,二號仇人楊廷麟一起死了沒有。

讓楊嗣昌大為失望的是,楊廷麟千鈞一髮時刻出門辦事了,還活著礙眼著呢。

楊嗣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開始散布盧象升根本沒以死而是失蹤了。

楊廷麟聽到這個人渣又要污衊盧督師,當即擦乾眼淚上戰場去尋找盧象升的遺體。

十一月的天,他,就這樣安靜的長眠了。百姓聽到這個消息,痛哭失聲,聲震天地。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壞人都不按常理出牌。

楊嗣昌大概想說要是盧象升沒死,就可以大做文章,就叫人去指正他沒死。也不知道一個大男人的心胸怎麼這麼狹隘。

他安排的人,其中有個叫俞振龍一口咬定盧象升已經戰死沙場了。

順楊嗣昌者生,逆楊嗣昌者死。楊嗣昌嚴刑拷打了俞振龍三天三夜,讓他改口。俞振龍誓死不從,大喊道:「天道神明,無枉忠臣!。」

然後就活活被打死了。

人死都死了,楊嗣昌到底和盧象升多大的仇恨,要這樣折騰他。

好吧,那死就死了。我這麼聰明害怕沒有辦法害你。楊嗣昌又改變了策略,你說你腦子要是用在打仗和打理國事上好多。

那改軍事情報吧!楊嗣昌威逼利誘讓千總楊國棟把給兵部的情報改成盧象升因為畏敵逗留,才導致兵敗身死。

但楊國棟也是長眼睛有骨氣的人,於是也被害死了。

被楊嗣昌這麼一折騰,盧象升的遺體不得入土為安,居然暴露空氣中停放了八十多天,才准許家人前來收殮。

有大臣上書,盧象升戰死楊嗣昌要負責任。

大臣,死!

崇禎寵信楊嗣昌,楊嗣昌就是他的臉。你說他不對,就是說我不對。找死。

第二年,盧象升的妻子請求朝廷給恤,崇禎沒答應。

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盧象晉、盧象觀又請恤,崇禎又不答應。

後來,楊嗣昌圍剿張獻忠失敗畏罪自殺,朝中的大臣多次上書好說歹說,崇禎拗不過去估計也嫌煩,才給了盧象升一個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但卻沒有追謚。

順天府失陷後,弘光建南明,才追謚盧象升為「忠烈」,世人才得以立祠奉祀。

忠肅祠在宜興市宜城鎮東珠巷東端,是為祭祀明末兵部尚書,抗清名將盧象升而建的。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東林黨?
明朝中後期邊軍戰鬥力是否大多依靠少數民族戰士?
青天白日旗跟明朝的旗幟有什麼關係?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中國改朝換代時疆域如何變化?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