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講給學生的故事1-15

J故事一

◆上帝是愛我的◆

講給學生的故事

她站在講台上,不時地揮著她的雙手,仰著頭,脖子伸得好長好長,與她尖尖的下巴連成一條直線。她嘴巴張著,眼睛眯成一條線;帶點詭譎地看著下面的學生;偶爾口中也會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說些什麼,基本上她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但是,她的聽力很好,只要對方猜出或說出她的意思,她就會樂得大叫一聲,伸出右手,用兩個指頭指著你,或拍著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來,送給你一張用她的畫製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黃美廉,一位自小患腦性麻痹的病人,這導致了她肢體的癱瘓,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在肢體不便及眾多異樣的眼光中生活,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

然而,她沒有讓這外在的痛苦擊敗她內在的奮鬥精神,她昂然面對一切的不可能,終於獲得了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她用她的手當畫筆,以色彩告訴人「寰環之力與美」,並且燦爛地「活出生命的色彩」。

全場的學生都被她不能平衡自如的肢體動作震懾住了。這是一場傾倒生命、與生命相遇的演講會。

「請問黃博士。」一個學生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樣,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都沒有怨恨嗎?」

在大庭廣眾之下問這個問題,真是太刺激人了,一般人準會受不了。

「我怎麼看自己?」黃美廉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這幾個字,然後嫣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

我好可愛!我的腿很長很美!爸爸媽媽這麼愛我!上帝這麼愛我!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這時,教室內鴉雀無聲。她回過頭來,平靜地看看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如潮的掌聲在場內響起。

不要說白的道理

人生在世,起初上蒼安排給我們的就那麼一些,或多或少,或好或壞,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本。只要我們從心富有、不妄自菲薄、怨天尤人、年華浪擲,而是自珍自愛、奮力打拚、孜孜以求,就必將獲得豐足而輝煌的未來。

J故事二

◆孩子,我沒有收到你還的錢◆

講給學生的故事

放學鈴一響,校園裡頓時熱鬧起來,孩子們的臉龐生動明亮,嬉笑著奔向操場。我擔心擁擠,連忙站到一旁調控路隊。

「校長好!」「老師再見!」』歡快的孩子們一群群、一簇簇地湧出校園,不一會兒,校園裡逐漸安靜下來。「老師,您能借我一元錢嗎?」一個經常在校園裡與我打招呼的小男孩走到我面前,「我明天還給您。」他一臉的誠懇。「可以。」我把一元錢硬幣遞給他。他歡快地說了聲「謝謝老師,老師再見!」然後跑出校園。

第二天上午,我外出開會,會議結束時已快放學。我匆匆趕回學校,怕那孩子還錢時找不到我。等我趕到學校,孩子們都走得差不多了,我等了一會兒,沒有見到那孩子的影子,也便回家了,心中想,也許是我回來晚了。以後的幾天,我都在等候,總怕孩子還錢找不到我,可是我沒有等到。也許,孩子忘了吧,也有可能把錢弄丟了,我猜測著,給孩子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日子一天天過去,可是我仍然固執地惦記著這一元錢的小事。

我之所以惦記著一元錢,是因為怕孩子從小失去最可貴的品質——守信。錢是小事,教孩子做人是大事。我決定去找這個孩子。

課間,我找到孩子所在的班級,碰到了這個一臉陽光的男孩。他笑嘻嘻地跑上來與我打招呼,我答應了一聲,俯下身悄悄地對他說:「孩子,我沒有「收到你還的錢。」「啊!老師,對不起,我忘了。」他一臉的不好意思,「明天我一定還!」「行,錢不要丟了,還有一樣東西也不要丟了。」「什麼?」我在他的手心寫下「守信」兩個字。他點點頭。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走進校門,孩子便跑到我面前,舉起了一元硬幣。我笑著接過硬幣,他也笑了。我表揚他說:「真不錯,兩樣東西都沒丟。」

「丟不掉的!」清脆的童音漸行漸遠。

不要說白的道理

錢是小事,信用是大事,做守信的人是大事。

校長通過努力讓忘記還錢的孩子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相信,孩子將終生銘記。

「孩子,我沒有收到你還的錢」,是善意的提醒。校長這種維護孩子自尊的做法也值得稱道。

J故事三

◆第三遍雞鳴◆

講給學生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有兩個人偶然與酒仙杜康相遇。杜康傳授給他們釀酒之法,叫他們選用秋熟飽滿的黑糯米,調和以冰雪初融時高山上流下的碧水,注入深幽無人處干年紫砂土製成的陶瓷,再用初夏第一張看見朝陽的新荷覆緊,密閉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凌晨雞叫三遍後方可啟封。

這兩個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齊了釀酒所需的材料,把夢想一起調和密封入陶瓮,然後潛心等待那個酒香四溢的時刻。

多麼漫長的等待啊。第四十九天到了,兩人夜不能寐,等著雞鳴的聲音。

遠遠地,東方微曦,傳來了第一聲雞鳴,過了很久,依稀響起了第二聲雞啼。第三遍雞叫到底什麼時候才會來?其中一個人再也忍不住了,他打開了陶瓷,驚呆了,裡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樣又黑又酸。大錯已經鑄成,無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灑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個人,雖然也想要伸手打開陶瓷看個仔細,卻還是咬緊牙關按捺著好奇心,堅持到了第三遍雞鳴聲響起。多麼甘甜清澈的美酒啊!只是多堅持了一刻而已。

不要說白的道理

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他們與失敗者的區別,往往不是機遇或是更聰明的頭腦,只在於成功者多堅持了一刻——有時是一年,有時是一天,有時,僅僅只是一遍雞鳴,就收穫了快樂的果實。

J故事四

◆大力女孩◆

講給學生的故事

省舉重隊的楊教練到一所鄉下小學挑選舉重新苗。老師們推薦說,三年級四班的王霞肯定行:「我們學校在山坡上,用水要到山下去取,別的孩子兩個人抬一桶,只有王霞能獨自提一桶水上來。這孩子人品也好,她們班用的水她一個人包了。」

老師把王霞帶來,又黑又瘦又矮,弱不禁風的樣子。楊教練問:「你們沒叫錯人吧?」老師說:「沒錯,她就是王霞。」又自作主張地吩咐:「王霞,這位楊教練想看看你有多大力氣,操場邊有石頭,你舉給楊教練看看。」

王霞點點頭,向操場邊的幾塊大石頭走去、楊教練和師生們也跟過去。王霞振動一塊約有30公斤重的石塊,側頭看一看。楊教練說:「這塊你舉不動的,換一塊小點的吧。」可王霞挑了一塊更大的,一俯身就把石頭抱起來了。楊教練驚呼:「小心,別傷著!」正要過去保護,王霞已經把石頭託過前胸,奮力一挺、舉過頭頂了。王霞舉著石頭,在原地轉一圈,問楊教練行不行。楊教練說:「行了行了,快放下。」王霞穩穩地把石頭放回原處。

這個黑瘦的小女孩竟有如此神力?!楊教練間體育老師是怎樣訓練王霞的。體育老師說:「根本沒有訓練過。」楊教練又問王霞,在家裡有沒有人教她舉重。王霞說:「沒有。」楊教練決定到王霞家裡去探個究竟。

當天傍晚,楊教練悄悄來到王霞家,看見瘦小的王霞正抱起一個癱瘓的中年婦女往外走。那個中年婦女雖然很瘦,但至少有八十來斤,壓得王霞踉踉蹌蹌。楊教練槍上前說:「我幫你抱吧。」王霞說;「不行,我抱我媽去洗澡。」一會兒,王霞就幫母親洗完澡,又把母親抱回來,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楊教練明白了,王霞的力氣是抱母親抱出來的。他撫摸著王霞的頭說:「帶上母親跟我一塊走吧。」

十年後,王霞成了舉重名將。

不要說白的道理

母愛創造的奇蹟大多太少了。今天,我們終於知道,對母親的愛同樣可以創造奇蹟!

J故事五

◆哥倫布的漂流瓶◆

講給學生的故事

15世紀中葉的一個夏天,當航海家哥倫布又一次滿懷探險成功的喜悅,從海地島海域向西班牙勝利返航時,迎接他的卻是其航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風暴。面對船毀人亡的遭遇,哥倫布迅速把探險發現的珍貴資料塞進一個玻璃瓶,密封好後拋進波濤洶湧的大海。「我們也許會消失,但資料一定會漂到西班牙的海灘上!」他堅定而自信地說。

「絕不可能!」船長說,「它只能葬身魚腹,或者永遠埋藏在海底。」可哥倫

布還是 自信地說:「或許是一年兩年,或許是幾個世紀,但它一定會漂到西班牙去。上帝可以辜負生命,卻絕不會辜負生命堅持的信念。」

哥倫布幸運地從這場空前的海難中逃生,他信守著那個信念,不停地在海灘上尋找那個漂流瓶,直到他離開人世。

1856年,奇蹟終於發生了。大海把那個漂流瓶衝進了西班牙的

比斯開灣,而此時,距哥倫布遭遇那場海難,已整整過去了三個多世紀。

不要說白的道理

許多時候,成功與我們失之交臂,並不是因為成功不肯垂青我們,而是我們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左右,易被眼前的困難所屈服。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信念!不要放棄追求!不要放棄努力!

J故事六

◆「你是中國人嗎?」 ◆

講給學生的故事

德國的多特蒙德有一家著名的餐館,辭退過兩個打工的中國留學生。他們的故事被傳得家喻戶曉:

按照餐館的規定,每收進來一批餐具,必須馬上洗乾淨,但中國留學生做洗碗工,總要等餐具堆滿了洗碗地才開始洗滌。

看門人必須站在門口迎候隨時前來就餐的客人,有一天深夜,餐館裡沒有食客,老闆來檢查時發現看門人——中國留學生趴在餐桌上睡著了。

這裡的老闆覺得中國人不守規矩,會給自己的生意帶來不良影響,所以就一律拒絕用中國留學生。

有些中國留學生為了找到工作否認自己是中國人,但並沒有多大的效果,因為很容易被識破。

有一天,那家餐館裡又來一個中國留學生。老闆問他:「你是中國人嗎?」他說:「是。」老闆說:「那麼很遺憾,我不能聘用你」他問老闆:「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老闆給他講了那兩個留學生的故事。

這個留學生對老闆說:「你錯了,這是偏見。中國留學生中有那麼兩個人並不奇怪,奇怪的是你以為所有的中國人都跟他們一樣。德國有希特勒,可是我們並沒有把所有的德國人都當成希特勒一樣來對待,因為我們從來不抱偏見。」

後來,老闆破例接收了這名中國留學生。這個留學生就是我。

不要說白的道理

偏見,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而,如何對待偏見,顯示了一個人的智慧,更顯示了他的勇氣和正氣。我們欽佩戰勝偏見的人。

J故事七

◆「規則」與「自由」 ◆

講給學生的故事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古書毀於一旦,讓人痛心疾首。

突發的火災把一名普通學生推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須做出選擇。在這之前,他違反圖書館規則,悄悄把哈佛牧師捐贈的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悠哉游哉地閱讀完後再歸還。突然之間,這本書成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惴惴不安的學生終於破開了校長辦公室的門,說明理由。後鄭重地將書還給了學校。校長接下來的舉動令人吃驚;收下書表示感謝,對學生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然後把他開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讓校規看守哈佛,比用其他東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也許有人會說:「這位校長太過分了。」既然別人已經道了歉,歸還了書,幹嘛還要開除人家:

這就是校規!沒有了規則,還會有今天的哈佛嗎?就

如同江河一樣,如果沒有堤岸的約束,便不成其為江河;有了堤岸,江河才能自由地奔騰。脫離了約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讓規則看守的自由才是實正的自由。

不要說白的道理

做為我們不僅要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由,還要主動地服從科學合理的規則,讓自己在規則中獲得自由。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

在即將來臨的考試中,相信同學們一定知道該怎樣做。

讓規則來看守自由吧!

J故事八

◆把花「摘」進心裡◆

講給學生的故事

花開的季節,一位女教師愛校長的委託照顧學校的花壇,因為這時候有些花往往會不翼而飛,一天放學後,女教師來到花壇邊,望著奼紫嫣紅的鮮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陶醉在一片清香里。忽然,她發現有一個小男孩躲在牆角探頭探腦地朝這邊看。「你過來!」女教師招招手。小男孩過來了,是一個三年級的學生。

「你怎麼不回家?有什麼事嗎?」女教師問。「我……哦……我想要一枝花。」小男孩支吾著說。「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師徽笑著。拉著小男孩的手。小男孩看了一會兒,指著一枝很鮮艷的花,說:「這一枝,行嗎?」「好,這枝花就屬於你了!如果你把花兒留在這裡,它還能開好幾天,別的小朋友也可以來看;如果我現在幫你摘下,你就只能玩一會兒了。你打算怎麼辦?」

小男孩想了想,說。「我把它留在這裡吧,明天我再來看它。老師,你要幫我看好啊!」女教師笑盈盈地點點頭。

第二天傍晚。又有20多個孩子找女教師要一枝屬於自己的花。他們同那個小男孩一樣,都願意把花留在花壇里。

女教師就這樣把學校花壇里所有的鮮花都「摘」進了學生心裡,孩子們放學後總會積極地幫著護花。深秋,鮮花和綠葉枯萎了,孩子們還期待著自己的花兒明年再次在校園裡綻放,在心裡統放。

不要說白的道理

女教師把花壇里所有的花都「摘」進了學生心裡,最終守住了花壇中的每一朵花。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換一種方式解決問題,往往能得到令人驚喜的結果。

J故事九

◆幸福住在你對面◆

講給學生的故事

一位教師,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殘疾的孩子。她講到「幸福」這個詞的時候頓住了,因為那些飽受不幸的孩子,根本就沒有關於幸福的體驗。

後來她將孩子們分成面對面的兩組,一組是失明的孩子,一組是聾啞孩子。失明的孩子說,最幸福的事是見到陽光,聾啞孩子打手語「說」,最幸福的事是聽到聲音。在她的傳遞下,兩組孩子互換了答案。孩子們終於知道,其實幸福並不遙遠,既在自己的對面,也在自己的身邊。

不要說白的道理

身邊有很多平常的徽不足道的幸福,我們擁有時渾然不覺——就像指縫間流瀉的那縷陽光,一點點被錯失忽略和遺忘。而對生活的埋怨卻常常滯留在心裡,將我們關進一間堆滿這樣不順心那樣不如意的不幸的屋子。其實,只要你稍稍一舉足,邁出心中的那道門檻,然後再輕輕一敲門,你便會發現,幸福一直就是住在你對面的鄰居。

J故事十

◆自己幫自己◆

講給學生的故事

有這麼一則故事:

小強學習成績不好。他每天都在想,誰來幫助我一下,好讓我把學習成績提高一點,好讓我也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父母的喜愛?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沒有人來幫助他,他學習的興趣一點點減退減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

同樣,小軍的學習成績也不好。為了把學習城績提高,他主動去請教老師或其他同學,不到一年,就從全班第40名跳到了前十幾名。

小強問小軍:「誰幫助你提高得這麼快呀?」

小軍說:「我自己。」

小強有些不解:「自己也能幫助自己嗎?」

小軍說:「是的。只要你用心去學,去問,你的成績就能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學習差的孩子都有這種心理,就是被動地等待別人的幫助。如果沒有等到幫助,他內心的消極情緒就會慢慢形成一道屏障,使得他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淡。

不要說白的道理

孩子的成績有所下降時。家長或老師不妨將上面這個故事和下面這個道理告訴你的孩子或你的學生,那就是求人不如求已,只要心中有向上的力量和進步的願望,就能取得進步。

J故事十一

◆原諒的燈籠◆

講給學生的故事

有個十幾歲的男孩,從家裡偷了一筆錢離家出走了。父母找了幾個月都沒有找到他。

在外面混了半年以後,這個孩子把錢花光了,又冷又餓,這才想起家的好處。

猶豫了好久,他給家裡寫了封信,他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知道我錯了,只有出門在外

才想到家的溫暖。由於懷著對你們

深深的內疚,無顏見人。我準備在

某個黑暗的夜晚回家,假如你們還

肯原諒我,那麼就請在家門口為我

點起一盞燈籠吧。

你們的兒子」

信發出以後,這個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經過長途跋涉,他終於趕到了村外一道山樑後面。他躲在那裡,吃了些乾糧。等到夜幕降臨,他才悄悄地爬上那道山樑。當他登上山樑,含著眼淚往村裡看的時候,不由得驚呆了,所有人家的門口都掛著一盞燈籠,整個村莊亮成了一片!

不要說白的道理

人心是善良而寬厚的。對於做了錯事的孩子,人們只會怨其不爭,決不會恨其悔悟。當他振作精神心,迷途知返,走向希望的明天的時候,人人都會為他點亮原諒的燈籠。

J故事十二

◆ 花兒努力地開◆

講給學生的故事

有一個人想學醫,可是又猶豫不決,就去問他的一個朋友:「再過4年,我就44歲了,能行嗎?」

朋友對他說:「怎麼不行呢?你不學醫,再過4年也是44歲啊!」

他想了想,第二天就去學校報了名。

人就是這樣,當你以一種豁達、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構築未來時、眼前就會呈現出一片光明。

有一首詩寫道:「你愛惜,花兒努力地開;你忽視,花兒也努力地開。」

是的。花兒總是在努力地開,所以,也請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度過每一天。

不要說白的道理

哲人說態度決定一切。

師長說態度決定人生。

不錯,無論置身順境還是陷入困境,心中有目標、有追求的你。何不笑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放飛心情,以堅實的步伐邁向成功。

J故事十三

居里夫人曾擁有三克鐳◆

講給學生的故事

1950年5月的一個早晨,一位美國女記者幾經周折,終於在巴黎的一家實驗室里找

到了鐳的發現者居里夫人。

當時,鐳問世已經18年了,身價曾高達每克75萬金法郎。這位女記者想,僅憑專利

技術。居里夫人也早已富甲一方了。可是,她沒有想到,也就在18年前,居里夫婦放棄了他們的專利,並毫無保留地公布了鐳的提純方法。

居里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女記者困惑地問:「難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最想要的東西嗎?」

居里夫人回答:「有,l克鐳,以便於我的研究。可是,18年後的今天,我買不起,它的價格太貴了。」

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這位女記者內心不能平靜:鐳的提純技術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纏萬貫,而鐳的發現者卻困頓至此。

記者立刻飛回美國,打聽出1克鐳在美國的市價是10萬美元,便找了10個女富翁,想得到她們的解囊相助,沒想到碰了壁。這使她意識到,自己的所做所為不僅僅是在募集金錢,更是一次呼喚公眾理解科學。弘揚科學家品格的社會教育。於是,她開始在全美婦女中奔走宣傳。

在這位記者的努力下,1921年5月20日,美國總統將公眾捐獻的一克鐳贈予居里夫

人。

數年之後,當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國波蘭華沙創設一個鐳研究院以治療癌症的時候,美國公眾為她捐贈了第二克鐳。

不少人認為,居里夫人在發現鐳的專利書上籤個字,所有的困難不就解決了嗎?居里夫人在後來的自傳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所說的並非沒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們夫婦是對的。人類需要善於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穫,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值是,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

不要說白的道理

居里夫人一生擁有過三克鐳,她把提煉出的第一克鐳給了科學,公眾則把第二克鐳和第三克鐳回贈給她。這三克鐳展示了一個科學家的偉大人格,也喚起了公眾對科學事業和科學家的理解和敬重。

J故事十四

◆永遠不晚◆

講給學生的故事

有一位左腿殘疾的老紅軍,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已經68歲。他心中有個願望,要在故鄉親手栽種300株楓樹紀念自己的母親,因為15歲那年,他就是在滿山紅葉時節與母親作別,踏上了長征之路。兒女們都說將軍年紀大了,種一棵樹行,種300棵談何容易?可老將軍就是不聽勸告,堅持自己一鋤一鋤挖樹穴。他有時一天挖一個,有時三、五天才能挖好一個。將軍78歲那年,他親手栽下的300株楓樹都有湯碗一樣粗了,就像300名哨兵屹立在將軍母親的墳邊。每到深秋,滿山紅葉隨風起舞,引來無數人的注目。將軍說這是自己晚年最得意的一件快的事。將軍就是我剛剛離去的外公。

有一位從舊社會過來的普通農婦,沒有進過一天校門,斗大的字不識一個,50歲以前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後來她進城帶孫子,在孫子的「指導」下,一天學習一個字。孫兒讀完幼兒園時,老人已能識800餘字。孫子小學畢業時,62歲的老人已能讀報寫信。她就是我的母親。

有一位年已花甲的老農,一生怕苦怕累,無兒無女,鄰里都說他老了只有吃「五保」或到鎮敬老院去度晚年。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一改60年的懶散,天天在責任山上整地種果樹,l年100棵,6年時間種了600棵果樹。他70歲時,10畝果樹年收入3萬餘元。他建了新房;做了新郎,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他就是我的三爺。

不要說白的道理

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願望,有的人付諸行動實現了,有的人卻因科林原因沒有行動,願望也始終沒有實現。

以上幾位老人用事實告訴我們。要實現自己的願望,關鍵是行動——快把心中美好的願望付諸行動吧!

只要行動,就永遠不晚!

J故事十五

◆泥濘留痕◆

講給學生的故事

鑒真大師剃度一年多後,住持還是讓他做行腳僧,每天風裡來雨里去,辛辛苦苦外出化緣,要知道,這是寺里誰都不願意乾的最苦最累的苦差事。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鑒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鑒真的房門,看到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鞋。住持叫醒鑒真說:「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舊的鞋子幹什麼?」鑒真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憤憤不平地說:「別人一年連一雙鞋子都穿不壞,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鞋子。」住持一聽就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說:「昨天夜裡下了一場透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

寺前的路是一塊黃土坡地,由於剛下過一場透雨,路面泥濘不堪。住持拍著鑒真的肩膀問:「你是願意做個天天撞鐘混日子的和尚,還是願意做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我當然想做個名僧了。」住持接著問:「你昨天是否在這路上走過?」鑒真回答:「當然。」住持接著又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鑒真十分不解地說:「昨天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沒有再說話,邁步走進了泥濘里。走過十幾步後,住持停下了腳步說:「今天我在這路上走一趟,你是否能找到我的腳印呢?」鑒真答道:「當然能了。」住持聽後拍拍鑒真的肩膀說:「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芸芸眾生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經歷風雨,碌碌無為的人,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干又硬的路上,什麼足跡也沒有留下。」

鑒真頓時恍然大悟:泥濘留痕。

不要說白的道理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需要經過艱苦的磨礪和摔打,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成功後的掌聲和鮮花,其實一路上的泥濘和辛酸只有親身經歷的人自己才能體會得到。要想成功,就不能懼怕通向成功路上的泥濘和荊棘,僅僅懷揣一個美好的理想和願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克服我們與生俱來的自身的惰性,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推薦閱讀:

2014 年全球時尚有哪些有趣的事發生?
我父親的回家故事
窺心館(一)孟婆湯
【序劫眾生】(五)黑色狂歡節 之章(4)
【睡前故事】一首全世界都聽不到的古箏曲

TAG:故事 | 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