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說中國書法》

《淺說中國書法》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中國書法以她奇異的光彩,佔有著獨特的地位。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能吸引許許多多的觀賞者。人們象欣賞動人的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和詩歌一樣,聯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心靈的感應和享受。一幅字就是一幅畫,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中國書法,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它通過簡練的線條造型和豐富的含義,表達出複雜的意境情趣。歐美人把中國書法稱為是一種印象派藝術,讚嘆不已。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書法的價值越來越超出漢字使用的範圍而被世界所認識。1977年,在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一篇題為《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論文的發表,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中國書法,是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藝術。要了解和研究中國書法的源流,我們就得從漢字的簡史說起。中國是文明古國當中唯一一個從古到今一以貫之,基本延續的國家。漢字是從形而成,叫做象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使用歷史最久的文字。

我國文字的起源,到底在什麼時候?很難肯定回答,我們只能根據古書上的一些記載和遺留的實物來推斷。根據《易經》和《說文解字·敘》所說,「……象天法地,始畫八卦」,可見「八卦」是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號。那是用長短不一的線條,拼成八種符號,表示著「天、地、雷、火、山、水、風、澤」的意思,(見附圖一)。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附圖一

古書中,也講到結繩記事始於神農,大事大結,小事小結,結繩之字不可考。但古文中的一二三都加上弋,為狩獵時代獲禽記數之字。

講到創造文字,自古以來都說是倉頡見獸蹄鳥跡,始造象形文字。黃帝時代有兩個史官,一是倉頡,二是沮誦。也有人說字是他們倆輔佐黃帝共同造的,其實這也不過是一種傳說罷了。文字的形成必然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漸創造累積而成的。

漢字的萌芽,據迄今發現的考古材料,可以上溯到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刻劃來看,它已經不是單純的符號,而包含了原始文字的因素了(見附圖二)。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這類原始文字,已經是有形可識,有義可辨。從這些珍貴的資料中,人們比較一致地認為漢字是從象形和指事為兩大途徑並行發展起來的。從公元前4000年的原始社會時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萌芽期,直到公元前1000年奴隸社會的商代後半期才臻於成熟。

近代開始,先後在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和陝西西岐山周原出土了成批的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主要是牛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先後出土了十多萬片,經專家和學者整理,僅獲得5000多個單字,其可識的只有2000個左右。

有了文字以後,古人又根據它的構造分為六類,叫做「六書」。就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和假借六種。

(1)指事,就是「視而可識,察而見意」。如「上」「下」,初看起來,可以辨識,細察起來,可以見它的意思。(2)象形的定義,就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屈曲也)」,例如:日月山水中的月字,月形常缺,圓滿時少,所以畫缺形,以象月的形狀。(3)形聲的定義是「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就是從象形字上,加上一個聲符,一邊取一個物的形體,一邊取一個字的聲音。例如:「江」「河」,左旁的水是象實物形態的,右旁的「工」「可」表示聲音。(4)會意的定義是「比類合誼,以見指揮」,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的字相比,聯成一個意義。例如:「信」字,信即言而有信之意,一個人沒有信,就不足以為人。(5)轉注就是「建類一首,同意相受」。根據章太炎的解釋,以為由方言的殊異,因而轉變字音或字形而為轉注。他說:「什麼是轉注,這一瓶水展轉注向那一瓶去,水是一樣,瓶是兩個。把這意思來比喻,話是一樣,聲音是兩樣,所以叫轉注。譬如一個「老」字,換了一個地方,聲音就不同,所以再造一個「考」字。有了這一條例,字就多了。又如「談」,語也;「返」,還也,等等。(6)假借的定義是「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如:「令」字,「長」字。會字的本來意義是號令,做縣官的稱為令。古人本沒有造這個字,後來因為縣官有發號施令之權,就借它稱縣官為令,又如「長」字的本來意思是長久長遠,對於年大或位高的人稱「長」。古人也沒有造這個字,後來因為「長久」的「長」和「長輩」的「長」聲音似同,也就借來應用,這就叫假借。

關於六書學說大概是起於公元前五世紀的戰國時代,直到公元後三世紀的東漢才完全成立。以上所說的是「六書」的簡單解釋。

因為這是我國文字構造的六種類型、六種方式,不了解「六書」,就無從知道文字的構成和來源。所以用一點篇幅說一下「六書」,對於學習書法的人是有益的。古人研究「六書「的目的,是避免錯字,當然我們今天也不能寫錯字。外國語的單詞是字母拼成,漢字是點畫構成。寫外語單詞拼寫不對是原則性錯誤,當然我們寫錯別字也會貽笑大方。

古文字除了甲骨文,還有鐘鼎文(金文)。人們在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銅器銘文為最早的商代中晚期青銅器銘文。在1977和1979年先後兩次在陝西歧山鳳雛周原遺址發現了西周早期的甲骨文。所以,甲骨文不等於商代的文字,金文不等於周代的字。人們一致認為: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代表文字,金文是東周的代表文字。

從書法角度看來,甲骨文的筆法和分行布白都是非常精妙的。甲骨文的文字大都是干支卜詞,也有其它文字記錄。商代的宗教迷信是極盛的,奴隸主們每有要事,就用龜甲牛骨來占卜。先削平磨光,再在上面刻槽鑽洞,用艾絨等點火在洞燃燒。燒出的裂紋叫做兆,根據兆來定吉凶禍福。占卜好後,叫卜官把卜辭刻上去。我國著名文字學家孫詔讓、董作賓等對甲骨文很有研究。他們從漏刻的點畫中發現了朱書和漆書,知道古人就是先書後刻的,從此世人看到了三千年前的筆跡。現在,研究甲骨文已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

再說,刻在鐘鼎等青銅器上的文字,被稱為鐘鼎文(金文),也就是大篆。這種文字大都是鑄的,章法異常奇古,妙不可言。一般金文的字較大,線條粗圓筆畫多。每件器皿上,只刻幾個字,十幾個字,最長的銘文是毛公鼎497個字。許多青銅器被用於統治階級的各種禮儀,被稱為禮器。(見附圖三)

說到這裡,我們認為西周的金文同商代的甲骨文基本上還是屬於同一體系,其發展並沒有重大的突破。直到公元前三世紀的秦朝,字形發生了很大的演變和發展。唐朝《孫過庭書譜》序里說過:「八體之興,始於嬴政」。嬴政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時,定書體為八種,就是: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大篆相傳為周宣王時太史籀所作;小篆由秦相李斯趙高所作;大小篆在當時是簡冊所用的字;刻符是兵符、印信上用的文字;蟲書,象蟲鳥之形,幡信上所用的字。幡信就是古人題表官號於旗幟符節之屬;摹印、又叫繆篆,彎曲多廻文,為避偽作,用於印璽上的文字;署書是題扁額用的字;殳書是刻在干戈武器上的字;隸屬則由程邈所定,用在公文上的字。

可見,當時字體種類是相當繁複的。我們現在歸納起來,八體中,除隸書以外的七種都可歸到篆書裡面去。而篆書總的說來,可分三種:一是古文,二是籀文(這兩種統稱是大篆),三是小篆(秦篆)。

東周以後,列國爭雄,各以政治區域為本位,各有一種方言文字。秦代統一中國,對於當時這種文化上的畸形現象,自感到施政和教化上有極大妨礙,而要加以整理和統一。秦始皇就命其丞相李斯將當時龐雜不一的文字加以整理統一,改繁就簡。於是罷去六國文字中不與秦文相合者。產生了秦篆(小篆),並以秦篆為漢字正宗。

從甲骨文、金文演變到小篆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小篆特點有二:一是改籀文的繁重怪異;二是字形大小統一,不像大篆那樣大小不一。小篆在字形上整齊了,簡單化了。同時,小篆更加抽象化,較大減少了象形意味,將漢字從圖案化進一步向符號化推進。從有了「小篆」時候起,中國才有了統一的文字。漢代許慎編的《說文解字》,就是一部標準的小篆辭書。他以9353個小篆為正文,實際上是繼承了秦代書同文字的事業。

另外,還要說一下石鼓文,是介乎大小篆之間的一種篆文。字體個個整齊,筆法圓潤,結體古秀,是我國最古最名貴的石刻。相傳是周宣王時的獵碣(方者為碑,圓者為碣),共有十隻。宋代曾嵌過金,後又剔去。石鼓是我國的國寶,定為秦代之物,大抵在秦統一以前,周末時所作。石鼓文字根據現在宋拓印本有460多個字。唐朝時就有韓愈的石鼓歌著作;解放前郭沫若也有石鼓文研究的著作。石鼓是石刻之祖,學篆書最好以石鼓為基礎。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石鼓文印本,是當時把日本弄來的照片印上去的,很有實用價值。那是天一閣所藏四本宋拓石鼓中最好的一本。另外的三本,先後由中華書局和藝苑真賞社出版過。近代海派*吳昌碩是專寫石鼓出名的,自有獨創的風格。還有馬公愚寫石鼓文也很有功夫。他們的作品都只能參考,不能取法。要學的話,還應該直接臨原本。

以上所說的都是篆書,名目繁多,好像是不容易搞清楚。其實,我們只要記住古文字的四個名稱就夠了。這四個名稱就是:甲骨、鐘鼎、石鼓和小篆。

再說今文字,今文字時期應該自公元前三世紀的漢朝開始起算。從秦至漢,我國的漢字形體和筆法又發生了一次重大變革,那就是由篆至隸的演變。隸書就是現在風行的漢碑體。在書寫和應用上要比原來的篆書筆畫變園為方,結體變長為扁,把它改變得更簡單容易,便於書寫,便於應用。

隸書的創造,相傳是從秦代末期開始的,是秦下杜人程邈所作。程邈是秦朝的監獄官,本來他對文字就很有研究,大小篆都寫得很好。因為犯了罪,關在雲陽監獄裡。沒事做,他就想到了當時官獄公牘特別多,都用篆書書寫太複雜,又寫不快。因此,他就動腦筋,改變書體。在原來大小篆的基礎上加以整理,化繁為簡易,變長園為方扁,擬定3000個日常應用的標準隸書,並想法子送給秦始皇去看。始皇看了,很讚美,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為御史。始皇把程邈所造的隸書發交官獄應用。這是歷史上的一種傳說,其實隸書早在秦以前就已發現,無疑是廣大人民在日常應用中逐漸變造而成的,決不是程邈一人所能創造。程邈可能在這方面下過一番整理的功夫。

當時官獄的書記抄寫員等下級人員叫做隸役,是供人差役的意思。這種字開始時專給隸役用的,所以叫隸書。又因為是佐篆書之不足,所以也叫佐書。推行後,大家都覺得寫起來方便多了,因此人們都樂於應用,隸書就開始普遍風行起來。隸書到了漢代更為盛行,就完全取篆書而代之,成了當時中國通用的文字。

隸書還有秦隸、漢隸和八分。秦隸是一種方折的篆書。隸書和八分的區別,自古說法不一。有的說,八分是另外一個秦時道士王次仲所作。因為它採取八分篆書二分隸書,故叫八分。有的說體勢象分別之形,有如八字之分,故稱八分。儘管曾經引起許多概念上的糾纏,所指的實際上是同一種書體,我們只要認定目前通行的漢碑體的隸書就夠了。

漢隸在我國書法藝術上起了繼往開來的重大作用。這種隸書大都是東漢時所立的石碑上的文字,每個字都有挑法,就是每個字有一筆是捺出來的,帶有扁形的隸書。結構緊密,中斂旁肆,用筆古樸,體勢開張,是漢隸的特長。

隸書到了三國,有魏隸,晉時有晉隸,唐時有唐隸。那些隸書用舉側秀,結體方勻,格調低落,藝術性不高。所以,都不足學,只要看看它的演變跡象就夠了。學書應該取法乎上,直接學漢隸,以碑為模範,才是正宗,才是主流。抓住主流,支流自不足道。以現代名家沈尹默為例,人們只看到他的行楷書遒麗有法,不知他對於各種漢碑都著實下過一番苦功。他晚年尤喜張遷、乙瑛,八十高齡,還日課甚勤,箇中奧秘,自非深於書者不知也。

書法到了後漢,之所以有突然的進步,是由於書寫工具漸臻完備。毛筆的發明者,據說是秦時的蒙恬,而紙的創造者是漢時的蔡倫。我們看到後漢字體用筆的巧妙,可以知曉毛筆製造的精良,而紙的應用也以漢代為盛。由於這些工具的改良,直接有助於書法進步是毫無疑問的。從此,人們書寫的方法擺脫了用刀鐫刻於竹木的艱苦工作,進而用毛筆直接書寫於紙帛。於是,在這隸書成熟和鼎盛時期,碑刻盛行,民間無名書家大量湧現,作品蔚為大觀,美不勝收。

再要說一下,後漢的名書家,自古來講書法源流派系的,也都以後漢蔡邕為開山鼻祖,說蔡邕的筆法得於神人。蔡邕的女兒蔡文姬也善書法,能繼其家業。她曾說:「臣父造八分,其筆法得之神助。」蔡邕父女倆都是漢代的大文學家和藝術家。蔡邕不但善八分隸書,且善飛白。蔡邕的筆法傳女文姬,再傳鍾繇、夫人、王羲之、王獻之、智永、虞世南、歐陽詢、張旭、李陽冰、徐浩以及顏魯公。

自古以來,論書法的都主張學書法當從篆隸入手,方是探本求源之道。拿現在實用來講篆書除刻印之外,用處不大,而隸書卻用處很大,可稱是古典美術字。因為,它的優點是整齊、精密、古樸、秀麗而易識。作為一個書法家來講,如果不會寫隸書,未免是美中不足。學習書法,而不學隸書,等於登山不至頂峰。如入寶山,雖不能說空手而返,至少沒有滿載而歸。要知道,隸書是各種書體的根本,真書、草書,無不發源於此。

寫了隸書可以解決學書過程中的許多問題。例如:筆筆中鋒、含蓄、渾厚、凝鍊、精密、開張、橫平豎直、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等等。學過隸書,不論是用筆或結體布白方面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歷來評書家要讚美真書寫得好,總說源自隸書。六朝碑版之所以雄強古茂,當然是因為最接近隸書的緣故。唐人中歐陽詢因寫過房彥謙碑而真到內史;褚遂良書法之所以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據說是導源於禮器碑。顏真卿則接近衡方、乙瑛碑。歐陽通之所以力可扛鼎,空過乃翁,也無疑是從隸書得筆,別樹一幟。王羲之初學衛夫人,成就不大,後來西遊,看到華山廟碑,才悟到筆法,成為千古書聖。這樣看來,我們學書的人,漢隸不可不學。至於選擇碑帖,最好由禮器、史晨、乙瑛三碑中,擇一入手,才是正軌。其它如:石門頌、張遷、華山、曹全碑,都是漢隸中藝術極富的東西。

附圖五:漢隸張遷碑


推薦閱讀:

罕見趙孟頫書胡應青《觀音殿記》,(高清附釋文及譯文)
宋開強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 —— 筆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行草書法作品欣賞【書法園地】
豎筆勢和奮筆勢釋義——黃簡書法二級課程第12集

TAG:中國 | 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