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團育,海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PMOP)、老年性骨質疏鬆症(SOP,一般指年齡大於70歲)和特發性。一、問診要點OP喻為靜悄悄的疾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往往在骨折發生後或檢查時才發現。一旦出現骨折,這時檢查和診斷相對容易。平素對非骨折或其他疾病就診要特別注意,避免漏誤診。問診時應注意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和骨質疏鬆癥狀的收集。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有:1、固有因素:人種(白種人和黃種人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高於黑人)、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2、非固有因素:低體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煙、過度飲酒、飲過多咖啡、體力活動缺乏、制動、飲食中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應用影響骨代謝藥物。問診需要涉及:1.性別、年齡。2.女性是否絕經,絕經的年齡。3.藥物使用:是否服用糖皮質激素、鈣劑或維生素D製劑等。4.飲食和活動情況。5.飲酒和吸煙。6.家族史。7.骨痛和肌無力:為骨質疏鬆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除了骨折可引起疼痛外,在骨量減少期,就可出現全身骨骼疼痛,尤以腰背痛最為常見,此種骨痛常無特定的壓痛點。8.變矮及脊柱變形:由椎體受壓引起,引起身材變矮和駝背,嚴重者可造成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9.脆性骨折:為自發或低能量後發生的脆性骨折。常見發生部位為腰椎、髖關節、橈骨遠端等。二、查體要點1.測量身高、體重,並計算體重指數。2.可能存在骨質疏鬆的體征:駝背、脊柱後突,脊椎或可疑骨折點的壓痛。3.繼發性骨質疏鬆的相關體征:滿月臉、皮膚紫紋、肢端肥大等。三、進一步檢查1.骨密度(BMD)測定是判斷低骨量、確定骨質疏鬆的重要手段。建議應用DXA測定,臨床推薦部位為腰椎1~4和股骨頸2.骨骼X線:疼痛明顯部位或腰椎、髖關節、橈骨遠端。3.血、尿常規,血鈣、血磷、肝腎功能、鹼性磷酸酶。原發性骨質疏鬆患者血鈣、磷、鹼性磷酸酶常正常。4.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指標(1)骨形成指標:血清骨源性鹼性磷酸酶(BALP)、骨鈣素(OC)、I型原膠原N-端肽(PINP)。(2)骨吸收指標:尿脫氧吡啶啉(d-Pyr)、尿I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U-CTX)和N端肽(U-NTX)、血清I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S-CTX)。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推薦PINP和S-CTX是敏感性相對較好的兩個骨轉換生化指標。5、酌情檢查項目:血沉、性腺激素、25OHD、1,25(OH)2D、甲狀旁腺激素、尿鈣和磷、甲狀腺功能、皮質醇、血氣分析、血尿輕鏈、腫瘤標誌物、甚至放射性核素骨掃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檢等檢查四、診斷與鑒別診斷1.診斷標準中華醫學會2011年《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中指出臨床用於診斷骨質疏鬆的通用指標是:(1)發生了脆性骨折;(2)骨密度測定符合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1)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骨強度下降的最終體現,有過脆性骨折臨床上即可診斷骨質疏鬆。(2)骨密度測定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表6-1)表6-1 WHO骨密度測量診斷標準(基於DXA測定)正常骨密度低於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骨峰值不足1個標準差T值≥-1.0骨量減少骨密度降低1~2.5個標準差-2.5<T值<-1.0骨質疏鬆骨密度降低程度等於和大於2.5個標準差T值≤-2.5T值=(測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標準差2.鑒別診斷主要應排除繼發性骨質疏鬆症。(1)內分泌代謝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cushing綜合征、腎上腺功能減退、性腺功能減退、糖尿病(主要是1型糖尿病)、甲狀腺毒症等。(2)結締組織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皮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3)胃腸疾病和營養性疾病:炎症性腸病、吸收不良、胃腸大部分切除術後、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臟疾病、多種其他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等。(4)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鐮狀紅細胞貧血、血友病等。(5)多種原因所致偏癱、運動功能障礙等。(6)器官移植術後。(7)藥物所致:含鋁抗酸葯,抗癲癇葯、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肝素、長效黃體酮、免疫抑製劑、鋰製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動劑等。
五、治療1.基礎措施(1)富含鈣、維生素D和低鹽的均衡合理膳食。(2)適當戶外活動和日照。(3)預防跌倒,注意身體功能、環境、藥物中可致跌倒因素。(4)避免吸煙和酗酒。2.骨健康基本補充劑(1)鈣劑:我國推薦老人每日元素鈣補充量為500~600 mg。用藥說明不同鈣製劑含元素鈣量有較大差別,含1 g元素鈣需乳酸鈣7.7 g,葡萄糖酸鈣12 g,氯化鈣3.7g,碳酸鈣2.5 g。目前市場上碳酸鈣D3、葡萄糖酸鈣等藥物為1-2片/天。(2)維生素D:我國推薦成人每日劑量為200 U(5μg),老年人每日劑量為400~800U(10~20μg)。處方阿法骨化醇(1α-(OH)D3) 0.5μg po qd/bid骨化三醇(1,25-(OH)2D3) 0.25~0.5μg po qd用藥說明需定期監測血鈣及尿鈣。肝功能不全者選擇骨化三醇。3.藥物治療(1)治療指征①已發生脆性骨折;②已有骨質疏鬆(T≤-2.5);骨量減少(-2.5<T<-1.0)並伴有骨質疏鬆危險因素。(2)治療藥物目前美國FDA批准的預防和/或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有雙膦酸鹽(阿侖膦酸鈉、依替膦酸鈉、伊班膦酸鈉、利噻和唑來)、降鈣素、雌激素類、甲狀旁腺激素1-34(rhPTH1-34:特立帕肽)、選擇性雌激素調節劑(SERMs:雷洛昔芬、拉索昔芬)、鍶鹽(雷奈酸鍶)和維生素K2。處方雙膦酸鹽:阿侖膦酸鈉 10mg 每天一次 或70 mg po 每周一次唑來膦酸 5 mgiv(持續15分鐘)每年一次降鈣素:鮭魚降鈣素 50u 皮下或肌肉注射 每周2-7次鰻魚降鈣素 20u 肌肉注射 每周1次雌激素:復方尼爾雌醇 5mg,每月1次;或一次2mg,每二周一次。癥狀改善後維持量為每次1-2mg,每月2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rhPTH1-34:特立帕肽 20 μg IH qdSERMs:雷洛昔芬 60 mg po qd(用於絕經後女性)用藥說明①雙膦酸鹽口服製劑有輕度胃腸道反應,需注意空腹以白開水200-300ml送服,後保持直立位半小時後才進食;針劑有一過性發熱、骨痛及肌痛等流感癥狀,一般3天後可緩解,以對症治療。②降鈣素使用前建議皮試。③雌激素建議絕經後婦女於絕經早期(歲前)使用,注意監測乳腺及子宮內膜厚度。④rhPTH1-34注意監測血鈣,防止高鈣血症,治療時間小於2年。⑤SERMs:潮熱癥狀明顯的絕經後婦女慎用,由靜脈栓塞病史或血栓傾向者如久坐及長期卧床者禁用。參考文獻1.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年).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1,4(1):2-17.2.http://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330598-overview3.NationalOsteoporosis Foundation. Clinician"s Guide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Osteoporosis: 2014 Issue, Version 1. Available at . April1 2,2014; Accessed: March 11, 2016.Updated:4 March,2017
推薦閱讀:
※八類人易患骨質疏鬆症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2011)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關注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診治新進展
TAG: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