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顏真卿(余秋雨)
《祭侄帖》是顏真卿的書法代表作?真正的英雄——顏真卿(余秋雨) 李白、杜甫、王維三位大詩人,在安史之亂中的坎坷遭遇,總的說來,都是傷痕纍纍,十分疲憊;但在這場時代災難中,也有一個文化人,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發出了耀眼的光彩,他就是書法家顏真卿。 李白、杜甫、王維,他們面對安史之亂時所表現出的各種不同的選擇,各種不同的表情,大概是一般中國文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幾種模式。其實,在後來好幾次的社會變革中,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人。但是象顏真卿這樣的人物,是很難再遇到了。我們知道,象安史之亂這樣一場不是說既改變了唐朝的政治史和經濟史,也改變了唐朝文化史的災難,用什麼樣的肩膀去挑,才能大體上讓歷史的腳步平穩下來,顏真卿這樣的肩膀,就能使這場災難大體平靜下來。前面所說的幾個大詩人,他們的敏感,他們的才華,都不足以面對一場非常巨大的政治風暴;但是完全出乎意料,一個書法家做到了,顏真卿做到了!我們從小拿作他的帖子在練字的時候,沒有想到他的那個一字一筆,包含著怎樣的生命力度。我們真的不知道。後來當我知道以後,對我的衝撞非常大。我的叔叔教我看他的一本字帖,叫《祭侄帖》。我的叔叔在文革當中被迫自殺了。當我看到這個字帖的時候,我對「祭」字領會成激勵我的「激」了,它讓我了解了在偉大的唐代曾經出現過的一種偉大的人格。我希望我們年輕的生命,能夠在這件事情上產生一種感應。 公元755年10月,安史之亂髮生了。事發之初,唐玄宗真不知道怎麼會冒出安史之亂來。唐玄宗是一個喜歡藝術喜歡寫詩心胸比較開闊的人,安祿山突然這樣了,所以他非常著急。河北24郡,難道沒有一個人是忠臣嗎?當時的河北,是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安祿山當時的權力很大,全國三分之一的軍隊兵力掌握在他手中,勢力遍及北中國。當安祿山一發難,整個北中國都嚇蒙了,但第一個站出來平叛的是一個大文人顏真卿。顏真卿不容易的是,他是平原太守,直接是安祿山的部下,是他管轄範圍內的一個太守。他的堂哥顏杲卿也是安祿山管轄下的太守。顏真卿是現在的山東德州的太守,顏杲卿是現在的河北正定的太守。顏真卿首先起兵,發表要討安祿山的檄文,而且在一天之內募集士兵一萬多。由於他募集了那麼多士兵,就具有了巨大的號召力,在黃河以北的力量都紛紛地靠近他,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就集中了20萬軍隊。20萬軍隊公推這個書法家作為主帥,一支偉大的力量形成了,而偉大力量的領軍者,是唐代的一個大文人,大書法家顏真卿。這真是唐代文化的一個驕傲! 安祿山首先來到河北正定,因為他的叛軍要經過正定,才能從洛陽向西安進發。安祿山到來後,顏杲卿一方面表面上表示歸附,我是你的下級嘛,你要我參與你的部隊,歸附就是了;一方面與顏真卿不斷地聯繫,不斷地聯絡。你只要旗子一響,我馬上就舉起義旗。兩股力量聯在一起就了不得了。一個在山東德州,一個在河北正定,當中距離還比較遠,誰來聯絡呢?就是顏杲卿的兒子顏紀明。年輕的顏紀明為聯絡來來往往,騎馬,坐車。什麼時候起義,什麼時候發表檄文,什麼時候組織隊伍,現在安祿山的隊伍在哪,都是顏真卿的小侄子顏紀明在聯繫。安祿山推測顏真卿哥弟倆定會背叛他,就把顏杲卿的家人全部集中作為了人質。 經過顏紀明的聯絡,顏杲卿終於也起事了。由於寡不敵眾,叛軍攻下常山後,安祿山問被俘的顏杲卿:我是你的上級,你為什麼背叛我?你不講道理。顏杲卿反問安祿山:皇帝是你的領導,你為什麼背叛皇帝?背叛大唐?安祿山急壞了,首先把顏杲卿的舌頭割下來,然後把他的手剁下來,非常殘暴。安祿山用最殘酷的刑法來對付這個民族英雄,這個唐代相當了不起的英雄顏杲卿。繼而顏家30幾個人全部被殺害,顏家為此付出了極大的犧牲。顏紀明也被殺頭,而且是身首完全離開。面對這種情況,顏真卿還是堅決要平叛。顏家已經是一片血海了,30幾個被殺,堂哥被殺到這個程度,先割舌頭,再挖眼睛,完全是最殘酷的刑法。安祿山真不是個東西就在這一點上。 顏真卿不斷地領隊伍打仗。平心而論,這個仗確實難打,因為臨時召集起來的人缺少戰鬥力,又由於當時唐王朝的整體指揮有誤,所以他只能慢慢地邊走邊打,邊打邊走,經河北這一帶往南,向正在陝西扶風的唐肅宗靠攏。皇帝對他當然有高度評價。但顏真卿必竟沒有勝利,兩個城都被安祿山的部隊攻下來了。 朝廷在兵荒馬亂中,也沒有什麼樣的儀式和力量,來紀念這個英雄的家族。在一個災難的時代,中國的一個英雄的文化大師,帶領著一個英雄的家族,走向了血海。這樣非常悲壯的圖景,在人類文化史上都少有! 兩年過去了,要紀念自己家裡的人,顏真卿覺得你朝廷不祭我來祭,於是就寫了幾篇文章。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紀念侄子顏紀明寫的《祭侄帖》。從來沒有看到一個書法能夠如此表現出壯烈的鮮血淋漓的有一種狂放的氣質的這麼一種格局,但是,《祭侄帖》完全體現出來了。《祭侄帖》原稿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我為了看這個,那真是認認真真排了好長時間的隊。看了幾次,《祭侄帖》每次都讓人激動萬分。《祭侄帖》讓大家感覺到書法是有強大生命力的,而不是一般的生命力。 現在一般書法家認為《祭侄帖》是王羲之《蘭亭序》之後的第二帖,就是天下行書第二帖。不是因為壯烈的行為他成了英雄,我們才珍貴他的書法,不是。即使完全不知道顏真卿的任何生平,這個字帖也是天下第二法帖。當然也有人,比如象我這樣非常激動的人,也可能認為它是第一書法帖,因為它確實包含著一個家族和顏真卿太大的生命投入,特別是比之於我們那些太可愛的詩人。我們發現這個人的生命強光太厲害了,僅管失敗了,但是,反安史之亂的第一信號是他。當現在歷史學家來總結安史之亂為什麼那麼快被平息,第一原因是顏真卿,因為他首先舉起義旗,把安祿山的風頭打掉了。 一個文化人在歷史變革中能發出什麼樣的信號?如果說前面的信號是一個文化人不太稱職地成為一個20萬人的統帥的話,那麼他後來用《祭侄帖》和其它兩個書法帖來作為祭祀的時候,他把這個悲壯的歷史完全上升到了審美,上升到了文化,這是我們要永遠尊敬顏真卿的地方。 顏真卿舉起旗幟騎上馬背,帶著20萬人向著安史之亂的部隊殺過去,那時他46歲。誰也沒有想到又過了28年,74歲的顏真卿又接受了一個使命。原來各地的藩鎮,借平息安史之亂立的功,趁機在各地稱王了。後期的唐王朝糟糕就糟糕在這兒。開初,藩鎮平息安史之亂,追求的是整個中國的統一,但是經過安史之亂一折騰,他們這兒打打那兒打打,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的軍隊,就自己稱王了。其中一個就是在河南許昌稱王的李希烈,他和另外一支隊伍連在一起,力量很大,跟唐王朝唱對台戲。德宗皇帝覺得,如果李希烈做了這個示範,其它藩鎮也會跟上,那唐朝就不象樣子了。皇帝想來想去,我們現在沒有力量去打李希烈,只能對他安撫,在安撫的過程中刺探情況,但更重要的是說服他不要反。 這個人是誰呢?皇帝想到了74歲的顏真卿。(這裡面也有奸相的主意,他們知道顏真卿是有去無回,可借刀殺人.) 他們的理由非常充分:打安祿山最有功的應該是顏真卿,他比你李希烈功大,完全可以居高臨下的教育你、說服你;第二是顏真卿的榮譽和社會地位那麼高,年齡那麼大,你能把他怎麼樣?皇帝出的這招棋,朝廷里所有有良知的官員全部都反對,因為李希烈反叛的傾向是太明確了,已經用不著刺探了。讓一個老人家從長安到許昌到河南,路途真是太遙遠了;而且你過去,不知道是什麼待遇。我們唐朝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國師性質的德高望重的文化大師,讓他做這件事情,風險實在太大。 但是顏真卿覺得這是我的使命,應該做這件事;如果他真的反叛,我就當著他的面罵他。一個有骨氣的文化人格,往往會有這種想法。顏真卿想,最好是打,但是我沒有兵力。一路上經過的城市,所有的將士都勸阻他千萬不要去,說他那裡完全是虎穴狼巢,你一個老人家,一個大書法家,怎麼就去了呢? 顏真卿仍然憤然前往,到了李希烈的地方。可以想像,李希烈一個謀反的小人,也比安祿山好不了多少。李希烈在城外擺出陣勢,想要把老人家嚇一跳,但是顏真卿不是一般的文化人,也帶過兵打過仗,根本不在乎這一套,反倒把李希烈給鎮住了,李希烈只好認認真真地對待他。顏真卿仔細了解情況,不斷地說服他。李希烈要顏真卿做他的軍師,為我起草獨立的東西,因為你知道皇帝該怎麼做,你都告訴我。顏真卿非常憤怒,我就是來解決你反叛問題的,你還敢胡言亂語。李希烈用盡了流氓手段。一會兒偽裝要把他燒死,把顏真卿推到火堆前。顏真卿當然完全不屈服。然後又好幾次要把他推到坑前要活埋,顏真卿也不屈服,後來把他關在廟裡。顏真卿明確給手下的人說,這就是我的墳墓,我準備死在這裡了。朝廷最後把李希烈的弟弟圍阡了。李希烈為了報復,處死了顏真卿,那一年(公元785年農曆八月十三)顏真卿76歲。顏真卿用他的生命,捍衛了大唐文化的最後一絲尊嚴,也為中國文人在一種政治災難中的文化人格做出了最高的表率。這真是了不得!後來,朝廷為顏真卿舉行了隆重的國葬禮,德宗皇帝停止辦公五天,這是很應該的。象顏真卿這樣的人格表帥,會讓一般的好人也感到敬畏。「敬」和「畏」連在一起,這是好多人都做不到的,但他做到了。我們已經歷經風霜,看到過太多太多的喜劇和悲劇,一些人和事讓我們淚流滿面,顏真卿就是這樣的人。看他的《祭侄帖》和生平,我們不得不淚流滿面。儘管我們那麼喜歡李白,喜歡杜甫,喜歡王維,喜歡白居易,看了他們的生平事迹,都有一番激動和驕傲,但這個激動則屬於中國文化的驕傲。而顏真卿既是中國文化的驕傲, 更是中華英雄的驕傲!
推薦閱讀:
※改造平民英雄的家
※曆數中國現代的民族英雄
※【1977邵氏精品電影版】射鵰英雄傳I,在線觀看
※滕威:作為「文化英雄」的博爾赫斯
※「三英雄」岑毓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