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是一種怎樣的官制?
秦始皇設立「三公九卿」制度,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建立創造了雛形,對以後的歷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到兩晉,直至隋文帝創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無處不有著三公九卿制結構的影子。此後,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尚書省及門下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
三公九卿這一制度沿用約達800年,並從結構上影響三省六部制,並左右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約達700年。可以說,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名稱由來
(注意這只是名稱的由來,並不是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中央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秦朝)
夏朝時即設三公九卿,《禮記》記載:「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
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通典·職官一》),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司空、司徒(《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
秦王朝在確立「皇帝」尊號的同時,還總結了戰國以來各國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適應封建統一國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機構,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之間互不統屬,直接隸屬於皇帝,便於皇權集中。無論三公,還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調動,一律不得世襲。
具體工作
總領國家政務者:丞相
三公系列:三大最高政府機構
1.丞相,總領國政,設左、右丞相為輔助,丞相府下設官署若干;
2.太尉,總掌兵政,類似今日國防部長,以原國尉府為基礎擴大設置;
3.御史大夫,總掌監察系統,監督中央與地方的一切政事;
(秦始皇時期三公分別是:丞相王綰,太尉尉繚,御史大夫馮劫。)
九卿系列:分掌政事的九大機構
1.廷尉,總掌法治領域,轄左監、右監、獄政三大官署;
2.治粟內史,總掌天下農業經濟,是當時最主要的經濟大臣;
3.典客,總掌邦交事務,類似今日外交部長,以原行人署為基礎擴大設置;
4.郎中令,類似皇帝秘書長,溝通皇帝系統與政府系統;
5.奉常,總掌國家與皇室禮儀祭祀等,同時接受皇帝直轄;
6.少府,總掌國家工程,以原司空府為基礎擴大設置;
7.太僕,總掌國家與皇室車馬、交通、路政等,同時接受皇帝直轄;
8.宗正,總掌皇族事務,接受皇帝直轄;
9.衛尉,總掌皇城、皇室及所有京師官署之護衛,接受皇帝直轄。
(秦始皇時期九卿之中的廷尉就是李斯,後升為丞相,郎中令就是秦朝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蒙毅。)
推薦閱讀:
※秦漢時最高階、權利最大的三公九卿是怎麼一步步變為榮譽稱號的?
※漢朝的三公制度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制(3)
※歷史上「三公」是什麼官職?如果當代有三公,應該是什麼呢?